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
  • 闪电
  • 猜你喜欢

     剧照

    科学怪人 剧照 NO.1科学怪人 剧照 NO.2科学怪人 剧照 NO.3科学怪人 剧照 NO.4科学怪人 剧照 NO.5科学怪人 剧照 NO.6科学怪人 剧照 NO.13科学怪人 剧照 NO.14科学怪人 剧照 NO.15科学怪人 剧照 NO.16科学怪人 剧照 NO.17科学怪人 剧照 NO.18科学怪人 剧照 NO.19科学怪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9

    详细剧情

      弗兰肯斯坦(科林·克利夫 Colin Clive 饰)是一个天才科学家,他想像上帝一样创造生命,于是不顾学校教授的反对,离开了大学,和助手到山上的一座古堡里做人体实验。他从墓地等地方找来了各种人体残肢,还从学校实验室偷了一颗大脑,利用这些制造出一具人体。他的未婚妻伊丽莎 白(梅·克拉克 Mae Clarke 饰)出于担心,就与好友(约翰·博尔斯 John Boles 饰)和学校教授一同去古堡实验室找弗兰肯斯坦。正是在这个暴风雨之夜,弗兰肯斯坦的人体实验完成了——他利用雷电让手术台上的躯体有了生命。然而几天后,这个由科学家创造出来的怪物开始不受控制,他先是把科学家的助手杀死,又开始攻击教授和科学家。  于是,身心俱疲的科学家被接了回家,并且开始筹备婚礼,而怪物则留给教授处理。但是怪物却把教授杀死了,从实验台上逃了出来,一步一步走近村庄,还把一个小女孩淹死。正在举行婚礼的弗兰肯斯坦对此浑然不知……

     长篇影评

     1 ) 一个本不应该存于世上没有名字的科学怪人

    我将心献给智慧狂热及妄为
    我认为那全是鬼魂呗触怒之果
    越有智慧则越苦恼
    学识越高的人生命越悲惨
    上帝把一切进行审判
    无论是好
    是坏

     2 ) 注定悲剧的弗兰肯斯坦

    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我哭了。我为这个可怜的怪物流泪了,很同情他,因为面目狰狞,因为有一副奇丑无比皮囊,因为他与众人不同,就得遭受人类有色的眼光。人们因为惧怕这样一个怪物,所以他所到之处必定会遭受追打。被创造出来,却没有人愿意照顾他,教育他。他被迫面对人类最难以忍受的孤独,没人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怪物。特别市看到最后一幕的时候,我哭了,深深地被触动了。于是我去看了这本小说,很值得人深思。

     3 ) 从Creation Myth开始

    感谢我的公选课老师给我的思路。



    平静的女声牵扯出一段独白,拉开这部科幻片的帷幕:“I busied myself to think of a story, which would speak to the mysterious fears about nature, and awaken thrilling horror. One to make the reader dread to look around to curdle the blood and quicken the beatings of the heart.”
    是什么足以让这位妙笔生花的女作家将这个故事归为无尽恐怖的一类?是怪人令人寒颤的外形?还是其他一些无形中可以致命的情感?
    影片的设置的背景是科技革命的前沿时代。但纵使是在那样一个时间,主人公Victor•Frankenstein的种种科学思想也是大大超出一般人。不能不说,Victor的母亲由于难产逝世这一事件对他的奇思异想起到了冲击、催化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他执著于探索如何令人类突破生死。当他站在母亲的墓前,自言自语地说出“No one should die”之时,他便已经下定决心突破生死的法则。但在当时,他的认知被定义为“伪科学,与科学相反,妄想,幻想,投机主义,”只因他勇敢地质疑了常识。
    出生于医生家庭的Victor,无疑继承了他父亲的天赋。作为片中男性角色的代表,他表现出的特性是充满力量而坚定执著的,狂热而认真专一的。不论是对于自己的研究,还是对于自己爱人Elizabeth,他都充分展示了这些特点——也许这正是那个时代对男性的定义,男性的缩影。与此相反,如Victor的母亲、Elizabeth这些女性显得快乐而无知,她们是情感丰富而爱好玩乐的生物,但同时也心地善良。也许是时代的局限,也可能是时代的变化,那个年代的女性像藤蔓一样,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生活,而是将生命寄托于家庭,把时间交给无尽的玩乐。可以说,现代女性回到那个时代可能会被怀疑是换了一个男性的灵魂。高中时无意中看过叔本华的《论女人》,大师如是说:“女人在其一生中始终保留着孩子般的稚气……津津乐道于微小事情,而重大事情却不管不问……而且只要眼前生活还可以的话,她们就会尽情地享乐……”当时非常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冷眼相待,但从这片科幻片折射出的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定义与评价来看,只能摇摇头说大师也逃不脱时代的束缚。
    在兵荒马乱、霍乱肆虐的城市里,Victor坚持留下来完成复活实验。随着实验的完成,怪人诞生了。唯一让人苦笑的是,创造它的人——Victor——惊慌失措以致于无法直面这个难以定义的生物。的确,科学实验的走向不是科学家可以控制的;但坦然面对结果理应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素养,从这点看来,Victor实在不是个合格的科学家。
    怪人把Victor成功地吓晕以后,无意间夺走了装有实验日记的衣服。它游荡在城市里。当人们把它的兜帽扯开后,一张布满伤痕的脸展现在大家面前。出于莫名的恐慌,有人开始用扫帚驱赶它。恐慌是一种传染最快的病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殴打、驱赶怪人的行列,甚至有人无厘头地高喊“he is the one who spread cholera!”。我真是头一次听说丑人就可以凭空传染霍乱。
    惊慌的怪人奔逃到了郊外。它偷偷在一家农户的猪圈里住下了,每天以猪食为生勉强过活,所幸的是,强于常人的体质让它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有时候,它会从木屋的缝隙处偷偷观看这一家人的生活。它是好奇的,对于那些它从未有机会体验过的温情。它也是善良的,当听见农夫与农妇因为冻土而无法挖出足够粮食过冬的焦急对话后,它花了整整一个晚上为他们挖出了地里的萝卜与马铃薯,然后蜷缩在角落里满足地看着这一家人发现后欣喜若狂地手舞足蹈。
    它慢慢地学会说话,阅读和思考。从日记中知道了自己的来历。这个在人间游离的生物悲哀地明白了自己的不合群。
    但它终于还是在农户一家的老爷爷遭到收租者殴打时挺身而出。这个双目失明、感官却异常敏锐的老人早已察觉到了它的存在,因此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慈祥友好地将它邀入屋内。它们有这样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
    Grandpa: Why don't you go to them (friends)?
    Creation: Because I am so very ugly and they are so very beautiful.
            这简直是个赤裸裸的讽刺。只有瞎眼的老人才能发现它的内心善良。前一阵子对于风靡的《画皮2》,微博上有如是评价:“我总算明白了,要让男人不被色相迷惑……除非它瞎了眼!”虽然《画皮2》并非故意作如此安排,却奇妙地和这部老片产生了一点重合。
            浓浓的自卑感挟带着伤感,怪人的眼里却满是害羞与期待。它自己说过:“I speak, read and think, and know the ways of man.”它也希望融入这个世界,成为世界的一份子,而不是始终因为长相丑陋而被排斥在外。可天不遂人意,因为误会怪人是打伤老爷爷的人,农夫接到消息赶回来后不分青红皂白便将它打了出门。
            伤心地逃到森林里,怪人嚎啕大哭,却无意间在袖子上的口袋里找出来一朵鲜艳如初的红花——这是农户家的孩子们在圣诞节时放在门外给帮助它们的“森林精灵”的礼物。它觉得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可当它满怀希望与信心地跑回去后,却只发现人去屋空。愤怒的它被这一个事实熄灭了最后一点理智,它一把火烧了农户的家,仰天怒吼“I will revenge! Frankenstein!” 它把这所有的不幸统统归结到了它的创造者身上。
    接下来的悲剧仿佛水到渠成。Victor的弟弟惨死、管家夫人的女儿枉死、爱人Elizabeth在新婚夜被夺去心脏……怪人毫不留情地用血腥渲染着Victor的家族。是人性本恶的爆发吗?还是可以说明相由心生的正确性?怪人在片中,甚至在在各类书本、音像制品中都被划分为“怪物”。可是,长相丑陋的人就可以定义为“怪物”吗?就连杀人犯都只是被定义为“疯子”,为什么怪人却要被定义为“怪物”?
    到底在这部片子里,什么是真正的怪物?
    我觉得,是恶念。
    是的,不可否认,人心有美好的一面。但同时,人心也有恶的一面。佛家有云,善恶俱在一念之差。这样反覆无常而极端的人心,并不难衍生出恶念:贪婪、恐慌、仇恨、偏见……怪人变得心理扭曲,并不是光靠它自己。恰恰相反,大部分扭曲它的心灵的力量,来自于片中的社会。市民的恐慌、创造者的排斥与仇视、农户的偏见与误解……这是恶念,是名副其实的怪物。它们力量强大,变化多端,而又无处不在。它们拥有改变人心的力量,心灵在它们的爪牙下只是一个柔软易塑的面团。这才是真正的怪物。人类无数次地抵御着它们的袭击,时而失败,时而成功。
    “名字”在片中亦是少不了的一个重要元素。怪人反复追问Victor“who am I”,可后者作为创造者却只是苦恼地回答“I don't know”;甚至面对冲入船舱、惊恐万分的船长“who are you”的高声询问,怪人只是无奈地哭诉“He(Victor) never gives me a name.”
    “名字”的重要性还出现在影片中的其它人物身上。Victor将死去的Elizabeth复活后,第一件事便是焦急地追问重生的情人:“Say my name! Elizabeth, say my name!”
    我觉得,“名字”在片中是“身份”的象征。也许像阴阳师安倍晴明所说,名字是世间最短、最简单的咒。虽然对于生活在人口大国、重姓重名稀松平常的我来说无法完全理解,但还是感觉到名字的个体性。由特定的人说出特定的名字,的确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感觉。
    也正因为“名字”,或者说“身份”的残缺,怪人才会如此质问“Victor”:“Do I have a soul, or you forgot to give me one?”“身份”真有这么重要吗,以致于影响所谓灵魂的存在?在我看来,对于“身份”的过分强调是一种隐喻的讽刺。不光是当时的人们,即便在今天,“身份”也是我们认识一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物极必反,过分着重“身份”却会让一个人忘记自己存在的最本质是自己这个人,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而不是“身份”。
    在影片的结尾,Victor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与朋友。自责的它向北极日夜不息地行进,最终累死在路途中。电影甫开始并不是Victor的经历,而是一群船员在一个执著于到达北极点的船长带领下向北前行,船却被冻在了水中。破冰之时,它遇见了Victor,怪人的故事方才以Victor自述的形式娓娓道来。船长是个狂热的年轻人,它拥有Victor创造出怪人前那种对于成功的渴望,也有对于目标的极度执著。它期望它能凭借到达北极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当这名船长目睹怪人与Victor的尸体双双沉下海底后,面对船员的提问“where to go now, captain?”它坚定地说:“Home.”也许是它被怪人周身笼罩的冰凉与绝望感染了吧——当它大声对怪人说“come with us”的时候,怪人愤怒而悲哀地大吼“I’m done with man”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听到怪人的凄惨经历后,醒悟到自己拥有的友情、亲情、爱情以及身边的善是多么的幸运与奢侈。
    片中有三个关键的单词(来源于怪人首先学会的三个词):friend, family, father.前两个很好理解它们的地位(人生活的重要组成),但为什么要将father独立于family之外呢?这就要把这个单词放回英语语境下解释了:“Father” is also another name for God. 当用“Father”称呼西方人笃信的God时,神祗更是增添了一分创造者(creator)的意味。如果说“father”给了人类血肉,那么“family”和“friend”便给了人类灵魂。这也就不难解释,当船长询问Victor尸体边的怪人为何而哭时,它回答“he was my father”。这让我回想起一个讽刺性的细节:Victor向Elizabeth哭诉心中痛苦时,身后始终以一座铜制十字架为背景。真正意义上的father表情痛苦地被钉在十字架上,侧着头,一动不动;而在十字架前,怪人心中的father亦是表情痛苦,满脸是泪。这是不是另一个讽喻呢?
    这片影评的从头到尾指代怪人用的是“它”而不是“它”,这与影片中始终用“it”称呼这个后现代生命是一致的。它是“强壮有力的超等人”,更加智慧,更加文明,它如同神话一样被创造,它的周身洋溢着后现代主义的气息。也许正是因为它对于现代主义的批评,使得它无法获得一个“它”或“她”的代称,毕竟——它超出了时代。

     4 ) 科学怪人电影赏析

    * * *

     

     

    冰冻的风,冰冻的海,冰冻的船只。

    一支向北极考察的队伍遭遇了冰山,所有人被困在了苍茫的白色之中。沃尔船长不顾大副的警告,一心想要以全船人有限的生命为代价,换得了抵达北极的不朽的荣誉。

    也就是在这时,他们听见了这人迹罕至之地的另外的声音。

    嘶吼。

    被寒风送至。

    水手们抬起了枪支。

    却是一个人,蓬乱的毛发,破旧的衣衫。踉跄前行,来到沃尔船长的面前。

    他说,

     

    我叫维克托·弗兰肯斯坦。

     

     

    * *

    What is a monster?

    Why is it a monster?

     

    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是个野心勃勃的科学家,而他创造科学怪人的目的,仅是希望以生命制造者的身份赢得敬仰。而电影中导演对于博士的动机加入了更加人性化的描述。在叙述中,电影将开端一直追溯到了弗兰肯斯坦的童年,塑造了爱子如命的母亲与医术高超的父亲形象,分别为弗兰肯斯坦后来制造科学怪人的动机提供了感情以及意志上的可能。

    母亲的去世,使得他强烈地渴求打破自然规律的生命;而父亲的无力,又使得他把热切到近乎疯狂的目光投向了科学。电影甚至以天花、霍乱作为社会的大背景,死亡、胆怯无时不刻冲击着观众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下,若是你持有着“永生”的钥匙,你是否会将银针刺入科学怪人的血脉?

    导演成功地让我们不再问“为什么他要创造它”这样的问题。

    瘟疫与暴乱带走了大学教授的生命,弗兰肯斯坦接管了教授的一切资料与器材,唯独对此实验的敬畏。他狂热地投入了实验的准备,就像书中所说,以数人的尸体中“依旧可以运行的器官”组成一人,以电力激活,以羊水为媒介,孕育出了the Monster---科学怪人。

    小说中描写它:脸色像枯萎的黄叶,两片嘴唇呈直溜溜的一条黑线,眼睛深陷在眼窝里,身高2.5米。而弗兰肯斯坦则在自己的日记中描述:众多先天缺陷、丑陋、遭人厌恶

    And it’s dead.

     

    “它”死了。

    这是科学怪人的创造者第一次对其的称谓。

    第一次对其的描述。

    与期待。

     

     

    * *

    Friend Family Father

     

    怪人逃了出来,躲开弗兰肯斯坦的厌恶、市井人们的追打。躲到了森林里的人家。他终日避过家人的耳目,偷偷与他们共同生活。

    在看本作之前不久,我看了电影《范·海辛》(也叫驱魔人),那是少有的将吸血鬼、狼人和科学怪人等等不同元素高度结合的典范。《范·海辛》里面的科学怪人,在被创造之后便带着被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害死的博士逃离村民的追杀,之后隐居在地下。虽然对于人类的无情而愤慨并痛苦,范·海辛却对其作出了:我一辈子追杀着邪恶之物,但是在这个(虽然奇丑无比)的家伙身上,却感受不到邪恶 的评价。可见怪人始终保持着无害的心。

    所以在看到怪人偷偷地帮助木屋的一家人采集过冬的作物,劈柴,孩子们天真地认为是森林的精灵在帮助的时候,我偷偷瞥向周围的观众,发现他们的嘴角或多或少泛出了笑容。

    大家相信怪人其实是善良的生灵。

    至少一开始是的。

    怪人继续藏匿着,也许他真的想过,在这里终老一生吧。他跟着木屋的孩子们学习识字,其实这对于他来说只是回忆起大脑以前的主人的知识而已。他学会的首批单词,便是

     

    “朋友” “家” 和 “父亲”

     

    周围人说,这不就是怪人想得到的一切吗?

    不是的,应该是:他哪怕得到其中之一,便会视其为一切。

     

    所以,他什么也没有。

     

    他曾经差一点便有个朋友。小说中,怪人终于按捺不住,开始主动接触人类。而电影里增加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是木屋的房东前来讨债,对当时只留在屋里的老爷爷进行了毒打,怪人赶跑了房东,被双目失明的老人请进了屋。其实老人早已察觉怪人的存在,便询问他:你为什么要藏起来呢?

    怪人答:因为人们害怕我。

    为什么害怕你呢?

    因为他们美丽,我很丑陋。

    老人说:我的手可以代替我的眼睛,让我摸摸你吧。

    这无疑是最让我紧张的一个情节。老人的手慢慢滑过怪人脸颊的缝口,我想他的脑海里已经构思出了令人恐惧的形象。我和怪人一同等待着,老人让我们燃起了微弱的希望,我们害怕他又亲手掐灭这屡希望。

    老人缓缓地放下手,说:真可怜。

    如果电影在这一刻完结该有多好?

    与小说的情节殊途同归地,赶回来的家人赶跑了怪人,怪人逃往森林深处,坐在树干上嚎啕大哭,那样的痛苦,即使在没有怪人的世界,夜里回想起来,眼角依然会湿润,心依然会颤抖。

    他发现孩子们在房门给他们幻想中的精灵留下了礼物,又急急赶回。我猜他想要解释,我不会伤害你们,我希望可以跟你们共存。但是人去楼空。

    机会的可贵,在于它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其实没有机会,也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怪人开始阅读弗兰肯斯坦的日记,明白了自己的身世,并且决心向这个给了他只会遭人厌恶的身体,只会感受痛苦的心的人实施报复。

     

    弗兰肯斯坦! ! ! ! ! ! !

     

    我来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ide

     

    这里需要提到伊丽莎白。

    小说里她是弗兰肯斯坦的妻子,电影中把这份感情丰富化,由伊丽莎白失去双亲,作为弗兰肯斯坦家的养女开始说起。也就是说,与小说不同,伊丽莎白并不是一开始便是弗兰肯斯坦的妻子,而是顺着剧情,她与弗兰肯斯坦的爱情也不断接受着考验。剧中的伊丽莎白,是个坚强而又倔强的女性,她并未真正了解弗兰肯斯坦的研究,却直觉这会给他、他们带来不幸。她饱受相思之苦,却从未落泪,即使与弗兰肯斯坦的诀别。却又因他一句:别离开,而步向死亡,以及死亡之后更深的苦痛。

    其实当我看到伊丽莎白的时候,心中确定她是会死的。也许是因为电影的一开始,被沃尔船长救下的弗兰肯斯坦是一个人。更多的,是我们一开始就认定,弗兰肯斯坦将要付出的代价,将比他所能承受的多得多。

    怪人找到了弗兰肯斯坦的府邸,首先害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在书中他是维克托·弗兰肯斯坦的儿子,因为电影安排他与伊丽莎白尚未结婚,故威廉成为了维克托死去母亲的最后一个孩子)导演精心安排了又一细节,是在威廉出现在怪人面前时,怪人满怀希望地朝他走去,孩子却吓得一声尖叫夺路而逃,身上掉出弗兰肯斯坦照片做成的项链,被悲伤的怪人拾起,即化为愤怒。

    威廉的死使弗兰肯斯坦意识到报复的来临,这时怪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将他约到人迹罕至的冰湖,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制造一个和我一样的女性。

    只有她会正视我,珍惜我。

     

    我的这颗心里,有你想象不到的最深沉的爱。

    也有你想象不到的最可怕的愤怒。

     

    如果其中的一种得不到满足,我就会任另一种肆虐。

     

    如果我这样做了,你打算怎么办?弗兰肯斯坦问。

    我会和她一起隐居到北极,远离人类,不再出现在你的面前。

    弗兰肯斯坦答应了。

     

    但是当怪人选择了少女贾丝婷的尸体作为原材料时,弗兰肯斯坦断然拒绝。善良的贾丝婷一度暗恋着弗兰肯斯坦,鼓励伊丽莎白坚持他们的爱情,在怪人来到之时,她被诬陷杀害了威廉,惨遭绞死。

    你说过,只是材料而已。

    不行。

    于是怪人愤然离去,带着对弗兰肯斯坦新婚的诅咒。弗兰肯斯坦带着伊丽莎白逃往城外。尽管戒备森严,仍无法阻止怪人来到落单的新娘面前。

    看着伊丽莎白血红的左胸,与在怪人手里仍跳动的心脏,弗兰肯斯坦疯狂地奔回实验室,将伊丽莎白与贾丝婷的尸体肢解,重组,通电。

    活! ! !活! ! !活!! ! ! !

    尸体站了起来。他为她穿上婚纱。

    他唤她:伊丽莎白。

    他求她:说,我的名字。

     

    然后他们起舞。

     

    此时只有怀着一份感动与震撼,才能欣赏这段诡异的舞蹈。伊丽莎白眼里是怀疑与迷惘,她的美丽不复存在,甚至比怪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弗兰肯斯坦却完全沉醉,与之前一样,忘了一切,忘了我。

    我想,他终于疯了吧?

    又或是他终于醒了。

     

    来,我的新娘。

    怪人朝她伸出手。

     

    说,我的名字。

    弗兰肯斯坦恳求。

     

    伊丽莎白最终缓缓向怪人走去,却不住地回过头。最终,在两个男性的争夺下,笑,惨笑,抚摸自己变型的面颊。

    这是电影最最高潮的一环,伊丽莎白高举烛台,点燃自己肮脏的身躯,然后奔过整条走道,火焰随她蔓延创造罪恶的府邸,然后与她自己一同燃烧殆尽。

    我最终没能明白伊丽莎白的动机。以及她是否还爱维克托。

     

     

    * *

    Name

     

    从此,怪人孤独北上。弗兰肯斯坦为了终结自己一手创造的罪恶,追踪怪人到了北极。遇到了视死如归的沃尔船长。

    讲述完了这个故事后,他筋疲力尽,死在了船上。

    原作中,弗兰肯斯坦是跟怪人在决战中同归于尽,但是导演却安排弗兰肯斯坦力尽而亡,使我想到了很早以前读过的一个讲述法老的故事。

    具体故事是什么已经记不清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被法老诅咒的叛徒竭力与主角们解除诅咒,而那诅咒竟是弗兰肯斯坦,以及无数人追求的二字:

    永生。

    以不死之身,饱受肉体垂老,精神衰竭之苦,永无安息。

    可见活着,也可以比死去更辛苦。死,可以比活更加容易。

    小说的安排,多少给弗兰肯斯坦冠上了英雄的荣誉,毕竟战死,亲手除去自己的罪孽,实为人类除去一害的最好功勋。但是导演不这样想,电影把弗兰肯斯坦塑造成了一个赎罪者。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亲人、朋友乃至自己的生命。

    不正是Friend Family Father?

    到此才发现电影细心的安排,其实怪人学会的三个词,恰好是弗兰肯斯坦为自己所创造的悲伤的生命所付代价。

    也是那生命的全部苦痛。

    在木屋怪人苦求知音,他向自己的创造者讨要新娘,最后被他的父亲苦苦追杀。

    这三个词,他梦寐以求,从未获得,又一直在失去。

     

    看到结尾,我忍不住想,为什么要添加船长这个人物?仅仅是作为见证,或许直接以弗兰肯斯坦的自述不是更为直接?

     

    沃尔船长起初不信,依旧要往北极,此时怪人钻进了弗兰肯斯坦所在的房间。正在痛哭。

    船长问:你为什么哭?

    怪人答:他是我的父亲。

    船长又问:Who are you?

    我肃然起敬。他说的是who而非what,他将怪人视为一人。

    怪人答:他从未给我起名。

     

    顿时明白,原来所谓的怪物,其实是指那些没有名字的生灵。

     

    港版的电影《白发魔女》中,白发魔女为救卓一航而倒戈,凌云凤悲愤交加,问道:我养你教你,何以背叛?这个男人给过你什么?!

    魔女答:一个名字。

    《加勒比海盗》第四部惊涛骇浪中,神父对人鱼一见钟情,在人鱼遭人唾弃之时为之解围:

    “她有名字!她叫艾米丽。”

    最终人鱼以死回报。

     

    对于那些生灵来说,名字太为宝贵。

     

    因为有名字,代表它的存在得到过承认,哪怕是给它名字的唯一一人。

     

    我忽地记起白龙对千寻说的话:

    记住你的名字,这样才能回家。

     

     

    * * *

    Home

     

    沃尔船长为弗兰肯斯坦宣读祷告,末了,大副提议让怪人也予以致辞。

    就在这时暖风袭来,似乎是等待众人听完这个故事等得太久,冰块随之破裂。

    水手们坠入冰冷的水中,纷纷往船上游去。

    怪人则是去拾起尚未熄灭的火把。

    跟我们一起走吧!

    船长大喊。

    我想,终究有人愿意以人相待。

    但是怪人没有回答。他的心,恐怕已被北极圈的寒风冻住了吧!也许更早。

    最寒冷的东西,已经无法被热量融化了。唯一撼动的办法就是撞击,结果也只有是粉身碎骨。

    怪人游至弗兰肯斯坦的尸体旁边,高举火把,一如他的新娘,然后降下。在冰与火的交织中,合上了眼睛。

    他到家了,没必要再走。

     

    众人在船上目送着怪人,大副再一次问道:船长,我们现在去哪里?

    船长答:回家。

     

    我只知道船长被改变了,被这个遭受世人唾弃的怪人,也许,还有创造他的博士。

    也许他忽然感受到了生命之重。

    也许他不想这个故事随着他们一起被冰雪埋没。

     

     

    最终,我们一起返航。

     

     

    * * *

    尾声

     

    本来只打算写一点点,不知不觉就足足九页。我可以保证的是,我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正如这部电影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

    电影在通识课上看,老师做了一些引导才有这样的感悟。这是我目前上过的唯一一次,不点名,却座无虚席的通识,后排都站了人。除了导演,我还想感谢翻译为“科学怪人”的那个人。

     

     *

    怪人还在那片森林,低头看着手上小花。

    木屋的孩子接近了他。

    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

    怎么会?那我来给你取个名字吧…好吗?

     

     

     

     

                                                                                                                                                                      [完]

     5 ) 如何体现一部不同寻常的恐怖电影而且不落俗套的表现人性主题

    最初的印象来自于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中的解说 然后看了一半多的英文版书之后过来看的电影 因为忍不住想看看很多场景在电影中能如何表现 这就是其中一种看电影的原因吧 或者拍电影的原因 于是乎 觉得看电影 不是百无聊赖的下午随意选一部看 这样的电影除非和你刚刚好有共鸣 不然很难发现其更多的可贵之处 更别说有可能是要被你吐槽

    那么这部电影对于看过一半的书 听过梁文道的解说 带着好奇心的我来说 已经是五颗星了 很能理解导演对这部好称是雪莱的妹妹跟大伙打赌时赢得最恐怖小说称号的恐怖电影的处理 还是很照顾观众心理的 当然啦 少了些最恐怖的细节也就自然少了些工作要做

    可能是因为我本来是怀着'最恐怖'的期待去看的这本书 书上絮絮叨叨大半部都没有啥恐怖的感觉 然后又碰到一个电影 满足了我小小的对于恐怖的好奇心 又不太像僵尸片那种为了恐怖而恐怖的制作 已经觉得是很不错了

    觉得导演的处理也得原小说的正传 因为原小说用词也是很典雅 是否因为作者是女性 是一位诗人的妻子的缘故 虽然有些极端细节要表现 就如同船长对陌生人弗兰肯斯坦的描述一般 他虽然很疲惫 很愤怒 很无助 但是又能从他的言行中看出他极好的修养和家世背景

    电影除了对恐怖细节的处理很棒之外 也有一些变动 也是很妙的地方 在我看来 很多时候拍一部基于小说的电影 会有些许变动或者说创作 懂得人会拍手称赞 就如同十里桃花电影我就觉得个别改动处理的很棒 先不扯那个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 '塑材'(不知道为何翻译成这两个词)的出现挺合理的 在一部只有两小时不到的电影中 没法交代更多的逻辑 于是出现一开始被hang的一个人 不知是谁 还有后来Justin的遭遇 都是挺好的逻辑 还有那位带他入门的教授的被害的处理 也是很妙 母亲难产而不是因为照顾妹妹伊丽莎白而去世也是一处改动 也能挺好的解释威廉的重要性 及弗兰肯斯坦对复活的极大追求

    关于提到的针灸 觉得中国的针灸就这么莫名躺枪了 但心里还是觉得挺妙的 这就比较好的解释了实验原理 原文中没得到 但或许只是我在阅读中词汇量的限制没看明白 我不查词典 但确实有蛮多生词的

    就如短评中一位小伙伴提到的 虽然很恐怖 但电影表现的是人性本善 这个点很棒 之前预习时所知的都是关于现代科技人工智能对人类自己的威胁 但是在电影和书中 尤其是怪人的对白中能表现出人性最初的追求 爱与恨这两种感情 他说我心中有你无法理解的极大的爱 也有极大的恨 如果你满足不了其中一个 我便只能让另一个肆虐 他自己是不想的 但他足够愤怒 他不知道自己是谁 没有姓名 没有朋友 他追求知识 好学 一开始便知道裹身才出门 知道自己丑 却对美有极大追求 他打不还手 极其的柔软和可怜 最后他说自己厌倦了做人类 万念俱灰 与他的父亲陪葬了 是最好的 也是最动人的结局

    关于memory 怪人说 这笛子我会吹 但是这个知识在哪里 在手上吗 在脑中 还是在心中 不 在记忆力 觉得关于人类学习的这一点很妙 第一次听说 是因为memory 那么这个时候机器与人确实很像 机器也是有memory的 机器也会学习 怪人能短时间内学会语言 就在于他同机器一般 有非凡的记忆力 但我觉得小说或者电影主题不一定是关于人类创造机器这件事而已

    船长终于决定掉头回家 我认为电影不是简单粗暴的教导说 追求一味地进步会最终毁灭人类自己 而是在科学真理创新等的追求上划了一道线 这个底线便是不能对生命无视 比如船员的性命 若视为草芥 认为要发现要永垂不朽总该有所牺牲 或者仅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都是不可取的

    爱情这个角度来说 我是不太喜欢这样的感情戏的 伊丽莎白虽骂弗兰肯斯坦自私 但她自己在爱情上也同许多陷在爱情中的女子一样自私 她们心里只在乎男人是否对自己衷心 想要男人交代全部的事情 不然就是积累着所有的担心 崩塌 决裂 很少见到能不问但是依然陪伴的爱情 这样才是最根本的信任 而不是靠男人在两难矛盾中焦灼 不得不去做一些也许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情 比如逼着他和自己先结婚 结果酿成了悲剧

    虽说都叫《科学怪人》但还是《弗兰肯斯坦》更确切 至少对于电影来说 Frankenstein的名字算是一条很重要的重复出现的线 而在小说中 感觉到了中间 才忽然出现了Frankenstein这个名字 或者就是我看漏了

    记一段怪人的自白 "I have love in me the likes of which you can scarcely imagine and rage the likes of which you would not believe. If I cannot satisfy the one, I will indulge the other."

     6 ) 关于身份的认同与判断

    前话:
         公选课上的电影,如果没有老师开头的几个问题的话,也许不会看电影的我只会给个三星。但正是因为老师的问题,才让我发掘出影片背后的东西,开始自己漫长的学习看电影之旅。
        下面的话,我默认读者已经看过这部电影。

    question:
      what is the monster?Why it's a monster?Create and Myth。The symbol of Male/Female。

       如果按照一般的标准,怪人无疑就是怪物,异于常人的体形,力大无穷,令人恐惧的面目,布满伤痕的身体。但从另一种层面来说,怪物只不过是相对的概念,只是一种评判事物的标准。
       从片中的多数人角度来说,为什么怪人是怪事?因为他罕见,不同于群体的“畸形”个体。它虽然有着群体的部分外貌特征,却没有与群体相同的行为特征,不被群体所接受。
       维克多在创造出怪人的那一刻,说的也不过是:“It's alike!”而不是he或者是she,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所创造的生命是人(即使它是由人的肢体所拼凑而成)。
       而这些的判断依据,不过是怪人那怪异的外貌罢了。(如同怪人让人心酸的话:“Beacuse i am very ugly,and they are very beautiful”)。然而刚新生的怪人就如同刚降生的婴孩般懵懂,没有认知能力,一切的行为不过是人类的攻击后所作出的本能的防卫罢了。可怜的怪人躲到林中小屋的猪圈,与猪争食,夜晚隔着木墙缝观察一家人的生活,偷偷学习人的行为方式和语言(学到的第一个单词friends),并在夜晚偷偷的帮助木屋主人干活。
       圣诞节,一家人把从未谋面却帮助自己的怪人称做森林里的精灵,并在门前摆下了自己为他准备的礼物。当怪人打开袋子,拿出一朵花而感动不已的时候,他心里所激动的不过是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一家人的友谊。
       当一家人外出,留下瞎眼的爷爷,怪人走进了林中小屋,和爷爷坐在火炉旁进行了第一次与人的交流。爷爷虽然看不见,却自信能用双手“看见”别人,触摸到怪人的伤痕后,说了句:“poor man!”man!盲人把怪人当成了人。
       而怪人寻到创造自己的维克多,第一句话便是:“Who am i?”因为群体的排斥,怪人也无法判断自己的身份,只能求助与人。
       这不得不让人疑问,什么才是人的判断标准?多数人以外表是否符合人类特征(外貌协会)或容纳程度来判断个体是否为群体的一员,而盲人却以个体的行为特征、内心情感和认知程度来判断,才有了片中那一句poor man!如此令人心酸。
       当维克多为复活妻子而重新进行实验造人后,对她不断地再重复“say my name!”name,为什么维克多如此看重name?name,人类认知和区分他人的一种和方式,而name似乎也是个体为群体所判断为自身一员后所赋予的信号。而通过name,维克多想确认的是她是否还是自己的妻子,是否还有残存的记忆和思考的能力,借以判断她是否还是个人,还是和怪人一样的个体。
       拉起她跳着舞,过往的记忆瞬闪而过,她记起来了,维克多!由是维克多真正接纳了她。而可悲的是,正是她记起来了,认识到自己人的身份,却不愿再面对现在的身体(显然这副拼凑而成的身体虽无怪人之恐怖,但也脱离的正常人的标准),在维克多和怪人的注视下,举起煤油灯自焚。
       依旧是name,船长看到怪人的第一句话:“who are you?”怪人回复:“He(维克多) never gave me a name.”name!人类认同伙伴的一大方式。
       而最后怪人选择了陪着创造自己的维克多(已死)自焚,也不过是合理而悲哀的选择。“我已经受够了人类,”拥有思考能力的怪人无疑已经认识到自己在常人眼中不过就是个怪物,注定不会被群体所接受,所以和给予自己生命的维克多一起走向死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短评

    Victor将Elizabeth改造成复活的怪物,这段插曲情理之中也比同类改编电影高深。从头至尾的配乐难道Kenneth Branagh不厌烦?不符自然的光散射随处滥用,画面一派打着光板过于唯美过于精致的造作。KB,你当年砸了多少银子为了展现你的自恋?

    7分钟前
  • somnambuleNRR6
  • 还行
  • 死亡只是顺应自然的一个环节,想要通过乌托邦方式抗拒死亡注定就是一个悲剧啊~

    10分钟前
  • 知心姐姐卢先生
  • 推荐
  • 不能和小说比;但小说也不能和这部电影相比。弗朗肯斯坦最后在纵身火海、沉入冰海之前说的那些话,至今还没忘记……十多年前看的电影……

    11分钟前
  • 行人
  • 力荐
  • 想知道什么叫“毁容”吗?那就看看本片吧!

    15分钟前
  • sosovipp
  • 还行
  • Helena Bonham Carter那时还不阴……

    16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 我觉得《科学怪人》的故事最适合用欧洲油画般的画质来表现,这是我看的第一个版本,剧本的很多细节处理得太粗糙,最慰藉的地方在于它表达了人性本善的美好态度。

    21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 CCTV6啊

    2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 超级喜欢的电影!这是我第一个加进最爱里的,可见我对他有多大的偏爱,我看的那个名字叫《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应该就是这部,超赞的电影,就喜欢这种压抑的感觉,看着心跟着里痛苦,我就一自虐狂~

    23分钟前
  • 囍弗斯
  • 力荐
  • 很久以前看过,那个房里的大阶梯印象深刻。这片有改编成歌舞片的潜力,想想两个人造物对唱齐舞,多令人战栗。

    27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还行
  • 影片和原著一样,罗嗦冗长,一句话可以说清的道理偏要十句来说,不过这种不够紧凑的风格是年代问题,没办法(这么说肯定有很多小说爱好者想抽我)

    32分钟前
  • mona其实在阴笑
  • 推荐
  • 前后节奏不一,怪人的转变铺垫不够。本想说海伦娜古装扮相依然不好看,结果跟后半段比起来已然大美女。劳勃狄尼洛虽然难认,大鼻子是跑不掉滴。

    37分钟前
  • 猪大腿
  • 还行
  • 肯尼斯把玛丽雪莱的这部哥特科幻之作改编出了莎剧的架势。厚重的色彩,尽可能地历史复原,现实甚至粗鄙地将文字影像化。观众看的时候会觉得坐立不安,很多场景都给人以巨大冲击感。整部作品有一种史诗寓言的感觉。

    38分钟前
  • Paradox
  • 推荐
  • 中学时代最令我震撼的电影,因为对电影名字: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好奇,在加上我从小就喜欢古装戏,所以就看了但是看完被吓得不轻,始终难以忘记HBC被重装后那个表情以及她压碎火油灯自杀的那场戏,还有那时被德尼罗吓尿了

    42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还行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整容医生和医闹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十八世纪末期。

    46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还行
  • 这决逼是我看海伦娜的第一个电影!应该是初中的时候吧华语卫士在放。爹娘出去打麻将我一个人在家看。海伦娜死了之后脑袋被割下来安到另一个身体上跳舞的样子还真把年幼胆小的我吓坏了啊。。那时候对她一头小卷发印象就特深了

    51分钟前
  • 花果山可乐大王
  • 推荐
  • 看过的Frankenstein相关电影里在剧情上最接近也最大程度还原原著的一部,也将那种强烈的悲剧感渲染得很好。

    56分钟前
  • Marty McFly
  • 推荐
  • 最后的那句:他是我爸爸,他从未给过我名字。彻底感动了。

    59分钟前
  • Jade
  • 推荐
  • 想看很久。创造出来的生物对创造者来说不过是试验品,而他们却因为丑陋不为世人所接受。不论怎样,创造出来就要负责。有时候,他们并不会因为重生感谢你,这种样子的重生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1小时前
  • 推荐
  • 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Helena Bonham Carter!!!但是电影本身也是值得肯定的!当怪人说出“he was my father”,电影最终从一部科幻小说逆转成为结合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卢梭的哲学、基督教的伦理......为一体的莎翁悲剧。。。

    1小时前
  • 今 敏
  • 推荐
  • i am so... very... ugly. u r so .... very ....... beautiful.

    1小时前
  • Lotte Mars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