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后会无期(2014)

    喜剧片内地2014

    主演:冯绍峰  陈柏霖  钟汉良  王珞丹  袁泉  

    导演:韩寒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1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2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3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4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5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6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13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14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15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16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17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18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19后会无期(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3:06

    详细剧情

    故事开始于虚构的中国最东边的小岛“东极岛”,智力低下的青年胡生(高华阳饰)讲述了关于他的两个哥们儿——马浩汉(冯绍峰饰)和江河(陈柏霖饰)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能整电影就别瞎整情怀

    《后会无期》的海报是苍茫的世界,歌曲海报是一条笔直的大道;电影场景是空旷萧条的世界,主题歌是萧条世界背后历经沧桑的80后所寻找的共鸣。《后会无期》里的男人们看不上儿女情长,他们的世界是星辰大海。他们在旅途中遇到一些人,经历一些事,然后时间划过他们苍老的皮肤,他们傲然前行,好像一个不惧一切的旅行者。
     说是这么说,出成书也挺有意境的,但拍成电影就是另外一个感觉。小说中可以将一切片段化的描述去“领会精神”,电影的片段化却只能造成结构松散;小说中只要有一个可以抓住的意识层面就足以展开自我的头脑风暴,电影的意识则潜藏在人物之中,他没有表现,那就是没有。你扒开眼皮往里看,除了眼白——还是没有。
      
      《后会无期》的电影弥漫着一种盲目的萧条,这种萧条不仅来自荒凉黯淡的自然,更在每个角色的身上得到延伸。我大概可以猜到这部电影想要描绘的概念,三个并肩前行的兄弟,最痴(可以理解为童真吧)的被遗留,被崇拜的继续前进——就像这人生一样,把纯真留在过去,带着一点张狂一点维稳一点茫然无措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追寻自己的目标。当然,这些是大致猜到的,因为电影表现的不过尔尔。
    半途还加入了一条狗,承担了本片几乎所有“好萌哦”的融化观众镜头。在我看来完全是为了平衡电影中过度压抑阴沉的男性荷尔蒙味道,为俘虏女性观众而特别准备的。当然《后会无期》中也有女性角色,但她们几乎与男主角一样,面无表情苦大仇深嘴角抽动内心有戏,她们的出现是为了引出人生的情怀,比如大城市的寻梦、幼年信仰的变革、爱情的崩塌,但她们也几乎都只停留在原地,给男人以当头棒喝,然后“嗖”地一下消失。只有男人是有车的,他们一直前进,带着一张“使命感”的脸。但车这个载体消失,两个人的关系也走到了尽头,只能自己前行去迎接未知的旅程。车没有了,旅程也就基本结束了,温水煮青蛙的将就被现实终结,这电影改编下做个广告片也一样毫无违和感,精神世界就是这么的匮乏。
       《后会无期》作为一部公路片,若以旅程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的角度去看的话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他们只是盲目地前行,遇到一些人,听到一些大道理,还得装自己的逼。他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内心的冲突从而何来?未来要去向何处?电影几乎都没做出解释,其对人物的关注程度还不如楼下晒暖的大妈见陌生人盘问的仔细。最后陈柏霖犀利哥变身文艺小青年,头发绑上了范儿也起来了,你说这是蜕变吗?那这个蜕变是从什么时候起的?我觉得这只是他个人性格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因为他说他既然选择了就坚持到底,后来他也确实开了车,找回了自己的妞,写了自己要写的故事。旅行本身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成为了一本书的大纲。就好像《后会无期》这部电影一样,它想给你讲情怀,其实就只是按图填空的“鸡汤梗”大集合而已。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之前韩寒写过的一个段子,说的好像是他的小说中有的人到后半段莫名其妙就消失了。有人说这是在说人生无常,有些人有些事只出现一下就难觅芳踪,他说不是啊只是写书的战线太长,写着写着作者就忘了。那个时候的韩寒还是有些张狂的,有人跟他说情怀他都自作幽默的加以调侃,如今到这个岁数的他倒是拾回了当初别人说的“人生无常”开始反复咀嚼,但是怎么说呢,有些道理不是遇见个人说了就能讲明白的。话说得再好听,讲不好,QQ签名而已。
      这就好比:当别人跟你谈论情怀时,你双耳不闻的沉浸在自己的青春之中;而当你抬起头想和人聊聊情怀时,却发现空有一肚子大道理却已经没有人愿意和你唠了。


    PS.是不是只要评价不好就是没有看过电影?,就不能是看过并且做出最直接评价的结论吗?还是那句话,在整电影的时候别乱整情怀,故作深沉不比纸醉金迷好多少。

     2 ) Que Sera Sera该来的总会来的

    原题是“喜欢韩寒的人和喜欢郭敬明的人”。这篇影评是分三段的,已经用分割线划界。若有不同兴趣的人,请各取所需,选择阅读,免得浪费宝贵的时间: 第一段是电影观后感(有剧透,慎入)7月30日更新;第二段是最开始上映前写的对别人评论的评论,7月19日更新;第三段是观影前自己的一些完全电影外的碎碎念,7月28日更新。 ———————————————————影评分割线——————————————————— 开始我很奇怪,看过这么多电影,这还是第一次整个电影院的人一起坐到字幕结束,恍惚间觉得我是在追剧,因为觉得剧情还没说完,放完这一集后面应该还有一集似的,而且电影院里所有留下的观众如果都是青年人就罢了,可是前面坐着的人中既有白发又有垂髫,后来一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待过的电影院第一次放完字幕才开灯而已,我想多了。 总体来说电影比我想象中的好,可以打四星,减一星增加未来进步的空间。至于票房,即使韩寒导演他自己不是很在意,但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还是要考虑制片人,投资方以及其他合作者的想法的。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应该是能帮投资人赚不少的,这也为将来增加投资人对他的信心而打下了基础,如果有下一部影片的话某些条件会更为充裕。 公路片的好处是,你可以在任何一个点插入任何一个和你之前的人生可能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奇怪故事和拥有奇怪故事的人,而不用负担他之前和之后的人生,如同萍聚,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这也是喜欢“在路上”这种状态的人所向往的一种新鲜与自由。 但是导演韩寒在这部片子里对那些配角的出现并没有全部处理成“萍水相遇”,他加了两个“久别重逢”。这样整部片子就同时有了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当梦想信任之类的东西破灭的时候就会格外惨烈。 第一个“久别重逢”是浩汉去探望几年没见的青梅竹马的女孩周沫。认为背井离乡就是出人头地的周沫微笑地说着有好几部戏等着,而实际上出来几年了还只是个龙套替身。小地方出来无依无靠没有背景的姑娘,能有多少机会呢?她对浩汉是有感情的,但是浩汉的追求,她的追求,甚至无法问浩汉是不是喜欢她,他们都是不会在一起的,一开始周沫就很明了,所以她没有挽留只是婉转的表示混得不好就来找她,那个回头浩汉不会知道,但是我却记住了一双这样望到人心底的纯澈如水的眸子。 浩汉,江河,周沫,他们的名字都带着三点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的东极岛四周被水包围,所以才会取带水的名字。或者取带水的名字是因为水是不断流逝的,而他们三人的状态也是如水一般漂泊流动的,因为胡生的名字就没有带水,生于斯长于斯,他是留在岛上的。 我的家乡也靠海,每次站在大海边,我经常会想到三种人生: 一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种是御风远航搏击巨浪,还有一种是随波逐流顺水行舟。胡生应该是第一种,浩汉是第二种,江河是第三种,而周沫可能是介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 第二个“久别重逢”是感情上的久别重逢,浩汉通过通信19年的”笔友“刘莺莺“久别重逢”了与自己”死别“近20年的父亲,这个父亲的形象不再是自己十岁之前认识的那个父亲了,这个父亲的形象也不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个父亲了。这个新认识的父亲瞬间让他心中最崇敬的人和心中最类似梦中情人的人都变了样子,变成了最荒诞可笑的样子。 再说“萍水相遇”,苏米和阿吕,一个让人心动的姑娘,一个让人佩服的独行者,却居然全是骗子,而且都是在浩汉与江河付出足够的信任和帮助后,才显现。看的时候稍微有点意外,按照浩汉的社会经历,又不是初来乍到了,防人之心不应该这么少啊,莫非还是因为本性太纯良?(雾)。也许是因为不够强大,或者是因为小心眼,我觉得对待在路上碰到的不明身份的人始终应该留一丝提防的。不过话说回了,无论在生活中我们怎么提防,我们的感情和信任还是会遇到被骗的可能,造成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伤害。 苏米的最后表现又让人对陌生人的信任度问题有了反转的可能,老师爱苏米吗?说不清,应该是夹杂着怜惜好奇的一种好感吧。三叔的话差点让人认同觉得骗子都是些没有本事的人,可是骗子没骗别人就差点骗了你江河不是正说明你比骗子还笨比所有别的人还纯(或者蠢)你不适合这个社会吗?话说影片最后那一段我没有看懂,有机会看第二遍的时候再好好研究研究。 另外补充一个对阿吕名字的想法:阿吕开始介绍自己的名字时只说叫阿吕并抱怨爸妈起得不好,我立刻觉得他的真名应该叫“吕仁”,按照南方口音像是“女人”所以不好意思告诉别人,而且“吕仁”跟“旅人”谐音。后来他对着火箭说自己叫“旅行者2号”,那肯定他自诩。 当然没敢忘了真正的大明星马达加斯加,戏份好少啊,作用呢?主要是起到拿掉浩汉最后一点值得寄托的东西吗?希望一起探讨下。不过在电影宣传上小马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且存在感巨大的。我强烈怀疑韩寒加入可爱狗狗的戏份主要就是为了宣传。 一来是记得韩寒在某本书里提到过不明白为什么女生看到所有长得毛茸茸的东西就觉得好可爱,所以加了如此毛茸茸的萌物增加针对女生的眼球吸引度; 二来是韩寒还是很爱惜羽毛的,他可能不好意思天天在自己的微博频繁刷宣传,就假借了小马达的壳开了微博尽情的卖萌求关注,话说,这么可爱的形象加上这么可爱的萌言萌语,谁舍得不多看几眼,谁舍得黑? 说些不足。关于片中的台词和段子,有些是不错的,但是和王家卫比起来和钱钟书比起来,水平真的离拍案叫绝差点,并且编剧韩寒经常用谐音名词的偷换概念来组织句子,多了也挺没意思的,审美疲劳。微博微信时代,即使普通人也能偶尔写点闪光的好句子,只是没有出名的机会罢了。 另外不喜欢那个温水煮青蛙的梗,太老,不是我希望的从喜欢创新的韩寒身上看到的东西。这是这部电影里唯一称得上我不喜欢的东西。 关锦鹏说过,一个导演在创作自己的处女作电影的时候会刷爆自己的人情卡,但是这些将来都是要还的。韩寒的这部电影他是先攒了很多人情的,比如客串的贾樟柯,孔连顺等,然后他们来还,但是欠下的人情应该还是不少的,也许为了还这些人情,演员韩寒可能将来会在更多的地方客串,或者推荐些奇怪的东西什么的,如果真是那样,完全可以原谅啦,因为正是有了这些人情,才让我们看到这么好的处女作。 最后说一下江河老师与苏米听得那首歌:Que sera sera(经好心的@动物缘同学提醒是法语)意思是该来的总会来的。歌手多丽丝.戴曾在希区柯克的电影《擒凶记》中担任女主角,这首歌是其中她作为女主角多次唱过的主题曲,后来这一插曲在当年一举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插曲金像奖。 我是希区柯克粉丝和美剧《疑犯追踪》粉丝,我在写《疑犯追踪》的影评《希区柯克粉》的时候也提过,想不到这首我以为算小众的歌出现在了三部我喜欢的影视作品里。 ——————以上写于7月30日————————以下写于7月19日—————— 发现一个现象: 凡是短评里的热评,针对电影里的导演或者演员而不是针对这部电影到底本身如何的评论在上映前就大量交替出现的时候,已经证明了这部电影有着很强的“粉丝”属性。 有的韩寒粉以成熟自居,看不起小四和小时代,还有逼格更高的豆友看不起韩寒也看不起小四——明明看不起,还特意来写起,给他们增加话题量和传播度,真是蛮奇怪的。 真正成熟的人难道不应该是同时对这俩人侧目吗,同样出生于80年代的独生子女,同样以作文比赛出名,各自的畅销书同样引发现象级的社会讨论,一个开了公司,一个开了赛车,成绩都很好,大批的粉,大批的黑,多年居高不下的关注度和号召力。 在韩寒刚出来的那会我就喜欢他,超级崇拜的那种喜欢。就是因为喜欢韩寒,才连带着喜欢《新概念作文》,然后才又喜欢了郭敬明(不管怎么说小明都应该谢谢韩哥哦),并且有相当一段时间里喜欢后者远大于前者。 喜欢韩寒的时候,班里和我一起的很少,喜欢郭敬明的时候,发现全班都喜欢,到现在我所有的书里最烂的还是那本盗版的郭敬明的合集,稀巴烂的那种,因为太多人借过。 至于这种现象,我尝试着推测: 1.郭敬明的文字用词比较华丽,什么忧伤,心痛,背叛,悲伤之类自恋自怜的使劲凹词修饰,看着比较漂亮;而韩寒的用词表面比较朴素深刻,但要理解出来还需要时不时的动用一下智商余额。 2.郭敬明的小说人物设置都有着漫画人物的即视感,包装,华丽,他的主人公是他想象中的自己;而韩寒的小说人物都有一种倔强,真诚,他的主人公都是他深藏的自己。 3.郭敬明的小说故事感比较强,韩寒的小说作者性(想不出合适的词)比较强。 但是真正让我“弃明投寒”的关键还是我看了《圈里圈外》以及我长大了。 现在两人都要上电影了,喜欢韩寒的人瞧不起郭敬明的肤浅,拜金,喜欢郭敬明的人瞧不起韩寒的-------我找了半天,居然没找出来关键词,实际上是连提韩寒的都没有几个,她们在自嗨。并且他们的聚集地应该也不会是在豆瓣。 我想说你要看不起郭敬明,你就很难成功。真的,有句话是说:脸皮薄是种病得治,人家郭敬明就没有这种病,所以现在才这么成功。当然我也很讨厌总拿人家的身高说事的人,仿佛他除了身高矮就没别的缺点了似的。 我相信此片的票房会比《小时代》低,但是毫不犹豫的我会去看《后会无期》。 ————————以上写于7月19日————————以下写于7月28日——————————— 这篇帖子会热,甚至会有人看都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只想安静的做一只美男子——好吧,可能没那么美,好吧,可能也不是男子,好吧,可能暂时也不想安静了。 我开始使用豆瓣电影还没有两年时间(虽然ID是早注册了),很多规则不太懂,是第一次在一部电影上映前写了点东西,还没写完,本来想看完了再补充的,分析分析自媒体时代的两位以及电影观后感什么的,也没想到什么人会来看。 我把豆瓣完全当做纪录电影的工具而不是社交工具,因为我怕偶尔说错了话交错了人而不得不注销账号时,那么以后看过的电影也不能继续记录了。所以在豆瓣上我一个熟人也没有,好像也没有陌生人关注我,我就是像写日记一样写了点想法存档,而且存完就被折叠了不知道去哪了,我上一篇影评连阅读人数都是零,完全是在自嗨。 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我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是个非常自然忠实的状态,全是发自内心的想记录自己对二人的看法,喜欢谁,“侧目”谁却不喜欢谁全是发自肺腑的,没有任何煽动什么,渲染什么的动机,更不会刻意踩谁拔高谁了。 知道这么多人留评表达看法是针对韩寒和郭敬明的,我这儿只是多了个平台,但是看了很多评论我还是有几点想说的: 1.我想从网络搬运一个词的解释:粉丝,来源于英语fans,fan的复数。fan泛指某一人物或文化的狂热爱好者。所以说只有“狂热的爱好者”才能叫做粉丝。一个公众人物的美誉度肯定不能只靠粉丝,要靠大量路人的好感。一部电影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想要好,当然也不能只靠粉丝。 2.我想说自己对书的一点看法: 有人评价歌曲:一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美妙只是外在美而已,歌曲背后的故事和背景才是一首歌的灵魂。 我想化用一下:我认为一本书她的美妙修辞,华丽辞藻,只是一件美丽的衣服,写作手法是骨干,细节是肌肉,而一本打动人心底的书却需要灵魂,这个东西在文学上表现出来就是真诚和思想情怀,若还要能够百年流传,成为经典就得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历史意义。我看过的古今中外最好的书是《红楼梦》,她什么都做得很好,可惜看不到完整版本。 3.前两部小时代我都看了,也留了短评,第三部小时代我也会看的,只是不想去电影院,因为看时尚杂志我都是习惯窝在家里看的。 4.我不是韩寒的“狂热爱好者”,算是默默关注者,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看《后会无期》,明后天看了再留个影评吧。 5.“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

     3 ) 《后会无期》的台词其实另有深意

    我看过那么多电影,却依旧拍不好这一部。

    最讨厌别人叫我导演作家了,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赛车手,你叫我怎么当导演。

    郭敬明,既然大家都是红人,各哄各的粉丝,这才是现实。

    郭敬明,我一直以为你不是攻,但我没想到你连受都不是。

         你是第二个能说出“作家转导演”的含义的人,第一个人,是你的老婆,郭敬明。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郭导你懂了吗?

    你把高中大学都上了,还哪来的什么高大上。

    有时候你想拍片让无数人点赞,但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票房,就够了。

    小孩子才看影片质量,成年人只看宣传。

    宣传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每个观众看你的电影,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次。

    有机会,我会把我的道理都讲给你听,可惜同样的招式对普通观众是没有用的。

    你们的偶像,是导演,我的偶像,是韩寒。




    ———————自以为是的分割线——————————————

    故事是好故事,道理是好道理,但电影不是好电影。


    更多影评请关注我的 公众微信号:wo9aitucao (我9爱吐槽)

     4 ) 放弃庸俗 挑选疯狂 回归平凡



      这是现今、眼前、当下圈子里最好的青春片,用郭德纲的话说,不是我拍的好,都是当下同行衬托的。用韩寒的话说,中国烂片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才有信心拍的。这不是一句玩笑话,这是事实。他真的刚好超越了眼前这帮烂片而已。他曾经评价过《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以为他的目标是超越姜文的处女作,现在看来,这些只是我对韩寒的单相思。是我错了。

      如果要给个最高的评价,他是超越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致青春》的。超越点在于,他跳过了审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中国式温水煮青蛙的青春故事,几个年轻人,生活在中国的底层,不愿意复制千篇一律的生活,各种放荡不羁,对制度的抵抗,再加上上映前中国年轻人对这部电影的关注,光电绝对不会轻易放行的,导演一边打擦边球一边设计这个擦边球的姿势一定要帅,要酷,还要擦边成功。不能因为这是一个擦边球而使球掉在地上。

      三个年轻人不甘庸俗,驾车从东土大唐出发,一路向西,挑选一次疯狂的旅程,以为可以取到人生真经,一路打怪,坎坷不平,最后妥协,回归平凡。

      有些青春之路,你还没有去走的时候,以为一路上铺满了玫瑰花,激情愤凯,高歌猛进。当你踏上这条路的时候,路上铺满荆棘,他是一具美女的尸体,你越过红唇,辛辛苦苦跨过两座山峰,最后掉进深不见底的阴沟,激情退却,回归平凡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那条青春之路摆在那里,如果你觉得危险,可以放弃,就当没看见过,一生都停留在柴米油盐之间。你也可以冒险去探索,慷慨的为自己的青春买单。你认为没有疯狂过可能会一生后悔,遗憾比失败更悲伤,虽然回过头来,那些平凡的人过的更好,自己却不得善终,但是你默默的安慰自己,至少曾经屌过。

      理想主义者、文艺青年、愤青、行为艺术者、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词语已经渐渐的沦为贬义词,甚至成了骂人的词语,这些情怀元素用在电影里或者小说里或许还有些兴奋,拍的好点还有些浪漫,感动(比如后会无期),能够在电影院代入自己感动几个小时,如果现实中实践起来的话,必定遭人鄙视之,总有冷嘲热讽告诉你,别傻了,该交房租了!

      冯绍峰骂陈柏霖,你什么都懂,最后还不是一事无成傻呵呵的杵在那里。

      送给那些傻傻的人一句话,玫瑰花不叫玫瑰,换个名字仍然芳香美丽,牛字倒过来写也叫牛。————莎士比亚·小坏。

      有些人来到世界上,总是不安分的,他不想浪费这一颗精子和卵子给予他的机会,总想搞出点大新闻,曾经啊……我和某某妓女……谈笑……。哎,不说这个了,一点都不好笑,说多了,反而想哭。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谈起那些年我们嫖过的妓.女,渗出来的全是凄凉。

      关于电影里的幽默,现今的喜剧片,有两种,天生的喜剧片,比如泰囧,人物设定本生就是为喜剧设定的,徐峥王宝强两种性格的碰撞,出现了喜剧的效果。一种是智慧喜剧,这种幽默是为剧情服务的,他不是主题,有些幽默的出现甚至会事先让人顿一下,然后才笑出来。打个比方,美国发新闻说发现某国家的试管里正在试验核武器,普京调侃说,式管里装着洗衣粉也说不定。这部电影里的幽默是为剧情服务的,我很喜欢。

      一开始电影里的句子让我很失望,每一次的人生哲理性的句子的出现都很突兀,总是冷冰冰的出现在剧情里,甚至没有前因后果,仅仅只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悲情,如果说一段句子引出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故事引出一句名言都很好啊。原来是我错了,是因为我太了解韩寒,有些句子读的太多了,听起来肉麻而已,所以才突兀,如果仅仅只是喜欢电影的人,他依然是平铺直叙的。

      电影画面。那画面太美,要花钱才能看。

      结局,故事没有结局。这故事是一口仓井对天空的情义,只配有仰望的资格,永远得不到一个结果,雨过天晴偶尔有云彩投射到井里,晃啊晃啊,日复一日,熬过一段岁月,仓井对空,无解的,平凡的,就结束了。

      看完电影,我想起了那一年每天放学回家跟我结伴的邻家小姑娘,想起了老家摇摇欲坠的房子,想起了有些闪闪发光的人物如同过客般消失在我的人生里,想起了有些人有些事纵然刻骨铭心也会被时间带走……呃,我错了,当我看见陈柏霖回到原来走过的地方,恍然大悟,时间没有走,它冷冰冰的停留在原地嘲笑爱因斯坦,是我们走远了。

     舆论狂潮总是汹涌,你看,他们说韩寒要拍电影了,他是爱慕虚荣的人,他就是想攀比郭敬明,看着郭敬明小时代续集一二三鞭尸中国人的智商,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半夜躺在床上都想拿出苹果手机跟老婆拍部电影证明自己的实力。许多人都拿他和郭敬明比较,对他拍电影的目的表示怀疑,拍啥子电影嘛,还不如比身高……。

      其实, 韩寒拍电影跟郭敬明毫无关系,他为什么要丧心病狂的强奸一个小孩。 说一句肉麻的话,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后会无期是一部真诚到令人发指的电影,正是因为太真诚了,没有去跟谁比较,没有炫技,导致一帮人没有看到大起大落的刺激,跑出来逼格高高的谈论电影的十大元素。如果你是一个真的喜欢电影的人,你会看见一个导演处女作的矜持,在这个浮躁的电影圈里,他是冷静的,有些人说情节太散,那是因为你不懂电影,我也不想教你懂电影,只是我说的,有种你打我。

       有人说,他是要证明给方舟子看。反正他不是证明给郭敬明看就是证明给方舟子看,他才不会单纯的拍一部电影。要不然就是觉得文艺界太乏味了,想混进娱乐圈,泡几个妞而已。 哎,不说这个了,太无趣。

      谢谢韩寒,他彻底明白。我看见他博客上写了一篇关于《青春》的博文,写了一群只有一两千工资的朋友,我很欣慰,我就是那群人,程序员、编辑、翻译、IT,还有一群人还只是工人、服务员。有些人根本不上网,不上微博更不会上豆瓣,他们的关系群都只是在Q.Q空间朋友圈里发表一下,微信圈里转发的那些惺惺作态的文章就代表了网络世界的最高境界了(类似于不转不是中国人、感动四十亿人必须转不转死全家那种文章)。这一群人被世界蒙在鼓里,上演丑态万千又令人怜悯的人间悲剧,就像这部《后会无期》,幽默到最后,却是个悲剧。

      冯绍峰说,你这种人不适合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要像我人脉很广,聪明机灵…………
       
       我告诉大家冯绍峰说的“你这种人”是什么人。

       身边的朋友全是一群被铜臭味牵着鼻子走的无趣味动物,随时为了金钱揭开肤浅的人皮,背叛可怜兮兮的友情,他们满嘴的谎言和虚伪的嘴脸真的让人作呕,让我有种置身于垃圾桶里的感觉,不是我无病呻吟或是故作矫情,是我真的碰见过无数个这样混蛋,不对,他们不是混蛋,他们没有资格做一个混蛋,混蛋是光明正大的混蛋,混蛋不虚伪不自私,跟一个混蛋第一面相见就知道人家是混蛋,可是虚伪的朋友可不是这样,他们面带笑容,满口义气,上句友谊万岁下句有福同享,他们歌颂友谊的时候简直就是文学家,他们自私自利的时候简直就是地下党,阴谋诡计却又兄弟干杯。过得好的朋友不敢听我的电话,过得不好的朋友找我借钱,他们至始至终都没有单纯过,从未相信过友谊,他们是生活的骗子,是超完美的跟屁虫,是上帝拉的大便。他们认为理想、友谊、真诚、誓言、执着都是艺术作品里的东西,是电影取悦人类的产物,他们甚至认为电影也是骗钱的朋友,甚至认为我也是个想骗钱而没有成功的朋友。他们嘲笑艺术,嘲笑我喜欢的那些不知所谓的电影,小说。他们嘲笑一切与现实生活无关的东西,只有名和利适合他们的胃口。当我看了电影之后,他们在我眼里一无是处,虽然我在他们眼里也一无是处,我不在乎,他们滑稽的虚假表演只不过是电影里的一个画面而已,早已被我狠狠的看穿了,连骨髓心脏都被我看穿了,只是我不揭穿他们,他们的虚伪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渐渐的,他们发现我变得聪明了,在我身上看不见可利用价值,不再与我厮混。或者,他们认为我才是个虚伪的人,掉进小说情节栽进电影幻想的神经病,是一坨屎,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远离我。我只能看着他们跟随着金钱的味道屁颠屁颠的背影,轻轻的挥一挥手。没关系,我不在乎。

      所有的亲人都期盼我能赚到大钱扛着面子回家扬眉吐气。金钱是强加于我的价值,他们说你要好好挣钱。他们说要有个妻子,生个孩子。他们说要像模像样,要成家立业。他们说他们不停的说,有了钱才有了一切,他们穿着森马,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人人都是哲学家,他们说着他们的哲理,我挑选沉默。我知道,他们关心我,爱护我,担心我的未来,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价值观里让我抬不起头。我不敢接通任何人的电话,我害怕听筒里传来金钱的味道,“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已经放弃狡辩”,我已经挑选沉默。

      是电影把我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自己当成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独立生命体”,我的存在与任何人无关,我不需要依附世界的生存标准,什么?小学同学全部结婚了?关我鸟事!全世界的人都准备结婚或是都已结婚呢,可是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来到这个世界不是跟着大家复制生活的,我有我的权力挑选一切,哪怕是孤单的旁观这个世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操自己想操的女人,做所有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用一种牛掰的姿态矗立在一个没关系的世界里,没关系,我不在乎。

       我的和女朋友分手的时候收到一封信,内容是:“对不起,我知道说‘对不起’显得太轻描淡写了,拒绝你这样的文艺青年至少要多写几个字,我不想假惺惺的说一些‘我爱你所以离开你’或者‘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废话,我只想说我他妈的真的受够了,受够了每天上班,受够了不能结婚,受够了你不理我独自在电脑面前打字,受够了你连续看七八个小时的电影不理我,别跟我谈什么电影艺术,我他妈的不懂艺术,你要知道,看不懂你看的电影真的很无聊,我的脑中只有一个画面,就是你托着下巴看电影的画面,这个画面从我认识你起出现了几百个小时!能当饭吃么?我想有个家,我受够了挤在十二平米的房子里等着房东来收钱,我受够了你身边的一切,除了你的爱,跟你在一起,你给我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爱,我喜欢被你搂在怀里听你说情话,喜欢牵着你的手逛地摊,喜欢躺在你的身体下面给我欲望,可是亲爱的,情话不能当饭吃,地摊货几个月就退色了,性爱不能连续做24小时。可是怎么会这样,我真想用橡皮擦擦掉你脑中的其他东西只剩下我,可是我无能为力。从这一刻起,我决定放弃了,放弃关于你的一切,并且我已经物色了一个有车有房的公子,哪怕他只是玩玩我,我也要过把瘾。求求你!对不起!我爱你!再见了,文艺青年。”看完这封信,我点燃一根香烟,打火机顺便点燃了信纸,像是在祭奠一个回忆里的女子,打开窗户,灰飞烟灭。在所有的亲人和朋友中,我认为最好的是我的女朋友,她是最真诚的人。我对不起她,我无法给予她想要的生活,她有权利选择另一个新鲜的世界。我爱她,哪怕是她躺在别人的怀里,无论被多少男人睡过,我都爱她,她比我的那些虚伪的朋友好多了,她真的是最好的女人,我懂她,毕竟操过她至少一百遍,难道还不够懂她吗,我会永远爱她,因为,没关系,我不在乎。 没关系,我不在乎,我他妈从来就没在乎过,现在不在乎,以后也不打算在乎,真的无所谓。 爱上电影,爱上了虚构的世界,我决定做一个生活的叛徒。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堕落不堪,冥冥中不知被小说迷惑了,还是被电影带坏了,就拿《猜火车》这部电影来说吧,(韩寒这部电影显然比不上猜火车)似乎文艺作品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轨迹。 《猜火车》这部电影刚开始做了一个与结尾相衬托的情节。男主角想方设法得到两粒毒品,两粒毒丸揣在屁股里,穿过繁杂的街道,路过纷纷扰扰的人群,这个世界都与他无关。走进了一个全世界最脏的厕所,这个厕所就是这个世界,繁杂、肮脏、混乱。男主当然看不见这些肮脏,他不在这个世界里,屁股里藏的两粒毒品才是他的世界,对于一个吸毒者来说,毒品就是他的全世界。正当他痛痛快快排大便的时候,两粒毒丸掉进了马桶里,男主慌了,他怎么允许他的世界掉进这个肮脏的马桶里?所以他奋不顾身跳进粪坑,去捞他的世界,他把手伸进马桶,快捞到了,还差一点,把头伸进马桶,还差一点,他把整个身体伸进马桶,完全爬进马桶里面,他看见了毒品,看见了自己的世界,那里是一片蓝色的海洋,海洋里有一个太阳,那里多么美好,是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

      这个魔幻色彩的情节为什么放在一部没有科幻意义的电影里面?其实恰好与结尾相呼应,他钻进马桶寻找另一个世界可以理解成马克放弃繁杂的生活,拒绝生活,拒绝职业,拒绝家庭,拒绝他妈的关于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与最后他背叛了几个朋友,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机,选择洗衣机,汽车,生孩子,逛公园……是相呼应的。 而我却深深迷倒在马克钻进马桶寻找毒品的世界。毒品只是这部电影用来表现“另一个世界”的代名词,除开毒品的世界,还可以是理想的世界,标新立异的世界,自我的世界,想要的生活方式,自由的生存准则等等。电影中马克的那几个吸毒的堕落青年可以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文艺青年,放弃职业追求理想的青年,拒绝安稳的工作,背叛亲人父母的愿望远赴青春盛宴的青年,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像马克那样放弃心中的魔幻世界挑选生活,也许我们会为了理想继续堕落下去,无论怎样,我们都屌过。这个世界太拥挤,每个人都完全可以拥有另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那里是一片蓝色的海洋,海洋里面有一个太阳,在这个艰难的社会主义,那是一个魔幻的理想。

       我很懒,还是重复那句话。我放弃男朋友、女朋友、生活、金钱、阴谋诡计、社会主义、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等一切。我来到这个世界不是跟着大家复制生活的,我有权力挑选一切,哪怕是孤单的旁观这个世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操自己想操的女人,做所有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用一种牛掰的姿态矗立在一个没关系的世界里,没关系,我不在乎。 也许你最终一事无成,你根本不具备改变世界的潜质,也许你企图哪怕像张国荣那样芳华绝代之后纵身一跃画上一个漂亮的感叹号,也许你像梵高那样悲惨一身,却死后也无人知晓。值得庆幸的是:你悲伤的走在马路上,遇见乞丐坚持要摸出两个硬币扔向他,因为你从未放弃过,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也许是一个奇迹,你的命运没有奇迹,狗日的社会哪里容得下那么多的奇迹!只要曾经屌过,后悔无期。

      犹如那断了线的风筝,未知它会掉进哪条阴沟或是自由翱翔,至少曾经逃脱过命运的线。

    ——————————

         我不想再跟倒韩派打嘴仗,幼稚!总结了一个原理,如果你在争论过程中发现对方智商越来越低,言论开始不分逻辑的时候,你就主动认输吧,明知道没有结果,为何还要相爱在一起。
    收到许多反对意见,统一回应一下…………

      极端的人有两面,一面是变态,一面是天才。

      首先,我不是天才,这是我敢于面对的,虽然我时常被一些不公平的潜制度困扰,但我并没有那种伯乐不识千里马的失落,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态度而已。

      其次,我不是一个变态,我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末性博爱的优良品质,我会向路边的乞丐扔零钱,哪怕他只是一个骗人的乞丐,只要他伸出手,他就是一个乞丐,我不再向这个劣质社会斤斤计较,更别说做一个危害社会的变态了,我不是汉尼拔!

      那我是一个平常人吗?也不是,我活在这个社会,就必须与这个社会染上关系,这是必然的,我要吃饭要生存要亲情要交电费要马桶,做一切平常人都要做的事情,不是有这样一句台词吗,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我既然没有去死,只能挑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活着。这没有什么叛逆的,并不值得张开嘴巴惊讶。

    你可以选择在原处不停地跟周遭的人解释你为何这么做,让他们理解你,你可以选择什么都不讲,自顾自往前走。

    生活上,我觉得人人平等,谁都可以做朋友。但思想上,我不需要任何一个朋友来扯我的后腿。————《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叔本华

      周星驰先生说忘记什么也不能忘记最初的理想,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两眼泛泪,为了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他被香港演艺圈唾弃,承载了太多舆论压力,尔虞我诈,理想的路上总是闲言碎语恶言所指,没关系,他不在乎。时间能证明一切,虽时光然不会倒流,但是它可能回过头咬人一口。

       有人说,你既不是周星驰又不是韩寒,人家都是有成就的人,敢去实现理想的人,你就是个堕落的愤青而已。哎,你们这帮人啊!这跟“你行你上”有什么区别,尽管鄙视我吧,你们说的太有道理了,我无言以对无话可说。其实我并没有文中那么自暴自弃,既然我能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现实生活中处理感情其实更融洽。我只是没有料到大家那么喜欢上纲上线。有些人为上文中的“女朋友”讨伐我,说我太没良心,上文中只是她的一面之词呢,我都没有为自己辩护呐,仔细看看那封信,其实,不管我多么认真的活着,有些女人终究是留不住的。在我的生存空间里对得起那些善良的人就够了!

        有人骂我是愤青,躲在黑洞洞的房间里扣着脚趾头寻找存在感,博取关注度,懒惰自私等等。曾经我有篇日记和一篇影评被微博段子手掐头去尾,写成长微博,不注明出处,不注明作者,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的传播,我自私的打电话投诉,微博挨个举报,就差没到新浪公司玩行为艺术了。我就是不给这些人得逞,我就是这么自私。这导致我好长一段时间不想写文字,我写了又卖不到钱,又不想别人拿去卖钱,你们说我自不自私不。太自私了!对的,我曾经就是一个文艺愤青,一个20岁的年轻人曾经没有愤过,是没有大志向没有抱负的凡人,不过你24岁仍然是个愤青的话,那也真的是坨粪,蒙在鼓里蠢货。韩寒早就开始嘲笑曾经的自己了,敢于面对才是真。生活压力大,不要做了太长时间的妓女忘记曾经也单纯过。下面骂我的人说我自私懒惰,有说我哗众取宠,有人又说我想当网络红人。哎,舆论真是矛盾,我没红过,我不懂,豆瓣上那些转载别人的日志,然后在结尾留下自己的微博,最后还要在豆瓣发段子,仍然有人把他们捧上天,想到这些,我可真是贱!

      这篇文字不是要你去当个艺术家,并不是让你丢掉六便士抬头看月亮,只想让你懂生活。我们只缺一个精神世界而已。

      谢谢评论下面打了几千字支援我的网友,谢谢那些骂我的人,谢谢关注我的友邻,我爱你们。就当我为了博取关注吧

     5 ) 写了很多段子,但依旧拍不出一部好电影

    有的导演,有天赋有才华,但是受审美和品位限制却难以拍出好电影,比如周杰伦。


    而有的导演,则刚好站在了对立面,有着不错的品味,可取的想法,高大上的追求。但是,没有那个导演能力,眼高手低。没错,我说的是韩寒。


    韩寒说过,他喜欢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地下》,而他想将后会无期拍成的样子,显然也是类似于《地下》那样的,在戏谑幽默之外,又有可以让人思考的深度和为之动容的人物情怀。但只是“想法有余,执行不足。”戏谑幽默好弄,说几句俏皮话,几句看似讽刺的擦边球就好了,事实上韩寒也就是这么做的。但其它就没那么简单了,所谓情怀,所谓深度,都是无法单靠台词来体现出来,那样只会显得无比苍白。


    苏米在旅馆手机铃声响起,江河念歌词的片段,韩寒想借词抒怀,用歌词内容对苏米的身份和经历对观众做一种联想的暗示。创意很好,要是拍好了会很棒,但是,韩寒拍烂了,因为怎么将导演个人想要体现的想法转变成为观众切身的感受,这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摄影,剪辑,灯光等一系列技术性手段表达出,然后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观众在不知觉中接受。而这偏偏就是韩寒做不到的地方。所以最后这个片段没能达到它该有的效果。类似的还有在边境线上两人的分别,结局时两人关于书结尾的对话等处,都属于“有想法拍的差”的。唯一一个拍的比较好的,就是刘莺莺和浩汉在台球厅对话的部分,但也仅止步于台球厅,在两人走出台球厅后,刘莺莺说出“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的那刻,又毁了。这句台词或许是不错,但在这么个场景这么个时候从这么个角色嘴里说出来,怎么都违和,都怪。韩导演,你想耍小聪明的心思,体现的太明显。


    也由此说下去,这样不合时宜且生硬的金句金言,已经被很多人批评过了,后会无期是个靠段子撑起来的电影。其实不光是那几句俏皮话是段子,那些看起来文绉绉的独白,那些莫名其妙穿插进来的次情节,甚至那条阿拉斯加,都是段子。这些段子作用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逗乐,有的是为了拓展下所谓的深度,有的则就是为了那所谓的情怀二字,却没有一条段子是为了讲故事。最后韩寒能做的,也只是将他们粗暴的组装到一起,呈献给观众。或许这样可以博得观众一时的惊叹,却让电影整体陷入了最糟糕的境地,事实上后会无期有很多次可以延续下去的氛围和感觉都被这样的“段子”给破坏了,它们有时实在是太过喧宾夺主了。又或者韩寒本来就打算将它们放在电影中的主导位置。


    文学和电影不是一回事,剧本和小说也不是一回事,靠段子是支撑不起一部电影的,剧本要有叙事结构,有事件有推动,有冲突有矛盾,有高潮有铺垫。当然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会具有上述这些元素所有,但绝大部分都会多少遵循剧本写作的套路。


    再看看后会无期,抠掉那些段子,故事还剩些什么?主角几乎一开场就踏上了旅程,根本没有给予墨笔去交代人物和背景,只是三两句旁白草草了事,主角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心理状态和内心目的。别说是入职,这仅仅只是一个给故事开始的合理原因罢了,根本没有一丝丝的内心纠葛。这对于最后的主题升华是致命的。因为一部正常的公路片,在最后,主角一定会得到什么懂得什么从而改变什么。比如《雨人》,男主角在旅途中与哥哥的相处,懂得了亲情的可贵,从而改变了自己对亲人的态度。而后会无期从一开始就是无,没有落差,到最后也就无从改变,也注定了后会无期故事一路平淡乏味的走完。观众看完后,无法得到什么体会,无法被满足,难以被主人公经历的历程所感动,却留下了满脑子的不解和憋屈。这个故事到底想讲什么?他们走这么久到底是想干嘛?


    于是,在开头和结局已经失败的情况下,过程变得更加索然无味。而在旅途的过程中,江河和浩然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但是这些事,没有一个对他们两人有多么重大的影响。别人的事情,完完全全是别人的事情,不能对两人对一点点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主角成了纯粹的看客,观众离电影本身的距离就更加遥远。本该是肩负起观众移情作用的主角,却变成了串联起微博小故事的工具。整个故事,就变得毫无意义,整个旅行,就真的只是纯粹的旅行,没有任何其它,公路片,真的就只剩下公路二字。


    或许你说,韩寒真的就只是想拍成这个样子呢?只是想逗人一笑呢?不可能,韩寒绝非只是想拍成这样一个乏善可陈的段子喜剧,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也有对观众的野心,你给他这样的借口,是在侮辱他。


    或许你又说,人生就是这样的啊。对,但电影不是人生,电影只是人生的缩影。将光影技术完全拍成生活的那叫做家庭录像。电影艺术的巧妙就在于,将平凡人的人生,用符合观众审美的技巧,浓缩改造成为一个故事,并用这个故事,去触动观众。


    然后又要人要说:你看过韩寒的书吗?你不知道韩寒本来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吗?难道就没有不遵循所谓的技巧套路的电影吗?有啊,比如泰伦斯马利克的电影,比如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它们就可以被称作电影中的散文诗,但是那是有极强的导演功底用视听语言去弥补的,韩寒有吗?他铁定没有。他在导演层次的技术各方面都十分之业余,所以戏剧张力的营造非常之差。他可以将小说写的散漫自由还颇具吸引力,但他没有那个水平去把电影也拍成那个样子。所以既然没有,就老老实实的拍规规矩矩的电影。别想着拍的多么有范儿,多么有逼格有气氛,不然段子再多都只是段子,不是电影。虽然韩寒自称不喜欢王家卫,但他拍电影却分明朝着王家卫的路子在走,只可惜,在后会无期的道路上,走成了个残废。






    -----------------
    最后对于抱着那些所谓你没看懂,韩寒电影里有隐含深意云云言论的人说一句。暂且不论那些长篇大论几乎全靠脑补的所谓“真相”是否靠谱,即便韩寒真的有什么藏在暗处的用意,那也无法挽救后会无期质量上的缺陷。电影好坏与否什么时候决定于它是否有象征,有隐喻,有暗示了?杀手不太冷有吗?荒野大镖客有吗?上帝之城有吗?【看不懂=好电影】 这种傻逼逻辑是时候停一停了。

     6 ) 《后会无期》里的中国梦




    “这部电影想表达什么啊。”

    “不知道。”

    “这不是部文艺片吗?文艺片就该表达点什么啊。”

    “文艺片才什么都不表达呢,非要表达什么的都是主旋律片。”

    韩寒这么反主旋律的人,怎么可能自己去拍一部有中心思想和标准答案的片子呢。如果非要问这片子说了什么,其实就是一道数学题:有三个男人上路,然后遇到一个女人,然后女人被日军枪决了。然后他们又上路,又遇到一个女人,丢下了一个男人。然后又出现了三个男人,带走了一个女人。后来他们又遇见一个女人,又遇上一条狗,又遇见把一个自己女人戴在头上的男人。然后一个男人把车开走了,两个男人在地上打滚。请问:苏米的手机号码是多少?

    《后会无期》和《小时代》的共同点都是关于中国梦的故事。

    电影中的主角一个几乎没踏出过村庄,一个在外面长年打工,一个是不知哪句话是真的江湖骗子,然后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还有梦想,但又不知在哪能找到梦想,所以只好一路不停。

    这种青年在中国遍地都是,他们既纯朴又油滑,既自尊又自卑,既充满希望又玩世不恭,既知足长乐又满腹牢骚,在家乡时渴望远行,但跑出来以后又飘浮无依。这么深刻复杂的角色,又随便从桌球厅拉一个出来都能本色出演。想知道这些人物本来该是什么样,看看贾樟柯的《小武》就知道了。

    但没有这种人生经历的明星们演不出这种感觉,他们还是太帅,尽管已经狠不得丢进土堆再吊起来打一顿,但那唏噓的胡须忧郁的眼神还是暴露了他们文艺青年的气质。

    包括电影中三位女性,一个混迹影视城的“横飘”,一个在招待所发小卡片用真实照片的“业界良心”,一个曾被父亲抛弃的开桌球厅的小女老板,这样的青年在中国也遍地都是,但三位演员都太漂亮太有气质了,怎么演都是女神,完全不食人间烟火,还不如让白客来演男主,孔连顺来演女主,这部电影才会有真实感,不然也还只是一部文艺范的偶像片。

    如果把演员换成王宝强黄勃徐铮,这部电影就会更真实,可以向贾樟柯看齐,但贾樟柯电影里的人物没有这么浪漫情怀的开车穿越中国,他们一般都挤在绿皮火车里,在故乡和异乡间劳碌奔波,不知该在哪里停留。

    中国不是美国,一个到现在私家车还不普及的国家,是没有什么“公路情怀”的。虽然人家有66号公路,我们有318国道,但中国真正有过和朋友一起开车横越万里经历的人少之又少。倒是“铁路情怀”“春运情怀”烙在每个人的心中。这里为文艺青年们推荐一部纪录片《归途列车》,如果要看看中国版的《在路上》,可以看看这部,真实的力量十分感人。

    《小时代》里也有真实,那里的中国完全是另一种面貌,是上海外滩边的豪宅和礼花,是各种国际时装店中闪耀的名牌,没有千万资产休想得到这种生活。可真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不会看小时代,觉得图样图森破,穿件名牌恨不得把商标贴在脸上,出次国就尖叫着想让全村人知道,土豪永远不懂得什么叫贵族,只看过郭美美炫富,你看过人家王思聪炫富吗?

    正如大家童年都被“灰姑娘与王子”“丑小鸭”等的童话故事所坑害,男人都想成为王子,女人都想嫁给王子,但哪来那么多王子王妃呢。丑小鸭都以为自己能成为天鹅,以为自己终能逃离水塘远走高飞,甩掉青梅竹马的癞蛤蟆。从某种意义来说,《小时代》的确是励志的中国梦。

    《后会无期》里的主角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仍然是这样一群想要逃离自己家乡去一个新世界的人,只是这些人的梦更加不切实际,他们的新天地不在上海不夜城,而在放眼千里无人烟的西部。

    为什么文艺青年都想开车横越中国呢。因为相比赚上几千万,在外滩边买房,这实在是极少数只要有决心就必然能实现的梦想了(先得有辆车)。正如片中钟汉良所说,我之所以要横穿中国,是因为我不想同学聚会时他们觉得我一事无成。(同学会前突击横穿中国拼车团成立了,快来报名)

    他们也早知道自己的无力,于是一路上不断的开嘲讽和自嘲。每次刚来一次让观众沉醉的心灵鸡汤或是振奋的梦想宣言,每一次你以为有绝美的爱情或伟大的友情出现,下一个镜头就立刻打碎这一切,告诉你“又上当了吧”,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所以《小时代》在前面造美梦的气泡,《后会无期》跟在后面一个个捅破。

    《小》:东方明珠金光闪闪,所有人都向往这里。

    《后》:东极岛上全是废弃的旧屋,所有人都逃走了。

    《小》:看男人们多帅啊。

    《后》:最帅的男人骗走了我的车,第二帅的男人带走了我的狗。

    《小》:女人们多纯真啊。

    《后》:电话是真的,照片是假的。

    《小》:生活真是炫丽多姿,纸醉金迷哭哭笑笑打打闹闹没日没夜。

    《后》:只有在横店我才能实现大时代的梦想,TMD还被枪毙了,更TMD的是还不给特写。

    但《后会无期》也在制造新的梦想气泡,只不过这次是给文艺青年们造的: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房子炸塌了不走不行),一次奋不顾身的感情(都跳窗了当然奋不顾身),还有绝望时地平线上后升起的那一道光芒,那正是每个对平凡生活厌倦的文艺青年们所梦想的。

    他们活了几十年,早已过了做梦成为或嫁给霸道总裁的年纪。他们结婚生子,与一个并非梦中情人的平凡人过着平凡的日子,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期盼,或许只有那一个远行的梦想,那黑暗中冲天的一道光,一段老去后可以用来回忆的半真半假故事。

    正如那个高呼着“我的梦想是一颗卫星”最后却最做出了现实选择的旅行者,韩寒可能也在自嘲自己。他给了人们一个梦想,带走大笔的票房。其实他和小四都编造了一个梦,只不过我们十几岁时会向往小时代里的梦,而几十岁时会向往后会无期的这一个。

    韩寒说不拍“粉丝电影”,但如果这部片不是他导演,不可能有这样的票房。现实就是这么“现实”。所以还是为其它一些优秀的小成本电影有些觉得不公平,比如《钢的琴》、《万箭穿心》。《白日焰火》要是不拿金熊奖,估计也没有人去电影院看。还有《归途列车》等众多这样真正花了数年时间拍出来的真实纪录片,那里面没有中国梦,只有中国。

    但既然有人造金粉闪耀的梦,也就要有人造万里独行的梦。还是期待下一部,希望别真的后会无期。

     短评

    卫星围着地球转,没观过世界也会有世界观。骚年自以为对于这个世界已相当重要,而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韩寒闭嘴。

    9分钟前
  • 小熊QQ
  • 较差
  • 大体还是个文艺片的感觉,其实从美术风格也能看出来,有点过来人的伤感,关于文艺青年沧桑的心 。讲友情,讲梦想,讲各种人生感悟,偶尔再来点冷幽默,基本就是韩寒平时呈现给大家的样子。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烂。遗憾与不足也有不少,频繁的段子破坏了氛围。于是,看过也就看过了。作为处女作,三星吧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 被老男孩、小3时代、81号们恶心完后,你会被这片逗乐,即使当个段子手,韩少也花了心思,我认为这是导演应有的追求和态度,而前面几个渣片连台词都不说人话。超出预期的好看,所以四星。

    13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 韩式幽默+韩式叙事,动人又轻松

    17分钟前
  • daisy
  • 力荐
  • 结尾男主说他们的故事被改编成了八十集电视剧,我在想这肯定是世界上最无聊的电视剧了

    19分钟前
  • 张小强
  • 还行
  • 我觉得韩寒有真诚,有热血,有讽刺,有独立,有向往,有理想化,有无厘头,有壮举,有可爱,有沉默,有爆发,有黑色幽默,有无能为力,有玩世不恭,有悲观宿命,有沉沦,有升华,当然也有自我局限,本人小学生一枚,初中没毕业,初一时曾是小四的脑残粉。

    20分钟前
  • 暗愫
  • 力荐
  • 和朋友们去了内部首映,第一时间看到了处女座导演的处女作。年少时爱过的男神们都老了,并且老出了不同的风采。印象最深的台词有两句:“我从小就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 以及“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25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推荐
  • 注定两极化的片子,不喜欢的人会觉得没主线、没剧情,全片完全是靠大道理和段子堆积起来的;喜欢的人会感觉看了四篇韩寒写的小短篇,意犹未尽。没想到影片从头到尾充满了韩式幽默,小林武史监督的音乐也好听。最喜欢袁泉的段落,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30分钟前
  • 曾海绵🌈
  • 推荐
  • 我就想让曾经喜欢过十年的人多赚点钱。

    33分钟前
  • 琦殿
  • 推荐
  • 有点情怀,但还不足以撑起一部电影,基本还是段子集。韩寒的自恋要比郭敬明的高级些,姿态也摆得更加好看,不过扁平度其实都差不多,都是罐头鸡汤,味精放多少的差异。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 作为公路片,不要说《杯酒人生》《破碎之花》这样的国外佳作了,比之宁浩的公路片都还有很大差距。最大问题是故事的松散,随意,缺乏逻辑性和内在张力。人物,情怀,境界都浮在表面,全靠段子式的金句和刻意设计的幽默保持吸引力。不差,也无甚特别。

    36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还行
  • 段子一半俗烂一半搞笑,最不喜欢钟汉良那场,还好在影片多次近乎开始灌输鸡汤时,都冷幽默处理掉了。狗的寿命至少比情谊要长,盖上锅盖才是现实,所以来用力的告个别,后会无期。3星半

    3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 文艺青年的人在囧途,笑点挺多,冯绍峰真是帅的一比。。以前觉得他就会演各种和杨幂配对的烂片,这次彻底路人转粉了,要表达的东西很多,需要多看几次才能消化掉,演员阵容真是赞,各种插曲也是赞。。

    41分钟前
  • 钮祜禄·真烦
  • 推荐
  • 奇怪的是上海人韩寒在拍小城情怀,而小城来的郭敬明却处处显露对(幻境)上海的痴迷。

    46分钟前
  • 仲曰
  • 推荐
  • 对于《后会无期》和《小时代》的比较,我觉得我宁愿吃一个没有馅的馍,也不想吃一坨很精美的翔。

    49分钟前
  • 杜希萌
  • 推荐
  • “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 文艺剧情片却一直在笑,最后笑哭…我们不断在赶路,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最后能留下一个人,珍藏一件事…就够了。“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5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 我喜欢这里的人物那种没有结局的结局,人生不到死,哪会有结局。

    55分钟前
  • 卡卡小姐
  • 力荐
  • 三星半,故事完整性略有欠缺,段子倒是不少,整体感不强,不过第一部算是不错了

    58分钟前
  • 麻油叶
  • 还行
  • 韩寒的镜头语言还是弱了点,唯一觉得还算不错的一个地方(冯转过脸,只留耳朵在黄金分割,表示不想听)。每个演员大多展现了自己应有的水准,大锤表现不佳,袁泉感觉最好,陈乔恩也不错。航拍抖的一B,视角还算不错。看完觉得有点短。最后,请弱智们不要再在影院里大喊这条哈士奇好可爱了谢谢!

    1小时前
  • 未卜
  • 推荐
  • 导演处女作自动加1星。其他的,没啥可说了……可以用钱和资源做到它们所能做到的极限,但极限之外,就是真正的「电影」所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了。但很可惜,最近两三年的中国电影里,别说极限了,连底线能够到的都不多。

    1小时前
  • 张小北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