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所谓“路易十四的情妇”只是赚眼球
《玛奇丝》,大美女苏菲玛索十多年前的作品。中文译名为了赚眼球玩噱头,叫做《路易十四的情妇》,实际上苏菲扮演的女主角和法王路易十四并无太多纠葛。如果翻译的更土点,叫《一个女演员的路》还更与剧情相符些。苏菲雨中的一段独舞拍的很美,青春蓬勃,非常性感。
2 ) 存档用影评:燃于红尘的清泪
雨阵阵,翻看前些日子买的那本“欧洲古堡游”,却在无意间让视野闯入了路易十四的宫殿。在这位政绩相较卓著的法国国王的房间内,有的是豪华奢侈的金碧辉煌,有的是流转生辉的脂粉气。可毕竟岁月逝如斯,因此,尽管有着无微不至地呵护,墙角处的细微斑纹依然是清晰可见的。这仿若完美中的瑕疵,倒是勾起了我对一部欧洲电影的回忆。沧桑的爱情和信念充斥在它的本体中,让它更像一部现实的童话,只不过,这部童话的灵魂之中,几乎完全没有国王的存在。
它的名字叫:路易十四的情妇。[Marquise]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这部电影,难免丢失了它太多的气质。它并没有太过纷繁复杂的情节,也没有太过催人泪下的煽情,有的只是一个真实的欧洲女人,像个傀儡般,为自己的事业而操控着自己早已麻木的肉体和心灵。故事的开端,感性的雨点与匆匆的马步声将众人带入一个贫穷的法国下层社会,而那里并没有预料中的纯真和清新。肮脏的菜市场上充满了不绝于耳的叫骂,妇人身上没有任何光鲜亮丽的服装,粗野的布衣不合适地裹在身躯外,亚麻般的蓬乱卷发顶在头上,有的甚至赤着脚丝毫不顾形象地敞开衣衫走在街头。镇里没有正式的厕所,剧团的女人们聒噪地从马车上下来时,让一位被施与了一枚钱币的孩子带到了连木板都能漏大风的茅房里。女人们雪白赤裸的下体被茅房后偷窥的孩子们肆意评论着,木板夹缝里的一双双眼睛充满的不是好奇和清澈,却是恶毒与讽刺。
女主角玛姬丝便出身于处于这样一个底层社会的城镇。她是个有颇有心计的女子。她与父亲在镇上搭起一个小台子挣着维持生计的物质来源,在台上她用她的舞姿,而在台后她用她的身体。她粗俗却维持着灵魂上的矜持,她无知却拥有对于舞蹈极敏锐的天赋。她拥有傲人的曲线和外表,还有着一颗对舞蹈事业无比热爱的心灵。正因为如此,她被路过的法国知名剧作家莫里哀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并带回了自己的剧团。自此,玛姬丝的生活有了质的改变,她不顾一切地想要成名,想要声望,想让自己融入这珠光宝气的上流社会。她嫁了剧团中最老实的演员,却甘愿将自己的身体让给莫里哀享用。为了赢得国王的注意,她丝毫不介意没穿亵裤而在国王面前翻跟斗。而可悲的是,逐渐成名的她爱上了年轻英俊的宫廷诗人拉辛。拉辛全心且热烈地爱着她,甚至在那毒药盛行的年代,雇佣了一位毒夫人用巧克力毒死了美丽情人的丈夫,玛姬丝毫不知情,丈夫死后,她终于抛开心结,沉沦在为情痴狂的滋味里。
在拉辛创作的一部悲剧戏中,她让自己的事业到达了一个巅峰。自此,拉辛完全得到了她的身体和她的爱,以及,她也许不是完整却至少是大部分的人生。可天不遂人愿,在她被告知丈夫的死因是拉辛的巧克力后,她发现自己怀了拉辛的孩子。没有预警的,当夜是一场重要的演出,这位依然不可能放弃事业的女人,顶着难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楚上台作着悲剧化的表演,却在半途体力不支而昏厥。身边一直窥伺机会偷偷练习的女佣在她昏睡的三天三夜里迅速代替了她的位置,舞台上的,声望上的,甚至是拉辛怀里的位置。在她醒来之后,掌声与鲜花再也不属于她那张苍白的脸,甚至连拉辛的眼睛中,都出现了犹豫的神情。她瞬间被世界的无情击垮,一场长梦之后,可悲地发现原来梦里的东西都不属于自己。失去了生活意义的她,没有犹豫地拿出那盒有毒的巧克力迅速吞下,然后,在拉辛惊慌失措歇斯底里的悔过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结束了她并不长久的生命。
也许没有苏菲·玛索这位女人,玛姬丝这个性感放荡,却又专情率真的矛盾体并不能被如此完美地表现出来。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她的演技。那受伤却又带着坚强的眼神,和性感却纯真的嘴唇如此恰当地演绎着一个失去灵魂的又只剩下灵魂的悲剧个体。仿佛一朵不该出生在这世界的红莲,再次被悲悯的风带走,不留下一点痕迹。
戏子在那样的年代,也是被人用讥讽和崇拜的眼光同时膜拜的。就算是莫里哀这位在现代看来如此伟大的剧作家,在落魄地写不出作品时,给予他的也只会是冰冷的没有票房的空椅子和观众毫无礼貌的嘘声。因为毕竟,他们是永远都融入不了那个只有血液和头衔认可的上层社会的。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作了个巨大的漂亮桥梁而已。为生计奔波烦恼,不是那个时代贵族应该有的事。
繁华落尽,还剩下什么?影片初的热闹与混乱与结局的清晰和失落营造成鲜明对比,将人从现实的影片镜头活生生地被拉到现实的童话图像之中去,也许,唯美与否,才是童话和现实真正的差别。那一刻,玛姬丝被伤心的拉辛抱起的悲伤,已经被定格成了超越本身悲剧性的令一幕悲剧。
将书再次合上之时,仿佛也将那一世的尘收尽了心底。永远没有尽头的美梦和爱,只有在死亡的童话中才有,就像那副定格的画面一般。而这些,已是当代的人们再也不会去碰触的了。我们将之掸了灰,落了土,而现今所能看到的,也只有发黄的旧照片里的清泪,似在诉说只属于历史的悲伤,滑落那些透明的脸庞。
3 ) 如果美丽能被人铭记——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当我第一眼看到翻译是‘路易十四’的情人时,我就开始在等待英俊的路易十四和美丽的玛奇丝的爱情。结果看到最后才发现根本就不关路易十四什么事,这完全是一部了不起的玛奇丝传奇。
最近在上映的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很多人都在看,其中卫子夫作为刘彻的皇后其经历十分地复杂,先前的曲折到后来的宫斗都是作为一个美人的奋斗史。贫寒出身的卫子夫,在平阳公主府里被推荐,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一步步走到皇后,但是无奈最后因为巫蛊之术无辜死去,可谓晚年凄凉。
玛奇丝同样出身贫贱,从小被父亲当做赚钱的工具,长大后被剧团的人发掘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
我以为她终于摆脱了靠踢腿露肉出卖色相为生了,没想到她的路走得并不顺畅。
玛奇丝的美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男人们对于她的美丽不过像是一群饿狼看到猎物一般地垂涎不已。是不是所有美丽的女人都会经历着这样屈辱,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美到倾国倾城,那么所有其他的一切都不会有人在意,因为美到那种程度,她本身就是一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所以玛奇丝的美丽应该是被供赏而不是被亵渎的,但是事实上恰恰相反。她自知自己卑微的出身,她带着满头的稻草杆来到了巴黎这个大都市,却发现站在台上的自己竟然紧张的一句话也讲不出,她突然发现自己好像除了美丽什么别的事情也做不了。
这是大多数人对于美人的评价,然而大多数这样的美人是不会被时间铭记的,随着更加年轻美丽的人儿出现,大家就都会忘记她们。
当然,可怜的玛奇丝还有个疼爱他的丈夫,虽然莫里哀不重用她,为皇后重视的悲剧诗人拉辛还是看到了她的独一无二。
我们的玛奇丝终于可以把自己的美丽用最正当又最动人的形式表达出来了,她的演出一鸣惊人。这位美人终于在舞台上收获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此时的她或许都忘记了自己是多么的美丽。
玛奇丝是个个性顽强的姑娘,为了自己一直能演下去,她让拉辛答应她绝不换角色。结果这个执着的姑娘竟然把自己置于了万劫不复之地,她瞒着拉辛自己怀孕的事情,为了取悦国王进入冰冷的水池朗诵台词。
回家后她就生病了,也就是这场病她在舞台上晕倒了。那个她一心教导的侍女抓住这个机会终于替代了她。当她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时,发现外面掌声雷动一如曾经的她初次胜利。她摆脱了莫里哀,冲上了舞台,嘶声力竭地说着自己心底的台词,她在责怪拉辛为何不遵守承诺,她在责怪命运为何对她不公,她在责怪自己为何选择了成为演员,走上注定被轮换的道路。
当她说完这些话,她孤独地倒在了舞台上,完成了属于她的悲剧。
历数历史上出现的美人儿,没有哪一个是轻松自如的,都有着悲壮的或是凄惨的人生。
出生时的美丽是幸运,但是美丽流芳百世却着实不易,她们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都忍受着世人对于她们美貌的消遣,还不得不勇敢地承受起一些本不属于她们的负担和责任。不是每个女人都可以像杨玉环被唐玄宗视为真爱,也不是每个美丽女演员都像奥黛丽·赫本般幸运,最后可以有自己的前四任丈夫来抬起灵柩。
美好的东西总是昙花一现,来也匆匆去也亟亟。如果美丽能够被人铭记,也需要极大的勇气。
4 ) Marquise
1.中文片名大错:本片名为Marquise, Marquise即苏菲玛索饰演的角色名字,他是RENE从外省带来的老婆,是莫里哀的情妇,是拉辛的情妇,与路易十四无情妇关系(或者有,本片未演)。
2.苏菲玛索演的真好,从乡村小舞女到红极一时的戏剧演员,又到最后被人怀着孕死在舞台的拉辛爱人,每一个都演的非常到位。她的聪明,她的魅力,他的轻浮,她周旋男人的魅力,即便这样,她也逃不过自己爱人对自己的背叛。
3.本片还是有一部分历史考证的,比如莫里哀演自己要死的话剧时最后真的死在舞台;国王取悦宗教,剧团取悦国王等
4.配乐我喜欢,恰到好处,轻快。
5 ) 事实是没有人不能被替代
狂野悲伤的故事。
那个时候的法国,不缺是非。人人喜欢是非。今日晚宴发生的事情,明日就上了大众的午餐。佐料新鲜无比,外加各类版本作为调料。
有希望是一件好事情,努力实现梦想也是好事。只是千万不要相信约定。有句话叫做物是人非。谁是谁的唯一?Name it, 我会永远敬仰!
6 ) 它是个悲剧,但似乎并不怎么让人哀伤。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耽爱一切美丽事物,包括美丽幻象。
“她在男人床上扭腰,王宫贵族都想看她踢腿。”她是舞女,她卖艺,也卖身。你轻易被勾引,她的美不源于她的身,是那个眼神...我想这角色非她莫属。
她可以展现肉欲的感官刺激,也有着灵秀的邻家少女的气息。她有着西方的放荡和东方的寐惑,她有着法兰西上流社会的优雅之美和吉普赛流浪舞女的狂野之美。她很性,性在骨子里,在眼眉处,在发丝指间,在香氛流动。
我喜欢歌舞片,音乐剧,以及题材涉及的电影。我也喜欢这部,它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镜头一方面是法贵族阶层的奢华弘晖,服、饰、宫廷、花园、侍女、剧院...另一方面是底层人民的生活景象,泥湿的街道、破乱的酒馆、马车、流浪艺人...就是单纯的浓缩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大可不必用力去挖掘隐含在镜头下的人性,放纵的,糜烂的,充满欲望的。
——“她演我角色,我演我人生”
它是个悲剧,但似乎并不怎么让人哀伤。
整部片子结束时我还沉浸在她轻盈的舞步和灵动的眼神里。
——“一个悲剧演员,每天在台上死一次,帷幕落下,苦难结束。”
她和影片里的那些男人,最重要的三个——剧作家莫里哀、诗人拉辛、喜剧演员杜帕(她丈夫)。可以说,莫里哀只当她是美丽玩物,拉辛爱她但更爱自己,她丈夫杜帕...让我怎么形容这个男人,不伟岸不清俊...印象深刻的四幕:(一)初次见面,他娶了她,他告诉她不应该只是个流浪舞女,她可以站在戏剧舞台上,巴黎会为她疯狂;(二)她用性贿赂不看好她的莫里哀,事后莫里哀却失信,面对挚友,他告诉他,你可以上她,但不可以伤她,床上的约定要遵守;(三)他最先意识到玛姬会爱上拉辛,直至她最终按耐不住...他望着晚归的她,问她不会离开对么;(四)临死前瞪大的怒目,拽紧拉辛的衣领坚定地说,你可以让她幸福,我把她交给你要好好对待她。
拉辛说他疯狂的爱着玛姬。他们相互理解,因为有着共同的生活境遇,他们相互欣赏,欣赏对方对名利的渴望。但他忽略了她终是个女人,像她床第间诱导他激情当化为细腻。杜帕才是玛姬最大的幸与不幸,他的出现给了她生机也带来了危机,他的去世成就了玛姬但也注定了她的死亡。
1,和中文译名“路易十四的情妇”毫不相干;2,文艺圈历来都是这么乱的;3,戏子的辛酸无论古今中外都差不多;4,苏菲玛索的表演出神入化
这个路易十四的情妇这个身份好像没有关系吧?
眼见着春天就要过去了,花期一拨拨的更换。人事呢?悲而不伤,可我却哭了……
a road from a whore to a mistry of king
http://www.56.com/w12/play_album-aid-8676344_vid-NTg5NDY4NzY.html
【补標】DVD收藏
中文译名很低俗,本来好好的剧背着名字贬低了,应该就叫玛琦丝!
中国就见不得直接采用人名的作品名么,这名字被翻译得。。。camille是’罗丹的情人‘就算了,marquise怎么就成’路易十四的情妇‘了。
片名翻译有问题,红过一片天,却也香消殆尽
片名应该是<路易十四时代的一个女演员>,被片名误导一直在等着玛奇丝被国王宠幸呢。苏菲玛素很美,和谢顶矮胖的喜剧龙套演员丈夫是真爱,看着令人欢喜;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死去,在观众们的笑声中死去。常见法国电影里丈夫和妻子情人关系和谐,令人生羡哪。
苏菲玛索演得不错,片子没拍好。
苏菲玛索和雨中跳舞的段落真好看,服装也不错。真实泥泞的贫民区和把自己生活完全直播的太阳王还原的也不错。但前面有着动物般简单直接欲望的女主安排这么个结局有点不符合人设。女主老公对她是真的不错,即使他的容貌远远不如后来出现的拉辛,拉辛塑造的有些意味不明。十七世纪的女演员在烦恼自己只有美貌和身材,想办法练演技,我们现在的女明星们...
小时候看的时候,记得那时候3年级,我还跟同学灌输,这个片子有点少儿不宜呢,囧
玛索总有几个片子我看的不知她想说啥,这个算一个。。。
主要看苏菲玛索的演技,真的很棒。
Sophie Marceau舞蹈
我依稀记得这电影好像有个译名叫路易十四的情妇,没想到国王是Thierry Lhermitte演的。这个译名完全无关剧情啊。
起舞弄清影中也带着一分高处不胜寒的味道;十七世纪的法兰西为故事背景 实际拍摄在意大利 导演谈到因为那边小镇的建筑风貌得以完整保留;2K修复
风情万种的乡间舞伎成功上位为名伶的故事,舞台成就了她也毁了她,苏菲玛索,美丽得不可方物
她还是吞下了有毒的巧克力,那神情仿佛她从不知道,毒以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