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说一下《大逃杀》。初看这部电影是在一个炎热焦躁的下午,空气中弥漫着末考将至的窒息味道。图书馆和课室早已人满为患,人们过分安静地翻阅着手中的课本及笔记,心中或许盘算着一个好看的分数及不久将至的奖学金。我在炙热分子的包裹中来回翻着600多页不知所言的管理学课本,脑海中却不时闪现一些纷乱的不合时宜的念头。我突然迫切地想看《大逃杀》。
李欣频在她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中首先推荐了这部电影,在她看来做人应当学会怎样在非常险恶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事先我也曾在一本专门介绍禁片的电影书上听闻过这个名字,书中将其单纯描绘成一场无比血腥残酷的杀人游戏:经济萧条下的日本青少年肆意妄为引起成年人恐慌,为此政府通过BR法案(Battle Royale),每年在全国选取一初三班级,让学生在荒岛自相残杀至一人胜出,武器随机分配,时限三天。然而看过之后却并不觉得这是禁片。与很多人一样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人性。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用各自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结局。
影片中最后逃生的人是心地纯洁善良却手无缚鸡之力的男女主角,这个结局似乎是一开始就注定好的:这场杀人游戏的主导者北野老师明确显露出了对平凡柔弱的女主角中川典子的无限关照,或许因为她没有参加两年前的罢课,或许由于她内在的人性光辉惹人怜爱。拿着锅盖与望远镜作武器的七原秋也与中川典子一路得到上帝和贵人相助。他们的成功突围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人品的力量。他们差不多是这场杀戮的旁观者,却依靠善良与亲和的人格魅力侥幸走到了最后,似乎向我们昭示着人性的美好。
我不想把这部电影当作真实人生的隐喻。我心目中的理想胜者是川田章吾。这位三年前的游戏赢家掌握了一切的生存技能,会治病会做饭会驾船而且身手敏捷枪法精准。昔日的厮杀阴影使他变得沧桑和冷峻。他英俊的脸上有着古铜色的刚毅线条,偶尔显露出对女友临终微笑的迷惑不解。然而他却死在了归航的途中,在完成对男女主角的保镖工作后功成身退。我觉得这是编剧为了情节跌宕需要不怀好意的安排。同样是身负重伤,文弱的男主角秋也跳海都能被救活,而且能够一瘸一拐地与心爱的女子顺利会晤,而骁勇善战的川田身体素质未必比他还差?
此外我很想说一下相马光子和三村信史。
“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毙。”相马光子在她生命末尾说到这句话时眼神中依然透出一股倔强与决绝,在冷酷的白色光线下她终于倒在了自己的血泊里。临死前她进行了拼尽全力的最后反击,只不过对手是比她更加残酷冷血的天生杀人狂桐山和雄。我相信她直到死时依旧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在混乱残酷的现实面前她唯有选择用暴力保护自己。就如她曾经说的“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理由”。她经常回想起软弱的妓女母亲那双充满绝望的眼睛,她决计不会像她那样。年幼的她已经学会将变态嫖客推下楼梯。童年的阴影使她过早体会到了暴力带来的快感。她一天天成长起来,外壳逐渐坚硬,内心开始冷酷。她凭借美色诱惑各种男人,乃至逼迫同学援交,成为令人不耻的卑劣少女。她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值得依靠,唯有依靠自己。
北野在游戏开始前说到,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定要战斗到底,成为具有生存价值的成年人。我不知道光子在这场游戏中内心是否有过人性与良心的挣扎。“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毙”这句话作为她的座右铭,本身并没有错。在惨无人道的游戏规则面前,她决心生存下去。于是她用镰刀生生扼断了过分单纯的女生江藤惠的喉咙,喷薄而出的鲜血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兴奋。在道德崩溃的混乱时期,暴力是最有效的手段。她一步步变成一个令人惧怕的冷面女杀手。值得一提的是,她原本还可以杀死典子,却因北野的意外出现而罢手。这只能表明即使是这么变态的游戏也存在作弊嫌疑,世界上不可能有纯粹的公平可言。相比天性嗜杀的桐山,光子行为可憎却也能够理解,而桐山完全就是一个无所不至的杀人恶魔。他作为一个无从解释的最阴暗的部分,从来都是面无表情,只在杀人的过程中露出狰狞的笑容。恐怕还不近女色。
面对不合情理的游戏规则,顺应者展开杀戮,为了一己之私释放出隐藏的恶,比如那个鲁莽怕死的胖子与一心想考名校的书呆子,他们只能败在更强者的手上。弃权者选择自杀,在绝境中始终守护道德的底线,貌似崇高实质也反映出内心的怯懦无能。而倘若敢于挑战突破规则,就堪称英雄。
三村信史是我在影片中最欣赏的人。熟稔高科技的三村充分展现了高智商者的深谋远虑,他神色淡定态度果决,运筹帷幄之间颇具将帅之风。他轻松洞悉出那个致命的颈环中装有窃听器,在大多数人相互残杀时不动声色地酝酿出逃生的方案。他要求同学去寻找制造炸药和雷管的原料,自己则奋力研究攻击游戏控制系统的黑客程序。最后果然成功。他的死我不得不又一次归咎于编剧,因为他不是男主角。三村和他的两个朋友死在了准备袭击的路上。他们死亡的作用是使得天生杀人狂桐山在炸药爆炸中双目失明元气大伤,从而便于随即赶到的川田三人清理。不然即便是桐山与川田两强交战,胜负也难以定论。
没有谁注定要死,也没有人注定会活。年轻鲜活的生命相继逝去,死于勾心斗角者有之,死于丧心病狂者有之,死于时运不济者有之,死于得意忘形者有之……无一不让人唏嘘感慨。那灯塔里的少女们,谁又能说她们真的该死呢?我能够理解编剧为了保护男主角不受侵害而不惜牺牲五条如花的生命。为了故事的戏剧效果她们不得不死,而死亡的最迅捷最惨烈也最不值的方式便是赤裸裸的自相残杀。还有那拿着GPS的衫村弘树,原本能够远离是非之地的他依然能够为朋友出生入死。他固执地寻找着爱他的人与他爱的人,最后却被暗恋多时的女生当作入侵者射杀。在死亡之前他露出微笑,对震惊不已的女生说“逃啊,快逃……因为你好可爱……我喜欢你很久了……”窃以为这是整部电影中最温暖感人的画面。
对《大逃杀》早有耳闻,却一直以为那是北野武的作品,毕竟北野武的大名如雷贯耳,多年之后才知道其实导演是深作欣二,而看完此片,更是被深深震撼。表面上这是一个关于一群中学生自相残杀的充满血腥与暴力的故事,但事实上,其中所折射出的对人性的拷问和对体制的探讨意味深远,这个70多岁的老人着实令人惊叹。
如果要对世界上喜欢挑战人性极限的民族做个盘点,那么相信日本人必能在前三名占有一席。《大逃杀》就是这样,假想一个极端的背景和变态的规则,参与的所有人必须忍受生命的威胁和心理的煎熬做困兽之斗,谁也不能保证下一秒还活着,逃出生天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奢望。录像中介绍规则的女人说话的语气越欢快可爱就越令人毛骨悚然,而一旦亲历生死边缘的挣扎徘徊,血淋淋的现实远比想象的更恐怖、更残酷,做决定远比想象的更犹豫、更艰难。很多时候,人只有被逼到进退维谷才会有所反思,什么是最害怕失去与摧毁的,什么是最值得捍卫与争取的,什么是最想要珍惜与守护的,答案未必就是自己一厢情愿以为的那样。于是我们看到各人的反应大相径庭,几乎涵盖了各种行为发生的可能,真实得令人不敢正视。
小川樱,很少人提到的一个女生,却是我欣赏的第一个人。将包砸向北野,什么武器都不拿扭头就走,前一秒还在笑她傻的我,后一秒却觉得她实在又跩又酷。无法接受被剥夺人权,拒绝被规则玩弄于股掌之中,也无法看着同学们自相残杀,于是毅然决然的履行了最后的生命自主权,那是何等的骨气,何等的倔强勇敢!不是不想活,只是不想如大人引导和逼迫的那样活,自杀何尝不是对BR法的反抗和控诉?“没有人能帮得了我们”,想法很悲观,却显露出她敏锐的洞察力,正因为清醒的看透人性本质,才能如此淡定从容的赴死吧。反观用广播号召大家联合起来想办法的两个女生,为她们的天真与愚蠢付出了无可挽回的惨重代价,又是何等的可悲可叹。
更多的人带着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参与游戏,用各自的方式顽隅抵抗着,维系一线生机。
最让人惋惜的是三村他们,不仅发现了项圈能窃听的秘密,还利用聪明才智积极寻找破解规则之法,并制定了全盘计划,思路清晰,行动迅速,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最终制造了大量炸药,破坏了中央电脑系统。然而,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他们却输在了有限的战斗力,最后三村引爆整车的炸药,死得壮烈而令人钦佩。
想到结盟的不止他们三个,真正能做到同心协力的却少得可怜,取而代之的则是寒心的背叛和友谊的变质。有人口口声声说着“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却为了抢夺救生圈而双双殒命;有人以好朋友的姿态相互照顾和依赖,却从未放下戒心,晚上保持警惕甚至不睡觉,武器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表面上一片祥和的气氛掩饰不住一触即发的紧张。越是压抑恐惧,恐惧就如气球般越吹越大,总有到达极限的时候,抑或是另一番情景,即极限尚未到达,却因为撞上尖锐物而爆破。于是,一个意外的突发事件就立即引起内讧,令信念崩塌,此前所有的努力瞬间灰飞烟灭,而始作俑者在沉寂之后也不堪心理负荷选择了自杀。所谓的朋友反目成仇,所谓的友情不堪一击,冲动不是借口,自私与猜忌才是罪魁祸首。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报复还是误会,计划之中还是意料之外,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杀人的性质已没有太大差别。目的无非是保护自己或他人,结果无非是杀人或被杀,不同的只是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故事,就像相马光子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就拿光子来说好了。小时候的遭遇使她深信任何人都是不可靠的,唯有靠自己才能走出一片天,所以总是游离于人群,孤独自处。因而在了解了游戏规则后,她立刻就觉悟到必须顺应规则,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战斗状态,并全力以赴。将所谓“危机”理解为机会险中求,果断奉行“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做好随时杀人的准备,聪明的她总是化身捕食螳螂的黄雀,同时又临危不乱,擅于利用伪装、示弱和美色骗取信任,降低对方的防备心,逮住机会便一举反扑,干脆利落的将对方完结。与此同时,如果无人可杀而确定处于安全状态时,她竟可以晚上与尸体同睡一屋、白天洗头化妆,着实令人咋舌。她是适者生存的典型,更是一名具有顽强的战斗力、意志力和生命力的斗士,若不是桐山因为防弹衣的保护有恃无恐,二人的对抗结果还是未知之数。
除了光子,最有竞争力的女生当属千草贵子,但二人的行事作风迥然不同。光子积极主动,将对方当做猎物,贵子则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光子阴险狡诈耍心机,贵子则正大光明的决斗。她身上有一种公主气质,清高、傲慢、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仍镇定的练习跑步,叫人佩服不已。为捍卫尊严和生命化身冷面杀手,冷静坚决,刀刀致命,毫不手软,而面对喜欢的人时,又变回了那个温柔浪漫、略带羞涩的平凡女孩,鲜明的反差无不令人感受到她锋芒毕露的个性魅力。
更多的女生都以不出意料的方式杀或被杀。那个叫琴弹的女孩,有人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好,一个人躲起来,整日提心吊胆,张皇失措,或许也在期待着奇迹发生,有人来告诉她一切都是一场梦,或是在危险的时候突然降临救她,然而,当弘树真的前来保护她时,她却在惊恐之下射杀了他。“为什么?”“因为你很可爱。”这个平凡的女孩应该是带有点小自卑吧,尤其在贵子身边,被注目的永远不是自己,所以不敢相信很少跟她说话的弘树居然喜欢的不是贵子而是自己。没有开枪该多好,就算最后还是免不了被光子杀死,至少尝到了被喜欢的喜悦滋味,可以不带一丝遗憾和悔恨地离开这个世界。性格决定命运,于她正是如此。
而弘树,不得不说,有着极致浪漫主义和爱情至上价值观的他是一个少见的异类。离开了一个个相对安全的占据地,放弃了一个个活下去可能性更大的机会,只为寻找心爱的女孩,以渺小的力量保护她,与她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如此的勇敢无私却换来心上人的子弹,临死前还心系她的安全,叫她快逃走,令人唏嘘不已。
是啊,爱情,越是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越能看清它的本来面目。三年前的最后时刻,庆子为求自保向川田开枪,如果真是如此,川田倒是能活得心安理得,然而,“谢谢你”三个字却如千钧之重压得他喘不过起来。正所谓当局者迷,为了解开这个疑团,川田三年磨一剑,破解了项圈的秘密,学会了急救、下厨、开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再一次回到战场,直到北野用水枪逼得秋也开枪才恍然大悟:庆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啊!两个人不能同活的情况下,庆子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川田,而为了不让川田背负愧疚,利用了他自卫的本能反应,心甘情愿也心满意足的死在了他手上。庆子临死前,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谢谢你”,那是对川田在游戏过程中照顾她、保护她、始终没有背弃二人感情的感谢,更是对他完成自己最后心愿的欣慰啊。最终川田还是没能熬过去,但他得到了答案,可以瞑目了,只是留给观众无限的扼腕与痛惜却深远绵长。
说到川田,就自然想到另一个自愿参加游戏的人——桐山,毋庸置疑,男生之中当以他俩最厉害。虽然影片并未对桐山的背景作任何介绍,无从知晓他参加游戏的真正原因,却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略窥一二。比如他杀广播女生时,故意将喇叭靠近女生,令她的恐惧和痛苦的呻吟声传遍山头,可见他十分享受杀人的兴奋、快感与成就感,就像川田说的,他极有可能纯粹是为了追求刺激而参加,猎杀就是他的乐趣所在。无论是出于对平淡无味的生活的厌倦也好,因憎恶、仇视社会而泄愤也罢,像桐山这种有诸如杀戮之类的狂热爱好的暴力男,即便不参加游戏也必定会成为一个危险分子。试想,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连自己的生命都视如儿戏,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作恶的脚步?
最后不得不提我们的男女主人公,最令人疑惑的就是他俩了,凭什么他们能活下来?七原秋也是收获最多女生表白的男生,可他到底哪里出众呢,是因为帅还是成绩好?事实上,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更多的时候他所展现出来的是纠结于愤怒、痛苦、悲伤之中的彷徨无措,唯一的决定和信念就是代替国信保护典子,也可以说这就是他活下去的动力,但也只是走一步算一步而已。典子的柔弱与善良大概是最能激起男生保护欲的特质吧,但在游戏中却是致命的弱势,于是她始终如一只胆战心惊、瑟瑟发抖的小白兔可怜巴巴的躲在秋也和川田身后什么也不做,甚至没有因为自卫或救人而伤过任何一个人,头顶圣母的光环,不仅有两个王子保护,就连恶魔也为她出面,也难怪光子嫉妒她了。理论上说,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下,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胜者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像光子这样有强烈求生欲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另一种就是像桐山一样无所畏惧的行尸走肉,想必也只有内心强大的他们才能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地坚强生存。而秋也和典子这两个弱到爆的家伙,从头到尾不是狼狈逃窜,就是被别人救,幸运女神却一再眷顾,将他们留到了最后,又证明了什么?智慧、勇气、斗志、毅力、战斗力、武器装备,拥有这些都不足以令人存活,运气才是最不可小觑的重要一环。在尘埃落定之前,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这就是命,不服也不行。
不禁问自己:如果我也是其中之一,会怎么做?自认一向没有中奖好运,想成为第二个秋也与典子简直痴人说梦。那么,屈服于规则,杀人自保么?自问没那个本事,就算有,也没那种心理承受能力。毕竟不是杀一只鸡、一条鱼,那是活生生的人啊,何况还是熟识的同班同学,不管与对方关系如何,首先下不了手,就算真杀了人,罪恶感的折磨也足以令我生不如死。那么,难道坐以待毙?既然已经死路一条,与其恐惧不安地度过最多三天,还不如鼓起勇气自我了断来得痛快。无法像贵子那样继续从前的生活和习惯,也无法像某些男生那样在死前及时行乐,除非心上人在身旁,给予彼此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若不然,因为软弱无能而消极逃避,因为恐惧痛苦而放弃挣扎,我就是这样的人啊。
在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场,只能continue或over,而不能pause或restart。如果将这个游戏看做是一个用于研究处于极端环境下人的心态和行为的实验,那么其意义并不在于对人性的善恶追根溯源,相反在于人性的迷失与扭曲,而人性的迷失与扭曲往往是人脑自动启动了自我防御机制的结果。当自我防御机制启动的时候,正常情况下的理智与情感的通道逐渐缩小乃至关闭,进化的文明思想所具备的功能和作用被削弱或隐匿,取而代之的是原始的应激反应和求生本能,它们一旦占据了思想的主导、支配地位,暴露所谓的人性之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存活成为此时此刻唯一诉求的时候,也就是离死亡最近的时候,当死亡威胁的越来越逼近,前所未有的压迫感、恐惧感和无助感随时都会令人崩溃,而人的意志和行为可能在濒临崩溃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就算想要拨乱反正也有心无力。或许对于死亡本身,人性之恶更可怕,但在这场游戏中,每个人都是BR法的受害者,我很难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为求自保而动了杀机的人,即便他们将人类丑陋、阴暗的一面呈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人心中都同时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这个游戏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能轻而易举的钻进人心唤醒沉睡中的魔鬼,而原本活跃的天使或被催眠,或在与魔鬼的搏斗中负伤累累甚至阵亡。要达到这个目的,设定带有强制性条件的规则是必须的,归纳起来有三点:一、限制人身自由,摧毁自由意志。参与者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范围之内,杀或不杀,要么主动选择,要么被迫接受,谁也不能例外,在灵活多变、残酷无情的陷阱下,退出的唯一途径就只有死亡。二、赋予合法理而免罪责的杀戮权。不管是铲除平时厌恶的眼中钉还是强暴奚落自己的心上人,都是毫无后顾之忧的,这对于极度自私、崇尚暴力、漠视生命、麻木不仁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保护伞。三、以唯一的生存权作为奖赏来激励杀戮。一开始,杀人或许是困难的,但数次之后恐怕就会习惯了,甚至还会将杀人变成一种生活常态,随着掠夺生存权的人越来越少,对生存的渴望就会越来强烈,因而更能不遗余力的杀人,形成一个恶性竞争的死循环。
显然,这样的游戏规则与伦理道德规范相悖,因此在伦理道德的范畴内评说学生的行为未免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说什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不合时宜而完全没有说服力。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自由是道德的起点”,这里的自由应该包括人身自由和意志自由,诚然,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理应受到道德的约束,但在非文明的环境下,人首先受到的是规则的制约,那么,仍以道德要求坚守所谓良知的底线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没有退路,要么拼命,要么丢命,若不想死,化身冷血无情的修罗,踩着无数尸体冲出炼狱,不然,伸出脖子迎向铡刀,但不要指望有人会为这伟大的谦让而感激涕零,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就注定只有充当垫脚石的份儿。然而,如待宰羔羊般无法自由掌握自己的命运,同为弱势群体的学生们并没有同仇敌忾,同心协力与游戏制定者和操控者作抗争,而是自相残杀,为了争取一线生机而兵刃相见,这也正是人性弱点的鲜明体现。没有不需要代价的抗争,但不是每个人都自愿付出代价的,计算成本,权衡得失,若最终必须豁出自己的性命,代价未免太过昂贵。从这点上看,显然国信之死所起到的杀鸡儆猴的作用是绝对震撼而深刻的。
杀戮是杀戮者的通行证,殉道是殉道者的墓志铭。秋也和典子这两个看似最弱的人却活了下来,仅仅用运气来解释是无法让人信服的,但就好比每个人分配到的武器千奇百怪,有诸如机关枪之类威力强大的武器,也有诸如扇子之类荒谬可笑到杀伤力为零的武器,毫无公平可言,奇迹就是这样发生了,不管你信不信。不得不承受来外部与内在的重压,有艰辛,有痛苦,有挫折,有绝望,BR与社会的所谓不同的残酷却是如此相似,只不过恐怕没有比杀戮更直观、更凶猛、更惊心动魄的残酷了吧,而杀人游戏就像是一场以40条生命为祭品的成人礼,沉重而难以遗忘。从这个角度来看,谁也不能预言秋也和典子不会就此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战士和强者。事实上,就连胆小如鼠的“圣母”典子也特地回家取走了国信划伤北野的小刀,正表明了她不再像从前那样柔弱无助、依赖他人并随时随地准备进行自卫和斗争的决心。
迷失不可怕,可怕的是停止前进的脚步,失去生存价值。“跑吧,到哪里都好,只要全力以赴。”为成为有生存价值的成人,必须坚守互相保护的信念,必须坚持战斗,坚强、勇敢、执着的面对未来的任何风浪,坚定不移的一直向前走下去,领悟到这些的他们已然不是从前那两个单纯懦弱、对外面的疯狂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了。然而,究竟什么是生存价值?其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历经数千年才造就了今天的人类文明,本应对“天生我材必有用”深信不疑而身体力行,但如果有朝一日真的必须以BR的方式来决定所谓的优胜劣汰,不得不说是一种野蛮而悲哀的退化。片中的成人不敢承认这一点,是因为他们真正不敢面对的其实是萧条的社会、惨淡的人生和失败的自己,如秋也的父母,为生活的重压所累,出走的出走,自杀的自杀,置未成年的儿子于不顾,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可信度。作为罪魁祸首的成人不但不自我反省,积极寻找人生的出路,从体制上改善社会,并给予下一代良好的教育,反而将责任、过失和惩罚转嫁给未成年人,孤立他们,摆布他们,压榨他们,抛弃他们,BR法的诞生正是成人软弱无能的充分体现。诚然,立于悬崖边缘的学生们在看清他人的同时也看清了自己,未尝不是加速成长的标志,但他们绝大多数再也没有机会总结、后悔、自省、改变,再也不可能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无论强弱都不过是成人掌权下的可怜的牺牲品罢了。
在典子的梦中,北野问:“这时候,你觉得大人应该对小孩说些什么?”影片并未正面回答,但其实答案反复出现,呼之欲出:“加油!”。无论是对长长卫生纸的三次特写,还是秋也父亲在餐厅对秋也说的话,再加上北野本人在逼典子开枪时所说的话,这句“加油”是成人期望的浓缩,却又什么都不是,因为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教不了。这也正是北野的矛盾所在——残暴冷漠的背后是孤独苦涩,爱学生却被学生整,爱女儿却被女儿讨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他不曾以温柔体贴的方式去爱、关心和感化他们,只会一味的责骂,最终令自己丧失生活的信心。当学生们为了活命而殊死搏斗、杀红了眼的时候,他却活得不耐烦,多么讽刺的对比。然而,北野正是以他的死教会了秋也和典子“加油”的真正含义——无论发生什么事,不要害怕,不要退缩,不要松懈,不要放弃,先发制人也好,绝地反击也罢,一直努力奋斗和抗争下去才能生存下去。
这是一场惨烈绝伦的战斗,即使狂风大作也吹散不了蔽日的乌云,即使雨水侵袭也冲刷不去浸染的血腥,而背负逝去的生命重量的幸存者,绝不会轻易被伤害、击垮、毁灭。然而,不同于前一年胜出的女孩那诡异的笑包含着对成人世界的蔑视与憎恨,秋也和典子虽然被全国通缉,不得不开始逃亡生涯,却充满了生的希望,他们携手从黑夜走进日光,带着情与信的人性之善奔向未来。就像《罗生门》的那个婴儿,影片的结尾似是有意诉说同一句话“可以失望,不能绝望”,只是,三段挽歌越是温暖美好,越是让人感慨唏嘘。
每一个昨天都回味无穷,每一个明天都得来不易,如果人生是一场至死方休的大逃杀,每一个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求生?
PS1:本片所给予人的震撼远脱离血腥暴力本身,虽然分级为R15,那些不够真实的血浆和速战速决的杀人过程却并未给观者造成太多的不适感,反而某些桥段纯情到令人怀疑转型成了青春偶像剧,而时不时出现的交响乐又如哀悼般古典而肃穆。而说到演员的表演,印象最深的当属柴崎幸,从一开始就能感到霸气外露,阴森狰狞的笑容,虎视眈眈的眼神,杀人时如发狂的野兽般紧咬不放,却在挽歌中看到一丝愉悦却转瞬即逝的微笑,残忍狡诈是她,孤独落寞也是她。相比之下,男女主角实在令人提不起兴趣,而北野武似乎是太本色太松弛了,总有点出戏的感觉。但唯一必须诟病的还是北野的死,明明中了秋也多枪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却忽然“死而复生”,噌地从地上爬起来,若无其事的接电话,然后扔掉手机打上一枪,还吃了一块饼干这才咽气,囧到不行。有人说这是黑色幽默,可我实在无法理解和欣赏,无论从气氛情境的游离,还是观众情绪的跳闸,都可以看做一个败笔。换做是我,我会这样安排他的死:他口袋里的电话突然响了,北野挣扎着接起电话,说了那句同样的台词“如果你憎恨人,就要为后果负责”后愤怒的扔掉手机,头转向饼干的方向,盯着饼干直到断气。
PS2:(留下以下问题的个人理解以防忘记)
问:侵入并破坏整个系统的明明是三村,为什么北野会对川田说“其实破坏系统的是你”?
答:首先要看北野说这句话之前发生的事。北野说要确认一件事,然后拿遥控器对准川田的项圈,此时川田没有任何惊慌恐惧,说明他早知道项圈不会爆炸,但他应该不知道系统已被三村破坏,所以,只可能是他知道解除项圈的方法。也就是说,川田以前就入侵过系统,获取了解除项圈的方法。那么,三村能在短时间内破坏系统,极有可能不是因为他特别牛B,而是川田在那次入侵的同时修改了部分程序,或设置了后门。川田虽然从游戏中胜出,但他归根结底是善良的,他除了要替庆子报仇,也想尽可能的救人,所以隐蔽的破坏系统,在不被技术开发人员发现的基础上,为下一个入侵者打开了方便之门,使更多人活下来成为可能。
评《大逃杀1》:
蛊的无力和可悲——献给无意义的死者与更无意义的生者
题记:
“人生其实只是一场游戏。”“加油!”终有一天你们会成为你们无视的成年人。
[img]
http://img5.pcpop.com/FilmImages/0x0/0/18/000018278.jpg[/img]
【蛊的无力与可悲】
当B班的所有少年瞬间失去了他们正常的生活,一起被扔进这个荒谬却强硬的死亡游戏,所有人都不得不直面他们心中最深的恐惧,定要在三天内决出个死活。不禁让我联想到古代的一种蛊术(金蚕蛊),先人会将十二种至毒之虫放入一容器,任其互相残杀吞噬,而最后剩下的那个,便成为最毒的蛊,致命的毒物。
换到这里,在这美丽的小岛上,当所有人丧失了选择的权利开始杀戮,不管他的立场如何,意愿如何,他都显得愈加渺小无力。要么适应这个游戏努力生存,要么自动成为这游戏的牺牲品。不管他们结局怎样,有怎样的理由或借口用怎样的手段,他们的上方都是操纵的手监视的眼与监听的耳。结局只有一个,纵然在编制完善的游戏规则中取胜,那胜也不过一个讽刺。是的,软弱的死尽了,强的那个留下,成为蛊。但这蛊亦是同样无力的。
片尾的不算太黑暗的结局或者安抚了大多数的心,但更让人迷茫了。我想到卡夫卡,想到“戈多”。想到让人绝望的厌倦的话题:生存的意义。意义存在于何处?当少年们用身边的一切武器和一切手段来不自觉的诠释人求生的本能,意义对他们又有多重要?当面临绝路,不管选择坐以待毙还是拼死反抗,当掉进了选择的圈套,人就变成无视意义的盲者。
我们拼命挣扎拼命战斗,可是不知道自己在挣扎什么,为谁战斗,有何意义。
过多的固执于意义是可笑的。做一个全盲的死尸或蛊是可悲的。
【“他人即地狱?!”】
《大逃杀》里的所有暴力厮杀你死我活,其实只是夸张后的,社会里人与人间的所有争斗,钩心斗角,或者弱肉强食。非友则必敌,但更要牢记:没有永远的朋友。人心难测,当出现直接的利益冲突,背叛似乎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影片中频繁出现的信任危机一再印证着这一点。“不要相信任何人。”当影片以夸张的手法把这利益放大到事关每个人的生死的时候,这句话也显得再正常不过。你一定还记得这些细节:川田和他深爱的女友在最后关头的对射;游戏开始前一对女生互相拥抱并说“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第二天镜头中却出现她们最终同归于尽的死状;当一女生意图毒杀秋也报仇却误杀了另一女生后,现场所有人的骚乱和彼此猜疑,冲动,终于导致她们悉数横死……
结局的三人联手杀死北野的情节设计,只是为了安抚观众,使整部影片不过于绝望。其实是和前面的叙述和表现手法相冲突的。因为依旧没有信任,川田的信任在此显得有些许出人意料。
【最出彩的北野武】
北野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是全片最大的一个亮点。他的孤独,冷漠,残酷,他的孩子气的黑色幽默,给电影平添了许多沉重,也给人带来更多自省。
影片中他说的“成为有生存价值的成年人”,“加油”等等,平静的绝望着,不露声色。
更像他在他导演并出演的Hana-bi(《花火》)一片中的感觉。一个外表坚忍强硬而内心孤独的北野或者西佳敬。甚至片末出现的那张画——小岛上布满横死的众少年的尸体,除了那个叫典子的女孩——的风格也颇似Hana-bi中北野武的画(写着“自决”(自杀意)二字的那张),充满着绝望到极致后,仍残留的对温情的一点渴望。
北野老师最后的BR操,水枪,画,慢慢享用的饼干(贯穿全片的,还是典子做了给国信和秋也吃的),忽然起身接电话然后终于倒下,这些看似轻松可笑的镜头,却是让我读出深深的孤独绝望、让我倍感悲伤沉重的黑色幽默啊……
因“变成有生存价值的成年人”终于变成一句空话,因北野自身的行动暴露着他的悲伤,孤独,空虚,绝望,和无力。不禁让人发出无力的质问,质问一句“意义”,意义究竟在哪里呢?“加油”变成一个悲伤的无力的蛊,却还是终于“自决”了,这样悲剧的命运,只能把它理解为发生在一个原本无足轻重的游戏中才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吗?
【结语】
暴力血腥不过是一个形式性外壳罢了,看罢此片,心里最深刻的感觉是:空虚。
不过仍想说一句:“加油!”
对那些至今仍和我一样,辛苦的存活着并用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存活下来的无力的蠱的所有人。
(虽然过多的固执于意义是可笑的,做一个全盲的死尸或蛊是可悲的,做一个半清醒状态下的蛊是……或许有些令人绝望。)
2006-5-5 00:17 停留在1/3
附:
《大逃杀 》影片参数
中文片名 大逃杀
外文片名 Battle Royale
类型 动作
导演 深作欣二 (Kinji Fukasaku)
编剧 深作健太 (Kenta Fukasaku) / Koshun Takami
主演 前田亚季、柴崎幸、岩村爱、藤原龙也、安藤政信、栗山千明、山本太郎、北野武
国家 日本
发行公司
首映日期 2000-01-01
片长 114
MPAA评级 PG(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
官方网站
IMDB评分 7.9
帅的人子弹多得用不完,长得丑的一斧头就能砍死……
好纯情的电影。。。。。。。。。各种告白和纯爱。。。。。。
特么我们的努力都是为小白铺路么!!!杰克苏!!!矫情女!!!还我光子!!!!!!!!!
所以说只有小白脸和矫情女才可以活下来吗?简直岂可修!
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世界面目原本如此,有了爱,你也不必嫌弃。
喜欢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去探讨人性,日本人在变态这方面简直是天才。影片充满隐喻,但又表达含糊,很多细节也做得让人费解。总觉得导演有一点点浪费了剧本,这绝对是可以拍得更好的。好吧,这算是一部另类神作。
深作欣二在迟暮之年拍出这样的片也真是惊世骇俗。
暴力外表下有着极其纯爱的内核,血光四溅中穿插着少男少女互相的告白。。。有几个问题没看明白啊,不过似乎也没有全弄明白的必要了。人物太多导致无法塑造一个完整丰满的。配了那么多古典乐更显悲壮,日本人的变态还真是空前绝后。。
勵志青春片
没什么意思,浪得虚名
互相残杀的规则最后生存下来的却是没动手杀人的,看似明了一切道理的老师连自己的家庭都维持不好。小圈子类比大环境,以点及面,暗讽社会畸形。个人来讲,我自始至终都觉得日本是种看似谦和礼貌,其实暗潮涌动的是重型压力下的变态民族。
学校开运动会的时候看的,外面阳光明媚,我一个人在宿舍里因寒冷而发抖。可惜深作欣二挂了,他儿子接拍的续集真的真的是大便,不用看了,他完全不懂他老子那点思想的内核。虎父可不就是犬子吗!
1. 既然都决定要杀人就不要废话连篇了;2.请记得把脑子带上;3.为了乡村非主流争风吃醋者死得早啊;4.请问同学你们演技呢,不要以为瞪着眼睛就是愤怒,好多地方简直就是在搞笑啊。
2005年上大学的时候,喜欢的要疯了,随后一周内看了三遍,回家还推荐给我爸妈看【我真是疯了】,这种类型里它永远是顶峰。
小日本很牛B的一部片子。
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人才能毫无例外地去思考生存这个哲学问题。把几十个人推到死亡面前,其实看见的就是自我与他人矛盾存在的极端表现,加缪用一种极冰冷地的态度去异化个人与他人的群体,而深作欣二比加缪次一些的地方在于,电影又加入了社会寓言的视角,有励志嫌疑。不过这一点也是可看性的要求吧。
为什么这两个是最后存活者
非要这样血肉横飞的视觉冲击才能促使人们反思成人社会的秩序么?也许我们真的已经麻木至此.
安藤政信,再没有他那样的眼睛了
杀人还需要什么逻辑,弄死你就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