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葫芦兄弟》观后感
今天有些阴沉,不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好日子,妈妈说这叫沙尘暴。可是天气并不能抵消我愉快的心情。我从家里出门,开开心心地向学校走去。因为今天晚上,影院要播放《葫芦兄弟》。
一进电影院的大门,我就看到了高高的银幕。很多小朋友比我来得早多了,早就在座位上兴奋地等待着电影的开始。我也赶紧找个位子坐了下来,希望电影赶快开始。心里像是揣着一只小兔子,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终于,电影院里的灯都熄灭了。荧幕上出现了影片的名字,《葫芦兄弟》。小朋友们等了很久,都高兴地鼓起掌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妖怪。他们一个是蝎子精,一个是蛇精。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前,他们被一个大葫芦压在了山里,后来一直等到被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放了出来,才终于过上了自由快乐的生活。可是,当初压住他们的葫芦,也被一个老爷爷带走,重新种出了七个葫芦娃。妖怪们害怕了,不想再被他们压回山里,为了保卫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勇敢地决定向葫芦娃们挑战。可是葫芦娃们太厉害了,最后,妖怪虽然杀掉了老爷爷和穿山甲,可是仍然被葫芦兄弟们捉住,压到了一座七色的山下。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哭了。葫芦兄弟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强大的力量。大娃可以变大,二娃会偷看和偷听,三娃刀枪不入,四娃和五娃可以喷火和喷水,六娃会隐身,七娃有一个可以把人吸进去的葫芦。与他们相比,妖怪只有一把如意和一块石头,石头后来还被三娃砸碎了。可是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妖怪们还是通过自己的智慧,一个一个地战胜了葫芦娃们。虽然后来,葫芦娃们联合起来,一起打败了妖怪。可是妖怪那种不怕困难、坚持战斗的精神,依然得到了我的尊敬。
通过观看《葫芦兄弟》,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应该像妖怪一样,用智慧去解决。哪怕逆境再苦、敌人再强大,我们都可以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发现敌人的弱点,一个一个地去消灭他们。所以,我们更应该刻苦学习,天天向上,掌握越来越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克服越来越多的困难。
从影院里走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可是我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在十余年后,坐在电影院里,重新看了同一个故事。仿佛就连弥漫在博客长达两个月的现代文失语症,也忽然一夜之间痊愈了。
北大讲堂里有一半是二十多岁的学生,另一半是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在八十分钟的放映中,观众的反应早已经不再是幼年时的样子。我仍然记得剧集版改编为电影之后被剪掉的每一个镜头,可是当初的感动、紧张、愤怒、欣慰、快乐,都已经变成了简单的哄笑和冷汗。当然,电影院里仍然弥漫着小朋友们的哭声和笑声,在葫芦娃们被妖怪抓走和妖怪们被打得落荒而逃的时候。
在很遥远的那个时代,我们也像他们一样,从不知道黄色和暴力的含义,不会因为葫芦娃被妖怪剥掉了衣服或裤子而蔓延起别有意味的低沉窃笑,也不会觉得妖怪们的狂喷鲜血和断手断脚会血腥得影响晚饭的食欲。那时候的我们只有最纯粹的善恶悲喜,会为了“好人”的每次胜利而欢呼,会为了每一次牺牲而流泪。到了今晚,已经看得清片子质量的粗糙,主角们无时无刻的鲁莽,妖怪们的幼稚,甚至“看懂”了老爷爷“深情”地抚摸着穿山甲的脸,就再也无法单纯地觉得振奋或感动。片子仍像十几年前一样纯洁,变得“成熟”和“懂事”的只是我们。
这是一次声势浩大的集体怀旧。汶川地震之后,当官方媒体众口一词地赞颂“80后”在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崛起,我们岂能不比这些主旋律更能看得清自己的成长。我们已经不可逆转地被抛入社会,成为新兴的阶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占领了社会光谱的一个端点。但是这群人仍然免不了迷茫和自失,希望回转到原本最真诚的年代。去年的《变形金刚》电影版,今年的《葫芦兄弟》影院版,其实都一样。
所以当《葫芦兄弟》经典的片头曲响起的时候,很多人会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因为我们都已回不去了。所以片尾曲变成了一首不知名的难听之极的美声女高音,根本剥夺了整整一代人随着同样的旋律再次高亢激昂的机会。这是这部电影最深的寓意。
以资纪念逝去的青春,前附本文之小学一年级作文版。
2 ) 中国版X战警
葫芦娃超能力的设定还是不错的,起码有了科幻电影的雏形,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本领:
大娃(红娃):大力士
二娃(橙娃):千里眼,顺风耳
三娃(黄娃):铜头铁臂,钢筋铁骨
四娃(绿娃):火功,电击
五娃(青娃):吸水,吐水
六娃(蓝娃):隐身术
七娃(紫娃):宝葫芦
俨然是中国版X战警!
葫芦兄弟的画风还是值得赞一下的,朴实细腻,虽非3D,可是很有味道,剧本写得算过关了,任务的性格不够丰满,不过也不能苛求什么,谁要求好莱坞的大片有丰满的人物了,场面够炫就可以了嘛~
囿于我国的制作水平,可能不能做出像好莱坞那样的大场景,可是要是有人说葫芦娃很黄很暴力的话,我就不能同意了,您总不能一边看着好莱坞的英雄们和性感的女主角OOXX完去大肆杀戮,一边挑国产动画片的刺儿吧?哪个大片还没有暴力镜头啊,只不过人家用技术手段让你觉得暴力也可以很酷罢了。
我真不是给这部片唱赞歌,其实我也觉得这片子挺弱智的,就像我觉得大多数好莱坞大片也很弱智一样。而且08年的剧场版居然能完全停留在当时的水平,也让我着实震惊。只不过,我突然有种“中国动画片有戏”的遐想,要想做大片,我们除了技术,需要的不多。
最后得出的结论:
1、我国不缺大片的编剧人才,其实哪国也不缺,因为那个技术含量真不高。
2、要想做出好动画,必须在技术上下功夫,大场面必须有。
3、你们还看X战警呐?我十多年前就看过同样PIAPIA的葫芦娃了!
3 ) 没看呢
很期待,小时候就觉得这个很神奇,一个兄弟倒下了,另外一个再去,本领各有不同,真是有悬念.
什么时候放的啊,因为地震,都忘记了看电影啦,要去看看
4 ) 集体怀旧的行为艺术
5月31 儿童节前一天
带表弟去看了葫芦兄弟
对动画片的喜爱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21又怎么了
我还是一样喜欢樱桃小丸子
其实说实话
虽然小时侯看了很多遍
有些记忆也有些模糊了
不过有些小细节
我居然比弟弟记得清楚
赞自己一个~
整体说来
就是把以前动画片拼拼凑凑了下
还好没有什么改动...
虽然也许因为时代变了
也许因为自己长大了
有些情节现在看来会有点好笑
中间忍不住笑了好几次
比如老是流下热泪的爷爷
还有最后爷爷如烈士就义般大喊
"孩子们 你们要齐心协力 消灭妖精!"
妖精大惊失色地大叫"啊~ 我们上当了~~"
我真的实在hold不住了
笑了~
有时都会怀疑
葫芦娃怎么也没几个真的很强悍么...
靠 那个大娃除了力气大就没什么了么 同样的还有二娃...
我记得小时侯我就比较偏爱三娃和六娃
怎么说一个刀枪不入 一个会隐身么
听起来也比较牛B
恩恩
anyway,还是这样好
其实又不需要多精彩多完美
我们不过是在集体怀旧
5 ) 葫芦娃:今天只谈80后
看葫芦娃的时候没有去抢档期,不过北大讲堂异乎寻常地迅猛,院线上映两周后就有了10块钱的第一轮放映,真是难能可贵。稍早到了几分钟,讲堂里回响着儿歌经典,于是我们跟一群00后一起听着那些传唱多年的经典,包括花仙子、一休、好爸爸坏爸爸,跟同去的莫雨笙大人一起感叹说这帮00后估计除了这首歌,对原始文本一无所知。正如今天这部葫芦娃。80后们是去怀旧是去感叹自己的少年时光,而小朋友们会如何接受这部“影片”,那还真是一个问题。
当然,这部“剧场版”的葫芦娃与我们当年看的那部似乎坑掉的电视动画片之间,已经不是同一部片子了。当年我还是一个小正太的时候,不仅反复看过动画片,还收了小人书和电视录音剪辑的磁带,并对老三和老六喜爱有加,以至于今天坐在电影院里那些台词还耳熟能详。似乎是重新配过音,但是以我的感觉来说,蛇精和蝎子精的语调还原度异常之高,葫芦娃们稍差一点。我说这已经不是同一部片子,一个原因是当然剪辑过,而另一个原因是,当年那些观众们,已经都变了。
十几年的时光哗啦一下子过去,当年我无论如何想不到,在后来会有这么一个机会在电影院里看这部动画片。在今天我可以轻松地指认出一些东西,比如,蝎子精在造型上显然是按照大猩猩来做的。当然,今天我也会将葫芦娃纳入奇幻文本的知识谱系,如果拿九州秘术系统来套的话当然会很有趣,就算是按照最一般的奇幻文学中法术系统来看的话,这部片子的设定也是相当有趣的。在今天我们也可以轻松地指认出一些很黄很暴力的东西,比如没有成本的血浆,比如老五那个酒鬼,比如老三和老五的露点镜头,哦,他们两个都没有割包皮哎。
在文本本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意义怎么就忽然改变了呢。稍稍一延伸将是一个有关知识谱系学的很有趣的问题。而这不是最关键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确实能够落实到一部文本的解读上。只要稍稍一想这些用于文本阅读的逻辑的来源就能明白,我们的趣味和我们的知识,已经被全球化这个事实改写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如今我们甚至能轻松地用好莱坞的成规和惯例来分析一部电影文本,甚至我们热爱这套成规和惯例,而这个在普遍意义上被共享的东西,恰恰是从多年前被少年时代的我们所共享的另一套东西中生长出来的。而另一个问题是,07年的变形金刚似乎是文革后/80后在宣告自己的怀旧权力,而葫芦娃似乎是一个更纯粹的属于80后的文本。80后可以因此骄傲地宣布自己已经成为电影/文化工业或是大众文化的合理合法消费主体,这是一部意义超出它本身的文本,因为它是明确地以80后为市场目标的产品,因为80后们大概会以去影院观影的方式来进行一次集体的怀旧。那么这不是一个80后登临的宣言,又是什么?
新世纪伊始,出版业率先被80后攻占,电影在跌跌撞撞许久之后,似乎也在以某种方式寻找着更年轻的观众。就像我固执地将这部电影叫做葫芦娃一样。很多记忆里的东西会以奇妙的方式冒出来。当然今天去看这部影片,只是为了再被片子萌一下,“萌”这种感觉,对我这等高龄老正太而言已然是难得了。当再去阅读一部情节甚至细节都了然于心的影片的时候,所有的快感,或许都来自它与记忆和身边人的共鸣。
00后们看的似乎兴高采烈。我们80后都知道,他们不懂,他们就是不懂。他们生长的这个年代,没有葫芦娃没有机器猫,没有黑猫警长没有变形金刚,当然也没有一休哥。影院里有个小朋友被吓哭了,很多人发出了会心的笑。散场的时候看到了许多朋友,那一刻彼此有点不好意思,却彼此都心下了然,大家都是来怀旧的,大家都已经到了可以怀旧和消费怀旧的年龄了。于是我知道,葫芦娃只是一个开始。80后需要一些事件,80后也需要一个名字。
6 ) 一个人的儿童节
今天是儿童节,早上七点半醒来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然后就决定赶个早场去看《葫芦兄弟》的剧场版,说是剧场版,其实只不过是把小时候看得那几集动画片拼接成了一部电影而已,但是就是觉得特别想看,因为对于我们这些超龄儿童来说,《葫芦兄弟》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部动画片了。
买好电影票,离开场还有1个多小时,然后就到边上的KFC坐了会,今天KFC的工作人员都戴上了绿领巾、红领巾,级别高一点的还有带一条杠、二条杠,店里也不再放流行歌曲,取而代之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机器猫》、《一休哥》……,歌声里夹杂着小孩子们吵着要吃欢乐儿童套餐的声音。听着这些歌我在想这到底算是谁的儿童节。
差不多到点了,我就走进了放映厅,厅里的人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的,坐在我边上的小男孩好奇的打量着我,好像在说:“哪里来的怪阿姨,年纪这么大竟然还要看动画片。”偶就默默地回答:“小朋友,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你就会明白了,那时候的你一定也会跑到电影院来看诸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或者天线宝宝的剧场版,然后看到飚泪。”不知道00后这帮小孩他们长大以后会留有怎么的童年记忆,他们一出生就面对这么一个资讯发达,物欲横流的年代,对于他们大多数人来说东西获得的都太过容易,不知道又有多少东西会在他们心底留下痕迹,二十年以后是否会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有如此多得集体记忆。
电影开始,熟悉的歌声响起:“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风吹雨打,都不怕, 啦啦啦啦。 叮叮当当咚咚当当, 葫芦娃,叮叮当当咚咚当当, ...”我的眼泪快要飚出来鸟。
哦,我那逝去的八零年代。
那个会把动画片当成艺术品来雕琢的年代
那个物资贫乏却能自得其乐的年代
那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要在胸口别上手绢的年代
那个过儿童节时小朋友都会在眉心处点上小红点的年代
那个白衬衫、红领巾的年代
那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年代
那个让我们自以为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年代
那个一部电视剧就能造成万人空巷的年代
那个谁家有彩电就能得到别人崇拜的年代
那个去电影院看电影像过节一样的年代
我庆幸自己生并长在纯真的八零年代,在我们价值观形成的初期,看到了这些宣扬真善美、正义总会战胜邪恶的而非说教的精品动画片,对于我们第一代要独自面对成长的人来说,它们又告诉我们团队的力量,这些成为了我们价值观的基础,即使现在我们面对这个浮躁的年代,所有的价值取向都是如此的令人崩溃的急功近利,但是我们在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那一丝革命的浪漫主义,这些根本才让我们在这个时代中仍然保有纯真的一面。
妖精快放了我爷爷,哈哈哈很魔性
葫芦兄弟,童年记忆。
看得我热血沸腾的能不给五分吗!
妖精,快放了我爷爷!
葫芦兄弟,童年的记忆。
O__O"… 有点不太满意。重制的电影版没有当初的动画剧集版看得有味道。
百看不厌
小时候,我一直挺喜欢蛇妖,觉得老爷爷和葫芦兄弟都是傻逼。。。
儿童节有礼物。
“妖精,快还我爷爷来!”台词熟悉,剧情熟悉,旋律熟悉,这部作品是我学生时代的陪伴!还有是它让我认识了穿山甲!!!
通过这部动画片,我认识了穿山甲
叮当当咚咚当当,葫芦娃。叮当当咚咚当当,本领大,啦啦啦啦。
到现在都会哼的动画片,真的很nice啊,很经典啊
你说怎么叫人不怀念。
真的经典
回不去的美好回忆呀!
葫芦娃葫芦娃,一颗藤上七个瓜
经典
中了它的毒哈哈哈哈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