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字”从遇见你

    记录片大陆2022

    主演:内详

    导演:刘鸿彦  杜兴  

    猜你喜欢

     剧照

    “字”从遇见你 剧照 NO.1“字”从遇见你 剧照 NO.2“字”从遇见你 剧照 NO.3
    更新时间:2023-09-01 11:12

    详细剧情

      汉字里的中国——一个巨大的文字世界,它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庞大、悠然。这些字的背后有先人非凡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同时也蕴含着他们生活的智慧与哲学。本系列片共三季。第一季播出25集,每集一个汉字。主题分别为“天之下”“文明的缘起”“向何处去”“最初的生活”“世界还有它们”

     长篇影评

     1 ) “字”从遇见你 解说词

    很喜欢解说词,整理成文字,方便细细品味。

    01中

    汉字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文字世界,它自成体系,盘根交错,井然有序又悠然自得。相比于真实的天下,文字建立的世界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更为深远、广阔与恒常。

    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世界里,有一个字从来都居于核心——中。一个顶级汉字,它长存于汉字世界的原点,几乎支配了整个世界的存在与运行。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中,多有“立中”的字眼。单看这个图案,有人说中间的方框代表领地或是战鼓。这片甲骨上的“中”字则像极了一面随风飘扬的旗帜。旗帜自古具有军事意义,战争时,旗帜就掌握在王者手中,作为指挥之用。因此,“中”是权力的表象,权威的中心。而商朝人把自己所居住的地域看作是被四周方国所围绕的世界中心,它构建了华夏人对世界的最早看法。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3000年前,人们就利用圭表求得,此处便是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地。后来,这里也就成了中国古人心目中天下的中心。当王者与旗帜会聚在此,“中原”成了四方霸者逐鹿之地,连带这个字本身也成了兵家必争,华夏版权力的游戏也就此展开。

    而“中国”又是从何而来呢?——何尊,1963年,他被陕西宝鸡的一位农民在土崖中发现,上面的铭文大概意思是:武王灭商后诏告天下,从此我在中国住下了。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千年来,“中国”二字从内心的渴求直到固定的国号,来自于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识。在全世界,这种穿越时间的一脉相承也是个仅有的特例。

    “中不中?”“中!” 至今,中原省份河南的方言中,这仍然是个决定性的词汇,代表着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时间流逝,语言也许会变得陌生,但汉字里的“中国”却永远是那么自信与恒常,由“中”组成的词汇都越发地璀璨。

    数千年过去,“中”甚至上升为我们处世的哲学与追求。中国人用“中庸”阐述了自己的取舍和坚持:不偏不倚,刚刚好。它就像数学上的一个极限值,可以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达到。所以孔子曰,“中庸不可能也”,这个我也做不到啊!

    02鼎

    这个符号,人们都喜欢它,它的形象带着古朴的天然萌,一跃成为网络世界的宠儿。它有两只耳朵,萌萌哒的表情,被誉为中国的hello kitty,经常有人使用它来表达自己某一瞬间的开心状态。可快乐如他,也要回答那个终极问题——我究竟是谁?

    它的本尊,其实是——鼎。可能这个字最早的样子和它真实的模样相差无几,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外表也逐渐发生变化,但唯独没有变的是——它一直都很重要。

    青铜器全形拓是照相术传入中国以前唯一可以观赏器物全形的墨拓技艺,也被称为古代的写真黑科技,其中以拓鼎的难度最高。鼎,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高贵的器物了。相传大禹即位之后,平定四方,命令各州的首领聚集会盟,为做纪念,将九州各自进献的青铜铸成九口大鼎,其上分别绘制九州地名、山川,并摆放在夏朝的都城。从此,九鼎成了天命的象征,是王权的代名。历史长河中,所有霸者的目标都是要问鼎天下,实在不行,还可以三足鼎立。但无论如何,想要称王称霸,这事鼎说了算。说到这儿,还有人觉得鼎很萌吗?

    现在,鼎已经不再具有权力意义,但却是文物中的顶级器物,所有现存于世的鼎,都无一例外安放在重要的博物馆中,成为镇馆之宝。这其中就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也很重要的大鼎,它的名字是——大盂鼎。大盂鼎的文化意义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被称为“海内三宝”。因为鼎身上有291个文字,文化价值极高,其文字的内容也非常有趣,它记载了3000多年前周康王对一位名叫盂的贵族的告诫和赏赐。周康王告诫盂:我听说殷商因为酗酒而亡国,周朝因为忌酒而兴盛,你要好好地辅佐我,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德政,知不知道?这样的记录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对于喝酒误事的反思了吧。令人惊奇的是,鼎身上除了记录了这样的训诫,还记录了周康王训诫之后的赏赐清单,他竟然赐了香酒给这位贵族。哎呀,实在是想不通,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操作呀?

    怎么样?鼎,很有趣吧?

    03卜

    几乎每一块甲骨上我们都能看到这个字,甚至有时候一晃眼就会错过,因为它和裂纹太像了,没错,这个字很有可能就来源于裂纹。作为古往今来字形几乎毫无变化的汉字,曾经的它几乎主宰了一切。

    甲骨文,还有个名字叫殷墟卜辞,它的存在意义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记录商王占卜活动,说白了就是商王的算卦笔记。在殷商时期,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日常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吃饭、睡觉、算命。几乎所有人都将无数的热情投入到这项无止尽的封建迷信活动之中,大家还乐此不疲,商王甚至利用占卜治理国家。

    这块甲骨上记录的是商王为自己的妻子妇妌占卜会不会生男孩,占卜的结果是妇妌应该会在庚这一天分娩,而且会生男孩。结果在第十天,妇妌果然生了,而且还真是男孩。后来,妇妌的儿子还为她铸造了一尊青铜鼎,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司(后)母戊鼎。

    这片甲骨上的内容大概是商王占卜近期可能会发生灾祸。果然,八天后,天空出现异象,有彩虹自北向南划过,好像是到大河里饮水。仔细看,这个“虹”字像极了长着两个脑袋的龙。那时的人们认为龙会喝光河里的水,造成大旱,所以认为这是不吉利的预兆。

    虽然听起来有些荒唐,但在那个时空之下,面对那么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这一切又仿佛理所当然。

    那商人占卜用的甲骨是如何制作?又是怎么进行占卜的呢?河南安阳的韩书清多年来一直尝试复原甲骨占卜的过程,但是烧出裂纹的成功率仍然很低。古人在占卜前需要先把龟甲或卜骨进行修饰打磨,然后在一面钻孔;占卜时要与神灵沟通关于某人某事的吉凶,与此同时用烧红的棍子烧烫龟甲,龟甲受热爆裂,发出噗的一声,古人认为这是神灵在说话。很快,有专门的官员贞人负责解读裂纹,并尝试翻译神灵的意思。“卜”由此而来,这个字甚至自带发音——噗。

    对于未知,人类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一点,古今如一。在认知有限的情况下,古人选择了占卜,而今人则拥有了更多的工具,大数据与算法会是我们的前路吗?

    04天

    甲骨文中有一个符号极为神秘,甚至不应该仅仅基于文字领域去研究——“天”。这个形象和天空完全看不出联系,哪怕是三岁的幼童都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小人,而且是一个脑袋大大的小人。我们可以看看甲骨文中的“人”与“大”,它们的本义都代表人,其中普通“人”看上去就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侧影,而“大”代表叉开腿顶天立地的强者。但是它们的形象都没有去突出头部,而仅仅是对四肢与躯干的描绘。那为什么“天”的形象却是拥有如此硕大头部的人形呢?由于史料的残缺,如今想要证明这个“天”到底是什么是很难的,文字界也是众说纷纭,但几乎每个中国历史研究者都认同,自周代之后,“天”这个字几乎可以和神灵划上等号。

    陶寺遗址,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4000年前的古人也在这里尝试建立天与人的联系。考古学家发掘出了13根夯土柱的地基,复原并重新竖立起这些柱子后,人们发现,古人利用柱子间的缝隙观测日出光影,推测出一年中的节气。古人只需恭立于此,守望亘古不变的天光,即可获得上天授予的时间。4000年前,人们就建立起这样的空间、时间、光线的大型实验装置,试图获得来自天的指导。天人之间的沟通自古就从未断绝,至今仍有许多天文爱好者每年春分前后都会来此观测星空,正犹如千百年前的先人们一样,他们也期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天的回应。可以想象,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刻画这么重要的文字时,是不是也有这个疑问:我的天呐,天上也有人吗?

    在天上飞翔的仙女身姿曼妙,衣袖翩翩,这可能就是大多数人心中飞天的形象了,但是,这样的形象其实是后期艺术的进化。而更早的形象中,飞天是男人,他们不但身姿健硕,肌肉发达,而且头圆脑大,且头部被笼罩在更巨大的圆形之中。近万年的人类历史,漫长而蒙昧,对于天的探索,更是最近这一百年才有。现在,当我们终于脱离母星向外太空探索时,我们的着装是这个样子——无一例外的,作为这个阶段的人类文明符号,宇航员的形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颗大大的脑袋。是一种奇妙的巧合,还是穿越时间的证明?这真是一个难有定论的猜测了,而面对这种天问,我们只能感叹一句,我的天呐。

    05福

    如果说在汉字的世界里,有一个字被所有人喜爱,而且这种喜爱是能够穿越古今的,那么这个字一定是它。它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点莫名其妙,但如果你看到它现在的样子,一定会心生欢喜。“福”,无论走到哪儿,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这个字一定可以找到。

    其实,汉字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最重要的汉字才可能千古流传。如今发现的数千个甲骨文中,只有1600多个能够和现代汉字一一对应,这其中很多字的含义也出现了歧义。只有“福”,它现在代表幸福,4000年前也代表幸福,幸福是如此一以贯之。

    从字形上看,最早的“福”字更像是5000年前黄河流域先民使用的尖底瓶,同时它也是用来酿酒的器物。为什么福和酒有这么浓厚的“私人”关系呢?这要从中国最初的酒说起了。在商周时期,中国的农业文明刚刚起步,粮食收成完全依赖自然与气候的赐予,如果谁家里不但米够吃,还有剩余可以酿酒,这不是幸福是什么?而且酿酒可不是个一般的活计。是的,就是在这样饥寒交迫的环境里,商周的先人宁愿少吃两口,也得多喝两口。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谁的家里不但酿了酒,这个酒还一时半会儿喝不完藏在家里,那就引出了另一个符号——“富”。酒香来自于神秘的祝福,因此,第一碗酿出的美酒必须献祭给火焰。相传,火焰的高度是神灵回馈的显化,酒香则焰高,也因此福来。明白了吧,“你幸福吗?”这句话如果按照甲骨文符号理解,意思应该是,“你家里还有酒不?”

    随着汉字的进化,酒的形象已经慢慢从“福”字中消失不见,但文化传统却固执地留存下来。几乎所有可以称得上幸福的场合,酒,从来都不曾缺席。福与酒就是这样。共生千年。

    06文

    中国人的生活中充满了文字,也充满了“文”这个字。在殷商时期的龟甲上,“文”字所展现的是:一个人站在那里,胸口有一颗心状花纹。晚清学者破解了它,它的意思是花纹或者文身。那么,文身和文字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是如何同时凝汇在同一个字上的呢?

    上古时代,巫史一体,部落中负责文身的巫师,也是掌握文字、记录历史的史官。传说汉字的缔造者仓颉就既是巫师,也是黄帝的左史官。相传,仓颉造字时,借鉴了结绳记事的绳结,观察了走兽鸟禽的爪印,参考了掌心的纹路,顺应了星辰的方位,结合了山川的走向,汉字走势钩沉,于是应运而生。上天看到仓颉造字,知道人类再也不满足于耕作饱腹,担心这会引发饥荒,故此让粟米如大雨般从天而降。文字令人类能够积累经验与传递智慧,这使得曾经高高在上的鬼神失去了被敬畏的资本,它们只能夜夜哭泣。

    而文字的含义从文身演变到文化,还要追溯一段3000年前吴国祖先太伯的故事。“太伯始祖,至德名扬。大吴吴氏。。。。。。”每年,作为太伯的第111代传人,吴贤萍一家都会来到苏州的泰伯(太伯)庙进行祭拜。而太伯和其弟弟仲雍又有一段文身断发的传奇故事。

    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周朝的祖先亶父因宠爱孙子,有意传位于其父三子季历,但碍于传位长子的世袭传统,心中纠结而郁郁不乐。长子太伯和次子仲庸察觉到后,为成全父亲的愿望,前往蛮夷之地,文身、断发,放弃王位。《史记》记载,“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商周时期,文身往往是野蛮的象征,不为中原社会推崇,两位满身花纹的王子自然再无可能继承文明社会的王位。而使他们放弃王位的侄儿,日后成为了著名的周文王。

    但也正因两位王子的到来,江南地区迎来了中原文明之光的照耀。为了纪念,人们保留了文身的传统,久而久之,本来用作形容花纹与文身的那个符号,逐渐因为这两个满身花纹而又传播文明的贵族,变成了一种气质、一种文化的体现。

    无论是文身还是文化,“文”都仿佛一个人优雅地行于世间的样子,那个优雅,就是他的“文”。而我们的文字被称作“中文”,细细想来,这个词汇本身就有十足的美感,位于中心国度的美丽花纹,这就是“中文”。

    07笔

    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是一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品,几乎每个人都用过它。它的右半部是一只手,手中的细杆是什么呢?这个字是——笔。

    甲骨文中就有这个字,证明商朝就已经存在用竹竿和兽毛制作的笔了。小篆的“笔”在末端多加一横,同时增加了“竹”头表示材质。隶书则把下面的笔头平直化,从而失去了最初的象形特征。北齐时期,上“竹”下“毛”的简体字就已经出现了。

    即使在如今,生产一支毛笔也需要至少几十道工序。笔头多用牛、羊、黄鼠狼等动物的毛发。选毛,全凭眼力和指尖的通力合作,不容丝毫马虎;选好的毛发平直顺滑,必须从长到短紧密排列,剔除存在瑕疵的毛,因为哪怕只有一根,都会影响笔锋的挥洒。这还不够,超过24小时的“汗蒸”“桑拿”、摊凉,使得毛发内多余的油脂都被析出,这样的笔头才有资格捆扎装杆。在一些特别富足的朝代,毛笔甚至发展出了奢侈品的倾向,笔杆材质千变万化,黄金、玉石、翡翠。。。。。。所以,千万不要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啊。

    自从毛笔出现以来,中国人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文化的方向。随之而来的墨、砚、竹简,都一一应运而生。当人类文明进入科学时代,有好事者开始分析书法艺术的力学原理。经过分拆人们发现,写一手好字需要适当的弹力、摩擦力、重力、表面张力同时配合,这还没完,还要加上墨汁的流体力学,掌控一种黏滞力,当所有的力圆柔于一,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笔走如龙的效果。饱蘸浓墨,柔软自如的笔尖,随着手腕的发力不同,留下或写意、或工整、或饱满、或干枯、或灵动、或沉郁的笔触。随着毛笔的诞生,书法就此成为中华文明的符号。从古至今的无数文人几乎集体沉迷于这项看似简单却饱含情感的艺术中。同样的诗文典籍被每一代的书法家反复抄写,后人不断与前人通过书法隔空对话,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旨趣。在五彩墨迹的点染中,中国的古人更是开创了独特的美术流派,留下了一长串流传千古的画卷。

    今天,笔已经不再特指毛笔,同样可以指代各个时代的书写工具。由书写工具的本义引申,笔既可以代表笔画的数量,又可以代表书写留下的笔迹。可以说,有了“笔”,璀璨的中华文明才能被记录下来,这才是大手笔啊。

    08册

    这个看似神秘的符号,今天它的写法是这样,对,它是“册”。甲骨文的“册”是一个很玄妙的存在,它的样子一望便知,是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系在一起。

    最早的“册”原料是竹子,古人把坚硬的竹子截开,削成20到70厘米长、1厘米宽的长条,再用绳子把它们串联起来,册就完成了。人们用毛笔在竹片上写字,保存时则把它们卷成一卷一卷。后人所说的“万卷书”“书卷气”也由此而来。从商朝到汉末大约1700年间,中国人一直使用竹简记录文明。相传孔子晚年好读《周易》,捆扎竹简的绳子磨断了好几次,韦编三绝不仅体现了孔子好读书,更说明竹简极易损耗。不仅如此,沉重的竹简更是“体重”超标,终究逃不过被迭代的命运。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大约在魏晋时期,纸张成为了主要的记录材料。现代意义上的书本终于出现了。“瘦身”成功的册成了这样,竹简的痕迹仍然存在,竖条状的区隔昭示着它的前世今生。中国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从雕版到活字,册页的排版更加灵活,印刷的速度和精度大大提升。古老的文明迎来了一场知识记载的革命。

    对于中国古人,承载着先贤智慧的书册是神圣的,因此书籍的装帧也格外讲究,其形式更是几经变革。而线装书的出现,更标志着中国的册页制度日渐成熟。线装的每一步都是强迫症患者眼里的绝美瞬间。理料、折页、齐栏,追求近乎苛刻的整齐,包角使得书角不易磨损,纸针和丝线由内而外为书背提供双保险。由于这种装帧形式经久耐用,方便阅读,很快蔚然大观,于是线装书几乎成了中国古籍善本的同义词。

    虽然书写载体的材质不断改变。册,作为书籍量词的本义却没有改变。据初步统计,国内汉文古籍存世总数超过4000万册,品种约20万。由此,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明信息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至今,从未中断。跨越漫漫5000年,当代人摊开曾经的书册竹简,仍然可以读,还读得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文明的奇迹。

    09典

    这个符号记录的是古人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这个字是“典”。一场祭祀仪式开始前,人们将祝告的话事先刻写在册上,然后双手捧册,恭敬地将其奉献于神前。一个异常恭敬的场景就这样固化在了字形中,被记录下来。由此可见,奉上的这捆典册是有多么重要。是的,典的本义就是最重要的文献、书籍。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典,五帝之书也”。可见,能称为典的文献,无疑是极为珍贵、神圣的。

    时光荏苒,“典”的意义虽历经演化,但这份庄重却一直沉淀在了汉语言之中。我们常说的“经典”就源于此,同样的,“典礼”“法典”“典范”这些词汇都隐含了一个相同的暗示:此事非常重要。“典”延伸为“典礼”,成为盛大仪式的代名词,成人典礼、结婚典礼、拜师典礼、祭祖大典,虽然典的形式因每个时代特征而略有不同,但我们仍能从缝隙之间窥探到延绵千年的典制礼法。

    无论是书中的法律规范,还是典礼中的典制礼法,典都有一层庄重感,而这种庄重感也慢慢渗透进我们对美的追求。典,庄重有据,雅,高雅而不浅俗,于是融合了这类标准的美,便是典雅所具有的品格。东方古典美学中对典雅的追求一直都经久不衰。在古代文艺创作中,典雅之美无处不在。文辞中有一种典雅,文笔风清骨峻,雅润有致;书画中有一种典雅,画风虚实结合,神形相融;乐舞中有一种典雅,音律韵味悠长,意蕴绵延;建筑中有一种典雅,造型雄深雅健,端庄厚重。可见,典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极为重要的美学范式之一。

    从书中的典章,到庄重的典礼,再到东方美学的典雅,典,早已超脱其形,化成我们的历史、仪式、审美、人格,融入中华文明的根基深处。

    10图

    这个符号很多人认识,因为它和现代汉字中的形象几乎没有差别,它就是——图,原指古代在皮、绢等材料上标画城邦乡邑及边界的示意资料。

    “图”字最早见于金文,方框念“口(wéi)”,表示范围,类似小人的图案念“啚(bǐ)”,是“鄙”的本字。周代将500家划为一鄙,每县有5鄙,两个字合起来组成“图”,划定城市区域。在古代,一张小小的地图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主权。谁拥有了地图,谁就能以上天视角俯察这片土地。譬如荆轲,为表诚意,打入秦宫,他献给秦王的除了樊於期的首级,就是一张燕国督亢地图。秦王展开地图,图穷而匕见,秦王大惊,拔剑不能,连连退却,荆轲持匕首追击,最后掷出的匕首被立柱挡住,行动失败,荆轲壮烈牺牲。

    想测绘山河大地,全凭手和脚可不够。在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中,伏羲和女娲手中分别拿着一件工具,这便是规和矩。固定规的一端旋转,便可画出完整的圆,矩不仅可以画直角,还能利用日影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汉代时出现了一种独特的丈量工具“记里鼓车”,这种车分两层,每层有一个木人,车行一里,下层木人击鼓一次,车行十里,上层木人敲铃一下。驾车人只要记录鼓声和铃声次数,便可以计算出马车行过的距离。

    利用传统测绘技法,中国古人在人类地图绘制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山川、河流、城郭都在二维的世界里得到了记录。其中又以完成于宋代的《禹迹图》最具代表性。你看,这密密麻麻的方格像不像现代的经纬线?这种方格制图法被称作“计里画方”,以每百里折为图上一方为比例尺,“计里”是为了在图上量算长度与面积。这种方法始于晋代名臣裴秀,他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时至今日仍是现代地图的根本,有学者将他称为是与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相并列的世界地图先驱。《禹迹图》在水系线条的刻绘上,使用了以粗、细表示上源到下游的不同特征。黄河、长江等大水系主流突出,分级明确,反映出流水由小变大、河面由窄变宽的实地情况。

    进入信息时代,辽阔的山河大地以数字的形式得到了更加精准的记录,世界似乎从未这样触手可及。而由“地图”的本义引申,“图”字逐渐指代一切由绘画产生的形象,变得无处不在。我们描绘美好未来,也常用“宏伟的蓝图”来形容。其实,“图”反映的是人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决心。

    11走

    汉文字的创造者其实很萌,这在很多字上都有体现。这个符号是什么?那么这个符号呢?今天观看这样的符号,大概会认为这是某种劣质的漫画。金文上的这两个文字,一个是“走”,而另一个是“奔”。和今天的用法不同,曾经的“走”在古文中的意思是“跑”,而“奔”则是“更快速地冲刺”。你甚至能够想象到,先人在创造这两个字时,也曾经甩动双臂进行过推敲。

    在《山海经》里,“夸父与日逐走”,这里的“走”便是具有速度的奔跑。传说中,夸父想要追上天空中永不停歇的太阳,于是迈开双腿飞速奔跑。如果夸父学过初中物理学,他就会明白,人是不可能靠双脚的奔跑追上太阳的。最终,夸父在劳渴交织中倒下,他的权杖化为一片邓林,但他永不止步的精神却为后人称道。

    还有一则历史典故也与“走”有关。三国时期,关羽失荆州后,率300残部困守麦城,由于缺少援兵,关羽无奈突围,最终被东吴擒获。后来,这段历史被演绎成了——败走麦城,这个狼狈的“走”,显然不能是慢吞吞的。

    随着时代的推移,“走”字渐渐淡化了曾经的速度感,更多代指常速的行走。于是,“行”和“走”才更多地被联系起来。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伟大的行者,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唐玄奘师徒四人。明明孙悟空半个筋斗云就能去到的地方,这师徒四人偏偏要一步一个脚印,想必他们跋山涉水的脚步一定缓慢而艰难。

    “走狗”一词曾经并非那么贬义,它往往代指为上层显贵奔走效劳的人。但时光荏苒,很多词汇都被改变了本身的含义,而“走狗”则在调侃中渐渐失去了尊严。

    当然,“走”字在现代汉语中也得到了很多。我们今天用“走”,要比古人更加宽泛。比如,年轻的俊男靓女都希望能够“走红”;有时候走红需要一点运气,我们称之为“走运”;带动人们跟随某种节奏,我们说“走起”。“走”的含义从“快速地前往某地”引申成了“某种状态的改变”,这期间历经千年,但是其含义中的那种动态的部分却保留了下来。

    虽然人类的出行方式日渐多样,甚至已经实现了太空漫步,但我们依然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反映着人类似乎从来没有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到哪里去。无论是文字还是现实,有一个真理从未改变,我们总是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12舟

    当文明还在区域的迷雾中各自生长,地理上的距离成了绝对的区隔,少有的交通只能算作是文明间的孔径,一点一点地沟通着彼此的养分。和如今不同,在古代真正能够使用车辆行走于大道之上,这几乎算是一种奢侈。而河流与水运的利用是比道路更为主流的交通方式,这也在文字中留下了痕迹。这个符号非常直观,它是“舟”。当这个符号出现的时候,还是商代,也就是距今3000多年前,而它的模样至今没有什么改变,中国的船可以说自古就是这个样子。

    舟的出现让人类在征服江河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有人说中国的舟起源于竹筏,因为竹筏制作最为简便,并且竹筏内部中空的多节型竹腔,哪怕其中一个破裂,整个竹筏也不会受到影响,可以说是天然的漂流材料。随着舟楫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舟船经历了千变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舟船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复杂的形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脚步,人类用其通行、运输、经商、探险。在漫长的时光中,舟船已深深地渗透进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舟,除了作为交通工具,也逐渐成了古人心境的表现。人生快意时“轻舟泛月”,即便孤独,也有“独钓寒江雪”的清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 柳宗元《江雪》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 孟浩然《宿建德江》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元 吴镇《渔父临荆浩渔父图十六首》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今天,舟船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它的重要性深深地刻在了文字甚至是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所以,我们遇到困难时常说同舟共济,出门在外会说舟车劳顿,下定决心则称破釜沉舟,形容关系叫友谊的小船。这一切都来源于“舟”曾经的重要地位。当然,时不时地,它还是会露上一个光辉的小脸——神舟五号,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仍然使用了这个字作为名字,只不过,这一回我们要航行的,已经是遥远的太空了。

    13车

    这个图像看上去对称平衡,两个圆圈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字是“车”。车轮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些不停转动的轮形工具意味着人类已经参悟了机械制造的原理。在中国,传说黄帝发明了车,因此人们在他的名字前面冠以“轩辕”二字,纪念这伟大的壮举。

    而后期经过改良,用牲畜代替人力拖拉车辆,更是创造性地提升了车的驱动效率。甲骨文字形以及殷墟车马坑的发现表明,当时绝大多数情况为两马驾一车。奔驰的骏马与飞速转动的车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能力,因而当时的车辆很重要的用途是用于战争和狩猎活动。在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这样一次狩猎场景:商王武丁驾车去猎取犀牛时,马受到了惊吓,现场翻车。甲骨文精炼地刻下四个大字,“子央亦坠”,就是说不但商王武丁摔下来了,随行的子央也惨遭不幸。甲骨文上为这场车祸记录下一个特别的“车”字,这相当于现在的交通事故报告,图像显示车的左轴断了,一个字,便高度还原了车祸现场的惨烈。

    在周朝,马车的马匹数量关乎级别。只有天子可以用六匹马,大臣以下最多用到四匹,否则就是僭越,是违法行为。制车工序的复杂与精细,需要庞大的配套体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制造能力,加之军事上的碾压优势,因而先秦时代,车便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按照周朝的规定,天子地方千里、拥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拥兵车千乘。于是,古代也称诸侯国为千乘之国,而万乘之国在后来也泛指一些实力强大的国家。也许,从那时开始,“有车”就成为激励许多人奋斗的目标了。据史书记载,刘邦和项羽都曾见过秦始皇巡游天下,项羽看到车架说,“彼可取而代之”,而刘邦看到后说,“大丈夫当如是”,古如刘邦、项羽都无法免俗,看来有车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人生理想。

    秦汉以后,随着骑兵的崛起,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车辆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今天,我们出行有了更多选择,车早已发生巨大变化。正在以时速300多公里奔跑的,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速机车——复兴号,中国用十年时间跑出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

    14行(háng)

    古人的刀锋在甲骨上犀利地刻了四下,这个符号就此穿越了3000年,这个字是“行” (háng)。甲骨文的“行”字犹如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是的,它当年的意思是“道路”。

    没想到吧,中国人建立了人类文明中最早的道路网络,这得益于中华民族性格中最为显著的优良传统——让一切井井有条。无数条“行”连接了不同的城邦与村落,货物与思想得以加速传播到各地。古人与我们并无不同,都是喜欢在道路两侧扎堆开店,慢慢就形成了行业,比如米行、肉行以及今天的银行。商代基于行设置了可能是最早的快递,在等待快递这件事上,古人和今人表现出同样的忐忑,大量刻于甲骨之上的占卜内容,都是在预测即将到来的快递吉凶与否。周代是对修整道路最为用心的朝代,一些尘封的文献记载了周朝的大道像磨石一样平坦,像箭一样笔直。很快,人们开始用这些路来代指一些美德,比如平实、正直、坦荡。

    又有吟游诗人传唱“佻佻公子,行(xíng)彼周行(háng)”,公子哥们大摇大摆走在宽阔的大路上。所以“行”这个字引申出了第二个含义,即“行走、出行”。古人出行可不像今天这样方便,甲骨文生动地展现出古人对世间万物的理解,也为我们了解古人的生活提供了线索。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图景:清晨,大地苏醒,小草在随风摇摆,一个人走出家门,他看了看天气,不知道今天的行程会不会顺利呢?他走上了道路,爬过山坡,乘着小舟顺流而下。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风雨飘摇中终于到达了彼岸。他骑上了一匹马,远远地看到一片树林,树林的后面就是城墙了,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

    尽管没有高速舒适的交通工具,古人的活动范围也不小,诗人们更是穷尽半生追求诗与远方。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古人的时间观念与今人完全不同,一次出行往往就是千山万水、经年累月,也因此留下了无数关于旅途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轻舟已过万重山”“雪上空留马行处”“西出阳关无故人”。

    穿越古今,“行”早已超越了“道路”与“行走”的本来含义。行还是不行,如今是另外一个问题。1882年,当德国学者冯·李希霍芬第一次使用“丝绸之路”形容令人惊叹的通商大道时,中国的“行”才被世人所知,而这距离华夏先人构建交通网,已经过去了近4000年。可以说,其实我们早就行了,而世界才刚刚知道。

    15郭

    这个字是“郭”,它的含义是“城墙”,特别指外城的城墙,它框定着人类活动的范围。到了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郭”字的本义,“郭”不就是一个姓氏吗?可是古代的东郭先生,人家真的不姓郭,而是因为他住在东城。那时候,凡是住在城市东边的适龄闲散男子,都可以被这么叫。

    在漫长的历史中,郭的出现是划时代的。作为外城墙的郭,它护卫着蛮荒时期人类定居点免遭野兽和敌人的侵袭。“守着这郭门有三天了吧,要不出去搞头鹿吃吃?”“咦!你不要命了!”这座位于陕西被誉为“21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的史前遗迹叫石峁古城,它最出名的就是高达四米的郭。这个距今4000年的石头大城,从郭的长度推算,面积相当于六个故宫。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史前遗址,有专家怀疑它是轩辕黄帝部族的神秘家园。从上空俯瞰,王城、内城、外城逐次嵌套;围绕王城居住的是贵族区,相当于政治中心;内外城之间包裹着大片居民区,此处人口众多,手工业发达,可以想象当时交易的频繁,相当于今天的CBD(中央商务区)。“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从一开始,郭就是为了保护普通人建造的,郭的高度和厚度可以直接换算为城内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让我们再看一下甲骨文的“郭”字,字体不但刻画了城市轮廓,还建有碉楼,突出了作为战争瞭望和防御的作用,这也是现在“郭”字的主体。南京的阅江楼,这里连着明代的城墙,由不远处的城乡结合部可以推算出当年郭的完整范围。后来的“郭”字虽然失去了它原本的形状和含义,但这个界限的部分意义今天仍在延续,现代人可以直观地从房价中体味出这种差别。郭内郭外就是城里城外,从古至今它都是一个清楚的界限。

    中国人正是通过筑造城郭,确立了东方最早的城市。千年过去,城与郭的含义也融合为一。但在文字的世界中,这些城郭被完好地定格下来,唐朝诗人李白的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正是这种美好的剪影。

    其实中国最大的郭是长城,当秦始皇把一段段长城连接在一起,终于把整个国土上的城市都包裹在内。从此,内城套外城,外城套长城的形态延续了千年。如此说来,中国可以说是由无数郭嵌套成的国。

    16陶

    这个字在早期的文字中有很多样式,一个小人躬着身,在一个器皿里搅拌着什么。这个字可是个了不起的事物,它是陶器的“陶”字。当然,在它刚出现那会儿,还没有左边的那把耳刀。陶器是人类第一件造物,人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料,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东西,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程。

    回到这个字,那个人在搅拌什么呢?很显然,他在搅拌和了水的黏土。上古的先民发现了黏土的妙用,用水把黏土搅拌,可以捏造出任意的形状,而火焰可以赐予它超强的硬度。根据考古发现,中国人和泥烧造的历史至少也有15000年了,陶瓷之国不是说说而已。通过出土的文物可以确知,在7000年前,古人的制陶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不但器形端正,而且非常的精美玄妙;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腹耳罐更是舍弃实物构图,转而追求抽象化的花纹,有了艺术上的表达,完全不输现代人。

    在历史上,有了可以储存水的陶器,人类终于可以居住在距离河流或者低洼稍远一点的地方了,这也促成了村落的出现,铺垫好了农耕定居文明的开端。根据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情况来看,陶窑经常在村子外围,可能当时的人们是出于防火防烟的考虑吧。

    中国制陶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是蔚为大观,但现代人想要还原古人的工艺还是要下很大的功夫。这次,西北大学的师生们想要还原的是常见于新石器时代的横穴窑,这种窑的特点是在圆形窑室的前面有较深的穹形筒状火膛,窑室和火膛基本位于同一水平上,燃烧时火焰由火膛进入窑室,简单的窑室对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氛都有了更好地控制,提高了燃烧利用率,产量和质量也有了飞跃。

    中国的烧陶匠人对于火候的控制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不但精进于技术,还将其上升为信仰。自古以来,烧陶的匠人敬畏自然之火的造化,在点火之前都会祭拜,祈求成品率的提高。哪怕到了现在的电气化控制,也没有人可以做到百分之百成品。这种概率被匠人们归结为神秘主义的恩赐。烧了一窑的陶器,总有那么一些是失败的作品,怎么办呢?认真的中国匠人会当场摔碎,不让它流入市场,从此我们也就有了“淘汰”这个词汇。所以,每一件陶器可以说都是火焰之中走出的成功者与幸运儿呢。

    17甑

    当一个字以这样的形态出现时,大多数人都会陷入绝望,你确定它是一个字吗?它确实是一个字,一个大约要涂抹22笔才能书写出来的文字。事实上,自古以来,汉字就一直在简化,尤其是针对这样的文字,古人也与我们一样,实在看不下去了,它最终演化成了这样——甑。

    “甑”曾经是一个传说,古文献记载它是一个烹饪用的器皿,发明专利属于轩辕皇帝,一直到楚汉年间还都非常普及,可谓是居家旅行必备。“破釜沉舟”的典故里,楚霸王项羽为了表明决心,在过河之后凿沉了船、摔碎了锅,《史记》上的原话是“破釜甑”,至于为何后来成语中只留下了“破釜”二字,可能还是那个原因,太难写了。

    汉字的世界虽然保留了“甑”这个字,但它的实物却已经失传了。直到在商王妻子妇好的墓中,人们终于找到了一口青铜甑。对于一个富有的女人来说,前往死后的世界也要有最心爱的厨房用具陪伴,是合情合理的,甑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它的外形是个铜盆,有一对把手可供提拿,底内中央有一个中空透底的圆柱,柱头做成立体的花瓣,四片花瓣中还包裹了一个凸起的花蕾,花蕾表面四个柳叶形的气孔,内壁上还有“好”字的铭文,这是妇好的名字。这是一口奢华限量定制蚀刻版铜锅。

    甑的外形有点眼熟吧?云南的朋友笑了,这不就是汽锅鸡的汽锅吗?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找到这样的小店,成堆的汽锅码放在外面。制作一道美味的汽锅鸡非常简单,鸡块放进锅里,秘制调料一并放入,锅置于蒸汽之上,水蒸汽通过中心的气孔导入、弥漫,一瓢清水没过食材,食材与浓汤就此呈现,可谓百转千回蒸凝,成就一锅醇美。返回来再看这个字,下面的鬲是一种储水容器,通过将水加热产生蒸汽。上面的铜盘与锅盖清清楚楚,古人还怕说不清楚,在两旁又画了两道升腾的蒸汽,一道穿越3000年的汽锅鸡由此而来。

    如今的甑,功能早已被其他器皿替代,但时不时地,这口活化石般的锅仍然会露出一个小脸儿——小甑糕。一些散发着古韵的甑形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质朴的气息,曾经王者专用的高级器具,就深深地隐藏在我们寻常的生活里。

    18教

    这个字非常具有仪式感,当我们分拆它,发现它的左上方是“爻”字,是一种占卜方法,代表了曾经的科学与文化,左下方是一个小孩子的形象,右边则是一只手拿起了一根棍棒。这个场景所有人都不会陌生,哪怕不懂甲骨文也能理解它的意思,它就是“教”。教育是也。

    汉文明注重教育,是一种文明特色,从这个字就能看出,上古的先民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沿用后世的教育手段。想要学习知识,得从娃娃抓起,对不好好念书的——在这之后的3000多年时间里,古代的教育工作者再没有放下手中的木棍。在传统昆曲《春香闹学》中,可以窥见古代教学中棍棒的作用和意义。老爷告诉先生,小姐打不得,小姐不好好学,可以打丫鬟。当然了,话是这么说,又有哪个丫鬟会甘心挨揍呢?把先生气得要七窍生烟、原地爆炸是可以有的。

    中国古代的教育场景在历代的《孔子圣迹图》上都被美化得仙风道骨,而实际情况中的鸡飞狗跳可能要到历代《闹学图》中去寻找了,先生手中的那个棍棒更是这些画作的核心,它犹如隐喻般让看画的人浮想联翩。孟子曰,“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看来圣人都认为不接受教育,人几乎等同于动物。那如何让这些“小动物”发自内心地接受教化呢?那还不简单,读书还是戒尺,自己二选一呗。总而言之。在中国古代,体罚是教育的日常,这一理念直至现代才逐渐得到扭转。然而直至今天,我们仍然恭敬无比地形容教师是手执教鞭之人,当然,这已经仅仅是个礼貌的比喻了。

    如今的世界已然日新月异,教育的思想也是层出不穷,都在不停地探讨教育的真谛。在线教育颠覆了曾经面对面的古老教育方式,而通过网络让身处疫情中的师生仍然能够安全地教与学,这不得不说是科技改变生活。那么在线教育有没有缺点呢?有的。没有监督,该如何让屏幕对面的那个孩子心甘情愿地学习知识呢?往往那块屏幕的旁边,仍然有一位家长在虎视眈眈吧。

    19贝

    这个符号代表的事物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圆润的、放射着消费主义光芒的它是——贝。商周时期,它就是人们交易所用的货币,那个时候被称为“货贝”。交易与消费好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买买买也不是现代人才具有的特质。

    在甲骨文中,凡是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由“贝”字组成,看看由它组成的字吧:一只手拿着一个贝——得,捡到路上他人遗失的海贝,大有所得呀;一个网网住了一只海贝——买,这下可以买买买啦,真开心;手拿棍子敲海贝——败,钱都碎了,败家哟;柜子里锁着一只海贝——贮,这东西老贵了,可得藏好了。

    中国的货币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原内陆文明的商周,使用沿海诸邦国进献的海贝作为货币是合情合理的。此物精美难得又小巧易携带,在文明的早期真是太适合作为交易等价物了。在古代,人们为了更好地把贝收藏起来,还铸造出了贮贝器这种设备,它们往往极尽精美,尤其是贮贝器的盖子,更是美轮美奂,彰显着财富的光芒。商周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海贝可能供应不足,于是大家铸造出了铜贝。反正,钱必须得长得像贝,贝壳与钱已经变得一体两面,难分彼此。直至战国时期,楚国还出现了一种形状酷像海贝的货币,俗称鬼脸钱,它由青铜铸造,在这抽象的海贝上,楚国人还创造性地加上了面目表情,把他们对财富的热情由衷地拟人化了,简直是历史的创举。

    自从秦始皇铸币废贝之后,汉文明走上了货币发展的快车道。财富在不同的时代被兑换成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它一会儿是铜刀,一会儿是银锭,一会儿是金条,一会儿是丝绸,总之,大家对支付充满了乐观主义的饱满热情。宋代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又在元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法定货币——钞。时光荏苒,斗转星移,3000年后的今天,有形的货币逐渐被取代,电子支付成了我们的软实力象征。中国人民银行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82.39%,即使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也超过了七成。

    公元2019年底,新一代中国法定电子货币诞生了——数字人民币开始试点。数千年来,手递手的财富迁移模式被改变,扫一扫、点一点、碰一碰,金钱就以电信号的方式完成了易手。而这一划时代壮举的试点城市正是南海之滨的深圳,这里可是海贝原产地哦。历史的呼应,真是玄妙。

    20丝

    中国在古代被西方人称为“丝国”,能为国代言的“丝”字,其背后的故事自然也丝丝缕缕、丝丝入扣。“丝”的甲骨文令人费解地出现了六个圆圈,它们被串成两串。“丝”自古至今被用来形容极细的线,那么这些圆圈代表什么呢?还原古人制作丝绸的工艺,或许能帮助我们破解这个符号。

    最新的考古发现,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就有了养蚕制丝的痕迹。古人把蚕茧放到热水里,蛹被烫死,茧则变软,丝的末端就此显露,便于人们抽丝剥茧。一根完整的丝将近一公里长,人们将它缠绕在棍子上备用,文字就此定格了这一瞬间。

    在古代的上流社会,丝绸当然是一种华美的服饰材料,甚至丝绸可以说是一种公认的全球化货币。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三者当中,丝绸甚至是最值得信赖的。古代史料中,很多官员的俸禄都是由丝绸组成的。而在中亚甚至是地中海地区的考古发现里,也出现了很多用丝绸来支付罚金的记录。在造纸还没有那么普及的年代,丝绸也被用来记录史料,古人称之为帛书。

    在离敦煌不远的古代驿站——悬泉置遗址中,发现了众多文献,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河西走廊咽喉之地的日常商业活动。进出中国的商客必须向此处的官员交代他们携带的货物以及行走的路线,这些信息都被仔细地记录下来。在木简中,丝绸制品被反复提及,几乎是中外商队的主要货物。可以说,只有一毫米百分之几粗细的蚕丝,沿着丝绸之路勾连起了西方和东方,支起了几千年前贸易全球化的大网。无论是亚历山大的东征,汉朝的西进,波斯罗马的崛起,蒙古旋风的扫荡,王朝霸者此起彼伏中,你总能在漫长的时间线上发现丝绸的身影。

    丝绸曾像今天的国际名牌一样,走红罗马的上流社会,贵族男女争相穿着丝绸以示高贵。中国丝绸的价格被炒到十二两黄金才能买一磅丝绸的天价,绝对是有钱人才追求得起的高档奢侈品。古罗马学者普林尼抱怨说,由于购买丝绸,罗马每年至少有相当于今天2000万美元的黄金流失,巨大的贸易逆差让人们担忧丝绸会把罗马经济搞垮。

    公元552年,蚕茧终于被走私到君士坦丁堡,这使得仿制生意在欧洲一发不可收拾。到了18世纪,为了更好地进行仿造,欧洲各国丝织厂的丝绸画师甚至人手一本《中国图谱》。这情景是不是很眼熟?是的,“山寨”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悠远绵长,只能说都是缘分哪。

    21犬

    这个符号显然是一只猛兽,它张着嘴,弓着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它就是“犬”。在甲骨文中,有很多一眼看去很雷同的字,比如这个“豕”,其实就是猪。是不是觉得它们很像?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分辨它们的?仔细看啊,它们的尾巴有着截然不同的刻画。犬的尾巴总是弯曲过来,而猪却是直直的。人们早已发现,汪星人的尾巴具有表达情绪的作用。一条卷曲起来、扇来扇去的尾巴表达着快乐,这是汪星人的一大标志。

    在三四千年前的人类社会中,犬就已经是人类的好朋友了,古人专门为它创造了一个字,可见它的地位,要知道“犬”字出现的时候可没有“猫”字哦。犬的驯化可以说是动物中最早的,主流的说法是人类驯化了狼作为自己打猎的工具,直到现在,一些犬类的狼性基因仍然非常明显,比如哈士奇。

    最初,犬是人类狩猎的工具,因为它嗅觉灵敏,听力超长,爆发力、灵活度远超人类,也因此,另一个字被创造了——伏,一个人和一只犬,它们安静地等待着什么,很形象吧。到了秦汉时期,犬的工作随着人类的农耕,又发展出了新的业务——抓老鼠。你没听错,确实就是灭鼠,虽然今天我们常用“狗拿耗子”形容多管闲事,但在更早之前,这确实是汪星人的本职工作。随着工作犬的大面积使用,商代已经设置了名为“多犬”的犬官,在秦汉则有专门管理犬只的官员,很多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曾担任这个职务,比如苏武。据研究,他曾经掌管鞍马鹰犬射猎之具,明白了吧,苏武牧羊也是有帮手的。到了今天,犬类仍然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帮手,它们的性格温顺活泼,成了很多现代人生活中的陪伴。而一些具有特殊天赋的犬类,更是特种工作不二的选择,为了区分它们,人类往往会给它们定做制服,比如警犬、牧羊犬、导盲犬、搜爆犬。

    犬与人的感情颇为深厚,在广东雷州,犬至今还被当作守护神。石狗遍布大街小巷,每天都得到香火供奉,狗狗们对这样的身份地位应该是很满意了。可在文字的世界里,汪星人却长期是个背锅侠,凡是带“犬”字的,几乎没什么好词,什么“鸡犬不宁”“声色犬马”“犬牙交错”,更不用说“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急跳墙”,最中性的词也就是“犬马之劳”了,不知道汪星人会不会也觉得刺耳啊。

    22虎

    这些字乍看上去让人不明所以,这是字吗?可当把这些图像横过来,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只张牙舞爪的动物,它是“虎”。甲骨文的书写是自上而下的,往往刻在比较狭窄的空间里,为了方便,古人就把动物头上脚下书写,但摇头摆尾、血盆大口的形象时隔几千年仍然能够准确地传达。

    商周时期,虎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商朝的贵族好似集体得上了分裂症,在极度恐惧于这种生物的同时,又极度崇拜。它甚至被当作祖先灵魂的守卫者,用虎祭祀,以保先王祖先安宁。曾经,占卜在先人生活中占比极重,虎也成为此中重要元素。比如《易经》中有卦辞言,“履虎尾,愬愬,终吉”,是说人如果踩到了老虎尾巴遭遇险境,如能警惕防备,则能化险为吉。研究显示,甲骨文中有一些武官特意用虎命名,可见老虎和军事力量在商朝就已经合二为一了,这也就不难解释在后来的历史中为什么总称将军为虎将,其来有自。

    在古代,调动军队是一件大事,这事也得交给虎来处理,虎符就是这样的工具。一只完整的虎符分为两半,右半边掌握在君王手中,左半边在将军手中。只有虎符合一,军队才能被调派。虎符之上还刻有使用说明、权限范围,足见古人之慎重。如今的词汇“符合”也就由此而来,符合规定、符合法律、符合标准,这些词汇的背后都蹲着一只老虎呢。

    在民间,有很多关于虎的有趣故事,比如武松打虎,义虎报恩,好似有一半的老虎在做坏事,另一半做好事。人们对于虎的畏惧与喜爱纷繁交织,人们在形容“虎头虎脑”“虎虎生威”的同时,也使用“为虎作伥”“养虎为患”这样的词汇表达厌憎。至今仍然有方言使用“虎”字进行表达,而且其中确切的含义只能依靠语气进行分辨。“你咋这虎呢?”表达责备;“哎呀妈,他老虎了”表达调侃。

    老虎的形象在中国并不单一,它时而是一种威胁,时而又是一种保障。在不同的时候,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之中的纠结逻辑可能都要上溯到甲骨文中的拜虎情结了。

    23马

    这个符号一眼就能看出来——马,甲骨文中的“马”保留了动物的基本外形,让人能够一目了然。当然汉字在发展,“马”字也是汉字中变化比较巨大的一个。现代汉字中的“马”主要定形于秦朝,当时的篆文更多地考虑了马的鬃毛和四蹄,也就是这个样子。

    商代是个比较奇特的文明,商朝人喜欢做生意,他们比较早地意识到马的重要性,因为马可以运输重物到达更远的地方,这相当于今天的长途运输、物流配货,真是厉害了。诸多史料都记载了商人的创举,而在之后,商人这个词汇都变成了买卖人的代称,而经商的大道至今在很多地方仍叫做马路。

    这是古时专为汗血马臀部烙印的铁印,长方形印面铸有“汗赭”二字,足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爱马的重视程度,不惜花费精力为自己的汗血宝马打上铭牌。

    在古代,马是很特别的存在,它的意义主要还在于军事,其在战争中几乎等同于现在的坦克。很多时候,马的多少基本就意味着战争的胜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霸主经常威胁对手,说自己有多少匹马、多少盔甲,少的一方瞬间就体会到了差距。“你知道有多少人马吗?说出来吓你们一跳!不多不少整整8个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会在衡量实力时,自问手头有多少人马。

    马是如此金贵又重要,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古人神格化了,在很多地方民俗中都保留着马文化的痕迹。古人甚至约定“马高六尺”称为“骄”,是的,“骄傲”这个词也来源于马。你骄傲吗?那得看你身高了,超过六尺才有傲的资本。

    马文化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中,被人催促时我们会说“马上”,奉承别人叫“拍马屁”,约定承诺时我们会说“驷马难追”,成功时我们叫“马到成功”,论功行赏叫“汗马功劳”,表现气势豪迈、不受约束,我们可以说“天马行空”,形容人奋发向上叫“龙马精神”,比喻一刻不停叫“马不停蹄”,对快跑的马打几鞭子让它跑得更快叫“快马加鞭”。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戎马,死后将曾经的六匹战马雕为石刻,放置在他的陵墓之外,这就是国宝——昭陵六骏。有意思的是,六骏中的青骓马经过考证,“青”即为“秦”,是来自大秦国的良驹,这个大秦国就是罗马帝国,可见当时唐太宗的座驾就已经是原装进口的了。

    24 牛

    看见这个符号,不用猜也知道,这个字是“牛”。那硕大的犄角,放在甲骨文堆中,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样的符号在出土的甲骨上非常多,大多数时候古人都在记录每次献祭用了多少头牛,少的时候几头,多的时候1000头,令人感叹当年商王得有多少牛啊。

    牛是人类最易驯化的动物之一,在先民告别刀耕火种、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牛的贡献简直多如牛毛。数千年前,牛就为中国人拉车、耕地、拓荒,成为了中原农业文明的一部分。最早的王者出行也是用牛车。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牛,中国的农耕文化就不会这么发达。人们遂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汉文明是农耕文明,我们经常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形容耕作的艰辛,这样的场景里,总是少不了一头老实的牛在旁边。如今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牛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牛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哪怕是到了今天,机械化耕作已经无处不在,但对于一些丘陵地带、山区乡村,牛仍然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工具。在很多地方,还残留着以牛为主题的节日、庆典。

    早在西周时期,周王即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在汉代,《汉律》规定只有年老体衰之牛才可以杀。唐以后诸朝法律规定,只有自然死亡之牛才许吃肉,所有的牛都有户口,杀老病之牛也要申请批准,违者处死刑或徒刑。一个农耕文明的样貌,从如何对待牛就能略知一二。在我国,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周易》中称“坤为牛”,即牛代表生养万物的大地,能为土地代言,可见它有多牛。

    虽然我们自称龙的传人,但牛的性格却早已烙印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如果说某人很牛,这是褒奖;说另一个人吹牛,则是鄙视;仁人志士谦称自己愿做老黄牛;鲁迅先生则“甘为孺子牛”;司马迁奋笔写出鸿篇巨著《史记》,原因据他说是不希望自己死得如九牛一毛。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这么多的牛人,不知道牛又作何感想呢?

    25象

    这个符号一眼就看出来了——象,长长的鼻子,壮硕的身躯,一只性格温顺的大象。

    文字的世界真奇妙,它有记录历史的作用。“象”这个字的存在,意味着商代的中国人必然是见过大象的。根据环境科学的研究,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商代后期,我国一直处于全新世大暖期,这一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丛林茂盛,河流密布,大象种群十分繁盛。商代时的中原不但大象多,甚至还被驯化成了武器,雄伟的战象冲杀于军阵。《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这令对手非常头痛。根据气象研究推断,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气候变得寒冷,加之千百年的持续猎杀,大象种群逐渐消失,后人只能找到大象的骸骨。因为后人从未见过真的大象,只能从骸骨猜测,就引申出了形象、好像等不确定的含义。至今,我们说汉字中有一部分是象形文字,就是这个“形象”的意思,可跟大象没关系。

    河南位于中原,自古就称为豫州,豫者大象也。

    [说唱]

    豫州这么棒,真想逛一逛,河南的土地上还有没有大象?

    河南简称豫,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到了河南,就想找大象。

    路上看见一个大爷,想问哪有大象?大爷,找大象嘞。

    站到郑州的中间,看见恁高的房,

    电视台的顶上站了个大象,我到处踌躇也找不着方向。

    咦哥,你看那车牌上是不是也有个象?

    唉,还真是,要不咱咋说了:

    河南的象,中原的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文字中的象,生活中的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这大厅可宽敞,走廊也可长,儿童医院咋也有这多大象?

    咦,哥,别在这儿嚷嚷,

    看看其他地方也可多大象,跟这几个地儿还不太一样。

    我的个乖乖,河南到处有大象。

    河南的象,中原的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文字中的象,生活中的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浓妆、唱腔,豫剧里头有个象,

    闲逛到小馆,那豫菜里面也有象。

    这多象,都别抬杠,

    博物馆的门口镇这象,

    动物园,不用说,当然有大象。

    我的个乖乖,河南到处有大象。

    河南的象,中原的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文字中的象,生活中的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哥你看,河南真的到处都有象。

    还真是。

    大象滑梯留在了回忆里,大象的厕所建得也可带劲。

    河南有个湖是大象的湖,艺术家给河南画过大象地图。

    河南的象,中原的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文字中的象,生活中的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殷商象牙杯,出土了象坑,玉象看着实在是太萌。

    中原从古都有象,我们流传都是象。

    我的乖乖,河南到处都有大象。

    (第一季完)

     2 ) 更适合大孩子的纪录片,需要知识背景才能看的有味

    在小红书看到是推荐给小朋友认字看的纪录片,在B站看完25集。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

    优点:一集一个字,一个字五分钟,时长控制的很好,偶尔偷懒摸鱼或者给小朋友看的话,不会太伤眼睛,也不会很牵挂说时间不够来不及看完; 缺点:其实知识点还是比较密集的,一个字从上古讲到现代,其实没有太多知识背景会有一点吃力,所以建议中小学生看,太小的小朋友还是算了

     3 ) 有趣的汉字密码

    已看完,打破了坚持半个月的十一点前睡着,困得眼睛都睁不开。特别喜欢博学滴人讲这种故事,穿越时空,和历史对话。

    写完发现图片居然复制不过来💤💤

    “字”从遇见你 qq.com

    第一集 中

    “中”字最初代表“旗帜”,意为集中、靠拢,后来代表着“天下的中心”。 “中”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含义,后来引申开来,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要则: “不偏不倚,刚刚好”。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哲学。

    第二集 鼎

    最初顶着萌萌的两个耳朵,无论形态如何演变,它都很重要,是中华民族最高贵的器皿。后来九鼎,是天命的象征,王权的代名,所有霸主都想问鼎天下。最出名的是大盂鼎,被称为“海内三宝”,鼎上记录了291个字。周康王告诉一位贵族自己不能像纣王一样喝酒误事,却赐了这位贵族美酒哈哈哈

    第三集 卜

    几乎每块甲骨上都能看到它,像上面的一块裂纹,字形并未随着朝代更迭发生变化。甲骨文又称殷墟卜辞,在殷商时期,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日常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吃饭、睡觉、算命”。

    商王为妇妌占卜说会说男孩,结果真的生了男孩,妇妌的儿子为她铸造了鼎,这就是司母戊鼎。

    现在的大数据与算法,也是一种概率,会是“卜”的现代化之路么?

    第四集 天

    一个人顶着硕大方框的“天”是中国先民面对苍穹时所形成的宇宙印象。

    古人发问“天上有人吗”,与后世人们在惊呼时的感叹语“我的天啊”,都在诠释着造字者的宇宙观:老天爷,即人类头顶上那一片无限渺远的空间,它至高无上,统御着人间的一切。 第五集 福

    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数千个甲骨文中,只有1600个能和现代汉字一一对应,许多字的含义也出现了歧义。只有,福,现在代表幸福,一千年前也代表幸福,幸福,是如此一以贯之。

    最早的福字像是五千年前使用的尖底瓶,用来装酒的。中国的粮食刚起步,有余粮可酿酒,那多幸福啊,这时候还有陈酒,就成了“富”。

    现在,几乎所有与幸福相关的场合都有酒。福与酒,就这样,共生千年。

    第六集 文

    上古时代,巫史一体,仓颉既是巫师,又是左使官。仓颉造字,借鉴了结绳记事的绳结,观察了走兽鸟禽的爪印,参考了掌心的纹路,顺应了星辰的方位,结合了山川的走向,汉字的走势钩成,于是应运而生。昔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令人类积累经验,传递智慧。

    从纹身演化成文化,要追溯到三千年前。周朝的祖先亶父,因宠爱孙子,要传位给三子季力。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满足父亲心愿,文身断发,放弃继承。其侄子,成了后来的周文王。两位王子的到来,让江南地区迎来了文明之光的照耀。

    文,仿佛一个人优雅地行走于世间的样子,那个优雅,就是他的“文”。位于中心国度的美丽花纹,这就是中文。

    第七集 笔

    甲骨文中是象形字,北齐时期便出现了上竹下毛的“笔”。现代的笔,有书写工具引申,既可以代表书写的数量,又可以代表书写的痕迹,有了笔,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才能被记录,这才是大手笔!

    第八集 册

    甲骨文的册一望便知,是一捆竹子系在一起。从商朝到汉末,1700年间,中国人一直用竹简记录文字。随着造纸术的发明,魏晋时期,纸张开始应用起来。印刷术后,古老文明迎来了一场技术革新。

    第九集 典

    本意为最重要的书籍,典,五帝之书也。古往今来,其衍生词汇,一直有着一份庄重感。成人典礼,结婚典礼,祭祀大典。典雅,无处不在,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美学范式之一。

    从书中的典章,到庄重的典礼,再到东方美学的典雅,典,早已超脱其形,融入中文文明。

    第十集 图

    原指古代在皮、绢等材料上标画城邦乡邑及边界的示意资料,最早见于金文。谁掌握了地图就离着权力更近,荆轲刺秦王,奉上的就是一张地图。

    由地图的本义引申,图逐渐指代一切由绘画产生的形象。图反映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决心。

    第十一集 走

    金文上的两个字,“走”和“奔”,一个代表跑,一个代表带有速度的冲刺。“夸父逐日”,“败走麦城”都是与走相关的典故。随着时间推移,“走”逐渐地慢下来,和“行”联系在一起。

    现代汉语中,走的含义从“快速地前往某地”引申为“某种状态的改变”,走运、走红、走起。历经千年,其含义中动态部分却保留了下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来没有忘记,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无论是文字还是现实,有一个正理一直未变,我们总是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第十二集 舟

    当文明还在区域的迷雾中各自生长,地理上的距离,成了绝对的区隔。少有的交通,只能算作文明间的孔径,一点一点的沟通着彼此的养分。这个符号非常直观,始于商朝,至今未变,中国的船自古就是这个样子。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舟船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复杂的形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脚步,用于通行、运输、经商、探险。在漫长的时光中,舟船,已深深地渗透进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舟也表达了人的各种心境。

    现代,舟不再作为交通工具,但其重要性却刻在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遇见困难的同舟共济,出门在外的舟车劳顿,下定决心的破釜沉舟,形容关系的友谊的小船。时不时的它还会露上一个小脸,“神舟五号”,这一会,要航行的,已经是遥远的太空了。

    第十三集 车

    车轮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不停转动的轮形工具,意味着人类已经参悟了机械制造的原理。先秦时代,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周朝规定,天子地方千里,拥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拥兵车千乘。因此,诸侯国称千乘之国。秦汉后,骑兵崛起,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交通运输作用日益重要。

    现在,看复兴号,中国用十年时间,跑出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

    第十四集 行

    甲骨文的“行”字,犹如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它当年的意思是道路。中国人建立了人类文明中最早的道路网络,无数条行连接了不同的城邦与村落,货物与思想得以传播。在道路两旁扎推开店,慢慢形成了米行、银行。周朝的大道平坦,笔直,人们开始用这些路代指美德,如坦荡。诗人传唱“佻佻公子,行彼周行”,行引申出了第二个含义“行走、出行”。在那个交通靠走的时代,一次出行,往往就是千山万水,经年累月。因此留下了无数关于旅途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轻舟已过万重山”,“雪山空留马行处”,“西出阳关无故人”。

    1882年,德国学者冯·李希霍芬第一次使用丝绸之路,形容令人惊叹的通商大道时,中国的“行”才被世人所知。这距离华夏先人构建交通网,已经过去了近4000年,其实我们早就“行”了,而世界,才刚刚知道。

    第十五集 郭

    指城墙,特指外城城墙。“石峁古城”,21世纪的世界重大考古发现,最出名的,就是高达4米的郭。南京的阅江楼,连着明代的城墙,由不远处的城乡结合部,可以推算出郭的完整范围。现代人,可以直观地从房价中体会到这种差别,郭里郭外,城里城外。而中国最大的郭,是长城。

    第十六集 陶

    陶器,是人类的第一件造物,第一次用天然物料,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程。在历史上,有了可以储存水的陶器出现,人可以住在距离河流稍远的地方,这也促进了村落的出现,铺垫了农耕文明的到来。

    烧了一窑的陶器,总有些失败的作品,认真地中国匠人会将其当场摔碎,于是有了“淘汰”。所以,每一件陶器,都是火焰中走出的成功者与幸运儿。

    第十七集 甑

    甲骨文中下方产生蒸汽的器具,上方是锅,两侧有两缕蒸汽。它是一个烹饪用的器皿,轩辕黄帝发明,居家旅行必备。现实物已失传,后终于在商王妻子妇好墓中找到了一口青铜甑。现代,云南的汽锅鸡,也用着“甑”。

    第十八集 教

    该字很具有仪式感,左上方为“爻”字,是一种占卜方法,代表科学与文化,左下方是一个小孩子的形象,右边则是一只手拿起了棍棒。在中国古代,体罚是教育的日常,而现在已逐渐改变。

    第十九集 贝

    甲骨文中,凡是和财富、价值相关的字,大多由贝字组成。一个网网住了贝,“买”,手拿棍子敲贝,“败”,柜子里锁着贝,“贮”。商周时期,人们交易用的货币,被称为货贝。“贮贝器”专门用于贮藏海贝,经济发展,海贝供应不足,出现了铜贝。秦始皇铸币废贝后,汉文明走上了货币发展的快车道。铜刀、银锭、金条、丝绸,不同形态中对于支付的饱满热情。宋代,发明了人类历史第一种纸币-交子,元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法定货币-钞。

    现在,点一点,金钱以电信号方式完成了易手,这个划时代壮举的试点城市,正是南海之滨的深圳,这里是海贝原产地。历史的呼应,真是玄妙。

    第二十集 丝

    甲骨文中,是六个圆圈,被穿成两串。丝绸是一种华美的服饰材料,也是一种公认的全球化货币,也被用来记录史料,称为帛书。

    第二十一集 犬

    甲骨文中,“犬”的尾巴是向上卷的,“猪”的尾巴是直直的。“伏”,一个人和一只狗在安静的等待着什么。犬,曾用作狩猎,还有犬官负责管理。

    犬与人感情深厚,在广东雷州,犬现仍是守护神,石狗遍布大街小巷,受到供奉。而在文字世界,犬是背锅侠,鸡犬不宁,犬牙交错,狼心狗肺...

    第二十二集 虎

    商周时期,虎是特殊的存在,贵族既恐惧,又崇拜,用虎祭祀,以保先人安宁。“虎”与军事力量在商朝便合二为一,“虎将”,其来有自。“虎符”用来调动军队,一半在君王处,一半在将军处,合二为一,才可调配。“符合”由此而来,它们的背后,都蹲着一只老虎呢~

    虎头虎脑,养虎为患,对“虎”这个字,我们一边喜爱,一边憎恶。

    第二十三集 马

    马是汉字变化较大的一个,定型于汉代。商因爱做生意,较早地意识到马的重要性,用作运输,也有了“马路”。在古代,有重要军事作用,直到今天,仍会在衡量实力时,问“有多少人马”。马高六尺成为“骄”,骄傲由此而来。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戎马,死后将曾经的六匹战马雕为石刻,放在陵外,这就是国宝“昭陵六骏”。其中“青”马,来自罗马帝国,妥妥原装进口座驾。

    第二十四集 牛

    牛,数千年前,是中原文明的一部分,让农耕文化发达起来。西周时期规定,无故不杀牛。《汉律》则年老体衰之牛可杀。唐后自然死亡之牛可吃,每一头牛都有户口。

    牛为土地代言,可见它多牛。如此多牛人,牛,作何感想呢?

    第二十无集 象

    “象”的存在意味着商代人见过大象。西周起,中原气候进入干冷期(从公元前10世纪的西周早期,约100-200年间,全球气候下降,这是暖湿气候结束的第一个寒冷时段)。后人根据大象的骸骨推测,引申出了“好像”和“形象”等不确定含义。

    如今,河南到处有大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4 ) 在世界读书日,品一品“字里行间”的文明深意丨《“字”从遇见你》

    今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打开书卷,字里行间,皆是文明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而阅读的前提又是了解其基石——“文字”。

    “一字一世界”,文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拆文解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来源故事;咬文嚼字,字的流变也见证着文明的变迁。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系列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谷雨篇正在热播,节目第一季共25集,分为三个篇章播出,每一集都聚焦一个汉字,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

    恰逢世界读书日,谷雨篇最近上新的几集也充满“书卷气”:《文》《笔》《册》《典》,带领观众一起触碰文明的进程,探索神奇的汉字世界。

    小切口、轻体量,洞见文字大世界

    跨越时间,当代人在摊开数千年前的书册、竹简时,阅读并无太大障碍,这是一种文明的奇迹,也是千年来文化薪火相传的结果。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根基,就是其最重要的载体——汉字,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未曾中断。而汉字里的中国,恰是一个巨大的文字世界,庞大、悠然、神秘,值得去挖掘其中的诸多文化深意,在蛛丝马迹中寻找文明的延续,以通俗的电视语言传递给更多观众。

    《“字”从遇见你》正是以小切口、轻体量,来洞见文字的大世界,通过探究汉字独特魅力,来解读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不息的基因密码,极具文化传播价值与年轻语态的影像魅力。

    “文”字,在殷商时期的龟甲上的意思是花纹或者文身,随后,文字的意思随着中原文明照向江南,逐渐变成了一种气质、一种文化的体现。“笔”,是一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品,甲骨文、小篆、隶书中的“笔”字,间接记录下不同时期制作笔材的变化。“册”,是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系在一起,从商朝到汉末的1700年间,中国人一直使用竹简记录文明。“典”,用来记录古人生活中一个极为庄重的时刻,如祭祀、婚姻等,其本义指的是最重要的文献、书籍。

    从一个个汉字入手,融合生动形象的表达,节目以短小精悍的精致体量,讲述了汉字数千年的演变历史。内容上,案例极具典型性,表达极具特色性,尽力浓缩提炼每一个汉字的精华之处,并以年轻语态和多元丰富的视听手段,如三维动画、情景再现、人物采访、声画集合等,用更贴近当下审美的趣味表达,让更多年轻观众主动去了解汉字,走入汉字的浩瀚世界。

    博古通今,讲述汉字的起源与流变

    文、笔、册、典……是先人制造的光,带领后人走过漫漫长路,也间接塑造着今日中国的气质。 从汉字的溯源出发,《“字”从遇见你》在穿越古今寻觅汉字的故事之中,寻找到文明的传承与当下的连接,以博古通今的视角,为观众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用当下的生动案例,展现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发展,具有厚重的现实价值与文化内涵。

    比如节目以孔子的故事,讲述“册”字的变化原因。最早的“册”原料是竹子,相传孔子晚年好读《周易》,捆扎竹简的绳子磨断了好几次,“韦编三绝”不仅体现了孔子好读书,更说明竹简极易损耗。正是因为竹简“体重超标”的特点,让古老的中华文明迎来了一场知识记载的革命——印刷术,从雕版到活字,册页的排版更加灵活,印刷的速度和精度大大提升,也让“册”字发生了变化,慢慢演变成线装书等样态。

    “线装的每一步都是强迫症患者眼里的绝美瞬间。理料、折页、齐栏,追求近乎苛刻的整齐;包角使得书角不易磨损,纸针和丝线,由内而外为书背提供双保险。”,镜头也对准了一个制作线装书的匠人,为当下的观众生动演绎「册」字的变迁。

    “从书中的典章,到庄重的典礼,再到东方美学的典雅。典,早已超脱其形,化成我们的历史、仪式、审美、人格,融入中华文明的根基深处。”

    在讲“典”字时,典的不同组合,也延展着该字的不同内涵。与礼仪结合,典礼指的是重大的仪式,如祭祖大典、成人典礼、结婚典礼、拜师典礼等,其背后是延绵千年的典制礼法,现代人熟悉的婚礼、成人礼等也是“典礼”的延续;渗透进美学层面,“典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极为重要的美学范式之一,让东方之美有了一股庄重高雅、余韵悠长的气质,也是现代人可以感受到的传统之美。

    在饱含情感又活泼有趣的讲述中,节目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生发出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让年轻一代主动拥抱传统文化之美,激发观众的文化自信心,节目也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

    勾连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字”从遇见你》博古通今地讲述了汉字的起源、流变等,以“一字一世界”微纪录的轻巧视角,为观众打开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一道道窗口,用生动活泼的年轻化表达,完成与当下观众的对话,让更多人走进汉字的世界,达到“开卷有益”的文化传播效果。

     5 ) 《“字”从遇见你》:窥探文化密码,弘扬文化自信

    4月20日是什么特殊的纪念日你知道吗?这一天不仅仅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也是联合国中文日,这个纪念日选在谷雨,它代表了万物生长的景象,也纪念了中华文字始祖 “仓颉造字”的贡献。

    文字的出现,意味着文明开始出现,人类社会不再是简单的后代延续,开始了文化的传承。联合国中文日的设立充分显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表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肯定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彰显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历史与自信。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系列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结合孕育汉字的生活情境与历史场景,故事化地讲述汉字的来源和流变,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

    借用年轻化表达,拥抱新时代受众

    如何通过影像讲好文字的故事,节目组可谓用心良苦。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影像手段,轻松幽默的年轻化表达,丰富的融媒体传播手段传播和彰显汉字的独特魅力。

    汉字有着浓郁的文化趣味、深厚的情景智慧以及可爱的具象思维。在呈现方式上,节目融合了实景拍摄、动画设计、CG合成等多种技术手段,综合情景再现、动画模拟、声画运用等表达方式,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解读了文字的渊源和嬗变,让纪录片摆脱沉闷枯燥的窠臼。比如,在“文”字篇章中,纪录片通过绘画、动画模拟和旁白讲述相结合的方式生动的描述了周朝时期一个有关王位继承的故事,让观众对“文”字有了更加直白深刻的认识,对“文”所蕴含的文明、气质和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字”从遇见你》一字一集,为了适应当下受众的视频观看习惯和短视频的发展热潮,通过每集5分钟的轻巧体量,以颇具年轻态的讲述方法诠解了文字的前世今生。这样短平快的节目样态、生动化的节目风格,让观众在纪录片视听中有了全新的享受,使得节目一经播出,广受好评。

    巧用以小见大,弘扬传统文化

    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宏大抽象命题,如何从中抽丝剥茧,具象打开一条了解中华文化延绵不绝的基因密码的窗口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纪录片以汉字为题,通过对沉淀于历史深处的造字情景进行轻松、愉悦的揭秘,让观众获得硬核的文字考古学知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熏陶。

    纪录片将文字拆分为不同个体,细细地给观众溯源了每个字的原初形态及其含义,结合孕育汉字的中国古人生活与场景,故事化地讲述汉字的来源及流变,使之具象化。通过观看节目,我们发现文字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相应的也影响并记录着这个国家和周围地区的历史。汉字不仅凝聚着中国先民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思考、归纳、推理以及猜想,而且融入了祖先人们对人世、宇宙万物以及未来世界的浪漫情怀与瑰丽想象。而这,正是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字、爱上汉字、传播汉字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创作初衷。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它凝聚了中华文明的千年历史,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信仰,受众在观看节目时会油然而生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如今,我们不仅要用文字去沟通、去记录,更要在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后大力弘扬、主动传承,以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

    丰富文化多样性,打造汉语学习新范本

    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来看,文字建立的世界都极为深远、广阔与恒常。《“字”从遇见你》让观众从全新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文字,起笔落墨间我们可以与古人对话、给当下启示、向未来展望。

    语言文字是民族的主要特征和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笔一划、字里行间,每一个方块字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联合国将谷雨设立为联合国中文日,旨在庆贺多种语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样性,促进各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保证了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在文化交流增信释疑、沟通情感、缔结友谊,这是中国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延续至今被十几亿人惯常使用的文字,具有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和文化魅力,这使得近年来汉语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学习使用。节目年轻萌趣的传播轻体量契合了当下全球短视频社交风潮,具备较大的国际传播潜力,不仅能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的有益补充,也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风采的一道年轻亮丽的荧屏风景线。

     6 ) 简短有趣的汉字文化史

    1、象

    中国古代是有大象的,而且活动在商周时期的中原。所以河南简称“豫”,一头人牵着一头大象。如今河南电视台的台标就是一头大象,百货商场、雕塑也常常是大象的形状。只不过,由于气候变化大象早已消失,人们只能通过大象遗骸来寻找想象以前的象,这就是“想象”、“形象”的由来。后来引申出“象形文字”,不过这时候的“象形”已经不是“大象”的意思啦,已经是像某一个东西的意思。这里也有点可爱的是,“豫”是一个人牵着大象,那么“像”呢?

    2、马

    “马路”、“商人”的来源。商朝时代的人已经懂得驭马运送货物,于是,后世精通运送、贩卖物品的人也被称为“商人”。至于“马路”词义的衍变则就更加显而易见了。马在古代战争中也非常重要。因而今天我们在谈论对方财力物力的时候,还是会问对方有多少“人马”。马也逐渐人格化了,古书中称,“马高六尺称为“骄””,那么出生马年的孩子真是一开始就有值得骄傲的资本。

    《小雅·皇皇者华》中,“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这里的驹应作“骄”,指六尺高的马,即健壮的马。

    3、虎

    甲骨文中横着的“虎”,本来是竖着的,为了辨识打了横

    一直以来都知道“虎符”的重要性。但是没想到“符合”也跟这个有关。虎符一般一分为二,只有合在一起才能调配兵力,如此称“符合”。“符合”本来是一个动作,慢慢地就成了一个专指与存在的式样、形式或标准一致的词语。

    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颜师古注引 汉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

    4、犬

    狗出现在古人(这里只看中国)的历史里比猫猫要早多了。以前的狗还专门用来捉老鼠,可不是多管闲事。狗就像马、牛一样重要。商周至秦汉时期,官府里有专门负责养狗的犬官。

    上面那个是猪,下面这个是狗。长得很像,但是尾巴是不一样的。

    5、丝

    丝字在古代就是以打结的形式出现。

    6、教

    左上方是“爻”占卜,左下是一个小孩,右边是一只手拿起了一个棍棒。

    7、天

    天太“呆”了吧

    “天”字在甲骨文中像个小人,事实上它也的确来自于“人”。“大”乃为顶天立地。“大”与“人”合并,突出头部的硕大,这就是“天”。周代以后,“天”暗含着神灵之意,比如说“老天爷”。关于“天”,古人自古就有对天的追问,比如“天问”、“飞天”,甚至我们的口语中都会出现“我的天呐!”。

    “大”和“人”。

    8、福

    无论四千年前还是四千年后,“福”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意义一直没变。甲骨文中的“福”字与黄河流域先人使用的尖口瓶很像。这是不是意味着,能装满粮食、喝上水,甚至再来几口美酒就意味着幸福?衣食无忧,至今都是许多人判断是否幸福重要标准。

    “福”与“酒”

    家里有多余的粮食还能用来喝酒,这可不是“富”吗!

    有酒喝就是“富”

    9、文

    胸口有东西,是花纹或者纹身

    在巫史一体的时代,身上有纹身的巫师也是记录历史的史官。仓颉既是巫师,又是汉字的创造者。 传说汉字乃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字成之日,「天雨粟( sù ),鬼夜哭」。神灵再也不能够肆意摆弄人的生命了,从此,人类社会有了“文明”。

    10、笔

     短评

    1~5:中鼎卜天福,6~10:文笔册典图,10~15:走舟车行郭,16~20:陶甑教贝丝,20~25:犬虎马牛象。

    9分钟前
  • Joy
  • 推荐
  • 有趣

    11分钟前
  • 盐酥鸡后援会
  • 力荐
  • 看个五分钟的视频都能让我热泪盈眶,我好爱我们国家的文化!希望央视多搞些像这样传播中华文明的纪录片。

    14分钟前
  • mikawa
  • 力荐
  • “家里贮藏酒的人有福了”

    15分钟前
  • 防守三秒判点球
  • 推荐
  • 新学期给学生打发时间的加餐+1(陆景和你家破产啦?

    18分钟前
  • 黑道少年沈來迟
  • 推荐
  • 天天喝酒的我可以说是很幸福啦

    22分钟前
  • 憨大仁
  • 力荐
  • 用动画演绎汉字演化,轻快活泼的科普向小片。

    26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 今天 你写字了么?!1.5x旁白比较有趣【早餐纪录片】

    29分钟前
  • loveless fancy
  • 推荐
  • 梦幻联动《如果国宝会说话》,真好看!然后……逐渐走向通俗化……直到……最后的说唱,真·有点尴尬……整体还是很有趣的,可以推荐给小朋友们了解一下汉字的最初模样。第五集讲“福”字,文案提到“有一个字被所有人喜爱”,我的第一反应是“钱?”哈哈,果然是个俗人。

    30分钟前
  • 点点盈盈
  • 力荐
  • 中鼎卜天福、文笔册典图、走舟车行郭、陶甑教贝丝、犬虎马牛象

    35分钟前
  • 看电影
  • 力荐
  • 挺活泼 虽然怀疑有轻率演绎的地方(天——宇航员??)不过还是能了解一些知识

    38分钟前
  • Veran
  • 推荐
  • 视觉效果丰富多彩,值得学习参考。

    40分钟前
  • 海山·野火
  • 还行
  • 在等待《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的时候,不妨看看这部纪录片。

    43分钟前
  • ~Rachel~
  • 力荐
  • “你幸福吗?”这句话甲骨文符号来理解,意思应该是“你家里还有酒吗?”艺术文学纪录短片《“字”从遇见你2022》全5集 每集精准04:50长度中、鼎、卜、天、福#今天你写字了吗?延续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简短、风趣,是我喜欢的插画、动画形式,配上杨天翔老师生动偶尔俏皮的解说,真是愉悦的25分钟呐!

    44分钟前
  • 口乎口及
  • 力荐
  • 昨天在姥姥家看到的,讲的是“册”字的由来和演变,简单易懂还很有趣的科普节目,希望多来点。

    45分钟前
  • 发呆中
  • 力荐
  • 强推我淦 这纪录片简直绝了 就俩字 牛逼!福是啥意思 甲骨文里长的像先民酿酒的尖底杯 粮食够吃还能酿酒 不是福气是什么?能酿酒 还能存酒 就是富听完感觉虎躯一震啊哈哈哈 还有关于天的解释 有道理又浪漫 我喜欢

    49分钟前
  • 茻芔艸屮
  • 力荐
  • 无意间看到,是个很棒的节目,能看出节目的用心。对于提笔忘字的现代人(我)来说,很适合。看到“册”这个字的演化,才突然发现仅有五个笔画的它,在古代是个沉重的符号。(毕竟竹简太重……)

    50分钟前
  • momo
  • 推荐
  • 我真的可太喜欢央视的纪录片了,关于短时科普类向真的做的超级好,文案不故作高深通俗易懂,解说也很可爱,笑一笑又咋了,这类的节目本来就特别适合带着小朋友一起看,生动活泼点没啥不好吧,有些人要求也挺严格的就是说。

    52分钟前
  • wekasoul
  • 力荐
  • 还不错,旁白声音是阿天吧!虽然挺喜欢他的声音,但总觉得纪录片旁白还是不要笑吧,声音可以配得轻快些,但请不要一直笑,让人很出戏。

    54分钟前
  • 推荐
  • 中鼎卜天福文笔册典图走舟车行郭陶甑教贝丝犬虎马牛象

    55分钟前
  • 根在南梦在北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