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这世界本来就是你的敌人-极端人生(生活三部曲之三)
Godfrey Reggio - Naqoyqatsi
雷吉奥的生活三部曲完结篇,用最日常的影像,完成了对人类文明的极端颠覆。
因为人太多了,人类制造的信息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污染,一切罪恶与不适都从一个念头、一个信息开始,信息的爆炸把每个人推向极端。
人把世界变成非人,人间所有貌似美好的影像,就都成了对人性的凭吊与祭奠。
导演捕捉了充斥我们生活那些最常见的影像,所有我们认为生活还有意义的理由,一一被他拿来颠覆,方法只是增加一些实验的技巧,揭露出所有影像背后的孤独与疏离。
这信息的世界依赖表达与交流,每个人都参与制造了信息垃圾,每个人都给这个世界带来压力,每个人都是啃食大树的蚂蚁,我们心中的宁静祥和再也不可复归。
所有貌似温暖的影像,就这样从骨子里升起深深的寒意,我们的生命原来依附在工业的、科学的、信息的结构之上,变成了庞大非人结构上一只小小的蚂蚁。
重点是每个生命都被异化,似乎只有生命之初的婴儿形态才潜藏着无限的可能与美好,似乎人类的一生,仅仅只是完成了对生命本身的可耻背叛。
把人类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的宏大坐标之内,这些生命创造了怎样的文明?
如果我们的科技只能让生命异化,难道它不该毁灭吗?你有没有听到末日的足音?
正是在末日的悲哀笼罩之下,这世界才充满了动荡与疯狂。所有伟人共同推动信息的暴力,共同完成了对人类心灵空间的毒化与戕害。
你为了一张张揉皱的纸钞,出卖了自己生命星空里永恒的光芒。
你的价值已经被世界抹杀,这世界本来就是你的敌人,所以你来到这里才会哭啊。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时刻准备颠覆和背叛这现实的世界,保有自己生命更多可能。
是的,只有反叛,成为异端,我们才有机会不断亲近自己生命的本然。
10元包邮,多买八折,我的网店:
http://shop61179315.taobao.com/ 2 ) 短评
这部片子在怎样用视听语言深层次的剖析战争是不够的,我的观影感受关于战争之所见:人类对比整个浩瀚宇宙太渺小。
这部片子在剪辑上给我的触动挺大的。图像和图像转得不留痕迹,这种先锋形式在探讨电影的纯粹电影行上是有帮助的
3 ) 文明的暴力
配乐真心很赞,难怪有人抱怨,这与其算作一部记录片,还不如说是一个MV。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确实把一部分影像给淹没了,但还是要承认,这音乐本就是这部记录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至于影像,确实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人类之间相互的现实暴力之上,人们还遭遇了一种文明的暴力:人们被文明所裹挟,却不自知。从影片一开始的影像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历史文明的沧桑,而贯穿始终的黑白影调,也使这个故事更显沉重。时间、速度、比赛、竞争,节奏越来越快,人类从诞生之初似乎就总在争夺着什么,同时也在炫耀着他们的争夺,这个过程丝毫没有停歇。
在我看来,这部片子是使用大量的象征符号堆叠而成的,有历史事件组成的符号,也有人物组成的符号,更主要的还是现代科技所产生的那些符号,最后汇成象征整个人类文明的符号。影片主题就在这些符号的象征意义上表达出来。
对权力、金钱、荣耀的追逐,或是某种具有魅惑的东西,使人们陷入了某种不自知的境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许,在这个充满文明暴力的世界中,人类的生活也只有慢下来的时候才会显得略有温情或是幸福。
4 ) 2002年時的評語
導演說,這是一個沒自然生態的世界,這是一個科枝的世界,主角不是人。科技的步伐太快,會殺人。所以,這是一個暴力的世界,生活是戰爭,戰爭是生活。我們沒有戰鬥的對象,我們只是戰爭的工具,而對戰雙方是誰 --- 不知道。這個世界太快而文字太慢,映像因而成為了他演繹他的意念的工具。
作為觀眾的我只有目瞪口呆。首先,導演的確能只用聲音和畫面,這兩種電影最基本的元素,加上剪接的效果,來表達整個主題。全片對白和文字欠奉,映像更似乎經過細心挑選,每格畫面都有其象徵意義。以現代音樂作配樂,令影片的風格更一致。令我目瞪口呆的原因是,導演自己也成為了這個殺人的行列:映像多﹐快,而內裏的資訊多,看得費神,加上配樂的狂轟濫炸,令這場思考的盛宴變成真正的戰場,觀眾由頭直追到尾 --- 直到最後,發覺導演親身示範現代社會的無情:你追吧,我不會等你。
有解藥嗎?影片沒說。不過,至少,我們可不可以停下來,看清楚科技的真象?(或者,放慢一點,讓我「看」清楚每一段映像,可以嗎?)
(推薦:1. 影片的網站。這個現代世界的多媒體思考一直進行中,請參閱forum部份。2. 書本: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心科技。多年前的書本,但"科技以人為本"的概念似乎還沒有其他書本比它解釋得更清楚。)
5 ) c'etait un coup de foudre!
这是我第一次有意识的接触纪录片,之前没头没脑的看过些许,时或鲜活,时或沉闷,这也一向是我对纪录片的看法。
直到了巴黎以后,我住在爸爸一个法国朋友的loft里,他是个酷爱电影音乐文学的人。有天跟我谈起Philip Glass的音乐,后来说起了这套间隔多年的系列纪录片。他用法文读音规则来念以hopi语言命名的电影名字的情景我至今记得,当时是个下午,阳光明媚,闲来无事的我跃跃欲试,他严肃的摇摇头,坚持说晚上天黑后的效果更好,而这样的影片值得配上一个美丽的夜晚,当然还有些许葡萄酒吧,,,
晚上,我一口气沉入Godfrey Reggio和Philip Glass所营造出的奇异海洋世界里,连续的几个小时我深深沉浸在震惊中,这种感觉只怕再难拥有了。现实的影像,激烈的音乐,我一下爱上了纪录片,这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无疑是最完美的。
真2B,血吐了一地...
(纪录片无评分)不能说一部比一部难看啊,这部起码冲胶片的花样多了不少呢。
这样的先锋艺术电影已经超越了纪录片的范畴,完全就是一炫技的意识流,难得导演嗑了那么多药还能保持一颗悲悯的心,从头到尾全程的新古典氛围原声,飞到死!!
确实是三部曲里最难看最先锋的一部,大量负片效果影像意义何在,甚至有鬼畜???就是足够无聊
5.5。大量工業特效場景的加入讓本片自身變成為了前兩部一直批判的現代工業製品。
杞人忧天-01/31/16 at MoMI
技术淘汰的太快,如今看来只剩下马友友的琴声
不如前两部,而第二部又不如第一部,虎头蛇尾了有点,资金也是主要原因吧,导演对“三”又是那么偏执…
这片说好听点所选视点独特,说难听点博取观众眼球收视,玩弄拍摄技巧。
实验短片拖长以后导致的尴尬,一个多小时里无对白无连贯情节组织的意象流动,无法不让人感觉冗长。GR很喜欢更换现实场景的色调,来达到超现实的效果。片中无限放大的一组镜头,开始时对废墟空间的关注,以及马友友大提琴为亮点。美国的原子弹实验影像也有使用。想像能让一切切题,抽象受技术影响颇重
格拉斯的配乐在这一部里继续保持了水准,某种程度上可能比《变形生活》里的还要优秀一些,不过导演到第三部似乎词穷了不少,毕竟这部的主题前两部已经都有所探究,画面也粗糙了许多,可以看出想要突破的心情,但是主创们面对一些技术壁垒却没有做出更好的选择。
《战争游戏》与高弗雷·雷吉奥另外两部“qatsi”纪录片一样,很难被称之为某一类电影。它就像一个万花筒,或者你也可以将它理解为“后现代主义的拼接游戏”,有些人认为它特立独行充满先锋的实验性,也有人诸如Roger Ebert认为它“ 作为一部影片有不少问题,作为MTV倒相当出色。”但我认为《战争游戏》最为迷人的一点就在于放弃了叙事而只依靠影像和音乐的它,证实了那句话:你是什么样,“你看到的电影就是什么样。”
叠化 去色 负片以及其他特效的综合使用使片子迷幻味十足 尤其是叠化的使用 炉火纯青流弊到家啊 都说这是生活三部曲最差的一部 看来是被低估了 我们需要这样的纪录片而不是傻逼央九那样的
这个系列到第三部,已经没有新意,画面没有第一部好,节奏感也差了些,有些内容有凑数之嫌。
风格与前两部大为不同,由写实而写意,是三部里艺术化最明显的一部。
好像用X光或热感应器等等仪器显示的画面掺杂一起,不像纪录片,看了头晕
三部曲,CC逼格比较高的片子。墙推。画面一流,创意一流,像广告片、MV一样的纪录片,不要解说,不要字幕,画面音乐就够震撼人。
后半段跟主题已经没啥联系了,剪得太散,远不如前作。
异常精彩地探索身体科技暴力的联系,马友友做的插曲实在是有点太惊悚的。持电影是叙事艺术的不推荐此片。
运动就是战争的和平演变形态 人体细微到分形数学模拟 负片 X-光片 建模的太粗糙了 …… p.s. 诺兰喜欢三部曲的失衡 但这里却有建模模拟盗梦汽车入水的一幕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