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发在评论区,排版太难看,就发这里吧。 我的观点是,这只是一部电视剧,不是历史论文,没必要符合《三国志》。至于说人家不符合《三国演义》的,这部戏和《三国演义》有一毛钱关系吗? 我才疏学浅,转载一篇剑桥历史专业的学者写的文章。标题是《莎士比亚搞对了他的历史吗?》,主要探讨莎翁的历史剧,比如《亨利六世》,是否符合史实。文章很长,截取一小段给大家看看: 我的大致翻译:莎士比亚犯的史实错误是数不清道不完的。但是,就像每一个优秀的好莱坞编剧都知道的那样,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总是排在叙述正确的历史之前。那些用莎翁的《亨利六世》来了解玫瑰战争的人,就和那些相信《拯救大兵瑞恩》讲了一个真实的二战故事的人一样聪明。 It would be impossible and tedious to list all the examples of Shakespeare’s historical distortions. As every good Hollywood screenwriter today knows, a cracking story always comes before historical acccuracy. Using Shakespeare’s Henry VI plays to learn about the wars of the roses is about as wise as trusting Saving Private Ryan to tell you the true 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文章发表在《每日电讯报》上:http://www.telegraph.co.uk/culture/theatre/william-shakespeare/10106855/Shakespeare-did-he-get-his-history-right.html 作者wiki://en.wikipedia.org/wiki/Dan_Jones_(writer) 再举一个例子,亨利五世里面有个人叫Hotspur,为了戏剧效果莎翁改了他的年龄。这和军师这剧改了华佗死期,曹家兄弟年龄,是不是一样?那些骂军师的,要不要也去骂骂沙翁?还有人物刻画。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亨利六世没有莎翁写的那么伟大。算不算洗白主角?何况这剧才刚开始,求告知它哪里洗白司马懿了。 人家剑桥历史系的学者都觉得没必要抠莎翁剧的史实,我们凭啥要求一部国产通俗电视剧完全历史正确?还是观众们觉得你们比莎士比亚更知道怎么写剧本? 何况,从这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编剧懂的挺多的,不可能连人物哪年出生都不知道。比如月旦评的来历、吉平也在谋反之列、郑玄。观众们真的在看这部剧之前,就知道这些人和事了?反正我是不知道。骂违背历史不如骂编剧考据癖。修改人设、时间线并不是无知,是尊重历史和讲好故事之间的取舍。这,就是这部戏和其他瞎编的神剧的区别。 不符合时间线并不代表它不是历史剧,脱离史实也不该被如此诟病。 那么,一个好的电视剧应该是什么样的?基本的要求是故事逻辑通顺,人物性格合理。然后就是令人信服的摄影,音乐,演技,灯服道效化。最后是中心思想。只要以上几点做得好,在国产剧中基本上就鹤立鸡群了。注意一点,主角的台词和价值观不一定是这部剧的价值观。这一点一定一定要分清。 总之,这部剧看了两集我感觉还可以,肯定不是烂剧。它可能有它的问题,但绝不是网上骂的不符合历史。有些人黑得太不到点上了,看着实在难受。今天先打个四分,关于剧情的评价以后再另写一篇。
杨修死了,曹操挂了,又讨厌张春华怎么办?张春华戏份又越来越多,好纠结!想想也真是委屈了司马懿,取了个霸道女总裁,整日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表情,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在掌握司马家族生死的大人物面前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动不动就要劫法场,与人剑拔弩张,武功性格相较之射雕梅超风、峨眉灭绝师太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司马懿,张春华完全脱离了那种乱世苟活的现实状态,每每出现必出戏,我在想编剧为何不编写一出张春华勇斗吕布或者张春华力战三英的戏份出来,这样爆点不是更大么?怪不得历史上后期司马懿看到她就想吐,司马懿的苦,作为男人可以理解!唉,不说了,为了波叔,忍忍吧,继续追剧!
文|吾静整理(珞思影视研究组)
“其实我们都只是别人手里的棋子而已”
“我们左右不了任何胜负”
“我们唯一能争得的,仅仅是执黑或者执白而已”
7月3日晚,《军师联盟》第21集,终于播到闻名历史的《杨修之死》。翟天临扮演的杨修在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来送自己最后一程时,向自己的对手坦露肺腑。当比吴秀波年轻近20岁的翟天临说“仲达呀,走啦”时,台词、语气、表情、动作、眼神,每个细节都彰显着这位中年谋士临近死亡的通透。
毫无疑问,翟天临是个好演员。那种演什么是什么,演什么都只有角色,没有自己的好演员。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入戏地向角色道别:“修,不负理想,不负对手,不负你恃才放旷的人生。我不负你,再见。”
相比于“小鲜肉”“男神”“偶像”“文艺挂”“行走的荷尔蒙”之类容易贴标签的明星或男演员,翟天临是个复杂的词汇。13岁出演杜琪峰的电影,30岁因为《白鹿原》和《军师联盟》两部良心国剧开启圈粉之路。虽然白孝文和杨修两个角色都不算讨喜,但也为他在观众心中博得了“毁容式演技”的标签。
然而,鲜少人会留意到,1987年生人的翟天临,与李易峰、陈伟霆、张若昀、陈晓等“流量挂”男星是同龄人。在眼下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大剧《军师联盟》中,他已经和年长他近20岁的吴秀波演“同龄人”。而在截至目前为止今年口碑最佳的国剧《白鹿原》中,他又扮演了张嘉译剧中的儿子白孝文。
“其实我和很多一线小鲜肉是同龄人。但在中国,没有戏播大家就会认为你不在了。这两年我确实没有戏在播,因为我去拍了两个作品,一部9个月,一部13个月。”翟天临所说的这两部戏,9个月的是《白鹿原》,13个月的就是《军师联盟》。
娱乐圈红黑瞬息万变。在这个“颜即流量”的影视圈,很难找到一位执着演戏,坚持用作品说话的年轻小生了,而翟天临就是为数不多的之一。厚积薄发间,他也终于从默默无闻演戏的实力派,成为微博评论动辄六七千条的潜力网红。
除了《军师联盟》和《白鹿原》,翟天临还在上半年的《择天记》和当下同步热播的《上古情歌》中客串打酱油。宣传采访中,他由衷地感慨:“演员应该与观众保持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只有通过塑造的角色来了解,而不要对你的生活了解。好演员,永远不会过多把自己展露在外。保护自己的神秘感,观众才会接受他们塑造的角色,这是演员和艺人的区别。”
绕开偶像派的门,翟天临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开了实力派的窗。翟天临式的成功,也被认为是非典型明星在“流量时代”里的逆袭。
关键词:白孝文、杨修
不以“好人”和“坏人”来简单地界定角色
很难说是幸运还是命中注定,2017年上半年两部国剧良心,《白鹿原》与《军师联盟》接连播出。在追求IP的速成时代,耗时9个月拍摄期的《白鹿原》,及花费13个月的《军师联盟》,显然是两大异类。庆幸的是,尽管过程不乏坎坷,但好在,两部剧最终都收割了相应的市场反馈。
于两部剧里都有吃重戏份的翟天临而言,看起来像“押对了宝”。因为两年时间里,他只拍了这两部剧,而刚好,两部戏都红了。要说起来,翟天临饰演的白孝文与杨修,都非传统意义上的【好人】。
白孝文从一个族长继承人到被逐出原上,到穷成一个乞丐,再到变成白鹿原上最大的官——他卖身求荣,帮助国民党滋水县县党部书记岳维山威逼利诱姑父朱先生发表反共声明;他心狠手辣,枪打希望解甲务农的县保安团张团长;他贪他人之功为己有,给上级写致敬信把全团起义说成是一营单独起义;他靠投机钻营当上新中国的县长后泯灭良知。杨修作为辅佐曹植夺位的谋士,杀伐果断,玩弄阴诡权谋。
但在翟天临看来,不应以“好人”或“坏人”来简单地界定角色。在接受《中国女性杂志》采访时,他认为,理解角色的行为逻辑要结合人物的背景和境遇。在他的认知里,白孝文是失败教育下的产物,从小到大一直受父亲的强压式教育,没有任何选择余地,时间久了,就成为了没有性格的人。白孝文一生的分水岭是被田小娥诱惑,而她魅惑他的原因就是要扳倒白家,可出了这件事情以后,父亲白嘉轩没有帮他,从此白孝文的人生走向了反面。
(以下摘取《新京报》对翟天临的部分访谈内容)
新京报:为什么《白鹿原》和《军师联盟》都选择了比较反派的角色? 翟天临:首先《白鹿原》里的白孝文跟《军师联盟》里的杨修绝对不是反派,如果单纯的用正反派来看待这两个角色那是不客观的,我选择这两个角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重了他们两个人的大开大和,反转很多,塑造难度也很大。他们的人性优劣并存度非常大,人物很丰满,对于我而言也是一种挑战。我喜欢做有挑战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在安全区表演。 新京报:杨修这个角色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觉得最难的是哪场戏? 翟天临:最大的挑战是前期杨修的腹黑到后期他落寞,我需要给到他一个正确的历史定位,去理解他的志向,他的抱负,我认为我做到了。最难的一场戏是我死之前,跟司马懿、曹操、曹植他们分别的戏。那场戏很多都是我们自己改的,基于对历史的理解,对《三国志》的了解,还有当时我们感觉到的角色当下对这一生的感受,改了好多,所以最难的是“杨修之死”。当然最过瘾的也是这场戏,我们给了杨修一个正面客观的评价,我相信大家看到“杨修之死”的时候一定会深深的惋惜并且喜欢上他。
关键词:博士
27岁回归校园,他不立人设,只想好好当演员
这两年,娱乐圈盛产【学霸】。年纪小的童星高考超过500分是学霸;明星能用简单的英文对话是学霸;在真人秀中答对二元一次方程题目也是学霸……
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考取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研究生,博士课题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变迁和表演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的翟天临,是不折不扣·真·学霸。然而,对于读博和深造这件事,翟天临非常排斥外界问他“为什么”。甚至,他会在采访时直接表示,听到这类问题会感觉不开心。
(以下内容摘自《骑行风尚杂志》)
Q:很少演员为了演戏一路读到博士,你现在是怎么看待当时读博的这个选择呢? 翟天临:被问到这个问题,我会不开心,但我不是针对你。我很诚恳地回答你。首先,这让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已经开始质疑学习这件事,这是很悲哀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讲文化,可我每天有都被问“为何去读博士”,我只能回答“难道学习也要被怀疑吗”?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斥着文化,但又在本质上质疑文化的时代。我很困惑,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学习本身。你认知这个世界,不代表你要把这个世界转化成财力。 Q:坚持自己的追求会不会很辛苦? 翟天临:坚持是很难的是,坚持本身就很痛苦,我花了两年时间拍《军师联盟》和《白鹿原》,按理我可以拍六部,从收益上讲,为了这两部戏我肯定要有所放弃。我为什么放弃?我为我坚持的东西而放弃。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和我说,“某某人的戏又播了”“某某人的数据量又上来了”……听到这些,我也会彷徨,但看到自己的戏播出来,我发现坚持还是有意义的。 Q:你追求的是什么呢? 翟天临:我从来没想过要做一个明星,不同的人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很多人,包括一些记者,都认为我们演员的最高目标是要红。但我不是这样,红不是我的目标,做明星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做演员,也不是说像匠人那样做演员,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记得当时我报考三个学校,中戏、北电、南京艺术学院,它们全都录取我了,我选择电影学院,是因为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在采访我的老师王劲松。他说,电影学院是培养电影表演艺术家的学院,而不是培养明星的学院。正是这句话,让我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我觉得,市场缺的是演员,而不是明星。很多制作人在找演员时看的都是他的网络数据怎么样,而不是他是不是适合角色,这是演艺圈最可悲的一个误区。但我还是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
关键词:85后演技派
“观众觉得我是好演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生于1987年的翟天临,与李易峰同岁。演过的男主角屈指可数,但在演员的职业范畴内,30岁的他被称为“85后演技派领军人物”。可是,和身边人提起翟天临,他们十有八九需要时间反应一下。直到最近的《军师联盟》与《白鹿原》,介绍翟天临时才有了更直接的形象对应。
俗话讲,这叫戏比人红,而演员翟天临早看淡了这一切。虽然如今父母事业成功,家境优渥,自己顶着“富二代”的标签,实际上,翟天临8岁时,父亲帮朋友做担保借了一千万,其后朋友跑路,做房地产生意的父亲为了还债,变卖全部家当,举家前往日本投靠亲戚。
从8岁前每件衣服都是“迪士尼”,到在日本和父母分处两个城市,小小年纪就学会买菜做饭,翟天临在大多数还在享受童年的时候,就提前体味过世事无常。也许,正因如此,2012年,凭借《心术》展露锋芒后,翟天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回到校园读书,比更多同龄艺人耐得住不红的寂寞。翟天临说,没有比“观众觉得我是个好演员”更幸福的了,
(以下内容摘自《中国女性杂志》)
有人评价翟天临很正,不料他立刻反驳:“我是个演员,我常常讲我不要让大家对翟天临本人有过多了解,因为我这个人太无趣了,为什么我不上真人秀,为什么我不去更多地公开接受个人采访,因为我不想让大家把重点都放在我个人身上,我始终认为演员跟观众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这种神秘感恰恰能满足和培养观众对角色的认同和相信,这是对观众的一种尊重。” 有人说:这样会让你的成名变慢。“演戏离不开对人性的认知,而对人性的认知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自我的认知。大部分人会觉得火是一种光环,但对我而言,如果有一天我出门,所有人都在关注我,我就知道我的人生完了。我很清楚我只是一个演员,而不是一个明星。所以,就算让我做了明星,对我而言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很庆幸我对自己认知的很清楚,我拍的戏越多,大家对我演员本身的优劣度的批评我是越欢迎的,如果大家每次想到我的时候,觉得我是一个好演员,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宽泛地讲,翟天临最不喜欢的是假,他认为100种做法,99种都是对的,100种演法,99种都是对的,有一种他不能接受—假,就像表演一样,他永远都不会表演情绪。翟天临最喜欢的是自由,这个太难了,他基本上没有,可反过来他又想,或许是因为得不到才认为那是最喜欢的吧。 “我是85后,太年轻了,我明白一个人对自己的控制直接影响着他的高度,但没办法,那是一种执着。但又怎样呢,我无法要求自己那么完美。所以,年轻的时候我是怎样就是怎样吧。”
编辑|厂长
司马懿跟柏灵筠终于抱在一起了,我正准备感动,弹幕飞过一句话:这剧我都追完了,司马懿啥时候砸缸啊?
第一集看过来,历史方面不谈,制作还算精良,演员演技基本在线,可以一追
评分人数过4万了!军师这种题材能有这个关注度也是不容易,金秋再见!
看不惯唯三国演义马首是瞻的高知阔论,明朝成书亦是时人所为,角色时间地点多与正史相违。为何当朝同为时人所述创作,皆要与前者无二?制剧态度已该鼓励,且看且论之又何妨。
实在是奇怪有人捧琅琊榜踩这部剧,私以为某榜的权谋比这部剧幼稚多了,无非脸孔讨人喜欢而已。这剧也没有标榜历史剧,如果艺术创作不能有虚构成分,那置三国演义于何地呢?服装道具比较考究,画面也有电影质感,不足之处对白过于现代,有些情节经不起推敲。另外剧的标题实在难以吐槽,减分项
曹荀离婚大戏太扎心了,想起易中天老师的话:“曹操终其一生没有称帝,或许是因为始终忘不了荀彧那双忧郁的眼睛”
挺好看的剧,我喜欢张芷溪小姐姐的甄宓,一出场就惊艳,红衣更是美爆,她的结局也是惨,但愿来生我们不要再相见。
于和伟只要再演一次孙权,他一个人就是一部三国。
这边是誉王配梅长苏 那边是靖王配秦般若 曹丕焉能不赢
16年2月到11月份,《军师联盟》在横店影视城养活了好大一批群演。盔甲重、场面大、还很累、每天要的人都很多,都是打仗!但去这个组工资也高,很多人是又爱又恨。去年没去过这个组的群演都不算真正的群演。翻翻自己的工资单,有30几天陆续去过这个组。制作精良,不像其他赶进程那些妖艳的贱货!
除了配乐有点喧宾夺主,节奏有点散之外,情节还挺有看头的,人物也能立起来,比预期好,四星观望,接着看。(第一集的前半部分确实没开好;刘涛适合这种聪明的贤内助形象,比某颂舒服多了...翟天临真好哇,小哥哥算是青年演员里演技相当自然的)
很多人指出这部剧不尊重历史,可是这部剧的定位本来就不是历史剧啊。又有人说你不尊重历史也行啊,可以根据三国演义拍,可是为什么呢?前人可以编出一本三国演义来,现代人为什么就不能编出另一种三国故事呢?当然有人指出的称谓我觉得有理,编故事也要尊重基本法,所以扣一星。服装画面演技都挺好的
总结三星半,前半段真不错,不是历史,也不是三国演义,更像水煮三国,全新的故事将三国题材中谋权与计谋刻意突出,跳脱演义对该剧接受度能更高一些,对司马懿从开始就强化了隐忍的个性,皇叔版腹黑曹操大赞,于和伟真牛逼!曹操死后,故事就没那么好看了,总觉得配角塑造要强过主角,有点遗憾
看到谈到尚书伪经就暗自赞叹编剧用心,看到兵器的还原度更觉得这份心思如今难得,再加上于和伟的表演,勉强五星。但当我来到豆瓣,才知道有那么多优秀的历史学家在这里做学术研究,只悔自己在京师大学堂白读了这么久,竟还如此粗俗如此不考究如此不学术,咱们俗人都写不出影评,只能打分自白浅薄了
在看这部剧之前,你可能只知道吴秀波、刘涛、于和伟、李晨、王劲松、翟天临。但看完之后,你只会记住司马懿、张春华、曹操、曹丕、荀彧、杨修。看过花絮,这帮人不计成本的拍了将近一年,熬夜看完前几集,真的堪称年度演技教科书。快去看吧,这个剧会给你惊喜。
影视剧历史如果丝毫不能动摇,以后的古装剧如何进行艺术创作?历史喷还是理智看艺术创作,就看观众了。凭良心讲这剧起码值三星吧,细节待推敲,制作精良,质感好,演员演技好,故事还算精彩。描写战争残酷,《十五从军征》足矣。还有把这剧跟《三国演义》比较,真有必要吗?
演完刘备演曹操,于老师挺棒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看皇叔版的曹操 带劲
质感不错,历史感后面慢慢感受。抛开演员本身,剧的风格看来有吴秀波的气质~
从曹操死后,出现了神话的张春华、苦情的司马懿以及突然腹黑的曹丕...剧情也开始越来越浮于表面,内容俗套不堪。只有演员的演技、服装、道具依然精致耐看。这不很像我们看的许多低分的古装电影吗?一个华丽的空盒子....打到8.4确实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