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男性气质的培养
一部男人必看得经典片,片子大概有4小时。此类经典战争片集中展现了男性的一些重要品质,可以用来进行自我教育。
1,男人在组织中要主动承担责任,服从纪律。只有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强化责任和纪律,整个团队的效率才能达到最佳,这也是为什么军队重视操练和上下级服从的原因。
2,男人要果断,优柔寡断不但会影响自己,更会影响团队的生存。兵贵神速,所以作为军人若是不能当机立断,在战场上就意味着失败。记得八路军军事手册上有一条,若与大批敌人遭遇,必须立即确定一条突围路线,哪怕是错误的突围路线也比犹豫不决好,原地不动就会被包围。
3,男人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不仅要落实到语言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要做到在行动上贯彻坚持到底的原则绝非易事,要在大量的日常行为中养成这种习惯。首先坚信事情能够做成,然后行动起来。
4,男人要精通自己的业务。要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为团队做贡献,要锻造自己的业务强项。正如此片中的轮机长,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损坏状况下,修复潜艇机械故障。
5,作为指挥官,男人要沉着。即便事情看上去希望渺茫,也不应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指挥官的责任就是维持士气,发挥团队力量达成目标。而只有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士气高昂,团队的力量才能最好地发挥出来。指挥官的任何犹豫与动摇都可能影响整体团队的士气。
6,要肯定问题能解决,而不要浪费时间为失败找借口。男人不能将宝贵的时间用在寻找借口上,而要用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即便是再困难的任务,只有不找借口,才能最大程度地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
2 ) “德国性”,或当代英雄
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有点诡异:因为它最好地体现了德国性。首先说一下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甚至反对民族主义,但我仍认为这部电影把某种叫 “德国性” 的东西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方面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级的作品。
影片共六集,每集50分钟,讲一艘U艇的故事。下面我就开始剧透了。不过没关系,因为这不是一部以情节取胜的电影。这样的作品不需要奇迹,不需要逆转,不需要悬念就能够抓住你。我以为上乘的叙事都有这一特征:你从故事的三分之一起就能猜到结局(命中注定or性格注定),然而正是主人公一步步走向这个结局的过程令人心动。
第三集中的暴风雨那一场,可能很多观众会觉得无聊。它在情节上完全不必要,但它是整个影片的缩影。这部影片根本上说就是一部讲述人与暴风雨的电影。暴风雨中的艇长要他的艇员播放舒缓的音乐。艇内的静谧与艇外的狂风暴雨形成对比,只有温室里的音乐才能培育出自由舒展的人性,然而人必须摆脱孤芳自赏,必须牺牲这种因世界的局限而产生的完满的错觉。一个理想的男人能够踏入毁灭的风暴,在诸多狂暴的力量之间找回平衡。在这里 “潜艇” 成为了一个人内心的象征并与外部世界的力量对峙。
在一切交通工具中,深海中的潜艇本身即是德国人的绝佳喻体。孤独的潜艇犹如内在的某种叫 “自我” 的东西,它独自面对无边、无底的深渊,并决意沉默以对。在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哲学中,在马勒的交响曲中,在Elly Ney演奏的贝多芬中,在歌尔德蒙的人类之母沉默的微笑中,这个深渊一次又一次展开。其次潜艇与帆船不同,它是纯粹的工业产物,它的设计是完全功能主义的,它的激情如数学般冰冷。如果说《指环王》的故事中对田园的赞颂和对地狱锻炉的描写是一战前后怀旧的英国人在说 “农业文明好,工业文明坏”,那么Das Boot正好是从德国人的视角看问题:一种不带一丝一缕怀旧感伤的浪漫。这种生命中早已隐约可见死亡的硬度,它正是通过向着无界限的深渊的征服赢获证成的。
第四集中有一段堪称伟大的镜头:潜艇在深水炸弹的连续轰炸下潜至200米、210米,早已突破了极限抗压深度。然而就在头顶上方深水炸弹轰鸣中,在 “我们在下沉!” 的绝望嘶吼中,主人公回到了床上,拿出一张照片在手电筒的灯光下看着它睡入梦乡。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照片上是一个眺望远山的背影,构图像极了卡斯帕·弗里德里希的画《云海漫步者》(Der Wanderer über dem Nebelmeer)。主人公在死神逼近的地动山摇中睡去,仿佛潜艇在接连的爆炸挤压下的摇晃颠簸只是命运轻推着摇篮的手。镜头淡出,黑暗,当光线再次进入时主人公醒来,灯光和煦而宁静如同世界新生,人们在安静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接下来的两分钟内几乎没有人说话,只有报告声,主人公穿过一道道舱门,眼里带着孩童的迷惑和好奇。
结局的情节是我所预料到的:当这艘潜艇一次次躲过了驱逐舰的追杀,几度经历了死亡的恐惧后终于回到母港,几个月没有刮胡子的水手们有的要去邮局寄满满的一沓子信,有的要回老家结婚(……),有的要去见他的法国姑娘的时候,空袭降临艇毁人亡,只留下主人公一人幸存。但我没有预料到的是,这部影片只用了短短四分钟时间,没有给任何人物哪怕一句台词就描写了毁灭。没有好莱坞大片中奥马哈海滩上痛苦挣扎着喊妈妈的士兵和“同情”,也没有齐格飞里特的葬礼进行曲。战争的残酷不再体现为垂死的肉身的痛苦,而是转化为虚无:二战之于德国人而言不仅更痛苦,还在于它迫使(曾沉浸在狂热的意识形态中的)德国人承认它是无意义的,此间度过的千难万险也是无意义的。
这是一部反民族主义的影片,不仅嘲笑了被“世界观被塑造了”的副艇长,片中U艇水手启航后、回港前合唱的都是皇家海军的歌 “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 it’s a long way to go.” 是的,就是几度险些让他们葬身鱼腹的皇家海军的歌。正如伯里克利/修昔底德说的那样,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他绝不可能不勇敢,且这种勇敢远胜过那种因狂热、拒绝思考而生的勇敢。一切关于航海的故事都有一个最永恒的母题,那就是水手与大海:他的自由,他的热情,他的畏(Angst)。这些要素构成了“命运”的东西,水手和大海的连接超越了世界上一切甜得发腻的情感,更超越了国别和语言。对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蔑视非但不妨碍它成为一部真正体现了 “德国性” 的影片,这种超越甚至是一切艺术抵达一个 “民族” 的真正坚强的核心的必要条件。(只有世界的才可能是民族的,而非相反,这即是歌德那一代人要求德语文学必须成为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因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它就什么都不是。)
如果有 “民族性” 这种东西,那么它最真实而坚固的部分恰恰隐没在日常语言的简单叙事之中。真实之事的整体性,总能在诸多细节中自然显现。在如此的真实面前,一切解释都显得多余(包括本文所作的解释也是如此:它的真正功用只是作出某种标记和指向,以唤起观众对某些影片细节的注意)。胡塞尔说,哲学不要开形而上学的大钞票,要用生活世界中通用的小零钱。“民族性” 也罢,“个人性格” 也好,都只在意识形态的宏大修辞沉默时才以更美、更坚决的方式展现。它正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种可展示而不可言说的东西。它时刻浸润在最寻常、最本能的动机、冲动和渴望里,它不能用 “文化” 或 “范式” 这样的空泛概念来指代,它不是意识形态,更没有自觉的敌我区别。这部影片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避开了所有的高雅的艺术,以最粗俗、下层水兵们为主人公——当赫尔德、费希特、瓦格纳,甚至连同巴赫、歌德、黑格尔全部沉默时,德国人的德国性才能以最纯粹的形式呈现。
3 ) 关于两个版本的剪辑
早些年前,我更愿意在影院看到完整的导演版,但此片对我当年的观影经验是一个打破。
记得高二时候在家看得影院版,记得还是vcd,看了后大呼过瘾。能把单调无聊的潜艇生活,能在封闭空间内演绎如此长度的故事,至今我也没见到第二例。
大二的时候,我买到了《das boot》的导演剪辑版,293分钟,我很期待没有经过制片方阉割过的完整故事,看完后却大失所望。第一感觉就是情节线显得拖沓,其次就是支脉故事无疾而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有上文没下文。感觉是不是还有一个更长的电视剧版本。。。后来又看了边影院版,发现剪掉了如此多的枝节,反而语句更加通顺,逻辑更加严谨,时长更短,容易进入院线播放。
感觉上制片方的剪辑有以下几个针对点,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旁枝感情,比如小水兵和法国姑娘之间的恋情,两人会面完全剪掉,只保留互通照片,因为女孩后来基本没有戏,前面打个照面匆匆一眼,的确毫无意义,还有就是鱼雷长和记者间的关系重剪掉了若干镜头,导演版里可以得到,真正排挤记者的幕后黑手就是鱼雷长,而影院版里鱼雷长却是维护记者尊严的天使。原因也很明显,后面的篇幅里记者和艇上水手的关系并非强调重点,并且感情的转化也没有足够的长度,很难做戏,与其说半头话不如剪掉。
其次就是整体节奏的加快,第一次遭空袭的镜头完全给剪掉了,这是制片方剪掉的一个完整段落。原因也很明显,加快节奏。导演的想法很明确,飞机的炸弹一步一步的靠近这艘潜艇,不过这个步骤在导演版里过于繁琐,拖慢了影片整体节奏。
最后影院版的是3个半小时,影院上映的话可以分为上下部投放,如果是导演版的293分钟,那肯定是三部投放,严重影响其档期安排。所以说制片方如此处理皆大欢喜。
4 ) 最好的潜水艇电影
到后面我被震撼了,这帮军人活下来不容易,军人怎么也是政治机器,遭遇不测是正常的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假如命令是错的呢?
它是一部不像战争的战争片。很少笔墨放在宏大的战争场面的呈现上。而是将触角深入了军旅生活的细微处。艇员此起彼伏的鼾声。毫不遮掩的放屁声。对于性粗俗到下流的渴望。艇舱内永远散不去的臭味。漫长无望没有尽头的海上生活。狂吼的暴风雨与整日整日的百无聊赖。因为卫生条件落后而蔓延的虱子。60多个人共用一间厕所的尴尬。它没有去谄媚观众对于所谓的壮伟震撼的战争场面的无稽想象。而是将其无趣的一面如卷轴铺开。讲述的更多的是平淡无奇的千日。场景腾挪转移也永远是那几个。四个人坐在桌旁用餐。一群人站在甲板上举着望远镜瞭望。收到警报迅速下沉时的戒备行动。看似乏味却自有属于真实的千钧之力。
5 ) 纳粹之死
影片以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记者的视角展开,写实的记录了希特勒失势时,德军潜艇的作战情况。执行任务的前夜,士兵们在酒吧尽情的狂欢,他们知道U型潜艇并没有强大到保障他们的安全,此行凶多吉少。法西斯组织的极大煽动性让许多年轻人不顾生死,满怀热情的参与二战,记者和从墨西哥赶回来的年轻上尉就是这群人的代表,他们还以为为了纳粹献身是无上光荣的事吧。侥幸生还的汤姆逊舰长说到那个“学画画的”的时候,年轻的上尉甚至报以仇视的目光。当然,事实会改变他们的看法。
全片大部分在狭长的密闭舰仓内拍摄完成,在潜艇遭遇深水炸弹,被迫下潜的水压,及潜艇探测器搜寻时,摄像机对准了舰员,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驱逐舰螺旋桨声,潜艇探测器搜寻声,深水炸弹爆炸声的恐惧,观众和他们一起屏住呼吸,等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希区柯克式的悬疑。
对舰长的刻画,正传达了导演对这场战争的态度。舰长深知负隅顽抗的德军撑不了多久,但还是为尽军人天职而服从着上级的命令,他凭借冷静的头脑和对战局的判断,带领舰员们躲避盟军的攻击,他只是希望能活着看到战争结束。他一边唱着英国军歌“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同时以英军为敌。他批评当局只会说大话,撒谎,把攻击商船当成战绩,为了完成任务,他又不得不冒险去攻击商船。他对商船上未被营救的船员动了恻隐之心,却又下令潜艇撤离现场。导演让观众跟着舰长一起,一次次反思人性的根本。
两次拯救舰员的超级工程师兼轮机长更是显现了日耳曼军人的特点:顽强,勇敢,绝对服从。他和舰长一样厌战,但却尽职尽责的完成每一个任务。
当舰长带领船员们逃离直布罗陀海峡,乘潜艇在大海乘风破浪的时候,他站在船桥上呼喊道:“他们在酒吧庆祝我们完蛋了,还没有,朋友!还没有!”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口号,而是替残酷的战争的受害者们吼出了寻求生存的心声。
一群纳粹官兵就这样逃离了正义的审判?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结局。战士们终于熬过了在肮脏,狭小的潜艇中战斗的日子,在鬼门关转悠数圈,抵达码头接受同胞们欢迎,鲜花、啤酒、美女在等着他们了,没准还有铁十字勋章呢。突然,盟军的战机袭击了这个军港,身不由己的纳粹士兵再次身不由己的叙写战争的残酷,他们没能逃脱命运,成了希特勒野心的陪葬品。舰长身中数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潜艇就在眼前被击沉,痛苦、无奈的眼神让人动容。此时,悠扬的乐曲响起,为被卷入的无辜者奏响,也仿佛是在宣告民族主义野心家的必然失败。
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回归人性,重新审视二战,让我想起美国近年在中东等地燃起的战火,值得深思。
6 ) 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
也许有人会觉得本片很“无趣”,但真实的战争只会比这部影片更无趣。某些马屁文人大肆渲染战争的美好,坐在温暖的房间里顶着肥肚鼓吹“为国捐躯”,但“捐”的却不是他们自己的“躯”。
影片的完整版长达5个小时,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狭隘的潜艇内容渡过,枯燥、乏味、沉闷、压抑、无聊、平淡……这些都是电影唯恐避之不及的“不良”因素,到了本片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这部影片对人性的刻画,达到了其他影片难以超越的高度,让人领会什么叫“叶公好龙”、“听天由命”。
犹太观众也给予了这部作品掌声。
本片是改编自真人真事,剧中的随军记者在二战后将这次航海笔记整理成书出版,《从海底出击》电影版和小说版都是根据这位记者的书本改编而成。
为了达到真实的潜艇生活效果,剧组还邀请了当年的亲历者作为本片的顾问。你可以在片中看到大量专业的技术场面,当然还有各种没完没了的汗流浃背、食物发霉、传染病等等,而这些往往是在其他战争片中被一笔带过甚至忽略的。但它们才是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部影片基本上是按照故事顺序来拍摄——观众们可以留意一下演员的胡须生长程度。许多影片先出现的镜头未必是先拍的。
片中那个拥有法国女友的新兵是导演添加的虚构人物,但记者和艇长等人则有历史原型。
艇长原名叫海因里茨·莱曼。曾击沉20多艘敌船。
但这部作品却没有去渲染艇长的“辉煌战绩”,相反更多地停留在潜艇任务期间各种无聊而沉闷的生活片断上。(而且无论本片、还是航海笔记,都只是记者参与U-96的这次航海经历,并不是艇长的全部军事生涯。)
二战后艇长因为曾经击沉商船的问题(剧中有提到),被判刑一年。
出狱后艇长积极地参与各种海洋上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并曾于1959年一次海难中、在巴西轮船“天琴座”爆炸的情况下,英勇地救出50多名船员。(这段英勇事迹,可以对比下剧中战争时、艇长不愿救遇难敌军船员的场景。)
艇长本人看过《从海底出击》这部影片。电影于1981年上映,而他于1986年去世。
史实中这艘U-96沉没于1945年3月30日,不久后二战结束,当时莱曼已不在U-96任职。下一任U-96舰长黑尔里格尔,在1944年7月2日殉国(当时他驾驶的U-543被美军击中)。影片应该是把这两位舰长的结局合并了。
莱曼艇长先后驾驶过U-8、U-6、U-96、U-256四个型号的潜艇,写过四份航海笔记。而片中的记者,是U-96的随军记者,因此本片主要改编自第三份航海笔记(1940年9月14日—1942年8月1日,U-96,八次作战巡逻。259天),只不过将U-96各时期的经历移到了片中这几个月里。
但豆瓣上的某篇热评《既不伟大也不光荣,只有残酷和求生》却在完全不去了解事实的情况下、想当然地断言这些都是虚构不真实的。而这种不负责任的文章,还有一堆人一味无脑跟风。很多人是一看到某种导论就不加思考地被牵着鼻子走,并没有试着去了解影片的创作背景。
最后一场潜艇里的戏,泛着青光的场景如地狱一样。写实的战争片,让观众承受如片中人一样的煎熬。一种生与死的对抗,
长达五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并未尝有以何般冗长的难耐,相反《从海底出击》严谨的架构,残酷的真实写照,使战争阴云下人性的挣扎在潜艇这个幽闭的空间中得以极具张力的呈现,当那震撼为人唏嘘的结局到来,唯感这部以德国视角对战争的反思是如此深刻。
一开始觉得冗长、重复、无聊,结果越看越觉得给劲,最后的逆境重“升”真是看high了,演员演技了得;密闭空间,压抑情绪,黯淡的灯光好像在每个船员脸上都写上了悲伤;舰长无情的面对死亡,在生的曙光面前,却湿润了眼眶,这种人格魅力真让我欣赏。
5小时版,这长度也更能体现影片主旨。影片并不十分强调视觉效果,更多地是描写密闭空间里真实的在绝望和崩溃边缘徘徊的船员们。战争并不只是英雄和打打杀杀,更是对人类意志的考验。
结尾沉重一击,群像表演与空间惊叹调度,斯皮尔伯格一辈子也没达到这种高度!
五小时的超长战争写实,拥有潜艇片的一切要素:幽闭空间,深水炸弹,舰艇对战,绝境逢生,不可逆转的命运...
最好的战争片之一!狭小潜艇中精妙的运镜开创同类题材之先河。加长版近5小时片长却毫无拖沓感,随着剧情时间的流逝,形形色色的细节真切无比。我们跟随官兵们一起体验密闭空间中的绝望与焦虑,在意想不到的结局面前大跌眼镜,潸然泪下。影片消解了宏大叙事与英雄主义,呈现了最真实的人性。(9.0/10)
看的是5小时未剪辑版。终于明白为啥有149分钟/210分钟的另两个版本了。因为未剪辑版实在是拖沓冗长。除了艇长和上尉外没有塑造出形象生动印象深刻的角色。很遗憾。优点也不少,多个出色的长镜头极好地表现出潜艇的幽闭,气氛的紧张。海战戏逼真而震撼。让我怀念小时候玩的《猎杀潜航》,忍不住去找来玩
这是一部伟大电影,它有史诗级的画面和能量,在潜艇题材的电影中更是无人能及,在它的面前,《猎杀U-571》只能算是一场令人激动的游戏。电影让人令人无法呼吸般地绷紧神经,在紧张和放松之间往复来回,这源于电影出色的叙事结构和对于人物心理的描绘,带有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5个小时。原声乐不错。剧情也不错,扣人心悬,虽然冗长但不拖沓。
潜艇真是个邪恶又让人绝望的发明。
密闭空间的残酷和求生,不光荣也不伟大,却把战争中最普通的官兵生活心理状态真实的展现出来了。看过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在海上阻击英国货船的那段历史,英国损失惨重。没想到德国潜艇大多数时候都在隐藏和躲避,也同样过的很惨。战争中真的没有赢家。结局反转,在海上遭遇大风大浪和那么多次攻击甚至停车搁浅在海底,都幸运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没想到回到祖国回到港口反而送了命,唏嘘不已!看电影的心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三个半小时一直揪着心,最后荡到谷底。摄影配乐场景布置都很好,舰长太帅了
平实、冗长、出彩。都说潜艇电影闷,我倒不觉得,空间限制了只能直线推进,简单舒心,比看那些装逼导演故弄玄虚的解构片好得多,那种看得一头雾水的才叫烦闷。以德方视角拍的,看得情感难分敌我。比起这普通潜艇的伧陋,那“”红十月”核潜艇简直是豪宅,舰长还有小单间。原来还区分得出演员,海底呆久胡子拉渣后脸盲了。
1981年的德国电影,209分钟的导演剪辑版,没有先进的拍摄技术和特效,一部纯正的男人戏,看完心情却异常的沉重。
一气呵成的导演剪辑版,三个半小时竟然不觉得冗长。虽然一开始会觉得有点沉闷。但随着剧情的推进,配乐的渲染以及演员的表演,就会觉得很精彩。影片用狭窄场景,取得了宏大场面所特有的巨片气氛,被誉为潜艇片的经典。以战争中的一群普通士兵为主角,从人性的角度极其真实地再现了二战期间一艘巡游于大西洋的德军潜艇:狭小的空间,让观众完全进入人物的情景,感受到他们的恐惧。影史上最好的战争片之一。8.3
真没想到这部电影是1981年拍的 ,比我年纪还大,佩服那时候的技术,现在看也不会说很过时
最好的潜艇片
毫无疑问是最强的潜水艇电影。
实在是好,5个小时不间断。。。最好的写实战争电影,和它比,各路好莱坞经典战争片儿加一块也是渣
10.31 三小时版,窒息、煎熬、等待、致命,欲望无法停息,意志无法止歇。狩猎、鏖战、重生、荣归、消逝。封闭空间,永不放弃希望,憾人心魄。人格完整意志完整,男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