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笑容总比哭泣好
又是一部Denzel Washington的影片,乍看是部动作片,但看后却让人心情愉快。
这部电影有个很美的法语名字——Déjà Vu (直译似曾相识),一开始时,女主角的笑容就很美,很有感染力。当你遇见某个陌生人,你觉得你自己好像认识了对方一辈子;当你到达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却找到了熟悉的感觉;生命像是按照一个既定已知的道路前行,一切像是在某时某刻某地早就发生过,又会在某时某刻再次发生。这便是故事的缘起,多么美丽的缘起。
从头至尾都以为会是一个悲剧的,似乎看过的关于时空机器的电影里,最终结局都只有一个:历史不可改变。所以当看到最后的结局,愣了愣,不过却有惊喜在。尽管悲剧更能让人印象深刻,可还是固执的喜欢完满的结局。毕竟笑容总比哭泣好。
2 ) 时空线索
其实这篇影评上周就该写了,居然拖了这么长时间,我自己也要汗一下。
因为隔的时间太长,已经无法写具体的细节了,我打算写几个重要的地方。
一、分枝宇宙论
分枝宇宙论是这部电影世界观的核心。我不想自己费力来解释他了,所以打算抄一下阿西莫夫的《基地边缘》中的话。摘录中把和分枝宇宙论无关的部分去掉了。
“宇宙并不是唯一的。很多不同的宇宙可能同时存在,事实上应该是无限多个。在我们这个宇宙所发生的任何一个事件,其实都有可能不会发生,或者可能以不同的发式发生。在众多的可能性中,每个可能都会导致未来的一连串事件,因而每个未来都会多少有些不同。”
“在朦胧迷蒙的几率空间里面,其实还有许多其他实相存在,……。在我们的实相所发生的每一个行动与事件,都会形成许多新的分枝,但是宇宙每次发生分歧的时候,只会有一个分歧成为实相的延续。所以说,应该有数量众多的候选宇宙-也许有无限多个,从我们的实相中产生。但理论上它们全都是类似,……”
分枝宇宙论是一种科学理论吗?书中男主角说,“我相信,这是量子力学中一种很普遍的臆测”,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哲学。
不过象时空线索那样,回到过去,冲击原来的实相,选择新的分枝成为实相,这就是幻想了。
二、问题
按照分枝宇宙论,每个实相有着共同的起源,但是一旦分枝后就互不影响了。在分歧点之后,实相A中发生的事情,和实相B一点关系也没有。
在《时空线索》这部电影中,探员从本身所在的实相A回到过去,冲击了分歧点,选择了另一个分枝形成了实相B。实相B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应该不会对实相A造成影响。
所以,尽管他在实相B中救下了美女,阻止了爆炸,可是在实相A中,渡船还是爆炸了,美女也死了。这是正确的。
可问题是,为什么实相A中,出现了很多探员在实相B中的行动所留下的痕迹呢?例如美女家中的血迹,凶手小屋中的救护车。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电影是有巨大的漏洞的。
三、答案
我并不认为这里是隔漏洞。关于那个问题的答案,提示在于探员回到过去之前和实验员的对话。
实验员说,你真的决定要回去吗?
探员回答,也许我早就做了决定。
什么叫早就做了决定。就是说,在探员回答这句话之前,已经有一个探员做了一样的决定,回到了过去,即探员当时所在的实相A。
重复一遍,就是说,在实相A和实相B之外,还有实相Zero。实相Zero,实相A,和实相B都是很相似的宇宙。
实相Zero中的探员回到了过去,冲击分歧点,形成了实相A。他在实相A中留下了救护车和血迹一类的线索,但是很不幸,他没有成功的阻止凶手,所以渡轮爆炸,美女也死了,多半这个探员也殉职了。
实相A中的探员如同在实相Zero中的自己一样,回到过去,冲击分歧点,形成实相B。他在实相B中的行动和另一个自己在实相A中的行动很相似,毕竟环境一样,性格一样。只是他比较幸运的阻止了凶手。
如此说来,《时空线索》在处理时空问题上还是很严谨的,分枝宇宙论比《回到未来》、《隔世救未来》或者《哈利波特》中使用的单枝宇宙论要更合理一些。
不过在解决了这个巨大的矛盾后,《时空线索》依然有不合人情之处。比如开始要传一张纸片回去,都弄得那么严重,压成薄薄的一片,大家还吵了半天,到了要传一个人回去,流程倒是变得简单如B级电影了。
不过即使在排除了哲学或者世界观的讨论以及不合人情之处外,该片的节奏控制不错,亮点纷呈,依然是一部不错的娱乐片。
IMDB得分6.9(10146人投票),我打6分。
3 ) 最大卖点是一部名叫白雪公主的机器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差的仅仅是想象力。此片最大的卖点在于一部机器,它的名字叫白雪公主,利用七颗卫星和热感应成像技术,还原四天前城市的每个角落发生过的罪案,甚至可穿墙透视…全世界都知道就连“棱镜”也办不到对吧?但它看起来却很有说服力,这源于那些设想全都建立在已知已有的科技之上,只要想象力能够到达,其合理性实际已显而易见。
4 ) 时空线索――似曾相识的科学表述
不可否认,在任何领域中,一个不同寻常的观点的提出都会令人感到兴奋与惊奇,而这个观点的表述方式也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电影来说也是如此。各种形而上的观点的提出必将会引起观众们的思考,而直接造成这思考的表象即是一种电影的表达方式。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其实观点早已存在许久的,但表达方式上却极有突破感的影片,即《时空线索》。
原片名是法语,译成中文就是“似曾相识”的意思,其实这是一个普通人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感觉某人面熟或某个场景似曾来过,这所有的记忆都被理智的思维认为是无稽之谈,于是便留下了神秘主义的话柄。但此片却以一种准科学的方式解读了这种思维意识存在的原因,当然,在现在,我们只能认为这种解读是一种艺术上的创作,但事实上会不会如此呢,恐怕谁也不知道。
回到电影本身,卡林由于码头恐怖爆炸案而参与到破案之中,在调查局的内部,他发现了一台可以全景记录别人生活的仪器,只可惜这仪器的时间是定在现在时的四天半前,即看到的事情都是四天半以前发生的。于是在卡林的指导下,仪器开始针对一个名叫克莱尔的女人进行调查。
一件恐怖袭击案,此时由于这台仪器的出现变成了颇具人文色彩的偷窥影片。于是,影片开始从两条线索进行了。一条是案件的进展情况,另一条则是卡林的另类体验。但更重要的是,同样由于这台仪器的原因,出现了两个时空,即过去时与现代进行时。
在现代进行时中,克莱尔已经死去了,由于其死因并不是由于爆炸,所以她成了破案的关健,那台仪器也开始追寻着克莱尔在爆炸前所经历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却恰恰引起了卡林的一种似曾相识的体验。他认为自己能够阻止这个惨剧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已经存在于那个过去的时空里了。
这是一个很迷乱的故事线索,在现代时空中,卡林的痕迹布满在克莱尔的生活中,但卡林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什么时候曾经闯入过克莱尔的生活,于是他对这台仪器的性能实质产生了怀疑。一场关于这台仪器的解释便出现了。
这段对话很重要,所有的理论并不在于其真实性与科学性,而是用一种科学的口吻来建立起这个故事的基础,美国影片中诸如此类的情节很多,换句话说就是解释导演与编剧在创作这个故事中的兴趣点,当然可以披上某个外衣,然后将观众说晕了算。所以这段解释对于观众来说只要能够理解这台仪器的用途就行了。原来这是一台时空机,估且这样通俗的解释,但这台时空机只能回到过去的四天半以前,而且不能再进一步地倒动时空。
现代人对过去的窥视以一台仪器而完善了,于是我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两个问题,即现在时中对罪犯的缉捕还是在过去时中阻止犯罪行为。所有人都认为现代人是无法对过去进行改变的,但只有卡林决定做一次上帝。
这个决定显然不是卡林的意想天开,因为他在现代时中已经寻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首先是克莱尔家中的各种情况,自己的指纹还有受伤的棉布等等,这显然是过去对现代留下的痕迹。而另一方面,卡林利用一张纸条尝试了这种时空传递的功能,而且自己搭档的死可以说是来自于现代的原因。
这个情节很重要,现代人改变了过去,以致于现代时空里不得不接受这种改变所引起的后果。影片在这点上几乎直接反驳了那种历史不能篡改的理论,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将这种理论将继续升华,深入。
卡林终于决定回到过去,以拯救克莱尔还有那一船无辜的人们,当然,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阻止犯罪,要将罪犯绳之于法。但现在时中,罪犯已经落网了,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正如前面所说的,如果阻止了罪犯,那么现代时中的罪犯将不会成立的,这是一个疑问,但导演在编故事时显然将这个疑问用罪犯的死亡而一笔带过了。
于是,在卡林的拯救行动中,罪犯死了,克莱尔与全船的人都得救了,犯罪的事实没有实现。即过去终于改变了现代的结果。当然是朝着好的方向改变的。与搭档的死正好相反,现代对过去的改变是双向可能的,或者向好的方面或者向坏的方面,但事实上是一种无常规的可能性,即无法预测改变历史是否好或坏。
卡林在行动中丧命了,此时我们会发现新的卡林出现了,在他的记忆中是否存在着这个拯救的故事,没有人知道,但事实上,这个拯救行动却体显在了克莱尔的记忆中,克莱尔会认为这一切都是事实,而新的卡林会认为这一切都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已。影片到了结尾之处,也许是由于大团结的原因,卡林的出现变得很不合逻辑,尤其不合本片定义的逻辑。于是,便产生了回到过去的卡林是否真实这么一个疑问,还仅仅是克莱尔的某种记忆?
由于将来对过去的改变,所以影片在结尾处产生了混乱,所有事情都改变的情况下,卡林的复生是最没有道理的,仅仅是迎合了商业影片中贯式结局,却抛开了本片所固有的逻辑。于是我们不得不抛开所谓的时空机器再来观看此片。将来的卡林其实是并不存在的,他只是一种幻想或是一种记忆深处的神秘体验。影片的时空线索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过去与现代,变成了现代与将来。
许多影片都在探讨着过去现代与将来之间的关系,而此片中当罪犯在监狱里描述着他的理念的时候,上帝实际已经被无情地抛弃了,于是,那种所谓的似曾相识的记忆从神秘主义中被物理化了,但此片却在结尾处把这种探讨更加复杂化,从而难以达成自圆其说的状态。从这点上来说,这个故事虽然精彩,但却是一个不够完善的剧作。
影片编导们把自身绕进了这个时空线索的迷局中,但不可否认,影片最了不起的应该是那场追车的桥断,白天与黑夜,过去与现在,繁华与宁静,所有的一切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正是由于时空错乱而产生的非凡吸引力,几乎可以列为经典。这时候我们不难理解,四天半中的这个半天显然是极有作用的。
韩兮
2007-4-10于通州
5 ) 时空线索
《时空线索》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科幻电影,关于时间,关于物质,属于常见的科幻小说,看过很多观点类似的小说和电影。
就时间线来讲,很清晰,喜欢科幻的观众一定都看过《回到未来》系列,平行宇宙的观点被很多人承认,两者时间上的观点是一样的。但是关于物质,却有很大的矛盾,片中人物也讲道,是波的改变影响时空,但是像纸张和人这样的物质,如何才能像光波一样活动,或者说穿越时空?
有人说科幻的魅力不在于科学而在于幻想,很有道理,历史上有很多科幻作者变成了真正的预言家,因为有了幻想,我们才不断的追寻。
6 ) 《时空线索》:广义相对论的反恐解读
《时空线索》:广义相对论的反恐解读
□文/火神纪
穿了那扇窗。我可以窥见,
那夜,你独自在镜前抿着嘴笑的模样。
谁曾说:长吁气,一声吹灭。
——火神纪。题记。
回到过去。因为人们总会有这样的愿望,所以,这成了很多科幻电影所探讨的课题。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后悔的机会,纵然现有的科学技术似乎还不足以把这个机会变成现实,然而,在理论上来说,只要找到爱因斯坦的那个虫洞,只要找到足够大的能量和合适的力场,人类完全能够把这样的理论变成现实。
谁曾说过,科学理论里能够成立的一切,就已经是科幻电影里的现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无疑开创了一整个科幻电影的时代,就算在此之前也曾存在过类似《时间机器》的科幻小说,然而,广义相对论无疑是给了这种穿梭过去和未来提供了有效的科学理论。忽视霍金关于人就算回到过去也无法改变过去的物理定律,可发挥的想像也许就更多了。毕竟霍金自己也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无法改变过去,他只是说,物理定律一定会阻止外力的干涉来改变历史,可是因为他没有再更多地阐述,所以在科幻里这样的定律更多的时候总会被忽略。
广义相对论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想像力,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关于美好愿望的祈盼。在广义相对论所提供的这个平台上,科幻电影可以变得更美好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的。比如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在向我们的主人翁解说那台可以看到过去的机器的根本原理,基本上是对广义相对论的科普解读。不论他们用了多大的气力去解说卫星图像的合成,最根本的依旧还是广义相对论中时空扭曲的原理。
至于那场关于回到过去是否能够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争论,基本上用的是霍金的物理原则和我们本身的种种改写历史和追求完美的美好愿望。
这部电影成了一个很好玩的局面,肯定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该基础上的虫洞理论,然而却否认了霍金的物理原则。也许这可以被理解为美好愿望的胜利。毕竟,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真的已经找到了回到过去的路途,我们不希望面对一个就算已经知晓了的却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我们应该可以过得更好,也应该可以把生活变得更美好。
而如何穿过那个可以撕毁一切的虫洞的力场,这部电影三方两语地掩饰去了。霍金曾说,不管任何物质穿过这个力场都无法承受该力场所释放的能量而被撕得粉碎,或者将以一种无法预测的状态存在;然而,这并不重要。大面积地停电提供了足够的力量,重要的是,我们会找到方法穿越并且去做我们想做的一切。
这也许是这部电影的所有物理原则,当这样的物理原则应用到反恐怖袭击里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现在,让我们回到这部电影里来。
ATF探员道格参与了一起恐怖袭击的侦破工作,而该工作小组有着最先进的一台机器,可以看到四天前同一个时刻在某个区域里所发生所有事,因为无法倒退,所有的事情只能在屏幕里看一次,如何看到最必须去看而且不能被错漏的东西。在时间飞逝的屏幕前,工作小组求助于道格,因为道格有着最敏锐的刑侦触觉。
一路跟着一个已经死去的女子,因为道格说,这个女子的死为嫌疑犯提供了作案的工具,那辆悍马越野汽车,如何阻止这个女子死去,也许,也就能够阻止后面的恐怖袭击的发生。
爱情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寂寞的男人看着一个寂寞的女人日常生活里的所有一切,似乎没有任何不发生的理由。从阻止一个恐怖袭击的发生,到救助那个不曾见面的爱人。用一台穿越时空的机器,踏上一条正义和寻爱之路。
这部电影逼真的动作场面设计效果非常好。最出彩的是这部电影里在密士西比大桥上的飞车追逐。两个时空的重叠,在现在的这个时空里追逐另一个时空里的一辆汽车,那就必须躲开两个时空的汽车。或者说,只需要躲开这个时空里的汽车,然而人的本能反应会躲开所有的汽车,加上道格的汽车飞驰在一条逆向的车道上,于是追逐显得非常困难。一路追逐以及一路躲闪,不停翻车和急速变线,特效制作非常精美。时空的重叠,在这种特定情况下的设想也非常独特。
不论是那船邮船爆炸的广角镜头,还是一些小角度的特写,这部电影都拍得很美。打着科幻冒险电影的幌子,反恐主题贯穿着迷离的爱情,挽救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应该说,这部电影是非常主流的,不论是反恐,还是爱情。不显得过份沉重,快节奏和镜头切换和紧张的气氛,爱情成了最滋润的调剂。
这部电影总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蝴蝶效应》和《触不到的恋人》。或者说,《时空线索》被拍成了这两部电影的合成体。同样是穿越时空改变过去,《蝴蝶效应》的结局惨不忍睹,这部电影也许更接近《触不到的恋人》,只是这部电影被赋予了一个更深沉更主流的反恐主题。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处于另一个时空里的爱人,以及穿越了时空的恋爱。似曾相识,除了电影里似曾相识的人们,还有我们似曾相识的场景。当然这部电影也遵循着多重时空的科学幻想,于是这部电影就不会同霍金的物理原则相悖,那个时空里的道格死在这个时空里,然而历史因为道格的回归而被彻底改写了。克莱尔被道格拯救,恐怖袭击被道格阻止,然而道格却死于他的功道圆满之时。
克莱尔的希望被同个时空的另一个道格所燃起。多重时空的最重要的一个定律在电影的最后被勾勒出来,不同时空的同一个人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时空的发展上,于是,未来的道格回到现在,回到这个时空改变了他那个时空将发生的所有不幸的事情,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后他就随着沉没的汽车安息于大海的深处。现在的这个时空,道格和克莱尔将幸福地活下去。至少在电影的最后给了我们这样祈盼的基础。
这也许也是这部电影最好的一个结局。换一个角度来看,似曾相识,也许,这一切仅仅只是濒死的克莱尔对道格的臆幻。所以当她看到从远处走来的道格时,她会完全信任他以及会彻底毫无保留地爱上他。时空不会淆乱,一直向前。
可以说,在同类电影来说,这部电影也许并不是最新颖的,不论是反恐、穿越时空的爱情,还是改变过去的渴望。然而把所有的这一切合到了一起的时候,这部电影看起来依旧能给我一种新奇的感觉,或者说,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至少是很惊奇的。能把所有已经被之前的电影都已经讲述过的不那么新颖的素材变成一部全新的电影,可以说,也许最精妙的就是这部电影所选取的角度。素材不新,然而却有一个新的角度,用一种看似荒诞的科幻手法联接起来,我们从这边看过去,就会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了。
菜名:广义相对论的科幻解读。主料:反恐怖袭击。佐料:爱情和枪火。也许,我们可以安享这道繁华的视觉大餐,因为我们无须担忧吃着的时候会因为悲伤而梗噎。
2007-05-05;丁亥年甲辰月己亥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Déjà Vu》
■译名:《时空线索》
■导演:托尼·斯科特(Tony Scott)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詹姆斯·卡维泽(James Caviezel)、亚当·戈德堡(Adam Goldberg)
■类型:爱情、动作、惊悚、科幻、冒险
■片长:126分钟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博伟电影公司
■上映:2007年3月20日
略有新意的穿梭时空片
就是喜欢时空类电影,感觉很棒!
由于我智商太低,所以这片子暂时不能删,跟穆赫兰道一样,等着看第二遍
相当英雄主义的片子,虫洞作为技术基础,男主回到过去试图改变历史,最后竟也成功了,但问题是到底是将那条线擦掉重画,还是画了另外一条线呢?男主1号牺牲,男主2号出现,我觉得应该算是平行宇宙论的一个结尾。
这部片子到底是要告诉我们历史是可以改变的呢还是不能改变的啊?
出乎意料的精采和震撼
女主的爸爸送照片给华盛顿的细节比较可心。时间这个主题总是容易吸引人,不过结尾太敷衍了。
4天前后,不同地继续着,但还是发生过
所有跟时空有关的东西我都看不懂,我悲哀啊
一个穿越时空拯救生命的故事。剧情、节奏、音乐都很不错。详见:http://i.mtime.com/rockli/blog/5060464/
穿越剧科幻大片,我要回到过去,救我过去爱过的人。
比想象中的水准要高...只不过这片的时空穿梭有些逻辑混乱的感觉...而且风格不太统一...前半部感觉就是一办案片...后半部却变成蝴蝶效应那种的科幻爱情片了...剧作动力就从破案完全变成挽救了...
片子有快要融化的质感。很慢。象是回忆式的倒带。幸而。无论怎样改变。注定的缘分还是将他们连在一起。即使。没有回忆。说着不得不去的他。那坚定的眼神。很迷人。或者说。很蛊惑人心。不过。那样迷人的女子。我也无法不多看两眼。
情节漏洞不去深究,看起来还是很爽的,保持了好莱坞大片一贯的紧张刺激,配乐很不错~~
也太好看了吧!
细节的前后呼应不错;逻辑上无所谓自圆其说,不必深究;某些配角的表现实在太差,比较影响情绪。
追车戏太长
总觉得有点说不通。
太穿越了,本来觉得一堆解释不通的地方,看豆瓣上的评论又貌似有点道理,可是有这么复杂吗……
自作啊那个多情,连命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