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雄孤胆,自作多情
我几乎没写过影评,小时候那种观后感算吗?我是指真正因为有所想而写点东西,这是第一次。以往看完电影也好书也好,都是在脑中随意构思一番即作罢。这次倒是不写点什么就不服,实属罕见,我的第一篇豆瓣影评会献给《天佑美利坚》,也出乎我自己的意料。这倒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此片的出色———至少对我而言。
整部电影讲述了中年发福的主角弗兰克一生老实本分,却与妻子离婚,被女儿厌恶,遭公司恶意解雇,又不幸身患重病,某天正想自我了断却被一个电视节目打动,意图在自己死前至少除去一个恶人,结果结识了同样中二的少女,两人遂模仿起雌雄大盗开始“替天行道”,杀死那些不符合他们道德观的人。而实际上……
一开始,偏头痛和失眠病的主角躺在床上,隔壁喋喋不休毫无意义的高谈阔论伴随着婴儿的哭闹无情袭来,让苦不堪言的主角甚至恨不得杀了他们。对此我倒是深有感触,我也有偏头痛,试想下因偏头痛发作而失眠时隔壁却传来看足球的嘶吼声和涉及种种无聊八卦的谈笑,在一阵一阵的剧烈头痛中无奈地辗转反则直到对方睡着为止或者干脆眼见着东方泛白的情形不止一次上演,是何种心情——顺带一提,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看到这里,第一次共鸣,我也性质盎然起来。接下来,按先后顺序出现的几个画面和台词来做解读:
1. 睡不着的弗兰克索性起来看电视,选秀节目上一个五音不全的家伙自信满满,被一个刻薄的评委嘲笑和辱骂。一个女人往别人身上扔卫生巾而这档节目自称是新时代女性的榜样。比张绍刚还要无耻的主持人指责一个因儿子丧命而游行的母亲,称幸亏他儿子死了所以看不到自己母亲的可耻行径。没个电台都充斥着无聊庸俗的节目,让人不堪入目,而这是人们引以为傲的美国文化窗口。
罗素早就表示过人也应当有远离垃圾信息的自由,看看当下吧,你的手机,微博,社交网络,电视节目,到处都充斥着无聊至极的段子和节目而人们却乐此不疲。人们曾经关心政治,理想和高尚,而现在却乐忠于选秀节目的冠军和某个明星的绯闻。我一直很反感以那些无意义的新闻作为谈资,因为当劲头过去以后你会发现韩寒有没有代笔,MJ有没有猥亵男童,王X军进大使馆谈了些啥,微博名人掐架孰是孰非都跟我的生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一些庸俗之人显然以此为精神食粮,甚至以此表达自己的无所不知。为什么80年代的人们激情澎湃而现在的青少年只有爆米花文化呢?所谓的民主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在民主时代人们摒弃了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于是庸俗的大众统治成为有识之士势必要摆脱的第一道枷锁。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毒药会麻痹大多数人,并使他们以此结成联盟,抱团取暖。
2. 弗兰克早起出门,发现乱停车的邻居挡了他的道,结果一番交涉,自己倒成了理亏的人,邻居的车后贴着铭记911的字样,大叔暗自吐槽一句“你他妈还是先记住怎么停车吧”。很好,又一个问题,一屋不扫就想扫天下,大有人在。待人接物和礼仪教养一塌糊涂,嘴里倒是喜欢嚷嚷祖国和节操。越是喜欢把忠于信仰和光明磊落挂在嘴边上的人往往越是卑鄙下流。
3. 匆忙去上班的弗兰克发现他的同事们对昨晚的节目津津乐道,同样的段子被说了一遍又一遍,他们的嘈杂令其难以忍受,然后砰砰砰几声枪响,几个同事应声倒地。镜头随即一转,弗兰克只是啪嗒啪嗒按着订书机模拟开枪而已。你敢说你没幻想过掏出一把枪来崩掉眼前令人讨厌的家伙吗?或者看到密集的人流幻想下用AK47扫一扫?之后一个自认为是正常人的小哥对主角大肆说教,指责他是个自大,刻薄,无聊的人。弗兰克的一番说教正合我意,大意如下:无良的媒体在迎合大众低俗的趣味,为什么我非去跟你们一样喜欢他们不可?上一次人们面对面坐下来坦诚地交流情感是什么时候?大家都不愿做文明人的时候要个文明社会有什么用呢?然后话说到一半他被解雇了,自己还查出患绝症了。至此,有关主角的种种基本交代完毕。
4. 大叔万念俱灰想一死了之,突然发现电视上的真人秀节目里一个公主病病入膏肓飞扬跋扈的富家女在可耻地秀下限。我想看过影片的人就会知道此女是多么的该死了,完全找不出其存货的价值。于是,弗兰克起了一个念头,至少杀了这个贱人再去死吧。于是伴随着电视节目里贱女人的哭闹,音乐响起,《beat the devil's tattoo》,主角缓缓放下塞进嘴里的手枪,缓缓地出门,缓缓地人掉手中的啤酒瓶,缓缓地坐进邻居那辆老是挡着他的跑车,绝尘而去。你看到的是一个不被现实主义的社会认可的中年男子对剩余人生的孤注一掷。这一段因为太帅,我反复看了有10多遍。不得不提音乐太出彩了,此曲本就好听,配合在这里就像芥末之于三文鱼。
5. 杀贱女人的时候有个插曲,主角本来想学好莱坞大片,把女人绑在车里然后在油箱外做引子引爆,这时候背景乐响起,大叔点上一支烟淡定地离开即将爆炸的车子哇靠多么拉风,事实是引子被风吹掉了,路人走过来了,于是音乐也戛然而止了,只好狼狈不堪地走回去开了一枪了事。这个黑色幽默我很喜欢。之后弗兰克结识了对现实不满的少女洛克希,少女拿了投名状,雌雄双煞的组合算是成立了。
6. 在电影院杀人,吵闹的人用爆米花砸我们的主角,免不了大开杀戒,最后放走了一个女孩“谢谢你在电影院没有吵闹,谢谢你把手机关机了”,“(颤抖)我应该做的。”泪流满面是么,一向行善积德的话,也许不会给你来带跑车,美女和钞票,不过有可能会回馈你一条命。
7 “现在的年轻人除非用手机什么的记录下来,否则就没有享受的感觉,我们那时候什么也没有,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享受一些事情。”很好,弗兰克得分,BINGO,正中要害!厌烦那些连吃个苹果,喝了杯奶茶都要一一拍照上传社交网络绝不遗漏任何细节的傻逼了吗?世界上不是就你一个人有情侣,不是就你一个人在服装店里试衣服,不是就你一个人吃过西餐,如果你想显摆自己其实长得挺好看的就不要在那张用拙劣的PS技术修饰过的照片下添上一句“哎呀我又丑了”或者“我好想又胖了”!讨厌这种人吗?很好!你不是一个人!
8 “迪亚波罗科蒂就是一个下贱的脱衣舞女,她以为自己的《朱诺》拍的有多好,她实际上是在引诱少女们未婚先孕,而且她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少女拍得个个像娼妇而自己却自我感觉良好!”NICE SHOOT,一针见血!洛克希得分!用卫道士来标杆自己的艺人知识分子们可以醒悟了好吗!我为什么顶吴法天?因为我不管吴是不是五毛,仅仅因为意见相左就拳脚相加,充分暴露了这些个伪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让他们掌权的后果必然是文革再临,什么艾未未,什么五岳散人,只不过是会读报写字的流氓罢了。还有那些电视节目可以不要再拍有关援助贫困家庭的新闻了吗?如果你真心想帮助别人何必煞费苦心大张旗鼓,有没有注意过一个肥肠满脑的慈善哥面对镜头笑呵呵的时候那个受到资助的孩子把他的脸深深埋进了双肩!!不幸并不可耻,但这不代表为了展现你的光辉形象可以把一个不幸者的伤疤揭开来暴露无疑。
好了,我就写到这里,至于之后发生事情和结局我就不剧透了。
有些博爱的好青年们认为片中的杀人理由幼稚可笑到极点,完全没有深度可言,倘若你认为影片传达的看似是“看谁不顺眼杀谁”的话我只能说你的理解似乎太浅,不置可否,仅凭在电影院里吵闹杀死一个小年轻是不符合任何伦理道义的,导演也不会蠢到让表现力仅此而已的程度。倘有人观看此片后神经错乱仿效起来,那此人真是没救了。早年《出租车司机》的一个狂热观众因疯狂迷恋朱迪福斯特而学片中剧情去刺杀总统,一时成为谈资,也不丝毫妨碍到人们对该片的好评和喜爱。
在本片里,杀人不过是一种宣泄愤懑的极端表现手法而已,这种手法自然会引起部分观众的不适,却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式,因为太直接,太彻底,太干脆了。我这样理解:这个杀,只是想让你在现实中去说。前段时间看龙应台的《野火集》,一些言论我持保留意见,还有一些见解则深得我心,尤其是对于她所谓的“小市民”群体的不可说的批判。与该片在某种意义上不谋而合。为什么我们要去扮好人(注意是扮)而不是真正做一个好人?为什么看到别人被伤害和恶意侮辱的时候选择冷眼旁观,为什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无情侵害的时候也甘愿默不作声?因为内心里有个可怕的名为不可说的怪物,说不得,要被报复,或者说了也没用啊,对方有钱,有势力,或者反正整个社会上都习惯这样了,无伤大雅,没人会真当回事的,去较真的才是傻啊或者算了算了,其实也是小事,别伤了和气诸如此类,凡此种种。这种不可说不仅表现在生活琐碎和为人处世里,还表现在政治中,在我国直接表现为文革后遗症,我想当你在你爷爷奶奶面前谈论政府政策的不是时必然会被老人们严厉制止。实际上我打心底里认为我国现行的制度是相当适当的,反倒是那些嚷嚷西化和民主的无耻公知们整天靠造谣中伤政府来混淆视听(注意下这下名字后加了V的洒逼们的微博,想想看你每天能听到多少从他们屁眼里喷出来的言论,思考下这下所谓的“真理”对你的生活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代表人物艾畏威,五月三人等),尽管如此,在公共场合也很少能对政治高谈阔论,他就像是女王走光的内裤,客观存在,万分醒目,却成为公众默认的禁区,无法触碰。举个直观的例子,美国影视作品里总统,警察和政府部门是常客,而在我国你不太可能看到电视里出现一个虚构的国家主席的形象,用政府部门开涮也是绝不允许的。
尽管制度是一切问题根源,不过本片反思的还是制度中的人,所以不管制度好不好,操蛋的人就会创造操蛋的世界——没有文明人又怎么实行文明的制度呢?我们都清楚社会有问题,制度有不足,但是看看那些没有脑子的公知们,他们指责政府,逞完口舌之快连个屁也没了。他们没有一套看得见的合理有效的方案和建议来,他们想的只有破,没有立。这就是跟利比亚反对党学,本来有套房子,哪怕漏水,也好歹挡风,你冲过来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说怎么能住这样的破房子呢!于是二话不说把房子拆了,拆了却不给别人造一个好的,拍拍屁股走了,说你们等人造一个就好了。本来我有个馒头,馊了,可我要饿死了,你冲过来啪一下给我扔垃圾桶了,说吃馊馒头对身体不好,却不给我买个肉包子,你说我要不要操你妈?
所以面对操蛋世界你有两个选择,平静接受,终此一生,或者站出来做点什么。后者又有两种选择,叫做“谈谈这个世界”和“操操这个世界”。 当有人在半夜里疯狂自High扰乱他人作息的时候,当一个无耻之徒被皇冠加冕的时候,当有人企图用金钱换取你的尊严和生活的时候,当有人在你家窗户下边小便,当有人用恶意的玩笑取消你的时候,当有人乐忠于垃圾文化并以此为荣吵吵嚷嚷的时候,当一切逾越道德让你不能容忍的事物真真切切发生在你眼前的时候,尽管走上去大声说“操你妈的”,若尚顾忌良好形象,也可先彬彬有礼地来上一句“不好意思,您能不要这样吗?”——————怎样都好,反正你不能像本就命不久矣的大叔那样看开一切洒脱不已,抱着“自己死前傻逼杀一个少一个”的心态来砰砰砰,也至少给这个操蛋世界里的操蛋家伙提个醒啊。
《上帝保佑美国》,从头到尾都在重申反对摒弃道德的马基雅费利主义,反对趋炎附势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我想这才是导演所要表达的其中之一。叫做拒绝庸俗文化,拒绝无耻之徒,拒绝麻木不仁。
2 ) 大叔的逆袭——美国自由精神的反省与审判
本不想写的,在豆瓣里逛了一圈,看了几篇把这片子称作“大叔作为道德制高点并将观点强加于人”、“颓丧中年大叔杀掉耍嘴皮子的人”之类的影评,心里觉得好气馁。(看了下面一些回复,补充一点关于“道德制高点”的废话:这是一部黑色片,黑色片最大的問題就是“故事中的正義被伸張了嗎?” 大叔堅持的正義如果在片中能被伸張,如果导演是肯定了他的正义,他結尾就不能死。可是影片从他头到尾有给与这种確定吗?它而更倾向于提出一个问题:大叔所持的是不是就是一種絕對的正義?他所選擇的審判自由主義的路,其實是不是也只是自由主義过度的一種必然呢?)
个人认为《上帝保佑美国》无论从商业还是文艺角度来看,这部片子都具备了优秀影片的特质。
商业角度就省略了二万八千字了:血腥萝莉+杀手大叔、暴力、黑色幽默、明快的剪接、绝妙的配乐!
而文艺角度,又看到有一篇影评抨击这片子超现实,说现实中正常人不会看别人不顺眼就拿枪轰别人脑袋。我想说……现实中有ET治愈过正太的手指吗?现实中有个叫班杰明的人倒着岁数活吗?现实中穿PRADA的一定是恶魔吗?现实中有过一个叫阿甘的傻瓜和中国乒乓球代表队交过手吗?……对,电影反映现实,但电影更多是依赖一种说故事的技巧去告诉我们一个观点,或是提出一个问题。用“超现实”作为贬义词来评论电影的人,不好意思,我鄙视他的智商。
这个电影正正是在讲美国社会中最现实的事情— —对自由精神的滥用,间接导致社会的浮躁和粗鲁。
我们要先明白大叔Frank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Frank得知自己有脑瘤之后想自杀,他从盒子里拿出枪的时候,镜头出现过一个狗牌,表明他是一个退役军人。片中的Frank大约四五十岁(新闻播报他是一个六十岁老头时他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那么他当军人应该是至少二三十年前的事情,顺推回去,即是他大约成长在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参军(大致的推理)。
那么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到底发生过什么事呢?从六十年代开始:民权运动、肯尼迪废除种族歧视的政策、越战、由黑人扩散到其他少数种族团体的例如美国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和其他组织争取平等地位……这些毫无例外都是美国人争取自由平等发起的运动。
而那个狗牌所象征的意义,有什么能比一个美国军人更能显示出“为自由而战”这种美国精神的象征意义?
好,再看看他所身处的现今的美国社会——制造噪音并且永远不把车停好邻居、一言不合就对父母大声辱骂的真人明星、为吸引收视煽动仇恨和矛盾的节目主持、用有血的卫生棉丢向别人的真人秀明星、哗众取宠推崇脑残的选秀节目、电影院大声喧哗的人、一个人停两车位的人……这些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句潜台词:“Why not?”为什么不行呢?凭什么去指责他们错了,然后他们就不能继续做呢?法律赋予他们自由的公民权,美国精神赋予他们自由的精神。于是他们的言论、行为无不符合“自由”的定义。
Why?老好人Frank为什么用枪轰他们脑袋? 仅仅是因为看他们不顺眼?
就好像你拼死拼活存钱买了只ipad你儿子毫不珍惜还拿它来拍苍蝇一样。在Frank的成长岁月里,美国人为争取民主、平等、自由付出很多代价和心血,这才得到今日的境况。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自由的滥用超过甚至脱离了原本的“自由”的初衷,这种自由已经演变为“粗俗”“肤浅”及“自私自利”的藉口。从杀第一个人开始,Frank从来没说过“你是错的”“我要杀错误的人”。他只问“为什么你要如此粗鲁?”“我只杀该杀的人。”在他的天平中,滥用自由的人是对美国精神的亵渎,是对美国人过去努力的亵渎。当他拿着AK47跑到选秀节目现场,对着摄像机说他无法接受一群人取笑一个弱势的人并使他自杀,我想他是有维护公正的想法的。但当死胖子戳穿真相之后,他扣动扳机之前,他绝望了。对这个社会,对自由,对美国,发自内心的深深绝望。于是子弹横飞血溅当场,一老一少双双倒地。这是老好人Frank对这个社会以及自身的最后裁决。然后黑屏,God bless America字样出现,我激动得几乎喷鼻血。
如果说Frank是在这个病态社会中深受其害的一员,萝莉代表的则是美国新生代中,受浮躁社会影响尚算不大的一群。萝莉三番两次地感谢Frank让她加入进来,对Frank撒谎她来自一个破碎家庭,因为她觉得如果让Frank知道她来自普通家庭他就不会带她走了。萝莉其实随时可以全身而退过正常生活,但最后她还是选择和Frank一齐,看时很唏嘘,花样年华就此陨落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大胆推断一下的话,我觉得导演是要发问,这个浮躁社会虽然不是凭借任何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拨乱反正,但是不是没有受到其坏影响的人就可以置身事外呢?面对这个问题,你的选择又是如何?
最后觉得比较有趣的一点,他们杀节目主持后边走边说的。萝莉问Frank到底赞同他什么政治观点,Frank说“枪支管辖”。(关于“枪支管辖”的问题,有朋友指出我错了应该是“less gun control”,但无论它是“枪支管辖”还是“更少枪支管辖”,并不影响我下面提出的疑问和论点。我所指的是美国“枪支管辖”这个事本身而不是frank的观点。我已经写得这么啰嗦了竟然还是有人不明白我在说什么……)然后到片尾用了一段不短的篇幅去描述他从枪贩子处买枪,再用枪进行最后裁决。在美国每个人都有配枪自由,但同时也为社会带来很多罪恶和不安,为公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这是不是也是“自由”过度了的一种表现呢?Frank的最后审判,是不是有点以其人之道还至其身的感觉呢?
啰嗦了一大堆。总括来说,这是美国人自身对社会进行反省与审判。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胸怀和天才拍出这样的片子?
3 ) 与这个世界谈谈, 或如吊丝叔般草草这个操蛋的世界?
一部从头爽到尾的cult片,《上帝保佑美国》充斥着各种黑色幽默和犀利吐槽,满足了愤怒青年们对操蛋世界的反抗幻想。吊丝版这个杀手不太冷,老少配版邦妮和克莱德,文艺版天生杀人狂。导演在里面各种想骂的都骂遍了,除了借Frank发泄出对现实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对不平世界的冷眼吐槽。
本片主角的人设并不是那种超级英雄,而是人到中年的大叔Frank,名副其实的老吊丝。符合一切吊丝的形容词:胖,挫,穷,没有存在感,长相还显老。 与妻离婚,被女嫌弃。公司开除,得了脑瘤。将死之人,尽是绝望。全身上下散发着一股loser的气息,负面能量简直要爆棚。
看着美国超级明星,唱歌走音能走到外婆桥的胖子。
看着政治评论节目中从头到尾都在装逼,狭隘到极点的主持人。
看着真人秀里被宠坏的美貌富家女,自私自利而又贪得无厌!
绝望之外,更有愤怒。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宇宙爆发,杀富家女。遇洛克西,开始杀戮。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两人如古代杀手一般,杀戒大开。干掉影片中一切被人讨厌的傻逼,最让人有共鸣的一段是:在电影院里轰杀了4个看电影不关手机,还聒噪不停的讨厌鬼。多少人,受够了影院里大声喧哗的无良人士。之后Frank对幸存的女孩说:“谢谢你在放电影的时候没有喧哗,谢谢你关闭了手机。” 这段情节,甚得人心。
剧情看似荒诞,实则有着导演独特的自我观点。除了杀戮之外,导演更多的借Frank之口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冷酷而暴力的地方。嘉奖那些最肤浅的人,最愚笨的人,最贱的人和嗓门最大的人。撒谎和散布恐惧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这样做能够赚钱。”
反流行文化,也是电影看点之一。本片也狠狠的黑了一把烂俗而无聊的选秀节目,Frank拿着AK47前往美国超级明星总决赛现场,与大龄萝莉一番扫射,将影片中最后也令人厌恶的对象——选秀评委,胖子歌手,毒舌观众都打死。两人最终死于警察的枪林弹雨之下,也为这段黑色幽默画上一个句点。
当大众不会去分辨对或者错,眼中只有金钱或者利益。慢慢失去了善意,失去了灵魂和信仰。只会嘲笑弱者,通过伤害他人去获取利益。而这些,不仅是美国,更是全世界的通病。而这些,你我这些凡人,想解决却又无力解决!与这个世界谈谈, 或如吊丝叔Frank般草草这个操蛋的世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
微信请订阅:cmf2015 ,聊聊电影和美剧,写写故事和经历,文艺有趣可兼得。
4 ) 我不是标榜自己为正义的裁决者,只是你们都该死
将其推荐给朋友的时候,我说“这是低配版、现实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实际上,我要推荐的原因绝不是这个。上帝保佑美国无论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超越这个杀手不太冷太多太多。之所以将两者进行比较,只不过都是讲了“大叔和萝莉”、“杀手”、“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这些内容。我不知道为什么豆瓣上对这个杀手不太冷评价这么高,因为这种大叔与萝莉之间的依恋转化为爱恋,也只是各种爱情中的其中一种,既没有牵扯到国家,也没有牵扯到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当初冲着高分去看这个杀手不太冷,看完感觉深深地失望了。
而这种失望的感觉,正是基于“原来你们也就是一群爆米花群众,为什么你们这么愚蠢,这也值得你们这么激动?”。所以看到上帝保佑美国的时候,特别是前半部分,就有了很强烈的代入感。这样的选秀节目也值得你们着迷?这样恃宠而骄的傻逼富家女还能上电视?原谅我词语匮乏,只能用傻逼这个词来形容。就像美国人喜欢用BITCH这个词语一样。
看到这里如果丝毫不赞同我的话,请点右上角叉叉,出门左拐找别的爆米花电影看吧。
我想先扯点别的。你看RUNNINGMAN吗?你看爸爸去哪儿了吗?你看花儿与少年吗?你看康熙来了吗?你看快乐大本营吗?很抱歉,我不看。不,我不是反社会人格。朋友看的时候,会凑过去看一眼,但不主动看。因为没有意思。不是说他们没有笑点,不是说他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说他们粗制滥造没有综艺精神。而是。你看,人只能活着几年,最经典的才能留下来,你能看到几百年前的电影,你还能看到几百年前的综艺吗。这些博人一笑的东西,你笑过之后呢?你每天吃饭时睡觉前,都打开来,看他们吃饭、睡觉,你觉得获得了什么样的快乐呢?
再说追星,追星有意思吗?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你见到他的时候要跪舔他的脚趾呢?你看到的都是明星在荧幕前苦心经营的形象,即使他本人也是非常的和善天真可爱,那和你有关系吗?你有看你和善天真可爱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叔叔嫂嫂多过看你喜欢的明星一下吗?享受着自己或者父母辛辛苦苦赚的钱巴巴地送给明星,你的一生劳动所得就值这些吗?
再说一些更傻逼的人。挖了肾去换IPHONE,你怎么不直接去死呢?特别是让父母献血割肾去买IPHONE的。还有大学生欠高利贷买IPHONE的。人有几斤几两,既然买不起IPONE,为什么不买国产手机呢?你觉得你承受着巨大的亏损去挥霍,超越自身购买力去享受高档奢侈品,就女神了吗?信息社会教会你用香奈儿迪奥就是女神,那它有没有告诉你在更顶级的富豪眼里,香奈儿迪奥也是垃圾呢?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一篇课文,讲女儿非要钢笔,妈妈踏三轮车好不容易攒钱买了个钢笔,以此来教育孩子戒骄戒奢。你们这些大人,在要求父母为你做这做那的时候,没有感到脸红得发烫吗?
当看到诗中写的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看到NASA发布的一些宇宙星图,看到,就忽觉身边庸俗不堪。我不是标榜自己为正义,更不是裁决者,我不能够像电影里的男主角一样,拿起枪扫射身边的那些傻逼。也没有觉得谁该死。只是和这群人呼吸着同一片空气,让我觉得喘息困难。
工作的时候,被老板说浑浑噩噩的,整天都不知道在干嘛。我也是个悲催的小人物。就算我如何认真地珍惜这个岗位,依旧被无限的加班和低工资所折磨。
太有代入感了。
纯真的人想要以纯真的心态去帮助别人,却被傻逼的世人所误会。这种以最大恶意去揣测别人的普通防卫姿态,却被“自由主义”所赋予了强大的反弹能力。所以主角,因为为了安慰女同事给她送花而被下岗了。
为了一辆不称意的车而在摄像机前和父母大吵大闹,够“女神”吗?电影里这个富家女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缩影。我们不难推测,在此之前,她可能在同学面前说过某辆车非常得好,她想要,就好像那已经是她的了一样。更可笑的是,一群陌生人为了参加名媛的PARTY,对着摄像机说,I LOVE YOU。她就信了?多么愚蠢啊。还敢大言不惭地在电视上说,I AM QUEEN。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你背后说你傻逼呢。就算这个富家女天生纯良,也有许多嫉妒的人投来轻视的眼光。在你自以为是众人的焦点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人怀着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你。美女和丑男在一起,就是为了钱了?老男和幼女在一起,就是没有爱了?痛恨这个幼稚无知的世界。痛恨为了和同事朋友搞好关系而主动去聊八卦的自己。就是一边贬低着世间的俗,又一边做着无聊透顶的事。
因为你们没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没有更重要的事情去担心,所以你们就会这么无聊,变得这么傻逼、贱……看看吧,就算明天新闻里报道地球即将毁灭,你也不会担心。因为你不懂的事情,就是离你很远的事情。
所以,在看上帝保佑美国的时候,深深地感觉被理解了。可能长得不够美,不够出挑,外貌限制了被理解的可能,男主角因为其貌不扬,肥胖,年老,所以被年轻的同事嘲笑了。甚至在对方被驳得无言以对的时候,也会觉得男主角是个怪胎。这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悲凉,就好像在一群鸡里面丢下一只凤凰,而鸡群还觉得凤凰长得丑。
如果我们中有人,能靠心灵去感知别人。就像女主角对男主角一样。不仅不觉得男主角丑,甚至觉得他很帅很潇洒。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人能够拥有这样潇洒的“结识”过程,我们贫乏的交际圈,注定了我们……好了,又可以说网恋了。思维有点跳脱,我知道这是幻想症、人格分裂症的前兆。可确实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互联网,拓宽了我们互相认识彼此的过程。但悲剧的是,有一些认识并不太美好。危险的就不说了,见网友少颗肾,男扮女行骗百万,一些见光死才容易引发大家的关注。比如180见面是地中海,少女现实比自拍大两倍等等。你嘲笑了吗?你笑了吗?你笑了。你嘲笑了。你想当然地觉得网恋都是很低端的,而你还忍不住关注这些新闻。而那些真正沉浸其中,网恋几年,虽然结局不太美好,但过程很玄幻,很纯真的孩子,他们对你们的嘲笑毫无办法。什么样的人才会网恋?一般是在现实中不太会社交的人。本身已经很惨了,网个恋还悲剧。所以大家能不能停一停对这些事情的偏见,停一停对这些事情的报道。
再比如,有人结婚前,另一半残废了、癌症了。我打赌选择结婚的人当中有一半都是被道德逼的。毕竟,因为另一半残废了就抛弃它,以后再找的时候被人说怎么办?
咱们的社会就是浮躁。大剌剌的全过去了,大剌剌的全过来了。就是傻逼。
那个69圣战?中国女人追韩国欧巴惹怒中国男人,黑别人网站。还有中国人翻墙去非死不可砸表情包?真是闲的荒,两边的人都闲得慌。你觉得自己是正义的维护者?这样不轻不重地给人家留言,别人就会正眼看你吗?在他们这些自诩高贵的人面前,依旧是低俗的跳梁小丑而已。
PAPI酱,不知道她怎么火的。不过只不过是用真人头像发泄了你不敢发泄的东西,都抢着看。一个还没毕业的小丫头,因为突如其来的关注度,变得比科学家还有钱,这像话吗?回忆专用小马甲,端午和妞妞,一狗一猫,也就长得那样,不知道怎么火的。你是没见过萨摩耶和折耳猫吗?人家发个吃的也点赞,还评论,你闲出屎了啊?我就想不通我身边的一些女同学,去微博上专门关注一些女富豪,每天看人家的状态,人家养个兔子,给兔子定做这个草料压实的蛋糕、收到巴黎寄过来的请柬,都要点开大图欣赏老半天。这样,你晚上睡觉前,拿床被子,去阳台上,看着星空睡一晚。好好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的伤疤血淋淋地揭示出来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想要红?先说说你的故事。所以我声音条件好,想唱歌,想红,就要牺牲自己的秘密吗?这之间有关联吗?想想你们自己的心态,为什么两个同样唱得好的人,其中一个身世悲苦,你就要把票投给他呢?另一个人公平吗?拜托,并不是我想生活得那么幸福的,并不是我想拥有一个健全的家庭,并不是我想每天每天笑得前俯后仰,并不是我想有钱地能买下一个城市。当你怀着最大的善意去揣测一个人的同时,难道没有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另一个人吗?
认真你就输了。可能电影里的男主角,在他周围朋友看来,是“无趣的”、“玩不起来的”。当别人在你生日时,把一个蛋糕放在门上,就等你进来,从上扣下,盖你一脸。你是该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呢?当你觉得一个普通的玩笑,真正伤害到一个无法承受你玩笑的人的同时,你会埋怨他“无趣”、“玩不起来”吗?要等对方,变成一头愤怒的狮子,把黑洞洞的枪口对过来的时候,你才毫无诚意地承认自己错了吗?
呼。
一些美女们,天天自拍,往往一个角度,自己最好看的角度。干什么,去哪儿,全都配一张自拍图。往往下面评论的都是男生,被夸得自我高潮。还有一些人,去哪儿都摇一摇,陌陌,加了一堆不知道能不能称为备胎、炮友的人。有意思吗?你觉得这些人会给你生娃还是会给你包请柬?没有必要存在的隐形的“朋友”,需要去苦心维系吗?你是三岁小孩儿吗?谁真心对你好你不知道啊?睡炮友睡得爽吗?谁睡谁还不知道呢。管得住自己的心吗?爱上炮友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觉得吃了一坨屎味的蛋糕呢?一男性朋友对我说,如果我不是了解你,在你和前男友分开五年还没找别人,我一早就怀疑你约炮了。我就呵呵了,你觉得单身狗都和你一样耐不住寂寞啊?你见得漂亮女生还约炮见多了,我就得约啊?千里送逼被请开房费还觉得自己赚了啊?神经病!不知道此时若是开口吟一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会不会被认为是神经病。
到底谁是神经病呢?谁是傻逼呢。BITCH。你们都该死。活着都愧对老革命家为新中国建立而牺牲。愧对秦王大一统。愧对盘古开天地。
咳咳。
特别当代青少年,好样不学学坏样,减肥靠催吐,在身上刻字割手腕,好像缝人就说别人虐待他,命运对他多么不公。这种博取关注的心态,和沿街乞讨的乞丐有什么分别呢?
还有一些人,尽管自己也不是专家,依旧喜欢从百度谷歌上看到的一些专业词汇来进行卖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知道这些专业词汇一样。很多年以前,在萝莉正太还没有流行以前,有人在我面前说“正太好好哦!”真不知道她在表达什么,在期待我问“正太是什么?”吧。还有一些音乐上有些“独特看法”的小丑,一直聒噪那些MJ、MIDI,天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微博上之前突然流行“斩男色”,我猜是被人有意创造出来的词汇,底下的人看到还以为出了什么新的流行词自己没听过,就拼命学,一下子到处都是斩男色,有病。还有小时代,大家都在批评,没错,太浮夸了。炫富到这种程度,就和以上说的那些一样,好像“穿着一件露大腿的衣服,还怕拉下去没人看见胸”。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情。比如二十年后,如果你会看不起今天做这个事情的自己,那今天就不要去做着事情。因为你太浮躁了,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经典,不仅现在被别人骂,以后也不会有人记得。你的生活从头到脚都没有意义。你喜欢的东西,一文不值。
PARTY?那么兴奋?参加PARTY的人里面,有一个是不看你颜的吗?舞台?那么激动?你唱得不好,还有人鼓掌,你不懂那什么意思吗?时政评论员?你没拿过枪,就能那么随意议论战争的残酷吗?电影里所有的事,在现实中都有参照物。愚蠢的人,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愚蠢。
法国巴黎,很多老外为藏独示威,你傻逼吗?你懂吗?自以为自己为自由之战士,你国民主,你国全国上下都是正义。
很多事情,不到那个阶段,是没有办法理解的。因为人类本身就具有劣根性和无知性。就像我们是三维动物,现阶段无法突破四维一样。就像千年前同性恋被视为邪恶一样。现今我们视为邪恶的东西,说不定在千年以后也能成为正义的。谁知道,那些资本主义在千年后不会变成共产主义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不要去嘲笑别人,不要用恶意去首要揣测别人,不要妨碍到别人,不要妨碍到社会。也别作,别自己拿脸冲马桶。这是电影告诉我们的。否则就会有一些极度无聊到发疯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彻底解放自己,给你来一枪。
抱歉,偏离主旨太远了,甚至不像是影评。应该是发泄多过影评。
你觉得我写这些话的时候,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其实我是个自我厌弃者。我自拍,我打游戏,我是某个韩星的脑残粉,我用着各种各样的表情包,我腐很多CP,我喜欢杨洋,喜欢猫,喜欢看3D美国爆米花电影。呵,当每天闭上眼睛的时候,就会觉得,呵,就这样过到死?已经不知不觉过完人生的2.5分之一了,不会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还同现在毫无差别吧?
还不如假想自己得了癌症,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逃亡,把无聊的事情无聊的人都从这个世界请除了。没有了,也就不会有人去看、去关注了。自己也不会去。
201611052331晚安。
5 ) 道德真人秀与无形的审判者
电影中弗兰克的行为在反对各种秀,各种非道德,各种资本主义里面丑陋的次生价值观,可是从头到尾,这部电影本身就极尽各种秀——当然,比起影片中那些作为批判对象的低俗秀,影片本身“秀”的方式,光影和音乐的安排显然更高雅、更艺术、更有技术含量,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这部电影还是以同样“资本主义”的方式在拍摄、传播、制造影响。
电影与自己所批判的那些事物长在通一棵树上,它一边做出了恨不得将自己兄弟姐妹掐死的姿态,一边却又并没有显示自己真的具有足够的优势去终结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于是,电影本身也就仅仅流于展示象征符号。
而这个象征符号具体又是怎样呢?无非就是以道德标准为名,开枪射杀你讨厌的那些堕落者。
问题在于,看似极端的杀人行为,恰恰是整件事情中最容易的那一部分,杀人又有何难?特别是在你手持枪械目标手无寸铁的时候,在你积怨已久而别人毫无防备的时候?真正的难处在于说服自己和观众,我的杀人行为是合理的。
当然弗兰克和萝克西一直对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事情有严重不满,弗兰克讨厌这其中的种种堕落,而萝克西则讨厌其中的沉闷压抑以及自己的聪明得不到公正的对待。
但是在此之前,这并没有促成他们去杀人——真正将弗兰克推过界限的是得知自己得了脑瘤将不久于人世,在将要自杀的时刻受到自己家庭和电视上富人家庭中的那些负面感情刺激。
弗兰克的第一次杀人里面颇有讲究,首先,他是因为“反正我都要死了,顺手带个混球下去吧”,这种理由,并不是因为这个混球真的混蛋到非死不足以谢天下的地步——不过就是一个在电视节目中下限全无的娇惯富家女而已,到了该死的地步么?关键是因为弗兰克自己的世俗惩处限制已经被解除了——反正我都要死了,这个世界又能怎么惩罚我?
可是弗兰克周围围绕着那么多该死的混球,他没选择混蛋邻居,混蛋上司,混蛋同事,却偏偏选择电视上那个女孩克萝尼去下手,并不是偶然——萝克西阻止他杀人后自杀的理由是:“如果你现在死了,全世界都会以为你只是个中年色情狂,因为得不到电视里那个美少女,所以杀了她然后自杀”,弗兰克激烈否定,萝克西也说,对并非如此,你杀她因为她确实是个混球。
可实际上,这句劝阻的理由却比“她是个混球”更接近事实,弗兰克杀那个女孩,确实是因为“得不到她”,但并非从性的意义上,而是从父亲的意义上。前面的镜头已经充分描写,他自己前妻带走的女儿也已经成了一个任性胡闹、物欲横流的小孩子,永远地离开了弗兰克和他认为理想的那种生活,这个情况对弗兰克的打击远远超出电视上出现的某个混球家庭。可他又没法狠下心来杀自己的妻子女儿,怎么办?于是他找了一个替代品,另一个家庭的混账女儿,带她一起“上路”。
这才是弗兰克首次杀人的真正动机,而他本来会在这次谋杀之后了断自己的生命——但这时萝克西走入了他的生活,阻止了他的自杀。
萝克西并没有弗兰克那么高的道德标杆,她也没有遭受自己谎言里的那种非人虐待,她只是像所有这个岁数有些聪明却又不被其他人认同的聪明孩子一样,渴望着否定平凡,渴望着寻找意义、渴望着追求刺激。这并不意味着她会成为持枪杀手,直到她遇到了弗兰克,啊居然有人可以这么轻易地干掉那个讨人厌的碧池、毁掉所有那些白痴瞩目的中心,太畅快了太刺激了太好玩了。
所以她不能让弗兰克轻易死去,让这个摆脱平庸和无聊的机会消失,所以她怂恿弗兰克,不要现在自杀免得被人误解,而要杀更多的混球来证明自己,来寻找意义。
于是克萝尼的父母成了寻找意义之旅上的第一对目标——既然已经崩了混球女儿,那培养出这种混球女儿的家长自然也应该死。
真的吗?当我们随着持枪的弗兰克登堂入室的时候,我们也许来不及想太多,但现在再仔细回想一下呢?当然这个三口之家属于愚蠢傲慢的有钱人养出了不知好歹的混账小孩,但他们唯一做的事情也不过就是在自己的家庭派对里面歇斯底里而已,这就罪深至死么?还是说,他们之所以变得无法忍受,其实是因为为了收视率不肯关掉摄像机的制作组故意将这种令人不快的画面反复通过电视频道传往千家万户?如果这整件事情真的是不可饶恕的,那究竟是无意识中制造丑陋的当事人家庭,还是有意识展示丑陋的节目制作组更加罪恶——又或者,是让所有这些成为可能和必要的整个电视娱乐体系?
很明显,无论弗兰克还是萝克西都没有深思这个问题,他们并未制裁事件中真正的主犯,也没有像戴笑脸面具的V一样直捣广播电视系统这个蛊惑世人的系统的罪恶心脏,他们做的事情就仅仅是宰了自己眼前看不顺眼的人而已。
接下来他们杀了电影院里大声喧哗和打电话的人,当然这两种人都很混蛋,但还是那个问题,到了该死的地步了么?其实让他们这一辈子学会安静和尊重,在腿上来一枪,踢断几根肋骨,砸个头破血流,也就足够了,为什么非得杀了他们不可?并不是这些人真的该死,而是弗兰克和萝克西早已经越过了那条正常的界线。而且不仅弗兰克和萝克西越过了那条界线,实际上在导演巧妙的剧情铺垫和精心的音乐衬托之下,观众的我们也跟着越过了那条界线,导演用悠扬的音乐诱导我们将对不守公共秩序的嚣张分子的隐忍与愤怒发泄出来,集体加入这场多数(观众)对少数(犯错者)的快乐欺凌与私刑审判。
当然导演博卡•格德斯维特的手段可远不仅仅是如此而已。在有张有弛的休息时间过后,冒牌邦尼和克莱德接下来干掉了在电视节目中鼓吹仇恨的主持人。这是萝克西第一次正式杀人,她一边扣动扳机,一边宣读了这个主持人的罪状,我得说她的宣判是相当有力的,而且我也蛮认同这份罪状的,这货确实该死——问题在于,这份罪状是萝克西对马上要死的人宣读的,同时也是导演对我们观众宣读的——但在故事里面,却没有一份为故事世界里的人们准备的罪状和宣言——于是被杀的混球主持人反而在媒体上成了烈士,萝克西为此恼火不已,而弗兰克却处置淡然,他只是很高兴每天在电视节目里聒噪的那个刻薄主持人挂了。
这恰恰是他们的问题所在,其实镜头里早已给出线索,这对冒牌邦尼和克莱德花了更多的时间在练习如何快乐地射击玩具熊,而不是考虑究竟谁该死以及该如何宣扬自己的主张。因为他们并不是真的在乎这个世界会变得怎样,他们两个所采取的一切行动,仅仅是为了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而已。
接下来他们枪击了公然侮辱穷人的政客、占两个车位还耍横的男人(因为这货没死,所以世人总算知道他的罪状是什么了),然后是一群鼓吹仇恨的宗教蠢货,还把教派领袖丢下山崖。就个人而言我对最后这一段倒是颇为赞成,我也很难想象有什么办法比这样一堂公开课更能让这种在言论自由国家宣扬仇恨的宗教蠢货们了解自己行为将会带来的后果,而且也再没有什么比绑起来丢下山崖更适合作为这种教派领袖的处罚了——当然,也可能纯粹是因为我被这段枪击镜头中好听的歌曲给搞昏了头。
只不过,同一个问题,没有宣言,所以他们的枪击造就的舆论效果太过有限,远远配不上这样极端的行为所应有的影响力,不得不说尽管它看起来真是大快人心,却又同时真是一种浪费。
不过剧中的弗兰克和萝克西可没有想这么多,这正是他们春风得意的顶点,枪在手,命运在手,驱逐邪恶,天下任我走,又是舞厅跳舞,又是关于移民其他国家幸福生活的畅想,甚至连弗兰克的医生都打来电话告诉他,他的脑瘤原来只是误诊,医生弄错了档案。一直在打酱油的警察根本没造成任何麻烦,光明前途简直触手可及。
当然,按照业界惯例,这也就到了剧情急转直下的时候了,弗兰克发现萝克西的悲惨家庭故事是编造的,这不仅仅瓦解了他对她的信任,而且也瓦解了他这一路所作所为的意义——一个撒谎者有可能提供真实的意义么?弗兰克不相信这一点。
于是在悲伤的背景歌曲中两人分道扬镳,萝克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回到自己沉闷的普通家庭,而弗兰克并没有一个“普通”的生活可以回去,于是他只能以更加歇斯底里的行动,提着AK47前往“美国巨星”总决赛现场,将自己这场其实已经被证伪的(撒谎离家小孩和绝望中年大叔的)“寻求意义”之旅走到尽头。
然而当他端着AK走上舞台,萝克西却也来了,她知道他会来这里,他们终究是对好搭档,然而这也仅限于他们之间而已。弗兰克试图捍卫那个走调歌手的尊严,可歌手却并不需要他,有机会站在这个舞台上被嘲笑恰恰是他生涯的顶峰,这个认知毁掉了弗兰克刚才在镜头前的所有慷慨陈词,令他感到彻底绝望,自己试图捍卫的对象都如此没有尊严,如此丑陋。这就是为什么他转向萝克西说了一句,你确实是个漂亮女孩。萝克西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承认——尽管这和她在影片前面想要的异性层次的赞美并不同,他赞美的是她灵魂的美丽。
这声赞美就如同浮士德临死前的那声“时间啊,你真美,请你停留。”然而我们正在看的是一个更加现实的故事,并不会有无限仁慈的上帝派天使下来,从魔鬼手中夺回长久迷途之子的灵魂。走入末路舞台的弗兰克和萝克西只能向在场的所有参与这场闹剧的人扫射。而回应他们的也只能是二楼严阵以待的警察们射来的子弹。
于是他们倒在舞台上,故事结束。
有人一厢情愿地抱怨导演为解构而解构,否定了他们喜爱的保守主义道德标杆,我得说,导演确实在表达保守主义道德观,这部影片也确实提供了一个标杆,但这个标杆从一开始就不是建立在两位主人公身上。
弗兰克和萝克西的问题不仅是因为他们杀了错误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策略,而在于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在为自己杀人,而不是为这个世界。他们仅仅是两个绝望得仅剩下自己的边缘人物,他们甚至没有认真把改变世界当成一个借口。无论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方法,乃至他们的思维能力,从一开始就根本不足以扛起保守主义道德这杆将要倒下的沉重大旗。
如果你看懂了导演明显有意安排的种种细节,就会明白这部电影实际上狠狠抽了那些鼓吹以暴力主持正义的人两个响亮的耳光。真亏这些人还能觉得这个片子是在支持自己的感受。
导演在影片中挖了一个又一个明显的道德陷坑进行测试,就是为了看看有多少以为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傻瓜迫不及待地跳下去,而又有多少人能把标杆保持到最后——从结果来看,很多看这个片子的人何止跳得人仰马翻。在生活中总会有些混蛋让你恨得牙根痒痒想宰了他们,而这对假邦尼和布莱克提供的就是这种超道德的爽快服务,在悠扬音乐中拔枪除恶是何等体贴我们的阴暗面,何等难以拒绝?
我得举手承认,我是在扫射二逼教徒的那一幕缴械投降,抛下标杆的,虽然我明知这是陷坑,但实在因为这幕的动作太帅,歌声太动人,让我完全忘我了。
可杀人是恶,这毫无疑问,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这倒不是说我就反对在任何情况下杀人,如果一份恶可以阻止更大的恶,或者换取更大的善,这种交换就有可能是值得的——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杀人之恶也并不会被消除,并不存在善恶相当,功过相抵这种事情。有多少人能够在意识到这份沉重的情况下依然前行?有多少人扣动扳机时能够听到那为所有人而鸣的丧钟?
太少了,我们宁愿忘我在帅气的镜头与悠扬的音乐当中,抛开那份沉重去享受这种不道德的浪漫。
然而有无数种在这个恶心的世界上过得更好的方法,弗兰克和萝克西并没有选择最好的那一种;有无数种让这个恶心的世界变得更好的方法,弗兰克和萝克西也没有选择最好的那一种——即使以选择开枪杀人为预设前提,他们也并没有执行最优化的策略,因为一开始他们就不是打算改变世界,他们只是为自己而杀罢了。
而所有观众朝着他们贴上去的美德标签都不过是对自己的粉饰,我们已经被导演诱惑着参加了另一场荧屏前的集体欺凌。
许多人都对导演的这种解构行为深恶痛绝,觉得居然不让他们痛痛快快地看上一场除恶扬善的戏码,非要把这些都解构掉——可这恰恰是导演的意图,解构行为,探索动机,分析结果,正是求索道德所必经之路。
片中帅气的镜头与悠扬的音乐不是在阐述道德,而是在做道德的试金石,如果一个人看不破这层美妙的幻象,止步于享受这种幻象——那么很遗憾,在很大意义上,这样的人和第一个死者克萝尼本质上并无区别。无论喜欢的是未来的乌托邦还是过去的黄金国,这样的人对于构成自己理想世界的基本要素,维持它运转的基础原理,实现这种世界的有效方式都一问三不知,只能像那个被惯坏的愚蠢富家女一样,面对不如意的世界歇斯底里大吼大叫,把一切问题和责任都推给别人。
而这样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好哪怕是那么一丁点儿吗?不能。
怎么才能?导演的意思很清楚,想清楚这件事情,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6 ) 歌单
1.《beat the devil's tattoo》
开走雪佛兰车的时候
2.《school's out》by alice cooper
杀chloe
3.《it's on so quiet》 by betty hutton
电影院的
4.《hello hooray》 by alice cooper
做梦
5.《let's get away from it all》 by rosemary cloonery
杀茶叶党,占两个停车位的人,宗教领袖
6.《missing mountains 》
Frank得知 roxy来自家庭后要和她分开
7.《i‘m not like everybody else》 by the kinks
去Amercia superstarz
8.《i never cry 》by alice cooper
片尾曲
小萝莉很灵。《杀手莱昂》版的《克莱德&邦妮》,可惜说教太多。对道德观价值体系的反讽
导演将心中各种看不惯借这部电影一股脑都发泄出来了。带些荒诞味道的故事,这样就可以无视片中的各种不合理了。各种说教与泄愤之后,倒也点出了一些症结,快餐文化对人意志的瓦解,人们不再关注真相,只要噱头等。美国超级明星暗指的就是美偶吧,各种想骂的都骂遍了,包括朱诺的编剧甚至伍迪艾伦。
一部从头爽到尾的cult片,充斥着各种黑色幽默和犀利吐槽,满足了愤怒青年们对操蛋世界的一切反抗幻想。吊丝版这个杀手不太冷,老少配版邦妮和克莱德,文艺版天生杀人狂。导演在里面各种想骂的都骂遍了,除了借吊丝叔Frank发泄出对现实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对不平世界的冷眼吐槽。
曾有一个姑娘 我这辈子最爱她 看过这部电影之后 她屈居第二了。
its decent. could be more. and surprise surprise, bryce johnson showed up here, still looking hot!
Goodnight, Juno ... fuck you, Frank.
很讨巧的视角,我相信这片子肯定会勾起一部分人拿起武器来他几发的冲动,暴力萝永远都是宅男影迷的最爱;正点的配乐,全新变种漫画式的暴力美学,各种反讽开涮和恶趣味的小细节等等这些都很好,但这片子在形式感上其实做的还不足还不够过火,否则那些说教和射杀的戏码怎么会显得如此剥离?
武戏满分,文戏0分。观点极好,拍得不行。
这部片里的萝莉比Kick Ass里的萝莉好看多了,然而片子本身也弱了点……
充斥着血液飞溅 却是我近期看过最TM干净的电影了!!!
有想法,但价值观表达上矛盾重重、模糊不清,是因为缺乏一个世界观立场。没有哲学的支撑,写这种剧本很危险,做不到《搏击俱乐部》这类剧本那样泾渭分明,就不要尝试去讲大道理,会造成逻辑欠缺,难免作秀之嫌。作者想把很多生活中的想法放到故事里,可自己还没弄明白为什么,就急着把材料都用了。
导演满足了我的幻想。
恶搞与政治讽刺间的平衡掌握不是很好,很多段乱过于沉闷,视觉节奏感有待加强。
看了心情很压抑,这世界上值得被突突掉的人太多了,大叔不应该就这么死了,革命事业尚未成功啊
砰砰砰砰!在电影院里轰杀了4个人后男猪脚对幸存的妹子说:“谢谢你在放电影的时候没有喧哗,谢谢你关闭了手机。” 我擦!引起了我的共鸣啊!
世界上有一种最大的恐怖主义,它叫做全球化!无聊的快餐文化,过度的消费主义,傻逼们沉浸在虚浮透顶的自我世界中不可自拔!谁他妈的说这片是恶搞?老子拿AK47爆你头!尼玛这分明是励志片,煽情片好不好!
影片中的种种社会弊病早已成为整个时代的流毒,绝非老美一家专属。所以恳请上帝还是保佑全人类吧,地球村公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PS:有些人是真他妈该杀!
好犀利的问题,Why have civilization if we'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being civilized - -?
惆怅
无论从黑色幽默、批判、话痨、致敬上都有那么些意思,又都差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