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建筑·艺术·家庭
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准确来说这是一部纪录片,纪录了一个建筑师的建筑生涯和思想,也纪录了这个建筑师的感情生活。而影片的导演,便是这个建筑师的私生子。因此这部影片也成为导演追忆和理解自己父亲的过程。
路易斯·康,一个美国建筑大师,他的建筑思想影响着许多人,他的建筑作品不多却获誉无数,然而他同时又是拥有三个家庭的人,并且在73岁临终之时已经破产,在火车站的男厕里潦倒地离开人世。尽管如此,人们依然对他充满敬仰之情。他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一点和他深刻的建筑哲理一起表现在他的建筑上,他用建筑的语言诉说自己,而我们也通过建筑了解他的思想。
整部影片基本介绍了康的几个重要作品,主要通过其他人的描述和部分康自己的话来让人了解康这个人,除此之外便是通过感受建筑的语言了。我看完这部影片,感触良多,甚至有抑制不住眼泪的时候,那种复杂的感情,一来是为建筑所感动,二来是为一些言语所感动,两者交融在一起。
有三个场景很动人:
一是导演在沙克生物学院的广场上滑旱冰,那翩翩起舞的身形与他父亲安静的建筑形成意义非常的对比。
二是导演告诉交响乐船的主人他的身份时,曾经是康好友并且知道康私生子存在的船主强忍着眼泪。
三是在孟加拉国国会大厦里,一位建筑师在听说这个建筑在影片中最多只会有10分钟的片段时,发自肺腑的一番话。我想这段话也极好地说明了康是个怎样的人:
“对我们这样的国家来说,要有这种建筑几乎是不可能的。在30-50年前,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稻田而已。自从我们邀请他来之后,他觉得他有这个责任,他想要成为这里的摩西。他给了我们民主,虽然他不是一个政治人物。表面上他给了我们这栋殿堂,而实质上却是给了我们民主,我们从这里才开始得以提升。因此,建筑本身无关轻重。他并不管这个国家有多少钱,或者他是否可以完成这建筑,但是他就是有办法在这里完成它。这是他最大的计划,在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他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很伟大,我们记得他。但他也是人。至于他无法满足家庭生活的失败,对于伟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他的关心有很不同的方式,需要很多时间才能了解这点。他对于社交生活就像是一个小孩,他那方面很不成熟。对于任何事情,他从不说‘不’,所以今天我们才能拥有这栋建筑。除了从他的建筑,很难从其它方面真正去了解他。他给了我们这栋建筑。我们常常感念他,他给了我们他的爱,也许他无法给你他的爱,但对我们,他给了人民很多的爱,那才是重要的。你必须了解这点。他有无穷尽的爱,他爱每个人。为了能爱每个人,他难免有时候会没注意到身边亲近的人,那对于他这种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孟加拉国议会中心与国会山庄花了23年的时间建成,这在现代建筑史上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而能促使人民建造这样一个神迹般建筑的热情,想必已经接近宗教信仰了。只有信仰具有如此大的力量。金字塔、许许多多的大教堂是这样,而雅典卫城建筑群则在对神的信仰之外,还多了一份对民主自由的信仰。
这就是一个艺术家留给世人的一切。
2 ) 追寻足迹
路易斯.康(Louis I. Kahn),是近代建筑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建筑师。在台湾,很多人简称他为路康,而于片中,常听到人们直接叫他:“路”。
老实说,我觉得这部片东一角西一角的,什么事都讲的不清楚。想从片中得到完整的建筑师生平、理念介绍的观众,大概会感到失望。片子的堆叠说理并不扎实,它似乎也无意去论述路康于建筑史上的贡献与成就,没有什么特别诠释建筑、空间或是创作的观点。还原初衷,不过是一位儿子追寻父亲巨大身影的旅程。
有意思的是,我却在那些不够完美的叙述架构中,感受到纪录片独有的真实片刻及情境张力。
Nathaniel Kahn是路康的私生子。拿起摄影机的他,寻访故人时,还有许多人并不知道路康有个儿子。所以那些暧昧、耽溺和语焉不详,都变成了儿子崇拜、顾盼陌生父亲的特殊眼光,别有一番“气味”。
谁说起自己过世的父亲能够非常理性又冷静呢?片中很多片刻是仅对Nathaniel有意义的,属于他个人的追寻足迹。
而那些私密的片段,我们大概只能置身事外,从画面中访问者和受访者的泪,来假想领略那股激动。比方说在孟加拉、中东拍摄的那些风光场景和建筑空间,如果不是因为导演是Nathaniel,我大概会为制片掬一把泪,觉得这样大费周章老远去了一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单单为了去异乡伤怀……(真伤荷包)。可是就因为导演是路康的儿子,所以那份耽溺感伤,又起了力道,产生不少可以去衍生意义的缝隙。
访问过程中,亲戚或姊弟之间的陌生气氛,也让场景有了暗流的尴尬张力。有些片刻,会令我怀疑是不是因为有了摄影机,才促成那些对话和相聚?而人们面对摄影机时,细微的表情和语气中,又好像隐藏了什么秘密……。影片夹带些奇异幽隐的小角落,犹如路康的空间设计。
片中剪进了好几段路康走着、沉默着,又看似若有所思的历史画面。
---这是Nathaniel所不理解的父亲吗?
就算血脉相连,就算堆叠了 Philip Johnson、贝聿铭、Frank Gehry、计程车司机、情人女儿等许许多多人的回忆与种种描述言语,那么费尽力气看似站近了些,却又只能遗憾发现,所谓的人生仍旧是个拼凑不出、解不开的谜……。
一段明知徒然的追寻。
3 ) 一个小故事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
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
有一个女孩,手拿着一本精装的安徒生童话
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对此嗤之以鼻
当时觉得:好做作
这怎么能叫演讲比赛
演讲就该是激昂、奋进的
后来,很奇怪
她朗读的这个画面
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我甚至忘记自己朗读时的样子
只记得她的
好像还有一束光
从她的头顶洒下
从容、陶醉
后来我知道
那时候
我是鲁莽和无知的
我的眼睛
还没有看清事物的能力
幸好建筑让生命延续
让一个儿子了解了自己父亲
让一个儿子听到他人对父亲的称赞
别急着怨恨,别急着伤感
或许时间,能给你一切答案
4 ) 谁的建筑师
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我的建筑师》有着很响亮的名头:以教科书级建筑大师的路易斯·康为主角,由他的私生子纳撒尼尔·康摄制。但是鉴于导演与我均对建筑一无所知,所以我更倾向于将之划分至家庭伦理题材,毕竟影片的入手点是路易斯·康丑闻级的家庭生活——他在五十岁之前靠妻子养活,成名后则在并未离婚的前提下接连与两位年轻女性育有子女,三户人家彼此相隔只有几个街区,却彼此默认了彼此的不存在。因此导演所尝试解决的问题似乎是:这个不曾让世人知晓我的存在的父亲,究竟有没有爱过我呢?假如他既不需要真情也不想付出真情,又究竟将身为人类所理应具备的情感需求投射到了何方呢?
带着这般略有哀怨的情绪,导演将三个家庭接连走访了一遍。讽刺的是,尽管片名为《我的建筑师》,但路易斯·康显然不属于他们之中的任何人。他对自己的亲人几乎不管不问,习惯在朋友家中度过圣诞节,待到72岁因心脏病突发而孤独暴毙宾州火车站时,人们发现他竟然用黑笔很彻底地涂掉了护照上的地址。然而,不同于同类题材对“成功人士与他的三妻四妾”鸡飞狗跳式的处理,受访者均保持了惊人的平静。康的其中一位情人(也是导演的母亲)独居在一座小岛上:“我是一个romantic fatalist,即使有人来了,我仍会感到孤独。”(于是路易斯·康也从未来过)另一位情人则表示:“我始终觉得我们这些人本质上是个大家庭。”近乎冷峻的口吻早就了几近荒诞的效果——经由对康的重婚的刻意美化,导演将重点转向了“孤独”:因才华横溢而难以觅到知音的人们,精神落点在更深更远的灵魂深处,只得用这种“另类”的方式来处置自己的孤独。
这种孤独被拉伸到极致,便成就了这场“寻父之旅”。人想了解自己的父亲、特别是在自己的成长中彻底缺席的父亲,究竟是一种什么冲动?凭我这23年的阅历,我所能揣摩到的答案大约是,当孩子从对世界完全懵懂好容易成长到稍微有那么一点融入其中时,他会格外地想知道从前高大威严得近乎与己无关的父亲,其实是以怎样一种人性化的姿态匍匐在地——我始终怀疑,带着这种心态上路的孩子,内心多少会带着些士兵的骄傲与胜者的昂扬。但纠结的是,导演的父亲乃是路易斯·康,他越是与父亲的建筑拥抱,就越是凸显了自己的渺小。
随着影片的推进,所涉及的建筑物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多的意义被牵扯了进来:在费城为激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而据理力争,以老胡瓦犹太教会堂“用一个建筑团结起全世界的犹太人”⋯⋯抛弃了他的父亲将父权化作巨大的阴影向下投射,这阴影会远比他的生命延续得更长:一个巨型到无边无际、冷漠到无比疏离的父亲。导演本人表示:“我总感觉父亲并没有死,而是在某个地方活着。”这是当然的,因为父亲根本就不曾在他的生命里存在。导演只能从建筑文献中了解父亲,不仅家中不曾有父亲的领带,父亲的亲戚甚至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层层叠叠的铺垫,最终导向了孟加拉受访者的发言:“他就像摩西,给了我们民主⋯⋯他用一栋建筑物为我们带来了民主的机构。他可能轻慢了身边的家人⋯⋯但是他有大爱。”
鉴于权力与野心是一切伟大建筑的根基,所谓“大爱”,大约也是种干得了这类大事的伟人才能拥有的爱——影片想传达的意图似乎是,康的情感尺寸出离巨大,大到不仅落不进家庭这一方太过狭小的空间,更能将金钱这类俗事彻底置之度外(康在过世时负债累累),我们为康的大爱做出了牺牲。然而,正是由于“大爱”与“小爱”并不矛盾,加之我亦没太看懂“用一栋建筑为孟加拉带去民主”的推理过程(这个本该是重点的部分显然不是导演想表述的核心),许多情节——诸如康的好友在导演亮明身份的当场痛哭失声——才颇是散发出了一种诡异的不协调感:我既为有路易斯·康这样伟大的父亲而感到自豪,却又不能改变他并不大爱我的事实,所以为了在这两种情绪间达成平衡,我只能用更大的借口去遮蔽空洞与断层——倘若不能将路易斯·康无限抬高,之前所经受的痛苦则几近白白做功。据此,这种纠结带上了些许斯德哥尔摩的味道。
较之对家庭问题欠缺说服力的暧昧不明,影片中更为真挚的部分要数对“天才”这一概念的表述。经由照片与资料片呈现给观众的路易斯·康是个暴君式的天才,所向披靡,摧枯拉朽,将全身心都献给了建筑。他的传奇早在他自爱沙尼亚漂洋过海来到美利坚时就已拉开了序幕:儿时因他遭遇了烧伤,他的父亲当即表示“这个孩子我们不要了”,母亲却认为他今后注定要成为大人物。烧伤留下的疤痕、犹太移民的身份、167cm的矮小身材,三重特质造就了他普罗米修斯式的煎熬人生——当视野大到足以站在人类的前沿,人们往往会认为你疯了;鉴于创造力的本质就是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在为新想法的澎湃涌现而欢欣鼓舞的同时,你也会因不确定它们的真伪而陷入巨大的沮丧;你的想法太超前,也就只好为了捍卫它们而孤身一人去应对重重质疑与拒绝;倘若你要做真正的大师,那就更是对灵魂实打实地拉扯——既要能看到巨大到超越现实的图景,又要有能力一砖一瓦地将之变为现实——于是渴望盗火的野心,亦将他牢牢地捆绑于周而复始的鹰啄肝脏之苦,这样才筑成了“指尖的、思想的、技术的奇迹”。
我们不妨回到前文的“孤独”之主题。影片讲述的,其实是一群超脱的人怎样驻守着各自的孤独。于康,或许真的是成功人士在工作间隙精虫上脑;于她们,则是“倘若伴侣无法在精神上彼此满足,那又何妨在物理形态上孤独一生”。有的人满足于俗世的享受,有的人则注定要仰望星空;星空中乌云密布,仰望则颇是要花一番代价和功夫;于是有的人成为了路易斯·康,但更多的人无非是平庸的渣滓,以一种自欺欺人的迷醉姿态郁郁而终。你可以说这样的选择既不值当也不道德,可那个地方实在是太美了啊!所以他们还是要前仆后继地奔上去。Nature cannot make it, but human can.
5 ) 建筑,给无处安放的灵魂
片子拍摄在Kahn去世后的23年,拜访Kahn同时代的architect,试图从他们的记忆里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父亲,一开始,他便说 “我的时间不多”。
的的确确当你看着Frank O Gehry, Philip Johnson, IM Pei,一个接一个响亮的名字登场,却是一个又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当你看着他们湿润的浑浊的眼睛,听他们喉咙间含糊不定的哽咽,谈到老伙计的死,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时间的吝啬。在他们竖起的每一座高大坚实的建筑面前,老去的建筑师尤其显得脆弱单薄,想像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厚实的红砖墙的另一面,是Kahn的几绺白发无力地耸拉着不时被风掀起,建筑的诞生像蛇,蜕下的那一副皮囊,渐渐地被掏空了生气,榨干了力量。
他们都曾年轻过,如果人们尝试去记得。
几乎所有建筑师都有着被遗忘的青葱岁月,五十岁时才在建筑的行当里发出婴儿的第一声啼,到死不过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而从他进入人们的视线,就已经是个老头儿。Kahn只好以一张松弛苍白的圆脸存在着,IM Pei的老年斑和Philip Johnson的皱纹也就讲明了有关成为大师的一切。
我们尚年轻,却年轻得如此悲壮。
你透过那副厚厚的黑框圆镜去寻找当年熠熠发光的那双眼,总还能找到。随着时间过去,那道光被越来越深地埋藏,却变的越来越强。它几乎有了些神圣的意味,你直视它,就要被它射穿心脏。
Kahn看上去总是很孤单,即便是被几百个学生围绕着,演讲是他的,他却好像并不在场。他不曾真正融入任何一个家庭,在初到美国的两个月里搬了17次家,没有一种爱能给他安全感,也没有一种等待值得他顾盼。他最后死在车站的厕间里,没人知道他将去向哪儿。
想像Kahn是一个沉默的人,就能够想像他和他的建筑并肩坐在一起,像彼此熟识的老朋友,不消过多的言辞。想像Kahn是一个胆小鬼,不敢在任何地方停留,他只好给自己建造一个坚固的堡垒,让神秘的氛围扼住人们喋喋不休的喉咙,如此安放他寂寞的灵魂。
时至今日所有那些建筑都像是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失声一般哑着僵在那里。关于它们,它们的建造者说的不多,“在寂静之中就能听见Kahn的声音”。
6 ) 他们要经历多少痛苦,才能这样美丽!
片子看完有一段了,一直没能动笔写一写它。路易斯·康不是我很熟悉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少,而我基本都没有见过。片子拍得不算好,我边看边想,如果是我来导,会这样这样拍,给那样那样的解说…但这样一部平平的片子,仍然很深地触动了我。
导演是康的儿子,私生子,父亲一直不和他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十岁的时候,父亲死于一个闹市火车站的厕所内,他对父亲的记忆便噶然而止。借助影片,他试图抛弃误解和怨恨,找回自己的父亲。 康一生有过三个女人,只有一个是他的妻子,伴他终身,另外两个在正当年华时遇到康,与他共同工作,并矢志不渝而终身不嫁。每个女人都为他生育了一个孩子,每个都基本独立地把孩子抚养大,其中两个还要在四、五十年代保守的社会中承受独身母亲的巨大压力,却都无怨无悔。是什么样的魅力、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让她们这样?一生三个女人,对于艺术家来说实在不算什么。但康并不像一个艺术家,他的生活中看不到心血来潮和放浪形骸,他倒更像一个苦修士---他的一生似乎只有建筑,他没日没夜地泡在工作室中,全不顾及女人和家庭。很难想象爱情中的康是什么样子,我们只看到那些爱过他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她们一生都生活在这种完全付出而得不到回报的爱中。影片拍摄的时候,康的妻子已经去世,只有一个过去的录像,记录一次八十年代的采访。老太太无奈地笑着说:“我们没有钱…但是…他说钱有什么…”事实上,多年来是她独自养家,康投标的项目不断失败,欠债累累,她却拒绝离婚,丈夫死后还为他承担几十万美元的债务。康的两个情人都是与他共同工作的建筑师,聪明能干,更坚韧不拔。导演找到第二个女人,她已经八十岁了,风韵犹存,站在当年两人共同设计的作品前,强忍着内心的激动:“这是他找到自己风格的第一个作品…很小的作品,但多么美… 他追求完美…”突然,她停住了,泪光闪烁:“我是被迫离开他的!”女人躲到意大利生下他们的女儿,至于如何被迫离开,我们不再知道。康的第三个女人是导演自己的母亲。“你不后悔么,妈妈?当你(因为康的妻子的阻挠)甚至不能出席亲手设计的建筑落成的晚会,你不怨恨么?” “不”,女人眼中噙着泪,“我一直相信我们是soul mate”,“我当然也会感到不公,也会痛苦、抱怨,但我无法后悔--- 当你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工程的一部分”,她指着摊开的孟加拉国会的图纸(康最后一部作品),“当你能够参与设计这样伟大的艺术品时,你无法后悔,你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艺术的生活来克服生活的挫折---- 我明白了---- 不是康,而是艺术---- 单纯爱情何以至此呢?---- 但又是康,是康带给她们生活在艺术中的机会,她们从而忘却了时间,感到自己是永恒的一部分 ---- 在时间之外怎么可能后悔呢?
康的建筑延续的是古老的传统,他要以沉重庄严来抗拒时间。如同他的人,他的建筑也不顾世俗生活,只追求精神的极致。在康的建筑里,有金字塔,有帕台农,有罗曼祈祷堂,各民族古代的庙宇重合呈现在裸露的水泥墙上,这是康特有的材料,它近乎严酷的质感正引导精神进入冥思和祈祷。裸露的水泥后人虽多有模仿,却是只得其形不得其意。而康的庄严亦是无出其右。贝聿铭和康的学生马里奥·博塔的杰作中也都有厚重的墙体、单纯的几何形状,也都遵循西方古典质的传统,但却从没有康作品中那种纯粹到近乎苛刻的精神追求。从Salk Institute到孟加拉国会,康的建筑日益沉入古老的宗教境界,那里没有一丝轻飘的东西,他要在一个浮世中树立永恒的纪念碑。这样的作品是不近人情的,如果你要的只是俗世的温情;却又是最近人情的,如果你的内心也充满终极关怀。而这样一个人,与现代社会自是格格不入,他不懂人际关系,不会讨好顾客,中标的项目少而又少,事务所债台高筑,终于,一天,他倒在曼哈顿闹市宾州车站的厕所里,再也没能起来,尸体好几天无人认领---- 他竟划掉了自己护照上的地址。这个现代社会中的游牧人,有三个家,却也许从未在人间感到过家园。
导演采访了几个与康同代的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和贝聿铭这两只老狐狸都在被采访者之列,前者对谁都充满不过心的溢美之词,而后者戏剧性地描述了自己与康的差别--- 自己是个好商人,会跟顾客谈判,贝仍忍不住为自己当年击败康而夺标肯尼迪图书馆的事迹得意,但显然也自知后来的垃圾作品有些泛滥,末了他说:“唉,五六个好作品要比随便几十个项目更有价值。”康一生被实现了的作品,一共就只有十三个。
我并不喜欢康的这个导演儿子,他只有美国式的简单问话,而且经常突兀生硬,既没有变化,也不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很多时候几乎像挑衅。但康的作品在那儿,几番日出日落的光影走过,我感到无话可说。一位孟加拉的建筑师也许说得明澈,说话时,他正与那个儿子站在那个父亲最后的作品里,那些巨大的石拱的弧线从头顶跨过---- “你的父亲爱所有的人”,他说,“而当一个人爱所有的人时,他往往会看不到离自己最近的人…”
康爱所有的人---- 我们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看到这样的建筑,没有最深的爱的人不会如此投入、如此不顾一切地去寻求这样一个石头和水泥铸成的精神家园,对于能够看到这个家园的人,这是无法衡量的爱… 也许这也才是康自己的家园吧… 我想到尼采说古希腊人的话:“他们要经历多少痛苦,才能这样美丽!”
all about my father.....这位父亲简直真实得脸谱化了:工作狂,有个人魅力,激情,理想主义,完全不适合monogamy,爱建筑超过爱家人......不完美的伟人都是一个样子吗?大概还是因为,他和所有类似的人一样,首先,他只是一个...人...
理解自己的父亲和理解一栋建筑一样,因为没有参与全过程,所以需要时间,以及精神的物质化。站在不同的角度,身居其中、其外,将建筑视作表达,视作一个人展开自己的历程,视为为他人修筑精神寓所。LK的建筑,如同孩童的狂想,又带有神庙古迹之感,回荡着流浪者的演讲。
路易斯康-空间的精神性。
我的导师
感慨
多感动啊,那个小男孩在广场上滑排轮的长镜头……
康超过了5星,片子不到4星。
「你很少能碰到有人会以精神的方法去呈现物质。他很关注那种虚无感,很关注寂静,很关注神秘的光线。这不是常规的说法,不是常规的阐述,这正是我们为之着迷的,也正是他乐于探讨的东西。当有人理解了这些,那他一定不是普通人,他一定有着开化的灵魂,我们称作导师,我们叫他修行者。 」at柏林的夜
Louis Kahn是一个形而上学家,一个工作狂,一个执著的布道者,一个无限追求完美的柏拉图主义者,一个用玄思掩盖简单事实的演说家,一个刚愎自用和家长作风的人.他爱自己的理念胜过一切.
Louis I. Kahn
一个建筑师,通过建筑的存在,其实,一直在说话,即使你已离开人世,我们一定要珍惜每次的发言。影片最后孟加拉建筑师说这个建筑给他的感受时,他哭了,我也哭了。建筑的力量,有时真得很大,不扯远的社会责任,做出一个有内在精神力量的建筑,再退一步,做出一个漂亮的建筑,其实都是在行功德呀。
哎
How accidental our existence are, really, and how full of influence by circumstanceI just want to make my last remark in reverence to the work that has been done by architects of the past. What was, has always been, what is, has always been and what will be has always been.
五年前我在费城火车站遇到了Nathaniel,我们一路聊到我在纽约下车。走的时候他说:“我拍了部电影,有兴趣你可以看看。”今天我独自在火车上看完了这部电影,也觉得现在才是看它的最佳timing。
羡慕这种寄情于物的职业。虽然很多人不理解路康,不同意他的理念,可是但凡爱他的人都终生爱他,敬他的人终生敬他。贝聿铭是一个成功建筑家,而路康是一名艺术家。
豆瓣为什么没有6颗星啊。。。。
不太喜欢这部纪录片过强的个人情绪——对亲子关系和积怨的反复强化、对建筑本身的无知
后半部分不错。
客观地说制作水准一般,摄影与剪辑上并无出挑之处,更关键的是论述上不是很有说服力,能杀出重围还是因为主人公名头响亮。感觉是导演推销自己的作品:我有一个渣度爆表但赫赫有名的爹,他好容易死了,我得抓紧时间消费消费他,圈点钱和名来开展我的其他作品。好思路啊。
when a man loves all people, sometimes he may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very closest 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