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此温情又克制的语言去表现战争中艰难前行的普通人,这样的影片很少见也很难得。 天真善良的女主人公铃、时刻保护铃的丈夫周作、自强自爱又能干的姐姐径子、互相扶持的淳朴乡民、乱世中沦落至烟花柳巷也心怀感恩的绫……他们经历过无数伤痛,却始终能够重新笑对生活,在守住自己一方容身之处的同时不忘善待他人,始终不放弃爱与被爱,这简直就是一个残酷战争里的童话故事。 在这么美好的世界的角落,有这样美好的一群人,却发生了这么多悲惨的事情,罪魁祸首是什么?当然就是战争。 很多人批判影片对战争的立场有问题,我实在不能认同。主人公生活的地方隔三差五拉起防空警报,物资和粮食极度缺乏,在田边随手画副画被宪兵怀疑是间谍,目睹身边人流离失所痛失亲人,甚至自己也因战争失去至亲、终身致残。试想一下,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人们,不会从内心渴望和平?不会厌恶和恐惧战争?影片没有摇旗呐喊它的反战立场,却无时无刻不在暗暗控诉着战争带给每个人的苦和痛。 还有很多细节也表达了这些最底层的民众对于战争的看法: 1.铃在画小兔子跳跃海间的画时,对水原哲说,“我把哥哥让给你好了。”水原哲立马说,“不要。我们男生中有规矩,看到你哥就赶紧跑(可能因为他哥爱欺负人所以被大家排挤了)。”但他马上又说,“不过大概也比进了海军学校,葬身大海的哥哥好多了。” 2.铃嫁到北条家后,跟婆婆一起清扫房间,翻出以前姐姐的洋装。婆婆回忆说,“那时候还是太平盛世,为了保卫和平要裁军,你公公和附近许多人都因此丢了饭碗……那时候觉得天要塌了,还真怀念那时候为一点小事就发愁的日子。”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现在(战争时期)比那会(和平时期)要痛苦得多——丢了工作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当然是关乎生存的大事,可是与战争时期所面临的生存困难相比,还真不算什么。 3.铃随手画舰队被宪兵看到,随即被抓回家确认身份,还被认为是间谍。宪兵用洪亮严厉的语调说,(铃)看起来老实,实际上不知道在盘算什么阴险的计划吧。还断揣测铃可能会利用丈夫的身份盗取军事机密,而此时姐姐和婆婆拼命忍住笑。周作和公公回来后,大家更是笑作一团,嘲笑陆军宪兵的愚蠢,竟把这么单纯的女孩当作间谍。 这个事情可以推测出,民众是有宪兵队在监视着的,如果有人真的公开表达出了反战情绪或意识形态上的敌对,是会被“查水表”的;而动画里一家人坐在一起放声大笑,更是讽刺了这个代表着日本政治意识形态的存在是多么荒诞无理。 4.铃和欧巴桑们在收音机中听到天皇玉音,这时铃表示不能接受投降,气愤地说,这不是一开始就做好觉悟的事吗。不是说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吗……之后打水跑去田里,发现姐姐躲在一旁为死去的女儿哭泣。铃这时候想,我们的过去,就这么烟消云散了。我过去认为合理的东西,我为之忍耐的理由,全部都没有了。 这是影片中最有争议的一段对战争看法的表达。在我看来,这段铃的独白恰恰是整部电影中最鲜明的对战争的讽刺。 铃为什么如此气愤甚至不愿意投降? 她的哥哥、外甥女、父母因战争而死;因为战争,她差点失去了唯一的安身之所;因为战争,她不得不与老公分开,背负起守护一个家的责任;因为战争,她每天担惊受怕,为柴米油盐操碎了心,看尽了世间的生离死别,只想努力地活下去。天皇只需说一句投降,而她呢,所有付出、苦难,所有亲人的死,都是为了什么?她用来麻痹自己的信仰和支柱在这一瞬间都坍塌了。 ——是你说的要战斗到最后,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觉悟:即使没有食物,我们也会去寻找野菜充饥;即使失去了自己的住所,我们也会在防空洞中存活;即使失去了亲友和挚爱,我们也会重新振作。
——你现在说要投降,那我过去付出的算什么?我死去的亲人算什么?我拼命忍耐,拼命守护的理由是什么? 同样,姐姐为什么在这个时间为自己的女儿哭泣?因为她觉得女儿白白死去了。
——既然战争可以这样轻易地结束,那为何不早一些投降?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牺牲,女儿就不会死了。
这也是影片最真实的地方,所有人物的认知和行为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地位,也没有超脱他们的时代背景。你怎么让一帮连真实情况都很难得知的乡民(从动画中很多细节可以知道,真实的战况是不公开的,很多民众得到的消息都是相关人士透露只言片语,再口口相传)去反思这场战争的起源是否正义?你怎么让一群连自己生存都顾不上的人,去思考在他们的支持下杀了多少看不见摸不着,还被官方敲定为“敌人”的人?
《在这世界的角落》选择了这样一个小地方,小人物的故事,试图用关怀又不失理智的平视的视角去还原历史、反思战争。你可以说它格局小,不够大气,没有跳脱出一个时代的局限。但你非要揣测导演是不是居心叵测,或者想让所有日本二战题材电影都要来个认错,未免有点自作多情。
导演没煽风,你就自己点了火,某些人还真是易燃易爆炸。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这是28年之后,动画片再一次拿下旬报最佳。(上一次获奖者是1988年宫崎骏的《龙猫》)
我是在挪威特罗姆瑟国际电影节观看的《在这世界的角落》。
它既不是来自独立动画三杰(譬如去年闯入中日主流观众视野的新海诚)。
也不是来自年老告退但又刊发了复出声明的宫崎骏(连年票房口碑保障的吉卜力工作室)。
导演片渊须直,听过这个名字的,应该不多。他曾与宫崎骏、高畑勋等大师共事,圈内小有名气。
就片渊自己来看,《在这世界的角落》是一个脑洞大开,想象力丰富,观众最终能与创作者一同抵达战争年代的日常故事,在感知现在的基础上去反省真实,超越时空。
电影以绘画/动画的双重形式,将一段往日时光和战争的关键几幕呈现,不断合成一个新的世界。
主人公没有表现出投入或拥抱战争的狂热,更没有后来者的反战意识和三观觉悟,她就是一个安于生活,有点文艺爱好的家庭妇女,然而,她在最后却不可思议地冒出来勇气,宣泄般地喊着:战争怎么可以就这样结束了。
是啊,这该死的战争。
讨论电影所采取的全新表现方式之前,我清楚知道,《在这世界的角落》是在哪一刻击中了自己。
这本是一部过于沉重的电影,导演却有意识把它拍得轻盈,剔透,有如全知视角,神游九天之外。
二战前,入城的少女,置身于文明现代化的广岛街市,耳目一新,感官全开。突然,她却陷入了不可抑止的伤怀感触中。
抬头看天之际,电影突然插入一曲清唱版的《无法忍受的悲伤》。(《悲しくてやりきれない》)
听字词,这首歌好耳熟,是怀旧风格的。唱完一段曲,我敢肯定,它在某一部日本电影里出现过,而且是我相当喜欢的一部片子。因为平时没有听日本电影原声带的习惯。带着这样的猜谜冲动,我的观影局域网开始工作了起来。
过了一二十分钟,我突然反应了过来!原来是周防正行那家伙用过。
无法忍受的悲伤,有什么东西流逝而去,这就是《在这世界的角落》的情感基调啊。
你可望文生义,认为悲伤是这部电影的基调。但我更想侧重强调,为什么是清唱,为什么是抬头看天的时候,措不及防地放入一支插曲——毕竟,这拍的不是《你的名字》。
如同彗星自外太空坠落,《在这世界的角落》把少女目光和镜头一摇,定在了幽幽淡淡的厚软积雨云上,用意并不是常见的小清新与习惯抒情。如果接上电影后半段的轰炸和原爆,你就明白,这首不知来路的插曲,措不及防的无名伤感,其实都是事出有因。
恰好,我还看过河野史代编剧的另外一部作品:《夕岚之街樱之国 》。它当年也入围了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我还记得当时评论的标题叫做“政治过敏”。
对,并不是很多人想当然的政治敏感(这个词语也会被套用于《在这世界的角落》上)。
我之所以用这个标题,是因为涉及终止二战重要标志事件的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对于中、日、美三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正如日本是受害者,美国是施害者,中国成为了胜利者。但这毕竟是一场战争,只要战争是杀人,杀一个人和杀几十万人,都是恶。
是战争,它,就是恶。
很遗憾,中国人很难置身事外,去正视腾空而起的蘑菇云。正如二战问题更应该是历史问题,但在地缘形势的搅局之下,这个历史问题,一直以政治问题出现。
是否,我们在知晓原爆的威力以外,仍有正视原爆的能力。
是否,我们应该相信,创作者站在了人类的情感之上,对广岛一往情深。
《在这世界的角落》是一部有着文艺外观,实际上完全不太理睬主流观众的艺术动画片。
它一直沉溺于女主人公的神游,迷乱,在时间的空当中,见缝插针,看山观水,顺势而为,突然抖露出人生的伤感。
一切就好像冥冥之中,主人公预知到,有一种强大,不可抵抗的力量,会打破眼前按部就班的家庭生活,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夺走许多人的性命。
女主人公有一项充满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兴趣爱好,借绘画把主观现实,加工成了第三视角,纯度极高的抽象绘画——即便那些画作的风格与抽象流派无关。她一笔一划,天真烂漫,调皮地给大海,天空和美好的事物上色,也把丑陋,暴力和恐怖的记忆,变成了绘画艺术的一部分。
这是一部与吉卜力工作室作品相当的艺术动画片。
电影会有黑屏飞字幕的技巧手法,也会借助卷轴画一样的展开横移,也有突然中断,完全不按情节剧故事的人物情绪,自由发散。
电影的情绪,完全是碎片呈现,拒绝生硬煽,却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入俯瞰吴市军港的山坡一角,遥远地接收着感伤的信号。
如同动画是对电影/现实的加工处理,影片不断围绕这种修辞做文章,几乎不见对战争的传统表现。贯穿《在这世界的角落》的脉络,只能是时间的流动。
它的寒来暑往,导致整部电影像一本少女日记,这部分有时天气晴,那部分饭团很美味,不加刻意提示,也不做标记停留。
导演则提供了一个参考说法,他希望观众就像通过观看实际上并不动的,纸张上的漫画格,却感受到人物动态与情感张力,《在这世界的角落》所做的,就是进入到那个讲着方言的想象时空。
本片也可能是一部拍摄了大和号,但与大和号距离最为遥远的日本电影。在我看来,这艘号称世界第一,最终成为了二战失败标志的战列舰,最终也只是影片背景里的钢铁道具,时隐时现,如同玩笑。
《在这个世界的角落》反复想要阐释的,大概是我们的生命都是死亡所给予的。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肤色族群,意识形态,价值三观……活在世界上,不是因为你更重要,更值得存活,更有天赋才华勇气,那只不过是因为,死亡还没有带走你。
书本和影像资料的战争劫难,已经历了二次以上的加工删改,有些描述变得血雨腥风,更有欺骗性,也更容易煽动情绪。
当许多人去记忆的河流里,摸索和对证那些水中的石头,尤其是有史记载的大事件,亲历者往往会产生一种身不在场的迷幻错觉,又或者是这样的反应:那些事情,只是发生了而已。
那一天,阳光也许更加耀眼,白云也许更加浓厚。你感觉自己不属于那个世界,但是,你就在那儿。
想用阿巴斯的一首短诗作为结尾:
这条路
多年以前
就被遗弃
但野花似乎
一无所知
“周作,谢谢你在这个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请不要离开我,请一直陪在我身边”。
电影快到结尾时,小玲对周作如是说道。
诗意的告白,涌进了桥下的河水,平淡如云,却又情真意切。命运的罗盘将他们连在一起,而他们的“红娘”——电影一开始出现的背筐怪大叔,从桥上经过,筐子里曾经装的是年幼的小玲和周作。
被评为日本电影旬报第一名以及刚刚拿下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节评审团大奖,这无疑已经证明了此片高质量的艺术水准。作为画家河野史代原作的剧场版,自然会有部分情节简化删减的情况出现,使得电影本身某些部分的过渡较为生硬,但这不妨碍它是一部出色的动画电影。它以日记体的形式,配之主人公小玲的口吻,来叙述从1933年到1945年日本战败这段时期的种种故事。而小玲——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和见证者,从女孩到女人,从女儿到妻子,身份的转变和认知是这部电影大致的主线脉络。
电影的背景设立在二战时期,也就是我们所称之为的“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敏感的题材让很多人表示反感,就像宫崎骏的《起风了》,一度被人扣上“美化日本侵华战争”的帽子。《在这世界的角落》里面临着《起风了》那样的舆论压力,电影里出现的日本军舰,海军,都被赋予一种浪漫美丽的色彩,很多人认为这是在“粉饰战争”,是在歌颂“日本帝国的伟大”。
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一方面,先从叙述者的视角来看,始终围绕在小玲的身上,从片头她的自我介绍——“总有人说我爱发呆”,然后通过种种事情来反映小玲的性格,全片的笑点也集中她“晕头晕脑”的特点上,她总是会迷路,爱忘记很多事情,嫁到周作家竟然不知道门牌号是多少。这分明是一个善良朴素甚至有些糊涂的女孩,她天真而又富有幻想的脑袋里,是水彩画般美好的事物。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战斗机被击落像绽开的花朵,凶恶的军舰像披上圣洁光辉的艺术品。因为这些都是通过小玲的视角去看待,以一种日常的童心的角度,无关政治立场,无关战争本身,不掺杂任何思想倾向,这样一个糊里糊涂的女孩又能懂得什么是战争呢?尽管她在战败后的崩溃痛哭,也只是表达她本身对苦难的无力无奈,努力了那么久,自己也因为战争失去一只手,亲人们一个个离去,但最后竟然战败了,这是对命运的不甘,是对战争所带来痛苦的宣泄。
但从意识形态来看,一个不得不承认又无比悲哀的事实却摆在我们面前:创作者的确是有意或者无意的来规避日本侵华的罪行,全片更是丝毫未谈及对日本侵华的谴责,只是叙述战争对人们的摧残,以及日本民众在战争中的勇气和希望,这种处理毫无疑问是“讨好”本土观众的,也非常巧妙地避免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但这种非常含糊的处理无疑是伤害被侵略国人民的,所以很多国人对此片非常反感,因为他们看不到一个侵略国对待侵华罪行的端正态度,相比于把罪行赤裸裸掏出来一次次鞭笞的德国,日本对侵华的反思显得太没有诚意,这一点,确实有些遗憾。
但从创作者角度讲,抛去意识形态问题,导演真正想描述的是一种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于是我们会看到邻里街坊之间友好相处,家人之间的和睦,小玲和丈夫周作之间相敬如宾的缠绵等等。在这样的亲情、友谊和爱情的互动关系之下,人性美好的一面总是会绽放光辉。就像小玲从婆婆家迷路,遇到好心的风俗店女子为她指路,小玲为她画西瓜,冰淇淋等等美食,好让她‘画饼充饥’。而这个女子就是之前在小玲家偷吃西瓜的流浪儿,而那时年幼的小玲还问她西瓜够不够吃。甚至到了结尾,小玲收养了一个战争孤儿,给这部电影写下一个温暖光明的结局。
不同于《萤火虫之墓》那样的煽情催泪,《在这世界的角落》是风干你的眼泪,把无言以状的悲伤消解在平常的事物之中,由此还能营造出一种反差的冷幽默。比如公公为小玲做身体掩护来躲避飞机轰炸,接着突然像中弹一样倒下,当小玲和观众都以为公公不幸遇难时,突然画面一切,才知道公公只是过于劳累而睡去。哥哥战亡,遗体被送回家那一段也让人哭笑不得:小澄(小玲的妹妹)打开骨灰盒,发现哥哥的遗体只是一颗石子,她拿起那块石子,脱口而出:“这是哥哥的脑子?”如此会心一笑的调剂,使得电影本身哀而不伤,平缓俏皮的像吹口哨一样,轻松带过伤痛之情。
但实际上,这种有意避免煽情而对悲剧的解构,却暗含一种巨大的悲恸,只不过这种情感是潜藏内心深处,虽然不曾特意渲染,但它一直埋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慢慢集聚成河,厚积而薄发。这反而有一丝“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意味。拿哥哥去世的那场戏来说,哥哥本身的戏份少之又少,他的死处理的非常平淡,当观众还来不及积累情感去伤心时,这段场景就已经过去了,哥哥的亲属们并没有表现出巨大的伤痛,小玲也只是淡淡的说道:“人的生命如此的脆弱易逝。”至于小玲的母亲,因为见不到儿子的尸体,故作轻松随意的说:“这么冷的天就让我们看这个,真可笑,要一那家伙真的那么容易死去吗?”而父亲在一旁抽着烟,两人看似毫无触动的背后,是对个体生命在残酷战争面前不堪一击的无奈哀叹,这种缓缓而来直击人心的情感,让人唏嘘又心碎。
散文化的叙事形式,给电影本身蒙上一层诗意的魔幻,琐碎的小事和“奇遇”充实着电影的内容,平淡中见得人间真情。画风的朴素本真所营造清新自然的效果,使得本片的基调非常舒缓,但与此同时本片最高明之处在于将简笔画发挥到极致,且造成震撼人心的效果。侄女晴美被炸死那场戏中,根本没有介绍如何被炸的场面,先是无声处理,接着黑场,随之而来是像是烟花绽放一样的白色线条,随即粗糙的线条融合成抖动的图像,它们就像是小玲的回忆,在脑海里不停的闪回,而声音则处理成胶片放映滚动的颗粒声。这场戏是全片最精华之处,也是最能体现此片功力之处。
简笔画和水彩画是小玲的拿手好菜,电影中多次的片段过渡以及讲故事都是通过小玲的画,这种画中画的处理方式显得非常高级。比如小玲向妹妹讲述战亡哥哥南洋历险记的故事,活泼风趣的给哥哥捏造了一个鳄鱼新娘。以及还有讲述偶遇怪大叔那场戏,简笔画的质感粗糙使得本身事情的真实性让人质疑,小玲也在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白日梦。最后这两个故事在结尾小玲向周作真情告白的时候,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因为我们看到背筐的怪大叔从小玲身边走过,不回头的挥挥手,筐子里爬出来的正是鳄鱼新娘——她是战亡哥哥的化身。其实也许怪大叔是不存在的,他可能是小玲臆想出来,但是年幼的周作和小玲之间的相遇却是真实的。因为我们从周作口中得知:当时他第一眼见到小玲就是在这个桥上,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筐子里“被拐卖”的少年正是周作。
这是电影《在这个世界的角落》最为动人又神奇的一幕。从一开始的冥冥中相遇到最后的真情相爱,似乎像一个轮回,触动人心。爱情是这部电影的情感突破口,而它的落脚点正是人性的温暖和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就像曾经暗恋小玲的水原哲说的那样:“如果想起我,请笑着想起,在这个世界好好平凡的生活吧。”
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曾讲到:“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悲剧的两个本质。其一:悲剧表现的是“人生有价值的”,其二:这种具有人生价值的东西的最终结果是“毁灭给人看”。
“总有人说我爱发呆。”
随着一句自述和寥寥几个场景对话的勾勒,观众很快便被带入了昭和时代的日本,同样很快地就会发现带我们走入这个时代的主人公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性子(人设): 她小小的、软软的、甜甜的,或轻仰着头微笑,或微低着头发呆,总是极力的避免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他人也总会莫名其妙的“无视”她。
一个迷糊的、无害的、乐天的日本底层女性,这就是女主的基础人设,同时也是全片的切入角。
“虽然生活不易,但孩子们仍是欢快的。”
在影片的前十五分钟,当女主还处在纯粹的孩童世界的时候,整部影片的氛围就如女主一家从外婆家返回时在海滩上看到的天空一样,洋溢着暖色调的温馨和夏日傍晚特有的闲适。而穿插在这具体的现实日常之间的则是两段充满孩童色彩的“幻想”,这两段“幻想”除了让我们莞尔一笑外,也令这桃花源般的生活多了一分如梦似幻的虚无感,就像阳光下的肥皂泡,斑斓而脆弱。
在影片的11分钟处,影片配角之一的哲出场。哲的此次出场带来了全片第一抹悲剧色彩:
这场女主和哲的对话有两个主要的作用:
其一:交代哲本人对大海的厌恶以及原因,一是来源于懒惰酗酒不肯下海工作的父母,二是来源于以海军身份(因海军征召)死于大海的哥哥。
其二:死亡和战争开始逐渐显露出它们的面孔。
在影片的12分钟处,导演以一幅照片,一张铅笔画做了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场:曾在前面出现过的女主的哥哥加入了军队。(上一分钟哲刚刚提到因参军而死于大海的哥哥)
在影片的15分钟处,女主得到了有人上门提亲的消息,这标志着全片由此正式进入成人视角。同时在女主的归家路上,女主再次遇见了哲,而此时的哲却正穿着日本海军军服,走上了他自幼便厌恶,便恐惧的人生道路。这种宿命般的无奈和无力,正是个体意愿被社会洪流所裹挟和压迫的结果。(回看这一场景时,我脑海中总浮现《教父》中帕西诺成为教父后那张年轻却充满阴影的脸,同样的出场时就表明了自己对家族生意的抗拒,同样的宿命般的成为了自己过去最不想成为的人。)
在影片17到36分钟之间,影片延续了开头时的“欢快”风格,以女主迷糊的人设以及初至新环境时的磨合期编织了不少的笑点,将本较为艰苦的生活乐观化,将偏向悲剧色彩的素材喜剧化处理(做杂粮饭),将极具悲剧色彩的素材平淡化处理。(对了无音讯的哥哥的担心)。这一手法不仅仅出现在影片的这一部分,而是贯穿全片始终,成为影片处理内容和情感的主要手段。
在36分钟处,战争和死亡再次以直接的形式,以清晰的面孔出现在了女主的生活,也就是观众的眼前。
虽然涉及女主生活的片段依旧伴随着笑声,但随着时间线(影片的同时也是历史的)的推进,影片在细节处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偏向悲剧色彩的元素:
在影片的54分钟处,女主出现了一句和人设似乎不那么相符的台词:
女主说出这句台词的背景和原因是此时的日本物价已经飞涨到底层居民难以承受的地步。这场戏其实也重申或者说明确了全片都是围绕着身为日本底层女性的女主进行展开,我们从这部影片中能看到的,也就是在此人设下的女主所能看到的。
随着时长过半,影片内容从女主的日常生活也渐渐转变为战争和死亡的投影,而且这一转变并不是镜头转向了他处,而是战争和死亡开始渐渐吞噬原有的正常生活,将后者挤出了镜头。
在影片的65分钟处,哲再次出现在了女主的生活中,并在立下了十分标准的flag后和女主做了诀别。之后镜头一转,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女主哥哥的死讯。在影片前半部,哥哥也正是在女主和哲的对话戏后参军而去。
影片对这场祭拜戏依旧采取压缩篇幅和淡化色彩的双重手法,一方面极尽简洁之能事,一方面用之后夫妻斗嘴所带来的喜剧色彩冲淡哥哥死亡所带来悲剧色彩。这场戏之后的影片首次出现的空袭戏依旧如此处理,以女主公公“假死”的喜剧感转移观众注意力,淡化空袭带来的紧张感和死亡威胁。
在影片的85分钟处,影片出现了第一次直接的死亡:死于空袭的晴美。
当晴美的母亲也就是女主丈夫的姐姐(想不起女主该给她叫啥- -。)在女主床前悲痛不已时,女主的婆婆,晴美的外婆上前安慰晴美的母亲:“不要这样了,该去分发豆腐了。”
这句看似荒诞的话,细细品来却包含了无数的心酸。
此时此地死亡已成常事,人们见到了太多了死亡以至于哪怕是亲人爱人死去也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哭泣,因为活着的人还要活着,还要利用这些悲痛的时间去给活着的人讨一份活下去的凭仗。
在影片的90分钟处,我们看到了女主第一次展现出不同以往的“姿态”:歇斯底里,不顾一切的扑灭掉入家中的燃烧弹。
“我已经失去了那么多,又怎么能让你在我眼前夺走剩下的。”
在影片的97分钟处,一只代表家乡的白鹭落在了女主面前,女主追赶着催促着它返回广岛,返回她心中的家,返回她心中最安全的地方。
而在影片的几分钟后,便是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的戏份。
影片108分处,天皇宣布投降。女主听到广播后悲愤不已:
“为什么
这不是一开始就做好觉悟的事情么
不是说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么
现在这里还有五个人呢
明明我还有左手还有双脚”
“我的过往 就这么烟消云散了么
我一直认为合理的东西
我一直为之忍耐的理由都飞走了
从海那边来的大米和黄豆
都是用这些东西做成的吧
所以我们得在暴力中屈服么
好希望自己还是那个什么都不想只会发呆的笨女孩啊”
为什么?
如果最后的结果是认输的话, 那么这场战争的意义在哪里?那些因这场战争而死去的人,那些因这些死去的人而悲痛不已的人又为了什么 ? 如果这场战争是无意义的 那么那些死去的爱我的人我爱的人,就这么无意义的消失了么?
哪怕他们的死是为一个无望的口号,一个不知所谓的旗帜,这至少有一个寄托,有一个说服他们去死,说服我们接受他们死去的理由,可现在,就这么全都消失了么?
我忍耐的理由,还有那些死去的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就这么像蒲公英一样飞走了么?
如果说《萤火虫之墓》带给人的是,眼见两个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而又无能为力的直接作用在身体上的难受和不适,那么本片带给我们的则是朝昔相处,血脉相连的人突然的离开了你的生活,离开了你的生命,你甚至还能在房间中嗅到他的味道,可却再也无法触碰他的指尖所带来的无奈和无力,还有莫大的悲哀。
这种悲凉 悲哀 悲伤之意在全片中一直被刻意的压制篇幅和淡化浓度,也使得观众对这些悲剧色彩的情感反应被延迟,但这种情感反应并未因时间的错位而变弱,反而在不断的堆积中越来越多,最终爆发。
“你不知道吧,在邻保馆前死去的士兵好像是我的儿子,我当时竟然没有发现。”
到这里,想啰嗦的也差不多讲完了。也想过要不要把和好友讨论的一些关于本片的争议补上来,后来想想也就算了。
只想说,让战争永远停留在历史和艺术创作中吧。
式微 式微 胡不归?
与同样以二战为背景,日本为舞台的《萤火虫之墓》完全不同。以“轻松笔调”描述着,人间地狱里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但却绝非美化战争和否认历史。而是不再被天皇=国家意识形态绑架,民众的主体性显现的瞬间,也是人性光芒闪耀的时刻。#后吉卜力时代的到来#
有时候会想,历史课本上的一句话,背后是那么多人的故事、那么多人的一生啊
日本人看了可能会感动,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责怪打败了一样。特别是最后女主角知道战败后竟然痛哭说自己还有左手和双脚可以去战斗,自认为合理的东西,一直忍耐的理由,不应该因为暴力(广岛原子弹爆炸)而屈服。简直可怕。
2017.01.10:《在这世界的角落》是 1988年《龙猫》之后,第二部登顶日本旬报十佳之首的动画片。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宫崎骏的作品,1997年《幽灵公主》旬报十佳第二,2001年《千与千寻》旬报十佳第三。→2017.05.17+18: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提名的五部最佳动画电影看罢,最喜欢的还是《你的名字。》!
跨越时代,无关政治,残酷到骨子里的反战主题,放之四海而皆准。被卷进战争浪潮的平民,被打破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切突然发生,一切又突然结束,失去的无可挽回,却不知向何处控诉。所幸的是,还活着。
整体很可爱,但是女主在玉音放送后的几句话太让人失望了:“难道就这样在暴力中屈服了吗” What???明明是你们小日本先侵略别国的好吗??从不反思国家做过的非人的事,只会拿自己老百姓的伤痛来卖惨
日本人真的很坏 大家千万不要被眼泪模糊了真实的历史
就算是旬报第一我也应该先看简介的...又是二战卖惨 我要生气了
世界太凶恶,我只愿与你在这世界的角落安守小小的幸福,当漫天火焰下的拥抱还不算太晚,当满目疮痍化作笔尖灵动,当我们穿越了生死才领悟到相逢的可贵,永远能认出你,活着永远最珍贵;以烂漫想象熬过艰辛战争,田园牧歌上方笼罩的阴霾,另一种视角的反战态度。
天皇广播之后女主角铃说的那几句话,感觉憋很久终于说出来了-“唉,如果二战赢了多好,怎么就输了呢。”诚然老百姓受战争侵害最重,但是战争并不是通过截取普通人生活切面就可以完事的议题。尽管的确有些打动我的细节,可这么多年了,这个国家自作多情的比惨洗白之路从未放弃。
铃最后说“怎么就屈服了怎么就不打了”,其实不难理解。那就是一个普通人面对一场荒诞剧的最真实的愤怒和爆发。吃了那么多苦,死了那么多亲人,都算啥?天皇那么有觉悟早干什么去了?这比“天皇的御厨”里表达的情感要正常多了。(受了好多罪还要说天皇是无辜的是要救的。看了要吐。)
(7/10)很平静的一部片子,没有什么过度煽情。很多人是因为我十年前写的《批判再见萤火虫》关注了我,但其实随着时间久了我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改变。反战和反暴力时,其实解说打架的“害已性”(你会被打断左腿、右腿、四条腿、还有中间那条腿)要远比鸡汤道德说教“不要打架哦,因为这样人品不好”来得有用……
以为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白描底层的苦难,完全看不到有关战争的反思。岛国真是细思恐极。
堪称日本版《活着》,被大时代碾碎,又被大时代抛弃,连一株异乡来的金色蒲公英都舍不得采摘,却因侵犯他国而遭受灭顶之灾,“我们的过去,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和黑木和雄的名作<明日>比较相似,完全日常化(全片方言)的战争岁月,由于是动画的缘故,色调更加朴实,更贴近当时田舍百姓的思想境界,在努力活下去的百姓身影下,战争只不过是背景。片渕导演当年<空想新子>时就印象深刻,这次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另外,更重要的是:能年回来了!
粗体大字的艺术动画片(比如飞字幕)。情绪完全碎片,拒绝生硬煽,而是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入俯瞰吴市军港的山坡一角,遥远地接收感伤。如动画是对电影/现实的加工处理,影片不断围绕这种修辞做文章,几乎不见对战争的传统表现。想起阿巴斯的一首短诗:这条路 多年以前 就被遗弃 但野花似乎 一无所知。
周作真是温柔啊
真的是很美的故事,为你们的战争观扣一星
奶奶家偷吃瓜瓤的野孩子,再遇见已是烟花柳巷着和服的风尘女子;海边把浪花当成白兔的男同学,再遇见已是皮肤黝黑将远行的海军小将;桥上篮筐里看穿一切的小哥哥,再遇见却是相许一生不多言的温柔男人。而那江波的白鹭、入水的砂糖、飘散的蒲公英,融化进那年的雪。随着一场无意义的白光,再也遇不见。
我要是日本人会哭晕在电影院吧,但抱歉身为中国人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情感。能年的配音很无语,更无语的是小学时期的角色也让同一个人配音,那个女主蠢慢的让我恨不得早点飞出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