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关系,采访了导演,虽然我中文不太好,但还是决定写个影评支持一下背后所有人的努力,能让我们了解阿富汗人民在战乱中的生活。我觉的这是一部有历史意义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实际上是该导演2003年的 The Boy who Plays on the Buddhas of Bamiyan 和 2011年的 10 years in Afghanistan 的后继。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基本没有一部电影是会追踪一个孩子二十年的,更不用说是一个阿富汗的孩子。而且这二十年,阿富汗都在贫穷和战乱中,主人公Mir 一直都在为他和他家里人的生存而挣扎。孩童时他虽然住在石窟里,因为什么也不知道,笑的是那么阳光灿烂,长大后因为生活的不易笑容渐渐消失了,但最后感觉成熟后还是决定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如果不乐观,又可以怎样面对生活呢?Mir 一次差点儿没被炸死,可能和死神擦肩而过后剩下的只能是乐观的心态了。片尾塔利班回归了,Mir’s 人生可能又要有重大的改变了,但是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了。
跟随着Mir 的脚步,我们也看到了战乱中的阿富汗人的生活和想法。做为少数民族Hazara, 他们为了安全搬了几次家。一开始搬去石窟里也是为了躲避塔利班,最后终于搬到了首都。开始大家是欢迎美军的,以为会改变他们的生活,后来发现外国的军队只是进来打仗的,Mir 也说他们其实没给阿富人民带来真正的好处。阿富汗人大多还在贫困中挣扎,他们期待的只是一个好一点的生活,谁执政根本不重要。但二十年来,外来的势力也让阿富汗有了一些好的改变,导演说如果说打塔利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也是不客观的,女性巳经受了教育,她们已经懂得很多了。阿富汗有一个基础的文明社会了,而且大家都有手机了,知道世界在发生什么事。不知道塔利班回归后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当然今天的塔利班和二十年前的塔利班也不一样了。
导演说拍这部纪录片太难了,他几次想放弃,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一来阿富汗很危险,二来没钱拍。没钱拍当然是因为太少人 care 了,虽然阿富汗过去二十年的动荡其实是很多西方国家一手造成的。导演说他把纪录片发给了几百个英国的政客,只有五个人给了他回复,但那几百个政客却是决定阿富汗政策的人。用导演自己的话说,花了这么多钱,死了这么人,有这么多个国家参与其中,如果还不想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令人惊讶的。所以如果导演打算继续拍下去,我想我会去做一个志愿者帮他筹资。
这部纪录片给我的感触还是挺深的。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小康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很难想象还有其他人能住在石窟里,不得以时还要以野草为生吧。生存是多么的艰辛,但是也还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快乐,比如说在泥潭里游泳。我想生活在幸福生活里的我们真的要感恩,生命是如此的珍贵,快乐其实也非常简单。还有我想我们也要以一己之力做点有意义的事,总要有人为信念做点什么,世界才会有可能慢慢的改变。
心碎
#VIFF40 无法评分的一部 言语都变得没有意义
【纪录观点】跨度20年的纪录,从孩童到成人
二十年前,在巴米扬大佛废墟前嬉戏,二十年后,拍摄美国运输机离开。
“Looking at the American planes. I like Americans.”...“I had cows... Life was good”
内容过于简略了,走马观花,低于预期,时间的力量还是会让人感触。二十年,动荡不安的阿富汗,一个孩子的成长。
追踪拍摄20年 记录了一个人从男孩到男人 希望他们一家安好
身在阿富汗的20年人生,从小童,成为父亲,从山洞,走向城市,辍学、打工、结婚、摄影,人来人往,冬去春来,像是在一个巨大的伤口上,看不同的盐分在渗透,却依然想要维持一种乐观,毕竟,不想得灿烂点,这人生就难以为继了。顺着这些苍凉的镜头,外国的侵略与援助,内部的分化与屠戮,总能把气压控得越来越低,那么多无能为力的人,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某些根本无从遵循的外来诺言上,破灭了,又寻觅下一个。人世艰难,莫过于此。#VIFF#7
那里的人们是真的惨
【自译】https://www.ixigua.com/7227370509561037367?id=7222965015538729533&logTag=7a982fabb289c4cdbcf3
#Sheffield 2021#
这届人权电影节上看到最好的一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