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想说两个
第一 袁与张小面馆偶遇 那一口吐回去的茶让我笑得肚子痛 第二 男色还是很重要啊 黄宗泽看着是真可口
2 ) 狮子山下解构共同体
从清水湾开始兴建片场后,邵氏电影开始了茁壮成长,在民族主义想象和旧式中国情怀下持续的发展,在那个时候的由邵逸夫操盘的邵氏公司某种程度上拥有南亚甚至华人圈超过好莱坞的影响力。
但时间推移过去,和平年代成长的一代人终于成为了文化产品的消费主力,老一辈来自祖国的操着各路方言国语的人们所谓离散华裔已经开始不被资本青睐,话语权被这一代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攫取,电影制作开始了天然的迎合,当然也由于电影人本地意识也就是港区底层文化的觉醒。
彼时香港在地缘上虽然处于大陆形态框架的边缘地带,但在其自身的文化上属于一个包含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复合形态,我们知道所有复合文化都有着滋生的潜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多元化文为主导下总会具有衍生丰富文化产品的趋势。
本土意识重要代表作品,香港女作家西西的《我城》破土,顾名思义“我城”这样一个极为清晰极为单一的概念无可避免地成为了香港本土的一个重要话题受到了巨大关注,同时,在 60 年代末就初露端倪的香港本土认同也在整个 70 至 80 年代得到确立,由此形成共振的就是各类同题材电影诞生,这72家房客就是其中之一,虽然72房客于之前的73年上映,但这不重要。
彼时香港的特殊政治面目,其实有各层级的不统一的文化结构,来自统治话语权的最高阶级英国圈层,和其他专业人士的本土精英圈层和位于底层的以粤语为绝对认同的非精英的圈层。我们知道金字塔底端永远是横截面最大的,同样这一部分的同温层其实占据香港绝大多数的人口份额,他们在公屋计划改革之下被迫拥挤群居,也以自己的智慧同其他阶层的压迫势力对抗,形成了72房客中的局面。
本来按说,国语普及量之光,这国语片才应该是具有票房潜力的,可以推而远之撒大网捕鱼的策略,但随着香港经济的崛起和战后一代的成长,本土意识的崛起在这时候已经突破了这一传统民族共识的框架,他们具有难以匹敌的势能,想要表达自己,也想要看与此时的自己更息息相关的电影作品,这就形成了粤语片的重新占领市场,也兴起了香港电影写实主义,从而由此给香港电影新浪潮提供了基础,当然也消解了曾经的离散人士对故土的思恋形成的民族主义。
3 ) 香港电视业的兴起及其于电影业的影响
香港电视业的发展基本开始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是关键期,进入八十年代,电影与电视产业,凭借各自优势,基本走到了成熟的互动阶段,甚至1980年左右,有段“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互动蜜月期。
电视业在香港的发展,跟邵氏的关系是最大的,因为在电视普及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跨间,正是邵氏作为香港影坛霸主地位的时期,而且电视业的兴起,直接与邵氏高层的决策是分不开的。早在1967年,邵逸夫、利孝和就成立了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经营免费的电视频道的播放,1980年,利孝和去世,邵逸夫出任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主席,邵氏高层由此彻底放弃电影业,转向电视。
因为位于影坛霸主地位的邵氏主动转向,香港的电视普及对电影业的影响,与其说冲击,不如说是是冲浪,是个谁主动的问题。而邵氏高层先一步的判断,现在看,当然是稳赚不赔,在当时却是很有争议的(邹文怀出走,自创嘉禾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不同意邵氏高层转向电视业的做法)。
早期的香港电视业,所播映的节目选择很少,不是购买自美、日的电视剧,即是版权较为便宜的粤语长片,其中粤语长片更是当时电视台播映的主要节目,(港人对粤语长片情有独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与此同时,片场制下的艺员体制,也逐渐在电视业中广泛施行开来,第一批活跃在电视上的艺员,即是一批粤语片演员,比方郑少秋、沈殿霞、王爱明等人。
1973年,香港最卖座的电影,是由楚原导演,令粤语片复兴的《七十二家房客》。这部影片是由邵氏电影有限公司和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拍(即,无线电视),片中演员多数来自无线电视节目《欢乐今宵》,这是邵氏高层策划下的一次电影与电视的良好合作,坚定了邵氏影、视两手抓,并最终因时导利,集体转向电视业的决定。
无线开播初期,节目匮乏,每周只有一天,播出数十分钟的电视剧,最早的电视剧是《太平山下》。1968年底,才推出第一部长篇电视剧《梦断情天》。1971年无线与邵氏合力举办了艺员培训班,提供大量人才,成为后来香港演艺界的少林寺。1973年,无线开始举办香港小姐竞选,为影视提供女性明星。
而与此同时,1973年成立的“佳视”以武侠小说改编电视剧,“丽的”的麦当雄和萧若元专拍“十大系列”。在70年代中期,三个电视台纷纷招兵买马,竞争激烈,无论是制作水品,还是人才储备,都发展迅速,并且反过来影响了电影业,比方粤语片的重新兴起,即与电视关系重大,而电视台的剧集明星,最大的两个来源,一则来自艺员培训制度培养的新人,另则来自粤语长片演员。电视为电影业储备训练了大量台前幕后的人才,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即是电视与电影的良好互动。
总的来说,香港电视的普及,于香港电影的正面影响较多,其中原因,主要在于香港影坛相对垄断,而电影与电视的龙头都是邵氏旗下公司,彼此间更多的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关系。
4 ) 向邵氏电影致敬!
72家房客,73年邵氏电影的老片。改编于上海滑稽剧,反映的是香港六七十年代的现状。举手投足间透着舞台剧的范儿,虽因滑稽而略显笨拙,却不失舞台剧的优雅。后有周星驰的功夫,和曾志伟的72家租客,俱以此为蓝本。作为2011年看的第一部电影,以示对邵氏电影的敬意吧。
20110101
5 ) 经典永流传
片头说了,改编自抗战时期沦陷区上海的广播滑稽剧
本片舞台感十足,人物生动活泼,富于略带夸张的娱乐演绎,简单的惩恶扬善宗旨,故事紧凑流畅,走马观花,看得人欢喜自在
确实是广播剧,看到369出场还心里暗自嘀咕怎么旧上海警察都叫这个名字,看到拔牙那段恍然大笑--真的是小时候广播听过的,记得只听这么一段(应该不是磁带),但声音演绎的更加丰满生动,细节丰富,呵呵,看来看到的有时是一种局限和遗憾啊
verycd上特别注明本片入选『中國電影一百年100年最佳华语片』,也不知谁排的?公信力如何?
总之推荐了,尽管是粤语,尽管保持着滑稽剧的天真和舞台剧的种种巧合
6 ) 最好的还是63年版
没完整看过上海滑稽戏的原版,因为听不懂上海话,又没有字幕,所以不知道原版跟后来的电影版有什么不同。但看过珠影王为一63年黑白版,情节上楚原版最出彩的是消防队一段,其他紧张和好玩程度都不如王为一版,王为一版本土化非常出色,广州味道很浓,让人倍感亲切。楚原版配上国语看的话,基本看不出是香港背景!可以说本土化做得不够。当年能大获成功,不是全明星阵容,而是粤语方言,这个让观众感到亲切,也是这个才有了本土味道。
楚原版最好的人物是三六九,但这个肥版三六九还真不如瘦版更活灵活现。
3.5 幕台剧式的群像, 人物性格和故事也相较单一整齐. 似乎观众对于桥段的笑点和彼时年轻的名人登场时的兴奋度等高吧, 哈哈.
经典!(橄榄阿福哥最可爱,发仔功夫最好~ 胡锦、岳华、何莉莉、贝蒂,都是邵氏常客啊~ 连楚原也客串小贼一把~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中央6还真强,什么都能给他们翻出来。20200607二刷,虽然是上海戏,但很明显拍的是香港事。题材分享自左派公司,所以还能看出50年代初左派的价值观。看田青哥哥、胡锦姐姐、谷峰爷爷放飞自我真是享受,笑得肚子都疼了。当然剧情也不必深究,就当是上海风情画了。
同样一拨演员,在李翰祥手底下牛逼成那样,在楚原手底下傻逼成这样,这就叫差距。
改編自同名話劇,故而保留了強烈的舞颱風格。全明星的陣容當然是在考慮商業效應,情節也是荒誕不經而笑料百出的,但是其中的草根情懷、底層視角、人文關懷以及揶揄譏諷也是很突出的,這是那個時代香港電影瘋癲表像之下的內在精神和價值所在,這也是09年那部翻拍之作所缺乏的。
看见李修贤,郑少秋一帮子人物来跑龙套,觉得好神奇。
翻拍王为一。后者亦属战后赴港的影人一族,05年RTHK制作的《百年梦工厂》再见,为数不多的老人儿了....
人情冷暖生活无处不相逢,嬉笑怒骂一切尽在不言中。粤语片复兴期的杰作,全明星领衔的豪华阵容,庶民喜剧接地味,与解放前的原版上海话剧影射资本家,1963大陆版讽刺国民党,这版讽刺香港贪官污吏正逢政府下决心整治贪污深得民心,年度冠军名副其实。
我比较熟悉的港片,许多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一些影子。这样的喜剧毫无陌生感,故事也算是群众喜闻乐见。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讲底层人民的愁苦生活不一定要像左派电影那样苦逼哈哈的,拍的鲜活生动一样能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熟人乱入,相当欢乐。
房子,看病难,大学生毕业没工作,当舞女,干爹,官黑勾结,旧时代的问题现在一样不落。笑容后藏着苦与涩,唯一温暖人心的是患难之间的真情。
人情冷暖生活无处不相逢,嬉笑怒骂一切尽在不言中。粤语片复兴期的杰作,全明星领衔的豪华阵容,庶民喜剧接地味,又发人深思。庶民喜剧气势恢弘,一气呵成,年度冠军名副其实。楚原与李翰祥都喜在角色出场时标演员名字,百科索引式的小细节深得影迷心,更何况是这部囊括邵氏精髓的庶民喜剧呢?
#香港电影资料馆# 前半段会觉得笑料有些幼稚,可是后半段完全不受控制地大笑起来。想对导演说:“我服了,我笑还不行吗?” 又好笑又有对社会现状的讽刺。让我膝盖中箭的是那一句:“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放在现在也是一样。还有对公职人员的讽刺,大家对于传染病的态度,在当下简直是有新的意义!看一众大盘演员在片中客串出演也是非常享受。虽然表演和运镜比较老套,但台词真的非常之精彩,又是让人想读剧本的程度。泰迪罗宾映后分享,说他心中的楚原导演已经是大导演的形象,地位是他们这些后生见到要鞠躬的程度。泰迪罗宾讲话中气十足,就像《打擂台》里师傅走出来似的,听他讲话非常享受。
温情笑闹,不看邵氏,怎么知道什么叫接地气?所谓贴近现实,也并不等同于苦逼兮兮。
邵氏佳片的美好年代啊!郑欣宜的上海婆跟她妈妈没的比啊,不过佢都算个鬼妹多过上海小姑娘啊~ 岳华后生果阵真系靓仔型到爆啊~
片头写的清楚:先由上海滑稽剧改编,再根据香港影视话剧团舞台剧改编,时代也还设置在解放前。相比63年大陆版,舞台剧倾向明显,空间感利用的少,多是中景镜头,大杂院楼间隔远,主要人物站在前景里,许多围观的龙套也充当人肉背景,整个画面就显得很平面。看点是邵氏明星云集,出场时都有打出演员名字。大体段落差不多,少了一些笑点,更偏悲喜剧的基调,删掉开「逍遥宫」赌坊的贯穿情节,增加了物价疯涨和369借抓壮丁名义索要大洋的桥段。胡锦演包租婆有些不合适,演技是挺好,年纪轻也不够胖。总体上看,比63年大陆版稍逊一筹。
人物形象多而不散,剧情紧凑,笑料铺排密集,舞台形式感强。整体气质苦中作乐,隐隐有一种向上的乐观。年轻的李修贤、郑少秋、陈观泰都甚为惊艳。堪称早年间香港的微缩景观。1973年的票房冠军,力压《猛龙过江》。这一年,香港影史的又一个新开始。
邵氏老片总有一股浓烈的戏曲味道,大家的表演都有一个特定的模式,不过这种老派模式我很喜欢。
1973年香港票房冠軍,大敗李小龍的《猛龍過江》,香港草根喜劇代表作之一,入選香港電影百年百強。楚原導演的群戲功力強悍,數十位角色在出場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形象立體,人情味爆表,這是後來曾志偉翻拍《72家租客》難以相及之處。在各個角落挖掘認識的演員是過程中增加趣味的彩蛋。
如果我们自己人不帮自己人,那么又有谁来帮我们呢?可是现在,确实没有人来帮助我们了,何其可悲。呱噪吵闹的市井生活,亘古不变的人情冷暖。闹剧?喜剧?人间正剧是也。
楚原投身武侠前最卖座的影片,打败李小龙龙争虎斗荣登年度冠军,更令几乎绝迹的粤语片起死回生。保留原著舞台剧本的夸张戏谑,还有一班深受观众欢迎的欢乐今宵电视艺员演出,描摹出具有香港民间特色的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