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录
在六、七十年代,擂台是一个充满血与欲的英雄地。
擂台,是拳头打出位的标记。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我是盐田仔安泰楼保安部早班“金燕子”劳国安!
我是快加好精选午市自行车外卖“黑牡丹”苏菲亚罗兰!
我是沙溪口耀明村垃圾房“铁头”!
我是江浦村财委会委员兼财务“玉麒麟”谢俊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一胆二力三功夫。
武馆是武馆,茶楼是茶楼。现在不像武馆,又不是茶楼。
我罗新门有三不教:一、长头发不教;二、强身健体不教;三、样子丑不教。
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道,道合于空。
五月天,两样东西多。雨水多,木棉花多。如果不下雨,木棉花飘起来更美。
我去美国为了什么?躲你啊!
擂台,只是一个名称。真要打的话,哪里都是擂台。
练武是用来战斗的!你们握紧这个拳头,就要闯出自己的路!
都什么年代了,下战书不用自己拿过来啦,你发个电子邮件就行了。
拳怕少壮。
不打就不会输,要打就一定要赢!
不是你能打出多重的拳,而是你在承受多重的拳之后,依然能够勇往直前。
2 ) 让你打我师傅
之前在网站上看到《打擂台》评价普遍走高,我当然也没信,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港片几乎是几年出一个精品,今年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不至于这又紧跟着再上一部吧。
至于评价么,套用电影中的一句对白来忽视它。影片中庞家军对庞青说“这样的擂台,打了也没什么意思”,庞青回答“现在不是靠打拳出位的年代了,主要是讲宣传策略”;因此可以这么理解现在的评价,“现在的评价,看了也没什么意思,现在不是靠影片质量赚钱的年代了,主要要讲宣传策略“。所以,我对这部电影,其实没抱多大希望。号称港味纯正?王晶的纯不纯?!号称功夫?拜托,人朱延平还有西部探险呢!
看了前面的一个小时,我觉得我是有点错了。怎么能一冲动就拿这部电影跟王晶的和朱延平的比,这完全有《十月围城》水准啦。影片主角虽然天生一副阳痿不振半死不活样,故事说的也有点让人担心,但是至少让我想起了依稀古惑仔系列的感觉(反正我是想到了),也算近来看的比较爽的港片了。
然后就进入到后半个小时了。这是让这部电影从《十月围城》水准之后又上了一个台阶的半个小时。尤其是当牛逼哄哄的”鼻涕虫“吼出”我小时候,每次都问你为什么不肯放过我,我从街头躲到街尾,头都抬不起,说话也结巴,我去美国是为了什么,躲你啊·······“的时候,尤其是陈德成边用断了的手打断钢管边说出“让你打我师傅,让你打我师傅········”的时候,尤其是最后梁小龙像一头疯牛冲向庞家军并且最后躺在地上仰天大笑最终理解师傅一直想要传授给他的那些不止拳脚的东西的时候······好吧,我再用一次我高中语文阅读赏析时分析句子作用的经典装B语,影片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当然,这部电影,也并不至于伟大。但是让我看的爽的是,这部影片揍人揍得真爽。还有一点就是,这是这些老家伙们对无论是香港电影没落也好还是另外的一些本土的东西的流失的心痛也罢的一次强烈声讨。好吧,我打也打不过你,说你又不听,听又不懂,懂又不做,做又做错,错又不认,认又不改,改又不服,不服也不说…… 我们这些老家伙能怎么办,只能用这么一部电影,用这么一种精神厉声苛责你“让你祸害我们电影,让你祸害我们电影········”
3 ) 《打擂台》:重拾被遗忘的美好
Solo lau/文
没想到看《打擂台》居然看得这么伤感了,感觉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电影中的黄又南。曾经痴迷于电影中的动作凶猛,崇拜刀光剑影中从容自信的英雄,等成人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迷恋的那些东西遭遇现实时有多么脆弱。幸好还有一些人能够真正理解这种似乎已经有些不合时宜的精神,并且用以自勉。
惯用旱地拔葱的梁小龙固然腿功无敌,大圣披挂门出色的弟子陈观泰也是拳法无双,但他们毕竟都是廉颇老矣。尽管之前的宣传说几位老人家拍戏拍得十分过瘾,也不能指望电影的打戏能多狠多猛。从功夫电影的角度上讲,《打擂台》只是仅供曾醉心于香港功夫片旧梦的影迷们扶今惜昔的情怀之作。
幸好《打擂台》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宣扬侠义精神和不屈风骨的功夫片,它所讲述的故事不仅仅是对港人,甚至是对所有曾有过美好梦想的朋友们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电影中的黄又南小时候痴迷于超级英雄,时常化身长胜超人去海扁“鼻涕虫”。这样童稚的情节不禁令人会心一笑,相信曾因激情港片而血脉喷张的兄弟没少干过这种事情,贾樟柯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常提到自己少年时看过香港动作片之后,经常激动地跟朋友去找架打,可见亲切的香港电影着实刺激了几代兄弟的青春期荷尔蒙。
而电影中步入成人社会的黄又南,却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职员。其实这个夸张的人物设置所暗示正是我们很多人的真实处境。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长大成人,却发现自己面对的真实社会竟然如此不堪,与电影中英雄纵横的快意人生完全不同。那些所谓的功夫、豪侠、身手、道义等等曾经记忆中最闪亮的词汇,似乎都已经不合时宜,现在流行的是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的《厚黑学》。君不见,大量的职场求生书籍都在火热畅销。或许当这本现代智慧秘籍被写成的时候,那个关于江湖的传说就已经终结了。当然这里不是批评李先生,能写出这部借故说今的著作,不也正好说明他本人对现实社会透彻冷峻的理性态度嘛。
于是我们在《打擂台》中看到的不是鹤发童颜却又深藏不露的侠隐高人,是两位缺胳膊断腿的狼狈大叔。桂志洪电影中的大哥成不再是暴殴不法分子的正义化身,而是处处隐忍的和事佬。陈真虽然依旧一腔热血,但可叹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情此景,不免令人产生一种物是人非的萧索感。这两位坚守罗新门和师傅的老人,所坚守的其实也是曾经支撑起一个辉煌时代的可贵传统,但他们不懂得如何传承下去。但这已经很不错了,像陈惠敏饰演的拳师虽然还没忘掉传统,但现实中他也不得不迎合时代的浮躁潮流。
最令人惊喜的还是最后的决战,这场真正意义上的“打擂台”,从双方见面就具有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其中有个很感人的细节,陈惠敏在手臂上系了根布带以此来表示对罗新师傅的哀悼,与李小龙在《猛龙过江》中为战死的对手盖上衣服一样,是武者与武者之间的尊重。
拳怕少壮,如果导演设计让梁小龙打败对手,《打擂台》就成了流俗的煽情作品。电影中梁小龙被打得狼狈不堪,却用不服输精神折服了对手。虽然这场不公平的比赛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者,但两位老影星哈哈大笑的时候,打擂台的目的也达到了。因为他们所坚守的美好事物,终于被后辈所领悟并继承。
最后那只颇具象征意味的陈年腊鸭被吃掉了,虽然不敢想象味道如何,但至少港人逐渐被遗忘的美好得以传承,那是充满斗志的自信姿态,也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尊重和关怀。这种被称为狮子山下精神的可贵品格,不应该被遗忘。因为它,香港才得以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东方大都市,并且创造了那么多如梦般的传奇。
4 ) 打擂台评论我原来也写过!!!!
日薄西山一样如日中天!
这真是个矛盾的命题,点解明明是一群糟老头子的戏却让我热血过一切日本青春剧。
照理说作为一80后,除了各种原因为了小宝小姜两兄弟煲番的有数的几部,我真的对70年代的邵氏武侠零认知的,可竟然也这么爱这部片。
不过话说回来,岁月神偷又干我什么事情,我还不是看见那些街道布景就立刻想哭了吗。。。
原汁原味的香港味道!!!当合拍片日盛,这类就估到在大陆米有市场的片子我反而格外推崇。
梁小龙版的陈真你不识么?(厄,其实我都不怎么熟的)陈观泰呢?泰迪罗宾呢?陈惠敏呢?邵音音呢?都不熟都不紧要,他们几十年前那些激动人心的光影都不紧要,片子做到好看好玩有故事有情怀最重要!
ps 当我看到老掉的顾冠忠出来一分钟的戏码我就很激动,我的启蒙武侠片是他的《天蚕变》,拍于1979年。
还有95版射雕里的郭靖,当年在邵氏也很是风光过的肌肉男罗莽。
抛低句金句就是:不打就不会输,打就一定要赢!
5 ) 一套不合時宜的奇片
今年的香港电影不知是回光返照,还是谷底反弹,佳作信手拈来。岁月神偷,月满轩尼诗,志明与春娇,甚至飞砂风中转这种黑帮片都令人看得如沐春风。现在清单里要加入“打擂台” 这部电影。
第一次听到“打擂台”的时候,我已经热血沸腾了。尤其是知道梁小龙担纲演出武林高手,而非插科打诨的谐角,更是满是期待。到了预告的公开,我更是平添期待 - 那种老式的旁白,毛笔写的名单,奇妙的剪接都散发著浓浓的六十年代味道。这还不够,点睛的是欧阳靖的音乐,他将万里长城永不倒这个一代经典披上了年青人易接受的hip hop外衣,再塞回疑似六十年代预告片中,音乐和画面碰撞得灿烂缤纷,更令我期待这个似乎出生在错误的时代的电影。
注意:下含剧透!
这其实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讲述的是一群被时代巨轮无情碾碎的过气拳师的故事。
我们都清楚得很,中国人最容不得的就是失败者,成王败寇是公理,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崇祯帝,溥仪,那个不是被描画成昏庸透顶,不识时务的混蛋?有多少人会认真地看待那些历史的失败者,听听他们自己述说的,跟成功者不同的故事?
在我们的功夫电影里面,几乎所有的主角都是成功者。李小龙,李连杰,甄子丹,这些巨星的成名作里,基本上都是以主角得到最后胜利作结,即便是最后死去,也是在战胜敌人,以最伟大光辉正确的姿态化为武神从此不朽。
打擂台并不是这样,三名主角中,陈观泰手被打断,吊着绷带只能旁观;梁小龙拼尽毕生功力打出雷霆一击也无法撼动对手;黄又南认真习武,彷佛进步神速,也只是能捱上两脚就瘫坐在墙边。他们一败涂地。
银幕上的梁小龙被击倒后,先是开怀大笑,后来笑声杳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嚎啕大哭。
他笑,是因为压抑了三十年的功力,终于可以尽情挥洒,不用管那个推广为名,敛财为实的比赛,也不必在窗明几净室内禁烟的拳馆里挥汗。有的只是两个武者,一个破烂道场。一切都是那么old school,那么不合时宜。
他哭,是因为空有一身功夫,面对着年轻自己几十年的后辈,到最后只能胡乱挥拳泄气。人人都说一胆二力三功夫,可是拳怕少壮才是真理。明知自己不是不会打,只是身躯日渐老去,凭你身负绝世武艺,面对岁月神偷,也只能徒叹奈何。
电影如果就此打住,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有多少直面失败的功夫片?但是偏偏导演要电影演下去,要这些失败者坐在一起,一起开开心心分享那只臭死人不赔钱的蜡鸭。
这才是影片的深意!
就算他们刚刚面对了人生最大的失败,以前的努力彷佛都随风逝去,但是so what? 太阳还不是照常升起?人还不是要继续吃饭?武者的精神不在于挫敌制胜,而是那股桀骜不驯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风骨。有了这种精神,昨晚的那场失败算个屁!就在这时,万里长城永不倒适时地响起,这才为电影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执笔时,仍然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在下曾经盛赞阿凡达,但那只是一杯烈酒,心动的感觉稍纵即逝。而打擂台更像功夫茶,刚看完时只觉得是拍的较好的cult片,但现在冷静下来,电影浓烈的回甘开始涌上心头。
打擂台绝对是沧海遗珠,在下十足诚意推荐!
6 ) 情绪很饱满 故事稍单薄
最近香港本土电影好像都有点怀旧病,确实是老了。《每当变幻时》《老港正传》《岁月神偷》到《打擂台》,从市井变迁到政权转换,功夫早就不时髦了,谁还相信擂台上能打出一片天?
怀旧病的毛病就是这样,絮絮叨叨地,翻来覆去讲的就是那些破事儿,虽然《打擂台》看的时候也是唏嘘激动不已,但从情感上来说怀旧励志的成分很讨好观众。但故事其实没什么创新,激动完就激动了,没记住啥具体的。
当然这个电影还是非常值得看,我群发短信推荐给朋友了。
居然是金像奖最佳影片
陈观泰都这德性了
旁邊一哥們笑得不行,不是他有問題就是我有問題。
不看好郭子健
如果你不知道梁小龙和陈观泰是谁,那么你就别评论这部电影,因为无论你评论什么都能显出你的无知
很精彩的小制作电影,刘德华作为投资人的眼光以及品味确实值得称赞
泰迪罗宾就是龟仙人!
怀旧.
师傅醒过来后,当时我就精神了。
最愚蠢的致敬手法之一,反例参照热海搜查官
是功夫片,但绝对不是打来打去的鸡血片,壳是老港片式的搞笑功夫,核却是励志,看到最后满腔热血,充满斗志。老家伙们的演技像陈年的老酒,品起来有点苦,有点甜,回味却绵长。不能不说戏骨也要看骨龄。
功夫片岁月的往昔情怀。个人情怀很珍贵,市场现状要正视。但无论如何,做自己喜欢做的电影。
怀旧风席卷而来,就算我没赶上那个《霍元甲》、李小龙的年代,还是觉得这样电影的感觉真好
万里腊鸭永不倒
还好吧
因为泰迪罗宾,我已经失去评判的能力。
励志励的我好窝火~
这片子是展现老先生们现状而非故态的电影,多的是对一生的总结,看得人唏嘘,少的是对功夫片黄金时代的致敬,酣畅淋漓的感觉。除了打斗段落之外,从镜头到技法都是现代文艺片的路数,不如预告片爽快。最后决斗还是梁小龙搞定,情感无处宣泄。所谓港片开头,日片收尾。不如《刑房》系列。
当年两个新人导演和第一次做监制的林家栋站在金像奖领奖台上,多次感谢刘德华愿意投资这部很可能会赔钱的电影。现在差不多过去十年,今时今日的hk更让人觉得「唔打唔会输,要打,就一定要贏」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更代表着深入每一代hker骨髓的香港精神
说什么港片复苏、往昔回忆,不过就是起用了一批老演员的小成本影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