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音效绝对可以秒杀众多恐怖片千辛百苦浪费血浆或鬼怪营造出的惊悚气氛,尖锐拉长的提琴声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在播放这段诡异的片头音乐时,画面一直呈现扭曲状态:不同的人脸被拼接到一起,人的某一个部位被任意拉长缩短,仿佛冥冥中有某种强大的力量逼迫着人们做出改变,随之而来的才是片名。这充满焦虑感的音乐和画面混搭恰好迎合了本片的主题:重生,令人印象深刻。
全片画面始终呈现出一种现代社会的病态感:频率极高的面部特写既放大了情绪写照也增添了茫然感,失焦的画面就如失去意义的生命一样没有重心。人们梦游一般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像在思考着却始终找不到问题的答案。人们都需要脱胎换骨,却不是换成一副金胎银骨。
故事讲述了即将成为银行家的亚瑟某日受已故好友之邀“被迫”接受了某公司提供的重生服务,由公司提供手术保障客户身体整形和健康度,旧身份由其他尸体代替假死,而新身份一切都由公司按照客户意愿制作造假。亚瑟很快就厌倦了画家威尔逊的身份,他拒绝公司要求的必须拉其他客户进公司的要求,而公司的处罚则是毫不留情的......
这个公司的经营模式和我们现在的传销大体相同:先拉熟人进来,公司通过麻醉的手段使该客户犯下罪行并被录下来,使之必须花钱买公司的服务;而你买了这种服务之后,你就必须再拉其他熟人进来,由此保障你此时享受的好处可以维持。看似重生之路高端大气有科技,实则还是传销敛财仅限上流社会。尤其是负责给亚瑟洗脑讲解死亡条款的客户经理简直就是传销教材的典范:语速高且快,声音热情且会在重点处转移话题化解对方警戒心,不正面回答对方问题,不具体解释自己的话题。等发现亚瑟不愿意为他们发展下线时立马露出真实嘴脸,只不过他们比一般传销的恐吓殴打要狠,他们直接让你成为了下一个客户的替死鬼。
一次重生包括找替代尸体、制造意外、毁灭证据、全身整形内外手术、制造新身份、新身份有地位有钱有房什么都不缺,而这一切仅需3万美元。虽然我对六十年代的美国物价不甚了解,但是3万美金就可以重生一年也好便宜,简直就是富人界的双十一,且不提他们完全提供给你了可供发展的新身份。但看本片中亚瑟(即重生后的画家威尔逊)的表现也并非是个事业有成的人,那么就是说在“等待室”里的百无聊赖人们都是重生后并未赚足够的钱可以支撑自己一年一次的身体手术维持机能,也不能发展足够的下线帮助公司发展的人,即失败品。
这种“重生”科技必然是为道德伦理和自然规律所不容的:只有富人有机会接触重生,那么世界必然会向着物质世界滑坡堕落,重生因为局限性而被金钱牢牢捆绑,并没有享受到生活的意义反而活得更拘束;自然赋予生灵的一切美好都化作了向钱看的无趣。而从亚瑟因为不愿发展下线体味这种“无趣重生”结果被公司杀死作为下一个客户的替死鬼后可以看出,客户之外的人对于公司都不过是可以利用的物品。生命一方面被物化成为了交易中更为可靠的筹码,一方面被物化成了金钱的奴隶,即便脱胎换骨,也不过是行尸走肉。
公司展现了他们向富人提供“重生”机会时的保证,包括选尸、伪造凶案、制造学历身份等等步骤,如此神秘庞大且万能的组织背后必然有政府的力量撑腰,一股浓浓的政府阴谋论油然而生。当亚瑟通过新身份威尔逊举办酒会时,喝醉后大谈“前世”引发整个酒会崩溃,从而得出了所有人都是重生者的真相,即:整个生活、整个社会都有可能是骗局,一杯由金钱酿造的狂欢酒。醉了的人要么醉生梦死,要么干脆酒精中毒成为牺牲品。
片中唯一的一次狂欢就是酒节,吹奏着欢快音乐的人们一边享受甘醇的葡萄酒,一边将数不清的葡萄倒进一个大桶,十数个成人裸体跳进去踩碎葡萄纵情欢悦。重生之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年轻的激情和生命力,也可以享受到解放的欢愉和疯狂,在短暂的热情里忘记谎言和真相。想要靠着欺骗获取的,最终还是会为谎言所摒弃。从亚瑟“相敬如宾”的婚姻模式和激情迸发的爱情中也可以看出导演对承载着社会稳定这一重大使命的“婚姻”价值观也不敢苟同,只好凭借狂欢驱赶消极和空虚。
重生之路先是到了一家洗衣店,然后经过屠宰场,最后才能到达目的地。这看似神秘的组织其实对生命有着宗教般虔诚的亵渎态度:生命确行尸,浮华饰佛装。若为自由故,何须重生忙。穿着同样衣服在等待室想办法发展下线的富人们和穿着整齐工作服的工人并无两样,人们的独特被消融下集体主义和物质主义之下,连皮囊都是伪造,心灵亦可蒙蔽,徒堆在金钱脚下,尸叠如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人类近代史上有着不可比拟的地位,今天我们所享受的很多权力大都来源于那个时代,六十年代是自由的,同时也是禁锢的。正因为禁锢,所以人们向往自由,也正因为自由,所以一定程度上才会有更多的想象去冲破禁锢。在那个大环境中,很多人,很多作品都表现出来一种对于当时社会的反思以及社会属性下,人们所追求的信仰等等。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是这个例子。
《第二生命》是一部披着科幻片外衣的现实主义电影。该片主要讲了一个中年人过着苦闷的生活,他想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现实中的自己却非常的憋屈。工作已经将他挤压得没有一丝气力了,生活中却依旧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困境。中年人过得很疲惫,想要摆脱,却稍显无力。
某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熟人,但是令他感觉到恐惧的是,那个熟人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死了,而此时的中年人虽然不愿意相信,但最终还是按照电话的指引来到了约见的地方。到了目的地后他的噩梦开始了。
中年人莫名其妙地参与进来了一个重生计划,这里的人通过手术可以重新换一副面孔,然后拥有新的生活。中年人稀里糊涂地被重新改造了自己,尔后,虽然很不适应,但是这一副新的躯体带给中年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这是他之前没有享受过的。
不过好景不长,很快的,中年人就厌倦了这种自欺欺人的生活了。他不再对新生活,新人生感觉到惊喜,转而是一种厌倦,一种发自内心的厌倦。随后,中年人开始想要从现有的生活中退出去,他一点点的回避新生活,试图重新找到自己的痕迹,但是这个举动却引起了这个神秘组织的不满,他们粗暴地打断了中年人的意图,并最终将他抓了回去,中年人高兴了没多久,就匆忙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主打科幻的名头,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个不同的体验。本片虽然旨在换脸可以带来重生,且改变命运。但是这个概念的背后,却是当时社会环境中那些苦苦挣扎的中产阶层。
美国六十年代正值风云际会的时候,对内,有着信仰危机,对外,深陷越战的泥潭不能自拔。国内的中产阶层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的价值。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确实是可以带来一定的物质享受的,但是这种享受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与不安。
没有经过换脸手术的的中年人整天的生活非常无趣。公司中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然后做一个升职的梦,除此之外在家中却享受不到一丝丝的温暖。妻子早就已经跟他分开睡了,即使是想要温存,两个人也是会以无奈告终。这样的生活对于中年人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因为生活太过于无趣,因此,他才会对于那个神秘电话感兴趣。尔后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如果是一个正常人的话,一定会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好运,为什么自己会被选中重新安排生活。但是中年人没有过多的考虑就接受了这个手术。这才是本片带给大家的思考部分。
繁忙且无趣的生活迫使他对于任何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事情都有着无限的兴趣。换脸这对于他来说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新的机会。即使是脑子里存在着很多的疑虑,但是内心深处却是无比坦诚的。这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社会事实,当某一件事情被搁在一个正好需要他的人的手中的时候,普遍意义上的理智就会丧失。转而自己会进入到无意识阶段,当然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这里引申一下,传销的本质就是如此,当一个社会中的失败者站在你面前,他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然后一跃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个时候,传销这块披着肥肉的外衣的毒药适时地过来了。你猜他会不会上当,答案是百分百。为什么他会深信不疑,还不是因为传销带给他的正是处于低谷期,处于迷茫期的他苦苦追求的。
而一个正常人,是怎么都不会去对于一个虚幻的世界充满幻想的,但是当现实世界击溃了你之后,虚幻世界带给你的魔力无疑是巨大的,无法拒绝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他的好朋友给他打电话的原因了。人总是会贪婪,会有欲望,而本片所营造的世界,就是抓住人的这种欲望做文章。
一部上世界六十年代的电影,无意之间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性。中年危机与传销,或许本就是一个可以结合的话题。
……
你好,再见
高端传销,以逃离为原动力,梦想为目标,生命为代价。这个电影非常有意思,用传销的壳,包着哲学思辨的核。 五六十岁的银行家亚瑟,换了四十岁年轻身体,一个华丽的转身就变成了威尔逊,完成了身体、身份上的过渡,而实际上他的思想灵魂和记忆本质上并都没有改变,所以这第二次“完美生命”本质上是旧酒装新瓶,当他发现并反抗时,那些“旧酒新瓶”们对他怒目而视,因为他道破了天机,像小孩说皇帝的新装,揭破了他们互相用虚伪奉承构建起这虚假的“第二生命”,看似是“自由”选择,实际上是被“自由”选择。最后他要求真正自由的选择再一次新生命,神秘公司要求他拉个人头来,他拒绝了,神秘公司就以上帝之名将他送上了死刑手术台,尸体被拿来当作另外一个签下“第二生命”合同的人循环利用,由此形成一个闭环。这个神秘公司暗指什么我不知道,有可能就是指当时的美国政府。 最后很多人拿此片讽刺嬉皮士文化,个人不大赞同。嬉皮士文化自身带有的堕落,当然和那个时代有关,本质上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对理想的幻灭而导致对生活的迷茫,继而反抗地选择了对自由的放纵和堕落。这种自由放纵有其堕落的一面,是消极的,负面的,不值得倡导的。但是其用自由反抗的一面,却是值得深刻反思的,带有积极意义的,他们在这一面也创造了很多积极意义上的文化,如摇滚音乐。 有的人是把亚瑟代入进嬉皮士文化,认为他可以代表这种文化的典型,因为这正符合我上面所说的,对生活迷茫,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理想,渴望激情,渴望新的生命,于是开始反抗,重新拿起自由来,这几乎是那一代嬉皮士的共性。 不过别忘了亚瑟已经是个五六十岁的人了,是已经定型的人,已经有身份认同了。他中老年的迷茫不能代表迷茫的那一代年轻人,这一代年轻人才是嬉皮士摇滚主义的发起者——“跨掉的一代人”,他们是还没有定型的人,还没有找到身份认同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在为身份认同而迷茫的人。
情节很缓慢的电影,在最后20分钟揭示了主题:其实所谓第二次生命,所谓的重生,不过就是个幌子,其本质就是传销,你必须介绍新人(新有钱人)入伙(改变自己的人生),一旦证明你看出了本质,不合作,不介绍新人交钱改变人生,那么你就会被处理掉(当做另一新人的死的替身)。真该法制频道循环播放这部电影,让那些痴迷于传销的人都看看,反传销的最大利器。
天才的电影,需要第3次阅读的电影。战斗的电影。当然也是,政治的电影。
首先我得承认,当年弗兰克海默的名片,满洲候选人,而且也在百大电影名单当中,我就没太看得懂。和当时美国冷战的高峰有关,那种心里的屏障和被谋杀的恐惧感,在电影中呼之欲出。
弗兰克海默总是在颠覆人们的常识。
比如在第二生命当中,每个人都接受的美国式生活,好好工作,好好挣钱,最后出人头地,然后养老送终。在男主角与自己的夫人像老年人那样的接吻之后,他已经彻底幻灭了。
当时美国就流行说,有一种办法能够让你过另外一种生活,让你完全整容,就好像,日本同时期安部公房拍出的,假面的告白一样。
所以就有一个公司来运作它。特别是出现了男主人公或在第二生命当中在葡萄狂欢节当中的找到了年轻的自己,感觉到了青春的欲望,这是电影的华彩乐章。
但却挡不住最后的幻灭!什么第二生命,根本就没有希望。
电影的结构,摄影都极度值得推敲,制造出来的紧张的悬念就和满洲候选人一样。可以说是希区柯克+库布里克。
很多画面都参考了弗兰克海默最喜欢的玛格丽特的画作。
奇怪的重生故事,冷峻的摄影。酒神节那一段尺度很大,不过整体太独立太美式文艺,始终没有代入感
木匠推荐的,so。。人脸的特写与远景的同镜运用突出主人公与环境难以融合的疏离感,仰视镜头深掘出人物内心摇摇欲坠的脆弱感受,冰冷的器械和善变的人脸交相错映,转瞬即逝的狂欢和步步紧逼的运镜形成鲜明对比,用超现实主义的血肉筑起一个现实环境下日益丧失的存在感危机意识躯壳。我也不知道我说什么
#新好莱坞# 喜欢去年[逃出绝命镇]的小伙伴,千万不能错过此片。与种族无关,[第二生命] 描述了资本时代之下人类对于永生赤裸裸的渴望,Live TV Show出身的导演约翰·弗兰克海默赋予了影片别样的镜头意义,大胆地主观视角和别出心裁的镜头角度,将片中人类扭曲的欲念和反复的情感展现地淋漓尽致。
超我伴随着自我的消失永远是可望不可及的幻梦。美国人相信,或者说表面上相信“The Second Chance”,与此同时1960s的嬉皮士们似乎同样追求着极致的,去秩序化的享乐,而《第二生命》则以一种冷峻的方式,将他们想象中的希腊—马克思式乌托邦展现出来,并暗示着,如果我们真的实现了这些愿望,如果我们真的不再匮乏,事情将变得多么令人恐惧,它可以是一种道德寓言,也可以是一次拉康式的噩梦,我们究竟多么犬儒?又是谁在逼迫着我们享乐?黄宗霑采用的鱼眼镜头构造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它将Art Deco的线条感扭曲,“理想”生活的狰狞一面,及其幕后的循环工业体制。
准确来说是拿了一个惊悚片,或者说政治类型的惊悚片的壳子,讲了一个现代寓言,但这个故事本身指向不明确,就算是很创新性的,用很多单场戏再讨论一些现代性的话题,甚至是哲学思辨,可后期的故事走向更感觉像是纯粹的靠“惊吓”及视觉上的冲击感来强迫观众接受这个故事的荒诞,使得整个电影掉价了(类似于黑客帝国2)。摄影当然好,很多超脱现实的视角用的特别棒,专门设计的摄影器材拍出了很多充满先锋实验感的素材。剪辑则更像是为后期的电影人提供了一种分镜思路,快速剪辑上的短帧时间的平均分配。属于有瑕疵的中二科幻“神”作
震撼。或许我们可以选择重新过另一种生活,但又怎么知道新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呢?也许并没有更好地选择,上帝对每个人命运的安排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人总想体验超越自身的事物,在我们决定重新生活前,先明确内心的渴望吧。这部电影的摄影超赞,气氛越到后面越浓,最后一个画面碉堡了。
Frankenheimer在这里将人生目标这种终极命题用极端的思想实验进行了一遍。现代人经历了空虚的生活,但追求的却是更虚无缥缈的完美满足。只不过现实和幻想有差距,人生也不是能推倒重来的。片中大量极富想象力的镜头设置对于刻画主角亦真亦幻的体验很有帮助。
黄宗沾深焦和长焦摄影真棒这种主观镜头算是gopro的老祖宗了吧。对于六零年代美国人自身身份的符号和去符号化。用一种这样敌托邦的构架反射出来。可以看出很多之后的科幻片都有这里的影子。配乐做得很好。声音好像是dub的
8/10。开头摄影机深入五官内部拍摄,仿佛寻找着身体内的灵魂,人脸起伏多变随即又被拼接,正如主角沉溺在金钱和肉体狂欢所提供的梦幻与虚妄之中,只得陷入精神被支配、肉身被奴役的困境,并强迫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改造,成为等待室里拉拢熟人进组织的芸芸众生一份子。[幻体]诸多设定都一模一样源自本片!
获最佳黑白摄影提名的大师黄宗霑竟被人在最擅长的视觉领域抢了风头:扭曲面孔片头出自索尔巴斯!不过电影伊始男主是谁不知移情尚未建立就密集视觉轰炸表现焦虑消沉?很难不落下形式主义的诟病。演到后来也证明,所谓中年危机生命彷徨只是引子,影片真正要说的是:危机思变?稍安勿躁。右翼方案,很不靠谱!承载这一理念的关键人物就是与男主两次对谈的医院老叟。首度登场时的白色牛仔帽比较惹眼。道具在此释放重要信息:保守思维。果然稍后对白大谈矛盾自我为尊;可等男主感觉失望重回医院,老头却不再捍卫理想主张容忍错误,大吐苦水摊子铺开养人无数已没法回头只能唯利是图。换言之,以助人危机求变为初衷的革新机构本身沦为制造危机的源头。这里所隐含的意思:当初就不该变脸,银行高管不也挺好?……六十年代的弗兰克海默其实是体制内维稳人士。
构思出色的科幻,寻求认同的重生寓言,黄宗霑的摄影很有看头,扭曲迷幻如同梦境,在大银幕观看特别带感。还看到了很多后来电影的影子,包括达伦的《梦之安魂曲》和芬奇的《心理游戏》。
可能是新好莱坞电影破局前最先锋的尝试,黄宗霑的摄影,Saul Bass的片头设计,Jerry Goldsmith的配乐都令人惊叹。
右的思考,充满了对美国新左派运动席卷的焦虑,类比昆汀的《好莱坞往事》,无巧不成书电影又在1966年上映,推陈出新的后果是旧的去了新的没来,教堂坍塌成废墟,圣书焚烧作灰烬,贤人沦落到嬉皮,严肃聆听右的想法于左而言是有益的。黄宗霑的摄影过分优越,裸体葡萄酒会的画面冲击力太强了,《酒精计划》引以为傲的麦叔跳舞都自愧不如
弗兰肯海默这一片恐怖极了。这是对嬉皮年代的商业社会的猛击,同时也对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提出了知识分子的深深质疑:当青春和自由都成了商品,嬉皮精神也会成为消费社会的帮凶。这片欠缺的地方,在于后半段似乎少了些戏。意义的线索梳理得不清楚。不过男主人公的老婆说出:他早就死了。那句真是来劲。
弗兰肯海默60年代巅峰期的收官之作。惊世骇俗、极具实验性的科幻艺术片。论及身份认同,美国中年男子的心理危机 - 渴望自由、青春、情感及理想。黑白摄影极佳、梦幻般的镜头组合令人目不暇接。约翰.兰道夫和洛克.赫德森一前一后的对角色塑造刻画细腻。
11/17/2022 - 11/18/2022, @ The Criterion Channel. 摄影与Rock Hudson令人印象最深。两场party scene太长了。Atmosphere of menace. 挥之不去的迷惘。Identity陷入巨大的裂痕,无法找回亦无法抵达,在虚无中失丧。You’d have to carry yourself wherever you go, how unfortunate. 今天来看,仍然现代,恰好很当代。
感到可惜的片子,即使摄影有创意①片头特写的五官进行变形缩放,画面分屏的时候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②扭曲的房间以及使用广角镜头的变形面部特写很有意思③“酒神节”的狂欢派对,动感的镜头很好的传达出“醉”的状态,可惜的是黑白还是低对比度且无光影效果④叙事未能达到画面的水平,画面未推动叙事
超现实主义摄影教材。嬉皮精神被讽刺被售卖,这样的电影真不多见……惊悚又cult,不知道是不是曾给过《楚门的世界》灵感。
片头的配乐和画面布控到位,毅然惊悚,把我的鸡皮疙瘩全然绑架出来。看到半途才知cult,半接受,半拒绝的怪诞片。导演说这个影片在被观众接受过程中也经历了从failure到cult classic的过程。也算一种reborn吧。
随波逐流半生的人为什么总觉得只要人间蒸发就一切都会不一样呢。嘲counter culture还挺辣。主要是摄影剪辑飞得一塌糊涂,配合风琴轰鸣的主题配乐,奇爽。Wesley Addy演男管家很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