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转自网络资源:
传闻在圣彼得堡与伏尔加河畔的古城乌格里奇之间一个废弃核电厂的不远处,有座神秘的“幸福钟楼”。有谁如果成为它所“需要”的人,那么他(她)将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然,不会是所有的人。
盛夏,悍匪萨尼亚在一次惊心动魄的巷战后有了改变自己人生的念头,在交上落魄音乐家奥列格这个朋友后,他决定带上他的忘年交朋友尤里及其年迈的父亲,去寻找“幸福钟楼”。途中,一个遭受了感情挫折的少女阿莉莎搭上了他们的车。然而,通往“幸福”的路非但坎坷,而且尸骨遍布。在季节反差到隆冬的冰天雪地里,这5个人都相信自己是“幸福钟楼”所“需要”的人,“幸福钟楼”也一定会让他(她)拥有永远的幸福......
在特定的社会氛围,人类之所以会被蛊惑和魔怔,热血沸腾,是因为坚信不移。当然,其中可能有利益的驱使,纵然这利益有可能是水中月雾中花。当热潮退去,人类的冷酷的严冬便会来临。
俄罗斯电影《我也想要》(2012),雪光晃得迷眼。白茫茫的大地,上演着末日世界的魔幻现实。别以为只有小孩爱说“我也想要”,这帮大人也爱说“我也想要”。是的,他们结伙去圣彼得堡和乌格里奇镇附近一个荒凉之地,那儿有一个幸福钟楼,据说是通往天堂的入口,人到那就可得到无尽的幸福。
只是那块区域正遭受核辐射和冰雪暴,没人可安然渡到钟楼。尽管如此,这些言必称“我也要去寻找幸福”的,,冒着生命危险就坐着同一辆车上路了。
片尾,当匪徒看着一个前来寻找幸福的电影导演突然扑通倒地而亡时,他面无表情,因为下一刻就是他了。
这是拍摄过《畸零与色情》《吗啡》等电影的俄罗斯名导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最后遗作。他借这部惊世骇俗的现代寓言,仿佛在预言着自己的劫日,又仿佛在告知世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幸福,可幸福犹如陷阱总是张网等待着自投罗网的人。
或者说幸福对于常人来说只是活着的噱头,正如同他的电影习惯剑走偏锋而迷幻刺骨一样。
2014.5.29
语焉不详的电影。理解它的模板,卡夫卡,塔可夫斯基,罗伊安德森,《到灯塔去》甚至郭德纲的相声似乎都可以。不知道巴拉巴诺夫创作剧本时是什么状态,这像是一个诡异笑话的开头,你自己都能想到后面的笑点有几种可能性,却突然打断在这里。
看过几部之后就不会忘记,总使我亢奋感觉过瘾,黑得发光冷得畅快。和着小曲对话能似说唱,现实到非现实交流几无必要。谁不想要?但乱世死城,活尸死鬼。荒诞太够味了,说不通的是导演真就去了。字幕给力!
Я тоже хочу ,TBI BANIMAYESHI?
雪地裸奔
世上再也没有巴叔了吗……
巴拉巴诺夫后来拍电影越来越简单
这部巴拉班诺夫的遗作字幕我来做吧
雪地里裸奔可还行!!!俄罗斯大妞就是NB!
看了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六部片,已成导演铁粉,可惜去世太早。故事讲述一个道上的和音乐家去核辐射区寻找幸福,路上去把服刑的哥们带上了,服刑的哥们把他爸带上了。路过一个搭便车的姑娘,问姑娘去哪儿,姑娘说随便。问姑娘干嘛的,姑娘说:我是卖的。我可是大学毕业啊,妈的,可是我学的是哲学,哲学能找个屁工作啊,除了出来卖还能干嘛。服刑哥们递过酒瓶:喝酒吗。姑娘:我本来不喝酒的,但是不喝点酒,面对那些丑货我怎么和他们干得下去。
BAM 8/12/2013 4:00pm
真的是很巧,这几天就看了两部熊仔的字幕。这是巴拉巴诺夫的遗作,片末字幕叫人唏嘘。
“追寻”的主题,以设定的情节隐喻人类文明状态,旨在向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致敬。冷静如画的影像与精准的角色构造中所传达出来的“追寻幸福”,却令人不寒而栗,因为影片穿插了切尔诺贝利、军队等背景,要讲的是深沉的人性与社会结构中,幸福究竟在何处。相对而言,动作只是轻微的、次要的。
巴拉巴诺夫的最后作品,至今已将其主要作品差不多看完,这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导演。此片有其《棺材200》及《兄弟》的一贯风格,依旧的灰暗与冷酷,但此部却无他的其他电影中那种强烈的现实性,而带有虚幻与隐喻的色彩。对于幸福的追寻,最后却成一个极大的反讽。
鉴于有人提到了《潜行者》,扣去一星。仅有的两星一星给配乐,一星给海报上的那个场景。
《潜行者》续集。民谣歌手,冷血杀手,开起重机抢酒喝的老酒鬼,小朋克预言家,哲学系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妓女……几行人踏过横尸遍野,在一片被钟楼宇宙传送门所控制的冰雪区域,寻找自己的人生出路。奇里古怪的俄罗斯现代民谣配乐听着真舒服
比较奇怪的电影。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大雪堆里。
导演把自己咒死了?……遗作拍的还可以,配乐我喜欢(是柳拜的吧),但是但是,无论如何,几个人为了找”幸福“就结伴去了冰雪笼罩的核辐射地带的设定太摇摇欲坠了啊
冥冥之中的宿命啊!巴叔你真是一語成讖。你還記得參演過《兄弟》男主角小邦德諾夫、參演過《棺材200》的Алексей Полуян(魔警)以及參演過《鍋爐工》的Михаил Скрябин都像受到詛咒一樣死去。這次,巴叔你也不能倖免。話說這部片子也有對《潛行者》的後現代主義式注解。RIP.
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遗作。寓言色彩浓重的故事,但没有《吗啡》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