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俄罗斯有个地主老财老卡拉,他有三个儿子和一个私生子。
老卡拉性格暴躁易怒爱酗酒,年轻时靠引诱富家女成老婆发家,但后来老婆受不了他跟人跑了,死在外面,留下三个儿子。
老大,老二,老三被管家和女仆带大,私生子老四是他把一个疯女人强奸后生下的,嫌丢人不承认,直接让管家处理掉。
老大长大后当了军官,学会了花天酒地赌博各种陋习。老二成了一个作家,爱钻研一些哲学宗教什么的,但是神经敏感脆弱。老三干脆当了修道士,虔诚的信仰上帝。私生子老四被管家收养,在家里当仆人用。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风情万种的波兰女子,老大抛弃初恋后,转身喜欢上了这个女人,被迷的魂不守舍,女人却对他若即若离,两个人之间互相拉扯,搞得轰轰烈烈、人竟皆知。
不料后来老卡拉也听说了这个女人,色心大发,就钻研起怎样能得到她。
虽然老大高大年轻有热情,但就是没钱,泡起妞来很窘迫,他认为老妈留给自己的钱被老卡拉咪了,就怨恨起老卡拉。但是有钱的老卡拉却舍得给那个妞给,逢人就说如果这个妞跟了自己,还会给她三千卢布。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这样,卡拉父子之间不光有财产纠纷而且还成了情敌。老大说,你看我们小的时候你就不管我们,一直当守财奴,还不把我的财产给我,现在又来跟我争女人。最后情绪上头扬言道,有机会定要砸烂老卡拉的脑袋。
老卡拉就耍赖,说那是我的钱,就不给,你能把我怎么滴,现在我就跟你抢女人,你又能怎么滴。于是,父子间形同水火。
这时候就到了有一天,老大去找那个波兰女人,波兰女人不在家,他没有见到就很生气,以为女人为了图钱和他爸搞在一起。
于是他彻底愤怒了,手拿着凶器,去找老卡拉算账。翻墙进院,到了老卡拉的房子外偷听,然而很意外没发现那个女人,房里就他老爸一个人在喝酒。这时他悬崖勒马,打伤了看见他的管家,转身跑掉。
最终他还是找到了那个女人,和她一起赌钱、喝酒、跳舞,玩的特别high。那个女人哎,发现自己又离不开老大了,然后两人如胶似漆起来,相约永不分离。
但是这时候警察来了,抓住老大审问。说老卡拉死了,是不是你杀的?老大很莫名其妙,说我是想过要报复他的,但是最后控制住了自己呀。警察却不管他那个,直接把他抓走。
作家老二和修道士老三都不相信是老大杀了老卡拉。作家老二去问私生子老四,人是不是你杀的?老四开始不承认,去了几次以后,终于承认是自己干的。不料当老二走了之后,老四就自杀了。
这样就只有作家老二知道老卡拉被杀的真相,但他在法庭上却说,是自己指使私生子老四杀死了老卡拉,说完当场精神病发作,被送进了医院。
最后老大被判有罪,西伯利亚二十年流放。两兄弟和两个女人给他送行。
全剧终。
老卡拉马佐夫出身贵族,一生有许多个女人,第一任妻子是一个富家小姐,被老卡拉马左夫迷得神魂颠倒,头脑发胀跟他私奔,两个人也过过一段神仙眷侣的日子,富家小姐终被卡拉马佐夫的贪婪和乏味的生活锁事打败,再一次选择和另外一个男人私奔。他们年仅三岁的大儿子米卡彻底被父亲老卡拉马佐忘在脑后,由仆人扶养长大,然后又被舅舅领走,接连换了好几个家庭。老卡拉马佐夫的第二任妻子同样是私奔开始,第二任妻子只是一个女富豪的养女,老卡拉马佐夫没在第二任妻子这得到嫁妆,所以对第二任妻子没有一分怜爱,时有家暴发生,当着第二任妻子的面,也与其他女人鬼混,第二任妻子为老卡拉马佐夫生下了伊凡和阿廖沙两个儿子后,被折磨发疯,在伊凡8岁,阿廖沙4岁时,第二任妻子死了。和他们同父异母的大哥米卡一样,这两兄弟也完全是由仆人抚养,幸好没有多久,伊、廖两兄弟被母亲的养母女富豪领养走,伊凡阿廖沙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故事的正题就是从米卡、伊凡、阿廖沙三兄弟和老父亲在家乡重逢开始,28岁米卡是个下级军官,伊凡24岁回家乡靠写作为生,20岁的阿廖沙是修道院修士,除了这三个儿子,老卡拉马佐夫还有一个儿子,是老卡拉马佐夫玷污疯婆子所生的私生子斯麦尔加克夫,完全由仆人养大。虽然斯麦尔佳夫是在家中长大,但是他跟老卡拉马佐夫的关系也是非常的恶劣,斯麦尔佳科夫是私生子,身份一直不被承认,在家里被当是男仆厨子,米卡回家是为了拿回被父亲老卡马佐夫骗走的,母亲留下的遗产,但是在狡猾方面,米卡比不上老卡拉马佐夫,米卡虽然已经跟别的女人订过婚,但喜欢上了格鲁申卡,老卡拉马佐夫也是格鲁申卡的情人之一,米卡误会老卡拉马佐夫拐走格鲁申卡,所以暴揍了老父亲一顿,其实格鲁申卡是跟抛弃她的初恋波兰军官在一起,老卡拉马佐夫四个儿子中有三个都有弑父动机,谜底揭开,原来是最像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在米卡殴打老卡拉马佐夫之后,利用这个时机杀了老卡拉马佐夫,抢走了所有的钱,嫁祸给兄弟米卡。米卡被判有罪流放判刑20年,老二伊凡因为斯麦尔科夫在行凶前暗示过他,父亲可能被杀时的不作为,而痛苦不堪,深受脑炎的折磨!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深受良心谴责悬梁自缢,阿廖沙远走他乡。这个弑父案中一直要扬言杀父的是米卡,执行操作的是斯麦尔佳科夫,提供思想驱动力的是伊凡,三个兄弟没有人是无辜的!整个故事贯穿了人性,兽性,神性的互搏,也是一场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大辩论!最后想说,也许与与陀思妥耶夫的个人真实经历有关,他的故事有几大要素:癫痫症、宗教观、赌博、债台高筑、枪决前赦免、苦役西伯利亚流放。这些要素一直延续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本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
在佐西玛长老离去之前,阿辽沙始终天真而智慧的崇尚上帝的信仰,而现实的矛盾却是折磨着他,他迷乱了生气且愤怒,现实的众人所为他愤怒,理想的预想他不能接受。
对现实派来说,奇迹不一定让他们接受信仰。如果他们没有信仰,则一定会在自己身上找到不信奇迹的力量,然而当奇迹可能在某一特定时刻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也不一定承认或相信奇迹,只是认为是自然的事情他们不知道罢了。在现实派眼里,信仰不是从奇迹中产生,奇迹却是从信仰中产生的。如果他们有信仰,则势必相信奇迹是会发生的。
阿辽沙不能接受人们对他最尊敬的死去的佐西玛长老的躯体并没有出现奇迹的嘲弄,虽然他相信奇迹也想要奇迹,但对于人们的怀疑和嘲讽他更需要的是公理而不是奇迹,他相信奇迹却不能接受那样的不公正,所以他在之前听到伊凡的那些话后,在这样的时刻他不接受上帝的世界。
大部分选角符合想象,也做了对白会精简的心理预设,边看边擦泪,太直击灵魂深处了
从来不会错过片头
啃完了英字,好看到哭!!!虽然第五卷的部分,省掉很多伊万对阿廖沙的对话和劝说情节,耶稣故事那里也是看的不过瘾啊,不过后面法庭辩护看的还是很满意的。最后回忆小时候的样子,德米特里说,我会变成一个伟大的人。伊万说,我也会的。小小又懵懂的阿廖沙看着两个哥哥,团团围住大树,真的好唏嘘
对于陀氏这样体量作家作品的改编,又是限制在短短12集之内,要想把原著的大段大段内心剖白和关于宗教的论述表达出来,可想而知会有多难。好在这部剧确实做到了忠实于原著,但缺点在于,如果没看过原著的人看这部剧可能会对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缺少把控感;某些情节显得莫名其妙,尤其是佐西马长老之死,宗教大法官,和伊万的梦魇,而这些却是陀氏主要的思想所在。总之,期待更好的改编。
还是老问题,老陀的作品一拍成片子就象一群神经病在互相倾诉,再大腕的导演也得栽在这儿。音乐悠扬,但太快餐了,远不如苏联的配乐。
比书简略可以理解……否则作为电视剧太啰嗦了(但不是一般的电视剧啰嗦的方向,看英文字幕不得不暂停读条……演员还是满有神经质和甜的感觉略欣慰
伊万!
刚看完书看剧,总会觉得剧显得有些单薄幼稚,不知是否是剧本身的原因。几个兄弟的演员都长得好看啊,阿廖沙长发的时候有几个角度,我感觉有点像年轻小李子在《铁面人》里的味道。不过他还是没有演出我想象中的样子,书中那个美好善良的小天使大概也很难在影像中呈现吧。还有,俄罗斯的雪景真美。看完再度想到没有完成的第二部,又心痛起来了😭
一开头节奏明快,仿佛回到10年前看BBC古典迷你剧那时候。选角和演技都不错!米嘉和伊万很帅,老头儿、伊万和格露莘卡的演技尤其突出。配乐顺应剧情,氛围变化多样,庭审戏卡嘉说证词拯救米嘉时是温柔舒缓的旋律,到了伊万就变成了沉重的宗教感。那个时代俄国的出租车都是小雪橇嘛,好想坐!另外,看那个时代俄国男的唇髭更顺眼了,导致庭审一些路人也觉得挺英俊的。辩护律师有点像理查基尔。
一颗麦子在麦苗死了,依然是一颗麦子。掉地上可有很多种子。耻辱,宽恕,赎罪,克制,大爱。
水平有多高?高得吓人。悲剧何以发生?悲剧的起源。
泪流满面了。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约翰福音12:24
大失所望......非人身攻击,但是真的觉得这剧里阿辽沙演得太傻太呆了些。外加陀氏的小说本来也不好改编成影视剧,结果就成了这里话姥姥再世既视感.....唯一上道的是老卡拉马佐夫和伊万。全程盯着我伊万看
有人称《卡拉马佐夫兄弟》(书)就是全世界,可见这部小说的改编难度有多高。从电视剧里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的复杂性,比如那个被拉扯胡子的穷人,在接受了三弟(最小的卡拉马佐夫)的钱后那一番态度的转变,让人惊呆。
较忠于原著,尚无违和感,配乐很赞,演员很赞。——词穷.....
孩子为什么在哭为什么受苦 必须有人走 为全人类走 不能接受上帝的世界 想请求善意的宽恕 又不相信这个善意
或许是被开头误导,但我坚定不移的相信阿辽沙会和格露莎相爱在一起,即时剧情结局并非如此...
从百度云盘的资源上找到它,2009年制作,12集。画质很好,就是加上外挂的中英文字幕要费些周折。忠实、通俗地把文豪陀氏的封手巨作演绎出来,俄罗斯风情原汁原味,值得一看。记得看他的多数小说还是在中学时代,那时只爱看故事,对思想、哲学、宗教的议论多是跳过去不看。现在人到晚年了,再看它们的兴趣就大不一样了!先补补影视改编剧吧,以后再重读书。本剧表演,摄影、美术均好:只是不知为什么室内外的夜景在大白天拍摄?人物还举着油灯?故事发生在冬日的几天里,为何时而白雪皑皑,时而却绿草茵茵?导演的处理让人费解。
剧本上还是尽量还原原著了,但是阿廖沙的选角有点一般,而且整部戏就是在走剧情,没有剧版《白痴》那种表演的感觉。可看,但是要先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