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意深远意义特殊。关注因战争时代历史遗留的问题涉及的无国籍群体。
很欣赏好的韩剧的一点就是,剧里要表达和关注的细分的群体,都可以拍的有趣又有意义。
2.用电影的手法和画质去拍,真的很疼爱观众,对观众来说,真的太享受。
3.女主的女性独立自我觉醒意识,超越了当时时代:单身未婚独自赡养孩子的意识超越了时代。经济危机时刻,做泡菜挣钱养家,当手表解决家庭债务问题,在男权传统社会语境的另类,却是女性独立的新生。
三观内核超正,善慈:“我原本可以选择富甲一方的生活,但是,我拒绝了,因为让我在阳光下生活,又要隐藏,我无法做到。成功的关键是,通过什么方式成功”。
和家人沟通表达力满分💯
善慈卖泡菜养家,哥哥要死顾面子来阻拦:让我来帮你一起解决,这种情况下,我无法接受我自己无力的什么也不做,我承担不了这样的无力感。
4.致敬所有在困苦艰难中,依旧不放弃活着的希望,坚韧生存下来的人,尤其是女性。
苍白无力的语言和想象的重量太轻,无法承载战争中经历人间悲苦的重量。
5.无论何时何种境地,善良与爱,永不褪色,最温暖人心。我们都是以被爱的方式去爱人。善慈爱小孩的方式源自父亲爱她守护她的方式。
6.真爱是包容的宽广的,超越世俗的。善慈的丈夫以撒超越阶级身份贫富去爱她,超越世俗的血缘去爱儿。时至今日,一个世纪过去了,依旧超越了现今很多人对爱的理解和实践。
今年最打动人心的国产剧,非《人世间》莫属。
风雨漂泊,历经年轮,沉浮数十载。
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更是一代人的生活写照。
而在最近,也有一部与《人世间》相仿的新剧上演。
贫穷、饥饿、战乱、禁忌。
跨越家族四代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弹子球游戏
善慈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生会经历如此多的动荡与波折。
父亲患有裂唇残疾,经营着一家小民宿。
在生下她之前,母亲已经流产了六次。
近乎绝望的母亲向村里的巫师求助,这个孩子到底有没有机会活下来。
巫师却告诉她:“她的一生将承载一个家族的历史。”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善慈自然承载了父母无限的爱护和期待。
她聪明机灵,口齿伶俐,父亲一直希望能够送她去上学。
而母亲却觉得上学没有意义,对女人来说,什么世道都一样,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养活自己。
在日本殖民时期的韩国渔村里,光是能平安无事的活下来,已经是万幸。
善慈13岁那年,给了她全世界最多爱的父亲,因为肺结核去世了。
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善慈,承担起了经营民宿的重担。
每天善慈都会坐船到市场,采购民宿所需的食材。
有一天,渔村里来了一位海产经纪人,负责统筹管理市场的大小生意。
小小的岛屿上,到处都有关于这位海产经纪人的传说:
他叫高汉水,很小的时候就去了日本,现在为日本黑帮的一个大人物干活。
精通日语,衣着高贵,也颇有经营头脑。
但他也心狠手辣,手上背负着多条人命。
善慈开始对他感到好奇,却也充满恐惧。
一次采购之后,善慈赶着太阳下山之前跑到码头坐船回家,却不料被几个日本小混混拦了下来。
小混混满口说着她听不懂的日语,扔掉了她的东西,侵犯的罪恶之手伸向了善慈的身体。
突然,高汉水出现了。
他把小混混们揍了一顿,要求他们跪着给善慈道歉。
在送善慈回家的船上,高汉水说:
“他们不会再烦你了,如果他们再烦你,我会杀了他们,把尸体喂了狗。”
或许是为了表达感谢,又或许是出于其他的念头,善慈主动提出给高汉水洗好弄脏的衣服,第二天还给他。
河边洗衣服的地方,成为了他们一天之中唯一可以独处的机会。
在那里,善慈听高汉水说了很多的故事:
高汉水是济州岛人,原来家庭也十分贫穷,什么脏活累活也全都做过。
小小的影岛之外,在高汉水生活的大阪,那里什么都有。
家家户户都通电,电暖气让人不再寒冷,电车带你去所有想去的地方,夜晚更是灯火通明。
不仅如此,世界很大,有着很多善慈不知道的国家和地区……
正如打开未知世界那样的兴奋,善慈和高汉水之间的爱,也来得汹涌而热烈。
在一次时隔多月的见面之后,善慈告诉高汉水,她怀孕了。
高汉水难掩脸上的喜悦,他絮絮叨叨地说,要给善慈买一个大房子,孩子也一定会像善慈一样的聪明。
善慈也很高兴,问他什么时候去见自己的母亲,什么时候能和她结婚。
高汉水却说:“我不能娶你。”
彼时已经36岁的高汉水,在日本已经和黑帮大佬的女儿结婚,育有三名女儿。
他希望善慈留下来,当他在韩国的妻子,生下他们的孩子,保他们衣食无忧。
善慈拒绝了,她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高汉水。
那天大雨滂沱,善慈哭着跑回了家。
家中的民宿,也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客人。
他是被抬着送进民宿的,身着西服,文质彬彬,但意识昏迷,高烧不退。
他和善慈的父亲一样,也得了肺结核。
如果不及时医治,恐怕有生命危险。
善慈的母亲花了几天的时间,对这位年轻人加以悉心照料,幸运的是,他活了过来。
他叫白以撒,是一名神父。
自小体弱多病,此番长途跋涉,是要去日本与兄长相聚,并在当地的教堂就职。
在他恢复意识的晚上,无意间听到了善慈母女之间的对话。
他知道了善慈怀有身孕,而且对方无法与善慈结婚的事情。
或许是处于感恩,又或者是神父的使命,他主动向善慈提出了和她结婚的想法。
善慈答应了他。
善慈跟着白以撒离开了家乡,带着肚子里的孩子,来到了大阪,开始了异国他乡的新生活。
时间穿梭到了1989年。
裕仁天皇去世,一个时代结束了。
但是对白所罗门来说,他有新的使命要开启。
留学归来,入职美国投行,要想升职加薪,必须拿下公司里最为炙手的东京酒店项目。
但由于土地所有人一直不同意出售,酒店项目长期被搁置。
白所罗门信誓旦旦地向总部表示,他可以拿下这个项目。
因为他不是日本人,是韩国人。
从小,他就跟着自己的奶奶学会了朝鲜语。
即便有些生疏,但依然改变不了他是韩国移民的事实。
从影岛到大阪,再到美国,他们依旧身处时代涌流之中……
剧集改编自韩裔美籍作家李敏金所著同名小说,是一个横跨70年的四代移民家族故事。
书籍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位列《纽约时报》2017年度十佳图书,同时也是BBC、CBC和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年度十佳图书。
称之为“史诗级”巨作,毫不为过。
剧集一开播,外媒口碑全线爆炸,创下今年新剧开播最高分纪录。
烂番茄100%,MTC高达94。
相比外媒的一众好评,豆瓣评分8.1显得尤为冷静。
严格意义上来说,《弹子球游戏》并不是韩剧,而更是一部经过精细包装制作的美剧。
色调、镜头、场景,都美得令人无法挑剔。
叙述方式也没有采用一贯的时间推进,而是通过不停的穿插以及闪回,断断续续地讲述着两个不同时代的故事。
一边是贫穷、落后的朝鲜渔村,往来众人口中说着浓重的方言;
另一边则是高楼林立的精致都市,日语、英语交替不断,淳朴的朝鲜方言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两个时代,看上去毫无相关,却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因果牵连。
如果没有高汉水的出现,善慈也不会有孩子;
如果没有孩子,白以撒也不一定会将善慈带到大阪;
如果他们没有去大阪,那也不会有白摩西、白所罗门的出现……
之间所有的前因后果,在目前仅有三集中,离观众仍有些遥远。
但这并不影响故事本身的“史诗级”。
我们之所以喜欢《人世间》,不仅仅因为它感动人心,而在于它的朴素与平凡。
对于在日朝鲜人而言,《弹子球游戏》便是类似《人世间》一样的存在。
从到达日本的那一刻开始,他们的一生就注定了不公平与歧视。
他们只能住在最破旧、脏乱的地区,有的甚至要与家里养的鸡和猪同住;
言语稍有不慎,便会被关进警察局,直到命不久矣,才会被释放出狱;
在日本学校上学的朝鲜人,会被日本学生孤立且霸凌,直到毕业也会有人在留言册上写“朝鲜人去死”;
就算战争结束,也没有任何公司愿意聘请朝鲜人,即便你学业优秀,日语流利。
在日朝鲜人只配做一些低俗的行业,像是柏青哥游戏厅这一类的。
片名《Pachinko》也翻译为“柏青哥”,是日本的一种弹珠赌博游戏机。
超过9成的柏青哥游戏厅,都是由在日朝鲜人经营的。
由于柏青哥的赌博性质,在日本社会,都默认将经营柏青哥的朝鲜人看作黑帮。
也就有了剧中的一幕——
父亲摩西想要扩张自己的柏青哥事业,但作为儿子的所罗门,却始终感到羞耻与不解。
那一颗颗的弹子球,也像是他们摇摆不定的人生:
看似只要随着时代前进,重力下坠,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却不料早已在半路上,被人设定好了障碍,永远无法通往自己认定的那份幸福。
但即便是充满着歧视与否定,善慈的一生,都一如既往地充满着坚定与不卑不亢。
不管时局多么动荡,善慈想做的,唯有守护自己的那份爱和来之不易的家。
善慈的父亲,用爱保护着她成长;
白以撒的出现,守护着善慈对爱的憧憬与渴望;
经历世事变迁之后,善慈依然学着如何坚强地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这个家族的孩子们,即便身处异乡,也依旧坚强成长,对爱赤忱。
时代洪流中,每个人都是一粒沙。
放大了看,《弹子球游戏》是一出平民史诗。
但离我们更近的,是那些细小而朴素的人生真理。
只有爱与善良,才能在时代潮涌中,让生命走向圆满。
活着意味着一切
尹汝贞、李敏镐、金敏荷领衔主演的Apple TV+剧集《弹子球游戏》,是流媒体上投资最大的韩语美剧,单集成本高达1000万美元,这也是Apple TV+首部改编和投拍的作品。
剧集改编自韩裔美国作者李敏金的小说《柏青哥》。小说于2017年出版,是当年的现象级作品,获得《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的年度十佳图书,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弹子球游戏》延续小说的高口碑状态,上线后烂番茄的新鲜度98%,Metacritic的专家评分也高达87分。国内观众或许更多是冲着李敏镐而看的,但《弹子球游戏》的魅力可远不仅仅于此。
小说以线性时间顺序,讲述从1910年到1989年漫长的80余年时间里,朝鲜一个侨民家族四代人在日本的兴衰浮沉,这是一部在日朝鲜人的哀婉史诗。《弹子球游戏》在保留小说内核的同时,叙事结构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将小说的线性时间顺序,改为过去与当下的复调结构,让过去与当下不断形成关联、对照与呼应,更为强烈地控诉日本的罪恶历史,也更为强烈地凸显在日朝鲜人始终如一的身份迷失,始终如一的坚韧不屈。
190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 (指整个朝鲜半岛) 实施统监政治, 1910年逼迫朝鲜政府签订《韩日合并条约》, 朝鲜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善良坚韧的少女善慈(金敏荷 饰),生活在釜山的影岛,日本人在这里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有一次善慈差点被日本人蹂躏,新来的海产经纪人高汉水(李敏镐 饰)救下了她。他们一见钟情,善慈也有了身孕。
可高汉水并不打算娶善慈,因为他在日本有家室。高汉水是朝鲜人,14岁前就去往日本,是日本关西地区一个大黑帮的养子,入赘为女婿,有三个女儿。善慈拒绝成为高汉水的情妇,她还是打算把孩子生下来。所幸她遇到来到影岛传教的平壤青年白以撒(卢尚贤 饰),他打算迎娶善慈,并带着她到日本大阪投靠大哥……
过去这一条线,除了充分解释了日据时代朝鲜人的凄苦命运外,最大的看点就是高汉水与善慈的爱情线。李敏镐饰演的角色较之前有所突破,高汉水有霸道总裁深情的一面,但他同时务实、利己、狡诈,终究是“抛弃”了善慈。新人女演员金敏荷毫不生涩,表演具有张力。
另外一条叙事线是当下。1989年的日本大阪,年迈的善慈(尹汝贞 饰)过着还算安逸的生活,她照顾着病重的嫂子。善慈的二儿子白摩西的弹子球游戏厅生意如火如荼。
白摩西的儿子白所罗门(哈金 饰)在美国银行任职,看起来顺风顺水。为了更进一步,他接下公司一个艰难任务——说服日本东京的一个朝鲜老太太卖出房产,以便财阀进行酒店开发。他从美国回到日本,去大阪看望了奶奶,一边与朝鲜老太太谈判……
与过去的叙事线相比,当下的叙事线丰富好看得多,它也终于真正进入这部剧的正题——在日朝鲜人的境遇与身份认同。
从1910年代到二战日本战败,大量的朝鲜人(当时韩国与朝鲜还未分裂,因此统一称为“朝鲜人”)去往日本。绝大多数并非自发、自愿,更多是被日本人强制迁居、征役,在日本作为廉价劳动力存在。日本对在日朝鲜人实行歧视性管理,在日朝鲜人几乎是日本最底层的存在,饱受歧视、奴役与压榨。
《弹子球游戏》为观众呈现了这一切。朝鲜老奶奶并非不懂得算经济账,她1955年以如今半个西瓜的价钱买下这片土地,现在价格涨了十万倍,卖出去稳赚不赔啊。她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卖给日本人呢?在签约仪式上,她告诉白所罗门她的成长经历:她的父亲来日本作苦力,因工作恶劣罢工就被辞退了,当时没有人愿意租房给朝鲜人,说他们太脏、太吵,“他们说得对,我们确实太脏,太吵,我们必须两三户人家挤在同一个房间里,才能付得起高涨的房租。他们骂我们是蟑螂,他们说应该揍死我们,想想吧,他们说的是你”。
老奶奶追问白所罗门:“如果是你奶奶,坐在这里,看着房里这些得意洋洋的脸,如果她告诉你,她体内的每一滴血都不想让她在这些文件上签字,你会说什么?你仍会让她签字吗?”
特写镜头对着白所罗门的脸。这是一张努力融入主流社会的脸、这是一张掩藏卑微屈辱历史的脸、这是一张终于敢于直视创伤接纳自我的脸。他久久不语,但眼神里有光。
白所门罗告诉老奶奶:“我会对她这么说:别签字。”镜头不断剪切到1933年,在善慈从朝鲜到日本的低等船舱里,他们听到了高等船舱里传来的朝鲜族的歌曲,朝鲜女歌手以死捍卫民族尊严。复调结构,抗日情绪堆叠到高潮。
白所门罗理解了朝鲜老奶奶的经历与感受——他也是这么过来的。就算他从小读国际学校,早早就去美国,在美国银行担任高管,可针对他身份的歧视始终伴随着他。
因为他的亚洲人面孔,他想要晋升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在日本,小时候他的日本“好朋友”说,“韩国人一定是狗养大的,否则我们为什么会把脸埋进碗里吃饭,而不是像你们那样把食物拿起来吃”。长大后他向好友提起,朋友也只是笑笑那时候还小。
他帮日本财阀去说服朝鲜老太太,但财阀并不信任他。在谈判失败后,财阀离席前甩出这样一句话:“我警告过大家,让他这种人来,太鲁莽了,更糟的是这很危险。一开始就不该信任他。”
白所罗门一度以为自己西装革履、戴爱马仕领带、成为高管,就会不一样了。却原来,不被信任、被歧视,是在日朝鲜人难以摆脱却必须竭力去克服的共同宿命。
这就回到小说名《柏青哥》和剧名《弹子球游戏》所指。它们其实是同一样东西,是1930年代起在日本广泛流行的一种带有博彩色彩的弹珠游戏,英文名叫Pachinko,“柏青哥”是它的中文译名。柏青哥是日本风俗业的一部分,虽然日本曾经全民风靡这个游戏——柏青哥产业在1990年代的巅峰期竟然占到日本GDP的6%,但日本人又对柏青哥普遍带有歧视色彩,认为它肮脏、低端、伤风败俗。
柏青哥也一度是“朝鲜人”的代名词。有数据说90%的柏青哥产业链由传统朝鲜人(包括1948年北韩、韩国分而治之后的韩国人)把持。日本人为何会把这个暴利产业交给朝鲜人?这主要是基于历史原因。在日朝鲜人身份地位低下,很难找到正式体面的工作,很多人不得不委身黑道谋生。“不入流”的柏青哥常有黑道背景,就成了朝鲜人工作的一大去处。久而久之,柏青哥也成了朝鲜人的“势力范围”。
所以柏青哥这个词,首先是一个带有种族色彩的词汇,意味着对朝鲜人的贬低性评价,虽然在日朝鲜人合法经营、按时纳税,还是要被看低。同时,柏青哥的发展史也是在日朝鲜人的艰辛立足的见证。虽然他们只能从事被看轻的工作,但吃苦耐劳的他们还是能够抓住机会,创造生机。
进而言之,弹子球游戏本身也是在日朝鲜人宿命的浓缩。在大历史面前,个体的命运就像那一颗弹珠,自弹出的那一刻早就注定了游戏的走向。对每个漂泊在异国的人来说,身份认同的困扰或许会一直存在。困扰在日朝鲜人的不仅仅是自己到底是日本人,还是朝鲜人,在1948年朝鲜与韩国分而治之时,他们又多了一重选择:到底是朝鲜人还是韩国人?
《弹子球游戏》蕴含深刻而尖锐的控诉,但它更着力表达和讴歌的是朝鲜人坚韧不拔地“活着”。就像小说的封页上写的:“历史辜负了我们,但是我们无所畏惧!”这群被诅咒、被伤害、被侮辱、被歧视、无所适从、无处可依的在日朝鲜人,始终无所畏惧、坚韧不拔地活着,因为活着本身就是拒绝遗忘、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抗争。他们或许还会困扰自己到底属于哪里,但他们终于不再以自己的出身为耻。
所以虽然谈判失败了,但白所罗门自由自在、肆无忌惮、旁若无人地在雨中狂欢。他接纳屈辱而顽强的民族史,他接纳了自身。
而此刻在韩国釜山的同一场雨中,重逢故土的善慈在雨中奔向海边,故乡的雨水和海水冲刷着她,她喜极而泣、嚎啕大哭。谁能不被尹汝贞的这场哭戏打动?
在一个流动的世界里,无论主动或被动,永远会有去国怀乡的人,永远会有人被身份认同困扰、被弹子球游戏般的宿命感裹挟。但无论历史如何辜负,我们都得生活。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丈夫被拘捕那日,青年善慈抬头举目,天色晦暗不明,孤鸟悲啼破空;镜头移转向下,回首已是百年身,老年善慈鬓发斑白,皱纹横生,人生的霜雪和悲苦好像一下子落了满身。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这一幕长久地钉在心间,一俯一仰之间,仿佛看尽了善慈一生的故事。镜头无言,却又说了太多。
如同这部剧的观感,努力与颓然,攀登与跌落,出走与回归,命运的蛛网之上处处是小小猎物的挣扎痕迹。
或许活着本身,就是英雄主义。
(追更至E06)
抛一点(可能是)过度解读。关于女主人公的名字,小说中文版译作“顺子”,电视剧中文版译作“善慈”,基本也点出了剧版改编的方向:
小说中的顺子是个寡言而隐忍的地母形象,与她美貌纤弱的嫂子不同,她短粗身材、圆圆脸蛋,整个人像一片农家沃土呈现出不屈的生命力以及旺盛的孕育力,但不通文字也限制了她一生,她几乎是凭直觉走过了动荡年代坚忍的女性一生;
电视剧里的善慈显得通达透彻很多,岁月和经历尤其将晚年的她打磨得宽容而智慧,当然戏份也更重了,虽然仍旧不通文字但她却能够在儿孙面前有一些陈年佳酿般的观点输出,更为适应屏幕的呈现方式,不似小说里一团影似的忙忙碌碌只顾托起家族的底,善慈的轮廓更加深刻而鲜明。
在战败国民族危机扫荡式的浩劫之下,性别危机更添浓郁底色;白家兄弟自然已是当时较为开明温柔的夫婿之选了,但仍旧可以想见善慈和恩熙的生活状况,她们需要以主妇的智慧安排一家几口温饱,又要小心照顾困难时期丈夫愈发脆弱的男子气概。当然,白伊萨不在此列,外表孱弱易碎、甚至被高汉秀诟病的他,其实有着比后者更强大的内心——或许这也是顺慈选择他的原因所在吧。
可是祖辈挣扎于温饱线上尊严难附的困境,到了孙辈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时期,被解决了吗?从看似踏上云端的所罗门一夕跌落,到初恋女友汉娜给他的忠告,好像并没有——身份问题仍然困扰着所罗门这一代。祖辈父辈的奋斗挣得了所罗门一个优渥的童年岁月,但他仍然被困在旅日朝鲜人的尴尬身份之内。汉娜说,别被骗了,你永远不会成为他们的一份子;这是她以身试炼付出惨痛代价后的醒悟。
所罗门在大雨中自我释放那一幕,看得很过瘾很快意,但也预知到人的认知不可能一夕改变。所以之后,他被女同事傲慢无知的言语刺伤,又偶遇穷朋友上门做客后想掏钱接济结果两相尴尬,直到被解雇后对无辜的奶奶发脾气。纵使不是善慈经历的四代人时空上的巨大变化,但或许我们的奶奶也是这样,经历了战争、饥荒和贫困,几乎是凭着本能和直觉哺育了父辈又照顾了孙辈,却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无法获得儿孙的理解,甚至连陪伴时间都欠奉。
跟所罗门一样年轻的人,谁不是汲汲营营于看似只在眼前的社会阶梯,被996或007掏空的身体、加上361末位淘汰制洗刷后的精神,根本无暇驻足听一听上一辈人是如何托起我们尚不满足的此情此地。相比起饿着肚子、冻着身子,还要随时提防丢了脑袋,我们的处境饶是仍有千阻万险,仍已经好了太多。
普通青年谁又没有这样一个,可能只会说方言,大字尚且不识几个,在手机当道的时代晕头转向的白发奶奶呢。甚至我们也曾像所罗门,每当长辈不像我们自己一样大肆渲染我们面对的苦境时立马跳脚。对于苦难如何一刀刀在奶奶额头上刻下皱纹,我们或许永远无法感同身受,但或许还是应该停下来了解一下——奶奶并不是生来就是奶奶,也曾年轻,也曾热烈,还在艰难岁月里用全部力量护过我们周全。
剧版明显比小说更加强情节,通过情节将相关人物联系在一起并强化了冲突,将小说那种淡淡的宿命感与无力感淡化了,而人物的力量感得到了增强。人的身份危机和存在处境都更加的具体而尖锐,点染了更适于屏幕的故事性。
每一代人的人生渐次展开,生活甩下的命题没有一个容易,但或许会是比小说版多几分着落的,让这茫茫然的唏嘘都有地可落。
(追更至E04)
看第四集前先刷完了小说。感觉小说更像钝刀子剁肉,憋得人想叹气都叹不出声(书评请戳:四代移民家庭:活着,此外皆为空想);剧版确乎进行了很多适配于视听语言的改编,基调明亮激越了很多,好像突破了历史的薄雾看到人物充满希望的时候是真的大有希望,满怀激情的时候是真的奔放狂浪,全然不知道以后的命途都有什么艰难困苦潜藏。
对这一集剪辑在一起的几幕爆发感印象深刻,且互为互文、层层递进。一幕是朝鲜歌女在船舱内为甲板下的劳苦同胞唱起民歌,然后在安保力量涌来时用事先藏好的小刀果决地了断了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一幕是顺慈终于回到釜山,不顾天下暴雨激亢地奔入故乡的海潮大哭大笑;最后一幕是所罗在谈判桌上对卖房奶奶说“我会说别卖房了”搞砸了交易之后,摘掉名牌领带冲下楼梯奔入雨幕之中,就着地铁口的街头乐队放肆嗨跳,仿佛是认清了自己一路往上爬的社会阶梯根本毫无意义,一切努力都只是执念只是虚妄。
卖房奶奶的讲述和眼泪在说,被投入苦难的无辜之人,有不原谅的权利。历史无可避免地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进程,但没有经历过的新一代或是得尽好处的当权一代不应该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肆意地用无所谓的态度给那些饱经苦难的人二次伤害。自以为是的理解,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傲慢,别有用心的曲解则较之尤甚。
世界真的越变越好了吗?好像没有。
(追更至E03)
结论先行,3集毕默默将小说原著电子书添加进书架待读,这是我判断小说改编剧好看与否的私人标准。简单说,是好看的。
从1910年日据时代的釜山影岛,到1989年的纽约、东京,四代人两大洲、跨越时间与空间,小人物的命运在大时代浪潮的拍打下辗转漂泊艰难求存。纵说是小人物,已经是无数幸运buff叠加的小人物,才能是故事的主人公。
每一代人都挣扎于个体命运,时代背景被隐在小岛街上逡巡的日本兵背影里,被隐在裕仁天皇(在位期间,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且经历了战后日本经济腾飞)辞世的电视电台新闻里,也被隐在孙辈所罗门就职的动辄数十亿进出的美国投行交易里。所有历史激越的宏大叙事都被隐于背后,镜头下是普通的离合悲欢,是出走与牵挂,是漂泊与孤独,是抗争与接受。
善慈奶奶的一生,在不断平行叠放的画面里,归至一处,往复的片段帧帧都是烟灰燃尽般的落寞。
善慈奶奶,想来是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一路行至晚年大阪干净宽敞的住处,与年少有为的孙儿并肩而坐。面容,却只是平静,飞渡千山后并不见旺盛的分享欲,终归奶奶知道,儿辈孙辈都自有新的困难和叙事。纵使同是身份认同,也是不同的身份认同了。
一碗故乡白米饭的滋味,终得是同一代人才品得出香味。儿孙辈在新的土地上、侵略者的土地上成长起来,追求的是更远更强的力量,对于不够强盛的来处并无眷恋,反而韩裔血统出身是所罗门一代向上攀爬社会金字塔的负累。
代际之间,纵使曾经久居同一屋檐之下,内心热望总归无法同向。呱呱落地以后的人生每一步,都限制着下一步的范围,谁又不是在自己身处的时代之中,茫茫然又惶惶然地走进个人命运。再回神,已行至老颜鹤发,然后看着下一代大踏步奔向下一代的终局。而碰见同时代的人,纵使陌路,一口故乡的白米饭,几句只能说给懂的人听的回忆,便换清泪几行,以及了悟。
嫂子过世后,善慈总想不好要把她的骨灰盒放在家里哪处,见完东京奶奶在回程,她拨电话给儿子,说要带那个卧病时总看韩剧的嫂子的骨灰安葬回故土。那才是,她觉得,相宜的可安息之所。
日本对于善慈,或许始终是年轻时那张要吞噬她所在小岛的那张巨大的嘴。即使客居大阪多年,或许内心深处她依然是多年前那个对日本大兵心怀恐惧的渔村姑娘,她对于脚下的土地不可能产生归属感,又无论如何已经失落了她的故乡。
影片之中,语言出现的场景,除了语言表达的意思之外,说话人所用的语言以及口音也在传递着语义之外的信息。
善慈年轻时在釜山和所有当地人一样说的是当地方言,日本兵大多说日语偶尔也说一些简单的韩语,而情人高汉秀说的是标准韩语及日语;1989年的东京和大阪,所罗门和父亲摩西大多用日语(私以为所罗门的日语比父亲更地道),所罗门为了跟东京奶奶套近乎说的是蹩脚的韩语,而在工作环境中多用流利的美式英语,善慈奶奶应该听得懂日语但说的仍然是釜山方言,悦子(猜测是所罗门继母?)应该是日本人自然说日语。而非要套用鄙视链逻辑的话,在剧中应该是英语>日语>韩语。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善慈奶奶,不变的乡音是她内心深处无法舍去的乡愁。她始终是一个,生活在日本的,韩国釜山人;却拥有着日本人儿孙。
摩西经营着一家弹子球游戏(“柏青哥”,Pachinko)厅,游戏机或许还有一些人为的猫腻。而普通人的一生,在时代洪流之中,或许也像被丢入机器的小小弹珠,左右不了游戏规则,只是受重力滚落、下坠,奔赴十赌九输的终局。
但当衰老带来大段大段空闲的沉默时光,善慈奶奶面向庭院独自枯坐的时候,记忆是否仍如潮涌润湿了她踏着海潮长大的双足,是否她走来的这一路本身就是意义,就像下一代奔向自己的一生。
没有什么得偿所愿的完美终局,但每一个往前走的步子和每一寸往回望的目光,都是普通人一生的故事。是出走,也是回望,是寂寥、是无奈,也是创造、是丰盛。
(本文首发“深焦Deepfocus”)作为一名游荡在欧洲的东亚女性,我始终在自我的审视和他人的目光中辗转忐忑,在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踌躇不决——当白人男性向我示好,我的第一反应是“是Asian fever吗?”当我向欧洲人讲述我的故事,我总先追问自己:我的讲述将在何种程度上被发散?我是有运气去表达的少数还是沉默的多数?我讲述的是仅属于我个人的故事还是能够推广到中国女性甚至东亚女性的故事?
在这个意义上,APPLE TV于3月25日开播的新剧《弹子球游戏》(Pachinko)让我感到欣慰。对我而言,这不仅是日据时期朝鲜人的历史,更是属于东亚女性的故事。当非洲裔在影视节目和作品中不断讲述与他们肤色相关的故事,当拉美裔导演已在好莱坞异军突起为新的力量,亚裔故事正随着日韩影视影响力的扩大而为走向世界(如去年的《米纳里》)。这点稀缺的、不乏迎合东方主义凝视的表达,因为稀缺而意味深长。
《弹子球游戏》原著《柏青哥》(柏青哥即弹子球,一种颇有赌博性质的游戏)甫一问世便在西方世界大受好评,入围《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种榜单。甚至我的荷兰同学都在跟我提这本书,因为它躺在国际机场的书报摊上——在他们眼里,中、日、韩似乎是共通的,仅看相貌不太能分清。
《柏青哥》以一个世纪的跨度讲述了四代移民的故事:初代男性凋亡,妻子沉默、勤恳、坚韧,独自经营客栈和抚养女儿善慈;二代,于日、朝间游走的已婚掮客高汉水在少女善慈体内留下了受精卵,幸好一位体质孱弱的天主教徒将善慈和孩子带到日本,男性经国族风雨变迁益发凋亡,女性依然沉默、勤恳、坚韧;三代的两位男性,分别以《圣经》中的诺亚和摩西命名,一位勤勉好学而不信教,不愿作朝鲜人,不愿作日本人,只愿做自己却挣脱不开朝鲜的血液而自杀,人生寄托是英语文学,另一位早早放弃学业经营柏青哥游戏厅,而妻子的人生梦想就是去美国(无论是加州或东海岸);到第四代,经济上彻底摆脱窘迫的年轻一代所罗门从美国带回哥大的学位和韩裔的女友,最终在垂死日本初恋花子的鼓励下离开金融业而接管游戏厅。
剧集删繁就简,以善慈的出生和所罗门从美国回到日本开启,双线并行,前一条线青春年少的善慈和后一条线垂垂老矣的善慈的形象时常交错,成为全剧当之无愧的主线和灵魂人物。也正是在她为代表的女性群像中,东亚儒家传统所推崇的“坚韧”和“繁衍”等价值得到有力彰显。正如全剧开始前字幕所交代的:20世纪初,日本占据着朝鲜,饥饿和动荡吞噬着他们生存的空间,而人们坚忍不拔,继续生活(“The people endured.”)。
《弹子球游戏》的女性群像令人惊艳:流行的韩国影视作品中,现代女性均妆容用心、穿着时尚,古装剧的戏服和妆造也越来越精致华丽。而《弹子球游戏》则不然,善慈包裹在朴素的白色韩服里去海边买鱼,码头乱哄哄又灰突突,观众仿佛能闻到鱼的腥味儿和海风的咸味儿,而不远处凝视善慈的高汉水西装革履、一尘不染,身边的淑女穿着西式套裙踩着高跟鞋,细长的胳膊优雅地撑着伞——在短短几秒的镜头语言中,时代、阶级、财富、权力关系和与之相连的精神宰制都一目了然。衣着和器物从来不只是衣着和器物,正如在殖民时代,日本妇女远离穿着白色衣服的韩国妇女,而日本男性则视其为潜在玩物,可随意出言调戏和亵玩。
善慈的母亲相貌平平,终日劳作,厨艺让寄宿的渔民们赞不绝口,对年轻牧师的善举为未婚先孕的女儿善慈换来了重新开始生活的机会;善慈本人貌不惊人,没上过学,但书中多次强调她因劳作而强壮的身体充满生命力。剧集大胆选用新人演员,年轻善慈那棱角分明的五官和颧骨附近的雀斑活脱脱是张艺谋电影中巩俐般的“地母”形象。善慈和嫂子靠制作泡菜在殖民者的土地上(日本)谋得生计,养育了两个儿子。战争、饥馑、疾病和死亡中,衣与食成为“生”最有力的意象。
原著《柏青哥》不厌其烦地描写食物:如何在脸盆里腌制白菜,如何将海带泡在冷水里,如何用骨头熬出发白而不油腻的汤(匮乏年代没有肉吃),如何从皱巴巴的糖纸里小心取出一块太妃糖……善慈出嫁前夕,母亲决心走遍釜山每一家米铺好让女儿女婿在新婚那天吃上白米饭,而米铺老板在取出储藏的大米时自然地感受到甜糕的味道。
以泡菜梗嘲笑朝鲜人不仅是今人的发明。在殖民时期,日本人便以一身泡菜味儿区分和歧视朝鲜人了。而泡菜其实是物资匮乏的年代重要的食物,只因无论是白饭还是面条,辛辣的泡菜都足以增味下饭。于是,在《弹子球游戏》里,导演显然抓住了原著这些细节。在跨越贫穷和富足两个时代,善慈认真挑选新鲜的鱼的场景,切菜的场景、腌制的场景、叫卖的场景和众人在昏暗灯光中围坐吃饭聊天的场景亦不厌其烦地出现。这是一种饮食的人类学。在这些时刻,整个世界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以食物的面貌进入和穿过人们的身体,时间正以此种方式倏忽流逝,历史正以此种方式显现为个人的生命史。
而《弹子球游戏》中,通常影视作品中的养家糊口的男性形象(breadwinner),除圆滑的投机者高汉水外,或早逝,或沉沦于身份认同的精神困境无法自拔。最初以“拯救者”姿态出现的天主教徒以撒在将善慈带到日本后迅速死去。他那同为教徒的哥哥亦无力养家。自视一家之主的后者不得不心有戚戚地默许妻子和善慈“抛头露面”卖泡菜糊口。这似乎是个有趣的隐喻:疾苦的下层人民总会遭遇宗教的吸引(正如今日各种宗教在韩国的流行),但人自身卑微的衣、食、住、行似乎已具有某种神性。
此外,先不说第四代所罗门精神上始终高度依恋大阪的初恋女友,连高汉水本人也亦如此——原著着重写到身为日本富人养子和女婿的他对善慈那健壮身体和劳动能力的迷恋。他的日本妻子未能生育儿子,而善慈为他生下唯一的儿子。在这对比中,《弹子球游戏》中女性角色的国族隐喻便显而易见了——沉默的、保守的(甚至没文化的)、坚忍的、隽永的、港湾和寄托式存在。这样的设定其实不乏刻板。而颇可玩味的是,摩西那向往美国的妻子由美意外身故,所罗门那俨然嬉皮士作风的、早早退学、出入欢场的初恋花子染病而死,更似乎在与前述的角色形成某种对照。
于是,《弹子球游戏》中女性角色所象征的生命力和韧性在当下动荡的世界(疫情、战乱、经济衰退、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凡此种种)中显示为一种别样的吸引力。这在片中集中表现为朝鲜裔无论在战后衰颓又走向复兴的日本或是在“只有游戏没有规则”的美国都饱受认同危机的煎熬,而第四代男性最终回归故土接管曾经不屑的游戏厅。
弹子球游戏是在日朝鲜人少数能够取得成功的行业之一。所罗门本将父亲通过经营弹子球游戏厅发迹一事视为某种不光彩的过去(正如第三代男性诺亚恨不能从身体里排出“买办”父亲高汉水的血液),却最终接纳之——他在日本和美国经历证明,如果日本人歧视和排挤朝鲜人,不是因为其声称的朝鲜人没以“正经生意”获得财富,而仅仅是因为后者是朝鲜人,后者不是日本人。而“日本人”换成“美国人”亦成立。
隔阂永远存在。由日本的殖民和战争造成的创伤永远存在。创伤内化为才华横溢的诺亚那无法抹去的自我厌弃,也同样外化为所罗门日本初恋花子那无法自制的自我放逐——在这两个早逝的角色身上,一种死亡冲动赫然醒目可见。而当所罗门的美国同学为朝鲜人执着于敦促日本人承认和忏悔战争罪行而不解时,作家的现实指向不言自明——创伤并不会随着主导话语的更迭而愈合。在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当今世界,对历史的抹杀不是对某个民族的不义,而是对分裂和仇恨的雪上加霜。以文字和影像为媒介的书写正是这样一种巧妙又有力的铭记。
因此,《弹子球游戏》在女性史和国族认同史之外,又以小见大,意味深长地反映了日、韩和以美国为象征的“西方”间从现代到当代的微妙关系和个体在其中生存的矛盾心态。笔者的一位日英混血的朋友在和笔者讨论《弹子球》时不无感慨地提到,作为“半个日本人”(half Japanese),他那颇有东方特征的面容在西方会被一眼认出混血的身份,而他的鬈发和一口英音又在日本被泾渭分明地划分为“外国人”,甚至遭遇过侮辱性词汇。在全球化已经不是新闻的今天,作为个体在全球流动中所要遭遇的又何止是几个词呢?
不得不提,Apple TV对《柏青哥》的改编有浪漫化之嫌:善慈和高汉水间那由“现代”的光鲜和“传统”的坚实之间张力驱动的爱被改编为俗套的一见钟情(也得感谢李敏镐的尴尬演技);可能是因为奥斯卡获奖女演员尹汝贞的加盟,原著后期因视角转换而着墨不多的老年善慈在《弹子球游戏》中承担了重要的亲情戏份,而善慈这个角色身上的保守、古板和倔强等特质也相应经历了一定软化;斩掉的诺亚线和女性角色的扁平化都预示着本剧将如宝莱坞化的片头曲那样,最终走向与历史的“和解”。而这恐怕是对原著《柏青哥》鲜明现实指向的一种淡化和误读。在这个意义上说,从《柏青哥》作为文学作品的成功到其摇身一变为《弹子球游戏》的改编这个过程恐怕是跟剧集一样精彩的权力关系变动——当一位朝鲜裔女作家书写和表达时,她要在多大程度上生产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故事才能打动人心;而当这样一段由众多私人史凝结而来的移民史获得投资而走上银幕,这样的历史又将经历何种程度的改写——一些矛盾将被弱化,一些温情将被强化。幸好,《弹子球游戏》最终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阐释的丰富可能性。正如在老年善慈痛哭时,制作方借角色之口说出:(经历过那些事的人)有资格哭泣。
《柏青哥》第二卷“祖国”的开篇引用了韩国女作家朴婉绪的作品:“我想,不管你翻过多少山川,跨过多少河流,朝鲜便是整个世界,其中的每个人都是朝鲜人。”在读到这里时,笔者想起了一些中国女作家的类似书写——张翎的《余震》,严歌苓的《小姨多鹤》……这些书写在不同侧面成为一种铭记的努力。可惜的是,现下还没有《弹子球游戏》这样具有关注度和影响力改编。
在这一意义上,《柏青哥》中译本宣传语所谓“历史辜负了我们但我们无所畏惧”俨然一种鸡汤式的空喊和东方主义的误读——历史辜负了我们,历史确确实实地辜负了我们,并且这辜负的裂痕和伤痕将永存,直至一代代新生者温热的鲜血慢慢将伤口的脓血稀释。没有辜负我们的唯有山川和河流。书写不能弥合伤痕,只能将其展示出来为人铭记。不过这样的误读在当下尚有多重现实意义。——可以预见,剧集以女性史所强调的“坚韧”和“繁衍”等东亚传统推崇的价值将在动荡的COVID时代在英语世界激起新的回响。而其中将有几多唏嘘和几多共鸣,恐怕只待观众各自咀嚼品味了。
上个世纪日据时代的朝鲜人由于各种理由被迫去日本本土讨生活,抵达日本本土后也是各种各样被刁难和折磨,但是日子不也要过嘛,经历过艰难险阻万千挣扎后,活来下的人儿们基本上扎根下来,到了二代的韩裔已经有很多人不会说韩语了,随着日子越过越快,来到了三代韩裔基本上只有祖辈带大的后裔才会说点韩语,当然了随着一代代人在本土的生活,问题也来了,祖辈上背负了耻辱和坚韧活下来了,可是身心俱疲之下只能活在过去的记忆里,到了二代已经与当地融合的差不多,但是依然徘徊在记忆和失忆之间,在这种来回摆渡的生活里,纠缠在于现在与未来的虚幻中,即便是到了三代也好不到那儿去,齐刷刷地完美掉落在美日韩关系、美日韩文化、美日韩交融这些说不清道不明但无处不是尴尬的坑里,生活还在继续,这些人就必须活着,在这个无尽的循环中,最终去向何方已经不重要了,而是眼前这些理不清乱如麻是亟待要解决的问题,那就从此时此刻开始先浪漫一下吧!问题总会有的也总是有解决了的和解决不了的,人生无常不恰恰就是常态嘛,有什么理由此时此刻就不能放飞想象,站在天台上也一样可以莅临夏威夷,毕竟只有风儿知道它途径之地,拂过脸颊的风也一样可以吹平内心的褶皱,宁静的空气中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还是凝视指尖上站着蜻蜓的那个小女孩,她不需要一个世纪就可以奔赴半个地球,让三代人在这个家族中各奔东西,成为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这部剧就是苹果重金拿下李明锦的《弹子珠游戏》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并请来了操刀过《天外来客》和《穹顶之下》的一般牛人运作,呈现出了这部不可多得的大剧。小说曾今在2017年拿下《纽约时报》年度十大最佳书籍,并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不管是原著还是苹果出品的剧,都是非常值得花点时间看一下的了。
虽然李敏镐那条线确实玛丽苏,但是好在影调和叙事技法没有太掉价到偶像剧那个质感,希望不要烂。韩流冲击巨大,以至于流媒体愿意投钱拍韩国移民的故事,帮着韩国文化带流量。回想起清朝,曾经有中国移民赴美挖矿修铁路采矿,他们是中国第一代赴美移民,而这段历史比韩国移民史更早,却从未被严肃地影视化过,你可以说美狗根本不把华人移民当回事,但是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正视过这段历史。所以看这个剧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无限羡慕,冲着这个意义,我就要打五星。不过看到评论区里面还在吃着侯孝贤的老本时,只能感叹四字“故步自封”。
初次读到李敏金的原著就觉得很是惊艳,仅仅500页左右的篇幅;就能将三代人的梦想、感伤、遗憾、爱、悔恨、苦难紧紧地揉在一起,跨越了世代,超过了地理界限,去诉说那些感动也不可思议,残酷却又荡气回肠的故事。到了剧版,Soo Hugh的掌舵,郭老师如常散文诗般的呈现和全知泰的浓重风格,金英玉、Jimmi Simpson…它尽可能地集结了最强的力量来还原和创造她笔下史诗般的质感,让文本与成品互相成就。于是它也不仅仅只有重述,更决意大胆地跳脱出它的结构,将时间线打乱;专注一个历史事件,形成现在与过往的绝妙互文;埋下更多的线索,也架构更多的叙事世界。允许片刻伤感,深埋无穷希望;它是关于“时间”一首绝妙的诗,也是对“现在”最好的注解。
单集质量参差不齐,第四集封神,其他集起起落落。即便如此,还是羡慕了,这样的国族悲喜,一粒尘一座山的故事,我们永远只能借着东亚另外两国的讲述来想象自身……
韩国版《人世间》
跟网飞的《鱿鱼游戏》《少年法庭》不同,本剧完全就是一部美国资本主导、好莱坞工业体系之下、披着韩国外衣的美剧,剧作水准没得说,叙事手法相当老道,开篇多条时间线交叠推进,中和了平铺直叙的沉闷和缓慢,英日韩三语并行观感也很新鲜。苹果的剧一直都有贪多嚼不烂的问题,这部开局也明显埋下了不稳定因素,战争、民族主义、移民身份认同、女性意识、家族羁绊、职场商战、全球金融体系、时代变迁…想说的东西实在忒多了,不翻车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只要能兜住一半以上那都妥妥是神剧了……毒奶一下,希望后期别崩得太难看2333
人,其实就像柏青哥里的弹珠,被时代这个重力拉扯着,在命运调校过的钉子间来回碰撞,最后落入幸福或者不幸的深渊。
喜欢女主不低头
居住海外人会懂的对于身份的认同和自我思考
少女第一次尝到白米的味道,是母亲为出嫁即将去异国的女儿在市场艰难的要到了两碗白米,她想让女儿记住这块生养她的土地上长出稻米的味道。几十年后,少女成为了老妇人,在异国尝到了来自家乡的大米,和第一次一样落了泪。
史诗级别的感观震撼!李敏镐展现了脱胎换骨的全新表演!! 看完第一集,震撼!太震撼了!!这是经历战乱颠沛流离,读遍世间冷暖的朝鲜侨民家庭四代人在历史洪流中挣扎前行的韩国史诗!也是对女性即使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存能力的庆祝!所有演员精彩的表演、配乐和精美的摄影看得人眼花缭乱!热血澎湃!李敏镐饰演的高汉秀,亦正亦邪的帮派人物,极其克制内敛的表演颠覆以往。极具感染力!
三集看完,该怎么形容呢,震撼、共鸣、心灵盛宴。这里我绝对不是要说多么跌宕起伏的情节或者激烈刺激的场面,而是表演、台词、音乐、甚至演员的呼吸,像无数根看不见的线拉扯着我,像眼泪流进了嘴巴里的那种酸涩,一层层浸润到我的身体里。我相信所有在国外生活过、或者在生活中遭遇过不公待遇、为求得更好的生活而奋斗,亦或者只是旁观过的人,在看这部剧时都会有无数次的共鸣和激动。它不是多么特殊、多么惊奇的故事,也许只是无数家庭的缩影,但是它是伟大的!这是一篇真正的史诗,是一部难得的杰作,它真实却震撼,平凡却伟大。
寄生虫和鱿鱼之后,韩国文艺创作已经毋庸置疑的稳坐亚洲第一。
三集看完,真心不错,虽然是闪回式的片段,但是完全可以理解,三代和一代的碰撞在闪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演员演技真好,第一集被小顺子的哭戏感染,金敏荷把青年顺子的懵懂天真演的惟妙惟肖,李敏镐完美诠释了汉秀的狠渣和深藏在心里的故事感,正如制作人所说两人真的有那种化学反应
The KK show安利。质感拔群。皮肤质感、语言、声音都做的一流。这不是韩国人的美国梦,这是一群失家之人,一个世纪寻找根系的史诗。不知道赵婷有没有在看。瞧啊,韩裔二三代移民已经在夺回语言了。最终看完感触:只拍8集,高能混剪感太重了,如果没看过原作小说,只看剧有极强的“预告片”感,为了“不无聊”,削弱了正叙的力量,导演的掌控力不行。很多段落能看出主创对原作过度自省自查部分在做有效改编,试图讲好“我们如何解除生而有责的重担,重获自由?”但太浅了,历史讲的不好,太多词在用嘴讲了,尤其是我最想看的白以撒受难和白诺亚自戕,还是没讲好。配合《意外的旅程》疑似有一种韩国人努力终于开花结果的积极面貌,还挺有趣。
季末采访中一位老奶奶一边微笑着一边讲,中途闪过要泪涌的哭相,但又马上笑起来。她说我儿子现在也努力地工作,儿媳妇和孙子们都很好。啊~我想要成为那样的老奶奶,历经苦难但还是微笑面对生活。
一个女人在历史背景下的成长,年轻时候被日本人占据家园,年老了子孙还要因为韩日身份被不信任。在这个大背景下,女人背负着的不仅仅是女性身份,而是坚强、韧劲、不堪困扰的勇敢。另外看多了李敏镐霸道总裁的人设,于是人群中当他第一眼看见女主就霸道总裁上身,英雄救美,多少让我觉得玛丽苏了,紧接着他占据了女人的身体,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妥妥的渣男好吗?原来霸道总裁回不去了……
一开始以为是励志大女主年代成长史,李敏镐出来后画风逐渐变成霸道大佬爱上我和天降备胎为爱守候,多少有点玛丽苏了
太羡慕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像这样把自己的故事庄重的、浓墨重彩的讲给世界听?
事实告诉你不要相信什么口碑爆炸,整个一集都在讲一些烂俗的梗,可以说毫无亮点。(也不能这么说,叙事挺好的。
站在媒体的对立面,如果这种时代三代成长剧只需要轻轻换皮追逐美国梦的话,那《一把青》和《血观音》应该拿无数个口碑爆炸,而不是默默无闻,对于“史诗” 的误解应该问过《教父》了吗?这应该是韩国的《悲情城市》,或许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