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细细的蓝线

    记录片美国1988

    主演:Randall Adams  戴维·雷·哈里斯  Gus Rose  

    导演:埃罗尔·莫里斯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1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2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3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4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5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6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13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14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15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16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17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18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19细细的蓝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15 16:22

    详细剧情

      本片采用了事件重现的方法再现了197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一起枪杀警察案。导演埃罗尔•莫里斯(Errol Morris)11年后采访了被判死刑、后转终身监禁的犯罪嫌疑人兰道•亚当姆斯(Randall Adams)、指证亚当姆斯的惯犯大卫•哈里斯(David Harris)、当年案件审判的三位证人米勒夫妇和麦克•兰道(Michael Randall),以及参与此案侦破与审判的警察、法官与律师们。通过不同人物对案件发生情形不同角度的描述,莫里斯成功证实了亚当姆斯的冤屈,并借片中一位公诉员之口点名警察是区分一个民主社会与极权的“细蓝线”。  此片的公映在美国引起极大反响。德克萨斯罪犯申诉庭推翻了对亚当姆斯的判决。由于达拉斯拒绝对此案进行重审,亚当姆斯终于1989年被无罪释放,后成为积极反对死刑的社会活动家。本片也成为美国纪录片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赢得国际纪录片协会大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并入选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保护名单。

     长篇影评

     1 ) 和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对比

            毋庸置疑,莫里斯这个纪录片很成功,不管是从影片拍摄还是从社会影响方面。但是这种由参与者口述历史加部分再现的方式是否适合所有主题呢?
            首先这是个谋杀案,所以在整个影片都有个悬念让观众继续看,如果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或者历史故事,这种口述的方式还会同样成功吗?现在确实有口述历史的纪录片,但是社会影响力却不大,更多的人是在凭着自己的力量坚持着做口述历史。从这个方面,莫里斯很成功,他虽然也是口述形式的纪录片却选择了非常好的主题。
           除此以外,这个纪录片和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第二个区别就是,口述历史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参与者在说,而这个案件纪录片却能够将各个不同方面的代表的说法都呈现出来,律师、证人、被告、警察、朋友。。。能够将参与者都带到镜头前面来进行深入的访谈也是很有说服力事情了。
           第三,在影片最结尾的地方,能够取得最关键的暗示性的证人伪证证词,这就达到了反转的效果。小男孩在最后自己说:他是有罪的,因为他在深夜让一个无家可归的我留宿街头而不让我借宿。实际上这句话反面就说明28岁的被告并没有杀人。他只是在得罪了反社会型人格的小男孩罢了。
           第四,叙事方式。整个故事结构是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展开的。可是说是不停的重复整个故事。但每一次故事的重复都加入了新的信息。先由正反两面来称述自己那天晚上干了什么。然后由警察说明他们和案件的联系。然后再由两个人称述自己对案件的说法。然后警察称述观点,然后引进来律师,其他目击者,其他人对这些后来出现的目击者的怀疑和评价等更多细节的信息。就像一个树形的叙事结构,从顶点到最后的一个扇形的信息和,观众不断的被新呈现的信息吸引,然后和导演一起猜测真正的事实是什么。
           第五,摄影。近景的人脸没问题,但是头顶总是被切掉了一部分,一般来说,采访的时候,人的头顶离边界会保持一点距离。这个片子这种构图不仅切掉了头顶,同时也没有遵循三分之一的摄影构图法。这个影片采访的时候,人全都放在了画面的正中间,没有往右偏一点。也许这就是导演可以营造的,起强调作用。
          第六,音乐和灯光很加分。

     2 ) 人性的荒诞

    DAVID,有几分英俊的面孔(有点像SEINFELD),说话时似笑非笑。看他童年时的照片,没人会相信他是个杀人犯。我不由的想起了加缪《局外人》中的默尔索,一样是没来由的杀人,但是怎么说,默尔索虽然是毫无来由的后来自我辨解是因为太阳太热的原因,但是我认为他是为了证明一个更高存在而杀的人(虽然加缪在这本书中就是为了说明世界的不合理性,生命的无意义性,人类并没有存在的高尚意义)。让我们看看DAVID:
    没来由的杀了一个警察,回来后向同伴不停炫耀,并加祸一个愿意帮忙他的人而毫无悔意
    打劫,绑架,勒索,但是对警察永远文质彬彬
    后来去别人家里把别人打昏,抢走别人女朋友,别人提枪出来追后把别人干掉,不停的说, 他是个笨蛋,他不应该提枪出来的
    在带警察寻枪的过程中不停自娱自乐。。。。。。
    这是否也证明的加缪说明的不合理性,我不知道,但是现实上加缪上真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者,坚信人们可以在这个不合理的,残酷的,冷漠的世界上保持人性尊严的。

    非常棒的音乐,+1分

     3 ) 怀着看推理片的心情看了一部纪录片

      本身很喜欢推理片,是各种侦探逻辑悬疑片的忠实爱好者,喜欢那种抽丝剥茧最后显露真相的感觉。于是对这部片子怀着很大的期待地去看了。 这部片子叙事线索很清晰,而且和最近接触到的直接电影非常不一样。它主要采用了情景重现和多位事件当事人访谈穿插出现的表现手法。相比于纪录片,它更像一个第三视角的推理游戏。并且让我联想到法制频道各种情景再现和故事讲述交叉出现的法制节目。不过倒不如说,这部片子的一些手法是现在法制频道流行的节目的制作方法的起源,整部片子都有种非同一般的主观参与感。   开头有一个我觉得特别精彩的部分,是场景还原中枪击和法医研究的被击中位置的镜头快速对应着一一切换那里。顿时就有一种被拉入40多年前那个夜晚的同时又站在了上帝角度更透彻地凝视着现场的感觉。   谁在说谎?谁说的是真话?在开头亚当斯说完警察的逼供暴行后警察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讲法时,剧情的疑云和起伏出现了。不同的当事人不断重复和丰富整个故事,配合场景重现和静物资料的静照一步步把真实揭露了出来。最终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当年被逮捕的亚当斯是无辜的。   最终因为这部片子的影响,多年冤案得以沉冤昭雪。突然就联想到格里尔逊和维尔托夫都共同主张的"电影应当为社会理想服务",强调电影是有效影响公众的媒介手段。很多评论说这部片子是对众多纪录片的传统的反叛,但是在某些方面它却也和传统殊途同归。

    夸了一些其实综合来看还是觉得有一点点无聊和难懂。看第一遍时我一开始聚精会神看纪录片的状态大概到正好最中间的位置就有点懈怠了,有一点想神游但是突然又发现“我好像把人认错了,剧情和我想象的不一样!”然后仿佛被惊醒了一样连忙把进度条拖回去再次认真重看。如果要我说这部片子让我不太喜欢的地方,不标人名和简介一定占99%,第一遍就想捋清人物和细节实在是太烧脑了。也许是我看惯了现在那种简单直白,人物一出场就在旁边打出字幕的视频的原因吧。不过人物身份等等都其实可以从他们说的话里推断,或许这也是这部片子的趣味之一。在看了好几遍加上结合一些讲解之后,自己一点点发现真相并完善推理的整个过程是其他绝大部分纪录片都无法带来的。

    ps:音乐真的很有感觉!!

     4 ) 警惕轻易跨过“蓝线”的威权

    在37分-38分的片段中中,叙述有着一主一副两条线:主线通过现实的两位律师和大卫·哈里斯的朋友来叙述不同于法院判决结果的“猜测”;另一条线通过讲述约翰·迪林格的故事加以黑色电影的剪辑,表现美国社会中对于权威的反抗和一种现实的荒诞感。以全片的视角来看,最终副线融于主线,直接指出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对美国社会权威和法律制度的合理性的怀疑与反思。

    主线的叙述由于多视角的采访而十分复杂,在前段的观影过程中,我们几乎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凶手。但是片段中女士的话似乎是整个事件的转折点——她说:“凡事都有其主观动机,我是这么认为的······也许是因为德州警官需要一个符合年龄的人被执行死刑,兰道尔正好28岁······他们(德州警官)也不会执着于毁了一个14岁的男孩。”会不会是德州警官处于舆论和上层的压力,为了尽快破案而找了一个“替罪羊”?在前段的叙述中我们也能看到蛛丝马迹:某证人当庭作证,她在监狱的亲人第二天就被无罪释放;兰道尔叙述自己被枪指着认罪签字,这显然是刑讯逼供。

    看到这让我联想到了电影《芝加哥七君子》,这部电影还原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示威运动中的一件审理过程。它让我意识到了法律审判和法律制度的局限性——法律审判不能做到完全的正义或者人们心中的正义,还有很多非制度性的影响,比如舆论、个人主观因素、司法权之外权力的压迫。从法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冲突。程序(程序正义)本位主义理论, 在英美法系较为盛行。这种理论认为,评价程序的标准并不是程序实现实体的有用性, 而是以程序本身是否具备一些内在品质为唯一价值标准。这种内在的品质不仅具备确保查明真相的实体价值, 而且具有使裁决或决定实现“看得见的正义”的形式价值。但是片中的那场判决,法官就是滥用了程序正义,出于自己的无能和美国行政势力的压迫,他次次影响陪审团的成员,比如暗中胁迫;或者在法庭中明显偏袒公诉(美国政府)。法官在法庭中执行的都是形式上的“程序正义”——过程都是按照庭审制度进行的,但他个人实际上是想要影响判决的“实体正义”——置七人于罪。

    虽然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之间存在一致性, 但在很多场合, 二者是矛盾和冲突的。程序正义并不必然导致实体正义。这也许就是本片导演想表达的:“法律”,这个人类社会创造的“存在实体”也存在着漏洞,我们都不能百分百保证法律的合理性。不仅是在英美法系,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中,都会有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之间的冲突。

    副线的叙述比较有趣,黑色电影的剪辑让整部电影更加具有戏剧效果。要理解副线,就必须联系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约翰·迪林格。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时期,民众在生存线挣扎,长期的贫穷必然滋生犯罪与暴力,民众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也越发紧张。而且从二十年代禁酒令开始,暴力犯罪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几乎成为了美国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一大批曝光率极高的怪盗被偶像化成为了路人皆知的名人,这些“public enemies”在那个希望破灭的时代被当成了公众逃避现实的幻想对象。有民众认为是银行的贪婪导致了大萧条,那些银行抢劫犯就变成了以暴力对抗腐败和权威的象征。[2]许多大名鼎鼎的罪犯在各种各样的演义和传奇中都被变成了神话,约翰·迪林格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侠盗”形象。游侠式的自由自在,蔑视一切的狂放豪情,这一切都随着他的倒地而消逝了。随后就是处理本案的FBI代表的大政府的崛起,高度统一化和组织化的社会让以暴力对抗权威的精神从此销声匿迹,“英雄”变成了在海外为美国夺取光荣和利益的军人,领导游行的民权领袖和摇滚歌星,像他那样漂亮的翻过柜台的身影永远的消失了。[2] 除此之外,那位“Lady in Red”也是当时美国社会荒诞感的一种缩影。

    在我看来,导演刻意加入这段叙述,就是意在借迪林格的故事引发我们对权威(本片中是政府、法律、制度、警察系统)合理性的反抗和反思。

    结合这个片段和全片,最后两条叙述合二为一,引发我们的思考。看完之后我们肯定感到自己的天然道德感和正义感被侵犯,不禁要问“这个制度真的合理吗?”而且这种反思不仅仅可以启发美国社会,还是普世的价值观,更是我们批判精神的内核。

    写到这,我突然对电影名有了新的思考,“细细的”这个形容词表现着维护正义的“蓝线”(泛指警察)的脆弱。如果某个打着“维护正义”旗号的权威轻而易举地跨过这条“蓝线”,这对任何一个具体的生命来说,都是无法反抗的压迫。

     5 ) 补充一下两个人的结局

    嫌疑人在2004年被执行注射死刑

    报道来自NBC-美联社

    本案被释放的亚当斯在释放后因为讲了自己的故事而起诉了导演,后庭外和解。

    他于2010年脑瘤过世,终年61岁。

    Randall Dale Adams, a former death row inmate who gained freedom after flaws in his conviction for the murder of a Dallas policeman were exposed in a critically acclaimed documentary, has died. He was 61.

    He had never received any restitution for his many years behind bars, said Schaffer, and he later sued Morris to regain the right to tell his own story.

    他没有获得任何赔偿

    他的律师在他死后一年才广泛报告给媒体,美国的一些重量级媒体都做过报道。

    本片《正义难伸》获得1989年金马奖非正式竞赛单元-最佳外语片

     6 ) 《细细的蓝线》观后感

    在看《细细的蓝线》之前,我就很疑惑,为什么片名要叫细细的蓝线?究竟什么是细细的蓝线? 观看后我了解到,细蓝线最初被执法单位用作代表标志起源于英国,现被很多欧美及各地广泛采用,以表达对殉职警员的纪念和对仍奋斗在一线警员的支持。细蓝线是警察的代表色,具有“面对困难”即抗击罪恶生而为警之意。 此外,还有一种旗帜叫“细蓝线旗”,在百度上是这样解释细蓝线旗:细蓝线旗黑白相间,中间的蓝线象征着执法单位,两侧的黑色分别代表着普通大众和罪犯,寓意着执法单位是站在罪犯和受害者中间的界限。用来表示“警察的命也是命” 明暗之间,隔着一条细细的蓝线,它意味着人性的坚守、国家法律体系和社会信仰秩序,它是一条划分两级的隔离线、人性的底线和触及到深层的防线。 这部纪录片没有采用旁白也没有使用解说,只是通过对事件的当事人采访和解说来不断进行事件的还原。在每一个人对事件的描述后,导演都按照描述的情境来还原当时的“真相”,这样不仅有益于观者的理解,也更加直接的突出不同叙述间存有一定的出入。这种拍摄的手法让我想起了《看不见的客人》,它也是不断设想、还原当时的情境,带领群众寻找真相,在推理中,欺骗和谎言被不断推翻,剧情不断在反转,直到最后,你才真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兰德尔在采访时曾说“如果世界上有地狱的话,那就是达拉斯”,法官为了保住他辉煌的成就,社会为了制造出符合公众需要的杀人犯就滥用权力、妄加罪行。在监狱中,他们拒绝兰德尔找律师并和外界接触,强行让兰德尔签字,用刑讯逼供、甚至还让他每天听20次关于人是如何被电击致死的恐怖广播。其余人在不确定事实的情况下,竟然也一口认定兰德尔是凶手。有人说,在美国造成冤假错案的原因有两个:社会舆论和刑讯逼供 当社会体制、重大事项判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利益所考量、被政治立场、政策需要所固化时,法律不再被看作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反而成为了主要的舆情风向标。仿佛真的应验了那句话“愚昧成为主流,清醒就是犯罪。” 这部片子的主题涉及到未成年犯罪、法律体系的纰漏、以及人性影响下对真相的扭曲。这让我想起最近发生的一些新闻:三名未成年性侵少女,年龄都只有十三十四岁、缪可馨坠落身亡后多名家长在群里点赞老师……《细细的蓝线》里大卫说过“我那时才16岁,我和法律体系没有真正的交易,不知到它是怎么运作的,不怎么懂法,只是一个年轻的笨小孩”,纪录片中,即使大卫有犯罪的前科,但陪审团也始终对大卫充满着宽容,认为他只是一个孩子“我们是不会毁掉一个年轻人的一生。”越来越多的事不禁让我们思考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否真的按我们意愿发展,有的时候未成年人保护法反而包庇了未成年人的罪行,没有真正保护到未成年受害者。而针对缪可馨事件,有的家长同是为人父母,却没有考虑到缪可馨父母的感受,我很好奇在他们内心里孩子的良知教育真的不重要吗?以身作则真的不值一提吗?这个社会最让人心寒的地方就在于:集体失明甚至集体失道,在我们以为最应该受到保护的地方,没有得到庇护。比如我们所信赖的法律没有真正地宣扬正义,本该快乐成长的校园坏境,却存在着校园霸凌、老师体罚等等行为…… 而它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新纪录电影的典范,是一部真正的反旧真实的新真实影片,通过访谈、文献报道等细节的放大、漫画的图片,让事件变得有更有历史依据的参照和内容的厚度。还推翻了这个案件,在现实生活中取得了的实质性的推动也引起人们的反思,我认为这是真正优秀、有内容的作品都应该具备的。 李安在被杨澜采访时说到电影能刺激出人性,他说“电影其实是和人心灵相通的东西,那我们可以相通的就是人性,包括你的信仰、灵性,这都是人性的一部分。那这种东西,你不把它刺激出来的话,你看不到。一般人过着正常的生活,在这种很能控制的、很顺利的状况下,你本性不会显露出来的。去体验平和下面,人真正不能讲出来的东西是什么,这个对于我们来讲,是求真的一种本性。用冲突,用一些很不常见的环境,外在冲突内在冲突把它揭露出来。然后我们看看你藏在下面的是什么东西,假托一些情境来把我们心里真正的秘密来做一个沟通。我觉得这种深层的沟通是很宝贵的,我想重要的是:不是把大家带到黑暗里面,而是带过一次黑暗,去检验一遍。” 我之前是不喜欢看纪录片的,因为纪录片和电影相比,它不像电影那样用强烈的视觉、情感冲击,也没有一些带有科技感的效果处理,它更像是一个平静的故事叙述者。但是它是去真正的记录,所有主题得以放大,让观众对此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了解。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增强人们对细枝微末的感知,很多涉及到社会现存的敏感话题,通过艺术的加工、隐晦的表达,能使得这些现状能公之于众。对于观影效果,没有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几个字更加带给人震撼了,因为它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看似文明和平的年代,确实曾发生过一些你意料不到的事。 我也知道很多独立电影人、制作人他们是很辛苦的。之前在网络上,我有看到蒋能杰导演,主动在网络上发自己新片《矿民,马夫,尘肺病》的资源。自己在豆瓣上守着自己电影介绍页面,假如有人点了想看,就私信人家并把网盘链接发过去。其实这种情况挺可悲的,一来是身为独自制作人,自身资源受限、宣传力度不够,其次是大众对这些独立作品始终关注度不够,目前当红的还是一些主流、流量性的影视作品。最后就是社会大环境的限制,因为题材原因,导致这部片子不仅无法上映甚至连在网络平台上都不能播出。所以导演才出此决策,使得自己的作品得以推广。 而与之类似的还有一部影片叫《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它主要讲述的是导演为了获得电影投资,遇到的一些尴尬无奈的故事,揭露了行业发展的某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里面有很多话真的带有力量、打动人心,比如“一个作者,就应当敢于真挚地撕裂袒露自己的残缺,并将其投放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完成他的圆满与救赎。何必错以为是的朝花夕拾,自有浑然天地的生生长流。”“记得完成你的电影,这才是你,曾是、即是、将是,唯一要去记得的事。”而最有名的是这句“把所有情怀落地,把电影还给电影。” 倘若你越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你就越会对这些坚持创作、只为呈现优秀作品的导演感到敬佩。有的片子费尽了金钱时间心血,但最后却收获甚微。也有很多好的作品淹没于人海。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想法的传递永远比流量更重要,也更有说服力。在这个流量冲击的年代,我们应该关注一些小众的群体,给一些文化群体更多的可能性和想法的可行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主流、不断压缩它们发展的空间;在这个各类影视作品越来越多的年代,我们不应该单单为了自己喜欢的某一类,去淘汰其余的作品,而是放下偏见去体验更多元的题材,来拓展我们的边界。 这个学期的电视纪录片研究课是真的带给我很多收获,也让我对纪录片有了了解,现在的时代确实有着很多问题,但总有那么一些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在不断启迪着人们,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吧。而当我受益于这些力量时,我会更深切的知道:永远不要因为自己力量微弱、无法解决社会现状就放弃对问题的思考;永远不要因为受过伤害就对曾今珍视的东西嗤之以鼻;永远不要因为社会的打压、地上的六便士而丢弃心中的月亮,因为那是一种无关结果的追求、是一种剥离于现实的存在,是我们独特于他人的一种标示。也永远不要停止对艺术的追求、自我的表达,更不能失去良知,这都是我们生而为人,永远不应该忘却的。

     短评

    Randall Adams因脑瘤于2010年去世 生前未获得政府赔偿

    4分钟前
  • NickyROி
  • 推荐
  • Errol Morris真能光凭纯粹的对话剪辑就讲清楚一件事,还能发掘得深入,真神奇..绝对是导演编剧的讲故事模范..字幕还是特别烂,忙完了方案的事争取重做一下吧.

    5分钟前
  • chrissy
  • 力荐
  • 艺术不是寻求答案,只是提出问题。但选择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取决于心里的答案。……莫里斯后来在访谈中谈及真相的固有价值。“我们对于历史的观点总是难免缺陷,但求索真相的脚步永远不应停歇。”

    1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 不知道这一部这样的搬演算不算开山鼻祖?感觉后来看的好多罪案纪录片都是这样的调子//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或说影响了影像的表达//社会影响大于纪录片本身 可能这也是纪录片特有的功效(是比剧情片更强势的影响

    13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 字幕原因还是今天下午闹低血糖?我愣没跟上这片子的逻辑......

    15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还行
  • 略有点凌乱,虽然访谈了多方,但也不至于像罗生门般扑朔迷离,电影的立场十分清楚。

    19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 陪审团应该以貌取人了,David Harris确实富有魅力。那些电影式的重演场景,嘲弄了人们对虚构的热爱。跟70年代汽车影院的电影并无二致。

    24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 9.0/10。①关于1976年德克萨斯州枪杀警察案中被冤枉的嫌疑人的纪录片。细细的蓝线在美国代指警察。②叙事形式上是零旁白+口述采访+说明性的空镜头/报纸/档案/照片/绘画/虚构的场景重现。各种场景重现为电影增加了不少戏剧性,尽管电影依然有点闷。③尽管场景重现的那些片段本身设计极用心地还原现场,而且这些片段通过对当事人的局部摄影制造了留白与不完整从而营造了一定的客观观察感,但与其他纪实的形式的并置却让这种本质虚构却假装客观纪实的形式显得别扭甚至有些虚伪。④以大量的低调打光+剪影+大特写+影子+精准配乐渲染了黑色电影氛围。

    26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 导演放弃纪录片惯用的旁白叙述,取而代之的是用大量镜头语言配乐剪辑等电影叙事技巧表述其观点。电影中重现案件的方式很有趣,总是不完整的局部摄影让观众亲临现场却带来更多想象。大量的访谈和证据呈现让这部记录片的实际意义及其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电影本身。另外,配乐真棒。

    27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 在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只是在关心这个片子是怎么讲的,而不太在意它讲了什么,不过最后它终于成功把握引入了事件本身。风格化的导演手法,那个好像是聆听者,实际上也是引导者的不露声色的导演,确能够保证这片子有一种比直接电影更加丰厚和立体的真实感。虽然有搬演和虚构,但是它的前提依然是历史文本无法等同于历史本身。相比之下,那个动画纪录片呢?

    31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推荐
  • 一部近似论文的纪录电影。导演莫里斯创造性地发明了事件重演的方式并重构对真相的还原。汇编入采访内容的其他影像片段(如在罗勒夫人说自己喜爱侦探故事后插入引用了一段黑色侦探电影)、文件档案上的词汇特写、时钟及闪烁的警灯图像,如此的拼贴形式并非单一所指的不断重复,而是以碎片化的影像为被访者的叙述作视觉化的批注,而时钟,警灯等母题的重复也反映着案件的危机紧急,充满未知。犯罪现场的重复搬演,将自相矛盾的证词并置,通过黑色电影式的高反差布光遮挡真正罪犯的面容,极端的大特写(麦芽汁、手枪)一次次刺激观众的神经,却也逐渐拼凑出案件的真貌来。论证的过程从未使用带有制作者主观特点的旁白来推导,这种仅仅靠交叉剪接各方视角的证词话语来维系影片的实在逻辑的互相运作的方式实则是对直接电影的叛逃将对后世的新纪录片影响深远。

    35分钟前
  • 吹牛伯爵
  • 推荐
  • 虽然所有试图进行场景还原的电影、电视节目都在有意无意地模仿细细的蓝线,但迄今为止没有一部片子成功了,因为没有一部作品、一个导演有埃罗尔·莫里斯还原千百次场景、叠加千百个细节、否定千百个可能的耐心和勇气。最高法没做到的,莫里斯做到了,这就是逻辑性、说服力的明证。

    39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 被格拉斯洗脑了,他是那种音乐反过来会影响电影的创作的人。莫里斯说他当时只是想拍一部关于德州死刑法案的“高大全”纪录片,也采访了很多死囚,直至他发现Adams的案子。真相就在那里,只有一个,而影片故意地回溯了几十上百种,难怪一个毫无干系的人最后落得被判死刑下场,真是让人唏嘘。

    4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 从纪录片拍摄与制作的角度来看,也许不算伟大的作品,但从纪录片的社会功能来看,本片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因为一部纪录片,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也对美国的法律体制提出了至今回响的质疑。纪录片的创作的社会意义,与纪录片创作的艺术价值相比,孰轻孰重,因人而异,也因影片而异。

    44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 影片令人震惊地反映了所谓证人对自己谎言的坚信,揭露了极易被操纵从而引发冤案的美国司法系统,留给这一系统参考的永远只会是排除了谎言与流言后所剩的一半真相,即便合理的怀疑也能遭到歪曲。影片对犯罪现场的多次搬演否定了绝对真实的存在,而这一创新的虚构成分也成了该片当时被奥斯卡拒绝的原因。

    49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 如同侦探片般的事件重现+多位当事人访谈+报纸证词剪贴,开创了新颖独到的纪录片模式。低调布光、大特写、剪影和Pilip Glass的配乐营造出了黑色电影的氛围。本片公映后亚当姆斯得以无罪释放,社会影响也已足够,但观影过程现在看来还是略显沉闷乏味。(7.5/10)

    5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 一部片子让现实翻案让电影终究发挥了点实用性。喜欢它讲故事的方式。首创的情景再现确实影响深远。

    53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 true detective 和the jinx 的祖爷爷。

    55分钟前
  • cassetteman
  • 力荐
  • 原来细细的蓝线是这么个意思。导演的聪明渗透在电影的方方面面,他作为纪录片导演的态度表达得微妙又清晰、有力且极有耐心,作为观众看起来极为享受。Glass奉献了我看过听过的他的最好的一次配乐。

    57分钟前
  • 力荐
  • 电视现场还原类犯罪节目的鼻祖,多人视角共同展开,犯罪片拍法的还原事故,前者在剧情上制造了一个“罗生门”的悬疑争论,后者将纪录片与电影之间的界限打通。在大段落的组合方式中,悬疑是首位放置的,在亚当姆斯叙述沉稳之后,我们自然的有了他是被冤枉的印象,但随之而来的多个警察证词,推翻了我们的想法,确立他是嚣张跋扈罪犯的事实,这一开局,即将真实结果给予我们,又用不同视角的证词矛盾性与职业身份带来的歧视制造了我们的心理认知偏差,而后的剪辑都是依照这个组合规则,从这个剪接方式来看,已经不是纪录片的手法了,而是悬疑电影的模式,而目的则在于增加可看性,进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事件。电影元素在本片中是频繁出现的,汽车影院、默片的穿插、还有用特写、低调打光拍摄的多次出现的还原现场都是纪录片引用电影的创作模式。

    58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