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伪迷们,继续萎靡吧!
这是真正的星爷的片子,真诚和用心的片子。他本是一个严肃很深沉的人。这个小题材本身也是沉重和严肃的,能拍的如此周氏和舒心,有很多伪迷们非说这是爸爸再爱我一次似的煽情之作,附迎商业之作,只能说明“煽情”二字已经被这个虚假的社会彻底玷污了,也说明有一大批影迷并非周星驰的影迷,而是某种风格、主义的影迷。连星爷本人都从未认可什么后现代,或自封什么无厘头,正如片中小星仔自我反省时说的一样,七仔从来没说过自己有超能力,是不是我错怪他了呢?我就知道嘛!一定是我错了!没错,这就是星爷,落寞失望地回到家后依旧会遇见惊喜的星爷!
说这部是个儿童片,故事简单,没错,它适合全家老小一起去看,注意不仅仅适合小朋友去看,也适合像我这样30岁的老青年哦,您不觉得这很难得吗?当今这个既黄又暴力的年代,还有几部电影是适合老少一家人去看,而又不恶心的?口口声声说是拍給儿童看的,你以为你比儿童聪明多少,也不过是被洗残了的脑袋加装了一堆厚黑哲学的奇怪生物而已!你活的真不如你小时候真实!学学周星驰,虽然他坐在那么高的楼顶上,还有悠扬的吉他,但我依然能看到他是在趴伏着看这个世界!一个最优秀的电影人今天还能一贯坚持着这种低姿态本身就让我辈敬仰如那个什么什么。。奉劝不喜欢儿童的人们还是去看张艺谋大人之流动辄天下黎民的大手笔吧!
故事简单就不是好故事吗?你听过一句半话的故事吗?相信你也听不懂,你属于三国时的人物,满肚子弯弯肠子,已经不适合过简单的生活了,也不能怪你,这个社会本来就是把一加一一样简单的事情非得扭曲成了低劣和无耻的复杂!
星爷关注的一向是小人物的简单命运,这你不是不知道吧?看电影的时候是和一个80年代的精英一起,看到星星手握美女他就断言后面肯定搞定了女老师,我说怎么会呢?人家说,你看吧,他不可能一直是民工,他有成功的潜质。这就是标准的伪迷!这个电影不能不让他失望,但人家依然坚持对星爷仍寄以厚望!呜呼哀哉,无语了,还是洗洗睡吧。
看到大概一半的影评和跟帖让我很生气,我不知道他们到底要什么?但我知道这正是我想象中的星片,一贯认可的星爷!我相信历久沉练的“周星驰”这三字招牌足以抵挡所有的非议,《少林足球》当时我也有失望,但现在看来就算这部电影仍是经得住细嚼回味的。时间会让丫闭嘴!面对那一半倒周的,江郎才尽之类的论调,我只感觉一种油然而生的心理优越感!
竟然还有人骂毁坏大陆人的形象,不懂中国国情乱拍,说什么到大陆圈钱,越来越商业之类,我倒!你有大陆生活,你来拍吧,或者你请大陆导演来拍吧!一个苹果削到只剩核了也要給你抢走。那一部星片不是商业片的?没听说他是拍文艺片出身的,但我依然不觉得他的片子可以和黄金甲黄金粥等大腕媲美。都不值得反击,一帮伪星迷(萎靡)!
“虽然我们穷,但是我们不说谎话,不吹牛,不打架,好好学习,将来长大成人,做一个社会的栋梁之才!”
若听其他人这么说话会觉得很cctv很装B,可是听周星星重复说出来你不觉得很真挚,很真诚吗?这种质朴的人文关注也只有看星爷的片子才会感受到。如果国人都能像他说的那样活的坦荡点,对人对己真诚点,我们的幸福指数也不会和金钱成反比了!相信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关注那个一边纯情一边乱交的阿娇妹妹了!
没错,在这样的社会,我的志愿也是做个“穷人”,志在活的坦荡!
唉,这个,就连这个基本上也很难!
(PS:不得不发,仓促而成,仅为我一家之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意的可以跟帖或开帖言说,这点自由还是有的!)
2 ) 第三刀
“喏, 那个家伙装着个猪头居然说自己是猪八戒!”
“哇!大哥,你化这个妆就说自己是孙悟空喽?”
“给点儿专业精神好不好?你看,那些毛通通都开叉了,头上象戴了两块年糕似的,出来混饭吃得花点本钱嘛!”
就是这样,我被这个孙悟空的造型吓到了。我是说《月光宝盒》。之前我的高中同学说:那片子很搞笑。那是1996年。选择不是很多的年代,“很搞笑”三个字足以打动一个傻不啦叽少年的心。然后我去租碟,然后我就被吓到了。孙悟空怎么可以长得这么丑。西游记的故事怎么可以改得这么乱七八糟。台词怎么可以这么莫名其妙。我不理解。尽管我一直在傻笑,但我觉得这片子让人不快,下意识的抵触。就像自家的毛巾被不相干的外人摸脏了,我表面上装作大方,心底很不爽。直到朱茵出来,我被雷到了。
一个女人的风情和一个女孩的清纯可爱,居然可以结合得这么完美。因为这个惊艳我硬着头皮看了下部《仙履奇缘》。估计是第一部的洗脑,让我渐渐适应了这莫名其妙的风格,我开始看得津津有味。坐在沙发里的姿势越来越放松,忽然觉得这样的天马行空,也未尝不可。这当然不是我看的第一部周星驰的片子,但绝对是让我对周星星这个人、对这个人的风格立碑铭记的电影。几年后我知道了这种风格叫“无厘头”。而同一时刻,最纯粹的无厘头电影正走向没落。
你看我又提到了往事,又在缅怀过去。这是现在看香港电影,或者说看曾经的香港电影人跨不过的一道坎儿。我们都有太多的回忆落在里面。从一个满脸严肃的时代潜移到一个嬉皮笑脸的时代,鱼龙混杂的“香港片儿”教给我们低俗的趣味。原来搞笑可以仅仅是为了搞笑。从小就被训练总结意义、总结中心思想的我们,学会放轻松,学会松弛面部。高雅和意义都滚蛋吧,现在我们需要一点儿简单纯粹的乐趣。我们都被这个神经兮兮的家伙逗乐了。当我们走出录像厅和碟店,一个人被我们记住,一个词汇被写入我们的词典。
然后网络出现,信息流窜。全民大话热潮在大江南北汹涌。新世纪的周星星同学被大伙儿兴高采烈地热爱。那时候我们刚学会网上聊天,刚学会在聊天室和OICQ上泡MM,刚学会用这样的句式作为开头:“曾经有一份XXX摆在我面前……”每个人都好像抱着一本周氏名言集锦,在没完没了的扯淡中幻想某个ID后面真实的脸。新世纪的周星星同学被大伙儿兴高采烈地捧上神坛。星爷,星爷,大伙儿开始这么称呼。一个扔掉端庄开始集体狂欢的时代,由这样一个总是没个正形儿的人扯开大幕热热闹闹地上演。
这样一个总没正形儿的人他成了王,喜剧之王。但我拒绝叫他星爷。就像我始终坚持《喜剧之王》是周星星作品的巅峰,我始终坚持把他称为星仔而不是星爷。星爷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而星仔活在我们身边。那些由星仔一一化身的小人物里面,有我们无尽的欢笑,也有我们的疼痛泪水。《破坏之王》里他在讥笑中抬不起头,让打小自卑敏感、感情受挫的我们不停地揉眼睛;《国产凌凌漆》里他穿过子弹去摘一朵花,让我们大笑后又凝重;《喜剧之王》里他大喊一声“我养你啊”,让我们终于再也抑制不住眼圈一红。在变化应接不暇什么都无法把握的新时代,这些低级趣味和小感动,让我们得以忘却生活中的烦心劳累,得到短暂的慰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笑着面对生活,相信最卑微的咸鱼也会有翻身的一天。
那时候我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就是这样的低级趣味会带来那么深远的影响。多年后我们再看那些韩国的喜剧电影,不由嗤之以鼻——这样的插科打诨,这样的包袱笑料,早很多年前我们的无厘头电影就已经玩腻了。虽然随着香港电影的没落,我们越来越难看到纯粹的无厘头,越来越难看到有新意的喜剧,但无厘头的种子已经四处播下。多年后我们反观自身,发现随着无厘头成长起来的一代,举手投足开口说话都带着周星星的影子。
所以像我这样生在改革后长在彩旗下的人,就这样被不可救药地毒害。就这样我成为一个形而下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虚无感的人,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像我们热爱的周星星同学一样总是没个正形儿,总是在该严肃的时候严肃不起来,又在不该笑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大笑。就这样再也无法一本正经道貌岸然,面对假大空装作无动于衷。周星星授予了我们,三把虚无之刀,一把用来斩断形而上的思考,一把用来将那些假模假样的东西解构得支离破碎,一把用来痛痛快快地朝那些装逼遭雷劈的人捅上一刀。
周星星给了我们刀,但是我们都没有回报。我忘了是什么时候和在哪里看到这种说法:我们都欠周星驰三刀。很形象的说法,事实也是如此。录像厅和盗版碟时代,我们都是抢劫周星星的帮凶。在碟机前,在电脑前,我们赤裸裸地抢劫了一个人应得的利益。一个我们喜欢得着迷的人,一个给予我们数不清的欢乐的人。现实中对忘恩负义这个成语最好的注解。许多年后我们才意识到对这个人的伤害,伤害已经无法弥补。我们只能希望这三刀有机会可以还。于是我们第一次花钱买票走进电影院,坐下来看《少林足球》。然后我们又举着棒棒糖被《功夫》砍了第二刀。今天当我们终于挨了第三刀,《长江七号》,它结结实实地割痛了我。
太痛了。在最纯正的无厘头电影伴随着背后的香港电影一同没落的年代,我们多么渴望周星星能让我们的欢愉得以延续,多么渴望他像曾经那样,驾着七色的云彩到来,把我们从乏味无趣之中带走、从卑微无望之中拯救。我们渴望在黑暗中笑得没心没肺,把刚喝下的水一口喷在前排的脑袋上;渴望把漫长平庸的一生中的两个小时,抽出来点燃发光。我们已经不奢求改变人生虚无这个残酷真相了,我们只是想要两个小时的跳离和超脱,只要两个小时。多么小的要求。
当散场的灯光亮起,我的脑海中响起一首歌,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没有人能够永远地拯救我们,即使是王。我知道终会有这么一天的。我猜到了这结局,可我却没有猜到它会来得这么快。以前他跑都跑得那么帅,现在他让我意识到,经过这么多年,我回来要找的不是他,而是那种草根的真实感觉。而他,已经不在我身边。我终于无可奈何地承认:他已经不再是星仔,他早已成了星爷,成了王。我都懒得说出到底是什么地方不一样了,但感觉就是这么实实在在的,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
有失落感,有背离感,但不害怕。因为我钻进自己的胸腔,许多人的胸腔,我看着这个那个椰子,我看见了他曾经在我们心里留下的种子,无厘头的种子。即使成为王的他已经对这三个字不屑一顾,但他曾经留下的东西却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生长。就像我们每一天说着的话,聊过的天,就像我们在网络上的举手投足,发帖和回帖,就像我们面对生活困顿的嘲笑和自嘲,我们已经这么无厘头了,即使没有他,即使以后他的电影再不值得我们带着期望去膜拜,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解构生活之刀、后现代之道。
第三刀,失望又满足。按着伤口我终于可以说:欠你的三刀,我还清了。
3 ) 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偷不抢。
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偷不抢。星爷影片里灌输给小狄的原则啊。他虽然严苛,但是对孩子的爱一点都不少。夏天开着电风扇,没电了,他给孩子扇扇子,小狄在学校上学,他去工地任劳任怨。把苹果削好让小狄吃。就像生活中的很多父母,他们可能不善言谈,他们可能有点苛刻,但是他们的爱从来不少,他们不舍的吃,不舍的穿,但是孩子需要的他们都会去弄,他们知道自己吃了没有知识的苦,就会让孩子避免这条弯路。他们可能不懂得很多大道理,但是却能说出最朴实的话,并且以身作则。
4 ) 抒情风的星爷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真的对星爷感到诧异,与他以往的电影风格完全不同,这次走的是抒情路线,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发现星爷真的不再是那个浮夸搞笑的周星驰了,而他的电影风格似乎也从这时候开始发生了转变!而事实证明,无论转变与否,星爷的电影都是有一定的可观度的!
就像长江七号,围绕着贫穷的父子俩展开,然后一只外太空萌物进入了他们的生活,虽背景做了贫穷的铺垫,但其实整个节奏还算轻松,时不时也会冒出星爷的幽默风格,同时父子俩,孩子与长江七号,父亲与老师,感情刻画的都很细腻自然,处处充满着温情,淡淡的,却如温流般很温暖!
很久以后才知道那个调皮得男孩竟然是个女孩,应该是最小的星女郎了吧,题材很新颖,长江七号毛绒玩具至今还可以看到,很佩服星爷!
5 ) 复制版的周星驰
看到徐娇演的小儿子,简直就是缩小版的周星驰,不知道是谁导演是谁监制,是谁编剧,基本上这部电影就是把周星驰的经典表情,动作啊,剧情,什么的,全部复制一遍,其实周星驰的喜剧走到那时候感觉已经走向了瓶颈,几部接下来的电影并没有早期的各种无厘头的新梗,而是一直在复制粘贴复制粘贴,并看不出新意来,视觉感觉有些疲劳。那些曾经捧腹爆笑的时代也好象一去不复返了。
6 ) 小男孩成长史
小狄(徐娇 饰)是一个在贵族学校念书的穷孩子。他诚实善良,却总是遭到富家子的欺负和嘲笑。小狄和爸爸(周星驰 饰)住在一所废弃的旧房子里,爸爸每天拼命的工作,就是为了让他念好书,将来出人头地。
平日,小狄总是很乖,就算体育课因为没有运动鞋而被老师罚站,他也从不埋怨爸爸。可是这一次,为了一个大家都有的玩具,小狄跟爸爸发起脾气来。爸爸买不起,就在垃圾堆里捡了一个“球”给儿子玩。谁知,这个透明的小球却变成一只活泼可爱,拥有超能力的太空狗。小狄欣喜极若狂,给他取名叫“长江七号”。小狄梦想着用七仔的超能力考100分,却没想到七仔非但没有帮到他,却让他得了个零蛋。他偷偷修改了成绩单,跟爸爸说了一次谎。爸爸大怒,小狄离家出走,赌气要凭真本事考好成绩给爸爸看。谁知,正当小狄笑着,拿着成绩单的时候,工地发生事故,爸爸从楼上摔了下来…
你们的良心都被恶搞吃干净了
我竟然没有打分?记得这个电影还蛮可爱的。故事情节比现在好多电影好太多了,演员演技都很好。
看周星驰的电影,感受的是一种善良。表现小人物的辛酸,给予小人物以希望。
曾经一度以为徐娇是男孩子的举手。长江七号好萌啊!
其实周一直在创新和思考,在电影里加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同期的片子,有哪一个大导演,把镜头对准了农民工这个城市的无声背景?
周星驰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一只外星小狗的故事。
"爸爸,天上好像有飞碟~ 儿子,那是你眼睛里的眼屎~" 娱乐至上,贺岁片就应该这样,有哭有笑,很放松,适合减压!适合很多人一起看个个笑的像个傻逼似的……
你相信我看这部片看哭了吗。我真的太敏感。
挺好看的电影啊,长江七号很可爱*^o^*,家里还留着公仔呢,徐娇演得假小子真不错
这个电影当时特别火,我看完之后,除了感觉七仔挺可爱,其他没有太大感觉。
巨讨厌这部片!巨讨厌!还有那个丑死的公仔!
不一样的星爷也不错,7仔很萌,偶尔看一下这种的,让心情放松,感觉还可以。
还是挺感人的片子
啥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满大街到处都是七仔玩偶。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做作到极点。星爷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他脱离底层太久,只剩下空洞无力简单粗暴的穷富、善恶、好坏两分法。富人一律丑角,仙女一律仙女。不再草根的星爷。
电影是感人的,但不够吸引人!
徐娇小时候就是个男孩子,现在好像很喜欢cosplay,七仔很可爱。
怎么说呢,大家都在骂,我想说两句好听的,可不知道从哪说起。
这部电影看哭了唉七仔真的好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