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刷完了这部剧,看的时候给我气的😂--这个孬种居然打女人,这个渣男太不负责任了。。。之类的。看完发现其实这部剧里的几个主要人物都很悲催。因为本剧里的女性是非常重要的主导角色,所以重点说说几个女性。
1. 凯。凯的死是打开整个故事的引子,然而对凯的描述几乎完全是回忆和他人的讲述。凯的童年和背景没有在剧里交代,对她的描述也多数停留在美丽妖娆,能吸引无数男人的层面。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凯十分滥情,但学生时代凯却始终和布奇是一对情侣,对其他人却没有像对布奇一样,虽然她和其他几人也很可能有性关系,但对她来说布奇还是最不同的。可是长大后的凯却连孩子都不知道是谁的,可见凯的滥情,流连于无数男人之间,是后来的。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鉴于这六人的小团体没一个正常人,再加上凯给儿子喝加了镇静剂的牛奶,基本可以断定凯在某些方面也有癖好或者缺陷,并且很可能是由于童年遭受的虐待。
凯会让人迷恋她的能力就和她的气味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能因此她并不懂被爱是多珍贵的事。但后来的变化大概她也是在失去了真正的爱人以后用数量弥补质量了吧。纯属猜测不喜勿喷)
2. 伊莲娜。我个人认为伊莲娜是整部剧里最悲催的人物,她没有得到过亲生父母的爱,养母的爱也未能拯救她。从小被母亲抛弃(通过其与父母的合照,父亲把母亲都剪掉了猜测大概母亲离他们而去了),父亲对她丝毫不关心如同陌生人,伊莲娜患上了依恋障碍。患有依恋障碍的人很难与别人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而她对罗门的依恋很可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学生时代她被罗门,布奇和调香师(名字忘了)团团围住,很可能是被罗门强奸过,所以小伊莲娜坐在罗门自行车后座上问所以现在你是我男朋友了吗。伊莲娜从未经历过亲密的关系,所以她以为这就是爱并紧紧抓住了这段关系。然而罗门并不爱她,罗门爱的是凯。后来伊莲娜与罗门结婚,每次罗门被布奇侮辱都会暴打伊莲娜,她也从来没有反抗,没有离开罗门,进一步印证了伊莲娜对别人畸形的依恋关系。
同时爹不疼娘不爱的伊莲娜十分羡慕天天有妈妈来接的小男孩梅尔藤,从调香师的狗狗实验得到启发,伙同无条件爱着她的无牙仔杀了小男孩取香,鸠占鹊巢取而代之。然而与养母的亲密关系对她来说大概更像是一种模仿,对梅尔藤和母亲亲密关系的模仿,伊莲娜在做母亲以前完全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爱别人。并且在梅尔藤的香水用光以后,她对养母来说又像是陌生人了。
唯一爱着伊莲娜的无牙仔一直被伊莲娜无视。她并不是不知道无牙仔对自己好,但她无法感受正常的爱,于是对无牙仔进行了利用。
3. 西蒙警探。女警探同样拥有悲惨缺爱的童年,母亲把她关在家里自己却几天不回来,父亲看来是不负责任的跑掉了(猜测),她想要出去找妈妈而从窗户跳下来摔在地上。种种挣扎获得妈妈的爱却以失败告终,最后还是被送进了福利院并在里面长大。这解释了为什么不论渣男上司如何无情的对待她,她都偏执的想要他回到自己身边。因为她渴望被爱,渴望自己的孩子被父亲和母亲爱着,不想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可偏偏她爱上的这个人大错特错,他只是玩玩而已并未爱过她。这对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的西蒙无异于失去最后一根好不容易抓住的救命稻草,于是她疯狂地想要占有渣男上司,即使是用香气迷惑,即使杀人也在所不惜。从这一点上来讲,西蒙与伊莲娜无异了:为了紧紧抓住那被爱的错觉,杀人也只是必要的手段而已。
4.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跟上面几位不同的是,她有妈妈,而且把她养大了。但倒霉的是这个妈妈选择性无视,眼里只有自己残疾的人见人爱的妹妹,对自己却冷漠到好像自己是只蚂蚁。于是缺爱的心理医生为了得到爱也变态了。更可怕的是这个变态十分有文化,研究透了心理学以后操控别人为实现自己也“人见人爱”的远大理想而不惜杀掉自己的亲妹妹。剧最后心理医生已经参透了爱的本质,但她却无法回头了,因为被爱就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她停不下来。
其实剧情对心理医生的介绍比较少,使得人物不够丰满,动机虽然合理,但是有种剧情转弯太快观众要被甩下车去的感觉。
剧中几乎所有人的共同点都是渴望得到爱,母亲的爱,情人的爱,太渴望又得不到,以至成为一种巨大的欲望和偏执。
缺爱的人总归是寂寞的,而太寂寞的人总是脆弱的
如果爱是一种气味的话,我们恐怕一直都在追随这种气味。幼犬迷恋母亲身上的气味,盲目地跟随带着母亲气味的人类;丧子的母亲迷恋孩子身上的气味而收养了喷着"香水"的伊莲娜。我们都是简单的嗅觉生物,轻易地就被爱所操控。
娜嘉也许是个幸运的意外,失去嗅觉让她免于被幕后的心理师操纵,然而人性里对爱的渴望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地终止。从小缺爱的人终归是不完整的,娜嘉始终想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一个母亲不会把自己锁在家里,一个人在阳台上骑车徘徊的童年; 一个不需要出去找寻母亲从楼上摔下失去嗅觉的童年。
缺爱的人总归是寂寞的,而寂寞的人总是脆弱的。调香师可以温柔残忍地和芭蕾舞者用厌食的药剂换取她身上的体香,可以轻而易举地说服白发苍苍的寂寞老妇人...而最最可悲的却是阅人无数,为了调制出香水不惜杀人的心理师。影片的最后,她说 --
人们以为
爱很美
但事实不然
爱不过是
一个字
爱有成千上万种形式
有充满占有欲的爱
毁灭性的爱
还有会使人消灭的爱
这世上多的是因爱生恨,因爱生妒,因爱生邪念的故事。爱不过是一个字,但遇上了不同的人,却也有了不同的机缘。
一开始脸盲严重,除了萨宾只记住了布彻,他太帅了,去看演员表想认识新帅哥,结果发现是freddy那个小渣男,我的眼镜啊。最近喜欢的两个男的都叫布彻。
一开始你在拼命好奇真凶,后边你却发现人人都是凶手,比较意外的是警局那个男的,可能脸盲的原因,之前没怎么留意他,有点突然。结局还蛮意外的,不用第二季,这样就很有趣。几个觉得刻板印象的地方,女主和上司,后者确实渣男,可是,为什么这种故事里,女性永远都想要孩子,这难道不是刻板印象吗?女性就不能讨厌孩子吗?有孩子必须确定关系吗?其次,原生家庭的影响简直就是个筐。男性家暴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吧,家暴男可以是好爸爸,少年犯女人绝不是好母亲,这是一个女性对同类的歧视。最爽的地方是女主怼性骚扰那里。关于女主是否爱错人了,我真的理解她,喜欢不可能的人最安全了,你偶尔可能试想可能性,但是内心深处更愿意保持现状,即使如此,你也依旧愤怒于对方也这样想。她搭档真的人很好,我心动了,若是以前我肯定和女主一样固执,可是到了现在,如果是我,我一定会留住他。或许是因为没有嗅觉吧,女主潜意识无法察觉到上司和她不合拍。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每个人都是杀手,调香师才是人生赢家,用嗅觉掌控他人。
今年看的东西,总是在讨论人与人的关系,比如美丽新世界,我的观点依旧,不要因为一时的孤独而试图寻求与他人的连结。
其他一些乱七八糟
心疼莫顿那个可爱的小男孩
我居然有点吃布彻和小女孩这一对,这孩子真是惹人爱,固执倔强,勇敢坚定,又知道什么才是爱。
欧陆剧和美剧里的女警,基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套路。前者总是那些无法做普通人的人,孤儿沟通困难性格偏执等,这些让他们能力优秀。后者,单身母亲学霸富二代等,她们的优秀来自奋斗。
超好看德剧,力荐,为下季埋下伏笔
本季主题是爱,人人都渴望被爱,所以,为了被爱,配了支无敌想香水,前调吸引激情,中调复杂沉沦,后调温和,纯真,阳光,快乐
高超的作案方法,贯穿十几岁到成年的故事,人人都有故事,夹杂渴望,欲望,爱,语言操控的调香师,没有确定的证据,好期待下一季的故事
本剧交叉叙述,有过去,有现在,该讲的剧情都讲了,伊莉娜渴望母爱,杀了小男孩,用了香水,夺走了他的妈妈,心理医生渴望被妈妈爱,渴望被所有人爱,拿到了无敌香水,女主渴望获得男主的爱,使用两次香水,无牙仔对伊莉娜无私奉献的爱,罗门对伊莉娜占有控制的爱,伊莉娜的依赖和被虐倾向,每个人物都特征明显,完善完整的描写出来了
喜欢留白和构图,太多可以猜想又确定的事实
人的嗅觉真的能在互动中有这么重的作用么?
(并不是针对这部剧的剧评,是看了剧,电影和小说之后的一些杂感)
其实从最开始我和前男友对电影《香水》截然不同的观后感,我们的结果走向就已经初见端倪了。 电影是他推荐给我的,他说,葛奴乙收集了这么多女孩的气味,终究还是比不上他最初喜欢上的那个卖杏的女孩,香水可以使他得到一切却再也无法得到那个女孩。 然而我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却是葛奴乙准备去出生地赴死的时候旁白说的几句话:“只有一件事是香水做不到的,它无法使他如常人一般爱与被爱,那就都见鬼去吧,他想,这世界,这香水,和他自己,都见鬼去吧”。 发生分歧之后我去读了《香水》的原著,发现刑场上葛奴乙回忆起最初的女孩这一片段是电影导演的画蛇添足。原著里更着重写葛奴乙自身没有气味,他最初给自己制作香水是为了让自己有气味,可以在人群中不突兀。他整个香水的制作,相当于一种对于自我的探寻,寻找能让自己被认可的方法,或者说是被爱的方法。 我把我的观点跟他说了之后他不置可否,当时他的观点让我很介意,因为他有一个没有在一起却一直放不下的“初恋”,他的观点映射了他的经历及他对于那个女生的想法。现在想想他真的是个恋爱脑,什么电影在他理解里主旨总能扯到爱情上,《七宗罪》也是,他看完给的影评是“我可以赢,但我更想输”,最后男主开枪是因为对那个女的的爱,为了给她报仇。 跑题了,继续说回《香水》。 去年德国出了个剧版的《香水》,故事完全不一样,但是都是杀人制香,整个的逻辑十分的精妙,二刷发现了很多令人拍手叫绝的细节,这里暂且不提,单说一下剧里面提到原著的部分。 六个嗅觉异于常人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社团,在徐四金小说《香水》的启发下找到了提取气味的新方法。多年后,其中一人被杀,其余五人被列为嫌疑人,警察在其中一人的家里搜到了《香水》一书,发觉杀人手法与书中一致,分别问这五个人《香水》讲了什么,五个人的回答十分迥异,却也映射了他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
调香师是这六个人里对于气味研究最深的人(并且很可能是整部剧的大BOSS),他对于嗅觉最重视,香水也都是由他制作,在他看来这本书是在讲嗅觉上的愉悦。
罗门一直爱着凯,然而他并没有得到凯的爱,只能把这份感情转移到伊莲娜身上,却畸形成了家暴。他觉着自己无法被爱,可实际上他才是个不会爱的怪物。
伊莲娜的父亲对于女性充满憎恨,照片上她的母亲都被剪掉,他对于女儿的控制欲很强,不允许她晚归,不允许她打扮。从小生活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且母爱缺失,伊莲娜对人畏惧又顺从,最初被强奸却没有报警,后来被罗门家暴也一直隐忍。是香水给了她离开父亲的力量,那个小男孩气味的香水帮她讨得了小男孩妈妈的欢心,她有了“妈妈”,摆脱了父亲。所以我这时候就开始推测凯是不是也是被她杀了做香水用以摆脱罗门的家暴。
没牙仔因为牙齿的问题从小就被大家排挤,没人喜欢他,没人愿意跟他玩,他正像一个没有气味的无名小卒。那么是否是他希望依靠香水赢得别人的喜爱呢?
布奇的母亲在他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对他有过性侵,他有一个糟糕的母亲,他对于不负责任的母亲有一种天然的仇恨,对于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又充满同情,他对于珍珠和珍珠女儿的态度正反映了这一点。 说这部剧逻辑严密不是没有道理的,单从这几句对话就让人开始推测每个人的杀人动机,且有理有据。 不同的看法隐藏着不同的过往,对于一本书,一部剧,一部电影的观感真的是很个性化的,我不喜欢用“书评”“影评”这种词,有点居高临下了,如果是从写作手法,镜头运用等技术层面还是可以“评”的,但是理解就真的见仁见智了。
一个求爱不得的人,创造出能让所有人屈服的东西,结果会是怎样?
由于这个概念实在太带感,以至于网飞大大在相隔12年之后,把它拍成了一个6集片。
主题还是那个主题,只不过背景放在了现代。
尺度更大,三观更迷,不建议在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或是有爸妈在场的情况下观看。
因为剧中的画面都是这样、那样的。(打马赛克太麻烦,就不截图给你们看了)
香水
Parfum Season 1
一个红发女歌手死在自家泳池里,死状蹊跷。
不仅头发被剃光,腋下腺体和生殖器被摘掉,甚至连排泄的粪便都被凶手带走了。(真重口啊!)
你要是看过电影版《香水》,那恭喜你比剧里的警察还聪明,这就是所谓的“取香”。
作为性犯罪专家的女探员前来调查,按常规先从女歌手的人际关系入手。
可没想到她的私生活相当糜烂。
单是卧室的床垫上,就检测出超过50个男人的精液。
因为女歌手生性放荡,热衷睡粉。
每次演唱会结束,她都会挑个男人回家过夜。
而令人惊奇的是,没有一个男人能抵挡得了她的魅力。
这种魅力,后来也被女探员用“胸罩实验”证实了。
她蒙住男同事们的眼睛,让他们分别闻四个不同的胸罩,选出自己最想约会的对象。
结果不出所料,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女歌手。
这说明,所谓生理上的吸引,大部分时间都是嗅觉作祟。
如果能将女歌手的味道提取出来,制成香水,那绝壁是催情良药啊!
显然有人这样做了。
在女歌手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有5个人嫌疑最大。
他们曾经是同学,一起组过一个“制香小队”。
而他们也的确值得怀疑:
出轨男
虽然老婆人美腰细,他却一直迷恋女歌手,是她众多情人之一。
作为尸体的第一发现人,他哭得最凶。
但爱之深恨之切,谁知道他会不会因爱生恨呢?
冷淡女
出轨男的老婆,因被出轨男强奸而跟他结婚。(这什么逻辑!)
不仅如此,她默许老公出轨,还忍受他的家暴,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皮条客
上学时与女歌手是炮友,长大后开了家妓院。
因为小时候被亲妈性侵,因此脾气暴躁,性格古怪,仇恨且物化女性。
无牙仔
小时候因为牙齿不好被嘲笑,长大后因性无能而抑郁,经常需要心理医生的疏导。
这种人,很有可能成为性犯罪杀人狂。
调香师
对气味极其敏感的制香专家。
他似乎对制香之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但往往看似无辜的人,更值得注意。
看了一圈,个个都像凶手。
女探员也没辙,只能把他们暗中监视起来。
然而,这边凶手是谁还没个头绪,那边命案就又发生了。
先是死了一个给皮条客打工的妓女。
接着,给无牙仔看病的心理医生的妹妹也遇害了。
这两人的死法跟女歌手一模一样。
三个人,三种味道,成为了香水的前调、中调、后调。
只需一滴,就能让人疯狂。
而唯一与三个死者都有关联的,正是无牙仔。
那么,凶手是他吗?
就不跟你们剧透了。
作为一部改编剧,这部《香水》并不是简单地把原作的故事拿到现代来,再拍一遍。
而是在掌握精髓的基础上,再次加工,让它既依托原内核,却又讲着不同的故事。
这才是合格的改编。
这种不同,首先体现在悬疑感上。
电影版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凶手是谁,而剧版则是设下了几个嫌疑人,再通过抽丝剥茧的探案过程慢慢推进。
其中,每个人都有动机有秘密,让你不到最后一秒,根本猜不到真凶是谁。
典型本格派推理的套路。
另外,线索也不是一下子都给到你,而是通过闪回跳转,一点点拼凑出故事的全貌,让人有种探索的乐趣,和“恍然大明白”的感受。
这种叙事方式非常考验功力。
而这剧的导演恰恰特别擅长多线叙述。
这不是巧了么!
所以在看剧的时候,不管你前期多脸盲,后期也能把人物关系搞得清清楚楚。
剧中有两处明显致敬了原版。
一是女探员在办公室看《香水》的电影。
另一个就是贯穿始终的《香水》原著小说。
这段处理非常高明。
通过5个嫌疑人对小说不同的讲述,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展露无疑。
既省事,又点题。
另外,剧中的镜头相当精致、准确,透着电影感。
比如开场的一幕,头发飞舞的镜头,真是有种变态的诗意呢。
而在展现“现在”与“过去”时,更是大胆采用冷暖色调对比,来传递不同的情绪。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人物如此繁多,线索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居然能始终以一主题贯之:人人都渴望被爱。
剧中的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点心理变态。
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缺爱的人。
他们渴望被爱,却难以实现。
为此,他们做了许多尝试,无论是情有可原的,还是罪不可恕的……
所以,当有一样东西能够满足他们的渴望,谁会视若无睹?谁不会趋之若鹜呢?
如果世间真有这样一种香水,能让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上你,你会拒绝吗?
别着急回答我。
渴望被爱无可厚非,但别把扭曲的欲望当做爱。
更多精彩影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NE有影力
居然不是简单的把故事搬到现代拍一遍,这才是正确的翻拍方式啊。抓到了原著的精髓进行二次加工,跟电影营造的美感不同,更多的是层层破案的过程。剧里还出现了《香水》的小说和电影版,算是个彩蛋?
绝对的好剧
相当有水准的《香水》同人作品。原先以为是原著故事搬到现代,没想到是完全抛开原著,将原著主旨和格雷诺耶作为了精神母题,也让剧版跳出了与影版比较的桎梏(影版没法超越)。这真的非常赞。为了第二季铺垫好多,以至于前五集都稳扎稳打的节奏在第六集逐渐崩盘。少年之恶,女性之殇,人性之丑。聚斯金德有讲多少,这里也有多少。
“成为人见人爱”是每个人的动机,剧里面每个人都缺爱。
美好的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是的,很重要!
爱的残酷物语。所有嫌疑人以及真凶,都有一段残缺家庭的背景。也即,实际上,这个版本,是一部探讨少年成长的缺爱史。人设巧妙,节奏把握的很好,层层迷雾,揭开之时,轰然明朗。如何一个不忍直视和细思极恐!
很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悬疑剧了,直到最后一集也没猜到完全的真相。虽然明明知道凶手肯定就是那些人里面一个,但偏偏理不清头绪。哪怕看完了还有点云里雾里,要找影评重新整理一遍思路。唯一郁闷的是,每天都是吃饭的时候追一集,结果每集里都有极为血腥可怕的残缺尸体特写,真的很影响食欲,几近作呕。。。
为第二季铺垫了好多,本来是因为看了预告里女主的颜看的,看完发现才挺不错的,长度刚刚好,不会觉得拖沓,每个人都渴望被爱,都有可悲之处。结局黑暗,如果拍第二季,希望西蒙能摆脱对格林贝格盲目的爱,那就是个渣男啊,看看那个连选bra都不按套路的科勒吧,希望他第二部能拉西蒙一把,否则就是泥潭深陷了
每集都是开头结尾有爆点,中间磨磨唧唧的,音画质感不错,完全能弥补剧情的拖沓,强行铺垫第二季,看来版权是真的有点贵
一集棄
与电影版没毛关系,脸盲得厉害,对人非常吃力。
拆分细化到每个角色身上后,达到了极致的戏剧感,每个角色为香水的精神核心服务,唯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苦心钻研者手不沾血。PS:duken能不能露点肉体啊!我馋死他了!
每个人都带着伤痛长大,从童年到青少年,年纪渐长,再变成同样伤痛的成年人。或者说并不存在什么成年人,只有年岁渐长的曾经受到不同伤害的小孩。彼此小心翼翼掩盖自己受过的伤害、付出的努力以及不可告人的秘密。迷恋和依赖的困境会伴随一生。
一部剧能塞得住,情欲,渴望被爱的奢求,爱无力,放荡与专情平行不悖,暴力与赎罪等等各种需要很大故事体量才能仔细来看的感情,实在叙事很精妙,甚至六集内你会焦虑故事节奏之慢,主线推理之拖沓,集集引出的线索之繁杂,锁定最终凶手之前,很容易被所有嫌疑人都分去怀疑。但他仍然能较完整地把“为得到爱而作恶”的本意贯穿始终。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最后那瓶香水拿不拿,而我真的没法拒绝。表白伊莲娜~
故事随着一段一段的交叉倒叙由碎片拼成图,在真相揭露时有毛骨悚然感。剧中每个进入歧途的孩子背后都有父母的原罪和自身的无力,给孩子一个好的婚姻家庭氛围,比任何有形遗产都来的重要。瑕疵:女警官和上司的出轨线画蛇添足,有一种非要在案件之上再加一层狗血的生硬感,案子本身已经足够drama惊人,对香水逆天作用的渲染也已经非常足了。连环案的整个作案过程没有完全呈现,还有很多细节没交待清楚,盒子里的7个空格暗示还有7季/21条命,调香师才是手不沾血的大boss。
那些回忆的片段都是用胶片拍的吧,每一帧都散发着青春的荷尔蒙气息。仿佛能闻到那个废弃的城堡里少年和少女的汗水和呼吸。编剧太厉害了,一直在设置各种峰回路转,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揭晓真凶。
最后两集例行“德式坍塌”,但是影像所具有的沉郁氛围、苍凉风景、暗黑人物乃至简洁而高贵的服饰和置景,让观剧成为享受。
一边破案强行还要加上条子的感情纠纷…最后伊莲娜和无牙仔那段通过香水寄养这段剧情设计的很好,以为要把结局推向高潮的时候,为什么杀凯和那个妓女怎么破案的都没讲清楚,就仓促的结局,明明很多都没讲清楚啊!强行为第二季伏笔,看完脑壳疼
全德国厌女症的男的都集中到这一部里边了!
Deutchland old drivers grind H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