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祠堂,看到最后觉得太乱了,三纲五常人伦混乱。这个编剧啊,导演啊,怎么搞的?连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人伦道德都不讲了吗?玉芬怎么能嫁给致成呢?没有出五服的堂兄妹。简直有点太道德败坏了。这一段故事情节根本就不应该出现,简直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宣传导向。对现在的青年人的这个教育是什么引导。我觉得现在的影视剧。应该多宣传正能量的,特别是对现在的这个青少年的,这个正确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现在的影视作品一定要宣传真善美。丑恶的东西应该得到抵制。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部剧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画面质感很好,配乐也很有韵味,特别是其中的人物各有特色,这样群像式的描绘法是我很欣赏的,从实质来看,每个人物都与主角平起平坐,与其说这是以秀云为女主的一部剧,不如说是从秀云的视角展开的一部剧。但说实话,前部分由于剧情主要落在家族里,特别是关于贞洁之类的族老会议,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让我一度觉得很“隔应”。虽然它足够真实,足够还原,但毕竟和现代的价值观差太远了,不但没能让我与女主“增进感情”,反而让我对这部剧产生了反感。真实和切合当下价值观的矛盾,我和朋友也探讨了很久。有说真实的还原是对历史的尊重,有说片中太过客观的呈现或许会对一些人产生误导。后来一种观点暂时说服了我:客观呈现是现实主义的尊重,至于正确与否,交给观众去评说。所以我就抱着这种观点继续看了下去,后来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从玉芬的视角来看,会让观众对这些事舒心很多,但没想到玉芬的故事线也起得雄厚,落得薄弱。幸亏这些家族琐事所占的篇幅并不多,后面的剧情发展与党争、家国挂上边了,也就显得大气了许多,否则天天一堆男人开家族大会,郑重其事地讨论某某人媳妇的贞洁问题,那多不像样。
致卿与致成 本来我是冲着赵鸿飞来的,结果前期剧情中还是觉得致卿比致成可爱多了。致成太完美了,因而不够可爱。他好像是天生为当家族族长而生的,天生就有过人的智慧、沉稳的品性、端正的品格,挑不出什么毛病,可能也是这个太完美的原因让这个角色缺少发挥空间,导致了他的平庸。致卿就可爱多了,时而妒忌,时而任性,时而又为朋友两肋插刀,时而又有义气,时而又会为了小利显出市侩。这个角色的侧面非常丰富,但总让我有点凌乱,他的“不良”好像是刻意要显示出与致成相对比的,他的好来的快去得也快,我总觉得,他性格多面的设置比较刻意,好像没有凝聚在同一个核心上,其变化也是为剧情、为衬托主角而服务的,这就让这个人显得虽立体而没那么生动。
秀云与巧珍 秀云和巧珍几乎就是致成与致卿的女性配置,秀云同样端正大方温柔善良挑不出点毛病,巧珍也是因爱生恨又生恶,最终为了爱而绝望投水自尽。巧珍这个角色因同一内核而呈现的两面性而立体真实,但死得太“轻巧”,所以有人调侃男主克妻,实质上就是因为这死太“轻巧”,好像设置出来专门为男女主后来的剧情铺路的,过于功能化了。秀云其实也是有阴暗面的,当知溜找上门,毁了秀才公的声誉,秀云为了维护家庭的荣誉,翻了冷脸,要把吱溜打发走。站在秀云的角度看,她没错,可站在吱溜的角度看,她在助纣为虐。吱溜寻父没什么错,他也不是为了钱而来的,可为了家族声誉就该“六亲不认”么?这里秀云展现出的无情就让这个角色立体了许多,但为了维护女主的美好形象,秀云的无情也就点到为止了。假设我要再真实一点,秀云的无情可以更淋漓尽致。因为在这样的宗族观念下生活,秀云她不明白自己也是被奴役和压迫的人,而压迫她的正是她崇拜敬重的亲人们,只因表面太温情脉脉了,温水煮青蛙,让她彻底沉溺其中,甚至最终摇身一变,熬成了奴役者的领头人。
吱溜 这个人物总的特点就是滑稽。滑稽地登场,滑稽地退场。一登场,全身破皮无赖劲儿,让人都替秀才公有这么个儿子感到不值。但这个角色的坚定后来就一点点呈现了。秀云给他钱打发他走,他不走。吱溜唯一的目的就是认爹,洗刷自己童年时父亲缺位而受的耻辱。即便秀才公为了声誉要杀了他,他为了父亲也可以引颈自决。这场戏我觉得是最精彩的第一场戏,秀才公在他看重的名声与亲生血脉间做选择,他狠辣又不忍的两面都展现出来了,最重要的是把吱溜这个角色突然“洗白”了,原先令人反感的东西顿时变得不重要了。吱溜很像老鼠,特别懂得变通,也习惯了过街喊打,从来不计较别人对他的侮辱与轻视。逃狱的那一场戏也很精彩,致卿、吱溜、庆春这三个本互相看不起的人,因为同样的目的而结成联盟,同心协力成为患难之交,一场苦难破除了三人心灵最终的隔阂,虽然庆春以死告终,但也很好地升华了这个角色。清兵入关,剃发令颁布,多少人宁愿断头也不剃发,吱溜却说剃发不剃发根本不重要。然而下一刻他却被抓了,糊里糊涂给砍了头,糊里糊涂做了谢家断头不剃发的模范英雄。我感觉这结局设计真是别有深意,吱溜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自己不愿做的事而风风光光进祠堂,得到老爹唯一的夸赞:“死得好!”
致相与格非 虽然说剧里没有大奸大恶之徒,但这两个可以算比较反派的人物了,然而我觉得这部剧结局的厚重感与思想深度,就来自这两个人物的选择。先说格非,老实巴交的小官,只因被魏忠贤看上,不得已加入阉党,结果被父亲开除族籍,永远不能回故乡。从大忠大义来说,格非确实不是个好东西,委曲求全,苟且偷生,亲手送上逼死二爷的圣旨,可以说是叛亲背祖。当然这是谢家人和天下人的看法,只有身处在格非的境地,才能知道他此时的艰难处境,苟活之中还得顾虑族人的性命。所以只有二爷懂得格非,二爷才不愿怪罪他。因为有二爷和格非,在东林和阉党相争的局势中,谢家才有生存的活路,二爷缺不得,格非更缺不得。可以说,格非抛弃了名声气节,承担了骂名,换取了谢族人坦荡的生存。二爷之死是最精彩的一场戏,牵涉的人除了二爷,格非,还有致相。其实这场戏也是政局的一个隐喻。二爷代表东林党,格非代表阉党,致相则代表清朝。二爷的死标志东林在党争中败下阵来,格非所代表的阉党暂且取得不安的胜利。然而这场内部矛盾却激化了外部矛盾,我相信致相正是在事后多年,回味二爷之死时,做出了叛明投清的决定。因为二爷的死象征的正是明朝清明政治势力的灭亡,国力的衰退,百姓苦难的征兆。因此后来致相的叛国来得很自然,他是以天下苍生为重任的,而不是只愚忠于一个只会给百姓带来灾难的末世王朝,这一刻他彻底理解了格非,并把格非的选择升华了一个层次,将天下骂名背在了自己身上,换取的不仅是谢镇的生存,更是天下百姓的生存。致相是本剧最有血有肉的形象,他的崇高甚至比致成更胜一筹。
看完有一点沉重,有一丝唏嘘,还有很多感动。谢家几代人的生死荣辱与政局的变迁息息相关,家族命运的每一次改变看似悄无声息却又轰轰烈烈,历史年轮的推进给大祠堂带来的是恢宏也是沉重。祠堂传统给谢镇人以束缚禁锢,也给了他们凝聚力与团结意。
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是饱满而又立体的。大奶奶明理又仁慈;秀才公迂腐又不失文人骨气;三爷能屈能伸有气节;谢格胜是宁死不屈的君子,是精明能干的徽商;谢格常叽叽喳喳讨人嫌有时却又不失可爱;谢致卿喜欢争强好胜,三分任性里带着一分少年意气,前期的他因疾病而与家庭生出种种矛盾,这种矛盾里有他的无理取闹,也有他的痛苦与真诚;吱溜由街头混混逆袭成为谢家少爷,有点滑稽也有点可怜,看似最不靠谱的一个人却迎来极其悲壮的结局;秀云为人妻为人媳简直无可挑剔,但是过于完美也就有点不完美了;谢格非与谢致相这一对可怜的为官者,他们真的是“叛徒”吗,好像是但好像又不是,会有人真正地理解他们吗;最喜巧珍与谢致成,从最初保持距离的相敬如宾到后来的家常夫妻郎情妾意,一路走来一路撒糖,让人在这沉闷平淡的谢镇日常里寻得到一抹温柔的亮色。只是可惜啊可惜,后来怎么就变成了那样…如果巧珍对致成再多一分信任,如果致成对巧珍再多一分关注,会不会就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可是没有如果,有的只是无尽的叹息。
谢致成带领族人剃发这一段,是让人泪流满面的存在。身为掌祠人,他不能只为自己而活,更要为全族的存续而活。他明白要怎么做才能保住整个家族,更明白一旦这样做了又将意味着什么。一生隐忍且稳重的谢致成在我眼里一直是个成熟的大男人,为人遮风挡雨,可以让人放心依靠。但是这一刻,我对他却只有心疼。他无奈,无力,痛苦,但是为了族人他一定要硬着头皮向前。在族人齐聚的祠堂里,他披散着头发,任剪刀在一片寂静里发出咔嚓咔嚓的击中心脏的声音。所有人都沉默地看着他,看着他向过去告别。但这种告别绝不是叛变,他将带着族人走向新的开始。
人物形象塑造得真是好,剧情设计也合情理,音乐沉重大气,真的大赞。墙裂推荐《大祠堂》啊,这是一部需要静下来慢慢观看的好剧!
最近迷上了看老电视剧,这部剧很不错,我是在安徽长大的,剧里的场景看着很有味道,就是故事差了点,人物角色的性格设定也不太好,除了男主女主等少数几个角色比较好,其他的都偏工具人了,人物性格逻辑不自洽,都是根据剧情需要变化,跟精分似的,时好时坏。几位主演的演技都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最意难平的是出演男主谢致成的演员赵鸿飞了,演的好,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拿捏的很到位。很遗憾最后没有和女主在一起,意难平啊。2014年以后赵鸿飞就消失了,再也没有拍过戏了,好可惜,希望他还能复出继续拍戏,等待他,支持他!
在十年之前,中国的大女主剧还不是以怼天怼地的黑莲花、毫无逻辑和整体氛围的剧情为特点的雷人爽剧,而是被挟裹在礼教和命运中承担苦难、在困境里磨炼心智与人格的“圣母”,在当下会被骂死的白莲花,然而扎实的剧情、写实的美术质感、优秀的人物塑造、深沉的人文关怀共同构造出一部好剧,却是当下百无一例的创作了。这部剧讲述徽州一个地方家族所经历的百年沉浮,徽州家族奉儒道持家、经商从政两条路的特点都在生动的剧情里展现了出来。那些年林心如在电视剧中也是有意识地寻求转型,接拍《大祠堂》《苏东坡》这样的正剧,然而都被市场和环境吞没。翻出这部老剧是为了赵鸿飞,这样能文能武形象优质演技绝佳的演员怎么就隐退了,太让人心痛。相比于电影圈里轰轰烈烈地批斗资本和流量,没有人注意到崩坏的电视剧市场毁掉了多少原本前途无量的优秀演员。
明代衣冠比清代僵尸服好看太多
气质素净,播出坎坷。
整部剧看的让人觉得很难受,总觉得有股气憋在心里却又发作不出来。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做法或许无可厚非,但在今天看来,真想跳进去打醒他们。虽然大道理讲着,但其实大部分人还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考虑事情,为此惹出许多祸事,不能轻易说错却也没法说对。最喜欢的还是致相,嫂子凭啥让他死
这年头找一部愿意从头到尾看完的片子真不容易,很喜欢。不得不说,古代女人太悲哀。但也不得不说,古人比现在人更有规矩,更有信仰,更有原则。中华民族的勤劳,忠义,仁厚,正直,团结还剩下几个?古有儒商,虽处商道,却有君子之风。
这部剧是我在考研期间无意中路过客厅,老爸正在看,于是陪着他看了几集,结果还不错,只是当时忙着复习没看完。以前的剧啊,还是有种厚重感,现在的...哎,一声叹息
陪我妈看的。讲祠堂这种东西其实我蛮喜欢的。
很好的剧 为了赵四看的没想到的确不错 听说又是被赵四的事被压下来好久没播 有点可惜 因为的确是不错的剧。1.15妈个蛋终于看完了 改个评分吧 瑕不掩瑜的五星 没有任何煽情拖沓 但我却是哭着看完的
真是一部太棒太好充满9文化内涵和人生经历的经典电视
被埋没的好剧,节奏稍慢,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只有慢慢品味才有感觉吧。演技,服装,配乐,都非常到位,比现在的浮夸的雷剧简直不知好几万倍
无论被压播的原因是传言里的哪种,都挺悲哀的;好剧无声无息,复制粘贴廉价剧如火如荼。剧名即核心,自然脱不开环境和历史背景,难得的是剧以祠堂的糟粕切入,立足的却是传统文化的「精」——为商有道、为人有骨,哪怕人有千面,大节无亏。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里,依旧维系了阴阳,前谢女人撑家,后谢男人顶天;赵鸿飞的谢致成虽不惊艳,但无论角色还是表演都无可挑剔,是真正的古有儒商。
又是一部男二更好系列,希望女主和致成在一起
林心如演民国剧别有一番风味
为了文化传承,为了精神风骨。在雷剧横行的现在,这才是好剧,是艺术作品。
埋没的遗珠啊。林心如那几年是有意识要转型的,可惜几部正剧都没让播,结果就在玛丽苏的康庄大道一去不复返了。赵鸿飞咋就神隐了呢。叹息。
被政策所压制的好片
一部徽州谢家家族史,林心如里面好美!!!
这部剧真心的被埋没了,不管是剧本,还是制作都是非常的好。制作精良,演员演技都在线,可惜没有热度!
这部剧可惜了,踏踏实实演戏的一帮演员,没有话题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