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讽刺女权主义的电影。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内的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炙手可热,但在这激烈的运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演还原了以云珍为代表的某些所谓妇女领袖的生活,批判了那种以女权为名,爱出风头,不愿为家庭负责的行为。云珍最后的回头,算是导演对这些人的期待。
我在想,女权主义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以我现在仅有的认知,我只能想到【尊重】两个字,是一种无关性别的尊重。仅有尊重还不够,这是一种精神思想,必须落实到某些具体事务上。影片中着墨最多的场景当属家庭,于是我们谈一谈家庭中我们经常所说的 “男主外、女主内” 到底对不对。如果这句话是命令,完全无视女性的想法,那肯定是不对的,被女权主义喷也是应该的,因为它缺少了对于女性的基本尊重;如果这句话是一种建议,是以和女性商量的口吻说出的,那完全是ok的,因为首先它没有不尊重女性,其次它也是对夫妻双方如何共同对家庭尽责的建议。
看过之后收获很多惊喜。节奏上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虽然只有1个小时左右,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谨以此做一下观后体验。
有意思的地方我觉得是用小事讲大事,把这么一个男女平等,追求自由,非常空泛的主题聚焦到家庭上,很实在,增加了真实性和代入感。看似讲的是女权,但我更多的感受到一种家的概念和夫妻的人物关系。李云珍从小致力于大家(社会),忽略了小家,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家庭才是构成社会大家庭的基石。俗话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在这里看到了三类家庭和导演对于夫妻关系的阐释。第一,李云珍和林之华,看似有家,实则无家,畸形的概念性家庭。第二,表姐,因为有文化,夫妻间是相敬如宾,典型的贤妻良母式。第三,仆人一家,因为是乡下来的,没文化,但是却最朴实,夫妻间最真诚,一个词叫相濡以沫。通过三家对比使得影片看起来丰富,通过李云珍一家,人物关系由远到近到远再到近,我们感受到,夫妻也是一种社会间人物关系。
再讲讲李云珍这个人,典型的享乐主义,虚伪,爱出风头的人。爱面子,顶着个追求女性平等,家庭自由的口号,满足个人的欲望,其他毫不在乎。这部影片在今天仍旧具有意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道貌岸然,动不动站在道德,文化的角度上指点江山的人大有人在。非常具有讽刺意义。很多人讲说最后还是回到了贤妻良母,感到格局太小。但我恰恰认为,如果人物不进行这个转变,反而令人不知所措,因为它有悖于人们的审美期待,这个实际上不仅仅处于男女关系的探讨,更出于一种女性天生具有一种母爱和其他的天性。放到今天确实思维开放,什么观念的人都有,但是我们探讨的时候也要结合语境,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几十年前的事物,而且过于特立独行,有违大众主流确实难以令人接受,我们是要讲共性里的特性,而不是单纯的个例,那样无法使人产生共鸣,也无法产生普世价值。她的这个人物转变我认为,从整体上是合理的,在试听效果和节奏上,使这个人物弧光更加耀眼,令人信服。
当然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很多地方说教形式过于严重。里面有场戏,表姐和之华对云珍讲一大串大道理,从走位调度和语言上,就像相声一样。表演上有些地方过于脸谱化,我觉得和表演理念有关,那个时候讲求放,怕观众看不到,今天讲求收,怕观众看到的太多。
时空上的处理:
1.几处交叉剪辑造成对比,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比较有力度的一次是李云珍的冷淡婚姻和她表姐的幸福婚姻做对比,同样一个场景吃饭,不同的人对话衔接搭建两个时空,但是呈现出相反的效果。
另一次是李云珍一次长的演讲和现实生活的反差进行交叉,非常讽刺。
2.时空上的省略,在我看过的老电影中,它的这种处理还是比较现代化的。李云珍的结婚和表姐的结婚都是一个镜头直接过渡,时空跨越比较大,节奏紧凑。
再者,表现表姐的幸福婚姻时,一小段多镜头展现不同的时空场景,跳跃性大,而且几处运用快甩转场,造成视觉上的连贯,相较于很多电影,在当时还是比较大胆和流畅的。
3.画外空间的运用。一场戏,李云珍进化妆间,林之华在门外和她对话,是一个独角戏,门内门外的运用,通过一个长镜头表现,就像是把丈夫拒之门外的寓意。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隔阂。
节奏上的处理:
上面也说过很多地方省略做的非常好,避免了很多无用的信息造成的拖沓,反而给人一种信息紧凑连贯的感觉。
尤其在高潮戏上的处理,之前门内门外长镜头奠定之后,两人出来争吵,但是给两个人内反打,不在同一画面,而且林之华的镜头,有几个只有反应镜头,非常快,提升节奏,两人镜头由松到紧,最后说出离婚。节奏逐渐上升之后,接叠化,是李云珍演讲和新闻报纸刊登的画面,再次造成时空上的过度。她得偿所愿,家中宾客散去,长镜头,李云珍孤身一人,独自徘徊,音乐是一个女声清唱,哀转悠扬,天空中一轮皎月,李云珍坐立不安。节奏舒缓,造成动静对比,我们直接感受到她此时的心境。
这里厉害的是,我们之前对她的负面情绪,在这个长镜头中渐渐地散去,我们跟随她此时的表演,感受到的是她内心的凄苦,孤独,寂静,悲凉。我们开始可怜她,这是节奏的力量,让这里韵味无穷。也为后来的反转做铺垫。
最后结尾,李云珍抱着孩子追表姐的时候,不断的喊着大表姐,故意打破了那种慢条斯理,有点舞台腔的感觉,一声接一声非常急促,显自然,体现出此时的慌张。敲门声起,一声接一声,人物表演也紧张急促。最后声音渐渐慢了下去,最后无声,人物也渐渐平静,暗含心里节奏,非常有趣。最后结尾也是李云珍抱着孩子出画,镜头静止结束,干净利索,而且我们都知道会发生什么。
对比: 1.结婚前后
2.演讲与现实
3.三对家庭
4.人物转变
5.结尾处,李云珍的反应和林之华求婚一样,一种暗示,讽刺。
中国人对待一切事物的看法终归回到中庸圆融,对女权,对家庭、对新时代都是这样。
反女權?
对女性要求太苛刻,真正的女性独立不应该是这样的
几十年前的片子。里面很多台词都非常犀利,面对的困境也还是一模一样的。家庭、工作如何平衡?能干的女性,怎么摆平丈夫的怨气?靠什么,智慧、还是隐忍?还是在风中飘…
中国的娜拉还是走不出家庭,走出去还会走回来,心甘情愿大彻大悟地走回来。跳跳舞吃吃饭是富家小姐的女权,极具讽刺。导演的主观意识太强烈了,对云珍和美云的褒贬太明显了。典型的男性视角里的女权——浪子回头金不换。
追求事业的女人一定当不成贤妻良母?摩登女性的归宿还是要以丈夫子女为主?
标准意义上的沙文主义视角的扛着红旗反红旗,实际上也不用感慨时代的因素,这种事情直到现在也有的是人在做;至于影片质量,算是充分体现了那个刚普及普通话的时代的国产片普遍的尴尬
对女性面临的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作了汇总展示。最终落到家庭才是女性的最终归宿,虽在今天看来是“落后”,但女强人对家庭的疏忽往往仍被用遗憾的口吻提及。抛弃男女平等层面的考量,持家其实是个技术活。所以主内未必是落后,向外也未必就是解放。一切还要看个人是抱着怎样的觉悟去做。
以一大场外景戏开场真是清新舒服。表面上是女权主义,实际上还是讲夫妻关系与家庭生活的。另外还顺道讽刺了富家小姐所谓的女权,不过是借着这名头吃饭跳舞演讲作秀罢了。那时候的喜剧总有相声段子的感觉,不光对白,站位都像。
欧阳莎菲 严俊
很新锐,很犀利1945年的片子现在看起来还津津有味。
电影妙,只因剧本比较强!婚姻的契约或许并非是一个如新女性假想反抗中的对立物,但也并非是一个两人从一开始就可以直接看清楚弄明白的赤裸真相。反讽的未必是摩登女性,生活有多个回合的转折,多重反复的的较量,多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打成的偈子。你明白不能做生活的奴隶,但做了“主人”又怎样?夫妻关系原没有主客之分,男女连合也本仅是生灵谐趣的一种。太执着的,最后获得的必定都是反过来对自己的否定。
被架空的摩登女性,本质上还是居家过日子。娜拉出走也只能走到楼上去的年代。(为什么说电影原著是张爱玲?张爱玲的什么?我是失忆了吗?)
40年代对于“伪女权主义”的批判,挺有意思。其实女主角也可以看成是女版的“华威先生”。
粗暴打脸新女性,但导演还是把这个saucy的角色给了相好欧阳莎菲。
有几个演员是棒读啊。
哈哈真跟演电影是的
中国的娜拉从来都不是因为出走家庭而成为“新人”的,从这点看,30年代的《女儿经》,40年代的《摩登女性》和50年代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可以构成有趣又连贯的互文性阅读。《摩登女性》中的喜剧元素,构成一幕幕生活轻喜剧,云珍美云,褒谁抑谁,一目了然。当然,仆人般的主妇,同样不被赞扬。
没想到香港电影里的老妈子专业户欧阳莎菲,竟从民国时期就从影了,失敬失敬!屠导夫妇合作的这部《摩登女性》完全打脸阮玲玉《新女性》:再厉害的职场女性没有完整的家庭,仍然是一种遗憾!
妇女解放没搞成 还是要又顾外又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