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视转到电影,布偶们似乎更适合在小银屏发展!杂耍般的自娱自乐多少有点适龄儿童的选择,虽然集合了众多明星为布偶们配戏,着实做足了大银幕台前幕后的工作,配上歌舞片合家欢的标签,开启了一场布偶攻陷大银幕的传奇之旅!因为布偶是主角,电影就没有了什么严肃性可言,尤其是电影剧情还掺杂着部分比较弱智的元素,这仿佛就是为儿童们打造的一部电影!虽然电影里也充满着种种阴谋论调,可是燃不起多少大人们的兴趣,俗套的剧情与直接的主题彰显着电影只是一部小打小闹的轻松娱乐片!
电影发展到第二部,开启了一个新的冒险历程!虽然电影反派的出现多少有点《加菲猫2》的影子!不过电影的配乐还是让人感到非常惊喜,无论是配乐还是歌曲,都是精挑细选非常符合电影特色的佳作!而且电影里还配合了不少动作戏,着实为电影喜剧商业片类型又增加了不少特色!电影继续延续上一部的电影风格,又有很多当红明星前来客串加盟,虽然都是打酱油的角色,能在这样的一种电影里看到明星们的表演,也是一种让人非常值得意外的惊喜!电影探讨了一系列非常具有人性的话题,也将爱情友情亲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电影里面的阴谋能让我们一眼就能够看穿,可是电影剧情所带给人的深思却是难以让人忘怀!我们是不是真的能够了解一个人而不是当满足我们的所有要求以后,而变得忘乎所以而不在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是否能够了解我们的朋友而不是在他有变化或者不在的时候能够有所察觉?这是一个拷问我们内心的问题,但又同时是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影片以俏皮的形式与风格为我们呈现整个故事,整体有种动画片的感觉!蒂娜菲的表演是整部电影的亮点,她那典型的《周六夜现场》的表演风格为她的俄罗斯英语口音增色不少!
电影传递着一股深深的温情与感动,也透露着一种邪恶的智慧与格调!布偶们的表演让我们想起了儿时的时光,也回想起他们为我们所带来的快乐!也许国外的布偶戏和国内的布偶戏在表演方式和人群受众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回忆却是非常难忘的!很精彩的一部电影,区别于现在的CG动画,很直观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也很明快的让我们感受到布偶的情绪与感情!众多明星的加盟也颇有一种超级大片的感觉,那种甘当绿叶的陪衬何尝不是一种娱乐精神的体现!
勿论中外,能让许多明星凑个拼盘,总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此举一方面彰显制作方的人脉之广博或作品之诱人,大小星星们往往也不在乎能拿多少报酬,而另一方面,也常常能让票房落个盆满钵满。之于我国,这种电影往往就是春节档的贺岁片了(当然,还有《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这种伏地魔式雷区)。前日在电视上又见技安先生刘镇伟的《越光宝盒》,恨不得在每个露过脸的四线以上的演员脸上都贴上名字,联想起先生近几年的不着边际和早先时候的熟稔于胸,唏嘘之余也不免慨叹,为何先生的创作高峰如此短暂。
而诸如《越来越好之村晚》之流,更是连提都不要提的为好。
而在西方电影中,这种组团打包式的出演大致有着两种不同的分类。一种是以导演为核心的磁铁式,有着明显的朋友圈的倾向。伍迪艾伦、韦斯安德森、斯蒂芬索德伯格、理查德柯蒂斯乃至贾德阿帕图都是典型的磁核,这种情况下,由于导演对自身作品有着相当的认识和掌控力,使得明星们得以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气场之间的冲突降至最低,从而作品就如同磁场上的齿轮啮合一样,流畅得赏心悦目。反之,像疯婆子毁灭世界的《超验骇客》,在浪费观众时间的同时,更浪费了演员的才能。
而另一种,也算是贺岁片了。私以为,中外贺岁档的定义也大致是通行的,即从圣诞接跨年甚至延伸到情人节和3月初。而贺岁片的合家欢标签,始终是此类电影吸金的不二法门。此类电影从形式上,有真人有动画有真人结合动画;从感情上,有爱情有亲情有爱情加上亲情;从类型上,有喜剧有正剧有喜剧掺和正剧。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片尾滚动演职名单的时候总是有一整屏的名字能让你马上想起来那张脸长得什么模样。比如盖瑞马歇尔照着《真爱至上》模式翻拍的《情人节》、《新年前夜》,比如莫名其妙想撞墙的《电影43》,比如配音阵容比真人电影还要亮瞎眼的各式动画。
动画真正展现出自身的强大活力和吸金力,恐怕还是要追溯到梦工厂于本世纪初推出《怪物史莱克》系列了。票房上的成功自然不必提,一口气拍了3部续集和一部外传,也算是一项很了不得的成就了。而其开创的主角+配角的全角色明星配音阵容模式,更是被后来者屡次模仿。在近年来的热门动画之中,主角不是明星配音的,怕是只有同样拍了3部续集的《冰河世纪》了吧(当然,好汉3.0从第二集开始就多了一个平衡性别的御姐奎恩拉提法)。
但动画电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对剧本和故事有着极高的依赖程度。这是由于其制作模式和真人电影的差异所造成的,所有的形象、动作、场景、对白几乎都要依靠预先的设定来指引方向。几乎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卖拷贝能拍出一部《变形金刚2》,而要是做动画,怕是只能做个山寨版的《功夫熊猫》了。由于这种高依赖度,使得动画领域的续集质量大跳水这一状况十分常见。因为在原创作品中,制作方只要不是玩票,就会面临相当大的票房压力,尤其是现在动画的成本投入日益剧增,一旦flop就很有可能血本无归。从前期开始,就会投入相当大的精力来打磨人物形象和故事脉络,而最终的成片也往往会在无虑续集的情况下,具有相当高的完整度。
从而,一条清晰的动画品质抛物线就这样出现了。刨去那些本身因为各种原因flop的动画(如《守护者的崛起》、《超级大坏蛋》、《森林战士》),和那些正在避免陷入扑街抛物线的制作中续集(如《功夫熊猫3》、《疯狂原始人2》),剩下的续集动画,实际上有着相当高的相似程度。
自我怀疑和实现:《蓝精灵2》、《马达加斯加3》、《功夫熊猫2》、《冰河世纪2》;身份和角色认知:《怪物史莱克2》、《汽车总动员2》、《马达加斯加2》、《功夫熊猫3》、《里约大冒险2》、《玩具总动员2》《加菲猫2》;大而无当的世界拓展:《加菲猫2》、《驯龙高手2》、《里约大冒险2》、《怪物史莱克3》;自觉趣的成长故事:《里约大冒险2》、《驯龙高手2》、《冰河世纪4》……
而《布偶大电影2》,几乎把以上几点都占全了。
由于小时候接受过多年的乐器训练,我对音乐,尤其是歌舞片有着格外的喜好和宽容。虽然现在此类电影的产量不高(在靓汤的《摇滚年代》flop之后更是难以翻身),但当年的《发胶》、《妈妈咪呀》还有《悲惨世界》,都让我倍感愉悦。而前些年的一部《布偶大电影》,更是在这个基础上,平添了几分怀旧情怀。
《布偶大电影》是由“著名音乐爱好者”杰森席格尔亲力亲为参与制作并主演的,而尚未变身超人女友的艾米亚当斯继《魔法奇缘》之后再展歌喉,多样化的表演和扎实且并不复杂的故事,都是本片的惊喜所在。歌舞表演也是紧紧围绕主题而展开的,甚至入选并斩获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而这些惊喜和亮点,都随着杰森席格尔的退出,一并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虽然在开场小段里自我吐槽过了续集电影不好拍,但是《布偶大电影2》不仅仅是不好看,而且几乎是又一次将布偶的形象打回原形并且埋进坑里了。早在《加菲猫2》就已经被玩烂了的陈旧身份互换梗又玩了一遍,片名副标题最高通缉Most Wanted就是《马达加斯加3》去掉一个欧洲Europe,恶搞和戏仿也没了影子,第一部的布偶主角在续集里比路人甲还没有存在感,真人角色就剩下瑞奇热维斯、蒂娜菲和泰布利尔出有因去有果,其他的明星客串要么是莫名其妙要么是大跌眼镜,让人疑惑意义何在。
而这意义何在的明星出演,几乎成了这部电影的唯一看点的时候,《布偶大电影》已经死了。影片开场的展开,虽然是为了续作才将前作完全推翻,但这已经是为前作的棺材板钉上了最后的几颗钉子。
为了敛财而不顾质量,滥用品牌效应的作死行为,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
如何避免创新力的下降,这是一个大问题。而在动画领域,地球另一侧的动漫王国日本是否可以提供借鉴呢?好的动画作品不仅仅要依赖专业的动画人,同时也要有足以支撑产业和品牌的良好素材,比如各式各样的轻小说。同时,虽然目标人群的不同使得动画电影在创作上不如日式动画灵活,必须考虑到青少年群体这一重要因素,我国更是走向了只看青少年群体的另一个极端,也要在技术层面和故事层面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观影需求,有的人看到《冰雪奇缘》只看到lesbian,有的人只看到姊妹情深,有的人只看到帅男不靠谱,从而改变了择偶观也说不定。随着动画电影在技术上越走越远,甚至和特效制作搭上了界,观众老爷们对于好故事的需求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布偶大电影2》的尸骨未寒,下一个又是谁呢?
http://i.mtime.com/cydenylau/blog/7795067/这部续集一开始就打破第四堵墙,向观众演示了一把续集是如何诞生的。起初也就是一个点子,甚至一个意外,然后是头脑风暴,绞尽脑汁编新故事,过程中自然会冒出许多馊主意,让人为好莱坞电影人的智商捉急一把。总之,好莱坞一点也不介意拿自己开涮,反正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都能化作银幕上的戏剧包袱,何必那么放不下身段呢。再说,有什么比这样一部真人和假到不能再假的虚拟角色共同出演的电影,更适合来玩一场虚实难辨的戏中戏呢。
随着第四堵墙的倒塌,续集的世界观也从第一集发生了变化。布偶们的身份不同往日了,他们不再是从70年代秀里跳出来的虚拟明星,而是演变成了一个人种,就像白人黑人黄种人那样。没有人会对布偶走来走去感到惊讶,布偶甚至能担任中情局探员。这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比如木偶混进古拉格集中营假扮囚犯,典狱长居然看不出来,换了第一集,肯定要穿帮。
印度电影里的大量歌舞总被人吐槽,而没人对好莱坞卡通片里的歌舞反感,因为阿三的歌舞总是与情节硬生生割裂,顶多委婉地表达一些当下的情绪,比如热恋、欢快、激动等等,而好莱坞明星唱唱跳跳,与情节联系紧密,几乎就是把台词唱出来,把动作跳出来,把情节用一种喜剧化的方式来演绎,比如本片中求爱、争吵、盘问、内心独白,以及几场真正的表演。这其中有几段,都是本来可能拖慢节奏、导致闷场的地方,但配上了音乐,押上了韵,顿时有了张力和美感,因为情节在不断推进,只要你不是太缺音乐细胞,简直恨不得他们多唱一会儿。如果拍第三部,我比较期待的是歌舞段落能否承载更多的戏剧作用,一个精明的制片人,肯定会在这上面玩更多的花样。
比起上一集相对工整的正邪对抗,本集在主线之外火力凶猛,几乎变成了午夜脱口秀里演的那种讽刺剧。娱乐圈里的装腔作势不必多说,越狱题材电影,法国的劳工制度,新闻业的良知,美国人对欧洲的落后想象,警察搭档类电影,法国侦探(怀疑矛头指向《粉红豹》的克鲁索探长),全部遭受了一遍尽情的嘲弄。好笑的还有数之不尽的客串明星:一美,瓦叔,抖森,弯刀叔,嘎嘎女神,海耶克,还有美国传奇男歌手东尼·班尼顿,想必在美国影院里会不时引发惊呼和欢笑。遗憾的是,片中大多数笑料还是偏“内部”,若不是熟悉欧美文化和好莱坞生态,可能只能干笑几声。
直到影片结尾,布偶们仍然没有找回昔日的人气,场场爆满、好评如潮,是职业大盗买通报社和观众制造的假象。看到那一段我也有些失落,节目失控意外走红,再没有比这更俗套的励志桥段了,你看儿童片都不屑用了呢。布偶们在古拉格集中营找回了表演的价值,看似华丽喧嚣,背后却止不住的落寞。就好像一群不得志的文艺青年,关起门来自己搞个俱乐部,自娱自乐,总有点自欺欺人的悲凉。革命尚未成功,布偶仍需努力,且在下部续集见分晓,反正主角都是虚拟人物,不怕年岁渐高,也不怕片酬看涨,迪士尼你就可劲地续吧。(文/方聿南)
欢乐多
2014年7月19日14:26:33,没想到是动画片啊,这种喜剧不符合我的观点,不喜欢
失望,Kermit君戏份少,最后居然还对Piggy产生了感情,我不接受,你明明在访谈上说你们只是professional的同事关系!
第一部走情怀,第二部则是大狂欢,更像一个综艺节目大集锦,没什么故事,也没什么人物,但就是很欢乐。
笑点略低,但是Danny Trejo是整场的亮点啊!!跳舞那段简直萌爆了><
歌舞没有第一部好,只有Tina Fey勉强制造出笑点
明星很多,科洛!个人觉得一般,但好像muppets对美国人影响很大。
为什么客串的明星多了反而觉得不是太有意思。。。
適時出現的大牌cameo救了一切. Russell Tovey!!! 小狼!!! 小狼!!! 小狼!!!
其实还挺逗的各种非常冷得HHP 标签竟然有抖森这合适吗..
Super boring!!!!!!!!!!!!!!!!!!!!!!!!!!!!!!!!!!!!!!Argh!!!!!!!!!!!!
哇哇,客串的明星真是多。但可惜没有一个我的心头大爱。
哈哈哈,看了两遍
歌曲还是好听的,客串还是很多的。但故事略略不如第一部···
布偶欧洲大劫案。西伯利亚流放地无伴奏合唱和红军看守Tina Fey大亮,Celion Dion乱入也很开心。虽然像片头曲自嘲那样,剧情比上一集差不少,可是精彩布偶歌舞和零散爆笑段子还是欢乐无穷
比起2011年的前作《布偶大电影》,剧情更低幼了,扎堆客串的明星少了,主角与布偶的互动不那么来电了,再也欣赏不到艾米·亚当斯的甜美歌喉了,最重头戏的几处唱段也没那么声情并茂活力四射了,许多前作中机智的话题梗也变成了本作中如“请克里斯托弗·沃尔兹跳一段华尔兹”这样的超级冷梗
2014/03/25 看了一半离场赶别的电影去了...
保证你这辈子再也无法直视A Chorus Line,那个深牢里关的肯定是Josh Groban。
不用动脑的电影,剧情就是给小朋友们看的,还是有些小笑点的,譬如讽刺欧洲人工作模式这一点上~监狱的部分都挺逗的,当然我是为了看抖森“逃跑大师”来的~
小時候看muppets是因為愛他們 長大后才發現原來大人看是那麼好笑!! 好多jokes都要回家以後細細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