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毋庸置疑,亲生母亲是真实存在的。
2、在他改过自新以后,遇到了一个相信他,他也信任的这个女人(玛丽.罗米思)。并且玛丽可以替代母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这个女人最后还是捅了他(虽然是在极度惊慌且误会下),但诺曼已经被亲生母亲和玛丽伪装的母亲搞疯了,总之,在他的视角里,他失去了玛丽。
先是玛丽的妈妈被男主的亲生妈妈杀了,然后玛丽将心理医生误杀,玛丽被抓。
3、在认识玛丽之前,关心和帮助男主生活和精神状态的是心理医生。他也死了。
所以,诺曼空虚孤独,又失去了他生命的意义,所以即使亲生母亲来了,还选择了把她敲死,这样对他来说是唯一可以把母亲以自己熟悉的方式永远留在自己身边。他的生活回到了最初。
4、最初的生活是:比起孤独的一个人正常的生活,他更希望有母亲的陪伴,即使母亲是暴力和凶残的。
或者说,即使母亲暴力和凶残,也好过一个人孤独的活着。
首先我是看过一再来看二的, 首先那个胖子死无疑让男主杀戮的开始, 里面那对小情侣男的肯定是被男主杀得,因为警察来找的时候(一个高大身影的女人) 再其次说明那些说男主杀亲妈的,求求你你们了,不懂就问,再不懂就多看几遍, 男主在十二岁的时候杀了自己亲妈和继父 这电影本来就讲的人格分裂的,难道最后的母子对话提示还不够明显吗???
百度了2是在希区柯克死后拍的,诺曼在影片开头刚放出来回家走到二楼,看到电话机下面的字条后,就开始出现幻觉,他只要见到和妈妈有关的东西就会发病,他根本就没有好过,但的确很努力在克制。女主圣母附体,当看到诺曼神经错乱,不赶紧逃跑,而去穿他母亲的衣服,试图喊醒诺曼,却被当成凶手枪杀,这就是导演安排的黑色幽默吧……诺曼的亲妈也是疯子,果然疯子是会遗传的,以为诺曼想念妈妈,其实诺曼只想要一个他自己心中妈妈,不是养母,也不是亲妈……在惊魂1里姐姐是个聪明勇敢的角色,续集黑化姐姐令人不舒服。所以希区柯克要是活着是绝对不允许这么糟蹋人物的。
这部片子虽然被杀的人多了点,但拍摄手法却不如希区柯克的第一部《惊魂记》震撼。
不过从整个电影的视角上看,希区柯克的第一部关注的是因为人的内心世界,造成的分裂,将一个人的内心微观化,从而让悬疑围绕一个人的变幻而丰富多彩;而《惊魂记2》似乎是“全员恶人”的概念,无论某一幕你看到的是多么温存善意,其之间也充斥着随时要爆发的猜忌和杀意。 由于这部片子出现的嫌疑人较多,和受害者快对不上号了,先来捋一捋到底是“谁杀了谁”。 时间过了20年,诺曼的精神疾病似乎已被治好。在法院的审判下释放,回归正常的生活。在他工作的餐厅结识了女服务员玛丽,在“机缘巧合”下住进了诺曼的家。而从后来的剧情我们知道,玛丽是莱拉的女儿——第一部的女主(曼路)的姐姐,而妹妹死后,莱拉与萨姆(曼路生前的男友)结婚生下了玛丽。莱拉为了报仇——她不甘心杀死妹妹的人20年之后被放出来,好好的生活,她决心与女儿联手,逼疯诺曼,然后叫来医生与警察,把他再一次送进监狱。 从后面的动机来看,玛丽那些“无家可归”,被男友抛弃的可怜经历,全是为了顺理成章地住进诺曼的房子,用藏好的道具扮演他的母亲,反复折磨他直至他的精神疾病复发,但坠入爱河的玛丽放弃了,还与莱拉起了冲突。在共处一室的一个夜晚里,玛丽讲诺曼的头抱在怀里,安慰怀念母亲的奶酪三明治的诺曼——一如母亲抱着孩子——尽管前一秒他的刀正对着她,用害怕来掩盖这彼此都心知肚明的杀意。 第一个死者是汤米,他在诺曼入狱期间帮忙管理旅馆,却把好好的旅馆弄成了“成人酒店”因此被诺曼炒鱿鱼。后在来贝茨旅馆向诺曼挑衅的那一夜被杀。而在他被解雇后的第二天,他来到餐厅挑衅诺曼与玛丽,诺曼的菜单上出现了一张用“妈妈”语气写的字条,要求诺曼不再收留玛丽,不然就杀了她。 很多人猜测这张字条不过是幻觉,但这绝不是幻觉,因为作为观众的我们,比诺曼先看到这张字条,诺曼在没有留意到这张字条之前,丝毫没有发狂,那么这张字条只能是客观存在的。 在影片的结尾,我们也知道了,贝茨夫人的姐姐,才是诺曼的生母,而诺曼的生母曾经在他工作的餐厅出现过。所以这张字条来自于诺曼的生母。而当时的诺曼,以为是汤米写了字条挑衅他,在他看到蛋糕旁放的刀子的时候,已经暴露出了他22岁时残存的懦弱脆弱与应激冲动。但他克制住了,在影片大半他一直很克制,让我们与玛丽都以为,他是真的痊愈了。 而影片中第二次出现字条是在贝茨夫人的房间里,当时所有的东西都被整齐地放着,而玛丽陪诺曼闯进来时,所有的东西都是用白布盖着,折叠着的,那么显然,这里的纸条是诺曼的幻觉,暗示他已经复发母亲还在的幻觉。 第二个死者是一个钻到地窖与女朋友吸毒的男孩,女朋友逃了出去。那个时候诺曼被玛丽锁在房间里,不可能去地窖,诺曼生母也没有杀男孩的动机,而男孩女朋友的口中,凶手的确是一个黑衣服的高大女人。所以杀死男孩的凶手应该是莱拉——为了嫁祸诺曼,让他再次进监狱。此处衣服的花纹也和她藏在地窖砖头下的吻合。 第三个死者是莱拉,在导演一步步把我们引入莱拉就是凶手的同时,又让她在地下室准备扮演“诺曼母亲”时,被另一个“高大的黑衣女人”给杀死,线索再一次断了。 而诺曼生母的影像,开始频繁地在电话,在各种场景出现若隐若现的剪影,诺曼的脸上开始露出“久违”的奇异笑容。 从后面的剧情可以推断,确实有诺曼生母这个人给诺曼打电话,而玛丽还误以为是莱拉搞的鬼,装作是诺曼的母亲去唤醒诺曼。 与纸条那边的效果一样,诺曼可以把真的出现过一次的东西再下一次的契机里幻想成真实的,他渴望的东西。 第二次他接到医生的电话时,将其幻想成他母亲的电话,并且完全沉浸其中,玛丽无论如何也唤不醒他。 直到片尾,诺曼清楚地认出了他的生身母亲,并早有计划地杀死了她,然后将她抱到床上,用第一部片尾的两个声音说话。 由此,诺曼从一开始,就很清醒。第一部到诺曼却是会混淆两个人格的概念,无法控制地去扮演母亲。但第二部的诺曼,在医院里真正地被治愈了人格分裂——只是治愈之后很痛苦,失去了被保护被控制的感觉。他从来都知道自己是诺曼贝茨,但他不想出来。莱拉和玛丽想要他疯,他自己却也想让自己疯,让自己不要那么清醒,这才是他哭着和玛丽说不想回医院的原因。他的精神分裂是被治好了,可除了“奶酪三明治”以外的“母爱”却被夺走了。所以当现实中出现了他母亲的一丝影子,他都要抓取并努力展开幻想——他要继续作为一个懦弱的儿子,他的母亲要会杀人,他要帮母亲处理尸体——他享受这个过程。 所以男孩是莱拉杀的,而玛丽帮莱拉清理了地窖里的血迹,莱拉将男孩的尸身冲到马桶里。汤米是诺曼杀的,诺曼用了第一部同样的手法清理他的尸体;莱拉也是诺曼杀的,诺曼的生母帮他将莱拉埋到煤堆里。而医生被玛丽失手杀死,玛丽被警察开枪打死。另外,墙上的眼睛来自诺曼的生母。 总结一下这部片中每一个人的角色吧——正如我开头所说的,看起来心怀善意,实则“全员恶人”。诺曼自不必说,他开头的变化让我们几乎忘记了曾经的诺曼,同时他变得清醒脆弱,让人安心——可他内心深处却一直渴望变回那个邪恶的诺曼;莱拉为了复仇,杀死无辜的男孩,不择手段的希望诺曼复发,甚至不惜以女儿的生命安全为代价;玛丽看似迷途知返,可在她失手杀死医生之后,脱口而出便对诺曼说“我以为是你”,即便诺曼一直保持着无害的“儿子”人格,她也会毫不犹豫的杀死他……还有恶臭的汤米,与贝茨夫人一样作为控制狂的诺曼生母。 当然,贝茨夫人和她的姐姐(诺曼生母)虽然都作为控制狂,在诺曼眼里却是两个不合格的控制狂,所以一个用茶叶毒死,一个用铁锹敲死——只有他扮演出来的“母亲”,才足够令他舒适。
昨晚明珠台在播,從不看驚悚片的我被美式復古的畫面造型和和女主的顏吸引進來了。前半段一直在替她擔心,但她透過表象看到了男主有個善良的一面,相處起來也不顯得可怕了。身為唯物主義者不信這些,但不得不承認其實一切都是人心作怪,最大的魔鬼是每個人心裡的心魔。為什麼還沒到140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AP就不该认识希胖子。
三星半;作为经典续集,虽有漏洞(如亲生母亲完成系列谋杀行动),人死太多,但剧情延续、人物和细节承接都较考究,完成度相当不错;几个倾斜镜头、长镜头有意思;几个女人真是no zuo no die的典型,又回到第一集原点了;安东尼·博金斯老了不少,看上去真作孽。
卧槽,这续集挺给力啊,原以为会是狗尾续貂,没想到竟然在20年后还能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
最后一幕真的太美了,夜幕下"长手长脚怪"望向自己的"母亲",想着做成海报的话不是要缩成很小吗,结果一打开豆瓣果然哈哈哈哈。剧情还是那么有意思,悬念依然在最后,知道结果后开始上帝视角觉得女主有点单纯了哎。女主好看!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地站在镜子前…作为续集不算狗尾续貂,一言蔽之:私以内全员疯逼。从首部的外来者引入、双重人格、半封闭叙事空间变为阿加莎式孤宅寻凶,放了些伪高智商犯罪的烟雾弹,新仇旧恨一起清算,还揭开诺曼·贝茨的身世之谜。调度上不及希区的精准锐利,粗糙复刻经典的浴刺前戏、走廊垂直俯拍(但无老版掩盖真面目的意义,纯有样学样)、外来男性被刺摔下楼梯,比较创新醒目的是几处斜角镜头。首部的捅刀子碍于时代没法实演,到这可是过足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瘾,杀杀杀直接整到R级,然而没有赫尔曼的高音提琴配乐就失去了灵魂。彩色化虽不及黑白版配合打光可显露角色轮廓和阴影(实感和心理层面),但也有种奇特的观感。那座哥特式老宅,盘踞高处深具视觉压迫,在晚霞曦光中像沉默的巨兽。伯金斯脸虽老但身材保持不错,紧张嗓好评。
比起一惊一乍和快节奏的惊悚镜头,温吞弥漫的心理恐惧演绎显然更胜一筹。有那么一瞬两瞬我甚至笃定的认为自己看透了女主的把戏,可没想到最后却纯良的让人瞠目。结尾多少是在意料之外,最后AP还是成功的分裂了。尽管珠玉在前,却还是十分精彩。
完全不输于第一部的续作,虽然有很多致敬,但却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几个镜头和情节还是会让人心中一惊,诸多人物出现但动机和行动却也都在情理之中。爱恨纵然交织,故事环环相扣,最后的结尾又是让人回味悠长。
和伟大的第一部没发比,但也绝不是狗续貂尾。其实无论如何解析,凶手究竟是谁,诺曼都是最大的赢家,毫发无损的躲避了复仇母女的一系列攻击,轻而易举的送所有对手和潜在威胁归西,连环杀人的罪责撇的干干净净(也或许确实不是他干的),伪装精神恢复正常成功的骗过法官和周围的人,最后秒杀生母让昔日的血腥旅馆重新开门大吉。至于他有没有恢复正常,此后的癫狂举动究竟是真疯还是装疯,他要的结果都实现了,细细想来会让人陷入质疑周遭真相的恐惧中
没有本片应该也就没有《贝茨旅馆》了吧,相当精彩的续集作品,不同于希胖在玩弄情节上的畅快淋漓,而专注于挖掘主角的内心世界,展现一个小镇的人性群像,亦真亦幻中制造巨大的悬念点。
没想到,20年后的故事可以这样延续... ...
第二部被杀的人:将旅馆经营成成人旅馆的托米;藏在地下室吸毒的男孩;女主玛丽的母亲;男主诺曼的医生。前三人是诺曼杀的,医生是玛丽误杀。兜兜转转,一切凶案都归结在了办成男主母亲试图唤醒男主的玛丽身上,玛丽最后也被警察当场击毙。最后,自称是诺曼真正母亲的老太来找他,也被杀了。有几个疑问:女主几次在门洞里看到的眼睛都是谁的;最后出场的老太太在说经历的时候,为什么眼神闪烁。
高中看的,当初那个小心灵!
又名 the return of the Mother hhh #来 我们心理分析到底# Surprisingly tasteful and really well-done...for a sequel and for an 80s film lol;多了一些人性的伤感 加上配乐更是…但没有滥情。Well paced, well-executed references to Psycho (voyeurism,阶梯etc); 结尾有些post-发条橙的味道
恐怖片史上最好的續集之一。
超乎想象,剧本上悬念把控不输第一部,心理剖析上的涉及甚至远深于前作,即使在整体影像处理不如希区柯克情况下也是一部十分出彩的作品 8.0分★★★★
悬念制造甚至要超过上一部,凶手人选在不同角色之间来回跳换,精彩。可是揭晓答案却是一锅乱炖,无法自圆其说。故事含糊解释没有给出明确的凶手指向,如果非要开放式结局的猜谜游戏干脆就不要解释。放得开,收不住。
3.5 作为一部“悬疑惊悚电影的续集”来说,也许是罕见不狗尾续貂的了,但电影本身仍缺乏魅力。(尤其是首部黑白、续集彩色化而带来的违和氛围?) 剧本在比首部元素更为丰满的同时,又给人一种庞杂无度、“难以为继的运转”感:女主角不恰的行为动机、最终的直白反转,都很败坏好感。
在希胖那部中“俄狄浦斯情结”只是结尾的一个梗,这部则对男主角的“俄狄浦斯情结”做了更加完整全面的阐释。结尾那个被害的老太太,让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8.2分,虽然不是《终结者2》超越了《终结者1》那样的续集,也谈不上是那种《教父2》与《教父1》那种水平不相上下的续集,但作为续集至少是《黑客帝国2》对于《黑客帝国1》那种水平的。相当有第一部的味道!
许多镜头致敬伟大的第一部,惊悚氛围营造地也非常出色,不少段落甚至给人不输前作的感觉。只可惜悬念的制造虽然成功,可真相的揭晓却明显让人觉得牵强,感觉就像屏息凝神了大半场到最后却突然泄了一口气。女主角长得是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