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的主旨是“人类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奇爱博士》的答案是:在激情中毁灭;《2001太空漫游》的答案是:在德性中超越人类;《发条橙》的答案是:好好做一个人,人过去是怎样,将来也应该是怎样,不要妄想成为神,也不要甘于堕落成兽,自然地认识包含了人类的世界,就是自然对人类的定言命令。
那么,如何定义人类?无法定义,毕竟人类目前并不能以自然的角度认识人类,但可以对人类的性质进行假设:人类是一个由自由意志和道德律有机构成的理性存在者。因此下面所有针对影片的分析都是基于这个假设前提。
影片最先呈现的就是自由意志,当自由意志以意志活动表现出时,表象为遐想与音乐;当自由意志以能动作用表现出时,表象为性与暴力,而意志活动到能动作用之间的过渡点就是权力意志,比如影片中Alex阅读《圣经》时遐想自己是鞭打耶稣的罗马士兵,本质上就是对以宗教为代表的至上真理的推翻与重构,又或者是影片中伴随着古典音乐做爱、斗殴,此时古典音乐似乎不再曲高和寡,而是无比亲近,古典音乐失去了由时间铸成的威严高雅,其悠扬顿挫反而与做爱、斗殴时表现出的自由意志完全吻合,但自由意志只会在征服他人的一方身上体现,古典音乐的出现恰到好处地让观众把自己代入到征服他人的一方,让观众感受征服他人时的快感,而不会代入到被征服的一方进而表现出同情。尽管自由意志的视角给予了人很强烈的快感,但时间久了也会疲劳,没错,人也会对自由感到疲劳,有趣的是,人类此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与自由意志相对的道德律,而是去追求更深层次的自由,我不止要征服手无寸铁的平民,我还要征服我所在的流氓团队的其他成员,从征服曾经的征服者身上获得更强烈的快感。我在追求无尽的权力的同时,还要破坏其他人的自由意志。猫夫人,在一栋近乎与世隔绝的别墅里,那里不止充满了与性相关的艺术品,还充满了肌肤饥渴症患者的福音——猫,她身上似乎有着我从地下奶吧都无法感受到的自由意志,我的权力意志当然不答应,同样的,她的权力意志也不会答应我的权力意志,她不止要拒绝被我征服,还要征服我,不过最终我还是征服了她。虽然我征服了猫夫人,但并没有征服权力意志本身,最终我还是被我的团队成员和法律的权力意志给征服了,他们都是我曾经征服过的,但此时我的反抗失去了往日的威风,甚至显得有些可笑,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停止遐想、与自己喜欢的音乐不辞而别。
我到了一个被用来教化人的环境,但这里还是有权力意志:有同性恋想征服我的身体、狱友都在挑衅神父的威严。不过,除了权力意志,我在西服和狱警的征服下,似乎开始对道德律感到善,并且在神父的感召下,这种善越来越强烈。最终,我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完美的道德存在者,虽然神父认为所谓的“完美道德存在者”的制造是不道德的,但我这个决心毕竟是有道德意义的,因为动机是存在者意志的主观规定根据,但前提必须是道德律为存在者意志的客观规定根据,通过生理学来接近道德律是完全错误的,最重要的是,实验者制造“完美道德存在者”的动机的前提与道德律并没有丝毫关系。不过,即使漏洞百出,Alex到底成为了完美的道德存在者,但此时Alex并不像以前那样对道德律感到善,而是对与道德律相对的自由意志感到恶,他失去了原应该不断变化的价值评判标准,把道德律作为唯一价值评判标准,他脱离了生活、抛弃了人性,他不能做爱、不能施暴,甚至不能听音乐和遐想,他只剩下了耶稣式的受难,曾经的罗马士兵变成了被鞭打的耶稣,但即使有耶稣这么一个至善的存在,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权力意志,它以有形的施暴和无形的政治博弈都形式存在,这两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暴力是有形的政治,而政治是无形的暴力,因为它们的性质几乎都是个人爱好加权力斗争。作为一名作家,我爱好性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反对极权主义,但我又因为交了几个要么体格健壮,要么有权有势的朋友而得到了征服曾经征服我的人的机会,只要能让我的权力意志在这个世界上昙花一现,即使我受到法律制裁我也心甘情愿。作为一名政客,我爱好性地想要控制所有人,让他们不再拥有强烈的权力意志,同时我也要假装自己就是道德律的具象化物,人们向来是对道德律感到善的,因此,打着道德律的旗号,我绝对可以征服自己的政敌,即使去刻意讨好一个曾经被我征服过的实验品我也在所不辞。
以上就是影片中人类的全部,总结来说就是权力意志强的人征服权力意志弱的人,很单调,但也确实就是全部。在看电影时,当画面上同时出现了权力意志有差距的两方后,观众更倾向于把自己代入到权力意志更强的一方去,而当画面上只有权力意志几乎没有的对象时,观众则从电影里出来,回到自己的道德律,来同情这个对象,我写这篇文章时也是这样,在写自由意志时更倾向于用第一视角,而在写受难时更倾向于第三视角。观众和写这篇文章的人的行为不也是权力意志的体现?人做的事很简单,但人的性质却很复杂,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探寻形而上学,但所有想法的产生、理性的运用本质上只是复杂而又普通的生理反应,一旦切除与反应作用相关的器官或者形成一个条件反射,人的欲求能力就会改变,欲求能力即被欲求有现实性的对象,这个对象的欲望的原则先行于实践规则,如果科技发展到可以任意控制人的生理反应,如此一来整个社会就是掌权者权力意志的体现,这很明显是违背自然律的,与自然律的违背会使人类最终走向毁灭。
那么,库布里克是否对人类的表现绝望了?我认为是没有的,正是因为对人类抱有希望,所以才大胆且详细地指出人类的错误,这样人类在犯错时就不会误认为这是正确的进而继续错到底,相反,人类会因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恐惧、愧疚,因为恐惧、愧疚而产生本能上的反抗和抵制,反抗多了、抵制多了,自然就会远离错误,但不可能彻底终止错误,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不可能有完美的道德存在者,作为自由意志和道德律构成的矛盾体,人也不可能达到自由意志与道德律之间的平衡点,人类所需要做的,就是遵从自然:不要侵害他人的道德与自由、在自己的道德和自由遭到侵犯时要及时保护自己、合理控制自己的自由意志……遵从自然,就是爱这个包含了人类的世界,现实世界与《发条橙》所描绘的那个世界的唯一差距正是在于,《发条橙》里人类的活动是没有爱的,而现实世界里人类的活动是有爱的,毕竟现实中父母会疼爱孩子、仇人之间会有恻隐之心、作家会为了大众的幸福批评权力,最重要的是,现实世界有库布里克。
和尼采、康德、塔可夫斯基一样,库布里克已经去世多年,但人类还是要像先哲那样去批判、去反思,然后远离错误,同时要想办法去认识自然,用自然的方法来作为实践准则,这样人类才能互相尊重、人类才能在这个世界长久地生活下去。
整部电影长达两个小时,其实我看到最后也并不能真正理解发条橙的含义。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以暴力和洗脑为特点,看的时候明显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很压抑。不过我想这部电影还能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其描写了对人性的摧残的后果,阿里斯这个实验品最终证明是不人道的,通过这样治疗的罪犯最终肯定也会像阿里斯那样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简直是一种比谋杀更卑劣的罪行。人在未来的社会体制中,在科技高度发展的过程中,能否依旧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的行为?抑或是作为一个“发条橙”任人支配而没有自己的主张?或者说人在社会体制中如何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 "青春必须逝去,没错。而青春,不过是动物习性的演绎而已。不,与其说是动物习性,不如说是街头地摊售卖的小玩具,是铁皮制的洋娃娃,内装弹簧,外边有发条旋钮,吱吱吱扭紧,洋娃娃就走起来了,弟兄们哪。可它是直线行走的,走着走着就撞到东西了,这是不由自主的呀,年纪轻,就好比是这种小机器啊。" 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都一样可怕。疯狂世界与人性妥协,如果我们因无知而要付出什么代价的话,那就是被世界抛弃和逼退,如果世界在这场战争中会失去什么的话,那就是真实和人性。
《发条橙》是20世纪鬼才导演库布里克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却曾因为片中大量的性与暴力情节一度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禁片。至今为止,关于这部头顶光环的“坏电影”的毁誉争议从未曾停息。不过它却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电影,没有之一。 这部影片不仅对政治、社会有隐喻价值,与心理学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评论家热衷于运用弗洛伊德那套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全片中无处不在的性暗示与布景的象征意味。而影片的内容更是涉及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主题投射技术、厌恶疗法等心理治疗过程。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随处可见心理学元素的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影片中对人的知(认知)、情(情绪)、意(意志)、行(行为)四者之间的关系有很深层的展露,它带给观众无尽的关于人性的思考与心理治疗的几个流派所采用的人性观点的辩证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主人公人格分析】 影片从一个脸部特写开始,一个右眼脸下方粘着假睫毛的俊秀的白人少年,脸上露出轻蔑且邪恶的狞笑。之后镜头被拉远,依次露出了少年的全身以及他身旁的身着类似中世纪宫廷装白色衬衣的三个伙伴。这正是我们的恶棍小主人公亚里克斯和他的三个哥们,彼得、乔治和丁姆。他们在正坐在的一个装饰奇特的叫科洛娃奶吧的场所,一边品尝的掺了药品的牛奶,一边在密谋着晚上消遣自己的节目。这个地方所有的物件均由姿态各异的白色裸体女子构成,胸脯为桌面、四肢为桌腿,墙上的壁画与装饰也极具夸张与变形的未来主义意味。这样的影片开头不禁让人联想到精神分析中的象征性暗示的同时,也奠定了电影的后现代主义隐喻基调。 这是一群无恶不作、为非作歹的问题少年。突出的特征便是随意滥施暴力,且损害社会的规范和他人利益后,毫无愧疚之心。影片的前半部分导演以一种荒诞派的叙述方式展现了这四个口音俏皮奇装异服的妙龄少年饮用含有迷幻剂的牛奶、攻击大学教授、痛扁老乞丐、夜闯民居,打群架,相互斗殴、逃学抢劫、强奸妇女等一系列邪恶的勾当。与一般的犯罪电影展示的黑社会分子的打砸抢杀不同,这些男孩儿的反社会行为并不以反社会本身为目的,他们的所有动机似乎只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欲望。对于社会教化的那些大道理他们心知肚明,并常以卫道士的口吻调侃自己的过错,但是这些“理性时代的异端邪说”,对这些少年来说“即使明白什么是对的,并加以称许,但错的东西要照做不误。”社会道德规范的谴责并不能带给他们的情绪上半毫的罪疚感与焦虑感。另外,他们思维清晰,情绪稳定,没有明显的精神问题,这些混世魔王不过是一群知解了成人世界的秘密,却未经道德社会化的、在生活上无忧无虑、无计划无目的,也无责任心无义务感的小捣蛋鬼而已。 库布里克在处理充斥着暴力与色情的场面时极尽电影语言的美学之能事,不仅营造出了前卫的视觉效果,而且开创性地将听觉元素融合在其中,古典交响乐与暴力及性镜头的配搭产生出了奇妙的视听感受。这部影片自始自终都闪耀着震撼人心的奇思妙想,从镜头语言与到影片配乐,无论布景设置还是色彩运用,处处都彰显着大师风范。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亚历克斯们拥有的这种异常的行为与人格模式被称作“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当然,有时异常行为的鉴定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目前主要判定指标是看这种行为模式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相适应。 亚里克斯家道殷实、父母慈爱,老师也可谓负责,此外他的学业成绩出色,他甚至还是圣洁高尚的古典乐爱好者,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露声色地将影片的观众引入到对于邪恶起源的困惑中。不过,就目前的心理学发展水平,也还不足以弄清楚邪恶到底出于何处。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一般认为是在先天的素质基础之上,通过个体与其生长环境的互相作用,以缓慢的速度逐渐反展形成的。精神分析认为人性本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之所以纯以自我的满足为出发点、知过不思悔改又毫无羞耻之心,是典型的掌管道德的“超我”没有建立起来的表现。行为主义则顽固地不关心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这个学派的理论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行为模式,可能是由于儿童期的好坏行为未能得到父母合适的奖赏与惩罚所致。虽然不同流派对于人格障碍的原因有着不同的推测,但这些推测仍旧都因流于片面简单而无法提供系统性的证据。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极少主动求医,也很少得到治疗,即使治疗,他们对于各种治疗策略仿佛都存在“免疫力”,往往是疗程旷日持久收效却甚微。因此在心理治疗领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仍然是一种“病因不清,难以根治”的顽疾。 【“发条橙”意指为何?】 英语的“甜橙”称为orange,在马来语中orange却有“人”的意思(小说原作者曾在马来西亚生活过)。片子命名为“发条橙”实则是指“机械控制下横冲直撞的人”。电影的小说原著作者解释说“发条橙”——它标志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有机体上去。 “上了发条的橙子”中“发条”与“橙子”关系的象征寓意或许我们可以从三个纬度去解读,但综合来看,都是对于“自由意志”和“社会限制”矛盾关系的辩证思考。 1.被与生俱来的野蛮原始本能所支配的人。 小亚历克斯和他的同伴们表现出的暴力嗜好良知缺失可以用基督教里宣称的“原罪”来解释,同时也与弗洛伊德理论里“死亡本能”所指的“暴力与性”的部分不谋而合。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生物学的人与作为社会性的人本质上是对立的,从人类的人格结构来看,生物学的人是指包含了个体一切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的“本我”。本我是心理能量之源,以“快乐原则”行事,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性欲望和攻击欲望。社会性的人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建立起来的“超我”部分。超我依据“道德原则”行事,代表社会的是非观。而心理结构中的“自我”是为平衡的“本我”与“超我”的战争而发展起来的,它以“现实”为原则,帮助本我得以用不触犯社会规范的方式满足其欲望与需要。 亚历克斯们这些一意孤行肆意妄为的年轻人,他们青春中充满了动物习性的演绎。如同是一个个内装弹簧、外边有发条旋钮,吱吱吱扭紧,直线行走的发条小机器一般不由自主。只是这些横冲直撞的小机器,走着走着,终于有一天要碰壁,撞得头破血流。 2.政府利用医学实验改造后,被强化刺激所支配的人。 对于该部影片,评论家及观众争论点的更多集中于政府在对待问题少年的改造时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上。 影片中政府矫正小亚历克斯恶手段是打破他过去的情绪提升剂——美妙的贝多芬们与暴力、性等行为之间的原始联结,重新建立了暴力行为与恶心作呕反应得联结,从此,别说是行使暴力,哪怕是被别人施与暴力或者是听到过去会带来快感的古典音乐,亚历克斯都会痛苦不已,用小说原著的中原话来说就是“把快乐的战斗变成垂死的感觉”。这种方法其实是典型的行为主义流派下的厌恶疗法,它的原理是将不当行为(这一行为受到某种愉快体验反应的强化)与一种厌恶反应建立联系,从而使人放弃或回避问题行为。一般来说,由于厌恶刺激(催吐剂是常用的厌恶刺激)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险和副作用,厌恶疗法需要在其它干预措施无效且来访者愿意的情况下才会选用。 (另:矫正亚历克斯的过程中医生利用了呈现影像的方式让其体验暴力与淫乱,这一点与库布里克在影片开头时对于我们每个观众做的事大同小异,无怪乎许多观众表示看的差点儿吐了,或者干脆看不下去。“现实世界的色彩,只有在银幕上看到时才显得真真切切。”在第一次观看治疗用的可怕电影时,小亚历克斯的独白说。你感受到了吗?) 主流的观点与《发条橙》的原著作者安东尼·伯吉斯本人的观点一致——“人在定义中就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可以由此来选择善恶。只能行善,或者只能行恶的人,就成了发条橙——外表是有机体,似乎具有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魔鬼或无所不能的国家来摆弄。”政府的做法只注重矫正效果的而不注重个体是否真的从心向善,这种剥夺了人的道德选择权的改造时缺乏人道的。 事实上,类似的批评不只见于对电影演绎本身的评论,行为主义治疗流派在其现实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备受这样的道德责难。批评者指出,行为治疗以行为改变为目标,不谈论人格、自我、动机等内在变量,不关心症状背后的原因,忽视了人的价值观与主观能动性,治疗过程更类似于对人行为的操纵与控制。有人甚至认为,行为主义治疗违反人道,与洗脑及酷刑无异。
对此,行为治疗者的回应是:治疗天生就是人道的,所有的心理治疗都是对行为进行控制,其它疗法的控制无非是隐蔽一点、间接一点,人们会对此使用一个不太刺激的词——“影响”。因此,问题不在于治疗是否是控制,而是这种控制是否有益于来访者与社会。当然,这种争论随即就陷入了“什么是真正有益”的循环诡辩中。 不过就实施来说,行为主义治疗是一种简洁明快又相对疗效显著的疗法,它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行为主义治疗加入了考虑认知的成分,目前认知行为治疗取向已经变成了一个高度复杂且被普遍接受的治疗取向,应用于个体障碍及社会事务的广泛方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发条橙”表达了对后工业文明导致的半民主半专制的可能对人性造成伤害的担忧。具体是指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可能带来的主客体身份混乱。 影片中出现的被各种象征意味浓厚的符号所装饰各种房间、怪异的概念化的布景、前卫的太空化的家庭、卡通化的父母、亚历克斯母亲颜色艳丽的假发与着装,象征人体器官的仪式性的服装、奇怪的词汇与语调、人与人之间虚情假意的寒暄与装腔作势的关系。这一切都以真实的姿态呈现在导演刻意的安排之中,展现了一个由各种符号组装起来的、色彩光鲜,但情感与意识都流于肤浅与虚假的未来社会。 这个社会与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反乌托邦政治寓言小说《美丽新世界》中预见的那个由于享乐而丧失自由的未来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处——传统文学的衰落、性解放、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和浅薄化,孩子们厌恶书籍和自然、厌恶独处、厌恶家庭、厌恶宗教和艺术,热爱消费、热爱滥交。人们被接受到的大量的信息关起来,陷入自我中心,被“快乐至上”和感官刺激所控制,放纵、消遣、娱乐至死。 库布里克的作品往往带着很浓的反现代性色彩,这部也不例外。或许我们可以借用福柯《疯狂与文明》的句式来表达:发条橙是现代的牺牲者。 【个人暴力or社会暴力】 社会限制和自由意志的辩论,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发条橙》带来的最大的疑问便是“上帝究竟是想要什么呢?上帝是想要善呢,还是向善的选择呢?” “善心是发自内心的,善心是人主动选择的,当人不会选择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人了。”影片中在监狱里负责道德教化的牧师如是说到。然而,学了多年的心理学,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让我渐渐明白,人类能够达到的abnormal程度超乎了个人的想象能力之外,正如电影中实施治疗的医生所说:“设定界限总是困难的,世界是一体的、人生也是一体的,最最甜蜜、最最美好的活动也涉及到一定程度的暴力,比如性爱。”
人有享有自由的权利,但是如果这种权利,是以伤害其他更多人的自由为前提的,这种自由意志是否仍该合理存在?如果你的内心不愿接受,是否至少可以让你的身体去学习——暴力是可怕的东西?影片中的牧师与医生提供了看待“个人暴力与社会暴力”问题的两种经典的角度,但导演并没有表现对于其中任何一种观点的偏向,影片的任务在于展示,观点的选择权交还予观众。 我个人更倾向于赞同医生的说法。事实上,只要是社会性为特征的生物,相互控制是不可避免的。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相互控制史。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一旦个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他就应该接受改造。在道德教化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利用强制力迫使你不再伤害社会,这种强制是最后符合人道的选择。不过,影片中的政客显然并非基于如此高尚的考虑,他们关心的不是犯罪动机、不是伦理规范,仅仅只是减少犯罪的政绩而已。“用集中犯罪的方式惩罚犯罪”的以关押来改造犯人的方法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效果不佳,(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小主人公亚力克斯进入监狱以后,无论是面对暴风骤雨般的暴力惩戒,还是和风细雨般的宗教教诲,都不能让他有丝毫的悔改之意。他读《圣经》中的“基督降生”,满脑子浮现的却是圣母玛利亚的裸体;他读“基督受难”,却把自己想象成身着时髦衣装的古罗马刽子手。甚至在改造实验注射“吐根碱”的时候,他想着的仍是出去后重新召集帮派,继续过从前打砸抢烧的快活日子。)政客们开始试图通过新的手段进行狱政改革,“除政治犯以外,其它犯人扼杀掉犯罪反射就可以了”,至于那些成天滋寻衅滋事的社会不稳定因子的小混混,则收编到警察队伍中去。这些方法可能有其研究科学的研究背景,但至少在影片中,我们发现政府这种解决青少年犯罪的作为,对于罪犯个人和这个社会都是后患无穷的。
库布里克电影,政治寓意的讽刺往往十分之深刻,然而这部影片的批判性被隐藏了,甚至有点不置可否。这种刻意消减了原著中“强调教化”的处理方式中背后的用意也颇耐人寻味。 关于亚历克斯自由行恶意志的恢复,影片交代的较为轻描淡写。或许与亚历克斯坠楼后脑区的受损与修复有关,又或许心理医生在催眠状态下对他做了系统脱敏。总之,亚历克斯一觉醒来,医院里笑容甜美的女护士的卡片投射测验结果说明了一切——“一次治愈”与“二次治愈”之间,被政府的高超改造技术轻而易举拿走的“行恶意志”又被完好如初地还回来了。 影片看罢,我不自觉地联想到了2009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杨永信电击治疗网瘾少年事件。 在未受到网友大规模批判之前,主流媒体的一篇报道中这样描述“戒网专家”杨永信和他的“行为矫正治疗”: -------------------------------------------------------------------- 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很多家长尝试过各种手段,包括打骂,找心理医生,找别的网戒中心……据说,都比不上独创“醒脑”电击疗法的杨永信网戒中心。 ………… 而杨永信治疗的关键是被称作“13号”房间的地方——行为矫正治疗室(电击治疗)。杨永信告诉记者,这里曾得到各界领导的视察和关心,领导们看到网戒中心把顽劣的网瘾孩子改造成天使般的青春少年,都非常惊喜。 --------------------------------------------------------------------- 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有警世与醒世的价值,拍摄于四十年前的《发条橙》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被电影删除的二十一章】 影片以亚历克斯的一句“我已经全好了”(I was cured all right)谢幕,而原著的作者还有故事要讲。库布里克砍掉了原著中拥有教化意义的的二十一章,让本以“大团圆”收场的故事提前以寓言讽刺的方式结束了。影片的结尾讽刺性的预示了恶棍少年暴力意志的复苏,虽然经历了诸多事件,但他仍然是怙恶不悛的典型,人性里没有丝毫悔改的的力量,道德与性格仍然不能有向善的变化。库布里克二次元创作后的结局似乎昭示着他对人性持的消极看法:人天生具有一种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的倾向。在许多时候人类就倾向于自我毁灭。 而原作中的结尾看起来更像印证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人性观:相信人有“善根”,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潜力。作者这样解释他的立场:“小说是建立在人生变迁的原则之上的艺术。除非能表明主角或者人物有道德改造、智慧增长的可能性,否则创作小说的意义其实不大的。”那么被删除的二十一章里我们的小主人公亚历克斯又发生了什么呢?简单来说,主人公遇到了唯一没有与它为敌的老哥们儿,对方厌倦了暴力,早已成家立业。在“好哥们儿”经历的感召下,这位邪恶的小主人公幡然醒悟到自己也想结婚生子拥有美满安定的生活,他终于意识到人生应该有所建树而不是一味地暴力破坏,对于自己烧杀掳掠、穷凶极恶的过去颇为羞愧,憧憬着能拥有洗心革面的未来。 如果小说结尾的这个逻辑具有现实发生的可能性,我个人认为绝不止“一切都会好的,上帝的运作神秘莫测”这么简单,它的发生与亚历克斯在行为治疗之中与之后的具身体验脱不了干系。 前段时间关于德国支教志愿者卢安克的事迹在互联网上流传的很广,卢安克本人的教育是以一种充分发挥孩子天性,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空间,弱化说教,重视体验为核心的理念。这与心理治疗中森田疗法的一个态度相似,森田疗法认为因为只有行动才能调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在行动中才能获得单纯的思考或者知识理解所不能获得的领悟。行动不仅是性格的表现,也能改造人的性格。所以该疗法不关心认知改变,即它不注重说教,治疗的改变的着力点被放在情绪和行动上。依照这中观点,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推测,亚力克斯之所以在原著最后一章中能够获得了道德新生的力量,其实是由于之前被迫行善的体验潜移默化地改变的了他对善恶的内部认知,也逐渐影响了他的意志选择,重塑了他的人格。 除去主人公亚历克斯的“知”、“情”、“意”、“行”的发展变化,首尾呼应的影片结构中,其他角色的心理模式及人物关系也非常值得思考,亚历克斯的父母、养猫的独居老太、反动作家、老乞丐、小团体里的丁姆和彼得都昭示着一些人性中并不那么理想的东西。父母与孩子之间、哥们儿朋友之间、师生之间、男女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都缺乏深刻的感情,每种角色都自私自利却装模作样,社会关系的伪善性显而易见。 影片的叙事极为严谨,逻辑清晰,情节紧凑。对白设计大多遵从小说原著,极富语言艺术色彩,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调,大大增加了观众奇特的感受。音乐运用、影像美学都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发条橙》是一部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神作,它的影像表现力远远地超越了那个时代电影技术及社会背景的局限,即便是40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会为它的前卫性所惊艳,为它的艺术魅力所震撼。《发条橙》是那种看过这后会久久萦绕在你脑中,挥之不去,让你有所困惑,有所思索的影片。甚至你会在不经意间回忆起它的情节与画面,而忍不住想要再看一遍。这就是伟大之物的妙处,促使你一吮再吮、反复咀嚼,回味无穷。 人类这种鲜美多汁的大橙子本身就太过复杂,大橙子与大橙子彼此联系构成的人类社会更是错综无比。电影能展现的人性只是一星半点还总扑朔迷离,但是好的电影永远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它们总能刷新人类对自身及社会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遍看生理上的不适感减轻很多,在英国骚乱之后更能理解文明社会下隐藏着的危机原由,库布里克尽情展现在乌托邦神话下所能发生的丑陋一面,又转回手痛击倾向于将人符号化的国家机器,最终把世界交给暴力像永动机般循环的开放式结局,正义在人被剥削掉道德选择权后沦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一样的背景音乐
看的差点儿吐了~~~
重看 库布里克真的是个非常真诚朴素的导演 不是直接演出来了么和神父的对话『善行必须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才有意义 剥夺你的选择你就不是人了』那里 他的每部片子思路都很清晰 感染力不足/一头雾水是跳步造成的 改编成电视剧都会很出色 他才不可能装逼呢……
如果人甚至没有选择邪恶的权利,那还是人吗?
成功预言了杨永信的电击疗法。
在感官层面上,我只知道自己第一次,从一部电影里,享受到了施暴的快感。没有理由,没有结果,没有思考,没有其他。
对于他的电影我一直都抱着没水平写影评就闭嘴的态度
我愿意这么看这部片:前半部分看到男主角无恶不作观众恨死他了,后半部分看到他陷入无助受到非人道治疗,还没来得及感到大快人心就立刻又倒向了无限同情男主批判社会情绪中了,墙头草一样。观众就是在这样的观影情绪中被导演狠狠的抽了脸。
影片通过一个漫长而完满的暴力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对待暴力与对待行为准则的态度不经意间便自相矛盾,既反对暴力又以暴制暴,西方社会一直追寻的人性在影片中却不复存在,这使影片给人一种飘渺洪荒的感觉,而对社会政治的深刻嘲讽以及人的生活信念的崩溃与迷茫也表达着一种深切的探索精神~
经典的3p节奏..漂亮干净的画面
最欢乐的乐章VS最邪恶的人性 虽是大师之作但3星不推荐 因为观影中确实感到不舒服
库布里克真混蛋,但也真天才。
其实也说不出哪好 但早期作为一个伪文青我还是给了5星
我觉得惊讶的是传说中的经典居然真的让我觉得很经典
Stanley Kubrick竟然用《发条橙》解读贝多芬,开头至今令我心有余悸。
没办法。。。谁让咱假装是文艺青年呢。。。很喜欢
人性本恶,不要太凶残,也不能太软弱。社会体制本身就是反人性的,被利用的。
“我完全康复了”
有些经典,是靠表现形式撼动了一个时代。但是,不同的年代对于震撼的标准是不同的。在我看来,所有要拿历史地位说事的经典,统统算不上是真正的经典。
暴力慢镜,性爱快镜,一个本我的坠毁。只有笨蛋才会去思考,聪明的人用的是灵感和上帝的旨意。这两个多小时完全是库神对时代性体制永无止境的诘问,个人选择如果被抑制,是否善恶的边界已经被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