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离职

    欧美剧美国2022

    主演:亚当·斯科特  帕特丽夏·阿奎特  克里斯托弗·沃肯  迪辰·拉克曼  约翰·特托罗  布丽特·洛薇尔  扎克·切利  詹·塔洛克  Tramell Tillman  马克·盖勒  Mark Kenneth Smaltz  Sydney Cole Alexander  尤尔·瓦斯克斯  妮基·米歇尔·詹姆斯  Annie McNamara  Ethan Flower  桃乐丝·麦卡锡  

    导演:本·斯蒂勒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离职 剧照 NO.1离职 剧照 NO.2离职 剧照 NO.3离职 剧照 NO.4离职 剧照 NO.5离职 剧照 NO.6离职 剧照 NO.13离职 剧照 NO.14离职 剧照 NO.15离职 剧照 NO.16离职 剧照 NO.17离职 剧照 NO.18离职 剧照 NO.19离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1-12 16:41

    详细剧情

    本剧是一部职场惊悚剧,故事发生在希望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提升至新水平的Lumen公司,一名有着黑暗过往的员工马克(斯科特饰)试图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沃肯将饰演Lumen公司光学和设计部主管。剧集由丹·埃里克森撰写剧本,共10集。

     长篇影评

     1 ) 说不寒而栗的都是外宾吗

    好的科幻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将现在与现实推到未来,推向极致。那样一来,即便是最硬核的科技故事也有了神话童话般的隐喻与象征。

    那些看完惊呼神作,然后就显摆自己深邃目光看出了资本主义对人进行终极剥削的,在某方面的受教育和认知程度没超过初中。当然有可能是他们由于短评字数的限制或是标题未能准确反映全文的想法而造成误解,但是正如之前说到的语言精确性的重要,如果无法或怠于使用能最正确表达想法,或者低限是尽量不引起歧义的遣造词句,那活该被误会。

    那些明知是可笑的却被习以为常,那些分明的无意义却被郑重其事,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组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迷雾和解谜总让人着迷。

    永远不要低估组织的恶意,当你把自决的权利交出,交得越多,恶意越多。进一步讲,如果认真的能将自己一分为二,一部分为另一部分劳作,自己对自己有多狠,他者就会对他者有多狠。

    还有人说,看得一身冷汗,毛骨悚然。太夸张了,我的蜘蛛感应怎么就一根汗毛也没竖立。别装外宾了。

     2 ) 就像由卡夫卡重写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被奥威尔编辑了一遍。

    (文/杨时旸)

    美梦变成了噩梦。这就是《人生切割术》的基调。

    任何一个职场人士都或多或少曾冒出过那个念头——如果能将工作和生活彻底分开该有多好。工作时工作,生活时生活,像两个自己,彼此永不搅扰。《人生切割术》中的卢蒙公司将这这个美梦实现了。这家神秘又庞大的公司用分离技术,将人脑装上了“开关”,进入那栋公司大楼,从电梯缓缓下沉的时候,你就变成了工作人——innie(内部人),下班,走出那栋楼,你就成了生活人——outie(外部人)。工作人知道自己在外部有“在别处”的生活,外部人也知道自己在卢蒙上班且接受了分离手术,但也仅限于此,两者之间横亘不可逾越的界河。直到有一天,卢蒙公司进入了新人,一切原本稳定的状态开始抖动起来。

    无论从题材、设定还是故事内部的构架与推进方式来看,《人生切割术》都是一个标准的反乌托邦故事。它冷峻又邪祟,既有《1984》的黑暗和肃杀,又有《美丽新世界》中的狂欢和迷乱,它有诸如《黑镜》《西部世界》一类的新兴敌托邦中的科技感,又有上世纪cult式的恶作剧范儿。

    《人生切割术》的推进方式是反乌托邦故事标准的走向:禁锢——觉醒——受阻——挣脱,人与人从被隔绝的原子变成真正携手合作的团队,从分裂变得凝聚和信任——这种走向与故事中的“切割术”形成了巧妙的共振、对照与反差,都是分离与弥合,对峙与重建,大脑中的机制如此,人与人的行动与关系也如此。反乌托邦的叙事范式得以从内而外地建立起来。

    而那个让超级稳定结构产生裂缝的因素是从Helly R的出现开始的。这个年轻女人从一间会议室醒来,发现自己逃脱无门,声音从小小音箱里传来,令其回答几个莫名其妙、互无关联的问题,然后,她被告知自己即将在这家卢蒙公司工作,并观看了自己此前自愿接受分离术的视频。她被介绍给三位同事,资历最长的Irving,有点猥琐的热心小哥Dylan ,以及刚刚替补前任担当主管的Mark,他们的工作——如果那算得上工作的话——是要在屏幕上挑选出“令人害怕的数字”,并消除它们。圆咕隆咚的古老电脑,屏幕上舞动的数字像是红白机时代的电子游戏。从这开始,一些微妙的图景渐次显现,其实,这个公司的一切都像是舞台的布景,员工的行为也像自己都不知为何而做出的表演。这里充斥着古怪,空旷、肃穆的巨大办公室里,四个人的工位彼此紧挨,公司充满极简主义的线条,洁癖般的干净,到处是创始人的谚语与画像,这一切既肃穆又扭曲,又崇高又低劣,这些乖谬景象伴随着四个主角对于公司的探索,逐渐揭露出整个公司的全貌,惩处与奖励,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永远满含笑意但却深藏阴谋的中层主管,视公司为信仰的高层 Cobel女士,只通过声音出现的公司董事会,以及其他那些藏在公司各个角落里的、彼此不能交流的神秘部门……

    故事氤氲出一种独特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诡谲,一座孤城般的公司,一座终日被白雪遮蔽的小镇,几个散落在各处的孤独的人。卢蒙公司看起来一切都好,熨帖又稳妥,但似乎总缺少有些什么?缺少什么呢?自由,自主,以及对于所有事、所有人身份来龙去脉的交代。换句话说,这里像个隔绝舱,每个人没有来由,没有去处,所做的事情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他们的头脑中像被突然植入了一组代码,如提线木偶般完成眼下的事,换取一块巧克力,几块糕点,一张象征荣誉的照片,似乎这就是最值得兴奋争取的事。他们像是猴子和白鼠,在迷宫与转轮里奔突,总被看不见的眼睛盯着。

    工作与生活的内外两个世界,原本一直稳定,直到新到来的Helly R决定冲出这个公司,结束这里令人窒息的生活。于是,困境出现了。这是一个极其典型的黑色幽默般的困局——如果你想从卢蒙离职,就需要外部的你掌握这个想法,做出这个决定,不然,这就无法成立,外部的你只会一直保持每天上班、回家的无限循环。而卢蒙有着严格的安检制度,离开的时候,身上是不可能藏有文字,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接受分离手术的人都无法做到自己与自己“里应外合”。这是经典的“22条军规”般的魔咒,也犹如那个令人绝望的假设:如果你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如何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从这个角度去讲,卢蒙几乎就是边沁的环形监狱与《1984》的老大哥的杂交升维版,只是换上了现代和温馨的环境,但却随时泄露出更原始的凶恶。那些古老的监视办法都来自于外部,而现在的监视直接嵌于大脑内部。

    说到底,这一类敌托邦设定中唤起反抗决心和勇气的缘由都是爱。在这个故事里,有Irving的同性之爱,有Dylan对孩子的父子之爱,也有Mark对亡妻的追忆之爱……所有这一切凝聚成代表人性温度的一端,而与之对立的则是公司里那些高管对卢蒙体系的信仰,炽烈和冰冷,柔情与刚硬,这二者构成了不可避免的对决——来自于普遍人性与后天灌输的“信仰”。

    这故事的几个接受分离术的主角大都是生活中的孤独者,虽然也有社会关系,但并不紧密,Mark丧妻,Irving只有一条狗作伴,从某个角度去去看,他们做出这个选择,无非是畸零人拯救自己,但最终却陷入了更深的绝境,而女主角Helly R的外部生活却极为鲜见,一切到了最后才昭然若揭,那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转,一种宏大的牺牲,一场不可理喻的献祭以及最终极的革命。

    《人生切割术》之所以被剧迷奉为久未见到的封神之作,一方面在于坚持反乌托邦经典配方的同时又萃取出崭新味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部剧中暗藏着的无数细小的“梗”,初看从未觉察出什么,而走到最后一集,才猛然发现,前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暗藏深意。公司的俯瞰图犹如人类大脑的切片;Irving在工作时出现的黑色粘稠液体的幻觉是“外部自己”绘画的颜料;卢蒙强调的9大核心价值与四种脾气秉性对应着公司里的各种设置,再加之那场读书会上来宾们奇怪的言谈举止……这些谜题一个勾连一个,似乎无穷无尽,成为了一场挑逗剧迷参与的解谜盛宴。这部以职场为背景的剧还特意设置了领英的官方账号,提供了与剧情相关且更深入的一个个谜题的入口。对于这些数量庞大的梗,注意不到也并不影响理解剧情,但如果找到了这些,就像坠入盛大狂欢,到处是明显的象征与隐秘的指涉,让人惊骇地回想起某个久远的细节或者让人感到一阵脊背发凉。

    这个故事由AppleTV出品,导演是以喜剧出名的本·斯蒂勒,但他曾经导演过一部扎实的现实题材美剧《逃离丹尼莫拉》,而另一位导演伊费·麦卡德尔则参与过剧版的《美丽新世界》,这一次他们将现实与飞升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乔治·奥威尔在《让叶兰继续飘荡》中写道,“摩西的十诫被缩短成了两条,一条是‘汝等应当挣钱’,而另一条是‘汝等不可失业’”。某种程度上讲,这成为了解释《人生切割术》的一句谶语,当然,这部剧里的公司已经脱离了金钱和利润,而上升为一种隐喻,一种权力系统的浓缩。这个故事并不瞄准政治,但用公司这个概念对准了一切系统、机构和体制性的权力机制,完成了一场冷峻的审判。从这个角度上看,这个故事就像是由卡夫卡重写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被奥威尔编辑了一遍。

    《人生切割术》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身份和人性被什么定义?是记忆,捍卫记忆就是捍卫自由,捍卫自己,捍卫人性本身。我们不应允许记忆被外力篡改、截取、添加和挪用。在这第一季的结尾,故事留下了一个更大的悬念,男主角Mark的妻子还活着,且一直生活于卢蒙公司之中。这将成为一个更大的推动力,解救妻子也解放自己,而那些埋藏着的无数个小小的谜团,或许也将渐次解开。

    (本文首发 南方人物周刊 )

     3 ) 不用植入芯片,就已如被切割

    S04

    这集赫利终于获得了和外面自己商议辞职的权利,搓手手等待正义感十足的自己让自己解脱的时候,收到了外面helly拒绝了并反过来威胁自己的视频讯息🙃

    影片的惊悚度瞬间拉升,外面没有人,有的只是你自己。最令人恐惧的不是别人,而是你对自己的宣判。

    你别说,现实中我们没有被植入芯片,人们也如此麻痹自己,在清晨起床踏上地铁的那一刻,实现了自我分割。

    一方是源源不断的生活欲望,一方是对于不卷就会被淘汰的大浪趋势,我们如何从中获得平衡呢?期待能从接下来的剧集中找到灵感。

     4 ) 工作,是一种自我奴役么?

    在苹果2022年的新剧人生切割术(又译遣散费、离职)中,任职于科技大公司的主角们(通过手术)做到了现代职场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工作与生活的完全分离,但是在这一人为制造的完美解决方案下,工作与生活、已知和未知、秩序和混乱却不可避免的相互渗透,达到了极其惊悚的戏剧效果。

    一、被细分的工作

    人生切割术的故事建立在这一概念上—大公司Lumen公司通过一种叫Severance脑部手术,将自愿完成手术的员工的工作记忆和生活记忆完全分开,同时通过各种手段严格禁止任何工作人格与生活人格的相互交流,从而达到保密/或者其他什么未知目的。

    主角工作的部门被称为宏观数据分拣部,共有四人,他们每天的工作是将电脑屏幕上满屏的数据中让他们有不同感受的数字(比如恐惧、喜悦等)分类到不同的文件夹中。这项工作听起来让人一头雾水,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目前出现的还有光学和设计部,他们布置办公区域出现装饰画(貌似还有一些其他任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养育羊幼崽的未知部门。实际上,宏观数据分拣部的四人和观众一样摸不着头脑,他们也不清楚公司实际是做什么的,或者自己的工作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和猜想。

    自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诞生以来,为了达到更大的效率,一项目标就被人为的分解成了若干不同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一项工作都变得越来越精细、专业,完成不同工作的员工形成了一个日渐复杂庞大的体系,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是这个复杂体系中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在分工足够精细、体系足够复杂的情况下(如同本剧一样),人完全沦为了完成这个体系目的工具,却不了解体系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无法把自己的日常工作与体系的目的联系在一起。

    同时,在Lumen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直接的交流也是被严格控制的。各部门通过狭长、复杂、迷宫般的白色走廊相互连接。部门和部门之间因为来源未知的流言相互警觉,公司的管理层甚至主动散播一个部门屠杀其他部门的谣言来中断跨部门的交流。如果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达到一个短期目标能使人获得一种价值感的话,Lumen将各部门分割开的做法也切断了这一条道路。而公司的高层—董事会,向来以沉默的音箱的形式出现在作出决策的会议上,通过耳机向代言人发出指令从而间接的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上种种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国内互联网大厂的花名传统,不使用真名,也就断绝了除了工作之外连接的可能性。

    二、被神圣化的工作和创始人们

    那么人如何在这样失去价值和意义的工作中留下来呢?当新来的员工霍利千方百计想要辞职未成之后,老员工欧文这样建议主角马克“带她去大厅吧。”

    大厅是一个博物馆式的展厅,充斥着有关创始人和历任CEO的历史、鼓舞人心的故事和被Lumen公司帮助的人的笑脸。作为老员工,欧文(这一点和管理本部门的女高管一样)不光对创始人的语录倒背如流,还会在日常工作中像引用圣经似的引用语录的内容。而女高管哈蒙尼女士,在公司专业、冷静、杀伐决断(pua员工),但是回家却化身忠实的信徒,家里创始人照片和蜡烛的摆放如同祭坛,跪坐在“祭坛”前姿势如同祈祷。

    创始人、历任CEO的蜡像和音箱里沉默的董事们或许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沉默还是逝去之人都可以尽我想象、尽我解读。员工手册也有新版和旧版,哪一版才更能表现创始人的原意呢?虽然员工手册禁止员工之间发展浪漫关系,但是创始人夫妇不正是在工作中相识相爱的么?而公司帮助到的人的微笑照片墙(没有脸、只有嘴)也能给员工提供一种帮助了其他人的模糊的意义感。这一切为工作建立起宗教般的意义,创始人具有了如同创世神般崇高的地位。

    三、惩罚与规训 ***(待填坑)

    四、奴役与自我奴役

    但是这一切对初来乍到的新员工霍利都无济于事,她一到公司(在会议室如同初生婴儿般醒来后)就表现出强烈的抗拒,甚至把主角马克的额头都砸烂了。她首先通过“合规”方式向自己的生活人格要求辞职,被迅速拒绝后又通过各种不合规的方式想要传递信息给生活人格,强烈要求辞职。在多次被阻止后威胁切掉自己的手指要求与自己的生活人格对话。

    这时候,全剧目前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出现了,她的生活人格看了工作人格提前录制的视频后,在回复的视频里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工作人格的要求,还对她说:“你不是人,我才是人。”,并威胁她如果伤害她的身体,自己将会让她的生不如死。

    有一种看法认为,现代社会的剥削从外部(资本、他人)转向了内部(自我),从被奴役变为了自我奴役。这几年流行的内卷就是在描述这种现象。而在本剧的前提下,当生活与工作完全分离之后,生活人格毫无负担地把工作人格完全当成了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你不是人,我才是人。”正是一句自我奴役的宣言。

    霍利的工作人格和生活人格迅速的开战,工作人格以在人格切换的电梯中自杀为武器报复生活人格,但是却以被生活人格再次送回Lumen公司告终。但是她的反抗(和前任部门负责人的“失踪”)却似乎在主角马克的工作人格内心种下了觉醒的萌芽。

    五、无法维持的秩序

    作为工作和生活都在剧中被展现的角色,马克尽管因为难以处理丧妻之痛决定实施分离术,但是他的生活却难以避免的被工作入侵,比如前任上司兼好友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而他的工作也难以避免的被生活入侵,比如姐夫的新书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在了办公室(还产生了难以预料的蝴蝶效应),生活与工作的界限日益摇摇欲坠。而他也表现出了(像我们所有普通人一样的)冷漠、摇摆、困惑和维持现状的惯性。

    在Lumen公司内一切都井井有条,充满秩序,连接受心理治疗的员工也被要求对听到的每一个事实不能表现出特殊的偏好。公司的内部装饰装修,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摆放布置,都体现出一种强迫症似的美学(不愧是苹果拍出的电视剧)。但是正如片头和欧文的白日梦中所展现的那样,混浊的黑色液体不断侵入办公室和主角的生活,提醒大家这种人为制造的秩序只是一种幻觉,或许混乱和无序会最终吞噬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制造秩序抵抗这种无序终将是一种徒劳。

    PS.懒得填坑但是想到几个有趣的点想写下来

    1.语言无法摆脱它的语境独立存在:主角姐夫的书让主角的生活人格不屑,认为它只是陈词滥调,但是本书却对主角的工作人格是具有启发性的;霍利在房间里重复的那段话在房间里对她是残酷的精神折磨,但是在卫生间里却是对其他人真诚的歉意;咨询师对员工要求平等的享受每条事实是一种规训,但是主角表达平等的爱关于妻子每条事实却是一种表白。

    2.精神分析的来看,自我压迫是否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呢?主角团四人全员自主选择了接受分割术,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自毁么? 马克因为失去妻子选择分割,也许是他想要毁灭无法走出妻子死亡痛苦的自己?霍利选择分割术,表面是想为分割术正名,但是实际是否是因为作为一个祖先被神圣化的普通人(并且被期待达到祖先们的标准),她无法达到这一标准的痛苦转化成了一种指向自我的攻击?

     5 ) 资本主义晚期,打工人能被剥削到何种程度?

    《人生切割术》

    《人生切割术》——资本主义与技术垄断的合谋

    作者:Luxuan

    简介:爱电影但从没想过拍电影的摄影迷


    或许,《人生切割术》是另一部《摩登时代》。

    卓别林那部旷世名作开片处关于羊群与工人的蒙太奇片段,与《人生切割术》的主角们在现代化办公大楼走廊中偶遇羊只的场景,是跨越80多年长河的呼应和重合。世界在不断进步:从技术的向度望去;世界也在不断回旋式重复,甚至倒退:从关于人的主体性角度去思考。

    《摩登时代》 剧照

    《人生切割术》,这部由Apple TV出品的剧集,拥有Apple的美学基因。拉姆斯式极简设计与上世纪60年代复古美学,结合未来主义味道的记忆分离技术,令这部作品的时空锚点如一块滴入水中的墨汁,涣散模糊如被悬置。在空间设计上,剧集拍摄取景位于美国纽泽西州的Bell Works(原为old Bell Labs Building in Holmdel)。

    干脆利落的空间分割、洁白光滑的大楼内部是邪恶滋生长成的宁静之地:灯火通明、干净舒适的办公大楼正是现代工业社会通过技艺不断发展赐予人类舒适与便利的缩影,如同口感绵密的奶酪,柔软细腻给予无限的感官舒适;而公司那间臭名昭著的休息室则是现代人应直视的现代工业社会之内核:科学管理体系与技术跃进联手达成对人的全面压榨和物化。

    《人生切割术》 剧照

    资本主义社会起始于钟表的发明,因为后者实现了标准化工作作息;现代工业社会则起源于泰勒及其科学管理体系,根据美国批评家尼尔·波斯曼的观点,虽说科学管理体系的初衷在于提高生产效率,但它的出现剥夺了人的主体性,将标准化体系置于人之上,让体系的运转来代替人的思考。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断定人沦为发达工业社会的奴隶的证据在于,人开始“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物而存在,是奴役状态的纯粹形式。”(《单向度的人》第39页)

    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利变成的那只甲虫虽然骇人实则脆弱,小说虽看起来悲观消沉,实则极具抗争意识。虽说格里高利无法与卡夫卡后期作品《审判》中的约瑟夫·K和他未完成遗作《城堡》中的人物K(剧集中四位接受分离术的主人公的姓名灵感应该是来源于卡夫卡,意指人被极度压缩至一个指代功能的可怕状态)拥有同一份西西弗斯般的韧性,但格里高利在重压之下选择异化为一只格格不入的甲虫,进而摒弃掉自己被物化的命运,也不能不视作一种抗争。

    在《人生切割术》中,马克的姐夫里肯是技术垄断时代的后技术文化代表人物: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短暂逃逸出社会的资本主义机制(曾和流浪汉一起生活),不以主流方式谋生,因此也不收其束缚,具有反思内省能力,成为社会反叛者的代表。他以清晰决断的语句揭示出现代工业社会的核心是“灰烬”。而里肯试图唤起的人对于自身主体性的自觉曾是前技术时代里人所拥有的庸常财富。

    《人生切割术》 剧照

    能够从现代工业社会的剥削维度去欣赏此剧,是大家喜爱这部剧集的主要原因,因为它所描画的与每一位观者自身所处的现实是如此之近,或者说这就是大家的生活之全貌,极易引起共鸣。但导演本·斯蒂勒的野心不止于此。本季的最后一集更暴露出他一直试图将资本异化的阴暗画卷继续描绘下去,深入下去,引入技术垄断的概念,让画幅更加暗黑也更具想象力。而稍加思考,观者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与之也并不遥远。

    《人生切割术》 剧照

    波斯曼曾在《技术垄断》一书中论述的“技术垄断时代”的确能够成为本剧核心思想的原型。波斯曼曾在书中明晰指出奠定技术垄断基石的三大原则——即唯科学主义的三大原则:

    1. 自然科学提供的方法能够揭示人心的秘密,也可以揭示社会生活的方向;
    2. 社会科学揭示的原理可以合情合理地用来重组人类社会。“社会工程学”的思想在这些人身上滥觞,唯科学主义的种子在他们的身上萌芽。(……)
    3. 科学可以用作一个全面的信仰系统,赋予生命意义,使人安宁,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满足,甚至使人产生不朽的感觉
    媒介批评三部曲: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第515-516页
    《人生切割术》 剧照

    这三大原则与《人生切割术》的恐怖之所在契合,也是创造出分离术的卢蒙创始人基尔何以身居“上帝”的位置并拥有一众信徒的原由。科贝尔在家中设立的神坛更是将技术重塑信仰的可怕影响力具像化。如果说伽利略在研究天文理论的同时依然没有动摇他本人对神学上帝的信仰根基,是因为科学真理与灵魂居所在他心中泾渭分明。

    反观剧中,以基尔为首的伊根家族将一切价值体系摧毁,自己转而成为上帝,试图创造一场技术创世纪奇观,重建一切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卢蒙公司所用的圣人驯服图、以及弗里德里希浪漫主义名作——《雾海上的漫游者》透露出其征服一切的激进态度。而这种企图已接近成功的边缘。圣人驯服四种情绪的油画当然是意味深长的,它暗示着人异化后接近机器,剥离四种情绪。

    自奥古斯特·孔德开创实证主义的那一刻起便是铺设好了人类被当作客体这一演变之路的第一块砖。而自弗朗西斯·培根开始系统思考科学的实用主义潜力,人类便开始通过权力的让渡以自身主体性完整性作为交换的砝码去换取物质生活上的舒适便捷,并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缺乏谨慎足够乐观。

    《人生切割术》 剧照

    剧中的分离术,作为金字塔尖技术,完美呈现了技术赋予谁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以及相应的,削弱了谁的权利与自由。如果说在《摩登时代》中,工人们如同机器般可被分离以及替换;那么在《人生切割术》中,这一分离随着科技的进步,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个体的内部遭到分离。这项分离术依靠一片植入人脑中的芯片,以电脑简单切换内部及外部模式,即可将人的大脑相应地切换到公司内部以及公司外部模式,人的记忆也被分别隔离在两个时空内。

    记忆是人建立自我的基石,正如历史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会发现实际上并不存在分离术科学理论所描述的完美的内外部模式,存在的是作为本体的“我”与分割出的那一部分“我”的时间,而存活在这一段时间中的生物并非完全是原本的“我”,而是一个由于记忆空白导致思辨能力如婴孩般的脆弱个体,一个技术试图创造的白纸人、听话的奴隶。当然,人类并非是还原主义所认为的能够被机械地分离,人类是一整个神秘复杂的有机体。于是,剧中这些遭受分离术的主人公意识到自己是无根的浮萍,成为出于本能急于寻找记忆的反骨,而这也是整部剧集戏剧张力的来源。

    剧集集中地表现这些白纸人的囚徒状态,例如一个跳接将海莉下班以及第二天上班的场景进行无缝连接以表内部模式“人格”的疲惫感;以激烈的戏剧张力来表现他们所受到的规训和洗脑,例如廉价无聊的小奖品成为鼓励努力工作的诱饵,例如休息室中的精神折磨与洗脑灌输。而提到完整的个人,那更是早已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是马克的姐夫——里肯在自己的著作中所探讨的命题也是整部剧集所讨论的核心:人何以为人。

    《人生切割术》 剧照

    分割术不仅被资本家用于奴役打工一族。在本季最后一集,上流阶层运用分割术试图让自己的一切体验更为舒适的工具,自愿分割出一个奴隶来承担一切痛苦之事;伊根家族成员则将分割术变为自己拥有不朽意识的恐怖手腕。奴役者不再是前几集中滋滋发响却无人回应的电话,如《城堡》中代表着无上权力、K永远无法到达的城堡;所有人都怀揣着成为奴役者的梦想,却沦为奴隶,跪拜在充满诱惑的技术的皮鞭下。埃及法老塔姆斯曾说:“技艺发明人并不是评判发明利弊的最佳人选,使用者才能够做出恰当的评判。”但他或许也没有料想到,有朝一日,使用者已被割裂为碎片,无法保持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去述说自己真实的体验。

     6 ) 50个细节汇总

    卢蒙公司开发了一项分离技术,可以将员工的「工作」与「个人生活」记忆完全切割开来,并受空间限制。身处公司,只有工作的记忆;离开公司后,只有个人生活的记忆。主人公马克便是接受切割术的员工之一。他那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也随着部门组长皮特的突然离职,和一位与众不同新员工的加入,被彻底打乱……

    关于本剧现实意义和社会隐喻的讨论比较多,但其用心的细节设计,也非常值得考究。

    在此盘点一些可能在第一遍观看时会忽略的重要细节。


    注:

    - 本文非剧情介绍,而是含有大量剧透的细节向分析

    - 4/11 更新了第二部分,第一季结局以及细节补充:#31 - #50

    - 4/13 更新修改了赫利最后道歉的理解

    本回答重要的资料来源

  • 正剧(第一季,共9集)
  • 官方领英 Linkedin 主页
  • 衍生短篇故事,以及宏观数据精炼MDR工作手册(外网apple books上可免费阅读)
  • 领英主页:

    衍生短篇小说,apple books: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环境/公司背景】

    1、分离手术的应用

    这点主要是为了点题。本剧本身便是从该分离手术细思极恐的应用以及后果展开说去。

    外面的人 outie 无法肯定地知道里面的工作到底是什么;里面的工作人格“打工人” innie 则像是奴隶般一直不停地工作,被剥夺了睡觉、下班休息的体验,也被剥夺了基本的选择和质疑权。

    剧中提出了至少三个细思极恐的场景:

    a) “加班“:自以为分离后就完美地从物理上分割了工作和生活,但没想到公司还留了一手“强制加班”,即无需空间限制,便可以启动 innie,直接剥夺 outie 的身体掌控权;

    b) 孕妇:不仅应用于工作,还可以应用于分娩、外科手术等会带来巨大疼痛的场合,创造 innie 来承担痛苦,而让 outie 轻松生活(第六集男主妹妹再次见到“孕友”却换了个人似的)

    c) 一直工作的人:因为内外人格无法正常交流,innie以为把身体掌控权交还给了outie,但却不一定有“outie“的存在,即一直工作、不走出公司的人,完全为公司所控制(第七集的真相揭晓)

    2、公司领域 & 影响力

    卢蒙公司外包是生物技术公司,有生产药品、洗护用品等,但实际部门职能却让人迷惑,比如主角团的MDR,3D打印&整理画像的OD,甚至还有那个培养小羊的部门。衍生短篇故事中暗示有的部门可能从事商业间谍活动,乃至恐怖袭击,但没有实锤。

    公司的影响力也非常大。正剧中,势力范围遍布整个小镇:

  • 小镇的名字就是基尔,创始人的名字(第二集电视上播出的天气预报)
  • 半个镇子都在公司工作(第一集约会时,男主女伴所言)
  • 第一集马克受伤拿到优惠券,对应烧烤店名字 PIP,便是公司其中一任CEO的别名(下图)
  • 在衍生短篇故事中,暗示公司通过大数据,专门给身陷困境的人发放招募广告。

    第一集

    第三集

    3、公司大楼

    公司大楼的俯拍,颇像大脑横截面,象征对大脑的控制与“分离”。

    而且这个大楼,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地方。

    只不过剧中应该进行了CG修改,修改成两侧都有湖,变得更加对称,更像人的大脑。

    4、公司理念:重要数字 4 & 9

    在剧中、领英主页、工作手册中,都反复强调的9大核心准则,人的4大元素/脾气。

    9大核心准则:

    4大元素/脾气:

    堪称信仰的4-9

    剧中也有一些对应4和9两个数字的设置:

  • 四大元素恰好就是MDR“精炼”数据所归的4个大类(上图左侧)
  • MDR主角团 4 个人,OD部门 9 个人;
  • 马克 - 悲伤;迪伦 - 欢乐;欧文 - 恐惧;赫利 - 恶意;
  • 开场动画的9扇门
  • 开场动画

    5、公司创始人 - “上帝视角”

    基尔登高望远的画,所望向的湖泊形状,恰好是现实中的五大湖。

    所以欧文和伯特聊起这幅画,说到感到不安,害怕他掉下去,也是因为假如能从这样的角度俯瞰五大湖,那么基尔所在的高度恐怕得非常高,甚至到太空去了。几乎是从上帝的视角,俯瞰北美。

    登高望远的姿态,也和第八集完成指标后,庆祝动画里的基尔一模一样。总的来说,就是在烘托创始人高大伟岸、堪比“上帝”的圣人形象,潜移默化地让员工产生景仰之情。

    6、公司CEO - 时间表

    历届CEO的任期时间,基本都是任期结束后便不久死亡,不知是先死亡,还是先卸任。

    而且关键的换届时间,都恰好对应了美国历史的重要时间点:

  • 1865:美国内战结束
  • 1939:二战开始
  • 1941: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
  • 1959:越战开始
  • 1976:越战结束
  • 1987:”黑色星期一“股灾
  • 1999:千禧年结束
  • 2008:次贷危机
  • 是因为关键时间点导致了换任,还是因为新上任而“促成了”历史转折点,没有定论。如果是后者,那么卢蒙公司就更有点“光明会”的意思了……


    【小组/MDR】

    7、入职的五个问题

  • a)你是谁/叫什么名字?
  • b)来自哪里?
  • c)随便说出美国一个州?
  • d)伊根最爱的早餐是什么?
  • e)母亲眼睛的颜色?
  • 基本就是不知道个人的具体信息/记忆,但保留着基本常识。有知识,无记忆。

    第四个问题比较奇怪,但是回看第二集就会发现,是黑人小哥在带赫利去做手术途中,插入了一个“知识点”,所以考察的是“短期记忆”。

    8、四人组工作ID

    官方领英账号帖子中展示的四人组工作ID,SVR'D代表着被分离者(severed),与黑人小哥、老阿姨等看似没有分离的工作人员区分开来。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员工代码,08应该是分公司代码(短篇故事中讲述了卢蒙在kansas还有分公司),后面三位数应该是对应员工序号。欧文最老(自称工作了三年)序号是454,马克两年位居其次(927),最新的赫利则是数字序号最大的(988)

    9、四人组姓名首字母组合

    MDR部门主角团四个人的名字:

  • Mark S.
  • Helly R.
  • Irving B.
  • Dylan G.
  • 姓的首字母组成 sRGB,对应标准三原色,standard Red Green Blue;名的首字母组成 HDMI,对应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都和成像有关。

    特别是 sRGB ,因为在公司都只称呼对方的姓氏首字母,HDMI也许是巧合,但sRGB一定是故意设计的。而三原色颜色,在后面分析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10、电脑坐标:对应颜色

    MDR电脑工作界面,如何布局,在工作指南里写得很详细。

    关键的一点是,F处标记的“坐标”,指南中说的是“在数据库中的相对位置”,但倒数最后六位16进制的模式,让人联想到16进制颜色码,即代码对应特定的颜色。

    于是有人搜集整理了本剧中出现的一些“坐标”以及对应人物/剧情。

    乍一看不明觉厉,但首先,最与众不同的,是最后一个,欧文“走神”看到黑色液体时,他的电脑坐标对应的颜色,是区别于其他蓝绿色的粉红色,也呼应了“走神”的特殊性。

    其次,根据之前首字母组合意识到RGB的重要性,这里坐标对应颜色也基本可以归类于三种颜色,绿色,蓝色,红色,而不是介于他们之间的其他颜色种类。

    11、RGB象征意义

    以上再加场景(公司内大部分工具布景都是蓝绿色),就有关于三原色的推论:

  • 红色,象征 outie,生活
  • 绿色,象征 outie + innie
  • 蓝色,象征 innie,只有工作,如凯西女士
  • 而根据这一推论再看看RGB在剧中的其他对应,包括且不限于

  • Petey的浴袍,红蓝相间,内外“融合“;
  • 男主妹夫的书籍,橙红色,启蒙书籍;
  • 办公用品式用红蓝绿三色包裹的纸;
  • 伯特退休派对上的西瓜(外绿内红)
  • 大妈从男主马克家地下室偷走的亡妻的蜡烛,是红色+绿色的,象征外面和里面;之后又让凯西女士点燃,则是用“外面”诱导看马克是否记得。
  • 红蓝浴袍

    三色外包装

    另外还有一说黑白。因为三原色相加,是白色(光学)或者黑色(色彩),而通过总结归类,有推论说剧中白色往往代表着谎言,黑色往往代表着真相。

  • 白色:黑人小哥总是身穿白色;赫利第一天下班拿到白色玫瑰;卢蒙总是被白雪覆盖。
  • 黑色:万能钥匙卡是黑色的;欧文看到黑色的液体;“反叛者“身着黑色(Petey,女医生)
  • 开场动画,白色雪地中流出黑色液体,代表的就是从谎言中真相显现。
  • 这一说稍微有点牵强,读者自行定夺。

    黑色的万能钥匙

    开场动画

    12、MDR的具体工作

    关于工作内容,有两个重要的点,在工作手册里有详细的解释:

    a)数据归类是基于四种元素来分的,而不是剧中口头简单所说的“数字很恐怖”

    而这四类,在前面第4点提到,是在大家参观永恒区时,基尔谈起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时,提到了人是由四种元素组成,他称之为脾气,从中“推导出一个人的灵魂”。

    就是说,通过找到四种元素(悲哀、欢乐、恐惧、恶意)的比例,便可以“解析”一个人的灵魂/性格,联想一下,便可以从此对人进行“重构”,为其所用。

    b)数据归类是有评判的,可能选择的数据会不达标。

    不是觉得“恐怖”就恐怖,而是有评价标准,如果不匹配,则会显示不成功。但不代表公司本来就知道“正确答案”,而是更像是“试密码”,正确答案不知道,但可以试错,直到成功。

    而这种“试密码”的模式,就和解析性格也对的上了。一个人的四种元素比例是不知道的,但可以通过试错的方式找寻正确的比例。

    所以我倾向于理解为,MDR的精炼数据,精炼的是人的大脑/性格/灵魂数据,通过试错解析人类,从而达到“解构再重构”的目的,和卢蒙的大脑技术也对的上。甚至解析的目标,可能就是,或者就包括MDR工作人员自己。

    另外,结合衍生短篇小说来看,还有可能,是从事着商业间谍活动,通过试错解析竞争对手的技术仪器,或者找到对方的秘密,从而达到商业上的胜利。

    至于其他部门的职能,比如本季平分秋色的OD,已经偶然发现的“小羊”部门,前者似乎是制造部门,提供基本用品,后者则一脸懵逼。

    说到这,再提一个有趣的推论。结合Petey留下来的地图,和赫利做手术的大脑X光透视图,会发现,分离芯片放的位置,大概是地图中永恒区的位置。而光学设计OD部门,则大概是在正前方眼球的位置 —— 整个部门的设计布局,都在模拟“人脑”。

    13、工作环境要求

    这一部分依旧是工作手册内容,除了MDR具体工作操作指南以外,还有较为常规的“要求”,其中这三条较为显眼:

    a)洗手/肥皂:非常细致甚至严苛的吸收要求,每天至少洗十遍手。

    b)着装:要求单色调,黑白灰蓝/淡色,呼应RGB重要性之红色系颜色象征外界。

    c)部门间交流:不鼓励,原因是“避免传播病原体“,可能是对疫情时代的meta指代,但总的来说是不希望员工在公司内生病,并且不希望部门间交流(比如散播谣言,故意给员工“造反”画作,甚至还起了特定的代号,266)


    【马克】

    14、穿越“分离“:潜意识/情感

    虽然分离手术让内外两人格不共享记忆,但一定程度上,潜意识和情绪/情感可以打破这个壁垒,只不过两个人格可能不知道,对方人格留存下来的潜意识,具体代表着什么。

    比如主人公马克,在外面以泪洗面,难以抑制内心的痛苦。而在公司内部,Petey也看出了马克眼神中的悲伤,但却不知其由;马克在健康咨询时,捏出了妻子遇难那棵树的模样,但却不知其代表意义;马克和凯西女士能感受一种吸引力&关心,但却不知为何。

    第三集永恒区基尔的语录中,也有所暗示:

    History lives in us, whether we learnt it or not.

    表面上说的是历史会沉淀在我们身上,不论我们是否吸取教训。但对应上述内容,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历史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论(内外的)我们是否知其为何物。

    15、没亮的第三个灯泡

    第二集由大妈提醒的没亮的第三个灯泡,象征着马克没觉醒的“第三种人格”,即内外人格融合过后的新人格。

    这一推论,在片头动画中也有所展现,最后一幕,原本分离的内外两人格,逐渐融合,最终变成了一个,也就是第三个。

    16、三个阶段

    三这个数字也是被反复提及。

    前面所谈到的RGB,三原色在剧中的代表/所指,三个灯泡对应的人格觉醒,大妈办公室墙上一分为三的画作,甚至是第一集马克留宿妹妹家时,外甥房间的“三张床”。

    这三张床,在剧中这里说的是为了让孩子逐步适应成长的变化,减少“换床”的创伤。而对应之前提及的三原色对应:

    1. 红色,象征 生活
    2. 绿色,象征 生活+工作
    3. 蓝色,象征 只有工作

    而马克正好在第二张床上,而他本身现在也是处于 outie 和 innie 共享一个身体的阶段。

    而“孩子逐步成长”的三个阶段,对应的就是员工,从有外面的人格,但分离出内外共存,直到最后外面人格消亡,完全由内部人格取代。像大妈、黑人小哥这样的员工,说不定就是……

    这样做的意义,就是完全创造出“属于公司”、完全听从公司指示的服从性内部人格,不会因为个人私事、情感而影响表现。如此改造员工,让人不寒而栗。

    17、凯西女士:一场实验?

    凯西女士的身份揭晓,确实是本季的一个重磅炸弹(马克的妻子居然没有死,甚至还成为了全天候在公司工作的行尸走肉),但抛出的是更多的疑问:

    首先,科贝尔大妈的用意是什么?

    显然是科贝尔故意增加了马克和凯西的接触:偷来马克地下室保存的亡妻蜡烛,似乎想勾起他的记忆;第八集看到马克和凯西还是不相识,却有些失落。除此之外,公司一开始坚称“融合”不可能,直到科贝尔偷来芯片证伪;故意接触马克妹妹,似乎也是为了挖出马克的更多故事。种种行为,都像是为了实现“融合”铺垫道路。

    其次,凯西女士的死亡,是意外还是人为?

    凯西女士/杰玛,是两年前车祸去世。而巧合的是,短篇衍生故事中,想要揭露公司真相的peggy,最终也是车祸去世。真的是巧合,还是卢蒙公司的“惯用伎俩”?凯西女士的时间线也有点对不上。她自陈有着107小时的生命,减去MDR观察赫利的八小时,并以半小时咨询为单位,说明一共进行了接近两百次咨询。就算工作日一天只有一次,也不到一年。但是杰玛是两年前去世。

    两个猜想:

    1. 杰玛身受重伤,而被卢蒙拿来做人体实验,一年多准备后才“正式上线”
    2. 这个版本的凯西是为了科贝尔的实验生成的n代版本,第八集在测试层被“再次重启”


    【欧文】

    18、“喜欢雷达的声音“

    欧文第二集走神后接受健康咨询,凯西女士在陈述一些outie事实中,其中一件在后续第八集得到了验证:“你喜欢雷达的声音” —— 欧文的宠物狗,就叫“雷达”。

    而这一环节中,要求“平等对待”每一条内容,不显现出偏爱。很可能是因为这些内容中,有真有假,只有平等对待,才能说明innie的情绪得到了控制,没有产生对outie外面生活的向往。

    顺便一提,马克在第八集的健康咨询中,提到了“三分钟搭起帐篷”,而前两集地下室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标记“野营”的盒子,印证了这条内容。

    19、脏指甲 - 绘画

    欧文第二集的脏指甲,一开始以为是像马克一样去温室会见Petey,所以手弄脏了;其后又显现了对园艺的喜爱,又以为是做园艺留下的泥土。

    直到第八集才真相揭晓 —— 原来是每天都在重复绘画,用了黑色颜料(对应走神时出现的黑色液体),留在了指间。

    同样也呼应了第13点工作要求中,每天至少洗10次手的要求,可能也为了避免innie和outie通过手上的一些痕迹,传达了不该透露的信息。

    其中,

    欧文绘画时的这个镜头,类似第四集科贝尔大妈取petey脑袋中芯片的镜头。

    而画中的内容,则恰好是凯西女士”退休“、在“测试层“的画面。

    20、欧文的工作年龄?

    在说画的含义之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虽然欧文自己说工作了三年,但是官方主页发帖介绍员工时,却说欧文是九年前加入公司的。

    而且这个帖子后面这句话

    truly transformed into a model employee

    "transform“这个词就用的挺妙的,有所暗示。

    结合上一点欧文画的是测试层的画面,推断欧文曾经被“重启”过,所以工作时间才对不上。

    工作的第六年,发生了什么事故,导致了“重启”,或者是第八集管理员操作界面上的“调职分公司 branch transfer”。

    虽然前六年的工作记忆被抹除,但是他的outie出于某种原因还记得“重启之前”的这幅画面,但是不知道含义,只感觉到“恐惧”。所以反复绘画,希望提醒到自己的innie。

    21、绘画的含义

    欧文日复一日地画这幅画,是为了让这个画面刻在自己的脑海中。前面第14点谈到了,虽然内外两人格不共享记忆,但是“潜意识”“情绪“可以打破这个壁垒。而欧文就想把这个负面记录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如果自己的innie看到了这个画面,能够“本能”地躲避逃离。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欧文画画时还有两个动作,晚上喝咖啡,听摇滚音乐,都是为了提神醒脑,为了熬夜,所以才使得白天工作的innie欧文感觉困倦,“容易走神” —— 说明走神的时候,潜意识最容易趁虚而入,所以公司才回极力避免员工上班走神,不是为了业绩,而是为了防止“破次元”。

    喝咖啡

    摇滚乐

    22、伯特 Burt G.

    虽然欧文的“相好”伯特被强制退休,理论上当天应该就结束了的。但是在第八集最后,迪伦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界面上出现了伯特的名字,并且芯片是处于激活状态的(亮,而非灰色)

    再续前缘?


    【赫利】

    23、赫利的真实身份?

    赫利在公司外面的真实身份,应该是身居高位,第八集结尾我们看到她出现在卢蒙年会上,相信大结局会有更多的信息披露。这里主要强调一下,除了,关于赫利特殊身份的几点细节:

    a)特殊的白玫瑰

    赫利第一天下班时拿着的白玫瑰,是电梯口黑人小哥给的,应该是特殊待遇。白玫瑰象征纯洁、高贵,可能是为庆祝员工第一天“新生”,但难以想象会送给其他男性员工……

    第一集

    第二集

    b)样貌、发色酷似卢蒙CEO

    第三集参观永恒区时,赫利和两任女CEO都长得有点像,并且在参观时,特别在下面一句台词中,把镜头切给了赫利,

    无论是真的伊根家人,还是卢蒙大家庭的员工,

    也许赫利,就是“真的伊根家人”,即公司继承人(之一),但参与分离项的目的,“扎根基层”?还是成为CEO必须经过的一步?

    但是,与这个理论所矛盾的细节则是,第二集开场黑人小哥给赫利介绍公司、基尔等等,如果赫利真的是Eagan后代的话,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24、手术“失误”?

    在本季前期讨论为什么赫利表现得与众不同时,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赫利做手术时,手术指导屏幕上显示的是“所选工具太短” —— 所以也许是手术出现了失误,才导致赫利的异常?

    更进一步,会不会是“反对者”故意安插了赫利进公司,捣乱局面,所以在手术室安插了自己的人员,导致手术“失误”,引起了后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呢?

    只是随着剧情发展,这一猜想似乎和赫利身居高层的身份对应不上,除非赫利不是卢蒙的人,而是竞争对手的高管/人员。但又和她第八集最后出现在卢蒙派对上产生了矛盾。

    25、赫利自尽的“灵感”

    第四集最后赫利采取极端手段上吊自杀,根据剪辑对比,可能是马克无心的一句话给予了灵感:口语“get the hang of 学会做“中的“hang“也是上吊的意思……

    26、微笑墙 - 员工墙?

    第三集参观永恒区的微笑墙,欧文说是受到卢蒙帮助的顾客的笑容,但是卢蒙并不是牙科医院,

    而且近距离拍摄微笑的样子,更像是第二集开头,黑人小哥拍下赫利的照片……

    微笑

    拍照

    并且迪伦说到自己喜欢的一位女士微笑不见了,可能对应着一位员工的正式“退休”。


    【迪伦】

    27、华夫饼派对

    第八集展现的华夫饼派对,包含了内在人格通常无法做的三件事:

  • 吃早饭:华夫饼一般是早饭;
  • 吃晚饭:吃饭时间是下班后;
  • Sex / Orgy:在真正的房子、床上……
  • 其中高潮的裸露舞蹈,就是在重现关于基尔的一幅画,来自第二集,欧文与伯特第一次在健康中心相遇时,挂在墙上的那幅画:

    跳舞的人,也许就是“被分离”的员工,那可就有点《西部世界》的味道了……

    至于受奖励者,扮演的就是画中的基尔/创始人/“上帝”,戴着头套,鞭打着俗人。

    第八集

    第二集

    而且鞭子上还赫然写着卢蒙公司的九大核心准则,要把这准则,鞭挞进每个凡人的心中。

    28、最后的礼物

    迪伦虽然一开始不屑于马克的浮雕礼物,说那根本称不上是奖励。

    但在第八集,胜出的迪伦,选择了镌刻他们四人组的浮雕,令人动容地“被打脸了” QAQ

    一开始不屑一顾

    最后也“真香”

    29、休息室听到的声音

    休息室/惩罚室,他们在忏悔的间隙听到的声音,居然每个人听到的不一样:

  • 迪伦听到的是婴儿的哭泣声;
  • 赫利听到的是愤怒的男人说话声;
  • 特别是考虑到第六、七集迪伦见到了外面的儿子,为了儿子大打出“口“的疯狂状。说明即使innie的他还不太理解,但儿子对他来说是最重要、最在乎的。所以他听到的婴儿哭泣声,也许就是回忆/潜意识中,儿子婴儿时的哭泣声。

    同理,赫利应该身居要职,第23点永恒区的镜头暗示,都容易将她的outie身份,放在一个传统大亨的女儿、想要得到父亲重视却不得的身份上,那么愤怒男人声,可能就是她父亲/祖父的声音。

    【其他】

    30、衍生短篇故事:裙带关系

    衍生短篇故事中,员工Peggy逃跑想要揭发卢蒙,联系了记者Daria,然后记者和编辑Jim联系,被拒绝发稿,然后Peggy离奇死亡,就没有了下文。

    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 编辑Jim联系了他信任的卢蒙内部的人
    2. Jim的姓Milchick,和剧中的黑人小哥一致

    可以推断,这个编辑Jim和黑人小哥Seth大概率是亲戚关系,Jim直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告诉了Seth,让卢蒙公司“控制”了事态,最后息事宁人。


    【04/11更新】

    和第一季结局相关内容

    31、镜子测试

    本集“逃”到外面的三个人,虽然行为、身处环境各异,但有个共同点:

    有那么短暂一刻,他们都愣住了,盯着镜子中的自己,脸上不禁流露出疑惑甚至诧异的神情(马克、欧文尤为明显)

    这样设计的原因,可能有

    a)“体制化”后不适应环境改变

    即使公司内厕所也有镜子,但那儿的背景始终是固定的。数年如一日,内在的人格习惯并适应了在那种背景、灯光下看到的自己。而当终于来到外面的世界后,在不同的灯光、背景和着装下,眼中的自己突然“变了个样子“,所也会感到惊讶。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欧文、马克反应比赫利更强烈:他们两人分别工作了三年、两年,时间远远比刚来不久的赫利要长。在无数次“休息室朗读“、日复一日的单调视觉背景下,被”体制化“得更严重,所以反应更明显。

    b)镜子测试:自我意识的觉醒。镜子测试本是用作测试动物智商/认知能力的一项测试,

    通过动物是否能够辨别出它在镜中的像是它自己,判断其自我认知能力。

    而本集这里镜子前的注视,显然通过了镜子测试,但更重要的是以这种形式证明了内在人格拥有自我意识,他们是能思辨的人,而不是海伦娜在录像中对赫利所说的“我是人,而你不是”。

    【欧文 / Irving】

    32、勋章

    本集坐实了欧文父亲是海军的真相(照片中的父亲正穿着手中拿着的这套水手服),并且可以合理推测欧文也曾是军人。

    欧文房间里的勋章/奖章,被细心的网友查到了出处[1]:墙上装裱挂着的,是海军奖章(Navy);而桌子上打开放着的,则是陆军奖章(Army)

    墙上挂着的,应该是父亲的,以做纪念;桌子上打开的,应该是欧文自己的。不排除制作上的失误,因为欧文更可能是海军,但总的关键是,他出身于军人家庭,并且自己也有军人背景。

    33、身份暗示汇总

    关于欧文曾经是军人/海军身份的暗示,包括

    1)第二集凯西女士陈述事实中的

  • 喜欢水
  • 擅长游泳
  • 喜欢雷达的声音
  • 2)宠物名字是“雷达”

    喜欢雷达的声音,既可以理解为作为海军喜欢雷达检测时的哔哔声,也可以理解为喜欢宠物狗的声音。甚至是说,因为喜欢雷达的声音,所以给狗取了“雷达”的名字

    3)1100

    提到时间时,不是说“11点“,而是说”1100" eleven hundred,是军人常用的军事时间(military time),说明欧文语言上的老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4)见到上级立马站起

    前几集每次见到Milchick,他的上级时,就立马起立,并且战得笔直(和其他三人形成强烈对比),说明曾经军队纪律生活给他带来的“肌肉记忆”也被保留了下来。

    5)不得“越级”

    发现违禁书籍,不想越级报告,也是类似上一点,纪律性的体现。

    34、身份的意义?

    所以,为什么欧文的军人家庭、军人身份这么重要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 解释了为什么欧文一开始是最“忠诚”的员工
  • 烘托了欧文的“性格转变”
  • 正是因为有着军人背景,欧文即使离开队伍,纪律性依然扎根脑海,甚至在个人记忆被清除之后,潜意识中依旧遵守纪律、服从上级、忠心耿耿。

    其次,严肃的军人背景和禁忌的“情窦初开”形成了戏剧冲突。欧文是早年参军,在那个甚至连"don't ask don't tell“都还没有的时代,内心深处的情愫被压制了下去。“深柜”已久,在公司“分割”之后,不经意间将埋藏的秘密唤醒,一发不可收拾。

    甚至,欧文那般景仰基尔的原因,也和自己在军人家庭中长大、敬仰军人父亲有关。潜意识中,基尔成为了他心中的父亲。而本季后半段欧文的态度转变,也是代表着被传统父权压制下的自我意识觉醒,打破禁锢,重获新生。

    最后一集的奔赴,联系背景来看,也就不是完全的“恋爱脑”。即使公司内外,物是人非,但伯特依旧是他最相信的人,去找他是完全说得过去的。而欧文敲打房门时的那阵阵呼喊,不仅是呼喊着埋藏在伯特心底的那个消失的爱人,也是呼喊着冲破牢笼的自由与希望。

    35、为什么这么做?

    与曾经忠诚的“工作人”欧文对比明显的是,在外面的“生活人”欧文似乎是反叛的一员。

    不仅日复一日熬夜绘制测试层画面、喝咖啡听摇滚,想要警告自己的 innie,还搜集了卢蒙曾经员工受伤起诉的新闻,和切割员工的名单,进行着自己的秘密调查。

    不仅是这个新闻简报中提到了受伤,在第八集华夫饼派对开始之前,欧文阅读了工作手册中的一段文字,也提到了“受伤”,即下图的前两行:

    员工可能会受伤,甚至遭受了可怕的灭绝人性的事故,但工作场合都有着风险。但无论如何都要继续用爱工作,完成崇高的使命。

    读完欧文便嗤之以鼻地将鸡蛋夹碎在书中,露出轻蔑的微笑。那一刻,他在为伯特被“灭绝人性”而复仇爽了一把,但事实上也许和“生活人“终于恰好共情,为他们所受的伤害而愤怒。

    整理下欧文的相关线索

  • 时间冲突/消失(在上个回答中提到,欧文工作了九年,但“工作人”只记得工作了三年)
  • 记得测试层的画面;
  • 想要通过“走神”传递这个画面信息;
  • 搜集了前员工受伤的新闻;
  • 搜集了切割员工的名单;
  • 所以推测,欧文在第六年工作时遭遇了意外,不得不带到测试层重启/改造,但somehow记忆错乱,这个画面留存在了“生活人”欧文的记忆中,让他恐惧不安,也是让他觉得自己“因工受伤”,想要起诉但迫于卢蒙势力庞大,于是联系一些员工,希望找到和他类似经历的人(即地图上标注的那些人),一起共同起诉,才有些胜利的可能。

    36、“历史”

    讽刺的一点,欧文是四个人中,“历史遗留”最突出的一位,但却说在第三集参观永恒区时,说到“没有历史的人是不自然的。自己没有历史,心中却充满了感恩”,显然是错误。

    事实上,就先现任CEO詹姆斯所说的那样,

    历史永远留存在我们身上,不论我们是否从中学习或吸取了教训

    双重含义的“历史”,耐人寻味。


    【赫利 / Helly】

    37、赫利的身份暗示

    包括且不限于:

  • 第一天收到Milchick赠送的白玫瑰;
  • 第一天穿的衣服和科贝尔女士一样;
  • 第三集参观永恒区时,

  • 样貌酷似卢蒙的女性CEO;
  • 讲“真正的伊根家人”这一句时,特意把镜头给了赫利;
  • ”卢蒙家人“同样在最后一集出现

    38、为什么要这么做?

    首先明确一点,赫利是伊根家族中第一个做分离手术的人:如果别人比如现任CEO詹姆士做了,那么肯定上台演讲宣传的就是他,而不是刚30岁的赫利。

    基尔更不可能了,连演讲之前主持人介绍时,都说到“基尔没有见识过,但这个芯片包含了他的种种优点……“。所以通过分离手术实现永生的说法并不成立。

    其次,赫利做这件事的目的,其实主创在访谈中已经给了官方解释[2],原文如下。

    The purpose of what she’s doing is to sort of show that severance is good enough for an Eagan. This isn’t something that we would just do to the unwashed masses. This is something that the CEO’s daughter is willing to do and is excited to do, because it’s a total benefit to her life. That’s the message they’re trying to get across. there’s so many weird cult-like dynamics. And it becomes sort of about Helena having to prove her loyalty and prove her worth and prove her commitment to her ancestor’s vision. So on a practical level, it’s basically a big PR move, but it is also Jame testing his daughter in a weird, manipulative way. - Dan Erickson

    主要是两点:

    1. 亲自向世人证明这项技术可靠安全;
    2. 向父亲表忠心,为成为下一任CEO获取筹码。

    这也就和视频中海伦娜所说恰好相反,讽刺的“越否认,越接近真相”。

    39、父亲的话

    厕所和父亲的这段对话挖了不少坑,引得观众脑洞齐飞,什么“詹姆士脑子里装着八任CEO的灵魂”、“永生说”,挺玄乎的。

    但总的来说,他的这段话,至少有以下这四个关键要点:

    1)在床上哭了

    父亲听到海伦娜/赫利自杀的消息,在床上哭了。

    首先一提的是,赫利自杀的消息是之后通过监控发现的,那时赫利已经重新上班了,所以詹姆士没去医院探望也情有可原。

    那么是因为消息紧急,所以深夜打搅?不太可能,而更可能是因为詹姆士年老体弱,长期卧病在床,所以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是在床上的。

    那么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董事会”需要中间人传话 —— 防止病菌传播,引起疾病。同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卢蒙工作手册中有着“一天至少洗十次手”的奇葩规定,为什么海伦娜上台时,詹姆士站在远离人群的后方,而不是靠近舞台的正前方。

    2)“基尔的孩子”

    人们都会植入这个芯片,成为基尔的孩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分离手术,分离出来 innie,通过各种奖励惩罚使其顺从,成为基尔的孩子。就像本季一开始的马克和欧文一样,崇尚基尔,对上司Milchick也是言听计从。

    而且还可以利用该技术的后门设计,“加班”、“转移分支”等操作,让言听计从的“工作人”随时夺取身体控制权,乃至通过三大步骤逐渐剥离“生活人”,成为像凯西女士一样的全天候工作人。

    3)“祖

     短评

    资本主义打工人的科幻惊悚剧集,上班时不记得外面的世界,下班则不记得上班的生活这设定总还比工作随时随地要“工作生活平衡”一点?第一集里面男主作为小头目隔墙提问女主的情景非常互害了,情节推进很慢,目测后面男女主会发展出恋情来。本斯蒂勒导演,他们这些喜剧人严肃起来还都挺吓人的(

    3分钟前
  • alty
  • 推荐
  • 还没看过第一季的人是幸福的,如果知道第一季这样结束,那我宁愿自己还没看过。

    7分钟前
  • 潦倒鱼丸
  • 推荐
  • #下班后谁也别想找到我。留下太多让人期待的悬念了,期待下一季!

    12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 既《1984》又《美丽新世界》。人性由什么定义?记忆。捍卫记忆就是捍卫自由。它不可被外力篡改、截取、添加和挪用。一场冷峻的审判。人们被装进卢蒙的“盒子”,就像被扔进精神病院的人如何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

    14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 从职场戏切入,其实仍是一个卡夫卡式噩梦在“科幻时代”的复活演绎,繁复的职能部门叠床架屋无法窥其全貌,正是永不抵达的城堡的象征,几代资本历史如一个遥远未知的、无肉身形体的巨兽高高盘踞,以家族性的技术垄断的形式操控人类情绪,并将机械时代最宝贵的情感压榨利用,各种配置完全是现代企业的缩影,也可以扩展格局至更高权力层面;相较于近乎邪/教般的掌控、监视、规训、洗脑,个体为逃避创伤或达成目的而主动选择被切割、被异化,或许是另一层面的惊悚——outtie对innie的自己说“你不是人,我才是人。”清冷影像基调太适配人类孤独之声式的画风,白色办公室内的规整构图,迷宫般走廊里的幽深黑暗,变焦镜头的运用。

    1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 看完后决定多摸鱼,让工作人格和生活人格多多交流和融合

    22分钟前
  • FishyBrid
  • 力荐
  • 第一集非常惊艳,讲述故事方法让人意料之外。非常新奇的科幻概念设定。第二集剧情冲突的点慢慢隐现,有的后劲不足的感觉。主要角色选角都非常quirky,很对味。希望后面几集Ben Stiller别让人失望!

    26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推荐
  • 牛逼到无以复加,完全无法预设是本·斯蒂勒的作品,高度提纯的概念,毫不含糊的表达,教科书级的调度,所有视听方面的元素都极简到冷淡,并异乎寻常地贴合主题与类型,令人震撼,脑补了数种或套娃或反转的走向,冲第三集开头近乎完美的调度,我赌导演不会烂尾

    28分钟前
  • 苏乏
  • 力荐
  • 在那种一直有性感美女弹窗的在线网站看,没注意集数把第八集当第一集看了,然后234567无缝衔接看完也没发现看错了,我还鼓掌:好牛逼的倒叙啊

    31分钟前
  • 無機酸
  • 力荐
  • 当你不认为“你”的自由被侵犯后,你还会去保护“你”认为的自由吗?

    33分钟前
  • G2
  • 力荐
  • 近年来最怪异,最黑暗,最难以捉摸的科幻剧,在电影院和几百人一起看季终集效果惊人的好。主创主演都到了,几个fun fact: 主创dan原来是在造门工厂工作,五年前开始有这个想法因为极其厌恶上班;距离开拍六周迎来疫情,结果从三月拖到十一月;所有的戏都是一起拍的最后再剪辑分集,所以对于演员挑战非常大,尤其主角;妹夫的那本人生宝典一共写了50页;Ben Stiller说当觉得里面公司情节过于荒谬时,dan总能举出现实里的例子说服他,比如安利,又强调,我们不是在影射Apple,dan补充:对,是Google。Dan说他脑子里已经设想了十九季的内容。Apple已经宣布续订第二季。

    34分钟前
  • 陈楸帆
  • 力荐
  • 上班这件事本身就是一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惊悚片

    38分钟前
  • 口古口古
  • 力荐
  • 只需理念一句话就创作出一部电影!你不需要工作,是工作需要你;马克思说资本控制下的打工人的劳动,就是人的异化,也就是非人,因为失去了自由,打工人失去了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就算是爱好当工作,自己干就是完整的人,因为自己想停就停,想干就干;如果给人打工,不是想不停就停的话,那这工作就从爱好变成了惩罚。打工就是打工人的异化,这部剧就是将这句话扩大化、形象化、戏剧化了。驯服囚犯的最佳方式就是让他们相信他们是自由的。然后操纵他们做我们想要让他们做的。国外的社会治理不就是这一套的各种变形嘛嘛?The surest way to tame a prisoner is to let hem believe he is free好看想法好玩。而且结合了当下996.人工智能劳资矛盾自由与独裁。各种因素,打破颠倒重组

    41分钟前
  • 恰若初见
  • 力荐
  • 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说:“(打)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打)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打工人都懂

    4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 目前印象最深刻的台词 好消息是地狱是人臆想的 坏消息是人想的通常都能创造出来(剧节奏很慢 但又十分吸引人 )

    48分钟前
  • 推荐
  • 职场惊悚剧,终于看到了想看的题材了

    51分钟前
  • 四道风
  • 推荐
  • 发现本·斯蒂勒是一个被低估的导演,平时总觉得他是一个明星,做导演的片子印象中有点鸡汤,看完他在这个剧里导演的几集,才发现他的能力远不比如此。他的镜头调度做的远比绝大多数市面上的电影都要优秀,让中间几集另一位导演的水平瞬间变得平庸。如果本·斯蒂勒导演整季,这个剧无疑会是年度最佳剧集,没有之一的那种。第一季最后生育线和爱情线的伏笔都有料,开始期待下一季了。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 用极端夸张折射出一些企业资本家控制员工的可怕现实

    57分钟前
  • 力荐
  • 职场版心慌方,主题曲太魔性。然而人家就算是这样都是八小时工作制,我觉得还是人性限制了编剧的创造力,来咱们这走一遭肯定能拍出更惊悚的。PS女主是怎么做到正常走路都像走猫步的,姐真飒啊…… 第四集更新:各种规章制度出来后,相信大家都会觉得眼熟了….“基尔”简直是高级黑….完结更新:多线叙事反抗统治者,这才叫爽剧!

    58分钟前
  • Superbia
  • 力荐
  • 特别库布里克那种科幻惊悚,寡淡到极致的剧情,不明觉厉的高概念,莫名其妙还是很想看下去,本·斯蒂勒能拍出来这个还是有点狠的

    60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