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性处理,暧昧意味白费
电影这东西,如果导演没有强烈的感念或鲜明的表达方式就会使影片摸棱两可。与军中情人比起来,这部片子的处理就显得不够清晰。
身为直人的第一男主角的感情变化应该是导演想要刻画的东西,我不是指他由直变弯,比如对妻子的死的内疚,对混沌生活状态的绝望、疲惫感,对男二号由排斥抗拒(政治原因- -)到逐渐接纳,并开始发掘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之类,那么经过一系列的改变,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在我需要你给我一个总结或是划个小圈结句的时候出现了摇摆不定的感觉,亦或许是我理解能力有限。
反而是男2号比较讨人喜欢吧,无论是轻快的感觉,还是生活态度。
2 ) 水中漫步
我是个很随意的人,喜欢在网上乱逛乱看,不怎么挑片子,容易踩到雷,但也可以捡到宝,就比如这部《水中漫步》( Walk On Water),我会告诉你半夜三更俺被这部片子逗得在床上打滚么。。
故事发生在以色列,男一号Eyal是的一名特工,专门执行政治暗杀之类的秘密任务,时间长了,多少都会变得冷酷和压抑,再加上妻子因痛恨他是个杀手而自杀,让他十分内疚且自责,上级考虑到他的心理问题,于是派了个轻松的活给他,为前纳粹分子的孙子Axel当导游,试图挖出他爷爷的消息并杀掉。尽管Eyal很不屑于这个任务但他依然服从命令地去了,于是当保守冷酷男遇到了HOMO新青年,便发生了一连串尴尬和有意思的事,从特拉维夫到柏林,最终,Eyal见到了Axel的爷爷,他会怎么做呢?
导演是Eytan,尽管他拍过《我的军中情人》这样的同志电影,但这部片子显然不算,所以喜欢钙片的可以弃了。这是一部寻找心灵出口的片子,一般这个比较难,因为有的出口能找到,有的找不到。尤其是处在以色列这样一个地区,民族冲突,宗教矛盾,战争仇恨,摩萨德,人体炸弹,反犹运动,纳粹清扫,近一个世纪的炮火纷飞仍未停歇,想想就觉得很难,但是导演Eytan处理得很好,他将这种种困惑浓缩到了男一号Eyal身上,娓娓道来,举重若轻。
Eyal和Axel的碰撞,其实是以色列人和德国人的碰撞,是直男和GAY的碰撞,不可回避的战争遗留问题,性向问题,还有因彼此文化信仰的不同,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话题,从神迹传说,到包皮割礼,从犹太民族舞,到尿灭篝火,有的很敏感,有的很无语,有的令人爆笑,有的值得思考。
导演并没有很刻意地去找话题,只是在旅途中自然而然的发生,自然而然地提及,导演也没有讲什么大道理,更没有强加自己的观点,只是很客观地去探讨了一种普遍性,比如关于二战,德国的年轻人认为那是历史的事,和自己没关系,如果不知道说什么那就什么都不说好了,有些问题导演没有给答案,因为他也没有答案。
通常,这样的探讨会很沉重和沉闷,但导演却讲得很有趣,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湛蓝如镜的加利利海(SeaofGalilee),比眼泪更咸的死海,宗教圣城耶路撒冷,徘徊着无数哀恸灵魂的哭墙,这样一部片子,你可以拿它当政治片,特工片,风光片,但我更愿意称之为疗伤片。
而在这个过程中,活泼开朗的Axel给了Eyal启示,walk on water,行于水上,不止是神迹。即使是凡人,只要能彻底净化自己,放下坏心,放下所有负面情绪,也同样可以。
伤痛和仇恨也是负面情绪,该怎么面对?是背负着继续前行,还是彻底抛弃?
电影的最后,Eyal没有下手,但Axel替他干了。
这也是导演一厢情愿的结局了吧,犹太人可以不追究历史,德国人也应当抛弃纳粹。
虽然觉得这个结局有点牵强,Axel有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啊?
但是,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双方各让一步,才能谋求未来吧。
就当是导演美好的愿望吧,
毕竟,鲜血让人悲痛,战争让人厌倦,尤其是地处冲突热点的以色列,不管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就杀人这件事本身永远都不会是愉快的,更何况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绝对的正义呢?柏拉图曾指出正义的本质只是最好的和最坏的折衷 。但人们总会拼命为自己争取最好的,争权夺利,无休无止,流血本身已成为流血的理由。
所以,walk on water,要救赎自己容易;要救赎这个世界,很难。
3 ) walk on water with me
演员的微小细节和影片的节奏都很棒!好的电影就像一个有意思的人一样,不让你感觉困倦的同时,也让你最大限度保持着舒展开来的姿态。大概最后他梦见水上行走的那一刻就是自己的身心被净化,敞开心扉接受自己和现实的那一刻吧。整部影片的主题是探讨爱与得到,辅以犹太和德国、巴勒斯坦的历史为佐料,整部影片酸甜苦辣咸俱全,让人回味不已。爱不一定得到,屈从于现实可能反倒是一种强大。
4 ) walk on water
剧情简介介绍了个大概,也是冲着这介绍看了影片。情节简单紧凑,画面干净舒适,伴随着异国情调的音乐呈现一种大气的浪漫。
不管肤浅与否,当时勾起我观赏欲望的就是起关键作用的标签两个男人于蓝色天海之间行走的海报,加上稍有琢磨意味的情节介绍WALK ON WATER这样与一个伪文艺青年具有煽动意味的片名,可谓完美。
有很多感情,却不是之前想到的一段爱情。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关于历史遗留的矛盾,自由的思想,追求的是一种纯净和温暖以及理解和宽恕。
故事开头是一次简单的暗杀,以一种严格的意义上来看,我试图把它称为“杀戮”,最终不愿意用这样一个词。对一些在现实常识上来说穷凶极恶的人我也不愿意他们继续存在于世继续祸害人间,仇恨却也是在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下愈积愈烈。在这些仇恨下,纯净的东西就显得那样的强烈而美好,就像那孩子干净的眼神一般,直逼灵魂深处。
你需要净化自己净化心灵,没有负面情绪,心无杂念,才能在水中行走。影片要表达的中心都在这句话上了。很触动人心,还有蛊惑的作用,不自觉的想着自己如何行走于水上,那肯定是剪让人欢欣雀跃的美事。即使,即使那根本不可能。有美好的想法何尝是件坏事。
特工没有杀掉年迈的纳粹分子,因为不想再杀人再毁灭,孙子把爷爷杀掉了过程是那样的理所应当流畅而自然。这是对纳粹分子的惩罚,我却并不理解为什么安排其孙子来执行,大义灭亲?也许这样也是最好的,对大义的淋漓体现?
即使冲着同志电影观看的也不会令人失望,片子的整个氛围就像和风一般,清新自然。快到结尾我似乎都觉得两位男主角最终要在一起的,事实证明,直男还真不是随便就能让你掰弯的,即使他和你有过好些个暧昧历程。在伊亚给亚瑟翻译歌词的时候暧昧气氛达到顶峰,空气都紧张起来了,可影片就是要埋下个伏笔吃你一惊,伊亚成了他姐夫,亚瑟成了孩子他叔。我必须用纠结这个词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但它传达的一种别样的友情也是让人回味无穷,让片子更完整而饱满。
5 ) 男人的一半连男人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
<WALK ON WATER>的另一个很狗血的片名叫<男人的一半只能是男人>,片中涉及到纯粹的爱情成分其实很少,两个男人可以在一起做很多事,聊战争,谈政治,民族,仇恨,所有杂七杂八的事加起来以后,男人们发现自己心里已经兵荒马乱了,爱情只是茶饭后的一点延伸.
导演想表现的东西太多了,还不如<PARADISE NOW>中贯穿故事全部的人体炸弹来的实在,两个男人的爱情在民族仇恨中实在是显得卑微而渺小,让人想注意却不由自主地忽略了,我看着看着就忘了这是一部同志电影,因为他始终在民族的心里线上挣扎徘徊.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导演的另一部作品<我的军中情人>,兔子装的JAGGER,可爱的让人想亲吻,深爱着他的上司对着那些照片想痛哭又想大笑,还有什么比死亡更让人无力承受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情,如果想说男人之间的爱情就请来得纯粹一些吧,我爱你,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是你.
6 ) 难得我的这杯茶
导演Eytan Fox其实算是newyorker的,两岁和家人去了以色列,怪不得他的片子像混和果汁似的,什么味都能品出来。只可惜太少产了,感觉拍片就像副业似的,但目前看过的都顶喜欢,因为他懂得恰到好处的煽情。年龄一大,对眼泪很敏感。
最近只看同志片,虽然这一部不算,但他却旁敲侧击的进入了我最喜欢的电影一列,上一部是《美味关系》,4年前看的。倒不是眼光高,我认为优秀的电影很多,但就是到不了最喜欢的级别,这当中究竟有什么化学反应,不得而知了,最喜欢的东西就是,无聊的时候看一眼,像吸氧一样。
几点体会。
作为以色列导演,大概拍什么都提到巴以问题。在以色列,自杀性袭击就像新闻联播一样每天上演,大家习以为常,eyal算是站在哈马斯抵抗运动最前线的无名英雄,还能拿炸弹袭击开两句玩笑,这场旷日持久的对峙,已经深深融进两个民族,这是我们这些局外人永远无法体会的。耶路撒冷出乎意料的现代化,以前只知道他是宗教圣地,,以为是到处都是庙宇和朝圣者的那种伊斯兰教城市。印象最深的就是公交车,光洁的让人汗颜。
电影里提到了哭墙,上网查了一下,不知道的看看吧:
圣殿山是犹太教徒最重要的一处圣地,公元前1千年犹太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耗时7载,动用20万人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即后来著名的神庙山(也称圣殿山)上兴建了一座华丽的圣殿,作为朝拜犹太教神主耶和华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圣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后来犹太人两度重修圣殿,但又在罗马占领时期两次被毁坏殆尽。保护至圣所著名的大殿是公元前37年由希律一世大帝在所罗门建造的第一圣殿的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希律圣殿被古罗马提图斯军团毁于公元70年,此后,犹太人在原来犹太圣殿废墟上用原来圣殿的石头垒起一堵52米长、19米高的大墙,称为“西墙”。犹太人称为“哭墙”,成为当今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犹太人认为哭墙是当年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因而是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地方。许多世纪以来,犹太教徒都到这里来面壁祈祷,每当追忆历史上圣殿被毁情景,便不禁嚎啕大哭一场,哭墙因此而得名。以色列人发誓决不废弃“哭墙”。
哭墙看起来和一堵巨大的石墙无异。每天都可看见犹太人自动分成男女两拨,分别在哭墙的北南两段祈祷,他们常常手捧《圣经》,一边祈祷,一边点头(根据犹太教规,凡是念到圣人名字的时候必须点头),有的人更搬把椅子面对哭墙,一整天都沉浸在与上帝的对话中;至于闻名世界的、把写着心愿的纸条塞入哭墙墙缝的行为,倒不是犹太人的习俗,而是旅游者们的发明。
1967年“哭墙”所在的破败街区后被拆除,成了一片宽阔的铺砌广场。虔诚的犹太教徒热切希望能重建这一圣殿,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将意味着要拆除后来在遗址上建起的穆斯林圣所。在圣殿地基附近近还建有一座犹太教堂和一座拉比学馆。
1981年哭墙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很美的结尾 everything is peaceful,and is goog, just good
男人的心中怎么只有男人了?!
我喜欢在死海的那一段!
跨国际的电影~两个主角都好帅熟男配少男,只可惜最后两人没有在一起~不过这种片子我好喜欢,Eytan Fox的电影都好喜欢~
杀戮,种族,同性,战争,这些存在于过去的真实于表面已沉积成了历史的遗迹,但在内心,怨恨生成怨恨,无边无涯。世界上不会有休止的一天。同样的,世界上也没人能真的walk on water ,神迹不可重现。就让还有恨的人,都去往那片海,冲刷掉斑驳了一个世纪的污泥,然后,做个好梦。期望在梦中,每个人
以色列犹太人和德国纳粹的历史渊源是故事的背景,直男对同志的态度转变的剧情主线,一切都是因为爱,因爱自杀,因爱复仇,因爱理解,因爱接受。这不是一个同志故事,只是主角恰好是同志身份罢了,倒是最出彩的应该是配乐和摄影吧。★★★
导演犀利的目光和准确的叙事手法让人称赞.
我本来以为是德国和平主义高妹受扳弯犹太特工矮个直男记,萌完了自己,才发现直男就是直男,永远扳不弯。我讨厌这样充满可惜腔调的结局。
无床戏无吻戏又被骗。不过倒是部很不错的严肃片+以色列风光片。犹太VS纳粹、犹太VS阿拉伯、长辈VS后代、后代之间、历史遗恨、领土纷争、特工暗杀、恐怖分子、国际志愿者,plus同志,元素众多。德国小基友超嗲!戆直男也很惹人怜,长得好像CliveOwen。配乐也赞,那首洛克弗洛很上口
把同志之情与民族问题完美融合在了一起。Eyal从一个被民族仇恨蒙蔽双眼的杀手,在经过与Axel的交往后,最终用宽容完成了自我救赎。恐怕这部电影说的不只是两个男人间的故事,犹太人与日耳曼人的感情本就是颇值得玩味的。水上漫步,其实只需要去除心灵的污垢,这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爱与困惑,罪与罚。导演Eytan Fox的确是“举重若轻”,把一个有国族之别,恩怨情仇,历史之债的故事拍得克制含蓄但张力十足。难得。
3.5 不算同志电影,讲的是释怀。倒在臂弯里那个镜头很美~~
⒈所以啊,犯困的时候放弃观影而等到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再看,确实是个好选择;⒉当埃亚在德国同志酒吧问艾瑟攻受、艾瑟从没和德国人交往、两人谈论同志做爱的问题时,不禁期待埃亚想尝鲜试试和艾瑟上床,结果……;⒊这,Happy Ending来得太理想太突然,不过,我喜欢。⒋豆瓣剧情简介与故事偏差蛮大……
影片提供了一种很客观的历史观。国家和民族要如何去对待一段历史呢?个人又该如何去面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手段其实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只有博爱和人性才能共创未来。结局很耐人寻味。再一次见识到豆瓣标签以及观众猎奇观影的恐怖!
那些把本片标上同性爱情片的童鞋们,你们看过这片子么?
什么同性爱,不过就是有个男主角身份是gay的反映德国人和以色列人对二战创伤的严肃片!!!
这根本不是一部同志电影。很喜欢片子里那种淡定的感觉。这个导演还拍过《我的军中情人》,感觉他的片子都很对我胃口。
这个其实和同性恋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一定要说有那就是人设是个GAY.其实这个片子是宏观大意义的政治片...
好柏拉图啊~德国小gay的眼睛像保罗·达诺,嘴和神情像扎克瑞·昆图~
竟是个当代独特切入点的反法西斯反思二战历史的电影,非福克斯一贯的拍法。不如《泡沫》《军中情人2》惊艳,政治味和诉求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