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异教徒

    恐怖片英国1973

    主演:爱德华·伍德华德  克里斯托弗·李  黛安妮·赛琳托  布里特·艾克拉诺  英格丽德·皮特  林赛·肯普  拉塞尔·沃特斯  奥布里·莫里斯  Irene Sunters  Walter Carr  Ian Campbell  Leslie Blackater  Roy Boyd  Peter Brewis  Barbara Rafferty  Juliet Cadzow  Gerry Cowper  Ian Cutler  唐纳德·埃克尔斯  John Hallam  Tony Roper  约翰·夏普  John Young  S. Newton  

    导演:罗宾·哈迪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异教徒 剧照 NO.1异教徒 剧照 NO.2异教徒 剧照 NO.3异教徒 剧照 NO.4异教徒 剧照 NO.5异教徒 剧照 NO.6异教徒 剧照 NO.13异教徒 剧照 NO.14异教徒 剧照 NO.15异教徒 剧照 NO.16异教徒 剧照 NO.17异教徒 剧照 NO.18异教徒 剧照 NO.19异教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2-11 22:24

    详细剧情

      20世纪70年代,苏格兰警官豪伊( 爱德华·伍德华德 饰)收到一封信,信中称苏格兰西海岸的一个小岛——夏岛上的女孩罗恩·莫里森失踪已久,并向他求助破案。豪伊来到夏岛展开调查,发现岛上的氛围十分怪异。居民们先说不认识这个女孩,后又表示女孩已死。但豪伊没有找到女孩的尸体。失踪女孩的去向愈发不明。案件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豪伊又惊讶地发现岛上的居民是一群并不信仰耶稣基督的异教徒。夏岛勋爵(克里斯托弗·李 饰)更是似乎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声望。他们并不配合豪伊的调查。豪伊准备离开小岛时发现了小岛五月庆典中用活人来祭祀的传统,他准备一探究竟,然而他不知道危险正在向他靠近……

     长篇影评

     1 ) The Wicker Man vs. The VVitch: 隐藏在女巫和异教符号背后的Folk Horror中的真实恐惧形态 --- 异化、和对现代化的不确定性

    来自西高地的警官Howie来到与世隔绝的Summerisle岛,寻找一个失踪的女孩。然而,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震惊地发现这里的居民崇拜凯尔特异教;谜底是Howie被引诱到Summerisle作为祭品,最终,猎人成为猎物。作为一个来自文明的基督教社会的权威人物,警察Howie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保留着反基督教信仰的农村,退缩的环境。当一切都在对立的意识形态下运作时,豪伊熟悉的当代价值观受到了挑战,并很快意识到他 "不属于",从而受到了威胁。与《柳条人》(1973年)相联系,在《VVitch》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类似的设置和描绘恐惧的方法。一个新英格兰的民间故事》(2015)。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新英格兰,当农民威廉一家被驱逐出清教徒的种植园,被迫在新的与世隔绝的家园里安顿下来时,灾难将他们击倒在地;当他们在自己的罪孽中解脱时,他们的女儿托马斯琳被指控为所有邪恶的源头--女巫,使他们成为一个无法想象的邪恶的猎物。在试图探索和定义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疏离和悲剧性的结局,以及恐惧是如何在两部电影中被制造出来的时候,两位学者对民间恐怖类型的见解将有所帮助。约翰斯顿关于民间恐怖如何与我们当代的不确定性对话的观点,以及帕西奥雷克关于民间恐怖如何在大气中唤醒恐惧的剖析将是重点。此外,沃尔顿关于通过重视视听元素来解释电影情绪的作用的论文将有助于理解民间恐怖的恐惧。在他们的讨论基础上,罗宾-哈迪1973年的民间恐怖音乐片《柳条人》和罗伯特-埃格斯2015年的超自然恐怖片《VVitch》都利用了类似的方法:地点设置、自然的影响和视听语言的帮助来描绘或制作恐惧--一种对被疏远和成为 "他人 "的恐惧。具体来说,《柳条人》中的异教徒和《女巫》中的女巫并不是这种恐惧的真正来源,相反,他们是合理化的术语,作为对当代不确定性的回应。

    对于一部民间恐怖片来说,通过构建一个偏远的地点并融入自然的力量,可以唤醒两种被束缚的恐惧:离开文明的当代价值观所唤起的不确定性/未知性,以及紧随其后的成为一个被反对的 "外来者 "的疏离感。正如Paciorek所介绍的,构建民间恐怖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构建一个足够偏远的农村、田园的地点(14)。在这个地点,自然最好能发挥它的作用,帮助唤起与外星生命体和古代邪教有关的原始恐惧。对于建立的地点设置,"城市 "和 "偏远 "是 "心理地理学 "的概念,正如Paciorek所解释的,它代表了人物和观众对地理环境的心理体验(14)。在这个意义上,具体的地点并不那么重要,相反,当他们进入一个偏远的、已建成的环境时,所经历的情感差异是描绘一个可亲近的恐惧的关键。在《柳条客》中,来自西高地的豪伊首先乘坐水上飞机前往偏远的赫布里底岛Summerisle。影片以豪伊在教堂虔诚地唱歌的镜头引入,加强了离开熟悉的城市化社会的感觉(哈代)。Summerisle,这个虚构的偏远地区被设定为一个崇拜凯尔特人的祖先之神、特异的埋葬仪式、阳具主义和重生的社会。虽然两地之间的物理距离是有限的,但这些对立的信仰体系在心理上拉开了距离,并且在Howie第一次到达时,通过介绍性的极端特写镜头捕捉船上的太阳旗和鱼图腾,立即呈现出来。同样,在《VVitch》中,由于宗教原则的不同,农民威廉的家人被驱逐出由教会控制的清教徒种植园。由于与社会分离,他们被迫在森林边上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宅院里重新定居。警察豪伊和威廉的家人都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更偏远的环境,他们之前与城市的联系都挂在对自己宗教信仰的奉献上。此外,大自然作为罪魁祸首出现,通过披露其先前的驯服性,将他们的不确定性催化成无力的合理化,变成一种神圣的不羁。在Summerisle,举行五月节庆祝活动是为了安抚神灵,以获得丰收,但代价是人的牺牲。威廉的农场一片荒芜,只长出了不好的庄稼,全家人在身体上饱受饥饿之苦,在感情上被禁忌的森林和里面不祥的女巫所困扰。直到这时,错位和原始恐惧带来的不安情绪的混合,然后进一步引发了恐惧的连锁反应--对孤立和疏离的恐惧。任何地方,无论多么偏远,只要有社区,就会有社会角色。约翰斯顿认为,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无法在一个团结的社区中确定一个位置,那么一个孤立的农村社区的想象中的吸引力就会瓦解,被异化所取代(4)。警察Howie被Summerisle的居民归类为 "局外人",他的基督教信仰使他在这里的唯一角色是一个奉献者。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小社区,因此,托马斯因作为家中唯一的年轻成年女性,承受着来自清教的父权和重男轻女的压力,并被一个'女巫'的称号压迫。因此,"异教 "和 "巫术 "只是处于与城市当代信仰和价值观的二元对立;它们与邪恶的联系可能是部分真实的,但被大多数人对异化和未知的恐惧所妖魔化。

    除了设定,为了有效地将这些恐惧传达给观众,一部民间恐怖片需要视听语言的帮助,尤其是配乐和音效,以帮助传达在指定环境中感受到的恐惧。至于《筚路蓝缕》,作为一部音乐剧,它的民俗歌曲具有叙事功能,并产生了虚假的真实性(Scovell)。抛弃了老式的沉闷的鳕鱼民谣管弦乐,哈代选择了具有丰富抒情内容的充实的民谣,以便在听觉上更好地传达夏日岛的社区(Scovell)。例如,《柳树之歌》起到了暗示的作用,揭示了岛民的结网陷阱和被诱惑的主人公豪伊的注定命运。它还通过其仪式性的诱人的歌词含义,分享了夏日岛的性爱拥抱的信仰体系。"我是不是很年轻和漂亮?请过来说,你好吗?"(乔万尼)。五月柱之歌和压轴仪式之歌通过重构凯尔特异教仪式积极吸引观众,通过真实的现场音乐唤起他们与豪伊的共同恐惧。与《柳条人》相对简约的风格相比,《VVitch》致力于产生一种大气的、感官上的电影情绪,以潜入观众心中。没有一个具体的邪恶形状,"邪恶有多种形式"(Eggers),主要通过声音元素。沃尔顿详细讨论了 "声波不和谐"(7)对感知的影响有多大。当一家人来到森林边缘,向他们的主人祈祷时,埃格斯的镜头从人物身上移开,然后放大到森林上,伴随着逐渐高亢的女性管弦乐的哀鸣。在这里,自然界所呈现的未知力量被放大,预示着自然环境的精神影响不安将在以后对这个家庭产生影响。埃格斯还将暴力图像涂黑,使其不那么显眼,故意迫使观众关注音频和不和谐的乐谱。假设女巫进行仪式的那段情节主要是听到而不是看到:肉体对木块的敲击声、呼啸的风声和有节奏的乐谱,共同交织成一个模糊的、可怕的剪影,"无法用身体来把握"(沃尔顿)。因此,人们不能大胆地断言《女巫》中存在女巫,这种不确定性随后会积累成修辞上的疑虑,后来导致观众质疑女巫是否是恐惧和邪恶的真正来源。因此,配乐和声音效果有助于描绘恐惧,最重要的是,将这种体验式的恐惧传达给观众,唤起他们与民间恐怖片中的相反信仰的第一手对抗。

    总之,正如Adam Scovell所介绍的,在句法上,包括 "遥远的景观设置"、"自然 "和 "隔离 "在内的连锁元素将成功地描绘出像《柳条人》和《女巫》这样的民间恐怖片中的恐惧;在配乐和声音元素的帮助下,这些恐惧将以一种沉浸式体验传达给观众。最重要的是,这种对民间恐怖恐惧的个人遭遇将引发修辞学上的好奇心,以探索像 "异教 "和 "巫术 "这样对立的邪恶表现是否真的是邪恶的原点;因此,进一步达成一种理解,即这种恐惧源于当代的不确定性,在面对对立的古老、宗教、社区中心的生活方式时,对异化的深刻拒绝。这些认识为观众提供了修正的空间,即像女巫这样的小群体是否被事实所代表,还是仅仅基于大众的理解。

     2 ) 参考书《金枝》

    这种巫术行为确实存在,电影表现的非常准确,包括需要使用陌生人献祭的方式(新版电影好像不是这样的)。
      
      可以读一下《金枝》,作者:(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 译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05742/
      
      《金枝》,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古老习俗极其有关信仰、观念的科学巨著,是闻名遐迩的学术必读著作,由于该书搜集了丰富的人类学资料,被称为人类学的百科全书。
      
      该书第六十二章至第六十四章《欧洲的篝火节》、《篝火节的含义》、《在篝火节焚烧活人》中介绍了此种仪式的起源、含义、过程。

     3 ) 让人期待啊

    好片。

    首先是风景。
    片头的航拍把苏格兰高地海岛景色展示的绝美无遗。

    然后是悬念设计。
    很经典。
    捕鼠人最终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圈套,自己才是被捕的目标。

    再然后就是价值观冲突。
    在本片,也就是所谓的信仰冲突。
    我一直很厌恶那些信神就标傍自己有信仰的人,尤其是它们随之表现的高贵冷艳优越感十足。
    根本就是没知识好吧?
    知道无信仰也是信仰吗?
    知道信仰科学更智慧吗?知道信仰道德更高尚吗?
    这些信神的二逼是不会理会这些的。
    片中的警察也是如此。
    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高贵冷艳俯瞰着这些异教徒,一直到认识到被BBQ是一定一定的时,才放弃攻击异端,企图用科学观点挽救自己:丰收是天气、土壤决定的,烧死我没用,我和这狗娘养的欠收没一毛关系!!
    可惜啊,要烧死他的人也是一群信神的二逼,无视科学的。。

    话说妓毒徒当年的传播也是很血腥的。
    苏格兰是凯尔特人聚居地,当地人最早的信仰是萨满,萨满也就是智者的意思。一般是女性,既有母亲,也有妻子,她们是医生、是分配食物的人、是决定几时播种的人。。
    妓毒徒把她们视为邪恶,因为她们不信妓毒徒的神啊。。。
    那些年,凯尔特的智者被审判为邪恶女巫,处理方式是一律烧死,并要被所有亲人围观。。

    今天,凯尔特人的信仰已被抹杀,但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做为后裔,对妓毒徒的仇恨已经转移成与英格兰人的分离运动。。

    更有趣的是,大阴帝国现在推崇的是多元化。
    沐屎淋一千年来第一次有了机会,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这个国家,以定居者的身份出现,并能问鼎政权。

    呵呵,真让人期待啊。。


     4 ) 异教徒

    我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在老家 半夜睡不着偷偷打开电视 看到了尼古拉斯凯奇演的 另一美版翻拍的《异教徒》(柳条人) 当时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宗教悬疑献祭电影 只看得神魂颠倒 不知到什么无法形容的诡异感觉 从心头涌起 从此我就日渐迷上了看这种 奇奇怪怪的宗教电影 而在我看来 所有的宗教 本质都是邪教电影 即反科学非理性的 表现人类某种极性(极端性)的电影 如今久仰大名下 终于得以看了英国原版 虽然因为小时就看过美版 印象极为深刻 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 但这部老电影依然充满着无与伦比的表现力 宗教电影有无数种解读 尤其还是这种标准的不知道什么宗教 但绝对是反基督的异端异教邪教电影 去解读更是千奇百怪 众口莫一 而我时间所限 (有点困) 此次仅尝试从两个角度理解这部电影 其实有无数个角度 (1) 基督教徒的被迫害妄想症 欧洲人(大英帝国的基督徒)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 凭借先进的科技军事 通过武力几乎征服了全世界 而在他们(英国)征服全世界之前 他们自己不列颠 已经先后被维京人、罗马人 以及后来的基督教 给征服过了 而其中尤其以基督教的对其的征服最为彻底 这是一种完完全全 从心灵到肉体全方位的征服 而他们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时候 遇到的困难倒不是特别大 但却对于非基督教文明的其他所有文明 始终是得到了你的人 却无法得到你的心 始终没有完成欧洲基督教 对世界其他各地区文明民族本土信仰的征服 然后随着思想解放,科技革命以及他们自己信仰危机 导致他们自己的基督教信仰 随科学技术人文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分崩离析日渐式微逐步走向解体 而他们在征服全世界的时候 还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噬 而这个电影表现的就是 作为征服者和统治者的基督徒 始终面临自己被信仰被颠覆 自身文明被消灭 被破坏妄想症 (在片中是表现为作为主角的警察、法律执行者、世界统治者和行使正义侦探的角色,本着解救失踪小女孩(传播正信)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却是踏入了自己为自己铺设的陷阱被献祭,乃至自身信仰被毁灭的故事) 基督徒们 对其他的非基督其他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究竟是多么害怕和恐惧啊 其透露了基督教徒们 日渐腐败的宗教文化 江河日下的精神世界 以及其内心真正信仰力量的单薄 以及文化的不再自信 (2) 只有宗教才能干掉宗教 一个宗教 最害怕的 最仇恨的 最恐惧的 往往不是科学 也不是无神论 而是另一种宗教 就像一个骗子强盗 他最害怕往往是另外一个骗子强盗 因为同行是冤家 而且同行对彼此知根知底 在片中颠覆毁灭掉 最纯真最正信乃至是纯粹的基督教徒 (这警察一身正义,没有缺点,公正,博爱,无私,禁欲,纯洁,无私一大把年纪还是处男,而且带着基督完全自信的文明和先进,直接就是耶稣的化身了,然后就被毁灭了,从肉体和精神最后都被毁灭了) 原因无他 人家不相信你这一套 人家有别的相信的东西 人家有自己的宗教 仅此而已 而你对此无可奈何 你无法用你自己相信的不靠谱的东西 去说服别人相信的东西使不靠谱的 到最后男主 为了活命 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已经开始从一口一个基督 到讲起了科学、大自然和环境 说他们没收成祭祀了我 也没用 要相信科学啊 朋友们 可人家不 人家说我就要你这种 又纯真又虔诚又无辜的基督徒 我们的太阳神就是要献祭这个! 不献祭你这个上帝之子 当代耶稣 还不行嘞! 于是主角 这个当代耶稣 没做任何的恶 没犯任何的罪 然后——卒 因为人家宗教 要的就是你这种无辜 而且人家还非要你相信别的宗教不行 你觉得人家 不是正新 没有道德野蛮落后 是异教徒 可人家看起来 你这个从别的大陆莫名其妙 闯到我们岛上的外来者 才是地地道道的异教徒 而且我们 和我们的神 要的就是你这个异教徒 你就是最好的祭品 最终 一种宗教干掉了另外一个宗教 现实世界也是如此 至今 世界上 相互仇杀相互屠戮 冲突最厉害的 并不是无信仰的无神论者们之间 也不是有信仰的宗教徒和无信仰的无神论者之间 而是正新虔诚的各个宗教彼此 互相斗争 即不同宗教与宗教的冲突 这才是都是严重 历史上是如此 现实如此 回来怕依旧如此 同行果然是冤家 我想最大的可能 大概是上帝本身发明了宗教 来通过宗教来灭世 完成天启和世界末日的约定 毕竟人类的罪恶过重 而宗教又是集其大成 于是以毒攻毒 让宗教徒们互相杀戮吧 毕竟干掉宗教的还得是另一种宗教 科学道理常识逻辑理性 是跟他们说不通的 以上 是我作为一个东方的异教徒(怀疑论者) 暂时对《异教徒》这个电影 所做的两个理解 仅此 ——《异教徒》 蓝嘴角 2022 7 31 3:43 一个异教徒看完异教徒后

     5 ) ··

    当一个群体长期生活杂一个封闭地区时,他们就会自发地形成某种共同的信仰,这种信仰的力量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以无视大众社会对人的约束,包括道德的,伦理的和法律的约束,从而演变成一种在我们看来很恐怖,很诡异的力量。《异教徒》中生动地展现了这样的事实。

     6 ) 电影《异教徒》中的巫术与宗教

    作为“邪典”恐怖电影中的经典之作,1973年版的《异教徒》将前基督教时代流行于苏格兰高地的篝火节仪式以一种诡异但却又玄妙隐晦的方式“嫁接”到一个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

    20世纪70年代,一位信奉基督教的警官收到了一封信,寻求他来到苏格兰西海岸的一个小岛——夏岛,调查一位失踪已久的女孩。警官来到夏岛展开调查,却发现岛上的氛围十分怪异。随着调查的深入,警官继而又发现岛上的居民是一群并不信仰基督的异教徒,并在“五月庆典”中存在活人祭祀的传统。而在电影 最后,警官被作为“祭品”焚烧于柳条人中。

    作为艺术创作的电影,它的文本构成看似是站在基督教的角度去阐释异教的原始与荒诞,呈现出信仰体系上难以自洽,毫无底蕴的异教体系。但如果以人类学的方法去分析电影中的巫术行为,它确实并非无迹可寻。通过人类学的研究角度,我们可以大致地去了解潜藏在电影背后的宗教与巫术的起源、含义和过程。

    1、 信仰与生死观

    自然神崇拜是“夏岛”的主要崇拜对象。“夏岛”的旗帜上印有带着面孔的黄色太阳,既“全能的太阳神”。而在作物欠收,需要活人祭祀时,“夏岛”领主口中所献予的对象是太阳神和果园之神。生殖崇拜在“夏岛”颇为常见,夜里,警官在道路上行走,看到青年男女们在草丛上群交。学校里的儿童会载歌载舞地演唱有关生殖崇拜的歌曲。在灵魂的归宿方面,它不同于基督教的死后复生,而是转世再生,生命一旦结束,灵魂就会回到树木、空气、火、水、动物当中,以另一种生命形式再现。

    (1) 、太阳神与果园之神

    神起源于万物有灵论,原始人将生命看做是有身体和灵魂的。他们在观察生物的两种现象后,构成了一种和身体不同的东西的概念,就是灵魂的观念。通过睡眠,出神,疾病及死亡的现象,原始人以为身体或多或少是被某种力量所抛弃,只剩下孤单的躯体。做梦与幻想的现象好像是这无形的力量——灵魂进入了某种独立存在的境地。

    而在原始人的思想中,他们又将自我的存在作为一切其他存在的标准,既他们将个人的结论推及到其他事物的性质中。由此,当时的人便以为其他任何事物包括自然的各种物质也是同样包含着身体与灵魂两部分。

    万物有灵并不是将所有的万物都作为崇拜的对象,原始人崇拜神明是有所选择的,尽管他们信仰旧时的诸神,但在作物歉收时,出于功利性的考虑,他们选择了太阳作为其崇拜的对象。“夏岛”对于太阳神的崇拜往往是基于对农业神的崇拜,原始人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天”与农作物生产的内在关系,雷电风雨,尤其是太阳会对农作物的丰歉产生极大影响。日照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影响到作物的收成。作物的生长并不在于人而是在于天,于是他们将万物有灵论移植到天上,产生了对天体神的崇拜,尤其是对给予作物以温暖的太阳的崇拜。

    照此观念,对于植物之神的崇拜也应该分化出相对应的“苹果之神”、“香蕉之神”,然而在“夏岛”,在它们之上有一个更为强大的统摄一切的果园之神。也就是说,在传统的泛神论之上,已产生了多神论。人们不再将每株植物看作有意识的生命体,而是将其看作无生命无行动能力的物体。在它们之上,有一种可以在植物间自由来去,支配或占有植物,将其作为寄居之所的超自然生命,这超自然生命已经不再依托于植物,而是掌控、统辖着植物本身,他已不再是植物之神而是果园之神。

    (2) 、生殖崇拜与树

    在“夏岛”的学校中有这样一幕,一颗被砍掉枝叶的树干,男孩踩着树突爬到顶端,将枝叶结成的草环放在它的顶部。其他人腰系着红色或者白色的绸带,绸带另一头连接到树顶,他们围着树转圈。伴以布祖基琴、小提琴、哨笛和肘风笛的乐曲,老师哼唱民谣:那个树上有个树干,枝干上有个树枝,树枝上有个巢,巢里面有个蛋,蛋里面有个鸟,鸟上面有块板,那块板就是一张床。床上面是女孩,女孩上面是男人,男人上面是席子,席子上面是孩子,孩子上面是男人,男人上面是墓地,坟墓上面长棵树。

    被褪去枝叶的树突被认为是繁衍的象征,男孩们以手触碰它,以希求获得强大的生殖能力。这其中应用到了交感巫术的使用方法,巫术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联想式的抽象原理,将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以某种共通性联系到一起,通过影响此物来影响到彼物。而根据“相似”和“接触”,交感巫术又可以被区分为顺势巫术(相似律)和接触巫术(接触律)。顺势巫术是将彼此相似的东西看成一个东西;接触巫术指将彼此相互接触过的东西看成为总是保持接触的。

    依照相似律的巫术原理,褪去枝叶的树突作为形似阴茎的事物,被赋予繁衍、生殖的含义。男孩脚踩树突将草环置于树顶亦是模拟一种交合的场景,小孩借此通过树来获得生殖的能力。树本身也被作为一种生命的根基,由树繁衍到人,树、鸟与人的隐喻暗含着灵魂的循环往复,树孕育鸟,鸟化为人,人死后又为树提供生长的养料,树既是起始也是终结。

    生殖崇拜的另一个体现则是“五月庆典”之前,男女间在室外的群交。关于群交的原因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们把植物的能力拟人化为男性、女性,两性关系对于植物具有感应影响,按照顺势或模拟的巫术原则,于野外草地上的男女,就如同野外的植物,两性的相互交合,获得生殖的能力,同时作用于庆典中,以促使花草树木的成长。

    (3) 、灵魂的归宿

    在老师所哼唱的民谣中,除了生殖概念以外,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生命的循环往复。先前所提到的万物有灵论,既自然万物都拥有灵魂,灵魂能够与人相通,所以人死后的灵魂是在世间万物间循环的。

    古代凯尔特人所信奉的德鲁伊教认为死者的灵魂不会降临到阴阳交界处的寂寞土地,也不会降到地下深处的黑暗国度,相反,同一气息会在另一个不同的地点仍然控制这个躯体。“另一个不同的地点”恰好与“寂寞土地”和“黑暗国度”相反,来世是一个比今生更美好的世界。

    在爱尔兰文学中,“来世”往往被描写成明亮美丽的地方,位于一个奇异的岛屿:“那里的人们身穿华美衣服,个个容貌俊美,用金质高脚杯呷酒,并有美妙音 乐为他们演奏。”可见,德鲁伊教的来世观表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二是与今世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样的来世观念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观和生死观,对生前事物不必强求完成,盛行及时行乐的风气,对于生命的结束也不必报以悲观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老师并不为“失踪女孩”的“死”感到惊讶或悲伤。灵魂不灭意味着躯体只是灵魂的外壳,肉体一旦死去,便不再有任何价值。灵魂归于自然之中,寻找另一个躯壳,以求在来世过上新的生活。

    至于这种观念是如何形成的,老师曾有如此的说辞:“孩子们更容易想象转世再生而不是死后复活,腐烂的尸体是孩子们想象力的巨大障碍。”与其说“夏岛”信仰的形成是对德鲁伊传统的复归,不如说它是在“夏岛”匮乏的物产资源面前不得已做出的妥协。生产资源的匮乏使他们不得已求助于自然,通过巫术仪式来求得自然神的馈赠。面对死亡的无奈使他们寻求出另一条生命延续和灵魂的永恒的道路。

    可见,全能全知神观念的产生,往往是需要一个物质积累的过程,当城镇集群开始形成,物产趋于饱和时,人对自然神的信仰就会慢慢转移到全知全能神,而一旦物资匮乏,人感到自身的存在受到威胁,自然神的复归也就会开始出现了。

    2、 五月庆典

    影片中重要的祭祀仪式“五月庆典”,有着一整套完整繁复的运行机制。这套运行机制的背后,是大量人类学背景的积淀,主创人员将欧洲民间的篝火节传统移植到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社会,更增添了仪式本身的诡异和神秘性,凸显出了异教本身与基督教的对立。

    (1) 、作为篝火节

    根据电影故事发生的地点(苏格兰西海岸的小岛)和时间(五月),我们可以推断出“五月庆典”可能属于苏格兰中部高地的“贝尔坦篝火”。在《金枝》中,有对贝尔坦节的介绍:德鲁伊教的最大节日是贝尔坦节,即五朔节,高地的某些地方最近还用着特殊的仪式纪念这个节日……,像德鲁伊教徒的其他公开宗教活动一样,贝尔坦节似乎是在小山上或高地举行。”对自然本体的崇拜,使得他们对仪式的场所也格外看重,他们的仪式场所多在露天,或天然形成,或利用自然之物简单建造。如果没有天然的神殿,他们往往会利用一些人造结构,如木林、石林(即巨石阵)等。

    在电影中则有这样一幕,在巨石阵的中心有一堆木柴,一群赤身裸体的女子围绕着祭司,祭祀通过红色的某种植物点燃柴火,女子们开始围绕着柴火边唱边跳,然后依次越过篝火。

    德鲁伊教将贝尔坦节燃起的篝火称为“幸运之火”或“两堆篝火”,而在不同的地方篝火与越过篝火的象征含义也往往是不同的。在德鲁伊教传统中,人们认为在火上跳三遍或早两堆篝火之间跑三遍,就可以预防疾病,同时也可以保护田地不受魔法的侵害,促使田地有好的收成。在瑞典靠近中部和南部地区,人们通过观察火苗向北还是向南来确定春天到来的早晚。在波西米亚,在火苗上跳过的仪式被称为“烧巫婆”,人们以这种形式来驱赶妖巫,间接性地把巫婆本人烧掉。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认为温暖的篝火可以促进生殖,在篝火上跳过三次的女孩会成为有很多孩子的母亲。电影中称这种越过篝火的仪式为“无性繁殖”: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新生,她们为火焰舞蹈,希望农神保佑植物结出果实。

    作为篝火节的“五月庆典”,在日期上正好切合于太阳运行至最高点的夏至,有种说法认为在此时期的篝火仪式也就成为了模拟太阳的巫术仪式。篝火如同太阳为动植物提供温暖,促使庄稼生长,消灭病虫害。在仪式中,篝火也成为了进行仪式的人与太阳进行交接的平台,在仪式中献上的贡品也更方便的得到太阳神的认可。

    (2) 、焚烧仪式之前的准备活动

    除了越过篝火,篝火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焚烧作为“偶像”的活人。在节日的篝火中焚烧偶像,这些被焚烧的对象往往被作为巫婆或男巫的代表,烧毁了偶像也就代表着烧毁了巫觋本人。

    警官“被”作为“偶像”,是有一个被误导的过程,随着调查的展开,他认为失踪的女孩会被作为焚烧的对象,在解救女孩的过程中渐渐落入圈套。在电影中,对焚烧仪式之前的准备活动有个详尽的描写,这个准备活动本身也是一个“误导”的陷阱,警官成为“偶像”的过程并不是出于被迫,而是符合当地的某种仪式要求。

    警官在当地的图书馆阅读到这样的记述:五月的庆典——原始人终生依靠收成,他在春天的仪式是为了确保丰产的秋季,这种祈求丰收的遗俗在全欧洲都能找到,例如在大不列颠,仍能看到五月时在偏僻村落所残存形式的舞蹈,他们的人物扮演有许多惊人的角色,人扮演马,或许是旋转木马,在队伍的前列小跑步冲向女孩子们。男扮女装,惊险的扰人者,由当地的领导人或牧师扮演。男扮傻瓜,潘趣木偶是最复杂的象征人物,庆典允许人们成为傻瓜或国王一整天。这些人物后面跟着六个持剑的人,在仪式的高潮,会将他们的剑连锁在一起,形成一个明显的太阳符号,然而在异教的时代,这些舞蹈不是单纯诗意般的跳舞,他们狂热的仪式以献祭结束,舞蹈者很期盼赢得田园女神的保佑。收成好的时候,他们供奉农产品,并宰杀牲畜供奉,但在作物欠收的不好年头,祭品是活人。

    这里将潘趣木偶即傻瓜的形象与国王的形象合二为一,其中即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警官在误导下将扮演潘趣的人砸晕,自愿成为傻瓜或国王),也隐含着国王的死亡与嬗替。

    《潘趣先生》是一部传统的英国木偶剧,故事描述主人公潘趣生性残忍,因为看自己的孩子不顺眼,将自己还是婴儿的孩子扔出了窗外摔死,他的妻子朱迪十分生气,于是用木棍追打潘趣,不料被潘趣夺回木棍,被毒打之后也死了。接着潘奇又杀死了追捕他的警察,即使入狱被判绞刑后,刽子手也被他哄骗,他让刽子手为他演示如何绞刑,却趁机绞杀了刽子手。最后魔鬼前来缉拿,也遭他百般戏弄,棍打致死。

    “扮演”潘趣先生的戏谑意味体现在作为虔诚基督徒的警官被诱导成为了“生性残忍”的潘趣,而成为潘趣又被作为恶的象征处死。这其中构成了一个善恶的悖论,警官作为基督徒,他在夏岛这个地区成为了“异教徒”眼中的“异教徒”。

    另外,这里的潘趣先生还富有一层异地国王的含义,在古希腊与古罗马一直存在的异地国王的传统与传说。外来移民与旅行者与当地的公主结婚,继承王位(旅店老板的女儿为何色诱大陆来的警官也就说得通了),而这王位本生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王位的获取是要通过与他人殊死搏斗的竞争,以这种竞争的方式赢得的王位,它随时有被取代的风险。在早期社会的一定阶段,人们认为国王有超自然的能力,是神的化身,所以一旦发生欠收或其他类似的灾难他都要负一定责任,这里便是要处死国王。

    (3) 、焚烧仪式

    在影片的最后,警官被“失踪的女孩”引诱到海岸边的高地上,夏岛的首领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花朵已开,果实却在树枝上枯萎和死亡了,今年绝不能再发生了。我们诚挚地相信预防这种事的最好方法就是向我们的太阳神和田野女神,尽我们一切所能献上最好的祭品,动物也可以,不过他们的接受度有限。小孩子要好一些,但还远远不及一个正确类型的成年人……你,很独特地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人,一个以自由意志来到这里的男人,一个有国王般权力来到这里的男人,代表着法律,一个以处子之身来到这里的男人,一个像傻瓜一般来到这里的男人。”

    之后,警官被擦净身体,灌洗双手,施涂油礼,穿上白色的亚麻制外衣,与各类家畜一道被关入巨大的柳条人中。首领命人点燃柳条人脚边堆积的柴火,面向太阳起誓:“全能的太阳神,仁慈的果园之神,请接收我们的祭品,让我们的植物结出果实。”紧接着,音乐响起,夏岛的居民围成一圈,载歌载舞地看着大火吞灭柳条人。

    这种焚烧仪式在《金枝》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它是这样写的:僻处欧洲偏远、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的某个角落中一支凯尔特人,直至距今一百年前仍保留着远比西欧其他任何民族为多的古老的异教习俗……凯尔特人一直系统地遵行在篝火中奉献人牺的习俗。

    我们可以认为人牺可能确切的存在于古代凯尔特人的仪式中,在贝尔坦节,每五年一次的祭神大典上,由祭祀来杀祭,或用箭射死,或在木桩上钉死,亦或者他们将活人以及其他活着的动物放进木制或柳条编制的巨人中,引火点燃巨人。通常这些被祭祀的人都是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或者战争中的俘虏,在粮食歉收的年份,他们会以人牺来求得丰产,人牺越多,土地获得的增产就越大。

    在火中焚烧的巨大柳条人在德鲁伊教的传统中被作为是妖巫的象征,囚禁于柳条人中的人和家畜也同样具有了妖巫的特性。这些妖巫惯常以操纵病虫害或恶劣的天气破坏庄稼,将人和动物赋予妖巫的身份,处死这些人与动物便是处死妖巫,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粮食丰收。

     短评

    电影站在基督教的角度试图阐述异教,结果呈现出来的是个非常原始的玩意儿。科学家、无性繁殖、生殖崇拜、异教徒献祭……把这些与现代基督教冲突的因素杂糅在一起,形成的是一个在信仰体系上难以自洽的、毫无底蕴和吸引力的所谓异教。既没有对基督教的反思,也缺乏对异教的认识,只能当个惊悚片来看了。

    3分钟前
  • iuoi
  • 还行
  • 8/10。接近片尾警探发出的愤怒控诉所营造出被魔鬼捕获的感觉缭绕心头,信仰之力强大得不会勾起教徒们对谋杀的恐惧。在这里[柳条人]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恐怖片,浪漫主义滋生于美妙光线下的裸体求丰收和黑暗中赤果果的野外群P,孩童身上系彩带连着树、动物面具等仪式的吊诡喜感,就像整个理性世界的崩溃。

    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 野蛮的崇拜与粗暴的干预,这岛上的景象何尝不是一种宗教。基督教再美化自己也改变不了宗教本质。

    12分钟前
  • 日光瀑布
  • 还行
  • 片里伴着极具蛊惑力的靡靡之音的群交和裸舞场景无疑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erotica之一。当然宗教和反宗教还是理解无能,但其中那种诡异感会慢慢侵入神经末梢让你毛骨悚然

    16分钟前
  • 和风莫吉托
  • 推荐
  • 伟大的异教徒电影杰作 音乐中的异教迷谣!原始的狂野之力萌动的生殖崇拜表征反基督与反现代性的矛盾 最后还有最伟大电影原声

    19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 苏格兰西部的隔绝小岛,构筑起一套背离基督教法则的异教生活方式。警察找寻失踪的小女孩,以破案为契机进入小岛逐渐揭露秘密。各种挑衅常规的异教邪典仪式,独特的生死观、开放式裸舞、化装五月节,以及献祭活人换取果实丰收,至于祭品的人选是未曾预料到的。原片名直译为“柳条人”,用于火祭仪式的巨型柳条人牢笼,FGO里术阶库丘林的宝具“灼烧殆尽的炎笼”正是如此。片中频繁插入悦耳的歌谣,大部分都是小黄歌,大部分中文字幕里都有错漏,实际很多是契合故事走向的提示。

    24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 融合了恐怖片、歌舞片、情色片和原始宗教题材,细节非常出彩,探讨了基督教与异教、理性与信仰的冲突,对基督教历史上的猎巫运动和对“异端分子”的迫害有所影射。大颗粒纪实性的画面使露天群交和五月节仪式更有震撼力。带有性爱与宗教暗示的多首民谣十分动听。结尾反转和献祭场面触目惊心。(8.5/10)

    2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 到底是年代遥远了,而且剧情也因为尼古拉斯凯奇那部都了解了,只能打三星~

    31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 异教徒载歌载舞春光明媚,基督徒死磕到底硬碰硬,前面是糙了点但五朔节高潮有命运有历史有碰撞,祭奠的情景把现代人都变回了中世纪。唯一把传统民谣当杀器的恐怖片。动物装扮和李大爷的黑长直醉人,有个狐狸头苏格兰裙小哥特别可爱。

    33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异教徒,他们活泼又聪明,调皮又灵敏,他们齐心协力开动脑筋,狩猎了基督徒,他们唱歌跳舞欢乐又欢欣。

    3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 虽然结尾不难猜,但仍是一部经典。层层递进的气氛和节奏设计得非常出色。我觉得影片有一种反宗教的气息,宗教的荒谬性渗透着整部影片。警察的盛气凌人和自傲代表着基督教,而岛民的愚昧代表着自然宗教。除此之外,还有一亮点是配乐,十分悦耳,甚至有indi的意思,恐怖片中很少见。

    39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 基督教对抗邪教最后被吞噬的故事。很神奇的是,片中穿插的各种优美动听的歌曲和生机勃勃的青年人画面让人陷入某种判断:到底基督教是敌人,还是邪教是敌人?

    44分钟前
  • RYZ
  • 还行
  • 果然老版本要比新版本的好

    4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 80/100,有着黑色电影式的动力,同时以出色的氛围营造将故事步步深入,再加上一个有趣的反转,以迎接最终高潮的仪式。结构简单又有效。

    51分钟前
  • 德卡的羊
  • 推荐
  • 漂亮的隐喻,烧毁的不只是一个柳条人而是一个信仰,用一个离经叛道却内涵逻辑的异教徒反而更讽刺了身为正统宗教的滑稽可笑,如果我们的信仰无法带来五谷丰登,你们的宗教亦无法解救被异教徒迫害的个人,那么所谓正统与异教又有何分别。

    54分钟前
  • 雨苔思音
  • 推荐
  • 虔诚的基督徒来到隔绝的小岛,信仰不断被质疑瓦解,惊觉自己才是这里的“异教徒”,并葬于基督教处决异己者的火刑……与诸多描绘对于“闯入者”带来失衡之恐惧的影片相反,这部刻画“误入”与“被排斥”“被狩猎”的恐惧,作为恐怖片对基督背景国家的观众是渗入式的体验。而对异教的诸多描绘(颇具暗示的名称“Summer Isle”,鲜花,歌唱,性自由)更像是70年代保守右派回忆激进颠覆的60年代时内心深处的恐惧。补了这部才终于知道许多自己很欣赏的作品的reference:锈湖游戏系列(尤其是Hotel和Pardise两部),以及去年相当喜欢的恐怖片《Midsommar》的大量借鉴。堪称经典。

    58分钟前
  • 阿茶
  • 推荐
  • 1.反氛围电影,惊惧感来自于外来视角看到的另一种常态,这种常态通过行为、符号、社会形态构建而成。2.反英雄叙事,从摧毁阴谋到陷入阴谋,行动力认同突转为无力的被动。3.反宗教,且思路如此新奇,警员被献祭时唱起的圣歌(在另一个“主流”社会)终被众人的歌声所湮没,揭示宗教由权力维系的唯心本质(亦即去类型氛围的一层表意)。4.未尝不是一种时代现实的指涉。

    59分钟前
  • 🌵🌵
  • 力荐
  • 高卢的德洛伊祭司把活人放在大柳木雕像中烧死---伏尔泰<风俗论>

    1小时前
  • Adiyat
  • 力荐
  • 老片果然还是很不错的 诡谲感很赞

    1小时前
  • 爱茉绿绿
  • 推荐
  • 影片始终处于欢乐祥和与阴森诡异两种气氛的奇妙交织状态中,此种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在片尾达到高潮,警察困于熊熊燃烧的柳条人内等待着死亡的来临,村民却围成一圈载歌载舞欢度祭祀庆典,可以想象对于那些基督徒观众来讲,这会在其内心中制造多么具有破坏力的恐怖效应。

    1小时前
  • 喷子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