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少数派报告》逻辑分析
乔恩觉察到试图杀害先知母亲的“无名氏”的案子有问题。事实上这是拉马一手策划的。拉马得知乔恩要给“无名氏”翻案后便开始设局陷害乔恩。拉马让D伪装成杀害乔恩孩子的人从而让乔恩杀他。
但乔恩与D先前并不认识,问题是拉马怎么把乔恩引入事件现场?
电影并不是现实,可能存在逻辑错误。但我们假设没有逻辑错误的情况下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电影的脉络,事件的触发线有两条:a 乔恩翻案→拉马设局→D伪装→事件现场。 b 先知预测乔恩杀人→乔恩逃跑→事件现场。
拉马设局只是制造了犯罪条件,但并不能让先知预测乔恩杀人。假设先知没有预测乔恩杀人,乔恩也不会跑,更不会到事件现场。拉马根本没有控制事件发展的能力。这好比他只能堆好木炭,能不能点火全看先知。
另外,假设先知先预测乔恩杀人,拉马利用这个预测趁机陷害也讲不通。既然先知都预测了,拉马还费什么功夫?直接抓人就行了。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整个事件都是先知一手策划的。她先给乔恩看她母亲被杀的画面触始乔恩翻案,乔恩翻案触始拉马设局陷害。先知再预测乔恩杀人触始乔恩逃跑,并且后来协助乔恩躲避追捕从而顺利来到事件现场。事实上乔恩最后并没有杀人。但通这一过程,乔恩最终查清了先知母亲的案子。
我推测先知可以控制自己所预测的画面,所以也一直控制着整件事的走向。
2 ) 预知与未来?未来与未知?
开篇的设定很套路化。在假设科技发达的未来中,武器交通通讯都变得更加先进,拥有了合法的犯罪预防系统。犯罪预防科可以根据对未来的预测预防犯罪的发生,并且逮捕所谓的“犯罪未遂”的人。
未来和预测永远是个辩证的论题。对未来的预知能否影响未来的结果?知道了未来是否能够改变未来?如果能改变,那所谓的预测又算是什么呢?影片致力于一种有悖于传统的对于时间的非线性思考,给观看者一种对于时间性思维无能为力的感觉。
其实影片设定的所谓犯罪预防系统存在着巨大的疑问,尽管男主的预防犯罪部门对此深信不疑,但它的存在却很挑战现有的观念:犯罪抓人要讲证据的。预谋犯罪在作案前总会留下蛛丝马迹作为证据,被判有罪大家都能接受;但冲动犯罪之前是不会有实际证据证明他想犯罪的,最终若被阻止了,仅仅通过预测,就能判定此人有罪?而本片背景的设定,恰恰由于预测系统的出现,预谋犯罪几乎为零,男主部门处理的几乎都是冲动犯罪。他们理直气壮的去抓人,我却心存疑问,总觉得不对劲。
果然,后面的问题出现了,先知预测出了一个男主无法相信的未来:自己会谋杀一个自己毫不认识的人。这个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恐怕男主就又理直气壮的去抓人了,然而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显然无法接受。于是他开始想尽一切方法去逃避追捕的同时去调查真相。
故事发展到他走进那个预测中他要谋杀人的酒店中为止,我还俗套的以为这将又会是一个死循环故事:主人公因为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从而努力去做些事情企图避免未来,但所做的事情却恰恰导致了未来发生。当男主挟持“先知”逃避系统的逮捕时,系统的创立者说出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没有人能阻止他了,因为他已经是未来的一部分了。”然而身在当下,谁又不是过去的未来的一部分呢?面对世界上最复杂的时间维度,谁能肯定自己的思维永远清晰?
而他最终没有扣下扳机导致对方一愣,拼命表示你为啥不杀我的时候,故事就越来越有意思了。
尽管我猜到大反派就是之前那个男主很信任的老头,不过犯罪手法却实实在在是我没有想到的事:利用系统漏洞和自身权限,混淆和掩盖自己的犯罪,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我本来以为“先知”不断闪回的谋杀案和男主孩子的案件会有什么牵连,结果只是作为一个可以利用的点让老头去陷害男主罢了。男主的孩子究竟是谁杀的起因为何依然没有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其实依然是个普通的犯罪片,犯罪原因也很常规合理,只不过掺杂了一个先进的预防犯罪系统的设定后,犯罪手法有些匪夷所思。略微遗憾的是老头陷害男主以及多年前不可告人秘密的动机似乎略显牵强。
男主也在不停地开挂。前妻和先知都无条件的相信并协助男主,是因为阿汤哥太帅了吗-_-||
前妻很大气自然,俩人的复合也是顺其自然。“先知”演员太辛苦了,之前一直是光头,一直处于身体极度衰弱的状态,最后被保护起来过正常生活一看也是蛮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啊~
斯皮尔伯格和靓汤的精彩合作。还不错的片子,有深度有创意,故事讲述得也很完整的。值四星。
3 ) 面对时间的链,谁能宣称永远思维清晰
半听半猜的,把一直想看的《少数派报告》看完了。由于找不到匹配的字幕,实在看的痛苦得很。但交流的奇妙正在于此,信息的传达有90%不来自于语言,所以居然看完了,那些不明朗完全没有伤害思维的睿智美感。
出自汤姆克鲁斯加斯皮尔伯格的梦幻组合,《少数派报告》这样充满各种商业元素的大制作,当年在美国居然落得个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初看来,实在是让人费解的一件事情。然而,在伴随着影片叙事,当我们不得不开始动用自己不那么完善的对于时间轴线的思考能力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一部电影企图在120种内醉心于事关科技和人性的匹配的哲学性思考,那么再多的噱头也不会让一部商业片看去讨巧。
影片有着一般科幻片的老调开头——构建一个看似完美的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开始能够多多少少运用貌似成熟的预测能力,将犯罪行为扼杀在尚未被付诸实施之前。这样的世界是整洁的,高效的,看去似乎也是了无瑕疵的,又一次,人类幼稚地认为,历史的终结终于到来,我们总算拥有了朝思暮想的黄金时代。
故事的波澜起于这种预防犯罪系统的发明者开始致力于将其在全美国国内范围进行推广——之前该系统只是在华盛顿特区被运用。事关重大,FBI派出一名年轻的官员对预防犯罪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传统与先进科技的交锋在一开始便锋芒相对。
影片的第一个高潮是一段对话,而这对话发生的背景,是FBI的官员强行闯入绝密的“神庙”(“神庙”是预防犯罪系统的成员对他们的“先知”,即预测未来的法官,的工作环境的昵称。在“神庙”内,关于未来犯罪的预测被生成)。代表传统讲究逻辑推理和实物证据的FBI官员,代表最新科技的预防犯罪系统的警官队长,一个对于人类干预未来的行为持深深的忧虑态度,一个因为爱子被人残忍杀害,而对犯罪行为持的是预防而不是等损失发生了再作于事无补的挽救。
以下是他们充满张力暗藏火药味的对话
FBI官员:技术让人信赖,而这种迷恋最终导致的是错误的对技术的信仰
警官队长:我们只是利用技术的预测能力为我们解决问题
FBI官员:但人们会认为预测能力就是神力,认为技术就是宗教,就像你们把这里的法官叫做“先知”,把这里叫做“神庙”。
警官队长:“神庙”只是个昵称。技术是。。。
FBI官员:完美的,对吧。我知道你要这么说,我也承认。但人永远也有缺陷。
在这里,FBI官员似乎保守,看似对新技术充满了自我防御性的抵触。警官队长为这个看似可以为人类一劳永逸解决犯罪问题的系统投入了真挚的感情,他似乎更动人也更正确一些。
影片真正高潮的到来充满戏剧性。新的任务到来了,而警官队长吃惊的发现,这次未来犯罪行为的罪犯就是他自己。而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数十个小时后将被他杀死的那位受害人,他居然从未谋面。面对着即将被系统逮捕的窘境,不得已,警官队长劫持了一名“先知”开始亡命之旅,他期待着“先知”对于未来的了解能够让他明白到底什么将会发生,并避免最终的自己的犯罪行为的发生。
“先知”的超能力果然没有让警官队长失望。在“先知”的帮助下,警官队长躲开了一次又一次来自系统的追铺。这一次又一次的躲避竟在预测的犯罪发生前几分钟,将警官队长带到了预言中犯罪行为的发生地点。
真相终于大白,将被警官队长杀死的受害人,竟是逍遥法外多年的杀死警官队长爱子的杀人凶手。如同“先知”的预测所言,在犯罪行为的预计发生时间数秒前,警官队长对“受害人”举起了枪,然而在犯罪行为预计发生的那一刻,枪声并没有响起,“受害人”耳畔传来的是警官队长对于他合法权利的宣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作为呈堂证供。你有权雇用律师,如果你没有支付能力,我们将为你找一位。”正如之前“先知”对警官队长所言:“我这里没有你的少数派报告,但你仍然有能力作出选择”。
然而那一枪最后是否击出,其实对于整个故事的思考已全无重要。就在警官队长疯狂逃命的同时,在系统内部,FBI的官员运用着传统的逻辑推理的工具对看似完美的技术系统,进行了手术刀般精确的解构。
FBI官员提出,可能的问题往往出现在系统的内部。如果“先知”预测出的未来犯罪罪犯是我们的系统成员,正如这次的警官队长,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掌握了未来犯罪的全部细节,这位作为未来罪犯的系统成员运用某种方式,诱使他人依照这些细节在预计的犯罪时间出现在预计的犯罪地点,做出预计的导向犯罪的举动,那么这个无辜者将毋庸置疑被系统逮捕,而系统的警报将解除,真正的罪犯将在毫无被捕危险的条件下将本应该发生的犯罪真正付诸实行。
问题提出了,我们阻止了犯罪行为,但被我们阻止的犯罪行为真真切切是我们预测出的那次犯罪行为吗?我们对未来进行了干预,但被我们干预的未来真真切切是我们企图干预的那个未来吗?我们对未来的干预导致的未来的转向难道不会影响我们干预的预期效果吗?
“先知”带领着警官队长规避着被捕的危险,而这些规避却把警官队长引向了犯罪的发生地和本部可能谋面的受害人。究竟是“先知”的预测指导着我们更好的适应未来,还是“先知”的预测本身在塑造着未来?
当警官队长挟持着“先知”逃避系统的逮捕时,系统的创立者说出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没有人能阻止他了,因为他已经是未来的一部分了。”然而身在当下,谁又不是过去的未来的一部分呢?
过去在《异型》的影评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异型》描摹的是一幅破败肮脏的高科技未来图景,这种图景对于技术进行了完美的解构,技术日臻完美,而这种技术面的整洁永远也磨灭不了人性深处永恒的残缺。”而《少数派报告》塑造的整洁高效未来,同样刻画着完美技术下的人性缺陷。
影片致力于一种有悖于传统的对于时间的非线性思考,不可避免的带给观看着一种对于时间性思维无能为力的感觉。生活在不可折回的时间箭头之下,我们肉眼凡胎如何超脱自身,思索百般纠结的未来,而这未来竟被现在干预。
毕竟面对时间的链,谁能宣称永远思维清晰
4 ) 完美系统 Vs 管理层舞弊
预防犯罪系统这一完美的构想,当被付诸实践的时候还是难逃破产的命运,终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再完美无暇的系统都要靠人来操控,而人则是最不稳定的活跃因素。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这个系统最致命的瑕疵。即使给系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法则来施行管理,但仍究无法杜绝管理层的舞弊的可能。审计理论中,当识别内控系统无法识别的重大错报及风险时,cpa需考虑其潜在的广泛影响以及管理层舞弊的可能。
制度可以起制御防范作用,但其本身不是无懈可击的,它的弱点和限制反过来可以被利用。就像电影中,预知的未来误当作回想片段而被错误的处理一样,造成内部有权识别预知图象的高层人员在现实中蓄意制造与其相似的犯罪现场实施犯罪,而逃过法网追踪。
预防犯罪系统本身有法理上的瑕疵——一个人还没来得及实施犯罪就被制止,那么他还能被逮捕吗?如果可以被逮捕,是因为他的犯罪意念还是他即将做而还没做的事?
如果不预防制止,他就一定会在几分钟后的“未来”犯罪吗?难道未来就像离弦之箭,没有一个alternate future?
用阻止的武断方式强行掐断“现在”通往“未来”的一条路径未来就被像气泡一样破灭了吗?未来没有消失,只是被另一种可能性演绎。(突然想起博尔赫斯的小说名称——《小径分叉的花园》,未来就是存在无限可能的分岔花园)。
C:why would you catch that?
F:it was going fall.
C:but it did’t fall.you caught it.preventing it doesn’t change the fact that it was going to happen.
阻止有没有改变之后的事实,取决于未来的发生是否具备必然性(predetermination)。汤帅用地球引力来辩解,是非常强词夺理的逻辑,因为人的犯罪意念不是地球引力苹果落地那么强大的不容置疑—— 一个人一分钟前产生了杀人意念,并不能100%确信之后他会付诸行动。而这个系统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机器,是出于安全保险起见。也就是不管你会不会真的杀人,我先制止你再说。制止本身没有错,但被制止的人因此而锒铛入狱在针筒管里过一辈子就大错特错了。
说到底,预防犯罪系统是以杜绝可能发生有害社会的行为为道德借口,对人的精神自由设定法律疆界。它硬生生的把一道多选题篡改成只有一个错误选项的单选题,尽管这个学生还没有填写答案,但考官已经宣判他答题错误被扣分。
我喜欢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这看起来很随大流。但是能让人感到温暖的东西,我希望来的更多。
5 ) 先知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解读大BOSS是怎么陷害约翰的
最近刚补完了这部电影,悬念和节奏都控制的很好,直到最后才揭露真正的黑手。很多人似乎没理解拉马是怎么陷害约翰的。大家认为拉马无法控制先知系统和约翰的行为,他怎么能让约翰去杀人呢?其实拉马是应用了先知系统被很多人忽视的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也是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
先阐明系统的两个规则:
1、一旦发生预测,不论过程如何变化,嫌犯一定会去杀被害人。
2、知道预测的人有能力去改变未来。
这两个规则拉马是知道的。也就是说,拉马设计时并不需要考虑约翰是否逃跑,他只需要构思一个陷阱,比如用匿名信引诱约翰去旅馆和被害人碰面。而在他设计好这个陷阱时,先知系统就会自动预测。此时无论约翰是否逃跑,在规则1的作用下,即使事情发展和拉马设计的不一样,约翰和被害人最终也会碰面。如果他不逃跑被逮捕,那么拉马陷害除约翰的目的也能达到。
这里的先后顺序是这样:
一、拉马设计陷害约翰(设计过程不重要)。
二、先知系统发生预测,规则1生效。不论约翰是否按照拉马的设计行动,他最终都会去杀被害人。
三、接下来有多个可能性:
(1)、约翰没有看到先知系统的预测就被拉马引诱到旅馆和受害人见面。结果是不论约翰杀死受害人还是被其他人阻止,他最终都会被逮捕。
(2)、约翰看到先知系统的预测,不逃跑或逃跑过程中被抓,结果也是被逮捕。
(3)、约翰看到先知系统的预测,成功逃跑且直到案发时间都没有被抓到。此时规则1发动,约翰必定在预定时间和受害人见面。
上述几种情况不论哪一种发生,最后拉马都能达到排除约翰的目的。
四、约翰和受害人见面,此时规则2发动,即看过预测的人有可能改变未来,所以约翰没在预定时间杀被害人。er最后拉马没有杀约翰也是规则2在起作用。
真相就是:先知系统不但有预测功能,还有强制功能!一旦被预测,除非被知道预测的人阻止,否则不论出于主观意愿还是偶然因素,嫌犯最后都会和受害人见面,而且都会试图杀人。
假如先知系统被大幅推广,必然产生两个问题。
1、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行为会被预测,这个时候放弃杀人行为的人就会增多,导致无法识别有效识别真正的罪犯。
2、真正的犯罪者利用系统规则1来陷害他人,只要设计一个陷害计划就会被自动预知,之后被陷害者就会被逮捕,幕后黑手则逃脱制裁。
所以说,先知预测的强制性是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
6 ) 告诉我未来,好让我去改变
先知不停地说,你可以选择,你可以改变。知道了自己命运的人就能做出改变。john知道了,选择了不杀掉害死儿子的凶手,如果不知道,他肯定忍不住扣着扳机的手,从而落入陷阱;拉马知道了,也选择不杀掉john,而杀掉了自己。剧中唯有的两个知道未来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不同的道路,拒绝掉入命运的囹圄。
告诉我未来,好让我去改变。我不停地想,那些意图犯罪的人如果知道自己的未来,会不会去改变?如果给时间让他想一想,看看自己将要犯下的事,他会不会另作一番抉择?
告诉我未来,好让我去改变。我们做事,总说要三思而后行。三思,思的不正是未来?后行,行的不正是避免不好的未来的事?
告诉我未来,好让我去改变。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平庸的生活?假如看得到全部未来,而无力去改变,一步步照着既定的舞步机械地旋转,生命确实失去了很多乐趣。生活美在一转角的瞬间,绚烂扑面而来,猝不及防。
告诉我不好的未来,好让我去改变。不要告诉我美好的未来,好让我去享受。
8/10。重温。心灵之眼的元素运用隐喻着科技对意志自由的干预,先知永远是睁着眼睛观看梦里的犯罪图像,再由安德顿用手臂在屏幕表面拖动图像、用食指将破碎的画面重新组合;电子蜘蛛行如鬼魅地爬上每个住户的脸扫描视网膜,做了换眼手术的安德顿也难逃电子搜索,这些眼睛的元素讽刺了人看清真相要仰仗科技的盲目性,为拉玛先搬演谋杀再制造真的谋杀这一假象提供了系统漏洞。片中发明预知系统的博士奶奶不仅透露了少数派报告的存在,还顺应着她培养的一群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斯皮尔伯格借此说明了生命的冲动和选择都不在人和科技的掌控中,正如FBI菜鸟接住了即将滚落的红球,却无法预测他的命运是被信任的拉玛枪杀,当拉玛的罪证出现的屏幕高高挂在周围身穿燕尾服的宴会客人上,掌控预言者的拉玛(人治和腐败是科技的致命漏洞)也只好接受拥抱死亡的定论。
好多年前看的,当年是脑洞非常大的故事,现在来看也仍然有不少可取之处
还以为达到哲学高度 但到最后所谓的少数派报告也没出来过 大导演也会烂尾
斯皮尔伯格又成功商业了一部本可以很好的科幻片。
有些说不通的漏洞。。。而且控制电脑的那些手法酷炫得有些装b太浮夸。。。。
one of my favorite movies of all time
水准很高的商业片,虽然有着不少的逻辑漏洞,但依然很精彩。尤其是他带着预言家躲避追捕时预言家给他的忠告一一应验的那段情节,让我在看时不禁惊呼:太NB了!美国人的想象力着实让人赞叹,国人在短时间内是绝对无法企及的~~
有科幻,有深度,高水准的商业片,就是先知这个梗用得滥了。
我对那先知真是受够了,斯皮尔伯格的烂片.
其实女先知才是真正的策划者,捉奸案在案发很短的一段时间才被预知,为什么男主的杀人案却提前那么多时间被预知了?就是先知故意的,让男主有足够的逃跑时间!而且拉玛只能做到雇人扮演拐走男主儿子的人贩,他又如何确保男主找到他并杀死他?如果没有先知的预言,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所有的起因都是因为先知给男主看她母亲的被害影像开始的,并一步步引导男主找到假人贩,先知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获得自由,并且她成功了!
情节本身就是有反乌托邦的色彩,自然结局大多是反乌托邦成;中间明显有几处风格跟全片不搭调,尤其以John换眼球一段特为突出,减分;对未来生活的细致描写不错,加分;科幻电影最重要的是背景设定和前瞻性,拥有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本片做到了一部成功科幻电影所需要的一切
还不错,但这个豆瓣剧情简介是谁写的,和真的剧情差了十万八千里·····
好看呐!创意已然匪夷所思,还不乏所有商业片的元素,靓汤还是很帅气的。一次次令人瞠目的情节反转,虽然这设定肯定会有点漏洞存在,不过真的满足了。"I'm tired of seeing the future".
好看的科幻片,最经典应该是男主在女主指导下躲避追击的一段,女主可预见的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改编自科幻小说家菲利普·K·迪克的同名短篇小说,《全面回忆》、《银翼杀手》亦是出自其笔下。迪克原著小说经斯皮尔伯格改动后,难逃库布里克《人工智能》被其接手后走向光明的命运,渗入大量亲情描写,最主要的是一举推翻了司法系统的权威性。这依然是一部动作场面精彩、想象力丰富的成功商业电影
另一种形式的反乌托邦 当然我在阿汤哥的面前会忘记一切原则标准
深刻探讨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的一部科幻片,不能从表象去看,如果只看女神的华丽,追捕者们的动作,那这部片子也就是三星。深刻思考未来的社会结构与科技掌握人类一切的悲哀,脑后插管时代的畏惧皆是来源于此。
还是挺吸引人的一个大片~就是觉得好长。。
三星半,尴尬的分数。逻辑bug实在太明显了,故事立意可讨论性很大。既然未来已知,就无需行动,一切已定;如果偏去改变,如何还说未来已知?从犯罪学上看,犯罪的事实逻辑未发生就逮捕人,这对于讲证据的欧美法典也不符,有性欲不代表就会去强奸吧。。。视觉展现场景想象蛮厉害的。7.4
比较有新意的科幻电影,虽然有些细节不太能禁得起推敲,但抛出的概念却发人深省,不失为一部动作场面精彩、想象力丰富的成功商业电影。能改变的都不是过去,能预知的都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