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没到位的正剧 和 跑偏了的科幻
无论是旧版还是新版,Robcop都不是单纯的科幻爆米花片。尽管针对人与机械命题的探讨并没有那么透彻,但不得不承认它是这个系列的主题——这一点足够把它和大部分超级英雄片区别开来。儿时记忆中的Robcop系列阴暗晦涩的毫不做作,同样的风格多多少少被带进了这一版续作,暗色系的机械设计,偏多的室内戏,苦情的人物关系,等等等等,故此在风格上也能加分些许。然而一心二用的编剧既想要突出对生产力发展路上人与机器的主从关系的不断探讨,又想兼顾对美帝霸权、势利、物质至上的国家品性的尖刻讽刺,结果是落了个两头不讨好。为了阐述这两点,电影中分别运用了两条线索。Robcop、他的妻儿以及博士负责人与机器的辩证探讨;军火商及其狗腿还有脱口秀主持人负责国家强权的针砭。
2 ) 人还是机器?—看两方观点与片中民意变化
导演帕迪里亚的另一部作品叫《精英部队》,如若看过那部电影,就不再会对本片中快速的叙事节奏、偶尔出现的cult场景以及导演想表达的政治野心表示惊讶。此外,从诺兰的《蝙蝠侠》系列以来,美国超级英雄电影都逐渐走上了一条既有动作火爆,又兼具政治批判乃至哲学思考的道路,这部野心勃勃的电影也不例外。因此,这又是一部非传统意义的超级英雄电影。
老实说,我并未想到本片在豆瓣评价如此之低,紧凑的动作场景与较合理的剧情衔接其实已经足够值回票价,再加上片中蕴含的伦理学思考,导演可谓已诚意十足。甚至,在刚看完电影时,我表示自己早已脑洞大开,各种观点在脑海中互相碰撞却理不出头绪来。但在平静之后,站在更高的评价标准上,本文如下的枯燥分析将表明,影片在新闻直播间一开始就提出的“人类或机器人”的伦理学思考,虽然无比复杂,却是漏洞百出的。
本片提出的核心问题是:谁该来保护我们的安全,人类还是机器人?片中出现了三个选项:纯粹的人类、纯粹的机器人、以及有人脑与及其身体的“机械战警”。
姑且可以将机器人派和人类派看做一场辩论的两方,列举双方的主要论据。
1. 机器人优势:有效率(包括判断力更好、执行力更强以及不会腐败),无伤亡。
2. 人类优势:如片中保守派所提出的,人类“有感情”,“人们不能将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无感情的机器。”
此处,出现本片逻辑第一个问题:人类方的优势其实有待进一步分析与追问。为什么当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杀伤人类时,人们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如果这个机器人的判断不会出错也不会误伤?影片中机器人的效率其实是完美的,因此,人类方所提出的所谓“优势”,并不是可以量化的“优”。因此只能将此观点诉诸于类似信仰或某种“元伦理”的概念才能使其合理,即不是因为有某种好处才支持它,对它的支持不需要更多的外在理由。但若承认这点,我们可明显发现人类优势的观点处于极端弱势,但在影片背景中,此种观点却受到多数民众赞同,并设立了法案禁止机器人警察在美国本土的使用。
接下来,为了使辩论深入下去,机器人支持方——omni公司,想到了一迂回策略:既然人们不能接受纯粹的机器人,那么就制造一个有人类思维的机械警察,让它兼具机器人派的高效率、不易伤亡与人类派的感情优势。可想而知,这一机械战警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可此处成为了影片的第二个问题:该公司的最终目的是想废止“纯粹机器人警察禁止在美国使用”的法案,机械战警只是暂时的折中方案。但是,这一折中产品为何以能帮助公司完成其终极目标?机器人派依旧是因为效率,人类派依旧是因为感情而支持机械战警,两派的关键分歧——效率与感情的博弈仍然未能解决。因此结论应该是,机械战警是双方唯一能接受的稳定结果,而这一结果并不能帮助公司达成其纯机器人警察的目的。
有人可能反驳,该公司的终极目的也许就是机械战警而非纯机器人警察,但如若如此,公司之后就没有必要去争取废除该法案,且在影片中合适的残疾警察很难获取,说明机械战警无法量产,因而以机械战警为终极结果是不合理的。
另一种反驳是,机械战警的存在意义是让人们意识到,机器的效率优势是如何强大,从而强化机器方关于效率的论点。但机器人的效率和无腐败优势早已在片头的海外战斗中得到充分证明,却从未改变美国民众的想法。
如果以上两种反驳均不成立,那么,机械战警存在的目的便被消解了。
第三,在公司老板想要消灭机械战警的计划失败且暴露后,美国总统与科学家忽然对纯机器人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如果是对公司的邪恶提出了质疑,但这一邪恶与机器人警察的效率完全无关。相反,这一恶性最后恰恰是由机械战警所阻止的。如果是对机械战警的伦理合法性(其中的机械与感情张力)提出质疑,但这一质疑反而应该促使人们反对机械战警而使用纯机器人警察。此处的不合理归根结底在于,人们似乎因为机械战警惊人的效率而转而支持机器人警察,为何会因为一出与机器人无关的事件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呢?
因此,虽然本片中有关人类OR机器人的争论千回百转,但却存在“支持人类派理由不充分、美国民众两次观点转变理由不足”这三大漏洞。如果想要严肃地讨论人与机器这一伦理学问题,那么本片的表现也许是不及格的。
归根结底,在人与机器人的争论中引入半人半机器的机械战警本就无助于问题的澄清,无法改变任何抱持已有观点的民众的看法。所以想从机械战警着眼来分析人与机器的问题,注定会陷入逻辑上的死局。
最后,为何有如此多逻辑上的不通顺,电影本身的流畅度却未受影响呢?因为在电影中很常见的,在描述个人对于某特定事件的反应时,编剧可以发动终极大招——让人们的反应随编剧自己的想法决定。比如,当机械战警第一次回家时,儿子不论是选择因陌生感而害怕,还是因爸爸的酷炫而叫好,都是完全合理的。以及当机械战警在新闻发布会打死罪犯时,人们无论是感到他没有人性亦或是效率惊人也都是可以说服观众的。当各种可能的反应都跟随编剧的思路而进行时,自然也可以这么编排出这么一出“合理而深刻”的剧情——这种上帝之手,并非本片独有。
3 ) 太喜感了。。导演泥垢
在一群基友的邀请下去看了这部电影,一点准备工作都没有。路上看了个trailer感觉像是超级英雄片,怕会坑(我最看不下去剧情一个尿性的英雄篇)。
结果。。。
是个超级英雄片,但槽点绝对值回票价,全程高端黑已经让我几乎重头笑到尾。
一开始以为是靠动作场景卖座的,没想到居然动作场景十分精炼并服务剧情。与最近的几部电影比起来带入感虽没有captain philips 那么强,但也是有很多内涵的。想象合理服务到位但不出格的特效也加了不少的分。
当然作为理科僧最喜欢的一点就是这个科幻小说的很多设定非常现实主义,思考的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没有架空环境用什么只有唬头的武器(盾牌,拳头,刀剑,蜘蛛丝),而是老老实实的用枪。一切的设定都很照顾科学方面的考量(比如脚步声,有限盔甲等等)
同时这部电影也不是特别的英雄主义,因为剧情几乎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没有那种偏执狂或者是力大无脑的反派。每个人做事都有个理由,而没有以“邪恶”二字来搪塞空洞的人设。
从人文角度来说这个片子讲的矛盾虽然是大我/小我的经典矛盾和理性/感性的经典争论,但这个片子没有说大段的废话,而是用故事本身说明问题。同时作者也是非常的objective,而不是强制得把个bias的opinion塞给观众。
----------我是剧透的分界线-------------------
看了以上我觉得只是我可以预料到的东西而已,然而万万没想到有那么多亮点。。。。
这个导演绝对是个果黑。。。。
不要以为找个表情像鲍尔默的男演员别人就看不出来你在黑乔布斯。。。
当时看他走路的姿态,发言的风格就看出端倪了。。
结果发现厂子在中国。。。还用了和富士康很像的工厂场景。。。这样也就算了。。
结果全片都是以乔布斯的完美主义来诠释那个疯狂的CEO,简直。。。。think different的态度,那个逼死苦逼工程师的段子,那个customer doesn‘t know what they want的梗子。。最后还把人家主角的盔甲搞成了黑色。。
不过其实我倒挺支持那个家伙在电影中的观点的,只是导演把那个人搞得一点人性都没有是要闹怎样。。这是要让老乔在天上咒你没票房的节奏么??!!
当然其他各种黑也是特别经典的。。我列出一些躺枪的(各位如果仔细观摩应该有看到更多):
鸡肋的反恐,没节操一边倒的新闻媒体,奥巴马的说话方式,只会被煽动的选民,底特律,水深的政治厂,最后的NSA更是把剧情推向的高潮。。
结尾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是唯一一个我看过想掉下一季胃口又让人看了让人有满足感的结局。
要说尿点的话那也只有枪战吧。。。全片高能。。。
4 ) 因为世界充满恶意
首先应该声明:我从未看过老版,所以不会因为对老版有各种感情和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对新版有任何挑剔或者认同,所有的感官基于第一次看此片的感受。
那么,先说说缺点。刚刚去查了相关新闻资讯,影片的宣传上从未描述过具体多少资金多少预算,仅仅用到了“不菲”二字,演员阵营也算不上强大,与我观影时的感受基本符合:这应该是一部中等成本的影片。在特技上应该花费了不少功夫,但是道具并不显得高大上。片方曾说为了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某些枪战镜头采用主观拍摄,我有注意到并且部分认同,但是有很多时间镜头摇晃厉害严重影响观影感受,并且平稳场景中镜头的切换显得有些浮躁,技术性有所欠佳。我看的是2D,我想此片的3D应该会头晕。私以为好的3D会身临其境但是并无不适感,所以对此片的技术团队保留怀疑态度。
然后,咱们再说说这部片子带给我的感触。
影片从一档节目切入,并且此节目贯穿始终,在中途我曾诟病过这种构架,直至结尾才明白此安排的良苦用心。(具体稍后再谈)
穆斯林的人体炸弹依然是让我觉得毛骨悚然之处,当我看到日常的穆斯林信徒时,我完全无法与之将狂热的信徒联系起来。不论宗教信仰宣扬什么,利用小孩或是信徒的生命去杀戮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好的宗教都应该是教人向善的。当然这并非是这个宗教信仰有错,而是狂热极端派的荒唐。
回到电影,当然一开场也侧面彰显了美帝的霸权主义,以世界警察自居的虚伪。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觉得电视节目的贯穿是令人赞叹的安排,民众、政府、媒体,三方都在自说自话,都以为自己做的是最正确的事情。政府的各种谎言腐败虚伪,媒体的各种煽风点火自以为是,民众的盲目慌张,手中握着真理的,少得可怜。不管这是否是影片的本意,但是我看到了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
所以,我无比感谢主角人性的回归,虽然这种挣扎表现得浮于表面张力不足,但我依然感激。不论世界如何冰冷,我们需要人性。尽管这人性会犹豫、会彷徨、会害怕、会失控,可是我们需要。因为这人性还会很温暖、很坚强。让我们做内心想做的正确的事,让我们保护我们关心的人。
此片看起来是一部打斗枪战片,实际上却是一部政治片、剧情片,文戏比打戏精彩很多。但是很遗憾的是,除了女主角不多但出彩的戏份,几乎没有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演技,当然也并不算遭。
整体而言,影片剧本不错,许多情节安排得颇有深意,但是技术欠佳,并不悦目。打斗有点小帅,高潮部分用力不足,整体较为平缓(但某方面而言这是突出了影片蕴藏的主题所以我觉得是优点),剧本行云流水,明显BUG很少。
5 ) 我想知道它的枪放在哪里?
我想知道它的枪放在什么地方?儿时经典,在第一部中,这位牛叉的机器它的枪放在大腿外侧的暗格里,每当使用,大腿外侧的暗格双门伴随着机械声朝两边打开,手枪被推出,然后它顺势上手,转两下,然后警告或射击!帅呆了!为嘛这位黑仔没有延续这招牌式的动作,很遗憾,算个大败笔!还好,它依然叫墨菲!
6 ) 及格的爆米花娱乐和不及格的经典重拍
如果说到导演若泽•帕迪里亚,恐怕并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也记不住这个有些啰嗦的巴西名字。但是如果提起他导演的《精英部队》,很多人可能会恍然大悟般地惊呼,原来说的是他。
两部《精英部队》为若泽•帕迪里亚赢得了足够的关注,他也确实展现了自己出众的才华。手持摄影机在他的执导之下被运用到了极致,尤其是第一部表现出来的主题沉重和节奏明快,加上黑色基调的衬托,整部电影都散发着不可逾越的力量,让观众叹为观止。如果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解释,那就是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在镜头摇晃得如此剧烈的前提下,还能好看到引人入胜。
与《精英部队》这种能够充分演绎手持摄影魅力的电影不同,这种风格近年来被频繁地运用在好莱坞的动作电影中,已经快要达到了滥用的程度,有很多时刻也严重影响到了观影体验,这样的动作摄影风格现在被称为“写实主义”。
而相比《精英部队》浑然一体的风格,当若泽•帕迪里亚与自己的御用摄影师一起翻拍经典科幻动作电影《机械战警》,并将《精英部队》的摄影技巧部分地移植过来之后,却得到了费力不讨好的结果。《特种部队2》里那种无法看清来龙去脉的战斗场面和《虎胆龙威5》中乱飘的镜头在这部电影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致电影的配乐成为了动作场面最出色的元素。况且这次观众的鼻梁上还驾着一副多余的立体眼镜,除了片头的厂标之外,他们再也没有找到可以用到这副眼镜的时间。
1987年的《机械战警》是无数人的早期观影记忆,被很多人珍藏在心底。若泽•帕迪里亚保留了故事的主干剧情设计,改编了细节的人物设定,当然也删除了原版中保罗•范霍文的血腥和重口味。
为了适应当下电影观众的需求,新版《机械战警》在类型片元素上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进。虽然碍于技术的限制,老版《机械战警》在科幻元素的展示上是原始而笨拙的,但是很多人都记住了机械战警卸掉盔甲之后裸露出来的半机械大脑。若泽•帕迪里亚自然增加了很多耀眼的盔甲设计,也给了机械战警一个让人吃惊的半机械肺,同时为了突出电影的未来感和高科技性,还专门设计了一场功能测试模拟。这些可能更符合新生代电影观众的要求,但是与原版那种威严的感觉相比,它在英雄塑造上的薄弱显而易见,这些花招子固然俏丽,但是缺少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
对于老版的影迷来说,那些基于技术进步而进行的改善是有情可原的,但是新版中的一些对于剧情细节的错误改编则是画蛇添足的。
对于《机械战警》这样的硬派科幻电影来说,普通女性都只能是花瓶的辅助角色,足够强大的敌人才有利于主角英雄形象的塑造。在老版的《机械战警》中,警员亚历克斯•墨菲的妻子以为他的丈夫已经离世,在墨菲恢复记忆之前与儿子一起不知所踪,这出色地塑造了主角的悲情色彩。而在新版中,电影保留了这一角色,并尝试运用家庭的情感完成老版中主角靠自身来完成的恢复。这样的剧情设计显然弱化了主角的能力,破坏了编剧的基本规则。虽然新版需要有所变化的初衷可以理解,但这并不是一个优秀的选择。
而在之后的一些剧情细节中,新版《机械战警》有时候做得糟糕到混沌不堪。其中一个令人费解的部分发生在影片的结局部分。在老版的电影中,当机械战警因为被设定了准则而不能惩罚机器人公司的高层时,一句“你被开除了”成为了令人赞叹的台词和反转设计。而在新版中,那个仿佛是在依靠奇迹力量而烂尾的结局就像阑尾炎一样让人难受,最大的反派就在一场说不清缘由的较量中被击毙了。
也许就基本的爆米花电影的功能来说,若泽•帕迪里亚做到了。但是如果说到翻拍的技巧度,他离成功翻拍经典电影《金刚》的彼得•杰克逊,大约还差一支“精英部队”的距离。
变成机器之后很想知道他会把钱包放哪儿啊,毕竟摩托车是需要加油的。
真...难...看...之2, 即便是Gary Oldman也无力回天!
没看伪3D。真正的科技改变生活。淡化了原版的暴力和讽刺,更专注于思考性的话题(机器取代情感,还是情感操控机器?)。铺垫过长,承载太多,不纯粹。原版用电视节目讽刺新闻媒体,新版进化成新闻导向的政治骚动。帕迪里亚还是把《精英部队》里那套警察腐败带入进来,这是仅有的作者风格。
JoelKinnaman有几秒嘴唇颜色特别粉嫩
想让每个人物的性格都足够丰富,想要酷炫的动作场面,新版自作聪明让主角一开始就有记忆和情感,结果前一个小时就在无聊的调试机器性能中度过了。更糟糕的是坏人成了一个不存在的影子,英雄的最后一秒营救是为了老婆儿子。糟糕的元素平衡让它的节奏变得一团糟,改编的想法倒是挺符合潮流。★★
不那么合格的动作片,但是探讨了关于人性的哲学问题。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故事固然是逻辑简单,走大片路线的精细化视觉风格没法像范霍文的粗粝为影片注入独特质感,但也是略显生不逢时,晚三年借着America First的东风那还不叫个扶摇直上。
跟老版没法比,根本不是一个故事,老版讲的是反大集团反乌托邦,暴力混乱、新闻媒介帝国,新版则是突出控制论与反控制论的问题,捎带了军政内部问题,类似精英部队那种调调,故事还是不错的,动作场面一般,结尾稍弱
整个就是创作与制片的纠结矛盾产物,结果最后哪儿都不沾边。可惜了首次主演好莱坞大片的乔尔金纳曼。而且他都没说“Yo”。
比我想象中好看。情节略狗血,企图批判制度好像又没沾到边。还有把人改造成机器实在太不人道了!!那他该怎么做爱呢。。很好奇。。。。
整部片子的态度其实是很暧昧的,无论是对大企业,对美国,还是对机械性与人性的纠结,都有些语焉不详。虽然萨缪尔·杰克逊的大声疾呼多少点出了主题,但又稍微有些用力过猛。这是一次莫名其妙的翻拍,因为你几乎看不到比上一部有什么突破,或是想突破的地方。动作场面更是弱得很。浪费了乔尔·金纳曼
近年来翻拍片里算优秀的,用1987年的设定进行2014年的时事评论。导演有点儿太爱嘲讽哈哈哈哈。
基本没什么新东西,除了人或机器的老旧命题外,无非多了点后911的咸淡。最悲哀的是,这么多年来,还是没有人关心一下这个可怜蛋的性生活。
总还差了那么一点点什么,没有老版cult,没cult到点子上。不过有好基友和老婆孩子也算是改变吧,毕竟现在已不是孤胆英雄的时代。大乔很好看,射手加分,身高加分~ 全片最high是实战测试那段。这里Robocop的运算能力赶上POI的machine了。变态如我,总被机器turn me on,黑色哑光太性感
上一部还在玩机器科幻,这一部就已经重点刻画人文之情了。时间怎样划过美国主流人群的内心从电影中就看得出来。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需要的却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了。
这种片子能看到2D IMAX真是痛哭流涕 感觉男主的个性依旧跟老版一样不够突出 不过ROBOCOP本身就具有符号化的意义 脱了战衣的男主老让我想起素子姐姐顿觉得好弱好惹人疼爱>< PS:配乐好可爱!PPS:这片里有蝙蝠侠有罗夏还有复联 世界观真的好宏大啊~【揍
不能有任何期待的看了,改变的不是太差,剧本太简单,特效好很多,会拍个几季的节奏。另外一切都是中国血汗工厂代工。
illusion of the free will。这个铁甲威龙过于人类了,而且动作场面很一般,老版cyber-punk调调的粗犷爆裂换成了好莱坞流水线的复制粘贴精工细活,塞进了不少情感纠结,有点烦。好在愤青导演的反体制情怀还在,来自第三世界的富士康版铁甲威龙设定还算有情趣,虽远比不上原版,好歹加一星感情分
对于上映以来部分观众所谓科幻质感不强导致观影乏味的言论不敢苟同,恰好相反我个人觉得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没把科幻元素用过火,它的设定是如此写实以至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就像一个并不遥远的人类社会预言。执行任务时的视角切换、火并时快速流畅的镜头剪辑恰到好处的追拍和摇摄,营造出代入感很强的体验
男主冲出实验室边跑边喊“老子的JJ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