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吴宇森本想做个人特色的满汉全席,却差点混成了泔水。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疯人院”,微信号:dianyingfengrenyuan)
新版《追捕》上映期间,一来外界口碑太糟糕,二来票价太吓人,让本来想当《富春山居图》看看的我打消了一睹为快的念头。近日此片在视频网站上线,这才以较低的支出观看了吴宇森的这部新作,看完后心里只剩四个字:一言难尽。
对于这片子,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只有将其作为反面教材阐述,才有些许说道的价值。不说别的,先说说它的编剧方面带来的经验教训。一方面,作为行外人,我不敢狂妄评价它的表演、摄影、剪辑、配乐等方面的成色,只好谈谈大家都有共同语言的剧作,反正影片的槽点确实集中在剧本方面;另一方面,影片的剧本是在吴宇森接手项目前就写好的,虽然成片可能会因为导演风格和现实条件,在情节上会有所调整,但整体不会有太大偏差,所以新版《追捕》差,就先差在了剧本上。
电影类型并非只能单一化,适当的类型结合是允许的,比如“青春+恐怖”(《小丑回魂》)、“音乐+犯罪”(《极盗车神》)这样的双类型结合,而如果想让一个故事出现多种类型的元素的话,一般的情况是,以其中一种类型为主,其他类型元素只作为点缀,不影响主类型,否则会出现类型杂糅,除非影片的主题是超现实的。
新版《追捕》在类型定位上可谓毫无思路。尽管原著和老版电影中都提到了化学药剂,但这只是剧情的一个推动元素,且有一定的现实依据。而新版电影居然将这一叙事线索放大为谄媚的科幻情节,和全片的现实语境脱节。此外,也许是为了照顾演员的戏份,本应作为点缀的推理、枪战、公路等类型元素也被放大,从而使本作为主类型的“冒险+惊悚”的主线变得模糊,让人始终搞不明白为何追捕、追捕什么、追捕的目的是什么。
即使是双类型结合,也可能出现剧情割裂的问题。要想防止剧情割裂,最重要的是主题始终如一。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主题,是一部合格的主流类型电影的必要条件。无论主题或深刻或肤浅,只要确立且贯彻全片剧情,影片的高完成度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一部电影的故事什么主题都想讲,那么最后的表达效果会有两个:什么都没讲,什么都讲不清楚。
主题不明确是新版《追捕》遭到新老影迷唾弃的原因之一。虽然之前吴宇森公开阐述的对《追捕》故事的理解就已经为人诟病,但如果“江湖情义”这个主题确立了,也不失为对原著、老版电影的一次特色改编。但问题是,反派父子的叙事线又和“江湖情义”有什么关系?真由美亡夫的遭遇明明和政治阴谋论更有关联啊!要知道,老版《追捕》虽然前半段偏向冒险片,后半段偏向政治惊悚片,但它的观赏效果之所以不违和,就在于全片贯彻着对政治矛盾压迫个体的反思。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不是有多线叙事和分段式电影吗?对,但这不影响确立影片的主要角色。如果故事线以角色划分,那么主角的故事线占全片比重要高一些,主角地位越重要,故事线占比理应越高;如果故事线是各自独立的,那么每一条故事线也要确立故事的主角,分段式电影同理。
或许还是出于照顾演员戏份,新版《追捕》角色分配紊乱得令人发指。回顾下老版,杜丘是第一主角,真由美和矢村是第二主角,检察长、反派政客是第一配角,横路敬二、堂塔和杀手是线索,角色主次分明,故事类型和主题自然也很明确。新版中,杜丘和矢村连双主角都不算,因为不仅真由美,甚至女杀手、小警察戏份都和他俩平起平坐,尤其到了实验室那一段,为了渲染老流浪汉的悲壮牺牲,还特意通过闪回加戏……这么多人物想多演几场戏,行行行,别拍电影了,拍电视剧得了。
我知道会有人叫嚣“你行你上”。但我自己很清楚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和大家共勉,引以为戒,有机会创作的时候要多注意这些问题。更何况,为了樱庭奈奈美和河智苑的演出和岩代太郎的配乐,忍受着编剧都不清楚自己要干嘛的情节编排,想想都要劝吴老找部好剧本,为自己的电影生涯画上不那么尴尬的句号。
原本准备看了这部吴宇森之后,起码要写一千字以上的影评,毕竟因为这是吴宇森,毕竟《英雄本色》修复版正在影院热映,毕竟因为这是翻拍的《追捕》,因为杜丘和真由美这两个曾经红遍全中国的名字,可惜看完了之后,我兴致全无。只能感慨,吴宇森老矣,尚能饭否? 其实原本这部电影是完全可以掀起华语电影一场风暴的,因为吴宇森这个名字和《追捕》这个题材,还有张涵予这个影帝。 然而憧憬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吴宇森曾被誉为香港新派枪战动作片里程碑式的人物,开创了新派动作电影的先河,周润发,张国荣和狄龙创造的英雄神话,感染了中国的一代人。 而《追捕》就更不用说了,当中国自主的电影还停留在《地雷战》《地道战》的时代,一副冷峻潇洒面孔的高仓健,带着席卷亚洲的风度翩翩,还有那哼哼唧唧的主题歌:啦呀啦,啦啦啦啦啦…… 带着杜丘和真由美两个音译的名字,横扫中国的大街小巷,城市和农村。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感受那个时代全民偶像的力量的,感兴趣自己去翻翻早期春晚的相声小品,什么姜昆,牛群,侯跃文,几乎随便一个文艺形式都会提到《追捕》这部电影,里面的人物,台词,主题歌,都会成为各大明星的素材。大街小巷贴满了高仓健的画报,理发店都是真由美的发型,广播都是《追捕》的主题歌。 可以说,《追捕》为当时刚刚恢复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人自建国之后,第一次这么喜欢和崇拜日本人。 然而,吴宇森这次的翻拍和改编,是致命的,是无法挽救的失败。 除了剧情的整体脉络尊重了原版,除了借用了原版的人物名字,其他剧情基本就是天马行空,胡编乱造,浮夸的打斗和毫无意义的枪战,号称用6000发真子弹打出的枪战场面,让人看起来是那么的无聊。 让人昏昏欲睡,剧情毫无亮点,张涵予这次的角色选择绝对是他人生的一大错误。 影院里很多很多老年人,在子女的陪伴下来重温经典,结果看到的是一部面目全非,说新不新,说旧不旧的烂片。 但是,吴宇森和张涵予的票房号召力是有的,吴宇森这一次也是煞费苦心,提前把《英雄本色》修复版拿出来炒人气,然而,并不能改变这次《追捕》是一大烂片的本质。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既找不到经典的重现,也没有出彩的创新,完全是不知所云的刻意营造打斗场面,并不幽默的搞笑,两位型男的搭档,也没有碰撞出超越经典的火花。 电影节奏和风格,比较接近当年的《韩城攻略》和《东京攻略》,但是根本没有营造出梁朝伟,郑伊健和任贤齐当年那种纯商业的感觉。 实在没什么值得点评的,老年人看了,会骂街,年轻人看了,会睡觉。 如果不是因为吴宇森和张涵予这两个名字,恐怕骂的人要多一些。 同期上映的《引爆者》,段奕宏的演技秒杀了张涵予。不是张涵予不行,算了,张涵予和段奕宏比较,确实是不行了。
在观影之前,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吴导在相隔14年之后,重拾动作片就选择了《追捕》这个题材,除了向高仓健致敬之外,我想吸引导演的还是——那个简洁而有力量的故事,那些勇敢的人,那种温暖的情谊。
故事主线沿袭了高仓健版《追捕》的以小见大,由一桩看似生硬的陷害开端,抽茧剥丝地引出背后巨大的阴谋——即将离开的律师杜丘清晨醒来,却发现身边一位女子被杀身亡,而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毫不知情的杜丘,面对指控与逮捕,他决定自己找出真相,而其间穿插的神秘女人真由美与追踪罪犯的警探矢村,以及女杀手们互相角力,多方线索,错综复杂,真相若隐若现。就是这最初的不合理与疑团,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随着案情的发展,警察与“罪犯”惺惺相惜,更多的恩怨也浮出水面,每个人都作为一个变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也影响事态的发展。有别于高仓健版稍显简单的线索推动,《追捕》增加了多条线索,也相应增加了更多的配角与细节,药物贯穿始终是点睛之笔,婚纱与晕染的鲜血是吴导暴力美学的完美融合,马的奔驰鸽子的飞舞联系了旧作与导演的风格,每个配角的淡淡几笔也均十分传神,仓田保昭饰演的老人对应的是老版中的公寓管理人员,却更加古道热肠出手相助,河智苑扮演的女杀手因为几句简单的对话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能念念不忘,内心是有情之人,吴导的女儿扮演的女杀手,扮相与下手同样凶狠,却也不乏温情之处,即使是从未出场的矢村的妻子,也为矢村增添了一抹悲情的过去,就是这所有的细节丰满了故事,推动了情节,也在不经意间浸润了内心。
很值得玩味的一点是,作者在作品中上演了他的经典戏码——双雄,无意中让矢村这个角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高仓健版中的矢村是一位重要的推动故事情节的人物,也是一位塑造非常成功的角色,奈何他与杜丘的对手戏过少,角色表达的更加隐晦,福山雅治则为这一角色赋予了玩世不恭与拼命三郎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且成为了推动案情的重要推手,而“用动作说话”的吴导也增加了两个人的对抗与合作,两个人相遇的戏份场场火爆,两个人爆出了太多的火花,动作戏精彩帅气,设计得也非常巧妙,子弹与刀齐飞,冷兵器与热兵器共舞,两人与真由美联手对抗杀手的戏份,堪称经典,看得出导演的用心,也让两个主要角色在碰撞中显出各自独特的魅力,更加相得益彰。
这个故事很令人感动的一点是,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义、情与爱。在这个充满了算计与尔虞我诈的时代,谁会相信一个萍水相逢的“罪犯”?但是仓田保昭饰演的老人就会,甚至可以性命相托。谁又会帮助一个曾经的仇人?真由美就是。因为真相与正义要比个人恩怨重要。谁又会放过自己的敌人?矢村就这样做了。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重于那不可触摸的“真相”。谁会让自己的整个世界崩塌去帮助一个缘悭一面的人?女杀手就会去做,因为她愿意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在我们的评判标准中,似乎他们都是傻瓜,做出了有违常伦的决定。但是这些人同样令人感动。因为,他们拥有着善良的心与自己的处事标准,不轻信这世间的判断,而更愿意用自己的双眼、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心去寻找真相。他们也相信自己内心的义,豪侠尚义,在他们身上显现出了一种珍贵的特质。这是我们普遍缺乏的义与勇,这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过程。或许这就是吴宇森导演选择这一故事的初衷吧,尽管看起来有些过时、十足傻气,却是生而为人不可缺少的——热情、勇气、爱与真相。而这是塑造人生而为人最重要的基础。
所以尽管历尽千帆,我们依然愿意去相信,并且用真心去追捕真相。
我觉得电影有很多致敬老电影的地方,比如🐴,蓝天,电影最后真由美的完了?还有戴尔笔记本,还有那个男人就应该面对死亡的飞行等等,但是我觉得情节上面还是比较薄弱,比较扯。配音是真的尬到不行,活生生的成了一个喜剧,我觉得这点很不错😂,还有我觉得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可能有点浪得虚名吧,难道特意在打架的地方放几只鸽子就是暴力美学了?这恐怕说不通吧,电影情节大多是由打斗场面撑起的,使得人物关系就显得十分突兀,缺少了铺垫使人物能够自然。另外演员演技还算在线,那个警官的小跟班还是很漂亮的。还有庆祝予叔儿时的杜丘梦能够实现!还有配乐虽然很衬氛围,觉得和原版一样放杜丘之歌也不失为一上策。然后总结一下吧:实话说,前一天晚上补了老版的我看完后,内心说不上失望,也别提惊喜。就觉得也就那样吧!特别是剧情上觉得很笼统。第一次写影评,希望可以和爱看电影的人交朋友。谢谢!
在威尼斯电影节看了一部烂片!即使见到了主创拿到了签名依然不能加分
电影的剧情走向不是根据逻辑决定的,而是根据导演觉得接下来得有一场枪战/飙车/丧尸戏决定的。一颗星给张涵予跟福山雅治手牵手在小树林里奔跑,另外一颗给他们手牵手的枪战(。还有现在福山雅治演刑警要配一个新人女警是行规了了么?
其实有些镜头非常吴宇森,但大概是合拍片的通病吧,要凑进来充数的角色(演员)和元素太多了,最后竟然变成了一场中国人说日语,中国人说英语,日本人说英语,日本人说中文,韩国人说英语到底谁更尬的较量。导演对待双男主简直双标,给福山雅治的镜头就跟导演老公拍女主老婆一样,到哪都炫光滤镜美美哒
唉
居然能拍得这么烂 烂到了搞笑的地步……浪费卡司
影片结束后,后座的哥儿们在跟妹子解释"他以前拍的片很好看的!真的!你相信我!"
nuts。 不是我直男癌啊。拜托吴导演的千金能不能减减肥啊。你在拍电影啊喂!还是个杀手哎!台词愚蠢到全场老外笑翻。whatever。 #tiff2017
有一种药注射后能使人强壮如野兽,有一种病罹患后却能让野兽进化成人。在悠扬的杜丘之歌里,似乎没人能改写故事。杜丘会遭遇构陷、警察会展开追捕。真由美抱着染血的婚纱哭过以后,还是会和清白的律师登上远行的列车。只有按照老电影的结局必须死去的杀手,从受训的困兽获得了自由,患上的病叫做爱情。
天呐,俨然一部Cult神片……仍旧是那个世纪之交意气风发的吴宇森,但我们反被推搡着迈入了这个将浪漫主义视作笑柄的年代,片子分数这么难堪,双方却都是无辜的。
感谢吴导动用中日韩三国的九流团队打造这么一部集警匪、悬疑、丧尸及变种人于一体的喜剧。也恭喜吴导正式荣升为老梗王,白鸽的戏码一出,真的差点笑出猪声。
如果吴宇森的电影为了放白鸽而放白鸽,说明这部电影要完了。
看完《追捕》,感觉熟悉的吴宇森回来了。熟悉的双枪,熟悉的双雄,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港片鼎盛的年代,看的人老泪纵横…忆往昔的赶脚
#Venice2017# 展映。看了Darsena的主创场,瞄到门外吴宇森等入场时被太太拉住整理了一下领带。这个细节的人情味和全场记者给足面子的爆场鼓掌(开场短片竟然有人带节奏打拍子!)都令人印象深刻。基本是个日语片,福山雅治比在是枝裕和那边帅。白鸽缓解了双男主声嘶力竭的英语对白带来的无限尴尬。
2.5,不免要感慨,不是他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吴宇森在试图回到自己双雄电影的风格,虽然剧情上有一些多线关系造成的些许杂乱,总体效果还是明显在努力克服局限性。福山雅治还是有侦探的模样。以为他宣布婚讯我就脱粉了,结果大银幕上看到这个行走的春药还是兴奋不已的,动作戏拍得还是很流畅,吴导功力仍在,瑕不掩瑜。
非常有意思,中间拖沓,开头结尾完美利落。喜欢这暴力美学&黑色幽默。
oh, my god(中译文:噢,我的鸽)
张涵予顶着这么社会主义民工大哥的脸说自己是留美归来的国际律师都有人信,还能被冷酷女杀手两分钟内爱上,那我也要去日本说自己是满族格格了!#不过为了福山雅治忍受一下民工大哥还是值的#
看之前没抱太大期望,但没想到竟达到了有点惨不忍睹的程度。吴宇森怎么成现在这样了呢?
#TIFF2017 哈哈哈虽然处处老梗处处尴尬 还莫名有种看韩剧的感觉 然而现场观众又是鼓掌又是吹口哨 一水儿懂a better tmr 跟多伦多吴宇森粉一起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