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情感的电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这是一部关于情感的电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被批评说他电影中的女性总是单维的,而他所关注的总是男性,而这部电影正是继<永无止尽>之后彻底的以女性为对象的电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他从不隐喻,在他的影片中,牛奶只是牛奶,并不代表没有婴儿没有母亲抚养,点燃的雪茄也只是雪茄,真正创造过奇迹,使这些东西有了客观意义上的导演只有塔克夫斯基,伯格曼,费里尼.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部电影里开始关注直觉,预感等等,这也正是他一直追求的人物的内心描写,情感描写,他说他从未背离过自己的价值观.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他并不在乎,他是否把观众融入故事还是启发了他们去分析这个故事,他在乎的是以电影强迫他们走进了某些事情或以某种方式感动了他们.
基耶斯洛夫斯基认为,艺术质量的衡量标志,即是观众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会感觉到曾经有过相同感触,会觉得现在或者曾经经历过相同的事情.
基耶斯洛夫斯基用在镜头上套上透光镜的方式让整部电影充满着金黄色,使电影更充满暖意,而不向其先前的十戒那样看起来非常的冰冷.
而电影音乐用了旦丁的诗,古希腊语的演唱,让观众有一种似乎要进入天堂及至的感觉.
基耶斯洛夫斯基让男主角的职业是一位木偶表演家,据说这位表演家在剧外的现实生活里已经对木偶表演失去了信心而不再愿意进行表演.当看完剧本后,答应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担任表演,在给几百名儿童表演的时候,他重新从孩子的表情中获得了被认同感,因此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这段场景的拍摄是他最快乐的一天.
......
......
2 ) 谁来抚慰薇罗尼卡的悲伤。
她有一张大床。她一个人睡。可是有什么东西会把她挤到边缘,甚至掉到地板上,弄疼自己。
她阅读,深奥的和肤浅的。她在独处时突然沉默,看到内心的巨大空洞。
她奔跑,在灼热阳光下,也在大雨里,在繁华城市的街道,也在广袤的草原。她只是突然想要奔跑而已。
另一个她,她们彼此陪伴抚慰,张望彼此的生活,即使有时候什么也看不到,友情,长久而柔软,比爱情更令她信赖。她们相似或者相异,一直相亲相爱。
她曾经寄望于爱情,寄望于一个男子。她相信他是独特的,唯一的,懂得她的。然而现实令人沮丧。相爱亦不能改变孤独的本质。甚至爱本身,一如成长,都是孤绝的体验。她相信他是爱她的,她发现他并不能令她不孤单,这更令人绝望。
她选折离开,清晨,搭一辆长途车去远方。陌生的风景,陌生的人事。她渴望打开心眼,遇见新鲜的自己。某个瞬间她想念那个男子,却感受到两个人的孤独,几乎无法忍受,在长途车上昏沉睡去,不愿思考。窗外明亮的油菜田有如幻觉,恍若世外。可是,她怀疑行走的目的,她看到了什么,她想看到什么。有一刻她想去那个男子身边,只是想而已,她知道。在陌生城市与一个陌生男子共度一天,可是某刻,只想走开,只想一个人待着,仍是对身边的陌生人微笑,没有什么,有时候是会不为什么就不开心的。静静坐着,看天色暗下来,内心安和。一路走下来,原来,行走只是行走而已,不能背负更多,亦无法提供答案。
至于答案,亲爱的薇罗尼卡,请让我引用下面这些话:
——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
——静静地严肃地从你的发展中成长起来; 没有比向外看和从外面等待回答会更严重地伤害你的发展了,你要知道,你的问题或许只是你最深的情感在你最微妙的时刻所能回答的。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3 ) 孤独与迷失——看电影《两生花》
一部耐看的电影
这不是一部故事性很强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部不太“好看”但却非常耐看的电影(故事性强的电影往往让我不会再有看第二遍的欲望)。而《两生花》我却前前后后看了三遍。她有的是对细节的精致雕琢,有的是对情绪含蓄地铺陈。
的确,看完整部电影并没被故事抓住的感觉,但却为一种情绪所笼罩,让人整晚难以入睡, 夜里,路灯昏黄的光线从窗台漫进,电影中那似乎能够通灵的歌声久久地无法散去。
不是占据、不是震撼,是弥漫。这正是艺术电影的气质。
一种情绪在弥漫,没有太强的叙事性,但对光影、色调、水气、甚至尘埃,对这些细节的捕捉,和背景音乐引领,构成了她暗淡、柔软、忧郁、又略带暖意的调子和质感。
维罗妮卡的死去
音乐是这部电影的灵魂。
两个维罗妮卡,一个在法国,一个在波兰,她们有着相同的年龄,有着几乎一样的美丽年轻的容貌,一样的心脏病,一样不同寻常的音乐天赋,以及天籁般的音色。
波兰的维罗妮卡在雨中的歌唱,她是那么热爱歌唱,哪怕在雨中全身湿透,电影中波兰的维罗妮卡很快就死去了。
她的生命如同她美妙的歌声,是那么奔放自由,哪怕连死也是那样的璀璨绚烂。她站在舞台上女高音的位置,开始专注地歌唱。
歌声如空气般透明的质感。
“噢,你们划着小木船,因为渴望聆听我的歌唱;
尾随载满我声音的木筏驶向彼岸,
请回到你们的自己熟悉的土地,不要随我冒险飘向茫茫海洋,以免失去自我而迷航;
我要横渡那无人越过的大洋,但我有密涅瓦女神吹送,我有阿波罗引航,九位缪斯示意大熊星指引方向….…”
那天籁般的歌声如灵魂之音的倾泻,那么自由、那么美好,但就在演唱达到最高潮的瞬间,心脏病突然发作,波兰的维罗妮卡,死在了自己热爱的舞台上。
而此刻远在法国的维罗妮卡正在与男友做爱,在波兰的维罗妮卡死去的瞬间,她的心中突然地一阵莫名的悲伤。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她对男友说“我突然感到一种孤独。”
从那以后,她确定自己原本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还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存在着,现在她知道“有人在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而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重新感到自己是孤单的。”
母亲的暗示
电影里,两个维罗妮卡是彼此陌生的,仅仅有过一次照面的场景,也纯属偶然,而且准确地说不能算是照面,在波兰的那个广场上,波兰的维罗妮卡看到法国的维罗妮卡,而法国的她却没有。
直到那个,两个维罗妮卡都未能相见,但她们的内心中却有着相同的感觉。
两个维罗妮卡都曾经对自己的父亲表达过类似的情绪和感受。
波兰的她对父亲说:“我有种奇怪的感觉,我并不孤单,我在这世上并不是孤单一人的。”
而当波兰的她死后,法国的维罗妮卡对父亲说:“不久前,我有种奇怪的感觉,我重新觉得自己是孤单的,这是突然间发生的,然而一切都并未改变。”她知道有人在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
两个维罗妮卡的心是相通的,她们的身上都带着相同的润唇膏,以防唇裂。也习惯用戒指去抚平自己的眼睫毛。当她们看到孤独衰老的老妇,苍凉孤独的情绪也都会占据两个人的内心。
她们又是不同的,波兰的维罗妮卡明知那样的高音会让自己丧命,但她是那样的纯粹,并不畏惧死亡的威胁。而另一个却意识到危险及时放弃了歌唱,做了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
波兰的维罗妮卡是纯粹的,是灵魂存在的方式;而法国的维罗妮卡则是现实的。所以一个死去,一个活着。
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开头的情景是否可以这样解释:两个维罗妮卡的母亲都对着自己幼年的女儿耳语,一个在冬日里的一个雪夜,指着远处的星星点点的灯火,抑或就是星星,就像清冷超脱的灵魂,如夜空中的星光,那样纯粹和深邃;另一个母亲则在明媚的春光下,拿着春天的第一枚新长出的叶子,指给女儿看上面的叶脉和细毛,充满阳光和希望,像平凡的、现实中的生命。
这是两个母亲在电影中出现的惟一一次,却在电影的最开头。积雪的冬天,寒冷的夜空中的星光;温暖的春日里,阳光下的嫩绿的树叶。母亲的话语是否是对两个维罗妮卡的生命的暗示。
一个是纯粹的,另一个是轻灵的;一个是充满着死感,而另一个却是那么阳光。
现实的维罗妮卡寻找她死去的灵魂
母亲的暗示,是否注定了两个维罗妮卡的命运。一个纯粹,而另一个轻灵;一个生,而另一个死;注定了孤独、彼此隔绝的宿命。
电影中,波兰的维罗妮卡是人,她最后死了。但我更愿意把她看做是灵魂的存在。
人的灵魂能活在人的现实中吗?
电影里,现实中的维罗妮卡依旧活着,但她的灵魂却离她而去了,我想这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一种宿命。灵魂终会远离现实中的生命,正因为如此,孤独、迷失总深深地埋藏在生命里。
活着的维罗妮卡对父亲说:不久前,我重新感到自己是孤单的,还说:我恋爱了。似乎她恋爱的感觉与内心深处的孤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活着的维罗妮卡爱上了那个木偶戏艺人,因为那个艺人似乎可以把死去的维罗妮卡与活着的,重新建立起一种联系。但活着的维罗妮卡要找的是她那已经死去的灵魂。她在哪儿,她要对活着的维罗妮卡说些什么?
波兰的维罗妮卡的那次表演竟然是她的绝唱,而这绝唱也许正是灵魂所要告诉现实的:“我要离开,不要随我冒险飘向茫茫海洋,以免失去自我而迷航,千万不要跟随我,更不用为我担心,我要横渡那无人越过的大洋,但我有密涅瓦女神吹送,我有阿波罗引航,九位缪斯示意大熊星指引方向….…”
灵魂要离开现实里的维罗妮卡,但活着的维罗妮卡却要去寻找她。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疏离是宿命。
没人能帮助维罗妮卡,木偶戏艺人也一样,所以爱情相比这份宿命的孤独感,显得脆弱而无力,其实这不怨爱情,也不怨那木偶戏艺人,其实维罗妮卡需要的本就并非是爱情,她要找的是自己的灵魂,她需要的是摆脱心灵深处那宿命的孤单。
所以故事的结局,维罗妮卡依旧孤单一人,她回到了故事开始时的那颗树下,她还是婴儿的时候,在那里母亲曾经为她摘下春天里,长出的第一片叶子。
母亲赋予了她生命,曾经为她细数叶片上叶脉和细毛的母亲,应该掌握着她生命的秘密,但故事中,母亲早已离她而去。
维罗妮卡的母亲早已离她而去,这似乎又是一种象征,无论对谁,维罗妮卡也好,我们也好,现实中的母亲还在,但掌握我们生命秘密的灵魂之母也早已离我们而去。
想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虚无,而虚无正是人无法活下去的原因。
饥肠辘辘是肉体的虚无,同样可怕是精神的虚空,所以昆德拉认为人行事的欲望源泉来自对虚无的恐惧。
《两生花》的导演基克日什托夫•耶斯洛夫斯基在我看来,其实也是虚无主义者,只是他把人对于虚无的恐惧理解为是死去灵魂遗留在人心灵深处的回忆,一种永恒的孤独与迷失。
灵魂终会远离现实里的生命,但内心敏感的人会寻到灵魂留下的废墟和记忆的残片。这是否是影片的调子虽然悲观暗淡,但却同样柔和、温暖的原因吧。
记得看过美国思想家艾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的文章,他的观点其实也是类似,就是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就是在寻找自己。
现在类似的话被很多人说起,甚至说起来轻描淡写,其实这句读似简单的文句里蕴含着多么深邃的悲观。
爱默生是个牧师,或许人归于宗教,才能从在对这种宿命的认知中得到一种解脱,也正如影片中的音乐多少让人联想到宗教一样。
牧师爱默生,活了79年,而电影诗人基耶斯洛夫斯基10多年前死于心脏病,他那承受化解了太多悲哀的心脏,在他60岁到来前的一年,终于停止了跳动。
备注:
2011年3月24日
这篇文章起初的名字叫《孤独迷失是生命的本质》,若干年后,发觉这种理解是狭隘的,与其说是本质,不如说是不同环境中,人性不同的侧面而已。或是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在不同状态下的彰显。
人是被种种因素局限着的,天生的性情、所处的环境。
雪莱说“人是万物所指向的点”,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但当人能领悟到这局限、渺小,这或许就是人渺小却又神奇之处,所以雪莱又说“人是万物所指向的点,但同时又是包含万物的线”。
于是今天突然心血来潮把这篇文章的名字改为《孤独迷失》,我想当时我所感知到的并非是什么本质,只是一种状态而已,千万种状态中的一种。
当然这种状态的表达正是对身处的这个时代环境的标记,是这个时代让人性中的某些侧面呈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是种多维度的传感器。
而每个时代,那些被时间证明堪称大师的人物,则是人类这支传感器族群中最敏感的一群人。其实所有人都在被这个时代所标记着。只是大师们,或许正因为他们身上所留存的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本真的性情气质,通过他们的生命感受、经验所呈现出的这个时代状态特征,是更为瑰丽绚烂的。
2011年8月24日
内心灵魂,过去我总是将其理解为封闭而神秘的,其实灵魂应该是开放的,人的观念在与他人的关系、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包括自然)中逐步成型。
自身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周遭环境的体现,也能超脱地看待周遭、理解自身的存在。同时让自我的生命具有更宽泛的视野,而非将自我灵魂封闭。
或许现代人的孤独,正是由于与周围人事的关系渐渐疏远,人作行为判断的价值基点仅仅为自身的欲求好恶所局限,而不具有更宽泛的视野。
我很难更清晰地去表述,但确实能渐渐感受到过往个人主义的局限,只是现在很少有时间能好好阅读、静下思考。暂且留下个记号。
4 ) FIFF11丨DAY8《两生花》:如果真有一个人完全像我,看她就像拥有另一个自己......
第1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两生花》,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相同姐妹花们柔软舒适的评价了!
蹦擦擦:
这世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我。
费了木:
气质电影,情绪电影。一种淡淡的忧愁、寂寥的气质与情绪。
我们敏熙:
没有之后“蓝白红”的限制下,影片的色彩到达了难以形容的美妙程度。
不是兔槽:
摄影配乐都太优美了,双重生活的维罗妮卡,偶然相知的某种牵连又悄然间香消玉殒。
法罗岛帝国皇后:
改名《蓝白红三部曲之红》毫无违和感,基耶的电影让电影看起来像一门真正的艺术。
fire_storm:
多么有趣的设想,多么精美的画面,基耶镜头下的irene是不属于凡间的精灵,散发着微光。
Pincent:
适合大荧幕,影像真是太美了,镜头始终跟随着女主,有种亲密感和沉浸感,看到的是迷恋生活、感知世界,还有孤独感。
格系艺人:
一个是死去的理想的灵魂,另一个是存活于现实的肉体,影片画面美轮美奂,无论是色彩的运用还是镜头的调度,导演仿佛都在告诉你我就是master。
晓风与你残月:
基耶一向优秀的配乐和摄影,好美。也蛮喜欢这个设定,基氏独有的忧郁气质,越看越喜欢,只是感觉波兰薇罗尼卡稍微少了点,以及后面那个儿童读物作家感觉多了点。
Sparrow:
Veronica的生活太烂漫,波兰街头的惊鸿一瞥,木偶男的隐约召唤,美好总是短暂而绚烂,隐秘而孤独,两生花的共生之态似乎因一点小资产文艺的心理,在隐约的狐疑中得以确信。
野凡:
游离光影,散文电影。你是否也曾有过那么一瞬间感到无以名状的悲伤,这种悲伤毫无来由,突如其来令你猝不及防,如果你曾有过,那么或许这世上存在着另一个你,你感受着他的悲伤。
飞檐:
“世界上另外一个我”,差异下的无差别孤独,爱与愿望都难。街头足够浪漫,然而这一种浪漫似乎有些虚幻破碎,但它不该是残忍的比照物,片子缺乏真正的内核,生命似乎不该是这样被简单定义的。
果树:
以人为镜中看见自我也看见生活的本质,现实主义笔法却在外边套用了很艺术化的初始设定,人物的状态始终沉溺于与外界的关系中并被音乐等非物质的追求包裹,让全片有种氤氲又圆融的触感,整体很高级。
子夜无人:
两个人命定般的相遇时刻拍得太美,隔着一趟动身的巴士,她们在确认彼此存在的这一刻,从此和对方失之交臂。一个“我”拖着衰竭的心脏在舞台上歌唱,然后像个坚贞的勇士倒在了自己的战场;另一个“我”小心翼翼捧着这颗脆弱的心脏,在爱情的世界里流连忘返,但它没能被欢好浸泡、却先被无名的悲伤侵染。未及拥有就已经失去,不曾并肩就已经孤单,还没死去就已经虚无,在暗红色的记忆里花开并蒂:那不是两个人的对视,那是两种命运在探视。
Bob_Chow:
追逐与天使与圣歌的同时也是春天的到来,一种思潮的涌动伴随着对于性的探索逐渐开始。生命在看似春天到来的东欧是那么急速逝去,又活在了另一人中,两面性在称谓和表象上,也在歌声中。男性角色的作用是余下的使人疑惑的点,不可置疑的是他是操纵者,却又是创造者,手下的小人是模仿,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但是又通过小巷街景咏叹调和构图带回了古典深处,时代是重叠的,这般来最后指向了宗教或冥冥力量的超时代性。观感和实验性兼备,但是精妙度在后半段差了口气。
#FIFF11#DAY8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两生花》:当湖畔的艾柯吕斯说了话
作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两生花》诞生时间刚好夹在了两个系列即《十诫》和“三色”(《蓝白红之蓝》 《蓝白红之白》 《蓝白红之红》)的衔接点上,有趣的是作为与导演合作多部影片的编剧皮耶谢维奇自己也没料到《两生花》可以在中国获得如此强烈的欢迎。
《两生花》的内核是极具张力性的,它似乎时刻接受任何观点和理论的阐释,并且不排斥任何被再度创作的可能。同时影片关于两个女孩的相互凝望、歌唱又高度贴合了观众与银幕上镜像的影像之间凝望与被凝望之间的对视关系。或许我们可以借此来对这部电影进行一点猜谜式的想象,一个后现代的神秘故事,一对像两滴水一般相像的少女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城市间的想象。
影片的开场,波兰的维罗妮卡(简称“波维”)在放声歌唱,摄影机给予了一个波维的近景镜头,于是我们从这个镜头里现在地得知这是一个关于少女与歌唱的故事。接下来的一段,在暴雨中奔跑的波维与载有领导人铜像的卡车擦身而过,卡车与铜像同时表明了波维的地理和时间双重坐标,即一个cold war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度,而在之后的一场广场示威段落中,也将电影的时间锁定在了一个更为确定的阶段,一个东欧剧变的时代。在广场示威之后的段落,则是对波维唱歌后脆弱的身体反应叙述。两个段落的衔接使社会的巨塔摇摇欲坠,城市街道的骚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波维的身体形成了一种平行的易碎关系,而波维不出所料,则在一场演出中倒在了舞台之上。一个死者视角的主观镜头之后,镜头转向法国,法国的维罗妮卡(简称法维)在床上和男人交欢却感到一丝孤寂,她同样具有音乐天赋,却退出了音乐的舞台给一群孩子授课。在电影中,法维时刻感受到彼岸缺失的存在。如果说波维是完整的,传统叙事意义上角色即具有音乐天赋——得到展示机会——为音乐而死,那么法维则恰恰相反,电影在后半程所做的正是对波维所做的行动的探索与颠覆,它是反叙事高潮的,或者说当我们跟随法维在进行感知与探索时,恰恰是对传统叙事期待的一种打破。当传统叙事被打破时,打破的还有传统意义上的观影快感。
斯拉沃热齐泽克将维罗妮卡的二次选择看作是狄更斯《远大前程》等文学中发现的、传统升华式逆转的一个新的版本。在出生时,皮普被指定为一个“远大前程的人”,每个人都认为这预言着他的巨大成功;然而在小说结尾,当他放弃伦敦虚假浮华的生活回归童年社区时,我们才开始明白,他确实实现了那标记他生命的预言——只有在找到力量,离开伦敦上流社会的空虚喧嚣之后,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远大前程”的人。我们在此遇到了一个黑格尔式的自反;在英雄经受考验的过程,不仅仅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我们用以衡量他的性格的伦理标准也相应的转变。
如果说影片有一个一以贯之的行为动作,那就是相互对望的凝视。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展现了不同的凝视动作如克里斯蒂安麦茨在电影第二符号学所讨论那样,电影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混淆自我与他人,真实与虚构的状态,充分唤起了一种心理认同机制。眼睛是我们欲望的器官,我们观看电影感受着影院机制所带来的:“认同、窥视、恋物”之感。同时电影院所形成的暧昧环境意味着我们可以跳脱身处的象征秩序,重回镜像阶段的理想王国。而电影中不停的观看凝视动作,也是对两个维罗妮卡相互凝望中建立主体性的一次次确证。两个维罗妮卡在游行示威的广场上凝望、在照片中凝望,时刻感受到对方的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凝望的目光是永恒的单向,似乎基耶有意为之,不想形成两种视线的对视,而打破其间的暧昧关系,就如同在电影创作法则中,凝视摄影机意味着对封闭自足的完美幻想世界的打破。而两个维罗妮卡也如同观众在观影时所形成的具身性身体反应那样,为镜像中的人哀悼哭泣。
另一方面,电影给予了我们高于相较于两个女性主角高一级别的全知视角,让我们在第二个段落中不与法维平行,设置了另一个男性角色“木偶师”,和观众共享全知视点。而这个男性角色在后半段成为了一个占据了支配者的主导地位角色。他操纵木偶,制作木偶,又给予法维以所寻波维的生命线索,而他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创作关于两个女性的木偶剧本。男性视点的介入打破了原本两个女性相互探索的平衡,反而变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他者,甚至似乎更像一个拉康意义上的“大他者”形象而存在,无所不知,无所不看。如果我们将叙事看作一种权力的象征。那么整个法维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女性追寻着她复杂的情感动向去探索事物、去感知世界,但她最终发现自己可以感知,却是始终被书写的对象,是被分解的素材。
于是,结合上面三种解析,就获得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观看的故事,一个观看中学会哀悼学会哭泣故事,同时这又是一个注定悲伤的故事,因为无论是观看还是被观看,电影中的两个女性始终是男性木偶师的创作素材,她们注定只能给更大的权力拥有者左右,同时套用齐泽克以远大前程分析本片的看法,这又是一个我们默认着悲伤却被篡夺了对电影中人物命运观点的电影。传统意义上希望主角放声歌唱的期待被打破,我们被影片潜移默化的定义了一种新的观念标准,来体味一个关于看与望的故事。
我们将基耶斯洛夫斯基进行一种身份的定位,他似乎身上更多地纠缠了一种cold war延长线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身份认同焦虑,使得他的电影无时无刻不是政治的,但他的电影却又从来不对政治直抒胸臆,而是一道水中的折影。而两生花中透过镜像、玻璃球、映像的观看,也正是对cold war年代东欧与西欧水火不容对峙的化解,将异己、昔日的恶魔映照为自我的形象。也如那个古希腊神话一般,那喀索斯迷恋水中的倒影,顾影自怜中变成一株垂于湖畔的水仙花。然而即使古希腊人也知道,没有艾柯吕斯的故事,那喀索斯的故事也是不完整的。艾柯吕斯爱恋着那喀索斯,却被诅咒只能重复她所能听到的声音。而那喀索斯故事的完满性也指向了一种电影的完满:“是声镜使视镜完满。”在有声电影出现之前,声带(收音机)曾具有创造言辞的能力迫使观众去长时间在家倾听,却因为观众的不忠而嫉妒,电影女王惩罚了她可怜的声带,剥夺了她的创造力,迫使她重复声带上人发出的声音。当艾柯吕斯遇见那喀索斯,被他的青春美貌所撩拨,但那喀索斯倾心于水中倒影,无心理会艾柯吕斯。她本应向他求爱,可是不先对她开口说话,她就不能说话,那喀索斯的世界被限定为两个想象的世界,也就是无法得到的情人,那喀索斯终于忧郁而死。
而如果说拉康意义上镜像阶段的主体性形成,其间的机制是视觉形象之上建立的,那么影片中声之影对两个女主角命运性的决定作用正是对单调的光之影的补足。于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声音说话了,她说了自己的话,艾柯吕斯的声带在《两生花》中痊愈。波维放声歌唱,声音的游荡刺穿了波维的心脏,于是艾柯吕斯的声音来到了法维的身上,法维一边如那喀索斯般迷恋水中倒影(波维),一边又在哭泣,因为她感觉到水中倒影的消失,而她却注意到了可以开口的艾柯吕斯。法维选择离开了她唱歌的命运天赋,如同从水面起身的那喀索斯拒绝了艾柯吕斯的求爱,转而蜷缩在平静的湖面等待下一次倒影。
6 ) 灵魂的灵感
灵魂的灵感
(我只想用我的文字,让你感受这部电影的美丽)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1991 基耶斯洛夫斯基 法国
小小的玻璃球在指间,掠过什么,就装进什么,有星星在游动,尖顶的房子和树变成童话中的形状,蒙上玻璃的光线变幻无常。我看到我高三时的日记。
03.04.05星期六(距高考)63天 晴
透过绿茶摇晃流动的液体,细小上升的白色汽粒,所看到的景物都被涂上一层油绿油绿的明晃晃的光。一切都在浮动,太阳,走廊,那个男生,树,招生咨询会,在绿茶的瓶子后面。一切都那么不真实。在阳光这么好的午后,我的生活被一个绿茶的瓶子全概括了。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我都看见了,然而却都是那么的遥远,在浮动的色彩里……
总有孤独的孩子沉溺于这小小的游戏,无法自拔。维罗尼卡在行驶的火车上,小小的玻璃球在指间,掠过什么,就装进什么,有星星在游动,尖顶的房子和树变成童话中的形状,蒙上玻璃的光线变幻无常。她从法国去波兰旅行。她不知道波兰有另一个维罗尼卡,她不知道她在得知自己被入选合唱团时,将手中的玻璃球使劲砸向地面,玻璃球弹起的时候,她不知道她仰起脸,闭起眼睛,迎向在阳光中变成金黄色的细尘纷纷。
也总会在某一时刻,产生奇异的幻觉,感觉自己已经经历过这一时刻——熟悉又遥远,内心深处一点隐隐的感应,仰起脸终又低下。有人说这是前生残存的记忆,当记忆中的场景与现世发生重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喜欢的毛姆小说《刀锋》里写到,拉里在印度看到自己的前生,在一支烛光后面,重重叠叠的老妇人、犹太年轻人、英国贵族……是他已经过过的人生。 甚至有人说,用食指压住眉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中间一块光亮的地方,时间久了便可在那一块光亮中看到各种景象,那便是自己的前生残存的记忆图景。灵魂总在某个地方,像某一种严峻的信仰使我们向往;前世与今生,是怎样的孤独让我们渴望与另一个灵魂的重叠、呼应?
“这一辈子,我总感觉自己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在同时。”直到最后,她看到两个名叫维罗尼卡的木偶,感受到谶语般的重击,这人生的玄妙都是从木偶背后的细线开始的吧……
在歌唱到最高处时生命中止。最后一个音符是灵魂轰然倒塌的声音。她曾经在雨水里歌唱,歌声在雨水中飞扬;闭起眼睛,雨点敲打在脸庞上的温度与重量像交响曲一样激扬,已经分不清哪些是雨水哪些是泪水,哪些是歌声哪些是灵魂在汹涌。从没有人告诉过我歌唱是一种危险的动作。波兰的维罗尼卡,在心脏揪痛时,在风里,捂住胸口。她有种奇怪的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活在这世上。父亲说,你本来就不是。
当风起时,有人对往事讳莫如深。有人在风中砌造房屋。有人把匕首一直刺进心脏。这是我曾看过的诗句,没有人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孤独,为什么在人群中却依旧孤独,为什么与谁相恋却依旧孤独。在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一个灵魂,就像镜子里的寂寞影像一样,有着与你相同的眼角眉梢,与你相同的喜乐哀愁?我们渴望灵魂相拥的温度,指尖却只触到冰冷的玻璃。
金黄色的光线里肉体在起伏。激情退却,她却又有无法言说的忧伤。法国的维罗尼卡好像总会在欢爱之时感觉到死亡般的强大失落。突然袭来的强大忧伤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她也有个奇怪的感觉,觉得好孤单,突然一下子。但其实又什么都没改变。父亲说,有人从你生命中消失了。她侧过脑袋,若有所思。
法国的维罗尼卡在小学教授音乐。有一个木偶表演家和故事作者来她的学校表演。她没有预知未来的灵感,即使她从小便拥有另一种奇特的灵感。
爱情像木偶的舞步般轻盈地到来。小小的芭蕾舞娘,在他的指间舞蹈,却跌倒,被关进盒子,再出来时已经化身美丽蝴蝶。翅膀飞扬的瞬间,她看见他的脸光影如潮。
礼物。有什么比一个爱情的悬念更珍贵的礼物?他在深夜的电话那头欲言又止。是什么使握话筒的手勇敢,又使叹气的嘴巴懦弱?不说话,不说话我已经听见你要说的。所以我要挂了。之后是信。空信封里只有一根鞋带。那个关于鞋带的可爱小故事讲了些什么?唉呀呀呀呀呀。像一句语义不明的长叹,像一句不够悲伤却足够忧伤的长叹。鞋带在指尖缠绕,眼波在心事间缠绕。维吉尼亚雪茄盒子是空的;午睡时照到脸上的镜子反光如灵魂的投影般奇异。他寄来一些声音,像鞋带像雪茄盒子一样稀奇古怪。有纸被揉成团;火车进站或者出站,突兀的歌声,广播里一个男声在报寻人启事,一个女声在报站名,咖啡馆的门打开时吱呀的响,女招待的鞋跟很高。“抱歉打扰?”碟子碰撞桌面,勺子轻触杯壁,声音像杯子里的液体一样芬芳。有什么东西破碎了。有人被俘虏了。
赴一个约,声音是唯一的向导。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靠听觉前行;什么力量使你在这里喝着咖啡等我?如此憔悴而深情?
但谜底却并非爱情。多么讽刺,他在她的身上寻找灵感,这灵感就像她与波兰的自己之间的联系一样微妙,然而这对她而言无疑是一种利用。她终于明白他并非她寻找的那个人;他比她自己更了解她,因此即使哭泣即使欢爱,他只是她灵魂里的另一个注视者而非她所期待的那一种重叠与呼应。也正因为他注视着她,他看到了她自己看不到的更多的东西:
暴乱的街头,她穿着大衣站立着,在快门开启的几百几十分之一秒里站立着,目送那一个自己乘坐公车远去;暴乱的街头,另一个自己穿着大衣站立着,在自己的镜头前站立着,她注视着自己,有巨大强烈的情感使她保持一种无法言说的表情。她们曾那样强烈地感应到彼此,灵魂却终究在重叠的前一秒擦身而过,她终于明白自己所有的感受,所有无来由的悲伤与孤寂。她开始哭泣,揉烂那张照片,她第二次感受到死亡般的痛楚,前一次是在欢爱之后,这一次却只有用肉体之快来平息灵魂的痛楚。不,灵魂无法在肉体的饕餮中得到安慰,玻璃球在激情中颠簸,也许就该在这一刻死去,心电图会像突然绷直的鞋带一样一马平川,眼泪过后,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对所有他以为美丽的事物,从来只有一句形容:“像电影一样美丽。”——我以为,《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就是这样的电影。
说实话,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在看的时候都有点难以忍受,那种缓慢的节奏下流淌的画面与情绪,对于在生活的重复与琐碎间日渐粗糙与浮躁的我们,也许是太过奢侈了。但每一部影片,看完之后却总有很深的印象和情绪留在心里。那种优雅的,伤感的,清冷的,细腻的,敏感的,深刻的,……是波兰人的法国气质?六楼的专业实验室里他以手托腮,忧郁地看着你的黑白照片上的表情,多像一个满怀心事的早熟少年。哲学家刘小枫称他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我想我在那一张黑白照片上,看到了他的颜色。
他很严肃。他从不讲故事,他只是把他注视到的那些灵魂放置到银幕上。但他并非不浪漫。他的浪漫是有深度的,像深井底部的凛冽泉水,从不激越地喷涌,却一直在那里,一直在那里。并且凛冽如风。
他说,有一个波兰女孩,有一个法国女孩,她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Veronique……
四星半。这部电影有一种奇特的魅力,看完可能并不明确它讲了什么,维罗妮卡最后怎么了,她和那些男孩发生了什么,但会被它深深吸引:一种神秘、美丽、不可知的忧伤和希望,笼罩在金黄色的色调下。那种奇特命运的相似,好像神向我们心中写下注脚,给我们启示,又好像某种残酷的戏弄。木偶师就是那操纵者,诱惑者,指引者,诗一般让生命中的悲伤与爱意显影的人。天使般的维罗妮卡,细腻的如阳光一般照入每个观者的灵魂,好像但丁笔下的诗"每一颗星星把他的光辉和德行/雨点般得倾泻到我的眼睛中/我的美丽对这个世界十分新颖/因为它来自深不可测的天空",
翻译的不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波兰的广场的那一幕我好爱
我觉得这是那种值得一看再看并且不会烦腻的电影,并且随着自己的情感和认知,会发现更多的神秘。电影是美到了骨子里头的,色调、音乐、女人、情绪等,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挖掘了。但是电影真的太美了。
对我来说,滤镜哥的牛逼之处从来都不简单在于意义. 我也说不清楚它好在哪, 说的出的那些又觉得也都不是. 但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享受, 会陷进去, 也许因为音乐什么的, 不管第几遍都会大哭, 又疼又爽. 很治愈. 好的那种.
你真的好美。
两生花其实可以作政治(国家)的提喻,但这样显然破坏了电影的意境,使其变得凝涩。从叙事等角度去评价也显得刻板。所以还是感受为上:一种糅合了液态、气态和固态的多维度感知结构(或者已不成结构)。但却不知怎么的,自己并没有很感动。一个瞬间:克拉科夫的广场旋转“发现”镜头击中心灵。
不知道那些看完之后说 “我也相信世界上存在另一个我” 的朋友们是否记得 他们曾经这样在失败面前自我安慰 “要相信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 呵呵呵呵呵
兰波说,我是我,但我是另一个我。如果其中一个死去了,剩下的那个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任何爱情都无法慰藉
不是克氏最佳的作品,而是一次雄心的尝试。克氏毕竟不是塔可夫斯基,他的现实主义性格太重了。
广场上那个旋转的镜头。定格了一切
SIFF14。老基是很好,伊莲娜仍是我觉得最美最有禁欲气质的女演员,但我已经过了“世界上另一个我”的神秘主义年龄段了。不喜欢法国段,过于用力过于冗长,太符号化以至于老基说自己没有喻义我都不相信。波兰段还是很好的,维罗尼卡唱歌时心脏仍会痛,说明我还未麻木。最好最美的是Preisner的OST.
文艺片真可怕,我又没看懂……
两个维罗妮卡,同样的姿颜姝丽、天资聪慧,连先天遗留的病症都不无二致,而生者就如同玻璃球中的倒影,始终不会与死者重合。她会选择安稳而不是冒险高歌、向死而生,她迷失、孤独、努力探寻真实的世界,得到的却只有性与虚无。基氏提出了一种生命的假设,而他的镜头也一直在阐述着这个母题——即,在命运的洪流中寻找自己。
波兰方面的故事短了一些,但法国的那个确实烂漫很多啊,相当文艺了,很多镜头好奇特,颜色运用太美妙了(和昨天的毒品网络又是不同的风格),很多地方一片昏暗然后突然一点点大红⋯⋯挺美的
几乎可以把我写给《白》的短评完全照搬过来——热评区执着于看懂的观众们已经误入歧途,因为它根本不需要你看懂啊!只有摆脱了“电影必须看懂”这种成见的束缚,你才能打开感官来体验那些微妙的情绪。再者,它有什么不好懂的?无非是两个女孩受到爱的感召,而她们碰巧分享了同一张面庞。情欲戏似有潋滟水光,伊莲娜真真美到不可方物。纯净的歌声涤荡心灵,声画构筑的冲击力超越了语言。这样的电影,年轻时看塑造审美,长大后再看能领略真正的电影之美。深刻地感受到大师们的电影世界在框架之外,他们试图通过电影触及人性与情感的未知领域,而大多数电影只是通过技巧迎合观众的经验罢了。
终于看了,心里的感觉淡淡的,世上会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也跟我有感应呢?
以美丽不可方物的色调渲染出一片神秘氤氲,雨下闭眼如莲花般盛放吟唱的姿态,在舞台上吟唱出璀璨如星辰的歌声后倒地,双生花相遇时的惊鸿一瞥,与木偶师电光石火地对望。世上至美之物都是辉煌而灿烂、脆弱而短暂的,皆不可解释无法言说。
我没有看懂!!!!!!!!!!!!我要气死了!!!!!!!!!!!!!
世上存在另一个自我吗?黄绿主色调的画面唯美烂漫,配乐圣洁哀婉,颇具宗教感。着迷于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运用了多种微妙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片头星夜与绿叶,枯叶,鞋带-心电图,偶师-上帝,唇膏,弹珠,眼镜,黑衣女等),使影片值得多次观赏并深入解读。红色闪回与灵魂主观镜头赞极。PS:2021.9.24.北影节-深影国际影城-4K修复(转2K版?)重温,有点失望,观感不若初看时好。有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过对“另一个我”或曰Doppelgänger(同貌人/二重身)的疑虑,所以没法深切共情,另一方面我对基耶斯洛夫斯基这套符号早已不觉新鲜了,甚而感到有些直白和虚浮(特别是后半部,真的只有符号与那抹情绪在支撑了),或许我应该重新评价基耶,但目前还不到时候,尚待重看其他作品与补完另几部~(8.8/10)
连着重看两次,奇士劳斯基居然计划在法国的17个电影院放17个不同的结局!其中一个是法国的女孩再次去波兰,看到了第三个维诺妮卡!机遇、命运、意愿。当亚历山大第二次背叛,维诺妮卡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离开。“薇若妮卡”在拉丁文中为“真”vera和“影像”icon的合字. 2021.11.27 都不记得是第几次重看了,这次是大银幕。这是基耶最丰富的一部。第9诫那个爱唱歌但心脏的不好的女孩,她是怎样的故事?这里她只有爸爸而没有妈妈,这个爸爸刚好又是第8诫的父亲,这次他的故事不是被偷走的女儿,而是和别人的一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