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Hoffman Show
达斯丁·霍夫曼的演艺生涯开始于洛杉矶附近的Pasadena Playhouse,在那里他认识了日后另一位奥斯卡影帝Hackman,两人成了好友。Hackman去了纽约,他也跟着去了,在那里他有认识了Duvall,就是教父里的Tom以及现代启示录里的上校。
达斯丁·霍夫曼在纽约做过门迎,确切的说是餐馆进门的时候收大衣的人。后来他通过毕业生一鸣惊人。霍夫曼演纽约的小人物有一套,如果说帕西诺适合枭雄的话,霍夫曼就是狼狈又执着的小个子男人,普普通通,家庭残破,请看午夜牛郎,或者克莱默夫妇。
我喜欢Tootsie,就像午夜牛郎一样,就像克莱默夫妇一样。虽然,我必须承认这部里的霍夫曼不如午夜牛郎,不如克莱默夫妇。午夜牛郎其实很多部分很像Tootsie,百无聊赖在街头找事做。有一种说法,要得影帝,你得去演瘸子、疯子、变性人、同性恋之类的角色。霍夫曼的确也没少演,和韦恩这样一种形象一辈子的人比起来,霍夫曼是多样的。同一时期的演员,他比帕西诺和德尼罗都要多样,而他又不想雷德福德那么帅气。
霍夫曼厉害的是他的表情,他的表情很多,很丰富,他像是随时能哭出来,或者抓狂,但他其实很冷静,这是表演的功力。这是学院教不出来的,一方面需要真正的训练,另一方面需要有颗强大的心脏。
2 ) 我保证你一定会咧着嘴笑着看完整部电影!
最近微信订阅号更新的速度又慢了下来,利用这些休息的时间确实看了不少好看的电影,今天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是其中之一。
《杜丝先生》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好莱坞迷人的三十四年代喜剧,也许是它异装癖的元素禁不住让人想起《热情似火》,毫无疑问的是达斯汀·霍夫曼和杰克·莱蒙、托尼·柯蒂斯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员,他们对细节恰如其分的把握让这些喜剧充满了引人的魅力。
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亚当是一个男演员,由于他对表演的苛求导致他在纽约的名声很坏,导演们都不愿意和这样不听话的演员合作,于是作为演员他失业了,只好在一家餐厅里当服务员,一次偶然的陪女性朋友试镜的机会让他灵机一动,既然作为男演员他已经在纽约找不到工作了。
那么,如果是作为女演员呢?
于是影片的笑料主要集中在作为男人的亚当在身处女性角色中,如何处理对她有意思的男性角色,和他感兴趣的女性角色上。
动辄就爱篡改剧本台词的亚当化名桃乐茜成为女演员后,反倒如鱼得水,他对台词的改动和即兴发挥都使得他所扮演的女性人物充满了魅力,在80年代的肥皂剧里人们很难看见这么男性化、强势带有侵略性的女性角色。
但同时,亚当也看见了男女不平等下女性受到的轻浮对待,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爱上了剧组的另一个女演员朱莉(杰西卡·兰格饰)。
于是亚当(桃乐茜)一面在剧组工作,一面疲于应付自己的双重生活,在他来到剧组的第一天他就遇到了一个小麻烦,和他演对手戏的医生在这一场中要和他有吻戏。
坐在银幕前的我不怀好意的笑了。
现在的电影也好网剧也罢,卖腐情节已经烂大街并且运用的十分不高明了,但是回到80年代,有什么比我们心知肚明一个假扮女人的男人迫不得已的要和另一个老头接吻更有戏剧性的场面吗?
在一场搭出租车的戏中,亚当(桃乐茜)要赶往剧组他已经迟到了,他穿着女性的衣服急匆匆的拦车,他用女性的嗓音喊了一声”taxi“,车子没有停下,他立马换上男性的嗓音底气十足的喊了声”taxi“,这次,出租车停了下来。
影片中有很多这样有意思的小细节,他们不仅让观众大笑也悄悄的告诉观众,男女平等只是一句口号,这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事情用男性的身份做会比女性更加容易。
为了让亚当尽快对桃乐茜的身份产生摆脱的心理,电影一方面加速亚当对朱莉的感情,一方面给桃乐茜施加了不少压力。
比如,朱莉的爸爸爱上了桃乐茜。
还有比这更混乱的三角恋吗?
但是影片对这一感情戏处理的非常好,就和《热情似火》里的一样好,它既荒谬又令人信服,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反胃,尽管这件事情看上去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朱莉感情触礁后她十分伤心的向桃乐茜诉苦,后者情不自禁的想要吻她,千万别啊!看的时候我心里在大喊,因为他现在是桃乐茜不是亚当!他穿着女人的衣服!
朱莉吓坏了,桃乐茜居然是个女同性恋!我的爸爸居然还爱上了她!而她居然喜欢我!
朱莉心里一定是这么想的。
当剧情走向逐渐有偏离轨道的趋势时观众便越来越好奇它该作何结尾。
实际上它的结局处理的也非常好。喜剧的奥秘不在于导演告诉你什么,而在于观众自主的把信息加起来然后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第一幕中医生强吻桃乐茜时要喷几下口气清新剂,那么在第三幕中他深夜来找桃乐茜并进入了后者家里时,又拿出了自己的口气清新剂。
所有人都知道他想干什么了,然后回忆起第一幕时的情节,所有人都已经放声大笑了。这个时候导演都不需要让医生再次强吻桃乐茜,就已经获得了他所预期的效果。
这就是高明的喜剧。
出演《杜丝先生》的演员后来几乎都成为80至90年代举足轻重的演员。比尔·墨瑞在片中扮演达斯汀·霍夫曼的好友,前者是后来以至现在好莱坞有名的喜剧演员。他为我最喜欢的《加菲猫》系列配了音,没错,他就是那只肥猫。
杰西卡·兰格后来拿下了金球奖、艾美奖、奥斯卡奖的影后,她也是那种越老越有魅力的女演员,至今还活跃在影坛上。
《杜丝先生》中跑龙套的吉娜·戴维斯,在90年代出演了带有女权主义色彩的经典公路片《末路狂花》,在片中扮演露易丝。
《杜丝先生》拥有一部好的喜剧电影所拥有的一切,好的剧本,好的演员。
但它现在需要你。
需要更多的观众去见证它的魅力。
3 ) 性别互换的另一种写意
希望我们不需要通过性别互换也能将我们本应享有的权利紧紧握在手上。
在网上冲浪,一般涉及到性别议题,有种类似于“性别互换,评论过万”的声音似乎非常响亮。但是我常常会思考,好像这件事情并不仅仅是互换一下性别这么简单。如果只是由男到女/由女到男这般考虑性别这一身份大标签,我们是否会更容易陷入一种误区——我们本身所属的分类并不拥有另一种分类所拥有的权利,而要拥有这一权利最好方法就是挤进我们本身不归属的那类群体。当然最常见的是通过伪装,或者切割等形式。
最近闹得比较凶的一件事是北大宿舍对话上野千鹤子,招来不少非议。某些抨击的声音带着“娇妻”“婚女”的标签像洪水一样在网络空间肆虐着,大有要为女权主义扫清渣滓的派头。但这样的行为好像并不是出于女性主义的自爱与追求,倒像是斗兽场上被红布吸引着的困兽了。女性主义不是藩篱,婚姻,爱情乃至恋爱脑本身并不影响对着一信仰的追求。我可以是一个恋爱脑的女性,可这并不意味着不改掉恋爱脑我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女性主义者。
如果因为向某种主义靠齐而丢掉了我身上的某种品质(尽管有时它并不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毒害我,甚至我能从中获得某种快感),那我要怎样证明我不是从一场木偶戏跳入了另一场木偶戏中。毕竟我们追求的不是成为谁的傀儡,而是在追求做自己的自由一路奔波。
诚如影片中所述的那样一个错误的观点是“女人们常常误以为权力是男人独属的,所以为了获得某种权力,唯一的方法是假装成一个男人”。而另一个可以摆在一起谈论的例子是在星爷那部《九品芝麻官》中老爹那句“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事实上当我们把某种品质或权利和某一群体锁死后,我们很难在处在自身的位置去思考/行为。为了脱离这种困境,通常人选择的办法就是向“理想”的一方靠拢。所以当桃乐丝表现出那种强硬的态度,大家会认为她在假装一个男人,以此换得强硬的表现。而令人大笑的是她本身确是男人假扮的。但重点不在于扮演者本身是什么性别,而在与扮演者是怎样的人。抹去纯粹的性别后,影片中的麦克是一个痴迷于演戏,专业态度拉满的小演员。正是基于他的品质,所以他呈现出来的桃乐丝是抹去性别先行的,是为人物服务的。她应当是个有态度,有力量的女性,所以他尽力去表现出来这样的特质。而不是因为他是男性所以他演的那样的好。
最后来点类比吧。
或许人生并不像我们常想的那样,如果我是某某就好了。类似于如果我是清北毕业生或许人生不会这么糟糕,如果我是美国人人生会自由很多吧……但其实即使我们不是名牌大学出身也不妨碍我们去体验生活的美好,人人都有享受美好的资格;生在中国我们能享受到的自由也可以无限广阔。权利的获取不是靠变装去获得,而是当我们清晰且坚定的认为我们本身就享有某种权利时,最终努力争取到的权利才是真正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
4 ) 猜个剧(大量剧透不要看)
Premise:
一个老试不上镜的男演员变装成女性后,不光成功成为电视连续剧演员,还与剧中女演员相恋。、
我的猜测:
1.人物成长:风流没责任心(说谎不当一回事)出名为先的男主--找到真爱--真爱至上变好男人。
2.剧情发展:
开篇:
渣男行径,一夜情吃完就跑之类的。
职业困境,面试不上。可以经纪人交谈强调失败很多次。
生活困境,房东赶人,经纪人不续约之类的,总之再不马上试镜上就完了。这时知道了找女演员的事,于是准备去。--这里可以做个截胡,比如其实是的打给同室的女演员之类的。
发展:
为面试准备,找化妆师朋友之类的,准备点笑料,男扮女不熟练那种。
面试中,要有个危机,差点露馅之类的,救场,起了好效果,一锤定音。面试现场碰到女主,想约,可以被帮一下,比如说裙角掀起来了之类,又是糙男不熟的笑料。
第一次拍戏,见到女主,惊喜,争做好姐妹。演戏过程,解决点什么问题,开始往好人转。被同剧组男性看上狂追。
利用女身知道的女主情报,频频以男身制造偶遇,却发现女主有男友--通常是高富帅,搞不好是导演-了,暂下不了手。
一波蒙太奇,总之就是人缘巨好,演戏顺戏,与女主情同姐妹,男身追女主追得不亦乐乎,唯一烦恼就是被男人追。
高潮:
跟女主有个事件,开始动真情。发现女主男朋友是个渣渣,把人整走之类的。
露陷,被追他的男性发现了,但棒子加糖征服了,从此变得力助手。
男身开始跟女主约会,一波甜,春风得意之际,被女主男朋友发现了问题,事业面临危机之类,助手帮忙,成功糊弄过去。
结尾:
约会和演戏左右支绌,女主开始起疑心,一波假分手。
同时男朋友还是有怀疑,可能是利用势力搞个你选剧还是选人之类的。
男主本来都要放弃女主了,关键时候还是觉得要找到真爱,放弃剧之类的一波骚操作,追回女主。
之前剧的什么人物-比如追男主的小弟其实不是小弟是大老板儿子之类的,反正有能力做剧,又做了个剧请男主去演。
HE
好了我去看剧了,看我能猜对几个。
5 ) 达斯汀·霍夫曼,你是个伟大的演员!
早上看了一部动作大片,晚上看一微信公众号推荐男扮女装的电影时,从上而下看,果然有小雀斑和李佩斯,这两个大神我都知道,突然看到一十分有魅力的封面女人(这与我看一欧美同志电影剪辑时看见军嫂里的李佩斯一样震惊),完全不觉得’她’是男人,带着好奇我在某网站观看了这部剧。
我一看开头就十分喜欢,Dustin Hoffman慢悠悠的贴上假胡子,然后画面转去他教导课程的时候(这应该是说明他演技不错,挺有内涵。),也转到了我喜欢的画面,灯光只聚焦在台上,然后照着Dustin Hoffman的右侧然后是左侧(这是我十分喜欢的画面,他就是舞台的聚焦点,全身发着光啊!)。面试的时候,Dorsey要不被嫌弃太old,就是太young,不是太高就是太矮,总之就是面试官找的是anyone else,而不是他,好不容易有个觉得演临终前的“托尔斯泰”,却被导演说要从椅子上走到舞台上而死,而仅仅是为了让观众席左侧的观众能看到他,他无奈的看了左侧,直接耍下一句“这不是我想要的托尔斯泰”就走了,好酷!(这里应该就是塑造他的直率的个性了,哈哈,恃才傲物的人向来都这么对我口味。)
画面一转,又回到教导学生的画面 ,对学生也是对自己说,“90%的演员都是没工作的你要自己找工作找角色”。他为了生计,不演戏和教导学生时,就在一餐厅做托盘子的服务员(其中一场景,同事兼朋友编剧小伙伴直接说“如果客人问服务员是不是吃了他们的鱼,我会说,是的,我们吃了你们的鱼”,哈哈,好可爱)。生活有压力却没愁颜,就是活力无限boy嘛。
然后他和他得编剧朋友一同回家,原来是朋友给他一个惊喜——一个生日会,Sandy的那番话我觉得简直就是点题,就是对剧中男主和Dustin Hoffman都无比适合的一番话,“You are a great actor.It’s a dumb speech”(不是的,你说的一点都没错,他们都是十分卓越的演员,是大师!)
剧情我觉得是挺流畅,逻辑也说得通,Sandy要面试一个医院女主管的角色,因为她演不好,情绪有点失控,然后Dorsey陪他练习(对台词和角色有一定的揣测,为后来的出演这角色做铺垫)。去面试,Sandy得不到这角色,Dorsey去找经纪人找说法还说到他面试的事,经纪人觉得他不能在美国得到一个角色,“You don’t think I got a role in America?”Dorsey眼神坚毅和带着质疑语气说(非常喜欢这个眼神和表情,太倔强了!)。
之后就是我们伟大的演员Dorsey的表演时间了,带着略蓬松的假发,合身的全身
裙加上小高跟,小身板立刻就变妩媚了(比我还女人,世上就有这生物,作男儿身让你移不开眼,作女儿身更让你尖叫。),在片场时候,记住自己是女生所以数次压低自己的声音,还数次被导演打断所以不能说出自己不想和那男演员亲吻,那尴尬提心的小眼神很到位,还靠自己机智阻止这事发生,太厉害了!妩媚的女装扮相和私底下高亢的男儿嗓音形成强烈对比,一开声就想笑。无论是男儿身还是女儿身的Dustin Hoffman都让我移不开眼,直接演一部电影里的男主和女主都可以了。
还是Dorsey时候,男主没多少机会和女主说说话,反倒是做了Dorothy的时候还成了女主的闺蜜,还被女主的爹追求,这里也有一连串笑点。除了笑点,在BGM那里我觉得很唯美啊,女主把沾了巧克力的手指给Dorothy尝了一口,Dorothy呆了,呆住的那画面太美了,在一瞬间坠入爱河了,女装的他妩媚的撑着下巴一直看着女主安抚她的小孩,然后女主的爹看着他(哈哈,爱着她的他被他爱着。胖胖的女主的爹追女生也有一手,故意开车不稳让女装的男主抱得更紧,主动和男主同坐在一秋千上,还坐坏了秋千,哈哈。)
剧中另外一高潮应该就是Dorsey被叫去照顾女主的小孩的时候,一开始还信心十足,后来就安抚着婴儿满屋小碎步地走呀走,像捉小鸡般喂小孩衣服还被弄得脏兮兮,还生气地把小镜子给小婴儿说“Look at you.A bad Girl!”这些场景都快把我笑死了。
没想到女主来了才是又一重笑果,两人有了若有似无的情愫,女装的Dorsey差点亲了女主时,女主清醒了说,“不行,我们都是女人”,他说,“你真应该看到没穿衣服的我”(哈哈,把女主都吓怕了,怪可怜的)。这事后,女主再见Dorothy当然很尴尬,Dorothy也清楚,想说出真相却被打断,那落寞的小眼神和笑容,很让人心疼啊。(男主的眼神真的非常有戏,和梁朝伟的电眼不相伯仲。)
Dorothy居然选在参演电视剧live的时候选择公开真相,自己自编的剧情听着也是让人汗颜,那“and”和“just”说了都有五六次,屏幕外的人我在笑的同时都很担心他,最后直接粗暴说出“她”是男儿身,就直接脱假眼睫毛,把头套抓下来,胡乱地擦了一下脸,眼底是化了的眼线,有些人可能觉得他这样子很落魄,可我就觉得有种奢靡感,是那种脖子上有一圈领子的贵族,很帅!(哈哈,忘了他肚子被女主打的那拳。)
当然最后还是大团圆结局啦,女主勾着男主的脖子的时候,我觉得那会是他们温馨生活的开始。
看电影前,一些人说是Dustin Hoffman撑起了这部剧,我会说他的表演真的十分出彩,的确是很伟大的演员,但在同时其他演员,像他的编剧好基友和Sandy等也是这剧增添不少笑果的(Sandy说“You want me?“,然后Dorsey答“Yes,I want you.”像机器人般走过去,好萌啊。)。
哈哈,没事看一下别人推荐的电影还是很不错的,因为这样就让我欣赏了一部用心的电影和知道了一个演技如此精湛的演员(捡到宝了),稍后也把“毕业生”也看了。
题外话,Dustin Hoffman女装扮相如此适合,一方面是演技精湛以外,另一方面就是小脸小身板(我会说与身板相比,他的头有点大嘛,哈哈,让我有时候就笑出戏了,真的有点像大头娃娃,自带头大功能boy)。说起来也羞愧,听了“sound of silence”这么多遍,居然还没看“毕业生”。。。。。
6 ) 《窈窕淑男》“观后感”
这部电影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节奏快、紧张感伴随着幽默感、搞笑却也令人深思、主题曲浪漫动听。我把这部电影划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一、开始 找不到角色、失业;二、中部 无奈之余选择男扮女装却获得巨大成功;三、结尾 终于以真实身份示众,“大团圆”。
(一)
男主角麦克是一个失意的但却非常优秀的演员,他执着于自己身为演员的事业,尽管已经没有人请他去演戏。从麦克及他的室友杰夫、演员朋友珊迪生活的艰辛,可以看到荧幕下的演员的生活的不易。
影片开始部分展现了麦克屡屡试镜失败都非因自己的演技、实力,同时交叉着他作为演员教练指导其他演员如何演戏以及如何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即事业心。这说明麦克是一个非常有实力而又有主见和个性的演员,然而正是他的主见和个性、他的坚持己见导致没有人愿意请他出演。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他和朋友们无法实现自己的剧目,由此,矛盾产生了,在无可奈何的情境下为了筹集资金,麦克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男扮女装(彻底颠覆了自己的身份,用演技证明一切)去试镜,并且赢得了那个角色。
这部分中,麦克和他的经济人的争论显然是使麦克认清现实及决心男扮女装的根本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经纪人和许多制片人所关注的是商业,是经济效益,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打动他们。演员是否演的好?剧本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对他们来说都是次要的。
(二)
影片的主体部分——麦克男扮女装——也是笑料百出、情节跌宕起伏的部分,看着变身后的桃乐丝遇到的种种状况,我不由得总是为“她”捏着把汗,但“她”的机智和敏捷却总能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如果稍作回忆就会发现,影片中许多令人发笑的内容其实正在于那些微小的细节中,如:桃乐丝叫出租车时的男女混合的嗓音以及第一次试镜朱莉帮“她”捡纸时最初无意识的一声低音、工作时想方设法避开那个好色的“医生”的吻、帮助朱莉带孩子的手忙脚乱的桃乐丝……在这些片段中都有很多细小的方面被演员精心设计、演绎出来却呈现了自然地令人发笑的效果;而朱莉的父亲向桃乐丝求婚、“医生”向桃乐丝求爱、桃乐丝情不自禁想吻朱莉……则更是令知道真相的观众啼笑皆非又不禁为桃乐丝(麦克)担忧。
桃乐丝演绎事业的成功,证明了麦克的实力非凡,然而身为桃乐丝的麦克却在许多其他的方面胜过了一个身为男人的麦克的自己。桃乐丝为人坦率、真诚、勇敢,但麦克却像很多其他男人一样会欺骗(虽然是善意的、迫不得已的)、会逃避。桃乐丝的成功也鼓舞了许许多多年轻的女士(比如朱莉),“她”频频登上各种女性主题的杂志期刊,可谓红遍了大江南北。如此之成功却使麦克无法退出,他自己的正常生活被打乱,而面对着自己的好友珊迪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儿朱莉都变得十分痛苦。
麦克终于又一次求助于自己的经纪人,结果又一次遭到了拒绝,因为桃乐丝的成功带来了巨大收益,麦克/桃乐丝也因而又面临着一个巨大艰难的抉择。
影片的这个部分中,桃乐丝等人演出的电视剧可以算是电影的戏中戏,具体的拍摄过程经常向观众展现,而这部电视剧以女主人公的特点来表达的观点“权利使女性男性化”,又恰恰同女主角的扮演者的真实身份(男扮女装的桃乐丝)形成了某种讽刺般的对比的戏剧性效果——或许社会权力真的会是女性男性化,但是社会的某些权力也可以使一个男性走投无路到需要男扮女装。这让我们哈哈大笑过后,不免也有些许无奈和荒凉之感。
(三)
桃乐丝终于大胆地并且不顾一切地在现场拍摄电视剧的过程中揭露了自己的秘密,变回了麦克,这一举动令所有人惊讶,却让身心疲惫的麦克和提心吊胆的观众松了一口气。在麦克变身桃乐丝的过程中,有些人是被伤害了的,如他的好朋友珊迪和朱莉的父亲,因为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用谎言来掩饰谎言,而桃乐丝这个人的存在就是一个最大的谎言。说出真相,不管后果如何都是明智的,在真实的世界中就应该做真实的自己,诚实地面对工作、朋友和爱的人。
影片是大团圆式的结尾,朱莉接受麦克,两个人并肩边走边聊……直到这里,全片的节奏才缓缓放慢,伴随着抒情的主题曲《it might be you》奏响浪漫的音符,让我们相信他们两人会最终走在一起并且走向美好的未来。
荧幕落下,观众的脸上一定还都挂着一丝微笑,而观众满意的微笑就是对电影成功的最好证明。电影中的麦克向我们证明了一个敬业的演员是无所不能表演的,麦克的扮演者达斯汀霍夫曼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优秀演员的魅力,并非帅气的外表而在于他的表演。
7/10。西德尼·波拉克的调子总不咸不淡,搞得创意先行。从剧情看和《金枝玉叶》惊人相似,同样是男女变装一夜成名的奇事来讽刺娱乐圈,再由此延生出性别错位和同性情结。可见本片影响力的确超群,对影视业性骚扰、小配角随便演死(因要薪太高)的批露现在也不过时。可惜作为闹剧有点缩手缩脚。
你知道这些化妆品和内衣多少钱吗?女人是怎样同时保持迷人又不饿死的?😒😒😒😒😒我想川普绝对不会质疑达斯汀霍夫曼的演技是被过誉的。(中国电影资料馆1厅胶片)
以前的编剧真的知道自己写的人物。开头文青的设定很不喜欢,结果,dh直接用实力打我脸。bm和他的戏都可爱死了。这种轻喜剧的喜剧细节好精致。结构正统一气呵成。这台词量信息量严密程度,我的天啊。给跪。做个80s的女人太难了。牛逼的女性关怀哎!!行业水平倒退吧就。
在女权运动方面片子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在两性关系、日间肥皂剧、戏剧和表演等方面同样深刻,它不只是一部喜剧爱情片,它展现的是一个时代某一类群体的群像。达斯汀·霍夫曼的方法派神演技仿佛梅丽尔·斯特里普附体,在台词或表演等某些微妙的细节上下足功夫。★★★★
片子贼好,但是以2022年的厌男症看出去,看到的是十分的悲哀。只有披上女皮的男儿郎才能为女性说出真相同时受到各个性别的追捧,像极了女权男的(….。只能以戏剧假定看,但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又很难完全服从假定。比如,一个男扮女装的男的和我睡一张大床…这事没法代入。看完木有爽到,只觉得如鲠在喉,因为我们都知道这问题解决不了。
Forget about all the other man-as-woman movies cause this one is the first.
经典变装。有一股浓浓的70、80初美国的感觉。又是那种变装戏,因为变得太好了,我甚至希望他就是她。这是我本年度看过的关系最复杂的戏了。a女喜欢b男。b男装成了b女。b男喜欢c女。c女以为b女是同志。c女爸爸喜欢b女。d男喜欢b女。d男以为b女和e男是情人。a女以为b男是同志。
立足于时代的浓郁气息和超越了时代的精神内核都那么打动人,剧作是教科书级别的,而霍夫曼的表演是史诗级别的。
神乎其神的达斯汀霍夫曼,我对他的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演什么是什么!随着剧情发展越来越纠结的人物关系真是太搞笑了,但其实里面的女性权利的意义还是很多的。歌也很好听
2001.9.22 cctv6 佳片有约“性别反串、折射人生”
8。达斯汀霍夫曼一个人的电影,不过除了霍夫曼这个点,其他各方面比起《热情似火》差距相当明显。
剧作范本。“我是个男人,我是个女演员。”反串,本来是为铺路,后来成为对演员身份的一种自我认同;沉迷于角色,做该做的事,这是演员的本份,于是又引出了女性解放的讨论。而这个过程中,又是对于主角和一众角色性格或者人生观的改造和修正。喜剧能有这样的立意,非常好。误会桥段设计好,表演更好。
【B】果然是剧作经典啊,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闹这么大,怎么收尾,结果居然还真收回来了,好几个点把我和同学笑到抽。兰姨当年居然这么软。
补标,北影节资料馆大银幕欣赏,男扮女装兼有同志平权,各种搞笑段子简直秀逗到笑傻,很难不让人想起后来罗宾.威廉姆斯的那部经典《窈窕奶爸》,不过这部82年的经典老片里,达斯汀.霍夫曼的演技完全值得一座小金人,他不是在演而是完全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这对演员来说并非牺牲自己的形体就可以做到,更需要强大的表演天赋才行。在我看来,一个有才华有野心的男演员起码应该在演艺生涯里扮演一次女人,毕竟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多元存在嘛~
说真的霍夫曼当年输给本金斯利的甘地实在有点可惜,而且就算如果当年报最佳女主角也不一定能赢得了斯特里普的苏菲的选择。不过不论如何霍夫曼在本片的演技也确实不用小金人来肯定。
珊蒂以为我是GAY,茱莉以为我是拉拉,茱莉他老爹向我求婚,男同事还试图强暴我。。。。。。编剧,你好强大
达斯汀霍夫曼演技真是太棒了,感觉这个电影就是根据judith butler的表演与性别理论拍的。 看到采访霍夫曼的片段, 霍夫曼因为串性别表演意识到自己以前对女性的不尊重还哭了, 虽然是喜剧,但内核是沉重的悲剧
CCTV6看过,刚买了碟重温一遍。霍夫曼演技神作,杰西卡·兰格美艳动人,比尔·莫瑞那时胡子还没有白……这部电影吐槽肥皂剧和女权运动真是到位。另外一点则是,《老友记》里的Joey一角很大程度上灵感来自于此,包括失业和做表演班老师(正如《曼哈顿》于Ross一角)
最大的局限性还是让一个男性来成为女权icon。Dorothy的坚定和独立都是男性身份带来的,他可以理所当然、习以为常地说出“你应该愤怒”,也可以去“扮演”那些温柔和体谅的特质。但Dorothy终究是一个假象,所以“她”作为女性去骂导演的不忠,作为男性的时候却依旧对sandy表现得像个混蛋。两个角色之间的割裂性没法抹除。而且作为性别喜剧来说有点太严肃了……
Michael日渐发现Julie的男朋友,电视剧导演Ron,并不是真心爱她,而他自己,也越来越喜欢Julie。Michael所塑造的角色引起了轰动,更让他烦恼的是,有越来越多的男人向他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