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终于看完了第一季每一期节目,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看这个节目是因为看到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浙江卫视的工作人员的日常转发宣传,可能激起了小时候就有的越剧情怀。小时候经常听越剧磁带,常见的红楼梦,梁祝,王老虎抢亲等曲目,听了无数遍,因为资源缺乏,一本书一首歌都能翻来覆去看去听很多很多次~
我妈妈也喜欢听越剧,经常边工作边放着越剧,所有名篇她都很清楚,前几天跟她一起看了几期,她都认识茅威涛,方亚芬老师。有一次我跟她说我很喜欢姜维,这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我并不指望她认识,谁知道她说她知道,还说了蜀国到最后姜维屯兵在外,刘禅投降,刘禅只有一个儿子北地王宁死不降。
这一段被编在了越剧《北地王》中,所以她印象深刻。在看越剧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的时候,我也看到很多历史故事被唱成越剧,真的很好。我们的传统文化本就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村文化礼堂偶尔会有越剧表演,我也很喜欢。在杭州黄龙洞也能看到越剧表演。不过我对画质很挑剔,所以妈妈看的那些我并不喜欢~直到看到越剧特别季,我眼前一亮。
我没有想到的是,现如今这样浮躁的社会,还有年轻人愿意传承越剧文化,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对姐妹花,陈子心陈可心,唱的很好。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开始着手一种传统技艺,如果坚持下去,假以时日,肯定可以成为舞台上闪亮的星星。
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选择合适自己的道路,就没有做不好的。
在这个节目中,我最喜欢陈丽君,李云霄两位选手。陈丽君干干净净的,活泼阳光,灵动聪慧,他的扮相很好看,一看就是意气风发少年郎。李云霄属于温婉可人,知性大方的江南美女。当然其他选手也都很棒~
这真的是一档很有意义的节目,一开始没打算追更,只是想打开随便看看,没想到可以看完,看越剧的时候心里挺安静的,这是一种慢文化,难怪云霄说越剧治愈了她。
我又发现了新爱好,那就是听越剧,我越来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豆瓣关于越剧好声音的剧评少得可怜啊,看了收官大戏很激动的我赶来夸夸。
看到最后一期,我越来越佩服茅威涛了,她这么多年离经叛道,原来一直在被批评、指责乃至打击中,然而她依然如此优雅美丽,她的心思不在那些,她只为越剧前途深深忧虑。
越剧虽然还能冒出李云霄、陈丽君、夏艺奕、张杨凯男、赵欣瑜等等色艺双绝的新生代,大概首先归功于茅威涛方亚芬黄依群等宗师铺下的丰厚温床,而几位年轻派个个惊才绝艳,对越剧的拼命付出令人惊叹,但越剧门庭冷落、不能避免整体凋零的命运也很显然,所以我才更理解茅威涛多年来被人讽“瞎搞”的东征西杀,实是困兽犹斗。
如此我对她既叹服、又不忍,孤独与被伤害难道是传奇女子的宿命吗?
茅威涛导的两个节目果然品味不俗,柔软丝滑的半古装、袅袅婷婷的旗袍,女子戏缠绵百转、风情万种,美到骨子里;现代女小生戏则神魔莫测、杀气冲天。我看之前越剧那些花花绿绿的传统服装、大概就象西方人看18世纪假发和大裙撑一样累赘可笑,茅威涛的改良符合“简单即美”的国际潮流,同时不失正功古雅。
郑云龙的越剧老调新唱《归来》、茅威涛的越剧歌《忆江南》、包括片尾曲《致越剧》点亮了最后的盛典,这次浙江台眼光高明,不仅歌超级好听,审美、风格、意蕴卓然出群。
郑云龙在这个奇女子的节目中作用意外的大,隔行如隔山是不存在的,那么真诚地欣赏越剧令我感动,和小老旦张珊维的无伴奏和声(《归来》)堪称一绝,大概“提灯探路者”(大剧院文章称)易于相通。
茅威涛说“未来五年十年是音乐剧的天下”估计又要吓传统越剧人一跳了,但事实如此,京剧歌已经先行了好几步,百年越剧脱胎换骨很痛苦,但不这么来恐怕就只有等死了。
《越剧好声音》,这个在豆瓣找到词条都很困难的节目,从一开始,第一个选手开始唱的时候,就有些让我隐约有些熟悉的感觉,挥之不去。
不会吧,我想。我不会再次被郑云龙的美色所迷惑,导致错把冯京当马凉了吧。
而且,在这个节目里面出现的郑云龙,也似乎并不是我所熟悉的把紧紧张张伪装成高岭之花的郑云龙,这个郑云龙很能cue流程,讲笑话,承上启下,安抚人心,反倒是让人依稀窥见那个兄弟们口中的台上台下判若两人的那个开朗逗趣的青岛小伙。
所以,这种熟悉的感觉并不来自郑云龙。可它却一直萦绕着我,无法解释,甚至我都无法理解。
不过反正,不管怎么说,对于我这样的外行来说,节目还是很好看的,有些出乎意料地好看了。
第一个出来就是个甜甜的大美女,而且开开心心地在采访中说自己是因为喜欢漂亮衣服和首饰才去学越剧的,甩水袖也太好看了吧,调戏导师也……嗯嗯,多来点。
第二个则是酷帅的大美女,弹吉他唱越剧,竟然是有点期待她能化烟熏妆,坐在烟火气散去的黎明夜市里弹唱的情景;
第三个,第三个,三是魔法时刻——
其实看到她上场需要搀扶的时候,我已经张大嘴巴了,根本不需要后面那么明显的硬cue。对于任何一个看过《柳浪闻莺》的人来说,这个时候都是戏里戏外,人戏不分的时刻:台上站着盲目却仍然坚持着唱戏的真垂髫,台下坐着宿命般依然会为她转身的假工欲善。
你说这是有节目组安排的剧本吗?当然。比起湖南台,中国好声音带出人物故事的方式实在是太生硬太弱了,难怪总是被人说卖惨。此外浙江台历史遗留下来的那么多恶名,没有办法,也只能接受。
可是,这位学员活生生站在大家面前,站在舞台上,她的经历是真实的,她的热爱是真实的。茅老师的《胭脂》在她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候所起的作用也是真实的,甚至在她不太自然的交代了作为一个盲人,台上台下的艰难之后,你也只能为她的真实流泪。
从表面上看,她自己并不显得特别伤心,可能是已经习惯了,在黑暗中那么久,真实的挣扎和痛苦,并不是在舞台上侃侃而谈交代经历就能够传达的。真的击中我的,其实倒是她后来终于对话茅老师,有好一些超过必要时长的,像个粉丝般带着哭腔情绪激动的:“您的戏我是每场必到的……您永远是最美最飒的……!茅老师可以跟我合个影吗……茅老师可以给我签名吗……”等等等等。她的失态,她的没有那么诗意的罗嗦唠叨,不是像,她就是一个虔诚的粉丝。
郑云龙找到了其中诗意的部分来描绘:她勇敢忍受了那么久在黑暗中的恐惧,却在见到自己偶像的时候软弱流泪了。实际上,这个剪辑本来十分轻快简练的节目,在这里其实显得有一些尴尬的。可恰恰就在这个瞬间,我终于突然明白了这个节目,究竟和声入人心第一季相似在哪里。
“怀揣梦想,心有微光。”
她举着渐渐看不见的望远镜一排一排往前挪,她不会游泳掉在海里扑腾在黑暗中挣扎,她用脚丈量一步一步磨平心里的舞台,她用不熟悉的台词镇静地复述那些曾经吞噬她的恐惧。她一遍遍模仿那些她看不见的口型和唱腔,形体和动作,执着地,追寻着的渺小的人类的姿态,目标就在她看不见的前方半米,触手可及的地方……
她是来见她的理想的啊!
尽管她已经无法再见,可她仍是来见她的理想的。
这样扩展来看的话,我就逐渐明白了过来,这个节目和声入人心第一季相似在哪里了。再看到后来,不顾形象剃光头的学员管大龙叫从艺人的榜样,这一切已经顺理成章了。
声入人心第一季的梅溪湖曾被誉为乌托邦,是因为一批来自冷门音乐领域的佼佼者们,不计个人得失,在简陋的条件下互相帮助。跟其他热门的流行音乐节目相比,他们并没有特别大的指望让自己通过这个节目变得大红大紫,而是尽力为自己更为冷门的行业做宣传,在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的赛制里面,专心致志地把一个个专业舞台尽最大能力地呈现到最好。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加综艺舞台,有些人甚至根本都不想来。来参加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多了一项崭新的艰难任务,是一项必须抱着使命感的责任。
天时地利人和,让声入人心的第一季大红大紫,这一点并不在他们预期中,在重温影像的时候就能体会得到。在导师面前,他们并没有一定要竭力表现自己的急切,演唱的时候他们都会无声无息地放弃展现自我,为节目效果让步,在花絮中他们轻松自在地搞笑玩耍,并不用刻意在乎那些并不存在的粉丝们可能的过激反应。即便确实有时有几分竞争心,也因为争夺的标的实在并不是很大,而显得略微从容一些,在别人的衬托下,反倒有几分特别的可爱。关于梅溪湖最美好的回忆,并不是那些莫名其妙的“首席”座位,而是深夜里的编曲,练习室里的自然而然。
这一种态度上的从容大方,不计较是很容易被得失心摧毁的。一旦觉得上《声入人心》是成名在望,它是让自己名声大噪广收粉丝,从此鱼跃龙门大红大紫的平台,说话的时候眼睛就会几多分渴求,嗓音就会高几分之一音符,动作就会有几分按耐不住的突兀。同辈之间的“放松”,就会多几分小心。观众虽然无法描述,但是能够本能地觉察到那一些额外的紧张和刻意。
而这些,在《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里面并没有。
虽然,越剧演员并不身在需要向观众解释的冷门行业,可是很明显,她们也同样没有通过这个节目大红大紫的预期。毕竟传统戏曲这一行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不仅她们心里明白,全国的所有观众心里也明白得很。哪怕是这两年演出行业井喷的时代,戏曲恐怕也并没有沾到多少光。
选手有一种自在的坦然。她们已经在这个行业里耕耘了多少年,她们也必然继续在这里坚守。这个行业此刻不具备造星的深厚群众基础,这个节目也不是捧人的节目,哪怕用的是刚刚撕逼上过热搜的“抢人大战”形式,她们却并没有那些选秀选手“要么红要么湮没”的紧迫性,她们在这个行业里有自己的坐标,有自己努力的目标,也有了应该已经是付出沉没成本后的行业地位。
是的,即便是学员,她们也已经小有名气,事业走上正轨的专业人士。而且,她们都是同行,非常清一色的同一领域,如果不是已经非常熟悉彼此,那么未来几十年内也都会抬头不见低头见。跟浪姐的面向大众不同,竞争胜出后的红利也十分微薄。这为她们明里暗里的斗争还未开始就已经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作为一个推广传统文化的节目,其实在我看来,甚至连这些竞争都只是一种表演而已。同在此行,都属于一些都很熟悉的老师,难道还对彼此的能力,门派和水平毫不熟悉吗?在这个行业的高低地位,难道还需要一档节目的四个导师来决定吗?而她们多年的坚守,还需要一档节目来认可吗?
虽然有选手们那些可见的在老师面前可可爱爱的紧张,可是仔细琢磨她们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很容易让人意识到,她们和她们早就彼此熟识,不可能听不出来。所谓的选择淘汰,这些转身,真的是浪费地球能源……非常不环保。
可是,她们也并非没有压力,她们登上这个舞台,甚至还需要政府出面,在院团之间进行协调。那么自然地,来到这个舞台,是要有自己的任务的。任务压力并不小,很难说,是不是有很多人也本来并不想来参加,最终被十二个人动之以情晓之以大义这样的,可是这个压力是集体共同的,而不是属于一个人的。她们在这场战斗中,彼此不是对手,全部都是队友。毕竟她们的压力并非来自和同行的竞争,而是来自观众——
她们要负责让电视机前偶然一瞥,并不关心的观众爱上越剧,走进剧场。换句话说,迎面走来的,又是一大群貌美如花的——票贩子。
所以——她们的从容和可爱,她们干净的眼神,自然洒脱的体态语言,那种熟悉感,到此也终于得到了解释。
说人话就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为理想而来。
她们开开心心地介绍自己,郑而重之地做完表演,如果能够留下的话,目标既定但又十分纠结地作出选择。
所有声入人心第一季选手和其他综艺秀人不同的地方,在她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完全重现了一遍。甚至,比声入人心更甚的是,她们所在行业并不是具备一个未知新行业的新鲜感,女性特有的不自信也让她们无法强势地突出自己的风采。她们真的只是很自然地,在追寻自己的理想。没有一个人有一种“老娘终于要红了”的身体语言。
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彼此间没有敌意和竞争,只有认同和协作。这叫什么?我觉得叫一个小小的乌托邦,并不过分。
当然,看起来浙江台是无法企及湖南台的花絮剧本讲述了,毕竟,第一二集很严格地只分配给了台下的学员们各一个镜头(还不确定是不是重复的),无法对后续描绘女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度难关有所期待。不过声入人心那些镜头,也并非是出于刻意的设计,有只是锦上添花。只要人对了,那么一切就都对了。
不仅学员们如此,老师们更是如此。这一轮恐怕很难上演操纵之下的撕逼大战,三位导师间的友好关系已经远远超过了竞争。
这些导师之间的熟,是真的熟。不是那种综艺节目里混出来的综艺同事友情,这些导师之间,哪怕不需要拍讲悄悄话敷面膜(感谢浙江台没有狂拍老公孩子的大恩大德!),平时也是同场过无数的舞台,一起开过无数的研讨会,走访过无数的文化之乡的的同行。这种几十年走过,平淡如水的同行友谊,比几个月凝结起来的综艺闺蜜,背后更有职业素养,文化水准,和同舟共济的友情在支撑。唯一需要卖萌过关的小辈,可能就是郑云龙了哈哈。
而“让我想想怎么能通过这个节目再次翻红”恐怕也不是这四个人聚集在这个好不容易攒成的特别节目的原因。毕竟,这是四双同样见过剧场空空荡荡的座椅的眼睛。向下望,想上望,两三层楼的空旷座位,跟黑暗中的大海一样,在时代之中,同样是可以倾覆无数艺术生命乃至行业的滔天巨浪。
而郑云龙的成功故事,从来不是一个可以在机场售卖的“成功励志”故事。在讲述他的时候,无论多么的病痛逼仄都可以删减,唯一不能篡夺的指纹,是那个他在旅馆里因为票卖完了而一个人嚎啕大哭的下午,一个行业因此而迎来井喷的瞬间。
也就是说,郑云龙又参与了一次也不会很红,主角们还是会回到剧场的节目,只是这一次是作为它的流量花瓶。所以,在各位专业老师面前,他更是不会抢出风头,而是安心地做一个气氛担当。只有他的粉丝,才会意识到节目里面有不少他过往采访内容的callback,换了一种形式从其他导师口中说出,从其他学员口中说出:
——声音要有塑造角色的能力
——很多人的遗憾是没有办法再让亲人看到自己(玉珍)
——我从您的声音里听到了对舞台的热爱
——我们戏曲就是这样,不管什么技巧,都是有这样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机能)
……
……
志同道合,是名士自风流,这是一群配得上这群学员的导师。
另外非常幸运的是,花絮比不上,但是正片科普还是做得不错的,整个节目安安稳稳地介绍越剧知识,用心制作的字幕,结尾最后还会给出一位学员的动作演示。对于外行来说甚至有些知识点太密集,无论如何这一点都比声入人心好多了。
我毫不怀疑,越剧真的是一个美女浓度非常高的行业,这一个接一个的惊喜跟跟梅溪湖的一队队超模登场相比毫不逊色,颜值也不可小觑。
可是我最终还是觉得,能让我产生似曾相似的感觉,觉得时间太短对下周翘首以盼的,应该还是一群人把名利置之度外,聚在一起,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的美好情谊。
无论是越剧还是音乐剧,凡是能穿越那么多寒冬的人们,身上总有一些乌托邦的碎片在闪光。
“怀揣梦想,心有微光。”
芬芬值得五星,有些学院也很好,扣的分在编排节目和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形式很新颖,希望能推广传统文化看了第一集,制作很成熟,兼顾了专业度和娱乐性普通观众也可以很好的看下去几个导师能力强,互动有趣,谈起专业相关真是闪闪发光选手青春靓丽,业务在线希望后期保持住
比好声音好看
越剧特别季,好看不油腻。学员很热爱,导师很真诚,跨界导师郑云龙的加盟让整个导师团队很活跃,对于不是戏迷的观众来说,可看性很高,不会看不懂,越剧也能走进年轻观众群体里。
传统曲艺才是真正属于中国的好声音,越剧也迎来文艺复兴吧!
能追一个越剧综艺太不容易了,我喜欢的竺派和陆派都没有。双胞胎的林妹妹扮相好嗓音好。喜欢吉他版断肠人。
海选之后的录制都有去了现场,可以说之后的彩妆节目,非常非常经典。我一个只有小时候妈妈看剧的时候,随便听一两耳朵的,看了节目都觉得好好看好精彩。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融合的,整个节目组还有导师们真的很用心在做这档节目。非越剧粉看了很开心很满足
真的好看,我觉得比好声音其他任何一季都好看
好看,浙江真是对越剧用心了,方亚芬真美真有气质,还很可爱,陶慧敏没那么惊艳了,茅威涛老师是一心想要创新越剧啊,小百花美女如云,陈杰出、李优秀、何淑女、金漂亮,各个亮眼
期待下一季戏曲大乱斗
因为郑云龙看的,龙哥做了挺多功课,有梗的能力比我想象中还要好。第六期结合脱口秀的那个舞台表演很不错。
越剧真的好好听,独特的婉转悠长的腔调,声音非常细腻化细节化的处理,情感的表达故事的叙述,非常有韵味。 《中国好声音》把“好声音”的外延扩大了,终于不再把好声音仅聚焦到流行演唱类,关注到了传统的文化—戏曲,要是以后有其他的戏剧剧种类也好。 总而言之,打开了一扇窗,了解中国传统戏曲。
看了好声音越剧季真的感叹,无论日本还是中国都是只有女人才能演绎好“女人喜欢的爱情故事”中的异性角色
很精彩,奶奶如果还在世一定特别喜欢看
这个综艺主打推广为主,最后人均一个奖牌,比赛什么的都是浮云,上来不求成绩,求个露脸吧~不过既然是做戏曲的节目,麻烦铺个练功毯叭,还大量的武戏,真的是服了,拜托尊重尊重戏曲演员吧
全女班的越剧乃剧圈一大特色(突然想写个小百花牵手宝冢的橘气故事了bushi)。浙江是越剧最为繁盛之处,蓝台做越剧节目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搭乘中国好声音的顺风车,便有了这档小众的垂直向音综。剧种科普和鉴赏做得不错,几位女导师虽然娱乐性不强,但专业都过硬,郑云龙虽非越剧从业者,但音乐剧出身,且与戏曲颇有渊源,这次作为引流担当和插科打诨担当。节目没那么多狗血剧本,剧迷看着还挺舒心。
這把浙江衛視格局大了一回
愿你长青,愿你美丽
可比普通的中国好声音好看多了,完全属于越剧推广节目,所以有剧本也没什么影响,坤生们真帅,就是最后一集的江南好人还是太幻视宝塚了消化不良
我们国家是靠女孩子撑着了吧,暗地里这么又美又飒,和何赛飞陶慧敏一个画风,唱曲又好听又会玩,还都身怀绝技,她们的披荆斩棘是玩真的。女导师们不假不装,可爱之极。当然,很有梗的男导师郑云龙和又帅又强的男宝藏演员是plus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