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世上的好电影的确不少,但烂片着实也有许多。不过在好片与烂片的交相搏斗之间,总有一种特殊的存在,这类电影总体上无论从剧情、用镜、还是叙事风格来看都算不上是值得列入经典片单的好电影,但偏偏又因为一些极具特色的闪光点偏偏让人过目难忘,甚至时不时想要翻出来细细品味。横空出世剑走偏锋邪性得很。这类片子的口碑往往也极易两极分化,喜欢的人强推力荐,敢拍胸脯保证看了绝对不亏,不喜欢的人则正好完全相反,打从第一眼开始看就提不起精神,心里大笔一挥直接打入冷宫。虽说好片烂片本来也没有严明统一的标准答案,但这一类比较特殊的片子可能得划归到个人口味专属限定的类别里去。但好坏与否,至少看过,最终观感自有分说。
《病毒抗体》这部电影就是这类特殊存在,从整体上来看绝对不算是评分居高不下的那类片子,但若要彻底划归到烂片行列我又常常觉得于心不忍。由此一来这部片子就成为了个人片单中口味私人化合集的一分子,隔上一年半载有空时就会忍不住想要找出来重看。
《病毒抗体》是布兰登·柯南伯格执导的片子,提到布兰登·柯南伯格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大卫·柯南伯格,这位著名的怪咖导演以其生物性恐怖(又称肉体异变恐惧/组织器官恐怖)风格闻名影坛,《录像带谋杀案》、《裸体午餐》、《欲望号快车》等影片都是他的作品。他的儿子布兰登·柯南伯格显然继承了父亲的风格,将镜头视角聚焦于人类对机体组织的未知可能性与对自身脆弱性的无限恐惧,辅之以腐烂、衰败、破碎、重造以及错位交接等特殊题材元素,熬制出一锅猩红沸腾的再造之物来。至于观感一事,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依旧还是得观众亲身来探看。
《病毒抗体》是一个有点科幻意味的惊悚片,未来科技世界观的外壳之下还是cult邪典小众片的内里。讲的是狂热追星逐渐白热化的世代,粉丝们追逐偶像已经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普通的收藏与隔着银幕等介质的有距离接触已经不能满足粉丝们日益高涨的需求,人们追捧与明星偶像相关联的一切事物,甚至连明星细胞人造肉也需要彻夜排队抢购。于是主打贩卖明星病毒的卢卡斯公司应运而生,该公司推销各类明星病毒,购入后粉丝们可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感染与明星同款的病毒,从而满足自己与明星零距离接触的病态狂热行径。主人公希德是卢卡斯公司的一名推销员,他借由职务之便悄悄为自己注射明星病毒,由此将病毒携带出去再通过抽血的形式倒卖。直到有一天当红女明星汉娜突然患病死亡,意图倒卖汉娜病毒的希德也感染上了一样的致死病毒,在他生死挣扎之间各方势力也同时插手此事,导致事态发展逐渐走向愈发意外的结局。
比起大热的种种商业片题材,科幻电影本就容易落得冷门,不过好在科幻电影涵盖的范围也很广,在不同的导演的镜头下往往能发挥出不同的水平来。《病毒抗体》以近现实世界观入手,开局占先,这种设定其实很微妙,取贴近现实的场景展开叙述往往能够在不经意时突然放置科幻冲突,于无声处听惊雷,将恐怖惊悚的效果最大化,道理很简单,发生在再普通不过的超市、公园、写字楼里的未来恐怖故事一定比发生在遥不可及的不知名虚构外星上的未来恐怖事件更有冲击力。但与此同时这种设定也存在弱化科幻背景的缺点,场景的单一势必需要强有力的情节帮衬才能显出力道来,否则将面临剧情撑不起时长的尴尬境地。《病毒抗体》显然未能免俗,开局即占先机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剧情上的弱点,镜头与叙事的拖沓现出几分疲软文艺片的态势来,冗余镜头的铺设并没有起到加强冲突的作用,反而使整体节奏显得愈发散漫。大段的特写无声镜头显然十分考验观众的定力与耐心,这些弊病的暴露使得整部片子看下来确实算不上值得激赏的好片。
但从个人风格与美学构图来看,这部电影又完全可以脱离烂片的行列。首先色调的选取非常惊艳,随着希德往返于家与公司间,这两处环境大片的白色迅速营造出冰冷未来感,将人与人之间陌生隔阂的恐惧不断放大,而后在白色的墙壁、冰箱、床单、被罩、衬衫等物品上反复弹射,不断渲染一种强迫症似的抽离感与完美洁净带来的不适。与此同时冷色调的布景与不断出现在背景中充当广告的金发红唇美女明星海报形成巨大的视觉差异,另外病毒带来的感染溃烂与肉体肌理的分离扩张随着叙事的推进不断被放大至触目惊心的地步,显出一片肉色的黏腻牵连与灰暗阴影,最后随着病毒的发作释放为闪现的血腥镜头,大片咸腥的猩红液体淌成汪洋,与洁白的环境形成最终的对照。极致洁净的白与粘稠滴落的红混杂在一起实现了一种惊悚的矛盾冲突,在这些肆意的镜头之下,纯净与脏污同时并存,甚至真实到令人感到胃部不适,略感恶心。
其次是道具配件与特写镜头的选取,注射器、试管、采血仪器、巨大的胶皮管、金属口塞、培植明星人体细胞的培养皿、能显示病毒在人体面部呈现的扭曲虚拟形态的新型仪器……种种道具都散发着冰冷怪异的气息,昭示科幻恐怖基调。而被戴着白色橡胶手套的手指以慢镜头缓缓抚摸划过的花束、颤抖双唇上放大的干涸血渍、战栗的眼睫与飞驰而过的汽车车轮下卷起的枯叶则一同构成了颓败诡秘的背景,伴随不安的抖动镜头与吐血画面中明灭的灯光一并铺陈为一张让人不寒而栗的画卷,将恶感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而不时闪现的配乐也尽职尽责地充当惊悚剧情的推进器,仿若金属刮擦的怪异单音旋律随着慢镜头的缓缓推进营造出了沉闷压抑的恐怖氛围,着实称得上是点睛之笔。
另外选角绝对是这部片子值得一看的重要原因。说是主演卡莱伯·兰德里·琼斯(略写为CLJ,下同)一人撑起一部戏也不为过,正是因为看了这部《病毒抗体》我才陆续去补了一些CLJ出演的其他电影,这位因出演《X战警》成名的来自德州的红毛小怪物在《三块广告牌》、《逃出绝命镇》、《血染拜占庭》等电影中都贡献了甚为精彩的表演。
CLJ是个很有意思的演员,这个喜爱独自看电影、最爱看的书之一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坚持用运营商快要停止服务的老式翻盖手机的老派家伙是个阅片量惊人的死宅(这让我在前不久看他出演的贾木许新片《丧尸未逝》的时候忍不住琢磨里面他饰演的木讷死宅电影爱好者究竟是不是本色出演),总爱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小众独立电影里演一些凄凄惨惨不讨喜的边缘角色,总在采访中表现得聪明任性又耿直幽默,“我喜欢努力工作,也擅长无所事事。”这个视满身雀斑为纹身的大男孩还有一支自己的乐队Robert Jones,我曾买过他们一张专辑(貌似也是唯一一张发行的专辑),里面CLJ凭着一把低哑的独特嗓音唱一些迷离飘忽又愁肠百结的歌,有股潜在的偏执气质和与生俱来的散漫浪荡。早年短发时期看起来是个没长大带点婴儿肥的可爱男孩,之前长时间留长发的时候非常惊艳,有十分漂亮的阴郁感,神秘又清冷,有时候发丝会粘在脸上随着说话吐息轻颤,开口的时候虚哑的声线就会带上滞涩的气音,采访的时候时常很没安全感似的把自己缩成一团窝在椅子上,以一种抽离的状态拘谨地笑着回答或尖锐或好玩的问题。
这样的皮相既适合古怪惊悚的哥特小说,又适合轻飘飘的浪漫冒险故事,整个人简直就是一枚糖纸鲜艳的樱桃酒心巧克力,或者一颗充满奇异想象力的巨大彩色氢气球。在他身上可以预见到种种离奇可能性。《病毒抗体》的导演很好地拿捏住了这种不甚主流的气质,将CLJ选为了这部片子的主角。与其说是CLJ一个人撑起整部片,说这部片是CLJ的个人大秀也不为过,毕竟大量的镜头都耗费在了他的身上,甚至不惜频频出现长达几十秒的特写停滞。CLJ也为这部片子贡献了令人过目难忘的造型与演技,白衬衣配修身黑西装、金发在脑后束成一个小辫、前额几绺鬈曲的头发垂在额角、暴露在外的皮肤透着病态的苍白,再配上阴沉冷漠的眼神,整个人便呈现出一种脆弱的纤细。以自身作为搭载介质来走私明星病毒的职员希德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怪诞惊悚的人形培养皿,随着病毒的不断侵蚀而逐渐开裂、破碎,在昏沉的高烧与持续发作的头痛中跌跌撞撞,像一尊被击碎的石膏塑像般不断由里而外发出听不见的脆响,最终在呕出的一大滩血腥湖泽里将原本一尘不染的自己变得污浊又泥泞不堪。每一个镜头都很美,美得如同一件注定要被献祭给悲剧的艺术品。为了演出这种发病时濒临崩溃的感觉,有一次幕后访谈中CLJ谈到,他在衬衣里藏了冰块,整个人都被冻到快要晕厥,但也正因如此自苦,他的表演才极富冲击力。让人几乎要被这种随时破碎的颓丧美感勾魂摄魄。
最后说回电影的主题上来,变形的口腔、从手臂皮肤中长出的金属长管、脊柱向后凸出将要撑破衬衫等种种异想;再生的细胞、培育而出的新型病毒、人死后由机体组织再生而成的肌肉与血液……导演显然承袭了父亲惯用的这些元素,人类对于衰老与疾病乃至死亡的恐惧催生了寄生与突变、改造与重组,最终生成的怪物势必形成对道德与伦理的双重冲击。
异化的究极往往导向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恐惧。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悖论名叫忒休斯之船,讲得也是类似的问题:如果忒休斯船上作为零部件的木头被逐一替换,直到最终全部木头都不再是原来的木头,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这一有关身份更迭的悖论古往今来一直不断引发着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意即如果某样物体的构成部分被全部替代,那么它还是原来的物体吗?
或许电影的科幻构思取材自这一真实事件,这一事件就是海拉细胞系。医学家从一位名叫海拉的妇女的宫颈癌肿瘤细胞上取下组织样本放置于培养皿中进行培养,这位妇女于六个月后去世,但海拉细胞系却成为了永生的细胞系,只要给予适当的培育条件就能无穷尽的繁衍下去,而这一细胞系据说至今仍不断被复制繁衍被用作科学研究。这就难免引发类似忒休斯之船那样的伦理道德争议,细胞的主人若已过世,但细胞仍旧存活,那么作为细胞原主的人类究竟算是已死还是依旧在生?这样依托科技发展而进行的举动究竟是否正当?影片的最后,死去的女明星俨然变成了细胞的培养皿,生物公司依旧将她作为一件商品来展出,意图靠培养出的新生的血与肉来继续赚取痴狂崇拜者的钱财。
而此片的另一大主题——病态狂热的追星同样具有探讨的深入价值,随着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追星行为也演变得愈发复杂而不可控,类似私生饭等狂热粉丝常常做出惊世骇俗的狂热举动以图接近自己心爱的明星。这种偏执、疯狂的爱意难免让人心生隐忧,担心最后会发展到影片中的地步:人们连夜排队购置明星细胞人造肉,肉铺里明码标价写明各个明星细胞人造肉的价位;明星的一颦一笑已经不足以满足爱慕者们迫切的情感需要,人们渴望近一步再仅一步,将明星变为个人所有的私人收藏,不惜感染同样的病毒、甚至大啖对方的血与肉……
里尔克曾这样写道,“美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我们刚好可以承受的恐怖的开始。”正如这部片子能同时令我们感受到洁净与污浊的战栗一样,我们亦能在沉浸于美所带来的灭顶享受中感受到无边的可怖。爱与死,美与怖,向来都是同样可怕的事物。可惜人类这种聪明又愚蠢的生物总想着刀口舐蜜,明知身在百丈悬崖之畔,舌悬穿肠毒药之前,也总是你情我愿,甘之如饴。
(*配图自截自调)
享受着病痛带来的虚弱幻觉,感觉到离完美的偶像更近了一步,这是真正的感同身受,这是更直接的喂食空虚的方式,带来极度扭曲的心理抚慰,狂热与虔诚的顶礼膜拜,身心都为之疯狂痴迷,这种力量之强大让人无法抗拒,因此这毫无疑问注定是资本高度凝聚的领域,而这种终极追星方式的科技化体现不得不说市场前景可期。
而人类的伦理界限也被资本市场拉扯着不断沦陷…… 就像AI那样生物克隆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像海拉细胞那样用于正面的目的帮助拯救人类同时也可以被实现在如同影片中那样的场景成为扭曲的欲望满足。
人类的欲望多种多样而人性的黑暗深不见底,每当科学技术更近一步,或许离自我毁灭的深渊就更进一步。
Brandon自编自导的处女作,也是Caleb主演的首部长片,评论如此之差我倒看得挺过瘾。故事本身确实存在不少缺陷,但视角很新奇,视觉冲击力和音乐效果都能轻松打消我的睡意,Caleb终于不再出演傻乎乎的小男配,看好他以后在indie和cult电影圈的发展。
超生培欲
儿子果然赶不上爹
z好棒
其中两星因为B.Cronenberg还来我们电影课做Q AND A@Queen's U IDIS210 LECTURE 第三颗星给穿窄身西装萌属性表演特别卖力的Caleb
荒诞的奇幻片
病态美的设计,有创造力的世界构建。我并没有觉得这部片子有刻意或者拙劣地去模仿他爹,而是展现了非常独特的个人风格,故事有缺陷,但是未来可期。非常欣赏他很摩登但又很复古的艺术感,男主的选角满分,苍白,瘦弱,浅色瞳,雀斑,脆弱而气质独特。所以导演最近几年在干嘛
布兰登还需学学父亲如何讲故事,不是只有创意就行的。这部长片处女作尽管因科幻血腥和怪形肢体而具有一定的Cult气质,但还远不够及格,台词生硬苍白表演无力,故事更是过于概念化和形式化,难以下咽。
非常有冲击力的电影呢
cult 男主 二代光环
拗造型拗得不错,虽然想象力上老爸影子略重好在摄影美指有自己风格,人吃人的近未来世界观展开很吸引,但后半男主咳嗽呕血东倒西歪的桥段重复过多足可砍掉20分钟。男主满身雀斑有力地分散了注意力让角色的单薄不那么显眼了
我以为会看到病毒扩散世界末日,结果我错了,他们已经生存在末日的世界里了,不是吗?
还不错,视听语言把握的很好,就是很多环节为了深奥而使得逻辑上无法理清连接,或者说就是到最后没看懂,好像解药就被忽略掉了
这么美的片分好低不合理哦
作为David Cronenberg的儿子,他显然还需要努力更多...处女作的问题在于剧情推进故事叙述上,画面概念都还行,惊悚不足沉闷有余...究竟明星virus是如何一回事嘛...
柯能堡白贯彻始终,显得有点乏味
急功近利差太多。
评分好低哦 明明很好看 虽然故事背景不太能接受 但是有创意又有逻辑 画面也很好
个人风格太强而忽略了故事本身。不喜欢
首先这个设定就很荒诞甚至不成立,追星能追成这样,多么渺小的题材,担保不齐将来会这样,别说跟父亲比了,起码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就不错了,如果说题材荒诞另类,但怎么拍出来会如此枯燥乏味呢,好不容易耐着性子看完,儿子任重道远切得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