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的独家修复版真行,画质太高清了,看的真爽,骗说近年院线上的我都信。
总的来说,这个软科幻的故事其实是为了讽刺现实社会中官僚体制内开会乱象。
赵局长拥有独立的汽车,司机还有秘书对他关心呵护每一个细节,他住在超现代的大平层内,拥有宽敞的办公室,进出打tie穿靓衫,但却苦于天天开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因此,聪明的他发明了一个机器人,来替代自己开会,解决冗余的公务。
但在替代的过程中,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开始跳出他的控制之外,自我学习和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通过机器人与赵局长的对话,推进主题。
值得一说的是整部影片的背景和色调都看得出精心设计过,简洁的家具,几何的变化,颜色的对比,光影的变化,镜头的对视,让整部影片充满冷硬而荒诞的冰冷科技感,很难想象八十年代就有如此的前瞻性,哪怕放到现在都不会产生时代的隔阂。
最后,例行公事,惋惜现在已经无法拍出这样的影片了,我们在一个科技流行人工智能的时代,却要看着以前电影拍出来的机器人故事。
想不到中国也能拍出来这样的科幻片,可惜80年代的电影黄金时期已经结束了,当时留下来的遗产也在逐渐的被消耗殆尽。
剧情讲的是主人公为了逃避每天都一堆的会议,所以制造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仿生人,让它来代替主角去参加会议,但逐渐的,那个仿生人却有了自己的意识,开始萌生了反叛的思想,它想取代主人公来成为真正的主角,在这期间也瞒着主角干了很多主角不知道的事情,导致主角的女友跑了,他的声誉和名声也差了,最后主角控制不了失控的仿生人,便按下了毁灭按钮,影片到这里也结束了。
在剧情介绍部分,我个人如果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友邻在评论区指正!
国产科幻片,是一个残酷的标签。
只要被贴上这个标签,大家便会主动划清界限。
它就像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又常常出现在我们眼前。
粗制滥造的五毛特效和寒碜的舞美道具设计,使我们不得不对国外科幻片心生憧憬。
但是今天,智哥要为国产科幻片正名。
不,应该是这位爷——
「错位」
Dislocation
介绍之前,智哥先带大家领略一下中国第一位男机械舞者赵书信(男主角)的舞蹈表演。
看看,跳得多好。
言归正传,这位「错位」是何许人也?
它是中国影史上跨时代的作品,国产科幻的鼻祖,1986年一经问世,空前绝后,30年过去了,仍找不出比它更优秀的。
但在当年,它也算是被忽略了,因其一直活在「黑炮事件」的光环之下。
它们共同的导演,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他现在的作品叫《建党伟业》《建国大业》。
黄建新
制片 / 导演 / 编剧 / 演员
说起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如今已家喻户晓,却很少有人提及黄建新。
对于智哥这种00后来说,他过于陌生,但其在业内的影响力是完全不输给那些明星的。
当然有很多人说他从艺术批判者变为体制内的“招安”,是一种“堕落”的行为,但这其中过程,只有他自己知道发生了什么。
「黑炮事件」「错位」「轮回」
「黑炮事件」是他的处女作,一上映就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提名。
「错位」也算是生不逢时,它还有位好兄弟,「轮回」,这三个兄弟被称为黄建新的“先锋三部曲”,直接引领了中国电影的实验与变革浪潮。
「错位」虽不像「黑炮事件」那样稳吃三注,但也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照明提名。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错位」的灯光设计极其严谨。
从影片色调谈起,整部作品只出现过不超过5种颜色,最主要的是红蓝黑白。
不知是否借鉴了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右)
同时灯光颜色构建了一个诡异的氛围,让人感觉到悬疑恐怖,并且跟着角色的情绪发生改变,充满了实验性。
不仅仅是灯光场景,服装也配合着色系,不是黑白西装,便是浅棕白色,大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质感和艺术性。
说到场景,其展示出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构图精细,并运用很多几何图形,艺术雕塑,不是未来,而是同一时空的另一次元。
因为环境发生变化,现实的问题却没变,隐喻和影射就变得更加明显。
「错位」所讨论的是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和AI机器人问题。
这便是其牛逼之处,原来早在30年前黄建新就构想了这样一个机器人,他可以帮你去开会,应酬,无聊的琐事等。
而你便可以宅在家里玩游戏,看电影。
试想谁不想要一个这样的机器人,帮你去上班,你就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前提是,他得毫无感情。
这就是导演所抛出的问题,机器人太过聪明,开会的讲演甚至比自己还要富有生气,女朋友也可以轻松应付,你就不怕他想睡睡你的床席?
这些拿捏的不到位就真的会错位。
这放在现在很老土,机器人的人性等等,但在当时这个思想已经超前太多了,放在现在中国也没人敢拍,应该说是没能力拍。
不仅仅是AI机器人,社会问题也是一针见血。
作为局长的赵书信面对的是一张张开会稿和签署文件,每一个小时要开一次会,神TM开会,要我,我也造机器人替我去开,你从他的梦境中就能看出来他有多恐惧开会。
这种形式主义已经延续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沦陷于开会的怪圈,有时一开就是一整天,说句大实话,多干点正事比什么都强。
整部电影下来,“开会”二字是台词中出现最多的,而且有很多的金句都是出自机器人口中,
“不想干的事情,你就不干嘛。” “我发觉你们人类很怪,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你们给自己制定了许多条文,但内心深处却只希望别人遵守。” “我以您的身份在台上讲话,台下的人不愿意听,也得鼓掌。”
一语中的,讽刺至极,关键还是机器人说的。
电影角色里,对机器人的刻画使我倍感同情,他有着钢铁的身躯,轻轻一碰就会伤害到他人,而他自己却无法决定。
最后机器人与赵书信之间对峙的那场戏里,他对赵书信做了一个挑衅动作,扭头,这是刚出生时他无法模仿的动作,最后却做到了,这个角色可怕又可怜。
这些台词和情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编剧妙笔生花,最后甚至找来了老子说出他的大道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道出天机。
一部好电影需要一个好编剧,而「错位」毋庸置疑做到了这一点,过去了这么久,国内再找不出这样具有先锋意义的作品,那么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在这个夏天,邀请了一帮业内大佬,找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开启了第二期剧本工作坊学员的招募。
我们希望能找到真正有才华的你,如果你有心学习,那就赶快来报名,说不定下一个创造历史的人,是你~
报名猛戳下方链接⬇️
AME第二期工作坊学员招募链接:
第一期回顾:
欢迎申请者与主办方取得联系,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AME影视计划
微博:AME影视计划
邮箱:amejihua@163.com
微信联系人:zhaominghao2616
电话:(0571)87271058「工作日9:30-18:30」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承办:杭州岸墨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国产科幻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尴尬状态。
“科”不成,“幻”不就,让这个类别一度被观众打上烂片的标签。
直到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刷新了国产科幻片特效天花板,并立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1986年国产科幻片曾昙花一现地出现过一部巅峰之作,三十多年间无人能够超越。
今天,我们就来重温这部被遗忘的国产神作——
此片导演黄建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新世纪后,他曾拍出《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决胜时刻》等多部影片,并担任了《湄公河行动》《长津湖》等影片的制片,堪称主旋律电影专业户。
但在新世纪前,他的影片却以生猛大胆著称,辛辣尖锐地讽刺时弊。
城市三部曲《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都是评分颇高的口碑佳作。
其中《背靠背,脸对脸》深刻反映了中国官场等级森严、明争暗夺的现象,在豆瓣上近13万人评出9.5的高分,并入围豆瓣电影TOP250。
点击图片👆
可查看《背靠背,脸对脸》推文
而他的处女作《黑炮事件》讽刺了外行领导内行,程序打败专业的中国式办事特色,一举提名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
去年离世的表演艺术家刘子枫,凭借在《黑炮事件》中的精湛演技荣获了金鸡影帝。
点击图片👆
可查看《黑炮事件》推文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国产科幻片《错位》,可以看做《黑袍事件》的续作。
片中的男主角正是《黑炮事件》中的男主角赵书信,也同样是由刘子枫饰演。
赵书信在前作中做了多年的工程师,终于在这部续作里被升职成为局长。
但迎接他的并非梦寐以求的舒适与自由,而是开不完的会议和排山倒海的文件。
他深知这些文山会海大多数都没有意义,但又无力摆脱。
重压之下,他的精神一天比一天紧张,并做起了被文件和话筒席卷、包裹的噩梦。
赵书信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他发挥自己工程师的优势,研制出了一个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的外形和他一模一样,并且能模仿他的神态和语气,外人根本看不出任何差别。
最重要的是,他还为这个机器人输入了相关的知识程序,可以代替他去开会和工作。
从此之后,赵书信把开会、上传下达的苦差事都交给了机器人,自己则继续专心投身于科研。
然而,事情并非像赵书信预想地那么顺利。
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累积,这个机器人逐渐产生了独立的自我意识。
它开始吸烟、喝酒,甚至还对人类世界的爱情产生了好奇。
它曾经偷偷瞒着赵书信,和他的女下属吃饭约会。
它甚至还提出了让赵书信批量生产机器人,并为它们赋予自我意识的要求,却遭到了赵书信的拒绝。
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中央开始下达减少文山会海的指示,这也意味着机器人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赵书信削减了为机器人提供的能量,并限制了其活动范围,想要在之后把它送到劳动一线。
机器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存在,在私底下偷偷为自己充电,却引发了会议现场的断电与混乱。
它还在路上与一群人发生争执,并使用暴力伤害了路人。
随着事态愈发混乱,赵书信最终决定亲手毁掉机器人,影片也在此戛然而止。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片,《错位》并未使用先进的特效技术,没有在“科”字上大做文章。
它将着力点立足于“幻”,通过一个如《黑镜》般脑洞大开的故事,用极尽荒诞的叙事讽刺了社会、人文、科技、伦理等诸多现实议题。
整部电影的风格相当先锋前卫,在视听语言上下足了功夫。
大量红色、蓝色背景色块的运用,极具视觉冲击力,也分别对应了角色在不同情境急躁动荡、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三角、正方形、圆形等规则图形在片中大量出现,这些形状本身代表的是数学所体现的秩序与规则。
而这种秩序感与赵书信的生活毫不相干,恰恰反衬出他因为文山会海内心出现的混乱与无序。
还有片中超现实主义的场景设计,比如层层封锁的大门和看美国广告片的老子。
不仅契合科幻的主题,也让这个脑洞大开的故事更具荒诞感。
除了在视听上下功夫,影片中的许多台词也十分考究,耐人寻味。
比如当机器人问赵书信说:“不想干的事情,你就不干吗?”
赵书信回答道:“不想干的事情当然可以不干,但是这么一来,想干的事情也干不成了。”
短短几句话,道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还有当机器人体验了几天人类生活后,他意味深长地对赵书信说道:
“我发现你们人类很怪,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你们给自己制定了许多条文,但在内心深处却只希望别人遵守。”
果然,就连机器人都能看出来,双标是人类的本性。
片名《错位》,指的是赵书信和智能机器人的身份错位。
赵书信专注于科研,他可以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科研事业,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
但机器人却不同,它能够辗转于各个会场,在人际往来中游刃有余,在文山会海中如鱼得水。
不仅如此,它还爱上了抽烟,喜欢看电影,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并拥有了感情和独立意识。
这样一看,机器人似乎更像人,而赵书信更像是机器人。
正因如此,影片最后的机器人甚至想与赵书信正面对抗,并取而代之。
这种错位的关系和身份认知,让影片的黑色幽默达到高潮,也使得电影的主题呼之欲出——
赵书信与机器人的身份错位和对立关系,不仅仅是个体矛盾。
它映射出的是当前时代下的每一个人,与复杂多变的环境、日新月异的科技之间矛盾。
在《错位》上映的80年代,正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年代。
在时代的洪流中,人们纷纷寻找新的身份认同、自我认同。
作为一名普通人,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和赵书信相同的状况:对科技的运用感到混乱与焦虑,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产生怀疑。
如今几十年的时间过去,AI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已经达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状态。
但和赵书信相比,我们的处境却并未好到哪里去。
AI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与此同时,AI对人工的取代,对社会环境的冲击、对隐私的侵犯、对安全伦理问题的挑战等等,只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愈演愈烈。
要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这是《错位》给我们留下的疑问,也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每个人都亟待解决的课题。
这部电影前面有多牛逼就不提了 即使在2020 仍然充满让人震惊的符号与隐喻
我想说说太过平淡的结尾 结尾如果当观众以为是男主从噩梦中惊醒 正若有所思时 屏幕中突然露出了他身上的一条电线 那剧情就变成机器人从梦中惊醒 可能是在抽着烟时回味自己被所谓的造物主创造 对话 打工 乃至最后将其悄无声息地替代 这一过程会让他感到恐惧与迷茫
将造物主取而代之 这就有点普罗米修斯的意味了 他会更深层地思考自己的存在是什么 不断地从梦中惊醒 直到幡然醒悟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本《科幻世界》,里面有部小说让我印象深刻,名字应该是叫逃离天堂岛,故事梗概是说一群科学家在荒岛上研究机器人,不料机器人自我进化了,反而控制人类成为机器人的“奴隶”,最后科学家如何自救成功的故事。当然,这样的故事情节放在今天已经是很老套了,无论是《西部世界》《机器姬》等很多部电影电视剧中都有过类似的设定,但是我印象中这篇小说应该是发表于八十年代,当时捧着这部杂志真的惊为天人,从此开启了科幻想象力的大门。那时候真的读过一些相当不错的科幻小说,不过现在感觉真的是没落了。
转到这部电影,感觉和我阅读过的那部小说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非常佩服导演编剧的想象力,局长为了逃避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研发了机器人,但机器人在同社会接触后产生了自我觉醒的意识,虽然最后结尾没有明说,但给我的感觉是机器人代替了真人。也让我不由得想到了最近大火的人机大战,智能AI威胁论,究竟以后人类还是机器人才是世界的主人呢?各位专家各持观点,争执得不亦乐乎。
但是通过本片,我倒是想到了一个问题,其实无论是人还是机器人,最终都是被欲望所驱使,败给了自己的欲望。在欲望面前,人类和机器人输的一败涂地。
而且本片还有着非常强烈的讽刺意味,这么多的会,究竟是哪一个才真正值得去呢?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通过文山会海解决呢?放到今天,依然值得思考。
早期关于人工智能 梦境的经典科幻之作。暗含各种政治嘲讽,原来80年代才是中国电影的春天!
带炮进京惊动整台国家机器的黑色幽默后,在这个更极致化的后现代布景中(前现代的处境),是更超前的身份的焦虑,这恐怕只有80年代的保驾护航提供的优越空间才会造就如此“大跃进”似的构想。因为几乎从来没有一部中国电影这样指明共产主义的意思就是科幻。『有在前的,将要在後。』这是说给黄建新的
欧洲先锋派电影语言在国产片中的完美尝试。无论冷峻的节奏、现代感十足的布景及配色还是关于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都神似库布里克的《2001》。其中有穿插表现主义的梦境象征,还有结尾两人对峙的“港片式站位”都很难相信这是曾经大陆影片水准。导演最新的作品是《建党伟业》。他本人也“错位”了吗?
《流浪地球》出现的前30年中国没有任何一部科幻片超过了这部《错位》。然而《流浪地球》只赢在了特效以和中国观众30年来没有看到过好的国产科幻。
做个机器人每天帮开会,果然很中国式科幻……本片可看作是《黑炮事件》的延续篇,刘子枫主演的角色还是叫赵书信,色彩方面对红色和白色的实验性使用依然很先锋
微醺之中看黄建新《错位》(1986),几乎和《黑炮事件》同等先锋能量再次深感很多导演从80、90年代以来,一开始很会拍电影,不迎合别人,到00年代不会拍电影,开始试着迎合与改变,最后不会拍电影,坠入到重复和失语的窠臼,一片悲凉,这些人是宁瀛、黄建新、王小帅、张元……是什么变了,要写悼词么?
如果当年能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中国电影能厉害到什么地步不敢想象,可惜,中国电影人却选了一条更容易获奖的道路。
拍出《错位/黑炮/背靠背》是黄建新的“知”。去拍《建国/建党伟业》是黄建新的“行”。黄建新不但没有错位,而且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希望黄建新早日当上广电总局局长兼党组书记
被女秘书的女王气质迷倒
八十年代的妇联大会上女干部能吞云吐雾 二十一世纪日常生活中男艺人不能当众吸烟 别锤 没有半点女性不能抽烟的意思 对比阐述一下事实 真印证了片里说的 “你们人类真怪,给自己立了很多条文,却只希望别人遵守”
对官僚主义的批判、黄建新式科幻打光、现实和梦境的对比、机器人意识的觉醒,这部片子题材之大胆,思维之超前,三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中国科幻电影可以超越它。如果当时真的按这样的路子拍下去,哪还有好莱坞科幻片什么事啊。PS:机器人意识中一定没有植入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有了这三定律,又会怎样,智能人的意识觉醒或许是迟早的事情。
黄建新同志如今真是错位了
可以说是没什么科幻精神的科幻片了,更多是社会讽刺寓言或小品,所以用不着拿机器人三定律之类的基础科幻法则去追究它。对开会的讽刺可真强,现在可不敢这么拍了。当代艺术的那种时代美感在这个片子里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构图、色彩、空间感都看得出精心的设计,尤其是走廊上层层的门非常有意思,太喜欢了,非常大胆。节奏一般,叙事不抓人,台词有点尬,不过放那个时代还成。同样是分身梗,成为对社会的极好讽刺,特效很棒,虽然大部分两人同框时会有一个明显的分隔物,但是做得也算是从视觉上无缝衔接了,这种电影魔术式的东西放现在看都非常有趣。
赵书信:“人的生命有限,我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机器人:“诶,不想干的事情你就不干嘛。”赵书信:“你不理解,不想干的事情我当然可以不干,可是这么一来,想干的事儿我也就干不成了。 ”
2019192 天山。人性到底有多复杂呢?做局长的他是官僚体制内的身不由己者,而在与智能人的关系中他即化身独裁者。
【A-】这片真的,放在大陆电影里实在是过于“错位”的存在。充斥着压迫感的构图,游离的雾气和超现实的布景,精妙的转场剪辑,以及放纵的色彩搭配。单就美术风格来讲,简直完美师承库布里克,哪怕现在,也没几部大陆电影能在这方面向其逼近。那个时代的中国电影人,幼稚而又伟大。
三十年前的软科幻,欧气十足(字面意义上的),简直怀疑黄建新本人就造了个开会机器人,然后现在已经被该机器人杀了埋了取而代之了
80年代神片,可惜XX转折断档了。很好奇黄建新从揶挪体制到后来的伟业系列是怎样的心路,为了不开会造个机器人,那时几部印象比较深的国产科幻这部算技术很好的了,比黑炮糙些但更先锋和独特,看片尾演职员的特效摄影应该有很多幕后故事期待回顾展讲讲吧,有几段镜头很牛,刘子枫分饰两角显实力。资料馆。
说这是中国最好的科幻片,应该实至名归吧?!
不是太认同一部分影迷吹捧八九十年代所谓开放的论调,的确这个时期的一部分电影光怪陆离,显得别具一格,但是总是怀念旧时代其实也显得很迂腐。黄建新自然是春秋笔法的高手,总是暗藏褒贬,这部电影利用一个脑洞将人与机器之间的错位和文山会海的官僚主义两个命题交叉探讨,在编剧层面还是挺考究的,视听展现方面也体现出不少独特的想象力,只是很多地方似乎过于赤裸裸,也过于追求一种形式感,反而显得不那么深刻了。而且豆瓣用户基于自身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更喜欢讽刺时政类的题材,更容易给出较好的评价吧。但我还是要承认这类片子是有点儿意思的,只是这部错位后面的发展其实几乎都在意料之中,没有太多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