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刚曾评价过包贝尔:
“他有一个能力,叫取其精华,变成糟粕。”
我不能证明这世界有时空穿越者,但必须承认张绍刚的眼界有一定的前瞻性。
《阳光姐妹淘》讲述的是家庭妇女张丽君在医院中见到罹患癌症的高中好友林青,为了完成林青的愿望,张丽君开始搜寻当年朝夕常伴的“阳光姐妹”七人组,现实中的姐妹一一出现,埋在少女期的尘封往事也被风吹开了面纱..
电影采用当下与过去两条时间线并行,在主角中年与少女时期交叉剪辑,随着故事的推进,主角以及其他6位阳光姐妹的故事一一被补足完善。
有的雷厉风行,有的仗义憨厚,有的口吐莲花,有的爱美有的贪学,还有一个更是人人艳羡的大美女模特。
无论原版还是后续中的翻拍,七位主角的人设均为此。
在观看电影之前,我最怕的一点是包贝尔将原版如数复刻,无论分镜、调度、叙事节奏等等来一个大型“换汤不换药”,毕竟包贝尔的导演作品只有一部4.2分的《胖子行动队》,实力摆在那。
可当电影开始,我才发现我想多了——
还不如照搬。
首先我要承认,从影像角度来看,包贝尔并没有比着原版临摹照抄,在场景、服装、分镜等角度均有个人化与本土化的改编。
然而,在剧本上,包贝尔这般跟原版几乎没有任何改动。
从角色的每一个动作再到故事发展的每一步走向,甚至是一个专场,一个包袱,一种情绪甚至连台词都形同饼印,如果你看过原版,这就会给人一种很强烈的重复感。
我甚至认为将原版与包贝尔版一起放,原版放到哪包贝尔这般肯定到哪。
也难怪不少网友看完大呼:
这不就是汉化版吗?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开扛了:
翻拍可不就是照样重拍吗?
其实不然,拿19年《误杀》举例,陈思诚与柯汶利在拿到剧本后第一个先是进行大幅度修改,比如电影中的“摔跤场”,“羊的意象”,还有“警察挖坟”等情节均为全新原创,陈思诚在开机前甚至拍着胸脯保证:
“我忘了那个版本了。”
这便是《误杀》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即便看过原版依然被全新的叙事手法和剪辑折服。
同样的还有翻拍自《盗钥匙的方法》的《人潮汹涌》,一样是翻拍,但除了故事核心之外,整个叙事节奏也发生了变化,视点完全不同,俨然变成一部双雄电影。
翻拍并不是“让你抄作业”,而是“这道题给你,你该怎么解”。
你不能换支笔、修改个字体,然后将解题思路照抄一遍,也要试着用自己的手法重新演绎这个故事,所谓老歌新唱的要领,莫过于此。
再者,包贝尔葫芦依样也就罢了,毕竟这种被托付任务的翻拍,其目的也昭然若揭,做个汉化圈一波钱就是。
可偏偏,不知是能力受限还是有意为之,很多细枝末节被删了不少。
拿开头一场戏举例,原版中主角进医院慰问母亲,母亲聒噪市侩人设鲜明,更有一群病友在旁边吐槽电视剧鼓噪,整场戏下来不仅轻松幽默,还让电影立即渲染一种喜剧氛围,后续更是有callback作为回应。
然而包贝尔这版,删了。
就主角母亲甩了俩包袱,就立即切下一场戏,不疼不痒,浅尝辄止。
相似的还有很多,再比如“脏话皇后”那一段。
剧情中是回忆完“后巷大战”紧接着主角就开始寻找“脏话皇后”,但在寻找之前,原版给了脏话皇后非常多的戏份用以加深记忆。
准备打架之前,导演用一个长镜头用脏话皇后的正脸大特写开始,让她与整个团队通过台词发生联系,巩固中心位。
然后,大战第一个名场面也是她贡献的。
其次,大战完毕,她还有非常多的调侃戏份。
这一来二去,导演只是在告诉你:
“她”究竟是谁,“她”的特点是如何以及“接下来我们要讲她了”
当记忆通过接连几场戏根深蒂固,这才派女主去找中年的她,从而衬托出后续的包袱。
可包贝尔这版,除了大战的亮相之外,根本没有着重戏份,几场戏走马观花交代完,下一个镜头就派女主去找。
说实话,我十分怀疑银幕前的观众能不能对上号。
明明很像,但那里又少了点,这就是包贝尔版第一个缺点:
赶。
没有铺垫,没有解释,没有留白,整个电影像是在完成任务,让人物完成动作却不会铺设动机,完全不在乎观众的心理感受,邯郸学步版模仿原版,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言以蔽之:抄都没抄全。
第二个缺点就是:嫁接冲突。
说到这,我十分怀疑包贝尔看没看懂原版,为了配合受限与本土化进行大段删减整改,末了又掐一段原版照搬,蛇头虎尾、似是而非。
别着急喷我,我们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原版中主角与女儿有相当占比的戏份,意在交代母女之间的隔阂,从而引申出女儿被霸凌,妈妈带着老闺蜜们在公园与之血并。
这不仅向女儿证明母爱的无谓,也加固了闺蜜间的感情,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救赎,新仇旧爱一同解决。
包贝尔版:母女戏被删除,直接开干。
那这场架打着还有什么劲呢?
怎么说呢,包贝尔用华丽的技巧把主角描绘成了一个撒泼的老娘们。
第二个,众所周知,原版的高能段落有一个就是“戴耳机”,致敬苏菲玛索。
而国产版男女主相会时,为了符合国内历史,把原版中的酒吧改成了旱冰场,这无可厚非,经典的“戴耳机”一幕也一并去除,改成“摸后腰”。
可最后,国产版又是维持原版,让男主给“模特女”戴上了耳机,从而表示爱情的幻灭。
但是大哥,国产版就没有戴耳机这一动作啊。
你戴耳机有啥意义吗?这个动作出现过吗?女主凭什么就认为这个为背叛?
他的意义已然被你剥夺,你还用它作甚?
第三个,原版结局中眼看主角被霸凌,模特女抽着烟霸气登场,用一手阴招三两下将反派恫吓逃走。
从造型再到出招,均是刻画她的“阴狠”,为结局的背离铺下草蛇灰线。
而后老师经过现场发现一颗烟头,进班呵斥激化矛盾,反派彻底黑化。
而国产版,模特女竟然上去就是一顿天降飞腿,纯用武力压制了反派,这也就罢了。
关键是她含着棒棒糖出现,打完后,老师还是举着个烟头进班找人。
这烟头哪来的?
我是中了伊邪那岐了吗?
这你自己看能解释通吗?
牵一发而动全身,故事是讲究逻辑的,人物是讲究动机的,当编剧下笔拨动起首,而后的故事走向多多少少也会引起蝴蝶效应,最起码也要遵循基本逻辑。
然而令人错愕的是,包贝尔顾头不顾尾,俨然一个“渣男”,改了开头就灰溜溜地逃走,发现不能负责后又拿来原版擦屁股。
最后,电影里还有包贝尔夹带的私货,比如原版中没有的“哥哥去学摇滚”这段,包贝尔思虑再三还是加了进去,理由就是借台词想告诉自己:
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我????
你自己买个镜子对着自己说好吗?凭什么让观众承载你的理想?
整个电影很像你在韩国旅游时看到一位绝世美女,回国后你茶饭不思、朝思暮想,每每夜深人静月光下总会映衬出她的倩影,10年后突然有一天,她宣布来到中国,你以为是月老下凡,成全了你这旷世眷恋。
可当你举着爱的接机牌在机场苦守半夜,终于等到佳人出现时却发现:她的身材走样了、脸垮了、连衣品都变得城乡结合部了。转眼一看,她挽着臂弯的男人,竟然是包贝尔。
同样的一个人,咋被糟践成这样呢?
你要改,你就大刀阔斧的改,别整体上完全复刻,又偷偷摸摸的缺斤少两夹带私货,画虎不成,东施效颦。
哎。
如果说你没有看过原版,那么这部电影尚且能看。
毕竟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如果你看过原版,那就不要作践自己了。
由奢入俭,太难。
事实上,这不是包贝尔第一次玩“翻拍”了。
2019年翻拍自韩国的《‘大’人物》取得空前好评之后,受宠若惊的包贝尔仿佛看到了职业希望,一头扎进了翻拍坑。
结果2020年翻拍日本的《我的女友是机器人》扑了,3.7分。
年初自己翻拍自己的《大红包》也扑了,4.8分。
如今,即使包贝尔亲自拿起导筒,仍然扭转不了扑街的命运,首日票房只有1127万,到今天《热带往事》《超越》的上线直接将其送出前排。
猫眼预测只给了1亿,创下包贝尔近几年来之最。
口碑方面由于人数参与过少尚未结算。
但打开最新评论,一二星的吐槽声不绝于耳。
他用实力证明了一件事:
即使站在巨人肩膀上,我也能让他栽个跟头。
《阳光姐妹淘》,原版是韩国导演姜炯哲的作品,超过50万的网友在豆瓣打出了8.8的高分。七年后,日本导演大根仁翻拍,打分人数缩减了10倍,但分数还是维持在8.3分。
2021年,我国导演包贝尔再度翻拍,豆瓣开局是5.2分,目前已经降到了5.0,暂居端午档最低分电影。 必须承认,光是包贝尔这三个字,就足以劝退一大波观众,毕竟他执导的上一部电影《胖子行动队》只有4.2分,还曾经造下在自个儿婚礼现场几乎将伴娘柳岩推下水池的重大负面事件。
但在全国首映前一天,2021上半年最火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导演贾玲在个人社交平台上点评了包贝尔的《阳光姐妹淘》,并着重肯定了他在翻拍作品“本土化”方面的功力。
另一方面,被誉为“中戏200年没出现过的美女”的曾黎,飞天、金鹰、白玉兰大满贯得主殷桃以及之前在《演员请就位》中惊艳众人的“无双”倪虹洁的主创阵容也实具吸引力。
因此,我抛下种种成见,选择用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 但事实证明,包贝尔导演的破坏力实在是无法忽视。
01
首先就是贾玲肯定的“本土化”功力。
一组对比让大家感受下包贝尔的翻拍原则。
不难看出,包贝尔对原作的“致敬”已经具体化到这么细微的镜头语言方面了,而且这种情况充斥着整部电影,说句“逐帧翻拍”也不夸张。 而属于包贝尔的原创内容即本片的“本土化”情节,即是直接奉上各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90年代劲歌金曲和上世纪港台男神女神的海报展,以及一系列挂在门上的零食小吃。
转存中...
转存中...
当然,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可是影片实在是缺乏能引起共鸣和触发情感的具体桥段,在这种情况下光用歌曲和道具来怀旧是远远不够的。 更何况这一套已经被“用烂”了。韩版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的“光-州事件”,暴力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符号化特征,所以各种“打架”的情节也随之成为影片的一大特色。
但97年左右的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标志性事件,若非要和当时的潮流扯上关系,那便是香港的古惑仔系列电影了。 然而,这类电影基本上还是只对当时的男性群体起到影响,其女性受众其实不多。没有了特殊背景的衬托,包贝尔又将原版动辄打架的情节直接搬过来,就会让观众满脸问号:暴力冲突的产生原因究竟是什么?
转存中...
当然,包贝尔并不会回答这一问题,他只会不分时宜、随时随地地响起背景音乐,自以为会引起观众的怀旧之情,实则只是让原本就吵翻天的撒泼发疯情节愈发雪上加霜而已。
02
被包贝尔拍没的“共鸣”
影片主要讲述七位曾是至交死党的高中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分开,却在时隔23年后因为其中一位同学身患绝症而重聚的故事。
转存中...
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每个人都各自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少时的赤诚梦想无奈被现实打碎,但最终各自都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惊喜。 对于这样一个故事而言,如何刻画七个女生之间的情感显然是影片最重要的任务,它需要一些具有感染力的情节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但包贝尔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影片上映之前,不少网友就对他执导女性群像电影这件事嗤之以鼻,甚至用“是个天大的笑话”来形容其之荒唐。 但作为看过影片的观众,我认为即使是撇开戏外的负面新闻不说,这部电影对女性的刻画方式还是有不少令人不适之处。比如,青春期的女性固然朝气蓬勃,但绝对不是聒噪闹腾。
在这部电影中,几乎所有少年角色在讲话的时候都是处于高八调状态,每个人都动辄大哭、大叫、大笑,十分莫名其妙。 又比如,年轻女生增进感情的交流方式绝对不只有呐喊式的口号。本片的一大高潮,即是城管来劝退小商贩在街上做生意时,“阳光姐妹”七人和死对头小团体之间的打斗场面。
但整个过程几乎可以用滑稽来形容,开始得莫名其妙、进行得乱七八糟、结束得更是让人满脸问号。 为什么?因为前面缺乏有感染力的情节来为这一高潮部分做铺垫,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七个女生撒撒面粉、推推人之后突然一起搂着奔跑了起来……
即便是本片话最少的李幽然和张丽君关系大跃进的那场戏,导演和编剧居然还是用大哭大叫这种方式来呈现。 缺乏具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就无法让观众感受到阳光姐妹之间的深厚友情,大家的情绪根本不能被调动起来。而这一部分,正是包贝尔“改编”的内容,很显然,结果是一地鸡毛。
在需要他结合本土实际后做出自己的原创内容时,在对那个年代除却港台歌曲和海报之外的其他流行方面,比如说社会背景和学生群体的心理,他花的心思实在太少太少。 作为一部剧情向电影,故事情节缺乏感染力,人物之间的情感也就难以得到共鸣。
少年时期的聒噪闹腾还可以美其名是热血,可到林青去世之后,大家在遗像前热舞则有了坟头蹦迪的效果……
03
不属于包贝尔的“亮色”
不客气地说,这部电影不可多得的经得起推敲的片段全靠角色成年后的扮演者撑着。
转存中...
可惜的是,作为导演,包贝尔在改编方面一言难尽,却还将能够“拯救”片子的演技派女演员的戏份降到了最低。 殷桃的表现中规中矩,曾黎大美女更是全程属于镶边状态。
转存中...
不过,戏份虽少,但仍是起到了作用。 在这里必须夸一下倪虹洁。影片中她饰演的是成年后的邱玉红,学生时期曾一心怀揣着明星梦,成年后遭遇女儿天生患有难症而丈夫又不负责任地跑掉,为了给女儿治病她只好下海赚钱。倪虹洁有两场非常加分的戏,一个是她穿着单薄地站在街边,然后哆哆嗦嗦地拿出烟来抽的场景;
转存中...
转存中...
另一场则是她和两位高中死党见面之后,她在街边买了三个杂粮煎饼并当街大口吃掉的过程。
转存中...
两场戏估计分别都不到两分钟,但观众立马能从她的神情和肢体动作中感受出角色的落魄处境,从演员的表演中体会到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割裂感。
转存中...
而出场时间同样不多的张歆艺和马苏,也在仅有的戏份中让观众感受到各自角色的人生处境。
转存中...
但这些都是演技派演员的功劳,到了需要包贝尔调教的新演员方面,他则让她们几乎全程都是高八度地大喊大叫、大哭大笑。 对于改编作品来说,如何对原作进行保留和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任务,尤其是跨国式的电影翻拍,导演和编剧需要考虑的内容就更深入了。很显然,包贝尔的导演水平并不足以支撑起难度系数如此大的电影创作。
转存中...
他毫不客气地“照搬”原作的镜头语言方式,在“本土化”方面则止于老套的歌曲和海报怀旧风,影片的内容缺乏应有的感染力,从而造成了观众对故事本身和各个角色的共情无力。而这或许就是50万人打出来的8.8高分原作,到包贝尔手里就只剩下5分的原因吧。
转存中...
青石电影| 柯棠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学生时代的我,敏感、自卑、内向又放不开。并不是那种特别吃的开的人,所以跟我一起玩的都是固定的几个人。从小学开始就在寄宿制学校,半月回一次家。小学的同学就不要提了。初中时代,有几个玩的很好的现在有联系方式但是也不联系了。现在还能叫的上名字有zxf,zxh,sxr。其余的都叫不上名字了;感觉初高中像是人生的至暗时刻,高中现在记得的只有zby,zlc,也是有联系方式但是并不总是联系;大学生活疫情中度过,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家上网课,玩的好的只有wyr,wjn,lyq;这上边的人都是我心底里的真心朋友,而我并不确定在他们心里我是怎样的,曾经的约定不知道能否兑现。他们或许已经结婚,或许也已经生子。我一直期待着能够去做他们的伴娘,没做成伴娘没有关系,希望你们接下来的人生依旧能够平安、健康、快乐!
没看过原版,所以一切不是基于原版背景来阐述,仅为只看过此版本的看法。总的来说这部剧一些运镜和场景还是蛮喜欢的。看的时候不知道有原版,但是确实里面有些场景能联系到韩剧。比如她们在房间里一起跳舞的时候莫名会想到请回答里的场景,看完后去看大家的影评,知道是翻拍韩版之后,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故事情节确实也有触动的地方,比如张丽君作为家庭主妇操持各种大大小小的繁琐家务,老公要出差一个电话过来就得从外面回去帮他收拾行李那里看的真的蛮揪心和可悲,会让我联想到我的妈妈,也是这样的一个家庭主妇身份,境地也是何如此地相似,但是我的妈妈她却是甘愿生活在都是家庭而没有个人的世界,我爱我的妈妈,但我有‘痛恨’她这样的行为,我还记得我曾经问过我的妈妈“你没有朋友吗?你看平时除了管家里这些一日三餐、洗衣拖地,一直都是家务家务的不无聊吗.......”可是往往她一句“我不管这些哪有你们,你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堵得我哑口无言,是啊,所以有时候我在想我真的错了吗?女性难道就应该就必须就理所当然是为家庭付出自己的一切、事事以家庭为先的角色吗?我的价值观告诉我不是的,但是从小如影随行伴我成长的妈妈却时时刻刻提醒我应该、必须,以后你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因为是这样的我成就了现在的你。我特别害怕自己以后成为这样的人,在亲人朋友面前我从来都表现的是女生要学会爱自己,但是内心里又一直存在这样的恐惧。所以张丽君最后觉醒了吗?林青在生活里的重新出现让她醒悟,可是真的有吗?我们只看到了来接机时她不同寻常的让老公开车,但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的,以后呢,是否又回重回哪个只有家庭的牢笼,我们不清楚。所以我特别希望电影能有一个确定的结局,展现张丽君找到自我的生活,以安我内心这样的恐惧不安。
总的来说这部剧我在这部剧里更多感受到的不是青春友谊的那种纯粹美好,更多让我感受到的是现实的一些悲哀和残忍。而且城管和商户打架那里,也并不好笑,可能现实看到过商户被城管没收违规摆摊的货物坐在地上无奈痛苦的样子,也听过同学的家人身为城管被商户报复只能躲到外地几年不敢回来的事情,觉得七姐妹和外校恶霸打架的情节放到这个场景真的不适,导演根本不理解城管和商户的现实矛盾就用其来为姐妹群殴造背景,着实有点令人反感这样的情节。反正无聊可以看看,但是为了开心快乐这部剧真的不好看,因为它标榜的是喜剧,但并不怎么开心快乐。
中国版的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为自己而活,对于中国的女性而言太难。有太多的顾虑,而能打消这些顾虑的往往是自己遇到了自己或身边人的重大变故。无论别人怎么劝都没有用,只有自己亲身体会到才敢迈出那一步。
我们的青春是多种味道的,随着年纪增长,味道一点点消失,或者是我们的味觉在退化,那些味道其实都还在。
惊呆了,成年丽君跟林青在医院的见面让我感觉她们俩根本不认识….这小卖部认真的吗….几十年前有这个吗….翻拍可以,修改的部分没必要,没修改的部分没演好….小女主的哥哥长得比爹都老…这东北话好生硬…
那个年代的服装…这么韩范儿吗…对骂部分翻拍韩版的没事,衣服也抄…不太对吧
林青这性格单身到老不应该还是很飒,怎么能说出我后悔没结婚这种话呢…
演技最好的是小女主的奶奶犯糊涂那段…
这部片子其实在放在国内翻拍是不现实的,为什么韩国原版会很成功?因为它是结合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很著名的光州事件,不知道可以去查一下,所以在光州事件这个影响下,韩国学生爱打架上街游行是合理的行为,你放在国内高中的学生高考都来不及,哪有这个闲时间啊?→_→而且,如果是为了向像倪虹洁等这样的老戏骨去看的话,注意,老戏骨的戏份完全没有这些年轻人的戏份多。
真的从选角到场景几乎就是把韩国版刻复下来
包贝尔是原罪,意外的比想象中好,因为原本故事的底子在,包贝尔还是很露怯,不断用歌曲来填充渲染情感。看上一版本日版的时候,最后觉得大姐拯救了所有人,但是没拯救女主的无性婚姻,而在这一版,感觉在找姐妹们的过程中,就让女主找到自己了。
为了确保没有任何差错、就专心还原所有的无脑型翻拍【当然原片也用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Of You加了王若琳和Lauryn Hill的版本,wuli 梅婷/曾黎合照拉感动,谢谢你哦】;闪回戏基本就是闹剧,贴合到具体的语境和年代氛围里,全然无法看;倒是蒋小涵和倪虹洁都有亮点【琼姐是串起这里和原版的“钥匙”,但感觉费霞演起来大概更slay(:】。想起了Fey姐刚刚在上个月完结的《妹子再成团》,里面几个角色在年轻/成长的角色境遇和身份反差没有那么让人“添堵”;翻拍的作用可以是做出更加充满意义的更新,这个每人都一地鸡毛的设计也就无效和陈旧罢了- -包贝尔躺平挨打。
不是加个铅黄滤镜就等于回忆杀,也不是等于复制“请回答”系列。众筹包贝尔不做导演!
建议包贝尔以后去拍漫改电影,你在片场把漫画放在手边,逐个画面100%还原出来,只要制作水准跟得上,说不定你就是中国的扎克·施奈德,从此成为视觉效果最牛逼的漫改大导。
好的部分都是原版有的,差的部分都是导演改的。
包贝尔拍女性就已经足够好笑了
演员选的很好,韩国那部电影当时就没觉得有多好,没看出什么卓越之处,所以中国这般也就中规中距吧,但是中女们演技真的YYDS!里面有很严重的时代脱节,都97年了,不是87年,怎么可能街上还有从右往左写的招牌?怎么可能在听潇洒走一回,小虎队?那个时候都是张信哲张惠妹好么!以为看电影的都是00后不知道这些么
社会主义姐妹情: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
翻拍不应该是照搬全抄,尤其是这种生活片,因为国情不一样,情节原封不动照搬,就会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尴尬。包贝尔这次作为导演,运镜,转场,剪辑,甚至配乐都可以,拍电影的技术算是有了,可惜电影最重要的内核约等于零。原本真的挺期待能把女性成长困境好好说一说,结果着力点全在讲闺蜜情上,最后那个瓜分遗产更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好笑。
包贝尔拍女性故事就离谱,理解的平凡等于丑化,几次表现女孩儿们边吃饭边说话喷食物残渣、喝酒从嘴角露出来、和男神打招呼牙齿上有菜叶……这种梗真的太没品了,导致年轻线全员挤眉弄眼大喊大叫变丑角。成年线则是紧绷和悬浮,结尾连灵堂都不布置,就在酒店套房里拍了,把投机和敷衍写在脸上。整部电影几乎照着原版复制,但处处都差一点,整体空洞平庸,毫无节奏感,人物彼此之间说话都不留气口的,一句接着一句,像打卡一样把每个情节点拍到了就算完。配乐更是毫无节制,时代金曲此起彼伏,刷抖音都没这么吵。
什么人都能当导演系列
我们国家的电影就没有创新吗?包贝尔拍了日本的《我的机器人女友》现在又来拍韩国的《阳光姐妹淘》?真呵呵了,别人吃的剩饭这么香?
倪虹洁是个宝啊
逐帧翻拍,感觉几乎不需要导演(包贝尔的主要贡献),以及塞了一大堆怀旧金曲,有点闹不住。
建议大家看看复旦沈奕斐教授的评价,比电影精彩多了
倪虹洁真是个顶好的演员,角色诠释超越原版。跳舞那个微笑含光的镜头真是没话说。绝对的divine feminine energy。音乐和细节都不错。看看迈克尔·哈内克逐镜翻拍自己片子的《趣味游戏》。翻拍是原罪吗?镜头不变是原罪吗?是导演叫包贝尔吧。正视一下自己人格角落的阴暗,阳光一点并不会掉块肉。
我觉得还可以
几乎是一部汉化了,原版本子太好,所以片子本身说不上差,但绝对不怎么好。没有属于包贝尔的东西,也没有属于我们的东西,没有新意也不落地到本土。原版的集体上街不能拍,可就连抽烟接吻也不能拍,就这还能指望拍出什么感动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