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间幻境
曾经的中国,闭关锁国,狂妄自大,但改革开放后,人们又开始变得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的东西什么都好,甚至月亮都更圆。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年纪小的时候,学外语、看外国小说、电影,崇尚外国的生活方式,总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国际性人才。慢慢地才感悟到,只学外国的东西,你永远不会比该国人懂得多,领悟的透,而去和外国人讲中国时,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时的自己,其实谁也不是,浑沌一团。也就逐渐地领会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道理,于是,开始对中国的历史、民俗、传统文化感兴趣,可是资料浩如烟海,无从下手,这时我看到了《圆明园》,它激起了我强烈的兴趣。
说起圆明园,唯有的印象仅是这里是一处皇家园林,充满珍宝,却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付之一炬,其余的还真是说不上什么来。这部记录片从宫廷画师郎世宁的视角,以康熙雍正乾隆直到同治的朝代更替为主线,脉络清晰地阐述了圆明园的作用、由来、发展直至毁灭。看过无数部刻画大清王朝的电视剧,却从未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去认识强烈爱好并具有很高数学、天文造诣的康熙,颇具艺术天分、细致而又勤勉的雍正,狂妄、每日撰写诗歌以希充当文人精神领袖的乾隆。也从来没有想象到过圆明园经几代扩建,规模如此之庞大,景观又曾经这样经历了皇帝亲力亲为的设计,雍正朴素的设计与山水的和谐,乾隆扩建的新景观的壮丽都令我印象深刻,而当我看到郎世宁设计修建的西洋水法远瀛观时,更是感觉宛若幻境,甚至一度让我激动地无法呼吸,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才能准确描述影片中看到的圆明园,也许任何华丽的词藻和字句都无法形容它在各个方面的登峰造极。至于圆明园经典照片中的几处断壁残垣,看了影片才辨认出是远瀛观的遗址。
八国联军的侵入,固然令人震惊、愤怒,但是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思考和警醒。历史的发展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抛开八国联军的无耻,大清王朝的闭关锁国、骄傲自大、国防落后也是这一事件发生的必然因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圆明园的历史之上,从这些皇帝的个性和作为之上,我们需要反省和思考地方很多。
该片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皇朝更替三代,可身边的太监总是同一人,其年龄、作派、语言没有丝毫的变化,虽然这不是记录片中的重点,可是看起来总是让人有点不舒服。
P.S. 花大价钱买票去电影院看记录片还是第一次,而且之前也基本上没有怎么看到这部片子的宣传,华星一天只放映这一场,开演前闲着无聊,挨个地看近期电影海报,可是居然连《圆明园》海报的影子都没看到,心想着正是晚饭时间估计放映厅里可能就三五个人,出乎意料的,里面居然有好几十人,于是,在感叹,历史和文化并没有被扑面而来的物质潮流湮没,精神比物质更具有传承的力量。
2 ) 消失的辉煌
看完这部纪录片会有一点点难受,曾经无比华丽的皇家园林,最后被烧成废墟。我自己去过圆明园两次。现在里面就是一些断壁残垣。我们只能通过一些资料来感受当时他的辉煌。这部纪录片从他开始建造,再但他被毁,这就是圆明园的一生。曾经那么的华丽。这部纪录片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纪录圆明园的起落。里面一些对圆明园外貌的还原做的还是不错的。解说词写的我不错。
3 ) 哦,圆明园
看了圆明园,呆了好久不知道该做什么。
看的人群中,有的人在笑,抱歉我实在是挤不出什么绅士的微笑;有的人在握紧拳头,对不起,我已经不是一煽就起火的干柴;有的人在唉声叹气,对不起,但是这就是我们的历史,在时间机器出现之前不能改变;有的人在恨,恨不得把所有名字是英国人法国人的鬼佬统统阉掉,鬼妹统统为奴,嗯,祝你好运;有的人还为圆明园流泪,我只是想到了阿房宫们,不知道我的泪水够不够流;我还想到了敦煌,想起了决斗,进而想到了余秋雨,想起他要与盗贼玉石俱焚,但是我知道这只是一厢情愿,毕竟关公没见过秦琼;四眼望去,各种各样的外国字母,想想我正拿在手中的英语书,想不出我究竟为什么在接受鬼子的文化,想起了教父的台词,with friends close,but enemies closer,也许这勉强算是理由吧;想起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民族的还剩下了多少呢?我只看到大街上的孩子们在烦,我是R&B呢,还是HIP--HOP呢?我又想到我的肚子好像已经叫了好久了,嗯,看来这孙子饿了......
天黑了,吃个汉堡,然后回家洗洗睡吧,毕竟明天还要和那帮鬼佬做生意。
4 ) 文明的交替
看到前面一位豆瓣的评论里有一句“只有张大嘴巴惊叹的份”,真的是很朴实、很传神的一句,因为我也是这样看完它的,起码,知道当时在心里就是如此。
虽然早有各种的言辞描绘它的美丽,自己也曾经站在大水法的废墟里努力想象,但这部片明显补足了我的历史认知的一环,那就是我们的封建帝制时期是怎样的令后人无法想象的强盛过。
而缺的这些环正是给富含政治目的的历史教育所造成的,庆幸现今有越来越多的清醒的人来纠正这一切。
早前看的《狼图腾》,让我知道了农耕文明这个词,也知道了农耕对中华大地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决定性影响。而《圆明园》就以无比美丽的画面告诉了我 ,什么是农耕文明的顶峰,也是当时世界发展阶段的顶峰。
导演的心智和技巧都是值得称颂的。以传教士的眼见与思绪为线索、用超过2/3的篇幅讲述它的美丽,这些非但丝毫没有减轻看着它毁灭时带来的痛苦,反而更让人百味俱生。不告诉我们这个农耕文明顶峰是怎样的辉煌,又怎能让人有这切肤之痛...
一个一起看的人,忽然叫了起来,是不是其实那个格兰特将军什么的是个文明、有修养,并不想抢掠的人(他不是还拉大提琴吗?),只是一时控制不了他的士兵们?
我知道,很多人都是这样希望的,这样的旷世巨作,是否存在着留下来的可能?这种侥幸和希祈,一定存在于你我每个中国人甚至象雨果这样的外国人心里。但恰恰不幸的是,这一定是在冥冥中就注定了的,因为这是两个生产阶段的文明的分水岭,圆明园就是这个分水岭上祭坛中的祭品!
影片另一个冲击着我头脑的,就是越到顶峰,离分崩离析也就越近了。
工业文明已将近过去,我们似乎存活了下来。下一个是什么?网络文明?生物科技文明?外太空文明?那我们这个民族的位置又会在哪里?我们的机会是不是就在前面?既然人类这个物种似乎已经进步了,那在下一个新旧文明交替的那一刹那,我们可能可以庆幸是不必以焚毁国会山庄、抢掠罗浮宫为胜利的标志的。但那又会是什么呢?
接着赶紧拷贝了一份,交给一个快做爸爸的回国探亲的朋友,说了一句:值得让你的孩子看,还有孩子的孩子。
......
这让我今早又早起了半小时。是的,我是个愤青,还想因此做个奋青 ;-)
5 ) 我未来的孩子你一定要看
圆明园,饱含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强盛和迂腐软弱。美伦美幻的庭台楼阁在历史的倒影中烟消云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我们不能遗忘的光辉与屈辱。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我未来的孩子,你一定要看这部影片。那样你便会知道这片大地曾经多令你骄傲,你也会体味到她的血和泪。因此你必须坚强、必须强大,这样你才可以用自己的臂膀保护她不被铁蹄践踏。
6 ) 一定要看,非常好非常好的一部记录片。
看过这个电影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以后应该多拍这些属爱国主义教育性质的电影。
历史终究是历史,谁也改写不了,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但是我们应该面对历史,正视历史,现在要讨论的不是历史留给我们后人的耻辱,更多的应该是让我们能更好的规划未来。就象片中说的那样,要相信科学,利用科学。我觉得这也是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导演并不是要我们去仇恨其他国家,也不是重新揭开我们的伤疤,更不是想激起我们心中的愤恨,而是要我们后人看到更深更远的故事,要我们后人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审视和分析。
我们曾经繁华过,也曾经屈辱过,也曾经没落过,但是以后我们不会了,该经历的我们都经历了,以后我们还有什么怕的呢,只有自强不息和奋发图强了。
我们现在的水平可能不如其他国家,但是我们是经历过内伤和外创的国家,我们需要恢复元气,恢复我们曾经的辉煌,所以我们在学习、在借鉴、在应用,一切都是需要过程的。中国人应该是团结的民族,作为中国人很骄傲。
落后就要挨打是没错,可强大了就意味着可以肆意欺负别人吗,顿时各种恨啊!!中国从乾隆后开始衰落,因为他们的不作为和安于现状。尽管电脑复原图已经够让我震撼了,可还是为不能看到真实的圆明园而惋惜,如今只留下一堆废墟提醒我们它曾真实的存在过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
能通过数字还原的形式看到这座万园之园本来的样子,无疑是幸运的。看完纪录片去逛的园子,越逛越沉重和痛惜,所有能拿走的东西一扫而空,拿不走的也被烧光,只剩下拿不走也烧不掉的残垣断壁,如此瑰宝被人性贪婪和丑恶毁于一旦。而即使不被外族人侵略,本族人又能留存下多少?我们该憎恨和摒弃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自己基因里的丑恶。
痛心!看个纪录片把我看的眼泪直流。人类的瑰宝就这样被无情的摧毁了,从此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清政府的没落从乾隆的自大埋下了祸根。
我未来的孩子你一定要看。
国产视效还不错,比圆环套圆环挂历城强多了,shame on 陈凯歌。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万园之园融聚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第一次直观且信息完整地介绍,视觉效果极度华美,作为观众十分享受。解说同时使用了旁白和郎世宁的主观视角,让我想到了很多nhk纪录片的风格。但是除了时间线以外,剩下的逻辑的确都是碎片的,很难理出头绪;以及最后的落脚点落到了国仇家恨上,的确是不够高级。的确是在期待一个掷地有声的结尾,但是最后失望了。
民族的瑰宝啊...看得我心痛! 愤青之火炎燃烧得无以复加! 这是怎样一种文化遗产的屠杀,凶手现在居然还可以堂而皇之的大谈人权! F*ck that!
且不论其内涵,光是视效就堪称完美!圆明园在很长一段时间(5岁到18岁)里是我北京情结的一个关键词,看来得再重新梳理一回了。
又是一个盛极而衰的故事,不过这次的盛极而衰跟现代中国息息相关,中国近代史总是让人感到隐隐的痛心啊~相比《圆明园》我更喜欢《大明宫》不过还是大开眼界了!
愧为一个学历史的人,对她的了解仅限于焚于战火和断壁颓垣的影像。看着用数字技术还原的琼楼玉宇,只恨没有比叹为观止更厉害点的a.清帝王们如此聪慧勤勉,却也狂妄软弱。联军面对自杀方式呼啸而来的清军一定呆了片刻才拉响火炮。我老泪纵横,为骑士们坚守蒙古祖先的荣耀而吟唱的悲壮挽歌。名唤英格兰
圆明园=w=第一次看是初中团员培训课上,第二次看是大学军理课上。相比较前面两天不是军演录像就是旷世大阅兵,历史题材的才比较好。正大光明远瀛观 观水法线法亭万方安和蓬岛瑶台牡丹台九州清晏鸿慈永诂海晏堂方外观方壶胜境澹泊宁静别有洞天万花阵.....从今后,三山五园均不复。香妃原来是真实的存在。
从北京回来,补完觉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看这部电影.园里面完整能参观的也仅剩大水法斜对面的迷宫了.说句烂俗的话,作为中国人真应该都去了解这段历史,不仅是这座绝世灿烂花园的摧毁, 也是大清从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咸丰,从鼎盛到没落的一个过程.电影本身一般.
中国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把想象投影到现实的能力也是相当了不起的,想到同是人类瑰宝的巴特农神庙,罗马斗兽场,无一不毁灭在侵略者手上,真的让人心痛无比。虽然悲剧已经发生了,但是犯下这些罪行的人就是要遗臭万年的,不能以一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来为其开脱,得让后人记住教训,才能减少悲剧再次发生的概率。
那种华丽和巍峨实在是靠想象都无法完成,我甚至相信这部电影里用电脑所描绘的场景也无法比拟真实情况.看着它慢慢被建起来,看着几代皇帝在其中更替,以及最后看着英法联军在里面烧杀掳掠...从骄傲到心痛,对圆明园终于有了如此的感觉.有时候往好的地方想想,可能就是让它变成了一座永远成为中国人想象中如仙境般的宫殿,那种想象,也许外国的人都是无法获得的.
衰草枯场,曾为歌舞场。一个世纪的兴旺与发达瞬间消逝,满目疮痍的凄凉都是纪录片中显露。强大的3D效果让圆明园复原到原来的面貌,宏伟壮观,评价和评判都相对客观,想优秀的纪录片靠齐……
我只想哭,说不出话
记得在圆明园里看过一遍,在师修的课上看过一遍,很美的画面,很真实的再现,很痛的历史,狠心的铭记!
记得在圆明园里看过一遍,在师修的课上看过一遍,很美的画面,很真实的再现,很痛的历史,狠心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