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
  • 猜你喜欢

     剧照

    买凶拍人 剧照 NO.1买凶拍人 剧照 NO.2买凶拍人 剧照 NO.3买凶拍人 剧照 NO.4买凶拍人 剧照 NO.5买凶拍人 剧照 NO.6买凶拍人 剧照 NO.13买凶拍人 剧照 NO.14买凶拍人 剧照 NO.15买凶拍人 剧照 NO.16买凶拍人 剧照 NO.17买凶拍人 剧照 NO.18买凶拍人 剧照 NO.19买凶拍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0-08 12:22

    详细剧情

      职业杀手Bart(葛民辉饰)技艺高超,雇主很多,收入不俗。他与妻子阿玲(方子璇饰)居于高级住宅区,小日子过的非常滋润。可惜好景不长,金融风暴后夫妻二人陷入经济危机。Bart迫于无奈,便为有钱太太杀人服务,不想有钱太太要求苛刻,要Bart在杀人之余还得拍下杀人过程,方泄心头之恨。Bart深明顾客至上的道理,决定找一个拍档合作。凑巧Bart在酒吧见到导演阿全(张达明饰),二人一拍即合,成为了杀手导演二人组,一时间生意大增,一连串的“买凶拍人”行动随即展开。后来江湖大佬标哥听闻,决定聘Bart及阿全代劳,杀死社团叛徒大雄,并要拍下影带,好让他有真凭实据能向社团交代,稳坐执事人一职。这次买凶拍人行动能否成功呢?

     长篇影评

     1 ) 一种玩味之《买凶拍人》



    看完这个买凶拍人,真得要说两句,但说什么,我一时又没个谱。想想电影里的片断,傻傻地笑两声,再想想,又忍不住笑两声。该怎么说呢?过瘾?但实际上又怎是一个过瘾能说得清的。

        当初看《KILL BILL》仿以有这种感觉,如今看《买凶拍人》,同声同气,看得更加有味。各种各式不一样的东西被彭浩翔炒作一碟,调出充满新鲜感的菜色。香港一向的搞笑与无厘头,似乎已渐渐丧失水准,好像有点疲弱了吧,有时甚至有点牵强,再没有那种即兴的创意。在这部《买凶拍人》里,一个开头已经让我忍俊不堪,黑色幽默的手法,似乎在此又重生了。在杂志《看杂志》某期翻到彭浩翔的专访,其中一段说到小时候他去吃自助餐,从来不按爸妈说的先吃热的再吃冷的东西,先吃咸的再吃甜的东西,而是喜欢把所有东西都混在一起吃;直至拍电影,也喜欢把各种奇奇怪怪不同的类型都放进去,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把新鲜的构思碰撞出来。

        在看《AV》的时候我的感觉没那么强烈,是否跟演员也有关系呢。一看演员表,葛民辉与张达明,还有陈辉虹,谷德昭,林以达,兰茜等,我想这班人的名字已经代表搞怪,以及灵光一闪的才华。

        对于此片,该用天马行空,还是荒诞无稽来形容?

        天马行空,原来杀手和电影是有关系的,一个濒临失业的职业杀手,一个有抱负的失意导演,竟然组成最佳的买凶拍人搭挡。原来杀手也不过是一份职业,有时候为了拉点生意不得不亲自兜售,打电话那段真是够讽刺的;还有后来刘以达那帮人来抢生意,杀人还有积分,只要你盖满30个“杀”字,就能提供一次免费杀人服务。真服了,这些烂主意,不知是谁给想出来的。其实想想,这些也不过是身边常常发生随手拈来的桥段,放在一个另类的夸张的场合,就变成一种搞笑,但在大笑之余,这一切何不都是在反射着我们自己呢?连杀手都得看顾客的脸色,随时迎合顾客需求,为了生活,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荒诞无稽,原来有人年中要杀许多人,由于马太的业务量大,才逼得阿Bart得迎合她的要求,杀人的同时也要制作录映带;然后发觉杀人也可以很商业化,不但附送杀人全程录影,还发展到有警告盗版字样,甚至送火机T恤,差点片子没能发行。原来为了少许麻将数就可以买凶杀人,岳父为了二奶可以要杀掉自己老婆。夸张的变形的题材,其实就来自社会,善与恶之间,如今人心是否偏向了后者?

        对于片子的后半段,就是讲述标哥杀人那段,似乎节奏有点慢,情节也有点拖延。其中出现的又是关于AV女郎与张达明的一段轻浅不明晰的感情,这个是否出现导演的一种偏好呢?似乎与影片《AV》中有点类同了。可是,换一角度来看,这里何妨不是一种浪漫的情怀呢?他们都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张达明储到足够的钱后就能开拍自己的电影,实现自己的追求,即使女主角是AV女郎美智子;美智子也很努力,她的偶像是饭岛爱。且不论他们想做的是什么,至少他们有勇气去追求,影片承载了梦想的色彩,在不停的自嘲中,产生了一点点暖意。

        回想一下,其实导演还是很尊重电影的。张达明一直地怀才不遇,但他的确热爱电影,他的偶像是马丁。斯科西斯,他有他的坚持。即使拍的是杀人,过程可一点也不马虎,镜头光线、道具装备,后期制作,很专业认真的态度,也许就是从侧面反映了导演对电影的态度。张达明在片场所受的待遇,我想,也许就是导演对现实的一种讽刺。说不定,曾经,他也体会过这种感受。电影,光和影的梦想,背后有多少阴暗角落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张达明的际遇,似乎就是一种申诉。张达明在片中一直强调要他来拍,就一定要让他作主,彭浩翔也终于作主拍了一部属于自己风格的电影。

        整部电影中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明星,可能这样才四平八稳地把整个场面撑了起来。其中有一两个配角的确也精彩,最有印象的就是那个双枪雄后来的替身,他那一段扮野让人猜,以及自把自为地加对白,加动作的情节,多多少少也反映着每一个配角曾经的心路历程吧。对白中也有许多神来之笔,比如谷德昭给阿Bart推销DV的那一段,刘以达给兰茜讲解杀人优惠服务的一段等。

        对于这种独特作品,我会比较喜欢用剑走偏锋来形容,一种非正统的武功。非正统,第一次出手时可能威力强大,但往往存在弊病。也许再过一些时候,我会再看一次,除却第一次的新鲜感后,看看彭浩翔的电影里,我不喜欢的因素有什么。

     2 ) 虎头蛇尾

    电影总体还不错。
    一开始的剧情还是蛮吸引人的;
    可是发展到酒楼那一段,显得有点拖沓无聊;
    收尾还是摆脱不了香港电影的俗套。
    希望能看到导演彭浩翔有更多体现独特个人风格的片子。

     3 ) 如果你不知香港电影的历史……

    《买凶拍人》简直太有意思了好吗?

    理论上来讲,上面那句话算得上一句影评,但是我还要说说为什么觉得《买凶拍人》特别有意思。

    我知道彭浩翔这个导演是看《志明与春娇》,可能大多数非粉丝观众认识他也是通过《志明与春娇》和《春娇与志明》这两部影片,前一部港味特浓,后一部有了一些内地的元素,不过看了《买凶拍人》,总觉得《志明与春娇》还算不上港味最浓的,因为还没看过彭导的其他作品,我个人暂且认为这部片子的港味更地道。

    其实谈论一部影片的这“味”那“味”浓不浓没啥意思,但是这却是本片的一个中心:一个电影人该怎么做电影?当你为彭导天马行空的荒谬笑出眼泪来,却发现,彭导调侃的背后,是真实心酸的泪水。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志明与春娇》北上变成了《春娇与志明粤语》的原因。

    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电影人这样做电影的,在《买凶拍人》中,将自己调侃了遍。如果你觉得这是个无聊、没有情节的故事,那可能是因为你不了解彭导以及当时香港电影市场面对的困境。

    香港电影90年代达到繁荣昌盛,一度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它有过长达三十多年的辉煌时代。在亚洲市场,足以和好莱坞电影平分秋色,然而到《买凶拍人》出品的时间2001年,香港电影已经走向没落。曾经有个传闻,当年香港电影界的一名大鳄做生日,宴会达到高潮,突然几名弟子跪在他脚下痛哭流涕说“对不起师傅,因为要转行了。”。见此情景,师傅不禁也老泪纵横。场景像极了《百鸟朝凤》最后甩手离去的焦三爷,爱唢呐,但是也要让弟子们吃饭啊。弟子们宁愿去做小工也不能再做唢呐匠了,这是走向没落时代的香港电影人面临的现实情况。说起来,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做电影的不都是很有钱的吗?那片酬是我等普通民众们无法想象的,其实,哪一个牛X的导演没有过一把辛酸的泪水啊,只不过你我不知而已。

    《买凶拍人》就是在用一种黑色隐喻来调侃自己做“天明”的痛苦。毫无疑问,彭导爱电影,如果不爱电影,大不了此路不通,换条路再走就是了,上面说到的那些迫于生计改行的电影人,他们也毫无疑问的是爱电影,但是要理想也要面包,北上拍片就成了他们与现实妥协坚持梦想的一个途径。

    《买凶拍人》中的阿全就是这些电影人的一个缩影,有梦想有能力肯吃苦,但是,没钱交租金,却收到了一包大麻。“只是想做电影而已”,却因为要活口沦为了毒贩。好不容易可以拍电影了,却做的是勉为其难的偏门——帮杀手拍摄杀人过程。好不容易在杀手拍摄电影界打出了名堂,开始大展拳脚——做剧务、物色演员、写剧本、做补拍、后期制作,突然间,监制一句话:从现在开始,你已经不是导演了,所有的心血付之东流。

    没错,这就是电影拍摄的活生生的现实版。你辛辛苦苦、挨骂挨穷,好不容易可以拿着喇叭当当家人了,有监制管你,监制有权利喊停,监制上面还有投资人,投资人想要换上衣服变成主角,你也得忍气吞声,人上有人啊。你懂艺术,可是你没钱啊,所以张达明不停地说:香港电影就是因为这样才不行的啊……

    电影人有心振兴,但是无奈有太多不可抗的因素,他们只能像Bart一样,从头到尾都无奈干笑:杀了人收不到尾期干笑,老婆大人铺张浪费苦笑,自己上门推销苦笑,一遍遍的cut重来干笑。

    里面有一段Bart和自己偶像神交的戏,Bart说,好想像你那么酷啊,你怎么那么酷啊?偶像回答他,你见过我吃饭吗?不吃饭当然可以保持酷啦。

    哈哈哈哈,懂得的人笑中带泪,不懂的人无笑无泪。其实就是那么回事。

    反正特有意思,不会让你笑过就忘,反而会让你笑过之后陷入沉思。这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喜剧,怎么说来着,黑色幽默。

    有人说演员演得烂,个人认为正好,比一线大牌来演更贴切。现在还记得张达明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好像是《九品芝麻官》吧,也获了一次最佳什么奖,再看这个,不禁又笑了。

    彭导是怎么把这个天马行空,人们侃大山的素材变成一部有血有肉有情节有情怀的电影的,其实我也很好奇。

     4 ) 生活永远比电影荒谬

    看了买凶拍人,只有这样的感受:真实的生活远远比电影更加荒诞。
    小时候念过的那个颠真不破的大真理:小说总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现实却是,生活越来越荒诞无稽,小说如果能还原生活的几分之几,已经非常的惊心动魄,可看性超高,如何能高于生活呢?
    比如这部电影,杀手也面临着一个普通白领男人面临的烦恼,岳母刁难,妻子狂爱打扮兼撒娇,职业瓶颈如客户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多,房贷压力甚大,而房子却不曾升值,等等。当原本不普通多少带点神秘的职业却也和任何其他职业的男人一般时,生活的荒谬就无所遁形了。
    那个娇纵的钱多得不得了的马太太,出于报仇心理,要求bart杀人时把杀人过程全程拍下,她可以欣赏到被杀的那个人临死前的种种表情,以此满足她的心愿。Bart为了生活,只能答应。第一次拍摄,却因分身无术,排出的影像惨不忍睹,因无法看到死者的诸多表现乃至表情,马太太分外不满。Bart于是决定找个搭档。
    于是可爱的宋世杰,不,张达明先生粉墨登场,哈哈,彭导演太会选角了,明明有几分獐头鼠目却不至于让人觉得猥琐的长相,夹着一点点憨厚的聪明,演一个郁郁不得志但又痴迷导演事业对电影如痴如醉又贪生怕死的全,简直活灵活现到了极点。
    第一次的合作堪称天衣无缝,而阿全甚至真的以为只是拍戏而已。于是他要求诸多,比如哪里光线好,bart应该在哪里杀人,他甚至还希望那个被杀的人做出怎样的表情,当bart三下两下结果那个人时,他还觉得意犹未尽,待到反应过来,真的是行凶杀人时,他魂飞魄散,却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
    他对这段杀人录象进行了惊心的后期制作,甚至还copy上了warning那样的根本不必要的花哨,以及颇有创意的片头。之后就是赏心悦目的杀人片段,他的剪辑,让bart的动作更加行云流水,直把那几个阔太太们看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杀人呢?这简直就是艺术。自此两个人的买凶拍人可谓顺风顺水,生意不断,而阿全的拍摄手法也是蒸蒸日上,越发像一名真正的导演。最讽刺的地方就在这里了吧?这枚常常为了一点可怜的尾期而低三下四的副导演,却在拍摄bart杀人的过程中得以施展自己的导演梦想,他有了绝对的自主权,能控制拍摄的进度,和真正导演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必准备剧本也无法选角,盖因男主角只有一个,而配角却不由他们的选择。
    直到黑社会力量的出现,他们的生活出现了转变。大哥阿标要求他们杀了叛徒雄时,bart得说出那句证明是标哥命令他杀人的话,于是两个人必须在热闹的生日宴席上出手。
    原本一切都照着剧情的发展而发展,却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插曲,另一位莫名出现的杀手杀死了雄,bart杀了那个杀手,但是他们无法对标哥交差。最荒谬的一幕出现了,全建议可以补拍。
    于是天工美智子饰演雄的女友,而全找来了神似雄的替身,他为不谙中文的美智子尽心准备了日语剧本,哈哈,爱意浓浓,尽在潦草的字里行间。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这部电影的男一号俨然是他,而不是神勇无比的阿bart。因为是真正的拍戏,所以大家都颇失心疯地追求镜头的完美,一cut再cut,直到标哥带领一大般兄弟出现。
    为了在那些让他不得不站到悬崖边上的人之前有个交代,标哥同意拍戏,甚至提出许多荒唐建议。而那位可怜的监制,更是为虎作伥,让这么简单的镜头拍得一波三折。哈哈,江湖的人心险恶,斗争凶猛,分秒皆人命关天等通通不及对镜头的孜孜以求,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吧?
    监制建议标哥亲自上阵,为此剧情直转急下。Bart对于自己不能再饰演男主角,全对于自己不能拍摄男主角,美智子因为bart和全的不满而不满,纷纷要罢拍。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笑,这些人分明就把杀人这件事当成真正的儿戏,还有比这更残忍的艺术追求吗?
    矫情的白鸽飞起时,阿sir们也到了,标哥依旧彪悍地演了一把男主角,殊不知他用的是真枪实弹,可怜那枚志向远大的替身,就这样不明不白死了。而标哥百口莫辩,加上之前的几句尸体,等着他的是无尽的刑期。
    幸运的bart和全却真正走上了演艺之路。全成为知名导演,以拍摄杀人现场闻名。Bart成为杀手专业户,哈,只在萤幕上杀人,据说他越来越酷。
    这么荒谬的转变,看在我眼里,都是活生生的生活残忍。我突然觉得有点难过,为了这个荒谬的世界。
    呵呵,世界原本就是这般荒谬,我何必想太多呢?

     5 ) 电影也是一个团体项目

    刚开始看电影时,看了几部流芳百世的阿甘正传,霸王别姬,肖申克的救赎等,就会觉得,好电影关键要好剧本。看的电影多了一些之后,也觉得,这句话说得没错,好电影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剧本要好,毕竟,电影拍的是故事,好故事才能出好片子。但后来,慢慢摆正了自己的一个思想,并非只要是好故事都能出好电影,电影的魅力不在于文字,而在于影像,最吸引人的部分往往不是对于景色心情的描写,而是某个镜头。这个镜头传达出了一种超越文字的吸引力,正是这种吸引力,使得剧本文学只能作为电影艺术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却不能成为全部。

    导演与编剧孰轻孰重这个问题一直横亘在我心中很久,直到看了《买凶拍人》之后,茅塞顿开。片中葛明辉扮演的杀手为了赚钱养家开始帮富婆杀人同时需要拍摄下全过程,为了使拍摄效果满足富婆们的报复欲,于是逼迫张大明扮演的导演做摄像。片子中也一直不断地强调——导演的作用。导演要拍摄下杀人的全过程,还要完成后期的制作,为影片选择音乐,当演员不见的时候还要找替身,等等等等。在分工日益细化的好莱坞电影模式下,导演当然已经不用负责这么琐碎的事情,但导演依然要统筹,要实现文字到影像的转变。而一部电影到底是文字老大编剧更重要呢?还是影像老大导演更重要呢?我的答案很没有创新,都重要。

    就如同电影中的情况,杀手与导演的合作中,杀手负责杀人,是片子的基础和核心;而让富婆们瞠目结舌的电影效果却是导演一手炮制出来的艺术品。所以说,剧本是编剧的舞台,而镜头是导演的武器,好的电影没有一方可以被忽视。

    平(我的)心而论,姜文,张艺谋,陈凯歌都是一流的导演,而他们也仅仅只是一流的导演而已。王朔,苏童,李碧华都是一流的编剧,而他们也仅仅只是一流的编剧而已。只有姜文的镜头碰上王朔的故事,陈凯歌的创作建立与李碧华的剧本,张艺谋的场面描绘的苏童的幻想,才能创造出所谓“最好的”电影。脱离了好的剧本,他们都输在了空洞的场面,《太阳照常升起》《无极》《十面埋伏》,画面上都气势磅礴,《太》有姜文的暖色奢华,《无》有陈凯歌的飘逸,《十》是张艺谋电影的色彩美学,但这三个电影放在一起就是“太无实”——“空”就一个字。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就是想听好的故事,而我之所以会选择到电影院来听故事就是喜欢影像这种方式。他们都把方式演练到了极限,却没能够找到一个好故事。这就好像赵忠祥用他在动物世界中的声音,却不停的念着“咿呀啦啼哟喉喽”。而大家总是说,电影拍得没有原著好,我也这么说。但其实这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我在用电影和文学比,到底是文学打动了我还是电影打动了我?假如王朔的小说是一个铁球,我被这个铁球狠狠地击中了头部,许久恢复不过来,沉醉其中,而改编他的小说的导演只是给这个铁球穿上华美的新衣,却没有改变铁球的形状,那当这个铁球再次击中我的时候,那必然没有上一次那样的痛,还会因为新衣而在我的头上软着陆,感觉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痛了;但如果导演把这个铁球经过再敲打,变成了一根十米长的铁针,他不需狠狠的袭击我,只要在原来的伤口上轻轻一击,我就当即毙命。好的故事,加上好导演的再创作,总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通常,很少有导演会去好好的研究手头的故事。铁杵磨成针的几率基本上等于出好片子的几率。

    编剧毫无疑问是重要的,而导演却是另一种创作,而这种创作,确实使电影区别于音乐,文学,绘画而独立成学科的关键之所在。达里奥•福的著名剧作《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毫无疑问是千载难逢的好剧本,但不同的观众会选择不同的舞台剧来热爱,有人喜欢孟津辉版,而像我这样的人就硬是要喜欢赖声川版。因为赖声川大胆选用《我愿意》这首歌给原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当赵自强高唱“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讽刺,黑色幽默,还有爱,还有生活。这就是导演在剧本上的再创造。

    而在分工日益细化的电影业中,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融合了多种成功的因素,好的故事,好的导演,好的剪辑,好的配乐。如果想打造一部绝世好片,缺一不可。而好的故事并不一定非要是霸王别姬式荡气回肠悠悠五千年,好的导演也不一定是非要把热气球染成红色的大胆执著,大制作与好不能等同,只是大制作更有缔造好的可能。可惜往往经典总是不垂青那些万事俱备的大制作影片,倒是像《买凶拍人》这样的小成本制作总是能成为我这样的人心中永恒的经典。我来说说原因吧。

    首先,如同前面已经说过的,编剧导演均好。《买凶拍人》的故事虽然没有荡气回肠,但很有味道,而且YOU SHOOT I SHOOT的理念直击电影的核心元素。胖彭也很有表现力,其中有几个镜头,比如以组连排他们拍人的场面加上配乐,张达明和橦口明日嘉擦出火花,詹瑞文展现自己对于表演的理解(每次一看见詹瑞文三个字我就疯狂的乐)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像曾经在我的生活中发生过一样。


    其次,我很喜欢片中的通口明日嘉。往常看到演风尘女子的故事的时候,就很难发自内心的喜欢,顶多是对其的悲惨遭遇表示一下官方的同情,并对其难言之隐也表示理解。而通口明日嘉所饰演的AV女,完全不带有任何色情的元素。她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苦闷找不到好的角色,而谈及自己做勃起辅导员的时候她也只是自然的讲出来,面带微笑,似乎这些没有什么,只是她工作的一部分。这就是天使,可以不问出身的美好。而人世间的事情却是,我们每个人都拖着自己长长的历史作为标签。此时的彭胖,他的镜头不带丝毫的偏见,他没有给这样一个女子染上一点世人的眼光。所以他镜头下得AV女星总是比良家妇女还显得更有魅力。因为,胖彭让我看到了事物美丽的一面。(突然想起某个友邻说,出卖肉体总比那些出卖家人,出卖朋友,出卖灵魂的人强。)

    同时,这个片子中使用最妙的人物就是詹瑞文扮演的替身演员。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詹瑞文很可怜,最适合演独角戏,因为他那个样子无论出现在哪个舞台上和谁搭戏,站那不动都足够让人笑半天。很想看看他跟赵本山,葛优同台演戏会是个什么效果……胖彭帮老詹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位置,让他跳出得恰到好处。从他穿的衣服赫然竖起的中指直指自己的头就可以看出,这个替身演员必然是一个SB。果真,他把这样一个如同尹天仇一样的演员演到不能不让人想狠狠抽他一顿。尤其是他那俩个酒窝,怎么就那么欠揍。这就是詹瑞文的魅力,作为一个演员,可以把一个角色塑造出一种全新的感觉,这就是演员在一个电影中最亮眼的地方。谁说好电影就是好剧本加好导演,好的演员像詹瑞文,宋丹丹,赵本山,葛优,李立群,梁朝伟,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霸王别姬这出戏一直为了表现楚霸王项羽临死前对虞姬的感情和他个人的英勇。楚霸王是绝对的第一主角。而到了梅兰芳和程小楼合演霸王别姬的时候,梅兰芳把思凡的曲段引入虞姬的角色,并配以绝妙的剑舞,使得虞姬的戏份越来越重,到现在,霸王别姬一出已经用来表现虞姬对霸王忠贞不二,虞姬已成为公认的第一主角。这就是演员扭转乾坤的故事。

    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一部电影的诞生牵涉了太多的环节。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是有一个或多个闪光点。而导演,就在于让剧本燃烧成生活,让所有的环节都鲜活起来。

    《买凶拍人》正是这样一部很和我口味的电影。也是继《家有喜事二》《东城西就》之后我最喜欢的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从来不喜欢大场面大制作,至多就是个武打场面无人能敌。美国拍恐怖片拍电锯惊魂,香港的恐怖片取个名叫人肉叉烧包……到最后用了个茶餐厅里的东西,而确实,香港的电影中全是生活,就是这种生活使得电影这种团体艺术更有生命的感觉。胖彭的《AV》《公主复仇记》《大丈夫》《破事儿》都是这样。电影这种团体艺术需要一个好剧本是毋庸置疑的,而一个懂得镜头语言的好导演才是伯乐之余千里马的关系。毕竟买凶拍人的时候,杀是必要的,怎么拍才是亮点。

     6 ) 究竟在香港的华人青年彭浩翔是如何用黑色幽默来拯救香港电影的呢?

    1.究竟萨拉热窝的华人青少年是如何用钵仔糕来医阳痿的呢?
    看完此剧最感兴趣的就是这句话了,詹瑞文的这句话纯属恶搞当年亚视纪录片《寻找他乡的故事》,《寻》为99年上映,专讲海外普通华人,其中1到5集是讲萨拉热窝的华人,为考证詹旁白为钟景辉所配。我找到了前五集看过,发现最为接近的为“究竟。。。萨拉热窝的。。。华人。青少年。。是如何证明自己。。。出人头地。。。的呢”,至于钵仔糕,完全没理出头绪,但也发现现实中确实有人这么治阳痿。这个就更搞了。
    2.邵音音
    艳星出身,遭封杀后转入小荧幕,专扮坏女人,难怪看着很眼熟。戏中岳母演的很帅,wiki上讲,此女当年同马英九乘一艘船到都台湾。不知二人在船上见过面否,也不知当时他们能料到对方的未来。
    3.媚姨
    喜剧之王中出现的是霞姨,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媚姨,当然本片与喜剧之王联系甚多。
    4.樋口明日嘉
    美智子甚是漂亮,76年出生,上世纪末来香港发展,努力工作,进过很多知名电影,但都属于不温不火的情况。能百度到的最近新闻是07年。买凶上映时25岁,如今已32。
    5.李栋全
    戏中的阿全真有其人,为彭浩翔御用剪辑师,剪片不少,参演也多。
    6.詹瑞文
    詹瑞文的影响更多在于香港舞台剧,如同罗家英之于粤剧。
    如同戏中阿全坚持要阿Bart补拍最后镜头一样,如果缺少詹瑞文,“可能就要修改剧本”-彭浩翔

     


     短评

    你开枪,我开拍

    7分钟前
  • Q。
  • 推荐
  • 肥彭,你还是好好地做你专栏作家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去吧。

    9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 you see一朝入夢終身不醒常事來的,搞電影的人始終都對拍電影的事耿耿於懷

    14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 其实并不是很好笑的喜剧片,就是会心一笑那种冷幽默。构思出来就赢了一半了。色情和血浆是表象,彭胖藏不住的是那份迷影情怀和小处男般的纯爱之心。从头到尾解构电影,嘲笑港片,也在嘲笑那个对电影不死心的自己。

    15分钟前
  • 风蚀蘑菇
  • 还行
  • 只有黑帮和电影同样盛行的香港,才能拍出《买凶拍人》这样才华横溢搞怪离奇的影片。这部影片是对香港黑帮电影的一次突围,也是电影人的境遇自况,还是将“杀手”作为一个普通职业的描述。影像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所有行业的命运。

    17分钟前
  • xīn
  • 力荐
  • 恶趣味也能讲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那些惨绿青年们的理想与执着,套在荒谬的职业与背景中,煞是有趣与心酸。葛民辉等老熟脸真是不错,杀人成品也颇有心机,但这电影真是败在后面俗套冗长的叙述上了。

    20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 太好笑、太荒诞了!那时候的彭浩翔是有梦想的!香港喜剧未死。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彭胖子的处女作,半部好片,结尾~蛇了。不会听粤语的朋友请绕道彭氏电影!你懂“丢~~you!”吗?

    28分钟前
  • 贪贪
  • 还行
  • 梦想总令人感动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那时候,彭浩翔不管好坏,把自己所有的想象和才华发泄出来。才会有这种畅快淋漓又天马行空的写意。只是要拍出来,把所有点子拍出来,怀有的应该就是这种迫切的想法吧。

    31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 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拍片境界!

    34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 实在对彭导的意图理解无能,影片的节奏慢得我一度昏昏欲睡。各种段子和包袱抖得也很刻意,处于那种,想笑却又笑不出来的状态,硬坳的感觉~

    36分钟前
  • 鱼鱼同学
  • 还行
  • 2001年以来看的最新奇的电影

    3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 红星彪哥让我来杀你的

    39分钟前
  • 黑麦
  • 推荐
  • 一堆贱人组合的化学反应~

    44分钟前
  • 推荐
  • 彭导太有趣了 他总能把以为会很扯的故事讲的头头是道

    48分钟前
  • 偏时差
  • 力荐
  • 2001,导演:彭浩翔(港),28岁。彭浩翔以约50万美元低成本快速完成的首部导演处女作《买凶拍人》让他一鸣惊人,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轰动的一次扫荡,对于华语电影来说,他把能搞的都搞了个遍,将香港无厘头与杀手文化发挥的极为精彩,诡异的手法让人很是怀疑这是否是新导演的作为。《买凶拍人》的

    49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 “我觉得这个电影很好,尤其杀人场面很逼真,但也有过度模仿马丁斯科塞斯的嫌疑”😂😂😂

    5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 葛民辉就是很多人理想的那种自由人,跟彭浩翔玩出花儿来情理之中

    51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 太失望了,这根本算不上黑色幽默,只是杀人框架构设在常理之上,一种新鲜模式下的奇妙百态,我还以为真能有环环相扣、头尾相连,有个猎奇且耐人寻味的故事呢

    56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