•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我的小卷毛

    恐怖片美国2017

    主演:帕特丽夏·阿奎特  雷恩·威尔森  简·麦克尼尔  Kira McLean  迈克尔·格林  Nina Millin  

    导演:科莱特·伯森

    猜你喜欢

     剧照

    我的小卷毛 剧照 NO.1我的小卷毛 剧照 NO.2我的小卷毛 剧照 NO.3我的小卷毛 剧照 NO.4
    更新时间:2023-09-01 14:08

    详细剧情

      1982年,Dixon一家新搬到一个小镇居住,那里的女孩都热衷于法拉·福塞特式的大卷发。即将迈入青春期的女儿Aurelie祈求父母能带她去做卷发,但家长为了省钱,带她去了美容学校,“灾难”随即发生。

     长篇影评

     1 ) 《我的小卷毛》她们的勇气,让生活从失衡恢复正常| 云影院19厅

    2020年国际妇女节期间,「和观云影院」推出由和观映像、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优酷、淘票票共同发起,并在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后浪漫的支持下共同呈现的一场以女性为主题的线上影展:「时时刻刻:女性一生的银幕呈现」。

    3月6日(周五)是第一场放映《我的小卷毛》,我们与1200位影迷在A厅、B厅、C厅同时观看。三位嘉宾黄骥导演、田卉群教授、吴漫策展人奔走于三个影厅,带来了导演、编剧、策展人的分析角度。

    和观放映员将本期映后交流整理如下,祝各位阅读(观影)愉快 :-D

    共同回味女性导演的双焦点叙事,分析电影中的人物转变,讨论女性影展的意义,交流女性电影人的生存方法。祝愿大家都能从这部喜剧中获得生活的希望,在小卷毛身上找到从失衡恢复正常的力量。
    可DIY的和观票根

    PART1影片分析

    # 观察影片的节奏

    主持人:黄导拍的两部电影都聚焦女性主题,关乎女孩成长,第一部《鸡蛋与石头》,第二部《笨鸟》,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导演,您怎么看待这部电影的拍摄?

    黄骥:这个片子很温暖,节奏也比较快,我想从节奏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片子很温暖,节奏也比较快,我想从节奏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片子里妈妈和小女孩性格比较主动,爸爸比较被动,所以每次爸爸出现的时候,镜头就会慢一些。女孩出现的时候,镜头活泼灵动,比如在校车上,比如她戴着面具和男孩子玩的时候。妈妈的节奏在女孩和爸爸之间。

    我们经常觉得节奏只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节奏,其实这个节奏是人物的节奏。它贯彻到剧本、音乐、摄影、剪辑……每个方面。好莱坞的演员,最近大热的韩国演员,不仅有自己本色的节奏,还能改变自己,诠释一个角色的节奏。

    我电影里的女孩,节奏很慢,所以片子的节奏也很慢。如果说电影是舞蹈,节奏就是舞蹈的音乐,有时候它主导了舞者的舞步。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可以从节奏的角度去分析,比如《寄生虫》和《爱尔兰人》,又比如老一点的塔尔科夫斯基导演的作品。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节奏,美国人的节奏和中国人的节奏不一样;北京人的节奏和上海人的节奏不一样。

    我提到影片节奏的概念,并不是说如果我不习惯《小卷毛》的节奏,影片的节奏就是不对的;或者说我喜欢这个小卷毛的节奏,我就觉得青少年都是这样的。我们不要从对不对的角度去看一个片子,或者对比另外一个片子。当然,我所说的这些话都是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的,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不一样的影片节奏,也就是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这个角度去看片子。

    # 画人物关系图

    黄骥:大家在看片子的时候,也可以画人物结构图。我们看到女主的叛逆是有层次的。她有两面:一是信任,信任爸爸、信任老师;二是叛逆,叛逆妈妈。但是到后面,你会看到,这两者有点置换,她对爸爸失去了一部分信任。

    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子会让我们疑惑,会让我们感动。比如,为什么男孩来找女孩玩的时候,要安排爸爸让女孩去拒绝男孩,而不是妈妈呢?片子里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时候讲女孩和爸爸?什么时候讲女孩和妈妈?画人物关系图,把每一场的内容用一句话总结写下来,就能搞懂。

    这是不去电影学院也可以学到电影的最好方法:拉片、分析,这是进入电影创作的基础。

    # 分析剧作结构

    主持人:田老师,您的学生都很爱听您讲课,每次都如痴如醉。除了教学之外,您还不停地创作,曾编剧了电影《唐卡》、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之情花金人案》,可否请您从编剧的角度,和我们聊聊这个电影剧作的特点,以及和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现在美国的艺术电影有什么样的特点

    田卉群:《我的小卷毛》是2017年拍摄的一部比较新的影片,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故事。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家庭成长主题的影片。事实上,美国电影特别重视政治正确,尤其是种族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影片有双重内涵:

    第一层面,一个平凡无奇的美国白人家庭,父亲因为中年危机而不自信,用秃顶假发和失业来表现;母亲在炸鸡店工作,向往自由,渴望得到重视,却倍感失落;女儿希望变得美丽,却因为一次便宜的烫发变成了卷毛。在这个层面,故事从“卷毛”出现开始失去平衡,从父亲摘掉假发跳入水中恢复了平衡。父亲向母亲示爱,用“订阅杂志”,“从头看到尾”来表示对母亲的重视和重新发现,这是很感人的。女儿也凭借空手道对校园霸凌进行了还击。

    故事的第二层面,是更加具有政治正确的内涵,卷毛、爆炸头,是黑人头发的特色,女儿跟被当成弱智对待的黑人小女孩做朋友,一起面对霸凌,彼此鼓舞,黑人小女孩甚至因为具有马克吐温的创作精神,获得了诗歌朗诵的第一名!并在小女孩的鼓舞下解放了自己一直被捆绑的头发,释放了自己的卷毛、爆炸头。

    美国电影的剧作讲究从失去平衡到恢复平衡的过程,故事开头结尾互相呼应,不难看出,卷毛真正呼应的其实是:白人意外成为卷毛,黑人头发却像板寸——黑人释放了头发成为卷毛。电影是一部用家庭成长题材反映种族平等的问题。在美国,可以随便骂总统,但是不能种族歧视,不能性别歧视。影片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主流价值观。影片中有一段孩子们戴面具说美国宪法历史的场景,那其实就是影片的戏眼:自由、幸福。

    B厅观众 Haine:这个故事的主线是80年代初期,一个女孩的家庭由于环境突变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离开舒适圈之后所有的矛盾都被放大。父亲的性格特征是决策。妈妈的艺术追求得不到实现,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小卷毛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代表新一代美国人的观点。是不是上一代的矛盾问题在父母那里展开,而未来和希望放在了女儿身上?我的疑惑是,电影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田卉群:我感觉你说的好像都挺对,我觉得这个片子除了这些外壳以外,内里说的是「信任」。小女孩一开始特别信任爸爸,拒绝听妈妈的「实际」。但是后来她发现爸爸是不可信任的,因为她们家真的需要钱。这是一个有点好玩、温暖的故事。「信任」是全世界每个国家、每个家庭(包括动物)都会面临的核心词,所以我们也能看得下去,还看得有点意味。信任是双方的,情感的,沟通是一个动作和方式。

    # 剖析人物:小卷毛

    A厅观众 Cissy:剧情发展是比较有迹可循的。可是在这样的家里成长,在这么小的年纪却能从父母的影响中跳出来,很勇敢去改进身边的环境,不知道编剧老师怎么看这个情况?

    田卉群: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现在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但是我也经常发现我会从我的孩子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说他对事物最初的反应,他的专注,他对待事情的平衡态度。但是成年人却经常改变:他忙碌或者焦虑的时候,他是一个态度;他不忙或者不焦虑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变得慈爱。我经常觉得在父母眼中的环境本身是扭曲和变形的。

    但是一个青春期时代的少女,她有追求美的欲望,她从小接受了关于自由和幸福的观念。并且,她也是一个有勇气的孩子,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个孩子往往能够把父母眼中那种失衡的环境,恢复到正常。其实她不是改变了这个环境,她只是使得大人改变了看待这个环境的方法,让它变得更加正常和原初。

    C厅观众 自在如风的少年:女儿改变的转换点是什么呢?

    田卉群:女孩的转换点在于她放弃了参加诗歌比赛,这个比赛象征着马克·吐温自由创作精神,而去对她的白人同胞大打出手,让她的黑人朋友去争取这个荣誉。对于女孩而言,是释放。她的头发被释放出来的时候,她自己并没有被释放,她甚至因为自己的头发带来了痛苦与压抑。但是最后,在校园霸凌,在种种成长的困境当中,女孩通过拳头、空手道,通过奋起一搏,来摆脱所有一切:“我想得到大家的认同,我想做一个好孩子,我想让老师喜欢”她把这些全扔掉了。当她奋力一搏,打出天下,这个时候她转变了。

    △《我的小卷毛》剧照

    # 剖析人物:卷毛父母

    A厅观众 Cissy:我们发现,很多父母有心态或者性格上的缺陷,子女很容易继承。这部影片有这个维度吗?

    田卉群:原生家庭的伤害对于孩子来讲,可能是终生都没有办法摆脱的困境,但这不是这部影片讨论的主题。在这部影片之中,父亲和母亲本身是值得同情的、渴望变化的、陷入了中年危机的,他们并不是对女儿完全不关注、不负责任、甚至是冷酷无情进行伤害的父母。

    很多例子可以表现影片中的父母并不忽略孩子。比如母亲会说“我对你怎么不好了?我天天给你做饭啊。”在孩子想要去卷头发时,他们会辩论、倾听她的想法,最后因为实在没有特别多钱,所以带她去做了一个便宜的头发。

    父母只是有一点窘境,他们说自己是非常贫困的。我们可以看到,当母亲的一件破了洞的内衣被女儿发现的时候,她承认自己的这种窘迫。因此在孩子眼中,父亲母亲是值得同情的弱者,不是那种把子女隔离在外,或者高高在上,非常冷漠的强势父母。这样的父母并不是特别容易被子女排斥,或者给子女造成特别多的阴影,反正会唤起子女的共情。

    B厅观众吕笑东,C厅观众王喵喵:片中父母二人的和解是否有些突兀呢?感觉我被片子整体轻快的节奏推着走。影片中总觉得爸爸很快的转换,是受到了妈妈的刺激吗?

    田卉群:我也觉得突兀,妈妈到隔壁去,跟老爷子呆了一会儿,讲了一下心声,爸爸就转变了。不过,家庭确实不是电影唯一的主题,父母的中年危机只是一部分。其实父母是配角,女儿和黑人是主角。

    这个电影最开始的核心主题,是想从“我的卷毛”这一点来呼应黑人解放自己,黑人女孩解开了她的卷毛头发,核心可能是想讲种族问题。但是,父母之间中年危机的故事特别抢镜,特别好看,特别能唤起观众同理心,特别有质感,不知不觉父母就加戏了。我们爱看父母的故事,因此就觉得他转变的太快,还没有看够,这就是影片的一个问题。可能对于父亲而言,即将失去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侣,这个他从未意识到的危机促使他转变。

    吴漫:商业片要在一个半小时中完成讲故事,并且给问题一个解决方案的方式,确实使很多问题的解决显得突兀了些,现实中可能不那么容易和解。

    △《我的小卷毛》剧照

    C厅观众 云:怎么评价母亲的人物形象?

    田卉群这位妈妈是很强大的。她有这样压抑的人生,丈夫是一个失败者,她自己是一个体力劳动者,但她依然很喜欢自由,很喜欢艺术。当这个诱惑者(咨询师)出现以后,一度让她感觉自己会有一点迷失,甚至把这个人当成她对抗生活的武器。但是这个母亲非常强大,这个治疗师作为诱惑的形象出现之后,她用他当作武器攻击了自己的丈夫之后,最后还是维护了自己的家庭,逼着她的丈夫把她当成一本书来阅读,并且要他订阅,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所以这部影片本身,描绘了一个很强大的母亲和一个很强大的女儿去拯救弱者。

    弱者,其实是指作为男性的父亲以及作为黑人的小女孩。母亲和女儿都很强大,她们两个虽然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妈妈处于生活的窘境,有很多无处安放的狂野欲望。女儿,有着那么多对美的渴求,对聪明智慧被接纳的渴求,但最后她顶着一个爆炸头受到校园欺凌。

    但是所有这一切,对她们来讲,只是一种挑战和诱惑,她们能够接受这些挑战和诱惑,并且帮助其他弱者:父亲和黑人孩子改变。

    △《我的小卷毛》剧照

    # 剖析人物:咨询师老头

    A厅观众 Pluto:田老师你好 ,请问邻居老头在剧情中身份是开导师,但在与女孩母亲独处的时候提及胸部,甚至有些卡通化。这是不是依旧在展现看与被看的关系?

    田卉群:老头儿与妈妈,不仅仅是展现看和被看的关系,这个老头儿对女主人公来讲,有很大的变化。一开始,在女主人公非常愤怒的时候,她把他误认成为上帝。治疗师又给他描述了金鱼等等。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中,金鱼是一种相当具有性的意味的一个动物。然后,女主人公把他理解成为艺术上的引领者,他又成为了社区家庭问题的调节者。直到最后,他变成了一个甚至具有性意味的诱惑者。这个女主人公最大的问题是压抑、被忽略。因此,她渴望得到释放。释放需要一些触媒,需要一些根基,那么,这个隔壁的老人就是释放女主人公对于自由和梦想追求的一个触发点。

    他既是触发,但是同时又是诱惑。女主人公到最后,会发现这个老人几乎使得自己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在追求自由和自我解放的道路上面,一路狂奔,不能够收回来。这个不是一个美国主流电影的叙事方法,所以我们看到女主人公立刻在接下来的家庭关系咨询中,表达自己捍卫家庭、谴责老人是老色鬼的姿态,所以老人非常完整地充当了女主人公解放自我的一个触发点、一种诱惑、一种回归,一种双手以及导师以及诱惑者的这样的存在。

    吴漫:治疗师是美国社会现代文明的产物。我觉得影片有些戏谑的意味,导演不是那么认同这种家庭治疗的形式,这个人物其实也有很多喜感。

    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就是社区的各种互助小组 ,家庭治疗 ,戒酒会 ,戒毒会等等。心理咨询师看上去是最专业的, 然而伍迪艾伦的电影里也有很多关于心理咨询师的笑话。

    △《我的小卷毛》剧照

    # 剖析人物:小男孩

    C厅观众 王喵喵:请问田老师,片中的小男孩的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角色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田卉群:前面我们说这个电影相当政治正确,甚至不惜把白人角色,做一些适当的贬低。比如说那个朗诵诗的小女孩,一心渴望功利,完全违背了马克吐温最原初的创作精神。这个小男孩是那个小女孩的男朋友,他嘴上说着一些自由和幸福,但是戴着面具。这个小男孩的存在,对于女儿来讲,就像是治疗师对于妈妈的存在,他们都是一种诱惑,也是帮手。他们帮助女儿和妈妈获得某种程度的解放。反过来,她又战胜了这个诱惑的形象。

    # 服化道分析

    A厅观众 徐自立:请问影片里头发的意义?

    田卉群:这个电影里的头发真的是太重要了,头发是好莱坞情节叙事的一个重要模式:故事一开始是失去平衡,如果大家始终处在平衡状态,是没法儿开始讲故事的。故事失去平衡,主人公进入到危机状态,要使生活恢复平衡,故事就开始了,主人公就必须行动了。

    在这个故事里,卷毛就是女孩儿和家庭失去平衡的象征。她本来想要追求美,结果卷了个爆炸头,爆炸头本身也有很强的象征含义,这是黑人的卷毛和爆炸头。因此,影片中她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到最后我们发现她认可了她的卷毛,她还帮助一个黑人小朋友,把自己紧贴在头皮上的头发释放成为真正的爆炸头和卷毛。

    最开始,卷毛是她不心甘情愿接受的现象,这使她的生活失衡。她的爸爸也变得焦虑 ,妈妈也开始有了巨大的变化,有些歇斯底里,她自己呢,因为这一头头发更难融入新的环境。但是到最后,卷毛成为了一个胜利的象征,她能接受它,而她的黑人朋友也放开了自己的头发。她爸爸也把自己的假发扔下去,露出了自己的秃头。

    所以头发本身是影片从失衡到恢复平衡的激励事件(剧作术语),正是因为卷毛头发这个激励事件的出现,才使得后续的一切故事开始发生。

    C厅观众 Sdist:我想问的是演员造型的问题。父母这种寻常百姓的身材和发型,为什么在这个片子里就那么耐看?如果是平时大街上会觉得庸俗不堪,是因为整体色调,喜剧氛围让人忽视了这种平庸?吵架也没让人觉得特别沉重。电影就像魔术一样,让我们跟里面老头子一样,一点不觉得片中父母丑。

    黄骥:你可以从色调的统一、服化道的统一去分析。另外,妈妈虽然身材不好,又凶,可是她很真实,而且对家庭负责任,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人的人格魅力不邋遢、很温柔。

    或有不足

    # 对比《阳光小美女》

    A厅观众 黄静雯:请问田老师,这部影片三个人物各自的矛盾和解决都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构也像是从编剧书上比照着做出来的。想问老师怎么看待这样非常“工整” 以至于无法共情投入的影片?观影过程中难免想到《阳光小美女》,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失衡困境最后问题解决家庭弥合,但是阳光小美女让人看完却觉得更有触动, 是为什么呢?

    田卉群:《阳光小美女》比较纯粹,也比较癫狂。影片每一个角色的命运都高度戏剧化,极致癫狂,会出现一种“真”。但是这个电影太工整了,是披着家庭伦理题材外衣的经典美国主流电影。所以大家在看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不满足,毕竟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影片。

    《我的小卷毛》传递的观念都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办法做到纯粹。第一故事失焦,有三个故事焦点,两层核心的内涵。第二,电影做不到《阳光小美女》那样的极致癫狂,不能够专注于一个层面进行叙事,也不能把人物极致化,就失了一点点真。

    # 双焦点叙事

    A厅观众 monti:这个电影里讨论了自我认同、种族歧视、性启蒙、女性欲望、中年危机、阶级差异、校园欺凌等等话题,有些冲突安排很潦草,个人觉得不是佳作,有没有把这些问题都集中在一起又很精美的作品啊?

    田卉群:要把这些都放在一起而又非常成功的影片,我一时脑海当中还真没有出现。我记得《无耻混蛋》把种族问题做得稍稍好一点,女性题材也有提及。

    这个电影是一个比较贪心的双焦点剧本。一个焦点是家庭关系、中年危机、女儿的青春成长、校园霸凌;另外一种焦点是种族问题、政治正确。各自都可以拍一部电影,所以是双焦点。

    我感觉电影的创作动机,是想讲一个政治正确的电影,凭借卷毛这样的一个灵感触发,但是就因为妈妈和爸爸这个中年危机的故事太有同理心,太有触动,所以这个故事线就逐渐膨胀,甚至有东风压倒西风的表现。

    △《我的小卷毛》剧照

    PART2女性电影(节)

    # 女性主义电影

    B厅观众 LE楽:请问今天看的这部电影算是女性主义电影吗?

    吴漫:女导演的作品当然是女性电影,故事从小女孩希望和其他女孩儿一样拥有漂亮的卷发,到最后认为这并不重要,这个过程是女性摆脱性别刻板认识的觉醒过程,非常有女性主义的意味。

    女性,从年轻到中年到老年,都要经历不同的人生压力,不同的人生困境,我们今天看的这个片子是一个青春片喜剧的类型。它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儿的成长,怎么去打破性别刻板认识给女性带来的压力。

    其实,女性在社会历史文化上,总是一种缺席的状态。我觉得这次影展做的特别好的就是,不仅放了三个女导演的片子,而且每一场论坛的嘉宾也主要是女性,充分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性。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放映、交流、讨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有一个女性主体的延伸。

    A厅观众 Lychee 梁:说起女性主义分析方法,好像总出现「凝视」,有新的理论角度吗?

    吴漫:你说的对,确实是在9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影片分析,总是谈到“凝视”的问题,我之前接触到一个意大利的理论家Giuliana Bruno,她提出了触感电影(haptic cinema)。这个概念有别于男性导演通常拍电影的方式,她觉得女导演的作品(也包括部分男导演的作品,如安东尼奥尼)属于触感电影。

    但是为什么说现在还去提「凝视」的问题,实际上在主流的电影圈,观众们还是比较接受:把女性放在被观看、被欣赏的角色上。

    比如,席安玛的《燃烧女子的肖像》,她就是想去重新建立新的女性形象,我觉得她挺成功的,她在玩味“凝视”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是什么意思。

    # 女性电影节

    主持人:吴漫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策展人,同时经历也很丰富,参加过很多电影节,如,布鲁塞尔国际女性影展、多特蒙德国际女性影展、首尔国际女性影展等,很多女性影展,可否大致介绍一下那国外的女性影展和国内的女性影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国内女性影展需要提升的地方在哪里?

    吴漫:2012年,我在栗电学习期间,拍了一部8分钟的短片,第一次参加了比利时的女性影展。我非常吃惊,因为我的片子基本没花什么钱,非常独立,画质也非常粗糙。那年在电影节放映的还有杨明明的《女导演》。

    总体来说国外的女性影展非常重视影片的主题和女性主义思想。这一点跟国内的女性影展有些差别。国内的女性影展基本上是女导演拍摄的影片都会放,短片在电影节占的比重也不够多。这种情况是由于中国女导演拍的电影在数量上比较有限,由于版权原因国外女性电影的比例也比较少。

    比利时女性影展的体验是,虽然这个电影节比较独立,放映场地是在小的艺术剧院,但是选片量很大,非常国际化,邀请了不同国家的女导演参加活动。影展期间还有聚会和读诗会。观众非常热情,很多人专门从法国、德国过来看片子,我在那里也认识了来自其他女性影展的策展人。

    多特蒙德女性影展规模更大。在图书馆放映厅举办的活动,还有独立的短片单元,整体更学术,这是受到多特蒙德所在的北莱茵河省文化基金资助的活动。影展期间有女性电影人生存状态的沙龙讨论会,有主题论坛和映后分享。我作为12名外国导演之一,还参加了当地的游览活动,影展比较有财力。

    A厅观众 夏南、Wu:请问有推荐的女性电影节或偏艺术和实验性的电影节吗?

    吴漫:我觉得全世界的女性电影节还是挺多的,每个重要的欧洲国家都有,对我们来说比较近的首尔女性影展也可以参与,地理位置很方便。首尔女性影展整体感觉非常像国内的FIRST青年影展。在主流的商业院线举办,有韩国女明星做影展大使。这个电影节非常国际化,当年比较好的女导演作品基本都能在那里看到,配有英文字幕,还专门为我的电影做了免费的韩语DCP。我觉得这个电影节可以作为一个常年参与的活动,集中看片补课。所以如果想去看电影的话,非常推荐。

    电影节其实就像艺术节、音乐节一样,有很多观众参加,为了看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影片,因为大部分时候院线片还是非常有限的。其实我们在北京也有很多选择,例如北京国际电影节,各国使馆举办的各国电影节,如法国影展、西班牙电影节、德国影展、欧盟影展,影迷们都可以关注一下。

    △《我的小卷毛》剧照

    A厅观众 Dun:想问田老师,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终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女性电影节”,似乎刻意将女性电影节提出来就表示人们并没有把女性视角电影和男性视角电影放在同一维度来看待,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

    田卉群:我们不再需要女性电影节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很自然地认为性别问题不再存在的那一刻。其实对我个人来讲,我曾经关注过一点女性主义的视角和女性主义的影片。我曾经研究过李玉的电影,我发现,虽然李玉经常被我们理解为女性主义导演,但事实上在她的影片之中,往往都有一个不在场的男性,而这个男性的不在场,也显得压力巨大。因此,我看到了女性电影的困境:当女性创作者努力进行女性电影的创作时,不在场的男性本身都比较强大。

    所以现在还是需要一些女性电影节,需要女性导演从女性的角度去发声。这种发声本身,可能会让更多的观众去理解,作为一位女性,如何实现自我的接纳。这种自我接纳,不是跟世界的对抗,而是跟世界的和解。女性电影节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尝试沟通、进行和解的过程。我本人其实很厌倦总是对抗的方式。

    # 男性角色与女性角色

    B厅观众 LE楽:请问吴老师觉得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吴漫:很多女性角色,都是关于女孩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过程,处理内心情感和欲望的冲突,即所谓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但是男性作为主角的电影很多都是在追求另外一种东西,简单说像是在征服世界,我觉得这种区别的一个原因是现实中男性和女性经历的生活,以及社会性别身份是不一样的,非常遗憾的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待和要求还是有差异,导致男性和女性面临的内心压力是不一样的。

    B厅观众 任十八:请问吴老师,您觉得女性视角电影的出现是由于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还是因为女性长期处于一个弱势地位,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吴漫:女性视角电影这种提法,其实反映了在电影或者文化领域,女性视角是长时间被忽略的。所以有女性视角电影的出现,我们才会特别提及。在女性主义思潮掀起之前,大部分文化历史作品是关于男性的,是从男性视角出发的。

    我不觉得男性跟女性的生理问题会造成这个现象,而是希望能够在银幕中有多一些女性视角出现,补充现实生活中女性视角的不足。究其本质,这个社会还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仍处于弱势的社会地位,因此需要艺术作品,比如说电影,给予特殊的空间跟关照。

    分享一段戴锦华老师的话:「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与文明中都充满了女性的表象和关于女性的话语,但女性的真身与话语却成为一个永远的‘在场的缺席者’。」

    策展单元中三个女导演的关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故事以及大部分讨论嘉宾的女性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对女性电影人“在场”感的尊重,这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女性主题是关于表达的主题,也充分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性。

    PART3女性导演的生计与纪录片拍摄

    # 实际的困境

    主持人:作为女性,你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境?需要什么帮助?

    黄骥:我自己作为一名女导演,是从大二开始拍纪录片,然后拍自己的短片,我觉得在我的电影生涯里,我遇到的困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可能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算是一个职业导演,我更像一个电影作家。如果一定要说困境,我觉得是在作为一个妈妈和作为一个导演之间,如何进行平衡与取舍。

    当时我在做《鸡蛋与石头》的后期,在录音棚里混音时发现自己怀孕了,我一边怀孕一边做完那部影片的混音,之后我就生了小孩,并花了三年的时间陪伴她。当我再去拍我的第二个长片《笨鸟》时,她刚好三岁,我就会把她带去片场,一边带孩子一边当导演,这个对我来说是特别大的一个困境。

    说完困境,那我来讲讲自己的顺境吧。当我刚开始读大学的时候,我的困境就在于,我很想拍东西,但是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人来帮我。我就让父母给我买了一台机器,自己去拍纪录片,因为纪录片自己一个人也可以拍。作为一个女生去拍的话,我注意保护自己就可以了。

    我拍了纪录片,一个人把它剪完,也因为这个纪录片遇到了我先生,成为了我的摄影师。再之后,我们俩就一起做导演、拍片子。每次拍片子的时候,我们俩会同时做导演、编剧、摄影,还有制片的工作。

    所以我觉得,就大环境而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困境,就像现在正发生的疫情,总体来讲它是一个困境,但是在这个困境里面,你作为一个个体,你能不能试着找到你自己的一个顺境?

    # 电影作家

    主持人:什么是电影作家呢?

    黄骥:在我看来,电影作家就像是,做陶器的人,做豆腐的人,或者是做手工艺品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对世界的理解。这里的媒介是影像,影片的节奏也是自己的节奏。

    我们经常在看片子的时候会想: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拍出类似阿巴斯的作品,不可以拍出《寄生虫》那样的片子?当我们作为一个创作者去这样思考问题的话,其实是将自己陷入某种困境。

    但是你想,在电影发明之前,这个世界其实已经有文学存在了。在文字发明之前呢,人类已经懂得通过语言讲故事给其他人听,当人们听故事的时候,尽管没有电影,脑海里会自然浮现出画面,每个人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人类存在了这么多年,几乎所有可以讲的话题,都被不同的艺术形式涉及,有美术、文学、音乐。

    那么,作为生活在2020年当下的创作者来说,我们如何在这个大逆境里,找到自己的顺境呢?我觉得是在这些已被拍过的主题里,找到看待主题的独特视角。

    # 导演风格

    B厅观众 Anyun:黄老师喜欢什么电影或导演?

    黄骥:我挺喜欢小津安二郎、阿巴斯、塔科夫斯基、布列松、黑泽明的老片子。还有一个导演,是我老公,大冢龙治,因为他很帅。(笑)

    B厅观众 LE楽:现在很多文艺电影都会拍得比较慢节奏,包括但不限于《大象席地而坐》,老师觉得这些电影是被人物、故事决定了慢的节奏,还是导演有意延长时间?

    黄骥:你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我们经常在剪辑中决定一个片子的节奏。但是,在我看来,应该是人物去决定片子的节奏。《大象席地而坐》是导演的节奏,有时候导演的节奏、人物的节奏、影片的节奏是统一的。有时候会感觉有点儿失调,但是我尊重导演,因为这个片子是作者性很强的片子。

    B厅观众 LE楽:所以看电影有时候也要去理解一个导演的风格是吗?

    黄骥:在我看来,导演不是不想把它剪短,是不能把它剪短,因为这就是他的节奏。塔尔科夫斯基也不把它的片子剪短。作者性的片子,就是观众和导演的一个互相选择,跟谈恋爱一样,要一见钟情,要惺惺相惜,也可以一别两宽,永世不想再见。但是你的困惑是很对的。

    # 养活自己

    A厅观众 Wu:请问导演在拍片时会不会遇到一些非职业的演员,比如普通人?

    黄骥:其实到现在为止,我拍的片子里的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一般我们会租一个房子,跟演员住在一起,去观察生活节奏,对待事情的反应,然后整合这些观察修改剧本。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有些演员太有自己的节奏,很难表达出我们想要的主题。这个是我们迄今为止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我们一直在面对和打破这些困境。

    A厅观众 君咕咕:请问导演,拍纪录片怎么养活自己?

    黄骥: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件事情是,只要你有作品,你一定可以养活自己。我在大二的时候拍了自己的第一个纪录片,然后得到了去CNEX(台湾纪录片公司)实习的机会,我也得到了给国外电视台拍纪录节目机会。当然,这个仅仅是养活自己。

    原文详见「和观映像」//mp.weixin.qq.com/s/7UnP8LPXtYiQ2ui1IMWj0Q

     2 ) 世上有人长的好看,有人长的不好看,可是生活还得继续

    青春期爱美的女儿,因为犯错从军队退役、还秃顶的爸爸,怀着自由之心艺术梦想却不得不工作的妈妈。为了省钱,去了美发培训学校找了个不靠谱的学员帮女儿烫了爆炸头,可是女儿希望是那种阳光照耀下、柔顺的波浪卷。好了,从此苦恼来了,被同学嘲笑,女儿很苦恼。她老爹是个有趣但是老纠结于秃顶的不成功中年男,为了拿到心脏专科医生的执照,想去学会游泳,但是因为秃顶而自卑。最后他终于醒悟过来,说了一句,“世上总有人长的好看,有人长的不好看,但是生活好得继续啊。”,说完就脱掉了假发,让脑袋泡水里了。好温馨幽默的家庭故事。

     3 ) 被迫交作业写的影评233

    作为一部喜剧片,我觉得总体完成度还是不错的。主题很鲜明,叙事流畅,人物表演张弛有度,氛围轻松,画面色调都很和谐,较为明丽。看完以后能给予人许多正向的激励。女主角奥雷利坚强乐观友善的性格,也是十分有感染力的。不过个人觉得,在立意和某些情节的安排上,和同类型的其他电影有相似之处,比如结局的设置,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可能因为我最爱的电影类型不是这种,所以没有更多深刻的评价了。

    但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父亲对女儿说的一句话:“青春期就像一部西部老片,当你被重重包围时,必须自己用枪来杀出一条血路。”观影过程中也的确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往事。每个人的青春主调都不尽相同,有的人或许温馨,有的人或许孤独。这部电影想告诉我们的就是:别畏惧他人的眼光,没有必要为了合群而合群,just be yourself。当你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欣赏自己时,便没有什么可以再击垮你。

     短评

    第一次参加线上云观影活动,结果没想到还是自己一声不吭地看了部马马虎虎的电影。虽然影片在努力传达自由与突破,接纳他人和接纳自我,我却感受不到冲突和力量。Anyway,海豚叫让我有点生理不适。

    2分钟前
  • Mian
  • 还行
  • 人到最后都是自己治愈自己 好在我们有家人 有爱人❤️ / 对欧美复古小清新电影完全没有抵抗力!/ 小卷毛太可爱啦! / 女孩子不管是烫发需求 还是被霸凌 家人全部给予重视和满足 太好了 / 同时又不禁深思那些种族歧视和霸凌放在现实生活中 每天被腐蚀 对其他小孩又会带去多大的伤害

    7分钟前
  • 星卷卷-
  • 推荐
  •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自暴自弃,平常心对待一切就好。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0分钟前
  • 春姑娘不知秋
  • 推荐
  • 还算中规中矩

    13分钟前
  • Chery
  • 还行
  • 穷人家的孩子烦恼多,电影最后又煲了一碗馊鸡汤。卷毛小女猪倒是长得非常甜美。

    14分钟前
  • 猫龟🐌
  • 较差
  • 最喜欢把小故事讲得细致入微的电影,前面怪怪的节奏导致分了三次才看完,但最后升华好惊喜!超喜欢!(是我变了还是不用在意豆瓣评分了。。最近都反正来的。。)

    18分钟前
  • Sami
  • 力荐
  • 基设还算有趣,但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东西了

    19分钟前
  • Wednesday
  • 还行
  • 3.5星。 另类喜剧,有点小意思。

    20分钟前
  • bugz
  • 还行
  • 可爱!明亮欢快的色调!发型不同就可以成为被当做freak,被排挤的理由。Lydia作为同样被孤立的一员选择的是扎起自己的小卷毛。孩童的烦恼,成年的烦恼。everyone's got issues.最后勇敢脱掉假发跳入水中让人感动。

    22分钟前
  • 言荒
  • 推荐
  • 这种文艺片不会太好看了。这个小卷毛女真心漂亮。是个美人胚子!

    23分钟前
  • 又上当了
  • 很差
  • 在同類影片中,既無驚喜也無驚嚇,只有湮沒的份,過於理想主義的劇本,放棄了該有的鋪墊與轉折,讓電影中的一切都薄如紙片。PS.如果把雲觀影當成一次真實的觀影體驗的話,過程中不斷有人交談、屏攝,這種災難級的體驗有何意義?

    25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较差
  • 这个小卷毛太可爱了,咋咋唬唬,活泼伶俐。被父母夸头发好看的时候将信将疑,最后恍然大悟又追悔莫及。一家人吵吵闹闹,恍恍惚惚,最后突破自己,和谐相处。配乐画面都很轻松明亮。值得一看。

    28分钟前
  • Clytzc
  • 推荐
  • 剪断三千烦恼丝。从一个很小的细节(一家人的发型)出发,然后娓娓道来这一家人遇到的困惑和烦恼:女儿成长中的自卑以及霸凌、怀揣着艺术家梦想的妈妈还有挣扎于生活和工作的爸爸。后半部分黑人小女孩念诗那里很加分,结尾一家人在泳池点睛。就是Patricia阿姨和“Dwight”的造型略微放飞自我了点...

    30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 以一家人为视点,讲述了每个人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尴尬境地,正视它才能摆脱它。

    32分钟前
  • 妮妮
  • 还行
  • 9分。从理发风波开始的一家子怪咖故事(有点《阳光小美女》那种),滑稽复古。结尾父亲摘掉假发拥抱家人的勇于爱真实的自我一段真是飙泪又喷笑诶。#反歧视 观影于戛纳。05/17/2017

    35分钟前
  • 若汐
  • 力荐
  • somehow ,not my type

    37分钟前
  • jfrsuctswcgrsb
  • 较差
  • 一窝怪咖的暖色调故事,逗比又有韧性。

    38分钟前
  • 还行
  • 阳光小美女既视感。透过孩子的苦恼折射出全家人的烦恼,解决烦恼唯一的办法是迎难而上,坦率面对,放下架子,嘴欠的同学不揍一顿留着过年?

    41分钟前
  • 马枭杰
  • 推荐
  • 同为头发烦恼的父女,感到缺爱的妻子,一家三口各有各的小烦恼,明快的色调,舒服亮眼的画面,简单纯粹的80年代,今时今日看这样一部影片感觉穿越回到了那个时代。

    44分钟前
  • titwo
  • 还行
  • 雖然有些裝可愛,但還真的是蠻可愛的

    48分钟前
  • turnturn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