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旧片重看,还是觉得相当精彩
浮华与真实在100分钟内的激烈碰撞。虽然很多人都觉得结局太俗套,我却觉得这是升华之笔,是男女主角在反复抉择与磨难后的必然结局。纵然富贵诱人,纵然梅根 福克斯很漂亮,但是无论是观众、还是剧中主角的父亲、他的老板,谁不更喜欢那个幽默、真实而有些尖刻的杨呢?还是剧中那句名言:”不要徒劳地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另外佩吉的电影在铺垫和呼应上都是下了功夫的,对各种经典电影的致敬也是随处可见。诸如《僵尸肖恩》、《热血警探》、《外星人保罗》都很精彩。不过《世界尽头》比较失望,节奏没掌握好。
2 ) But I am a creep
主角梳着一头Radio Head主唱在Karma Police MV中的发型,然后惊世骇俗的奔驰在男版The Devil With Prada中安妮海瑟薇的道路上。
或者说,我更愿意将之比作英伦范儿的《The King of Comedy》,由罗伯特德尼罗演绎的喜剧之王。同样是两个执著的疯子敢于摈弃一切世俗的价值观,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叫欲望而不顾一切。有人这样评价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帕金:首先人物的行为都是极端的,是对社会现象的浓缩与夸大;另外所有的表现都是真实的,是具有这种环境与性格的人物的自我宣泄。先不说“浓缩”和“夸大”与“真实”到底有没有自相矛盾,我极端厌恶一种说法,就是一部电影“提炼”或者“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
没有什么能影射生活,这就是生活。
But Im a creep, Im a weirdo.
What the hell am I doing here?
I dont belong here.
主角的行为尽管只涉及到自我实现的奋斗过程,并没有伤害到其他任何社会个体的权益,但是他的举动超出了道德或者“文化”的界限,让某些社会中坚分子感觉不适,所以他是一个不为身边众人所容忍的疯子。
生活中有许多正经的男男女女,也有不少疯狂的傻叉。从很小的时候起,后者就是我的心中偶像及梦中情人。现在想想,这估计与我的性格有关,我是天生的好奇狂,一个人敢于作一件旁人都不敢做的事情,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意志,这种人的脑子里,一定有很多超乎人类极限的奇思妙想。能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我的一生一定不会平庸。
我不是为了来一部电影中寻找尼采,哪怕事实上他的哲学鼓舞(或者说煽动)了一个民族,然后上演了人类进化史至今最疯狂的奇迹。我只是痛恨一个柏拉图式的结论——在理想国中,哲学家之所以无法称王,是因为正常的公民不会去选择他。
每一个哲学家都在等着别人选择自己,这注定是一场悲剧。
因为你知道,去他的自由选择,我不需要别人来帮我选择,我只愿意做我自己。
I want you to notice
When Im not around
Youre so fuckin special
I wish I was special
可是,这个顶着Thom Yorke发型的小丑居然没有坚持到最后。他不敢如帕金一般把自己的偶像绑在椅子上,然后在数千人的剧场之中以一个接一个的笑话完美谢幕。他穿着德拉古拉伯爵的袍子,却又摘掉了牙齿,然后如小丑般跪在大雨之中祈求两个怪物的施舍,以及上帝的原谅。
But Im a creep, Im a weirdo.
What the hell am I doing here?
I dont belong here.
你以为你得到了蜘蛛侠的女人?你以为你找到了自己的mary jane?不,我们依然都只是懦夫,然后无能为力的缩进沙发,等待生活拿走本来已经属于我们的一切。
我害怕平庸,我害怕单调,我害怕一种超感觉的病,我害怕我的一生只在无能为力的漩涡中忍受眩晕,而世界就像一只生锈的齿轮只在日复一日的消耗磨损,然后不对宇宙的进化产生任何意义。
我想迸发出火焰,不管那是变成天使,还是烧成灰烬。
I dont care if it hurts
I want to have control
I want a perfect body
I want a perfect soul
——Radio Head, Creep
感谢Radio Head, 伟大的民族果然是心意相通的。
3 ) 让我堂堂正正的做个不成功人士吧
(miss美猪对标题亦有贡献)
除了出产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励志片以外,(which经常就是一个既无背景也无天分的小瘪三能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踏上人生的星光大道并从此平步青云&抱得美人归,能看得让我辈fucking losers生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的满足感,并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好莱坞同样也出产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酸葡萄心理(成功人士?老子不稀罕耶,是我自愿不成功的。)的“反励志”影片。也许,这就是所谓得生意吧。毕竟,讨好观众对商业电影来说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当很多观众都是事业爱情双失意的微胖、中年、猥琐、男的时候。当他们在社会上受够了成功人士的白眼的时候,是需要通过电影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的。
从《肥仔快跑(Run Fatboy Run)》开始,西蒙佩吉(Simon Pegg)就义无反顾的担任起了中年怪叔叔的代言人角色。在他的新片——《如何众叛亲离 How to Lose Friends & Alienate People》中,他再次成功的演绎了一个自甘堕落的不成功人士,有道是:生命诚可贵,名利价更高。若是都不得,还可以YY。
本片剧情大致如下,身为一名娱记的杨(YOUNG)经营着一个到死不活的小破杂志,正当他走投无路之际,突然得到了著名娱乐杂志《sharp》老板的亲睐,于是杨来到纽约,加盟《sharp》并巧遇冤家美女同事Alison(脸大胸小的蜘蛛女Kirsten Dunst),得到了加入成功人士行列的机会。入职的时候,老板就对杨耳提面命,(大意)成功之路一共有七间房,每一间后面都有一个密道通向下一间,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找到这个密道,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找不到它。
显然,杨就是那种找不到密道的人。片中的他虽然顶着粗俗的外表,但依旧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坚持原则,不愿按照公关人士的要求来修改自己的稿件,在被老板训斥的时候来还祭出“新闻自由”的大旗来捍卫自己的理想;他有自己的尊严,宁可去和他欣赏的过气女演员套近乎也不愿去捧装腔作势的新锐导演的臭脚;他有情有义,在面临选择是与他心仪已久的美女(变形金刚翘臀女Megan Fox)共度良宵还是护送失恋醉酒而不能开车的女同事Alison的时候,他放弃了不道德的419(for one night),选择了做一个治愈系屙泥浆(おにいさん)。(插一句, 如果Fox和Dunst让我选,我肯定选前者,相信大多数人也会这么选,可见本片确实有点虚伪。)
在处处碰壁之后,尤其是在被Alison投入成功人士怀抱刺激到之后,杨终于幡然悔悟了,原来这个世界是讲实力的,那些虚的东西才是浮云。悲情的一幕出现了,杨跪在他以前不屑的新锐导演面前苦苦哀求,希望对方能给他一个机会做一篇专访。而这一幕也就真正成为了杨事业上的一次转折点,也就是说杨终于找到了那个所谓的密道。从此,杨过上了飞黄腾达、左拥右抱的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
然而,这一切真的是他想要的么?有一天,杨突然听说Alison已经和成功人士分手,并得知Alison其实一直喜欢自己。此时,又一个惊人的转折出现了!杨再次抛下了变形金刚翘臀女,抛下了功名利禄,毅然与那个虚假的上流社会决裂了,只身去寻找他伟大的爱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就是大无畏的YY精神!最终,影片在杨和Alison的和谐共舞中结束,观众的心灵也再次得到了净化。
虽然同是一个fucking loser,我其实并不是很认同此片中传达出来的那种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各种各样的抱怨,比如认为自己不成功就是因为自己不能和现实“同流合污”。坚持自己是很重要,但是把成功和成人简单对立起来,不也是在为自己找一个绝佳的退路么?诚然,是有一些成功人士像电影里面演的那般,虚假、势利,但有的光环背后恐怕还是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如果把成功统统归因到对现实的妥协的话,对那些既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又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来说,是不是有点不够公平?这个“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故事,不过是一针满足人们安于现状的需求的麻醉剂罢了。同时,本片作为喜剧来说,那些笑点也很一般,Simon Pegg最好的片子还是《僵尸肖恩》。
4 ) 不够Hot Fuzz好笑经典,但是还不错
Simon Pegg真的挺cute,很喜欢他的吸血鬼造型。
尽管有个哲学作家爵士老爸,还有个经典英国电影明星老妈,再加上自己有个哲学硕士学位,他却跟在明星的屁股后面,以闯入名流party和与女明星上床为生活意义。这一点实在是太cool了!无论是写明星丑闻为乐,还是为了名利女人拍明星马屁,最后再闹翻颁奖礼,他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这样的人真可爱啊。
但电影本身一般。听说原著Toby Young的自传小说会精彩很多。
最无厘头的情节是不明白为什么Alison会爱上他,这里的处理太简陋了。睡衣舞蹈顶多是对对方有好感而已。
他成名的过程也过于简陋了,就是beg了女公关一次嘛。现实中哪里有这么容易得到机会。
因此前2/3的剧情的确很好笑,后1/3有点闷。
不过变形金刚里面那个女的真的非常sexually attractive! 而且我真的很喜欢Kirsten Dunst。或许我对女人的审美观有点怪吧,我觉得她很美,很有味道,而且可塑性很强,演什么都可以。
其实总体而言是一部比较无厘头的闹剧,本来想给3星;只是因为Hot Fuzz和Kirsten Dunst,我给4星吧。^_^
5 ) 中文版小说即将问世
《如何众叛亲离》(How to Lose Friends and Alienate People)的简介,译者是北京的杜然。
托比·杨的简历是这么写的:生于1963年;在他的记者生涯中,被许多久负盛名的报纸和杂志开除,其中包括《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和《名利场》。他目前生活在伦敦。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他很贱。托比·杨牛津毕业,父亲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知识分子,属于“从优秀到卓越”类型的人物,1978年因为对历届工党政府所作出的贡献而封爵;他的母亲创作过一部获得大奖的小说,是一本教育类杂志的编辑。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又受过优秀的高等教育,但是托比·杨最大的爱好是跟在名人的屁股后面跑,而且是不计个人脸面的那种。用他的话说,他在《名利场》杂志举办的第一次奥斯卡派对上,一看到汤姆·克鲁斯就想跪下去。但托比·杨至少是坦诚的,他从不掩饰自己对名流的狂热。他说自己那些所谓“鄙视”名人的朋友,看到明星的时候,连额上的头发都会被明星的方向所吸引而翘起来。天堂在托比·杨的心目中,就是能够光着身子和波霸女星安娜·妮科尔·史密斯在钱堆上打滚,而不用产生丝毫的自责。
但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喜欢名流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浅薄的人。托比·杨专门用了一章,回忆他在80年代在哈佛念书的那一年时间,对于美国当时正流行的政治正确运动进行的反思。他写道:
“我完全同意布鲁姆的观点,但政治正确最让我惊骇的地方,不是这种信念本身,而是其信奉者所表现出的教条主义。对于美国人,这已经见怪不怪,但我在学术自由气氛近乎颓废的牛津呆了三年,所以哈佛大学对于异见的不宽容,让我感到震惊。只要有人不同意新的正统观点,就会自动被贴上“种族主义者”、“男性之上主义者”或者“恐同者”的标签,其后果与麦卡锡时代被贴上“共产主义分子”标签的人所面临的后果一样严重。
结果,没有多少人敢不同意政治正确的信条。在哈佛,最让人吃惊的事情是这里缺乏真正的学术多样性。在牛津,从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到赤裸裸的法西斯主义,每种政治观点都有机会呈现出来。我在牛津大学布拉斯诺斯学院学习哲学、政治与经济的时候,班上共十名同学的看法主张,比我在哈佛整班学生的看法主张都要多得多。文化相对论者可能认为,需要向学生呈现各种不同的观点,但在现实中,只有一种观点被接受,那就是文化相对主义。这一点不像是在一所二十世纪末的美国大学,而更像是在一所十五世纪的西班牙大学。”
当然,这种反思不可能是托比·杨这种人写书的主旨。在反思的间歇,他也穿插着回忆了自己在哈佛的生活。尤其是——
“尽管不吸烟,但我还是选择了住在可以吸烟的寝室;因为我相信那些抽烟的女生更容易搞到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们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督查寝室里男生的行为上,试图找到性别歧视的征兆。那些想要和这些“迫害狂”发生性关系的人,必须遵守一项被称为“安提俄克法则”的奇怪法规,根据这个法规,在诱惑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你都必须获得女人的许可,比如:“能摸你左边的乳房吗,还是你更希望我把手留在你的腰上?”1980年代在抑制美国校园的乱交行为方面,安提俄克条例可能比艾滋病的流行所起的作用更大。
由于富布莱特奖学金只负担生活费用,所以为了挣学费钱,我成为了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的特别研究生(teaching fellow,享受奖学金但需要兼任一定教学任务的学生——译注)。这使我有机会每天接触到许多漂亮的女生,但不能越雷池一步。根据另一套规定,除非有至少三人一直在场,否则我不能在教室以外的地方与我的任何学生进行交往。对于禁止和她们单独碰面,我尚可理解——身为一名白种欧洲男性,怎么可能放弃扑向一个毫无防备的美国少女的机会呢?但是,为什么与两个女生碰面也不行?推测起来,可能是我有搞“三人行”的危险。”
6 ) 如何众叛亲离——转变
原本是冲着梅根·福克斯才看这电影
却越来越喜欢邓斯特了
也许福克斯自己说得“我没想在30岁之前拿奥斯卡”
所以,她还是在恣意挥霍着她的性感
从变形金刚的小蛮腰,到詹妮弗的肉体中的近乎全裸
男人都买账
对邓斯特的印象还停留在蜘蛛侠
尽管,一部蜘蛛侠我都没看过
和某人一样,我不是很喜欢太过主流的电影
过眼云烟
酒醉的邓斯特演得相当到位,大大的睡衣,很喜欢
其实我没好好看这电影
上下隔了3天
也许我根本没看懂其中的奥秘。。。
不过更有可能,这本身就是一部soso的电影
小人物的转变,以及两个人的爱
来得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盗铃
轻描淡写,搞得故事前面拖沓后面有点冷场了
外加自己对英式口音的不适应
所以douban只给了3星,还觉得给多了。。。
挺无聊
不得不承认Kirsten Dunst虽说不是异常的PP,但可塑性好,表演淡定成熟;时尚女魔头的变性改编版
Simon Pegg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下一步会出什么状况,Kirsten Dunst还是一如既往的美。“—现在人人都是名人,你露出胸部你就是名人。—我想政治取决于胸部。”
美丽的梅根~
看到有人说科尔斯滕邓斯特演惯了乱七八糟的片- -
How.to.Lose.Friends.and.Alienate.People.DVDRip.XviD-DoNE
天啊,越来越爱西蒙·佩格了…………不过估计大部分看完这个片子的男性同胞,都会对梅根·福克斯迷恋的更加痴狂吧……
额 just funny 本来想打2 那就有点狠了
前戏搞笑,后戏不足!还有就是,片名让我觉得挺莫名其妙的!
当所有人都不得不为美女金钱所折腰时,还在坚持最真实自我的你,就是众叛亲离的对象!但,即便是这些仇视你的人,也同样仍残留着那么一点点最原始的冲动。这是一道选择题:生存或真实的生存。即便走出大银幕在真实生活中,这倒选择题的答案往往也是由TA替你决定,这就如同你在坚持亦或是被清洗。
一个演员的才华不需要任何附加元素,不要内敛不要因地制宜,就是赤裸裸地喷涌出来。天知道我多么多么想看永不存在的[僵尸肖恩]续集!
Toby Young
相当靠谱的片子。价值和成功往往不能划上等号。游戏规则决定一切。幸好总有些傻瓜跳出来,希望他们不总是失败者。
男版《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只是觉得长了一些
这个分数显然不对……
真的到了香格裏拉才發現一切都是浮雲 賴以生存的無非還是愛与真誠
实习生赶通宵写出来的玩意儿……一干名脸又有何用。
megan都要俾五分啦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