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
  • 无尽
  • 非凡
  • 猜你喜欢

     剧照

    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1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2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3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4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5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6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13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14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15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16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17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18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19活死人之夜196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08:38

    详细剧情

      在一场意外中,芭芭拉(朱迪思·欧迪 Judith O'Dea 饰)和哥哥遭到了丧尸的袭击,这些活死人个性凶残样貌可怖,在它们的脑袋里,只装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吃”。受伤的哥哥不幸感染了病毒成为了丧尸中的一员,悲痛和恐惧之中,芭芭拉逃进了一间民宅内,在那里,她遇见了同样在此躲避丧尸的本(杜安·琼斯 Duane Jones 饰)。  藏在这间屋子里的并不止芭芭拉和本两人,汤姆(Keith Wayne 饰)、朱迪(Judith Ridley 饰)、哈里(Karl Hardman 饰)和海伦(Kyra Schon 饰)等人纷纷加入了避难的队伍,面对屋外越来越多的丧尸,众人知道,如果不能主动出击,那么只有死路一条。搜集仅有的武器,封锁门窗,在这一危急时刻,每一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战斗着。

     长篇影评

     1 ) 洗干净你的白臂膀,对着活死人说,你来吧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毋庸置疑是存在主义,其意义和影响在电影和文学上有诸多表现,这部活死人之夜不妨用存在主义来稍加注解。

    存在主义里有个重要思想是人生在世荒诞无处不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任何矛盾都是无法化解的,人无论想出何种花招要摆脱这种被束缚的困境都是异想天开的。换句话说存在主义的方法论就是要人们像中国道家倡导的那样无为并顺其自然。

    电影里可以看出三对人在灾难来袭时的态度,这和加缪在《鼠疫》里描写的瘟疫爆发时各式各样人的反应不谋而合。

    六神无主型的慌张绝望。

    电影里以芭芭拉为代表,先后感受哥哥之死,被活死人追击,加之看见三两次恐怖画面后精神游离恍惚,陷于崩溃。看的过程中我一度以为她很可能会变成活死人,因为她直勾勾的眼神与僵硬的动作基本与活死人无异,当她凝视着班(BEN)打死的活死人时,我觉得她的蜕变就应该在此时了。可电影没按我的意思发展,她除了精神恍惚以外一切都是“好好的”。她就是那种被吓破了胆,结果是痴人说梦(当然可以说是兄妹情深)在被围困的时候不忘要回去救他哥哥强尼,而当强尼再次出现时,他的手成为透过门缝将芭芭拉送上绞刑台的帮凶。异化,魔鬼化,高辐射化了的哥哥当然不可信,扩大点,很容易有疑问,是否一个已于从前的人就不值得信任?就算开始相信你,但会不会像卡夫卡变形记里甲虫格里高尔的妹妹,时间一长从最初的怜悯变成厌恶,直至最后抛弃?

    回过头,兄妹在墓地上的一段对话也很有意思,显然哥哥是不情愿每年一度驱车万里给父亲上坟,在他看过来仪式性献朵花还不如在家睡个屁股朝天。加缪在《局外人》里走得更远,默尔索在母亲死的葬礼上非但迟到没有流泪还在当天去会了情人。我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活的时候不去孝顺死了却跑去坟前烧纸送钱,还有什么用。我之前老反驳说,这是咱老祖宗的传统,不能废吧,我妈说什么传统叫人去玩这种花色(花色在家乡话里有画蛇添足,虚伪做作的意思)。

    题外话一句,后面还有异化的孩子杀死父母的,父母子女关系在这也许不仅仅是抚育赡养。《死亡诗社》里最后尼尔的自杀原因仅仅是不堪忍受父母给他规划设定的一切道路。死亡你可以获得自由,殊不知,我们所有追求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带来的自由畅想。

    胆小如鼠型的固步自封。

    电影里以库柏(Cooper)为代表。他宁可把自己封闭在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地窖下,也不想去冒风险打听地面情况,上帝说你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也关上了另一扇门,假使有营救人员到来他也会全然不知晓。这种人本是符合中国无为而治的道家传统的,但问题是将逃避看成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则,结果是当避免不了必须直面时还在畏首畏尾,首先想到要保全自己并不足为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却捡了枪丢了性命,呜呼。人为己本再正常不过,基斯洛夫斯基在电影红色情深里甚至疑问,你在马路上碾压死一只狗如果不将它送到兽医站,你会良心受遣,那么这种行为到底是为了狗还是为了自己?

    如果胆小得能做到将一切置身事外并心安理得那才是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惊。库柏大敌当前不可能置身事外,再加上身边妻子唠唠叨叨,他怎可能心安理得?

    更进一步,库柏夫妻双双正真的死亡则是拜女儿所赐,和上面又一个主题呼应。

    无所畏惧型的勇往直前。

    我想想居然不好分到底汤姆还是班尼更适合用它来形容,但两人最大的共性就是临危没有方寸大乱。汤姆为了爱情冲出重围心切,班尼则稍微老沉稳中,好像事事都做了防备,汤姆像个实干家,班尼更像有勇有谋的算士。两人搭档我本以为可以其利断金,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茱蒂(汤姆的恋人)生死要和汤姆在一起,死了都要爱,但世事难料,卡车爆炸,二人尸骨被分,宽慰的是也许在酒泉之下能做对苦命鸳鸯。

    剩下班尼一夜担惊受怕,终于熬到天亮,等来了营救的人员和狗员,于是开门从地窖里上到房间,却被营救人员二话没问当成靶子开枪射击,眉间正中一点红,好枪法!射击的人啧啧称奇,结尾是他被铁钩子钩起来扔到面目可憎的活死人堆,一同火花。

    那些身穿警服打着营救旗帜的人,到底在其他地方有没有不问青红皂白随意练练枪法?原来救助与伤害就是一线之差,而把活人当成活死人本身又是挖苦讽刺,我听艾略特说现代人都空心人,空心人不会去伤害人,但活死人却以吃人并同化人为己任,人不是不吃人,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吃人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不,早就有雏形吃猴脑,吃婴儿,吃胎盘。电影里则将矛头直指美国太空署发射的金星探测仪泄漏的高强辐射,你看,所有吃人的故事不过是人类早已安排好计划好谋略好的自然而然。别以为你是活蹦乱跳的,你被毒气,被辐射,被感染,被异化的不知道已经有多少遍了。

    以上几种人大概可以概括灾难出现时一般人的表现,结果是没有一个人存活,你看,人在对抗大自然,或者对抗人类的时候是不是束手无策。你就擒吧,还不如来个痛快的,走到活死人面前,伸出胳膊,把它洗干净,说你吃吧!兴许他就慈悲大发,饶了你呢,不饶你也变个活死人,拉着帅哥靓妹的手要非礼,还不会受人指责说授受不清,多好!

     2 ) 《活死人之夜》首映礼:五十年前的故事【译】

    作者:David Fear (Rolling Stone)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究竟哪部电影会在匹兹堡这样的地方举行首映?

    具体来说,究竟是哪部电影,会在十月某个周六的日场,为了以青少年为主的观众群体,在匹兹堡举行它的首映? 这些年轻人们,在过去可能是富尔顿剧院的常规观众,他们觉得自己会看到某种差别不大的恐怖电影——电影的标题包含着「死人」,所以他们假定也会有某种怪物潜伏在电影中——在每个周末,当他们掏出自己的钞票准备消遣的时候,他们要看的常常就是这样的东西。另外,这部杂凑的、超低预算影片的制作人员们,以匹兹堡为基地,用七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在这里拍出了这部粗粝的黑白片。所以,这部影片为什么要在这里举行首映?为什么要给这些想要被吓一大跳的未成年人放映这部作品?

    想象大多数青少年观众呼喊、啸叫、吵成一团的样子是很有趣的——当灯光熄灭,银幕上出现一个漂亮的年轻女人芭芭拉,和她拙笨的哥哥一起在墓地里游走,背景音乐里隐藏着无可名状的凶险。我们可以想象,当一只怪物蹒跚着向他们靠近,那个哥哥用波利斯·卡洛夫式的声调说着「它们来捉你了,芭阿阿阿——芭拉」的时候,人们是怎样尖叫的。当这个奇怪的家伙试图用嘴去噬咬这一对兄妹,让芭芭拉在逃跑时被迫甩掉了鞋子,只能赤脚逃命的时候,人们或许会发出一阵勉强的笑声。她一直在逃跑,直到发现了一幢可以驻足的屋子。很快,其他人加入了她,而在被木板封住的房门之外,那些「食尸鬼」的数量也在不断倍增。他们试图抓住被困在房子里的人们,他们的胳膊贪婪地揽住他们遇到的每一个人。这些生物非常饥饿。最终,他们将开始吃人。座位上的孩子们就不会再发笑了。或许他们会哽咽、哭泣。这个周六,不再是一个快乐的恐怖片之夜了。这就像是一场活生生的噩梦。

    这一切都发生在五十年前,在1968年十月一日,乔治·A·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在一个平凡无奇的下午举行了它的第一场正式放映。我试图复原的这种观影经历,将在此后被频繁地重述:罗杰·伊伯特在1969年的一次日场放映之后,描述了一个相似的场景。在他的那篇影评(或者说现场报导)中,观众们就像是遭受心理冲击之后,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孩子。不过,在那时,这部影片已经被美国影院业主联合会评为「年度剥削片」(这也能算是个奖项?),而它的「恶名」也像病毒一样开始传播。不过,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看到的影片到底是什么级别的东西。直到它开始在汽车影院、刑房影院放映,开始入驻午夜场的长期院线,甚至进驻现代艺术博物馆……很快,这部罗梅罗的公司出品的小破玩意儿,成为了有史以来取得最大商业成功的独立电影之一。在那时,摄影棚之外的电影还是规则的例外,而这部影片居然创造了一个亚类型。至于其他的事情,我想已经众所周知了。

    这部影片的制作模式,是距好莱坞千里之外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让一切都显得无懈可击;它看起来就像是从某块石头底下掘出来那样粗粝,而这反而为它那粗野而病态的风格增光添彩。它的背景故事值得所有恐怖电影和独立电影的制作者学习。在布朗克斯出生的罗梅罗,在拍摄过一段时间的工商业短片和《罗杰斯先生的邻居》的某些段落之后,与约翰·A罗素一起创作了一部恐怖片。在几易其稿之后,喜剧元素被滤出了剧本。他们自称受到了E·C·西格的漫画、B级片、理查德·马特森的小说《我是传奇》和希区柯克的《群鸟》的影响,虽然罗梅罗——他曾担任《西北偏北》的制片助理——在之后对这部希区柯克的作品提出了异议。他们组建了一个名为「第十影像」的制片公司来制作这部影片。他们等到每次有余钱的时候,就拍下一个镜头。当没有人愿意发行他们的影片,除非他们改掉悲剧性结局的时候,他们把影片带到了华得·理瑞德集团,这是一家独立的发行商。他们完整地保留了这部影片的阴郁,让它成功面世。

    「发行商没有让他缓和、粉饰影片的社会意识」,这句话摘自当时有关这部影片的新闻头条——这当然出自当年十月份的报纸。备受好评的演员杜安·琼斯是一个非裔美国人,他作为主角的领导力,并非体现于传达某些观念,而在于采取了某种精英政治;据罗梅罗所述,这个演员单纯就是本这一角色的候选人中,最具才华的人选。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敌人是一伙饥饿的死尸时,这位绅士成为了那幢农舍中的领导者。最终,当全部由白人组成的民兵团与他小心翼翼地对峙时,他被士兵击中头部而死。当导演驱车前往纽约,准备与潜在买家谈话的时候,有人在广播中宣布,马丁·路德·金被暗杀。梅罗梅在之后表示,这一暗杀消息给听众造成的惊骇感,正是他安排角色的去向时,想为观众带来的感受。即使用黑白两色来呈现惊悚,更多地是一种预算上的要求,但是,(在那部无价的纪录片《美国夜惊魂》中)导演表示,「崭新的东西就存在于黑白之中」。当他们行军穿过田野,击毙那些活死人的时候,很难不令人想到越南战争。每天晚上,这种「电视战争」都在人们客厅里的屏幕中上演。「我所有的僵尸电影都是它们所处时代的某种缩影」,2010年,罗梅罗对记者如是说道。

    如果《活死人之夜》早十年公映,它将成为麦卡锡寓言中的一员(你的朋友和邻人可能会背叛你!);如果晚十年放映,它将融入嗜血恐怖片的浪潮,可能会成为一个「叫醒绵羊」式的隐喻(参见1978年的《活死人黎明》)。但《活死人之夜》恰恰是属于它的时代的电影,属于那个美国历史的特定时期,与某种混乱、无序的魔力交缠在一起。如果我们在今天重看这部影片,凭借后见之明,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的教训。不过,即使在一大堆其他的僵尸片过后,在那复活的死尸咀嚼着内脏的场景中,我们仍能看到一些真正令人感到不安的东西。在《活死人之夜》上映日的五年以前,赫舍尔·戈登·刘易斯通过喷溅的红色浓浆,为世界带来了「血浆片」,他也采用了新闻影片式的手持镜头。即使这部影片将社区大学戏剧社级别的化妆技巧,应用到其中一个赞助人提供的内脏上(当然,他是个屠夫),但是那种恶心的感觉,那种目睹禁忌、错误之物的观感,从来不曾放过它的观众。即使当小女孩在一个地下室里袭击她的母亲的时候,你可能会提出质疑(明明稍微恐吓一下就足够了,为什么她非得用铲子杀掉她?),这一段落中仍旧回响着某种的的确确令人不安的恐惧感,它曾被压抑,但终将归来。那则新闻为我们带来的惊惶已然消散,但惊惶本身,将永远长存。

    所以,去吧,沉浸到「活死人」系列影片与欧洲剥削电影之中,那些影片里充斥着腐化的怪物;在丧尸片中,去体认属于你的生死时速,找到迅速传播的细菌,与缓慢蹒跚的丧尸之间的平衡点——让一千部僵尸启示录爆发吧。但是,当你重返罗梅罗的影片标识的起点时,你会发现自己慢慢坐上了首映时的观众席,成为了那些孩子中的一员。看到墓地场景时,你会因那哥特式的阴郁和那个笨拙、僵硬的男人而嗤笑。但这笑声是为那小火慢炖的恐惧作铺垫的。接下来,我们可以听到你的尖叫声。这起始于一只饥饿的食尸鬼,在匹兹堡城外懒散地站立着。它最终将一口一口地吞噬这个世界。

     3 ) 这结局让我又气又想笑

    原本以为这片里最有头脑的黑人会活到最后。结果第二天早上刚露头出来查看情况就被搜捕人员一枪爆头了。没被活死人咬死被人打死了。这电影总体质量还是不错也交代了活死人的起因是受什么金星辐射的影响死后变异。虽然这电影也有地方说不太好比如车子着火那里女的因为夹克被挂,男的上去帮忙结果车子爆炸两人都被炸死。黑人只喊了一声也不管他们听没听见就不喊了。光头他老婆到地下室看到女儿变成活死人在啃她老爸。她也不跑出地下室直接被吓瘫。被她女儿捅死了。最让人生气的还是这个光头男坑了黑人两次。最后黑人开枪把他打死也是明智选择。就像《釜山行》里的那个坑人老头,就应该一开始把他扔丧尸堆里。谁知道以后还会坑几次。这片比我今年看的《活着》强了不少倍

     4 ) 为了忘却的纪念

          10月底的一天,突然听到外教Larry去世的消息,因为一直都忙着出差和电影节,在觉得突然之余,没有动手写文。如今静下来,回想一下老先生的种种,担心忘却,写下我的记忆。
        在我02年入学的时候,是Larry第一年开始担任我们的外教。他“根红苗正”,父母是好莱坞著名电影人,而他本人也是好莱坞知名的script reader,又在USC亦或是UCLA拿到了博士学位,因此我们这些研究生们都非常期待。这一期待,足足等了一个多月。
    之前,在北漂的生活中,当过英语口语老师。因而我对中国人对外教的心理略有了解。一方面,非常期待能够听到学到正宗的外语,一方面,又由于文化以及教育体系的差异,双方很难有更好的互动,或者说相互理解。在Larry头一年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他非常努力地的在和我们沟通,可是大部分学生听不大懂他说什么,也可以说并不在乎他说什么,大家在他的课上,点完名之后,做的更多的是神游。但是一学期下来,我们对他的脾气秉性也多少有了了解。
        Larry对与服饰并不是很讲究,上课的时候还会经常习惯性的提裤子,这个动作甚至会露出白色的肚皮,一次我身边坐着导演系的李小江,他很冷静地说了一句“看来这课结束的时候,我们应该送他一条腰带了”。这句话,现在想起来,都要笑个不停。可是有一次老先生提裤子的时候,我们明明看到了一条裤腰带,所以小江,送他什么也没用的。
        有一次圣诞节前,另一个研究生班的同学因为出去玩high了,第二天没有几个人上课,这让他非常生气,甚至告到了系里。到过几天,我们班上课的时候,大家齐齐地准时到了课上,这个时候,他仍然非常生气,甚至说“I don’t care what’s the fuck u come or not”。其实所有的老师,遇到电影学院我们这样的几乎对什么都don’t care的学生,可能都要有些don’t care的精神才能对抗自己的负面心理吧。这点也是在我毕业后,当了老师,深刻体会到的。
    第一学期要提交英文论文,我题目的标题采用了恺撒大帝的名言“I come, I see, I conquer”,作业写完,我很得意,觉得我会拿到A+,但是成绩下来,先生只给了我B+, 还给我指出了不少拼写错误。也促使我意识到我还差的很远,仍有许多需要征服。
        虽然我是本科英语专业毕业,但是常常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一天听到Larry在向其他朋友介绍我的时候,说“她是我最好的学生”,我不禁都有些受宠若惊。我只是在他的课上简单地回答了问题,积极参与了他让我们做的prensentation。像我这样,在课堂上常常神游的学生,得到这样的夸奖,也能体会到先生的某种孤寂心理。
        先生最喜欢的类型电影是恐怖片,有一回上课给我们放“Night of Living Dead”,开头有一群僵尸从墓地中面无表情地走着,当特写给了一个小男孩僵尸时,他暂停,说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扮演一个这样的角色,说着嘴角甚至露出了邪邪的笑容。这个表情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我最害怕恐怖片,另外就是先生突然在这一天露出了一些真性情。
        毕业后,我自己也成了专业英语的老师,每年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虽然学生不一样,有的人也根本就不care,但是我仍很能理解他们,前提只是他们不要打扰正常的授课。幸运的是,我是中国老师,我和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共同体会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不管中英文,孩子们还是都有共鸣之处。加之,常常有巧克力和冰激凌的贿赂,上课氛围又很轻松,还是有不少孩子喜欢我的课。我在很多时候也沿用了先生的授课方法,presentation或者situational performance,有的时候他们甚至有些不亦乐乎,感觉像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这点我应该感谢先生。
        先生其实并不老,他去世的时候还不到六十岁,可是平时常在留学生餐厅看到他,走路迟缓,反应也并不灵敏,得一场感冒也会拖很久。这样就显的有些老态。就在今年上半年,我帮他办理专家证延长的时候,他还跟我说,难以想象我都在中国八年了,说不定我会死在中国。我赶忙说,千万不要这样说。你会好好的。
        先生的去世很突然,医生说大概可能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所幸临走没有受太多的罪。我拿到他的死亡证明,也觉的心理颤颤的。在我们部门工作多年的临时工李师傅对我说,人死如灯灭,师傅们的生活经历比我们粗糙和真实的多,人的死也许就真如屋里的灯一样,一合上,就灭掉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上帝计算好了,也许一秒都不会多给。所以我们活着的人,应该给去的人以缅怀,也应该好好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也希望先生在天堂,回到那个内心满是恶作剧的小孩子,在其他人面前扮演着活死人,看到别人惊讶的样子,嘴角露出邪邪的笑。

    2010年11月20日 牡丹园

     5 ) 僵尸片应该是如此的

    剧情:
    Barbra与哥哥前往墓地为父亲扫墓,却遇上了一个神情恍惚、动作僵硬的怪人,他杀了Barbra的哥哥,并追赶她,她逃到了附近的一座小房子躲避,同时来到的Ben也是与她一样为了躲避。房子的主人已经被杀死,藏在里面的还有一个三口之家和一对情侣。夜晚,外面的怪人越来越多,他们只能加固门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武器来防御。通过收音机和电视机,他们得知外面的情况:一颗发往金星的飞船返回地球时带回了神秘的高强度射线,这种射线可以活化死去的人的大脑引发突变,使之“复活”。这些怪物的特征是,动作迟缓僵硬,攻击人类并吃人肉,被咬过多人会变成它们的同类。目前国内已发生大范围的类似事件,且还在迅速蔓延……。
    评论:
    本片被许多影人认作是僵尸片的老祖宗。虚构的题材,朴实的情节和对白,使这部黑白片让人看得很平静。因为把僵尸复活的原因说成是从外星带回的神秘射线,这样,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又让人无法辩驳。所以,我认为这部片是成功的。.......。
    详细和海报图片:
    http://www.lomeke.com/2011/08/22/night-of-the-living-dead-1968-poster-dvd-photos/

     6 ) 人性感悟

    看了【活死人之夜】我不是害怕,但是我心里非常难受……死尸由于被辐射,而“活”起来并开始吃人,一个弟弟被僵尸吃掉的美女,一个机智的黑人,一对情侣,一对夫妻带着一个被僵尸咬过的孩子躲在一个空旷的房子里,周围全是僵尸,他们在奋力抵抗。。

    美女看见弟弟死掉,难以接受现实,疯掉。。最后变成僵尸的弟弟冲进来抓住她,吃掉了姐姐;
    这对情侣人很好,女孩总是用灿烂的微笑鼓励男孩子,他们冲出去试图给卡车装油来救大家时,意外发生,车子爆炸了,僵尸们扯出他们的尸体分食掉了;
    那对夫妻,男的很自私,在这种危险下,只顾自己活着,意图杀害同伴,最后在和那个黑人扭打中,被黑人开枪打伤,却被变成僵尸的女儿咬死吃掉;女人很好,一心照顾昏迷的女儿,结果女儿醒来变成僵尸,用利刃一刀一刀的杀死。
    那个黑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总算自保到天亮,救护的警长来了,当双方都小心翼翼对峙时,警长把他误认为僵尸,一枪击中双眼间,死掉。。

    这是有点像闪灵那样的幽闭恐怖。这部经典并不是经典在一会儿一个音效的吓唬你,也不是弄些白皮肤长头发翻白眼口吐鲜血的女鬼唬人,尽管有一些比如僵尸分食人肉的场景,肠子扯的到处都是,还有肝脏,肢体什么的,以及一些血腥镜头,黑白片上怎么看都没那么恐怖,对于看过很多恐怖片的我来说,这一点点根本吓不到我,连心跳都不会变的,然而震撼的不是他的恐怖,而是大难临头下的人性。

    女人看见弟弟的喜悦却在一瞬间崩塌,相见不相识;那对情侣是一湾清流,男孩总问女孩:“为什么你还可以这样微笑”,其实一个微笑就是他的力量,女孩有机会在屋子里,但她选择和男孩共同冒险,我以为他们能活下来,是的,在大火中永生。那对自私的夫妇其实也无可厚非,危难之下各自飞很正常的,可夫妇俩都死在宝贝女儿恐怖的面容之下,这比什么报复都惨烈了,这也是代价。我看得最绝望的时候就是最后的高潮,按照以往逻辑,应该有人活着,有人死掉,但是最后居然这唯一的生还者死在人的枪下,这是多讽刺的意义!僵尸是人变得,却吃人,六亲不认,而活着的人同样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天~现在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社会就是个人吃人的年代!

    这部电影很老了,但是拍的依然通用。。。这就是人性,本性难移……

     短评

    四星半,惊悚背后是人性,人性背后是政治,政治背后是社会结构,这样的层次性远远超出了封闭空间的格局,青年死于情人(的失误),母亲死于女儿,妹妹死于哥哥,加之结尾的反转,这样的讽刺也绝非一般B级片的取向,之所以说往后的僵尸片大多走偏了路,是因为越来越迷恋僵尸形象的逼真和感官刺激,而放弃了刻画人物和情节本身的寓言性。

    7分钟前
  • 🌵🌵
  • 推荐
  • 评价此类片子的确应该剔除时代局限造成的技术局限

    12分钟前
  • RIC
  • 力荐
  • 今年上影的第一个22:45午夜惊奇场献给这部丧尸片鼻祖。时代错置感(原先的恐惧→如今的喜感)强烈,女性角色书写潦草,全场哄笑不断。主题一方面同《迷雾》,未知与意外永远发生在人的生命中,无处可逃;一方面又还在讲政治环境,在同时代的科幻/恐怖片里已形成这类表达套路了。

    14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 作为开创僵尸系列的鼻祖,首部的僵尸背景和挖掘尚处于模糊状态,着力点在于社会隐喻和人性刻画并极其成功。确实很像黑片儿在恐怖类型中的变种,低调打光,大面积不规则阴影,倾斜镜头,焦虑不安气氛,以及黑到底的结尾。很可惜,这是唯一一部黑白的活死人,彩色则注定了此系列必将走向迷恋血浆的不归路

    15分钟前
  • 喷子
  • 力荐
  • 墓地捉迷藏,情侣BBQ,千手破门会兄台,铁铲小儿劈老母,68年的黑人能否活到最后?They're coming to get you Barbara~原来最早的丧尸设定是保留一定智商会开门会用工具的啊

    16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 虽然后面的剪辑不太连贯,但前面无台词的追逐戏让我一窥黑白默片的无穷魅力;结尾的处理放在当时算是很厉害的

    20分钟前
  • RYZ
  • 还行
  • 超乎期待的精彩。镜头语言太动感,摄影不精细但很有力,简直当代巴洛克;各种猛切、猛推特写,打光下手狠,强烈光影对比加深人物轮廓,大量失焦与dutch angle共同打造失衡的恐慌气氛。马丁路德金遇刺那年,出品了这部黑人作为绝对正义主角的好莱坞B级片,但女性在其中仍维持失语与弱者形象,平权运动还远在路上……结局简直了,讽刺性极强。4875

    24分钟前
  • 阿茶
  • 推荐
  • 上影节午夜单元纪录,不得不承认罗梅罗在丧尸片领域的开拓性,借用丧尸危机折射冷战阴影,结尾的突然一枪更是让故事带有了一种悲剧式宿命感。黑白色调,声画摄影出色,时代所限,演员的表演和场面调度有明显的舞台感,女演员的表演在今天看来引人发笑,中段太过于依赖对话叙事比较拖沓,整体尚可一观

    29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 #siff21#本片让我最大的收获是,生化灾难片结尾的黑色幽默原来是伴随该类型片的祖师爷——本片诞生的,某些片子为啥还能以这种老到掉牙的桥段自信……顺便一说,危机中男人煽惊慌失措的女人一巴掌这段把全场看笑看鼓掌了,也算是当下观众对该桥段在日后被程序化的反馈了。

    31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还行
  • 确实是鼻祖级别的电影,不管是人物设置还是故事走向都是开拓级的。而且罗梅罗说现在的丧尸片都跑偏了确实有道理,当初那种隐喻多多恐怖倒是其次的做法现在已难见到,取而代之的反而是视觉刺激。结尾很酷啊。👌CC 4K 修复版

    3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siff21#最后一部留给这部祖师爷级别的zombie电影。在全场笑声连连下,与左右邻座二位有缘人淡定的看完全片。在观影途中的多重错位感,没看到芭芭拉变僵尸有点无聊。最后救援队那枪,不俗反响。

    37分钟前
  • Menmin
  • 还行
  • 丧尸片鼻祖。黑白片,古典的惊悚的配乐,以及人性的考验。讽刺的是黑人最后的结局。从此后,一种超常理力量、除脑死亡之外其他伤害无效、移动缓慢但后来也有异常迅捷的、拥有吃肉本能且咬合力惊人、全身腐烂、散发恶臭、被咬就会被感染的生物怪物在西方大银幕上长久不衰。8.0

    3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 虽然是越战片,也在影射马丁路德金的刺杀,还是觉得很无聊阿。。

    40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 丧尸片鼻祖,第一个吃螃蟹的都是勇士。尽管现在看来没有特别吓人,片中所用的恐怖手法也是最简单的夸张的表演与大量音乐的铺垫,但当时触碰这种前无古人的题材也是需要胆识和前瞻的目光。罗梅罗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这就是其存在最大的意义。

    45分钟前
  • 外苏
  • 还行
  • 女豬腳是弱智,男豬腳是話癆。

    49分钟前
  • 嘉多利沒有花
  • 推荐
  • 僵尸片看大,丧尸剧在追,肯定是不会被吓到了,不过作为僵尸鼻祖能同时做到极具讽刺意味,男主看似英明无比的决策却导致灭团,最后靠着“猥琐懦弱”的男配策略躲过一夜,最后一枪更是反类型至极。不过有些设计现在看起来假的可笑,音效略不同步。

    50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 因为金星探测器的爆炸导致的辐射,给人类造成基因变异,这便是《活死人之夜》中僵尸的由来。与其说是恐怖片,不如说是建立在科幻基础上的现实主义电影。最初的新闻反应是把它理解为一场‘集体妄想病’,是女主角的‘兄弟’而非恋人被僵尸杀死,这暗含了罗曼司的逻辑,为男主对其的情愫作了铺垫,不至于使这种感情违反伦理。而两个男人关于地下室和地上防卫策略的差异,暗含了美国文明的选择:外向性、接受更多的信息、通过收音机、电视机等媒介获得联系、主动出击等。丧尸的动作其实是人类的原始状态:肉欲,食人,生吃的癖好,怕光,群体行动,手臂处于被解放的初期,四肢还不够灵活,夜间行动,没有审美感觉……

    51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力荐
  • 男主给了傻逼女主一巴掌 全场鼓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SIFF第24场

    55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 祖师爷僵尸片名不虚传的精彩,可怕的非僵尸而是人性,吃人肉变伦理杀;人物逐渐增加再渐次被灭呈“纺锤形”;幻想题材做出了真实质感,《僵尸肖恩》借故事架构是现代戏仿;黑白影调更显风格,内外交患隐喻时代,结尾讽刺实在是高!想起斯蒂芬·金说好故事是埋在地下的化石骨架,创作者只是将其完好挖掘

    60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 不愧是僵尸片的鼻祖,拍的不错,之后的僵尸片几乎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拍的,不过如此看来,《行尸走肉》确实是增加了很多细节的,可谓是僵尸片中的大片,而且情节也不乏人文关怀,嗯,从此片的结局来看,僵尸片中的人文精神,大概就是从此片开始的吧

    1小时前
  • 卡里加里博士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