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碎的真相
看完法国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的剧情片《八音盒》,在长夜里无法安眠。一个匈牙利移民,年纪已长,在美国勤勉本分地独自抚养儿女成人,家庭和睦,温馨扑面,然而却被突如其来的战犯指控打破了和谐。明明没有一场血腥屠杀的戏份,然而法庭审案时证人以平静语言陈述杀戮,却令人不寒而栗、触目惊心。他们并不歇斯底里,揭开旧伤疤的伤口重新面对过往,也许已经习惯了撒盐的腌渍,可是那种脊背发凉的赶脚令原本自信的安妮无法为父亲辩护。让子女去面对父亲40年前所犯各种残忍罪行的细节,无疑是一种酷刑,无法预知的摧毁切割和锥心穿刺轮番来考验承受力。你曾经以为你最熟悉的信赖的敬爱的人,突然在几天之内形象坍塌,沦为禽兽。真相的证据是利刃,切开了施暴者的伪善之壳,暴露了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暴虐。在发现最后的犯罪证据时,甚至可以听到安妮心弦迸断的声音,拨开迷雾,他的身上赫然写着:凶残的种族清洗者。赎罪或者伪装根本无法解脱,安妮从根本不信—怀疑—震惊—坐实的心灵体验中收获到痛苦,也让我们再一次重新面对这黑暗的历史和人性。更值得深思的是,种族灭绝的大屠杀在过去了40年后,仍然有纳粹势力为密希里设法开脱。态度强硬的他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所有的冤魂将在这样寒冷的夜里不甘游走,拷问良知。女儿崩溃和暴行得脱,个体惨痛和家国悲剧,双虐的格调带着沉痛的冷冽。此片两处酸爽体验:一是法庭戏。抽丝剥茧,慢慢切割精神;二是前后氛围对比,升温至冲突高潮。主角表演令人过目不忘,尤其女主,代入感强。强推。(补)
2 ) 人在本体意义上有好坏吗?
一个好父亲就一定是个好职员吗?人的扮演角色之间可能的分立与矛盾,在每个人身上都时时展开着。再次感叹西方的法治制度,判人无罪,并不意味着说明其真的没有犯罪,只是从法律的程序角度说明证明你有罪失败,要怎样的理性才能达到啊!法律的快刀斩乱麻也只是无奈地从操作层面去解决了问题,而真正的公道,正义也只能存在于每个个体之心了,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正义,又要如何面对呢!
电影从政治切入,展开了宏观社会政治与微观家庭个人的辩证互动,结尾有点孱弱了,力度有点不足吧!
3 ) 骨子里的纳粹
本片开始,父女起舞,幸福的生活,顺便交代一句儿子比较普通以及其他家庭成员。
接着介绍律师女主工作干练有手段。随后切入正题,赶往老人的家。这里提了一句,丢不掉的旧裤子,做个暗示。
老人渐渐影响着孙子。
随后进入官司阶段,女主试图影响诉讼官,失败。
开庭第一证物是工作证件,律师起身发言,起初嗓音略略颤抖,但在面对证人时,迅速的进入状态。这时的情况,算是胶着。这里是身份说明。
当晚,家庭内出现了小小冲突。老人对孙子的灌输起了成效。
第二场交锋开始于法庭办公室,在庭上,律师询问老人是否赞同翻译,显得很细心。接着面对第二位证人貌似无可指摘的指控,对她的背景提出质疑,作为反击。这里是当街杀人。
第三位证人出场,律师的精神状态明显受到影响,但老人依旧坚定。此时律师再度质疑证人身份背景时,发现对方是个独身老者,甚至对共产党没有好感。这里是集体屠杀。
第四位证人进一步感染了观众,女律师无法提出质疑,老人冷静的观察了观众的反应,演了一出戏。
律师开始相信父亲是有罪的,但依旧拥抱了父亲。这时公公出了手,律师的公公,其实也许是个早就知情的人,立场也是在政治上的。“我认识的人里没有怪物。”
KGB的伪造技术似乎让案子出现了转机。实际上,KGB在对匈牙利有无得到这项技术上,只是做了一个暗示。
老人坚决不肯返回匈牙利,他说回去会死。
在匈牙利前往酒店的路上,旅行社的人询问律师是否会说匈牙利语时,司机看了看后视镜。实际上这足够暗示了,后面的对视有些多余。当晚,律师得到了文件,反戈一击,她握着拳头对公诉人讲:不是我爸爸!
公诉人指出了不合情理之处,但律师不愿相信。
律师来到了提波亲属家,看到了照片,回国后,那个音乐盒彻底昭示了一切。
此时的律师依旧对父亲心存依恋,然而在质询父亲时候,老人却说:那些共产党把你怎么了?律师明白了,父亲一直没有悔改,依旧从骨子里是个纳粹。所以他坚持反共,对孙子说不存在大屠杀。那个温情爱家的老人已经不存在了。老纳粹走出屋子,继续带坏下一代。他的动作就是纳粹。
律师大义灭亲。
如果国内拍一部这样的片子,子孙后代发现老人家曾是汪伪政府那种内部人员,又该怎么发展咧?
4 ) 你敢于面对曾经卑劣的自己吗?
第一次看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的影片就被触动到了,我和影片里的女儿一样选择相信父亲,一直到后来大幕揭开,我仍然无法相信,但却更佩服女儿的果敢和勇敢,在亲情和公正大义中选择了后者。一个人,有多复杂,他既可以是好父亲好外公好邻居,也可以是曾经毫无人性的恶魔。他无法直面自己曾经的恶行,选择拒不承认,是害怕承担相应的惩罚还是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
导演最后说的一段话就像是这部影片的画龙点睛:潜在的人性暴力倾向是我不断重复的主题,这并不是一部关于复仇的影片,而是一部关于记忆的影片。我认为并不需要去展示追踪和惩罚他们,那样做看上去意义不大,他们本应该在多年前受到惩罚。重要的还是去发现作为人类,他们怎么能犯下这样的罪行。
5 ) 面對歷史的態度:歷史真相與道德的辯證
《八音盒》和《烽火歲月》兩部電影都涉及了對歷史的記憶與遺忘。《八音盒》中女主角的父親對自己罪惡過去的刻意隱瞞與掩飾,以及對自己孫子美化大屠殺的企圖,都是試圖對過去進行淡忘;《烽火歲月》中,土耳其官方對亞美尼亞大屠殺的否認、Ali對過去歷史的扭曲看法和後來的對歷史乾脆不管不顧的態度,都是對過去的選擇性遺忘。然而,這種遺忘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正如《烽火歲月》中Raffi對Ali說,當年希特勒開展大屠殺,就是以無人記得亞美尼亞大屠殺為藉口,如果淡忘歷史,歷史的悲劇將會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時期一幕又一幕地上演。
同時,《八音盒》中真相的逐漸展開,也讓我意識到,階級、種族、政治立場和親情都有可能影響到我們對真相的追尋和細節的判斷,甚至可能讓我們被感情沖昏頭腦、失去理性。想要擺脫這些影響不容易,但是,只要不要放棄對歷史真相的找尋和信仰,那麼最終真相一定會水落石出。
但是,即便歷史真相的找尋會讓自己肝腸寸斷,甚至陷入四面楚歌的危機,我們也一樣要堅持嗎?這就關乎一個人的道德勇氣。如果對這段歷史真相孜孜不倦的叩問會導致自己面臨危險,這就說明這段真相相當重要,它關乎眾多人的利益和形象,敢於揭示它,就是敢於接受它,敢於接受它,也就是敢於反省它。古語叫“鑒往知來”,如果沒有對過去真切的了解,如何對當下有更好的分析,如何對未來有更好的規劃?敢於揭露歷史乃大無畏、大丈夫之舉,或許會遭人妒忌,但後人一定會銘感於心。最後,我想以法國作家加繆的一句話自勉:
“真理是神秘的、難以捉摸的,總需要被爭取的。自由是危險的,既難以承受又激動人心。就算事先瞭解了這條道路的漫長,我們也應當艱難卻堅決地朝著這兩個目標大步前行。”
6 ) 比德国纳粹还反犹的箭十字党
女主角的父亲作为箭十字党的“精英”党徒,所犯罪行无需多言。作为一名反人类的罪犯伪装身份逃匿到美国过起安逸的小日子,被揭穿身份后还能得到很多来自匈牙利国内以及美国纳粹支持者(如女主角的公公,感觉比纳粹还右,竟然告诉孙子大屠杀是不存在的)的帮助,现实令人扼腕。
作为二战时期匈牙利的法西斯组织,箭十字党打算屠杀掉布达佩斯城中残余的所有犹太人(在拉尔夫费恩斯主演的电影Sunshine中有详细描述),反倒是德军的一个师长实在看不过去,保护了一小部分犹太人。在布达佩斯,他们打退一个成建制的苏军突击工兵群,又在车站和罗马尼亚人白刃战,但是又借此机会屠杀犹太人,让党卫军不得不派出部队阻止他们的暴行,比德国纳粹还极右的箭十字。最可怕的是二战结束匈牙利gongchandang政府又把箭十字党的精英党徒收编继续从事镇压反抗运动。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秘密警察部门宣称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搜捕法西斯分子的同时,许多箭十字党掌权期间的旧警察和纳粹军官却受到了新政权的重用。这是因为,他们在旧政权下练就的那套抓捕、审讯和拷打犯人的本领在苏联顾问的眼中成了十分宝贵的“专业技能”,因此这些人便成了建设新政权的“有用资源”。当局规定这些人只要做出改变政治信仰的声明之后便可以编入政治警察局,继续从事他们的老本行。而他们当中也很少有人会拒绝苏联人的这种赏识。就这样,不仅当年纳粹政治警察的总部如今成了共产党政权秘密警察的总部,许多以往就在其中工作的纳粹政治警察竟也摇身一变成了共产党秘密警察的成员!”
箭十字党维基:
箭十字党(匈牙利语:Nyilaskeresztes Part Hungarista Mozgalom),为匈牙利的极右组织。
箭十字党本为1930年代匈牙利的种族主义运动,彷效德国纳粹党,后来在1935年组成其前身“国家希望党”,萨拉希·费伦茨为其主要领导人,1939年改组为箭十字党。箭十字本身就是马札儿人的古老标志,而且与纳粹党的卍字十分神似。在箭十字党的意识型态中,匈牙利人、德国人与日本人都是最强的种族,匈牙利必须基于匈牙利主义与基本价值,建立大匈牙利。在1939年的选举中,箭十字党拿下25%的选票与三十个国会席次。但是箭十字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霍尔蒂查禁,转为地下活动。
1944年德军侵入匈牙利,箭十字党的斯托尧伊于1944年3月出任亲德政府总理,但是在1945年3月由于苏联红军攻入布达佩斯,箭十字党的政权瓦解。战后,包括费伦茨·萨洛奇为首的箭十字党领导人都被以战争罪名处决。
发人深省,到底是亲亲相隐还是大义灭亲,这个选择留给观众来选择会不会更震撼?
反思:如果女兒利用「邪惡的庸常」這一論點替父親辯護呢?(讓大眾了解其父為平庸的納粹共犯事實,求減輕刑期。)如果這樣拍,是否(也許)能激起更多漣漪?
法庭戏真惊艳
有时通过证据的法律无法真正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犯过罪。通过庭审让观众再次感受纳粹的残忍,只听证人讲诉便已噤若寒蝉,悲痛不已,何况亲身经历过的人。
与伊利曼佐并列金熊奖,叙事节奏和悬疑保持的真好,法庭戏的展示有加夫拉斯外来者的视角,后边还居然连同法官也一起到了匈牙利取证开庭。起初被共党的造假栽赃迷惑,随后又被相对公正的裁决质疑,辩证的看人物为何能在两种制度的世界有如此之大的改变,相比结尾杰西卡兰格的美国式做法。法国文化蓝光。
①举证质证,交叉盘问,这种对抗制为法庭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实质正义可以退却,但程序正义不能退却②红色组织成员属于品格证据减分项,控辩双方可以借此质疑证人证言的可信性③国内有人教唆儿童否认大屠杀,国外有人通风报信助其脱罪,种族主义如同附骨之疽伴随人类④当获知真相的那一刻,背叛感和屈辱感一起涌来,无论从情感伦理还是职业要求来说都是可以令人瞬间崩溃的⑤匈牙利箭十字党是一个法西斯组织,青出于纳粹而胜于纳粹
par arte
3.5加华斯的运气还挺好的,几部比较不错的作品都拿了三大影展和奥斯卡的大奖,这部八音盒有我喜欢的法庭戏,但感觉设计太刻意了,主题先行,故事转折缺乏过渡,最后的悬念也没啥惊喜,最不满意就是结尾假大空主旋律,我想如果女儿不举报父亲也许影片的震撼力会再上个档次。
这片感觉和大失踪一样。前面开头挺平淡的,中间特别有劲,家庭与民法的讨论,顺便带着一种独属于亲缘关系中的权衡,让人看的是暗流涌动,十分精彩。可惜就是后面来缺了一点东西。但个人眼中也值四星了。(现在来看加夫拉斯的巅峰,真的就是他成名作《焦点新闻》了,全程高潮,哈哈)
时间可以重塑一个人和他的家庭,但时间也见证了一个魔鬼的诞生。共享了美好时光的女儿甘心为他辩护,却在寻回另一段时间的过程中唾弃了这个魔鬼。所有事件都系于父亲身上,却将矛盾转到了女儿心中,产生了爆炸性的纠结和心疼。
情緒一波三折,真真假假分不清,懷疑,同情,激動,震驚。若是開放結局就更好了。是戰爭導致了戰犯的存在還是反過來?把共產主義和納粹都批判了。女主演得很棒。
杰西卡兰格塑造了一个专业强悍的中性化的律师,因为是帮父亲辩护,所以情感戏也在主线的专业戏中完成了,不用像《斯隆女士》那样还有买春的类偶像剧情节,折痕难得,杰西卡兰格也带来了有一次脱胎换骨的老辣表演。这电影里她有一场爆发戏,是全程背影,从悲愤地走向窗子,再到怒气的说出stop制止身边的人继续谈论案情,全程她的脸部一角都没有露出来,但这个情绪完整的传递出来,而这样的设计更凸显了这个人物的个性。准确而又好看是这部电影的特点,你看影后玛丽托罗可西可那么短暂的表演都精湛又符合主题。
卧槽好厉害的编剧!前二十分钟平淡无奇,突然一进入法庭辩论桥段让人紧张沉重,不用闪回只有证人供述也能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不亚于《刺杀肯尼迪》
三星半,一反加夫拉斯阴谋论的剧情通例,片中的指控实际是坐实的,但问题是暧昧性过早的被简单粗暴的剧作技巧破坏了(俯卧撑的铺垫),法官的正直和犹太人身份之间的张力也被忽略。最大的亮点在于法庭戏并非曲折离奇的精彩,却是清晰的表现可双方的辩护策略,从而显现出意识形态的割裂对普世价值的湮没,女律师每每面对控方证人的陈述和指认都在利用对方的地缘身份来建立证词的不可信度,放到今天就是小粉红们的“境外势力”学啊,透过这个人物电影在揭示冷战背景下一种政治正确的举国意识。
观影囫囵期,裸看无字幕,金熊金虱金鬃驴,看过好充逼~
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对暴行的控诉并非出于受害者之“眼”(如同韩国电影经常做的那样),而是以主角的身份让观众不自觉地代入到对看似无辜的父亲的认同上,再通过一系列证据的逐步加码彻底摧毁主角一方的心理防线。最终的八音盒只有由“女儿”发现才能更为有力而悲怆地让“女儿”和代入女儿感情的观众体会到身在某种体制中的父亲的冷血和残酷,否则就会成为侦探断案最后关节的机械降神。可以说,在剧本层面上,本片做到了极致。
震憾的結局......這音樂盒太精致了引出的太殘酷.....男主眼神太精彩.....無怪勇度爸能演得這麼好, 原來他有位這樣的父親.....
一切都建立在预设的逻辑前提下,但影片依然不失精彩,加华斯拍得政治片都挺对我口味
为了看Jessica Lange下了720P ,20年前虽然年轻,但远没有在美国怪谈里的霸气。与一级恐惧异曲同工。
4.5,201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