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律师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开篇五分钟就秀了一波法盲操作。
对高知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一个2019年的电视剧质感还不如2011年的原版,靳东的言行打扮我还以为他演个民营企业家。
另外改编的设定我个人也不太接受,引用知乎上别人的一点观点:“美版是双男主,各自有自己的感情线,美版靳东演的角色官配是他的助理/秘书,美版蓝盈莹的那个角色的官配是凯特王妃的弟妹梅根王妃。国产剧喜欢把男女主凑一起的“恶习”,是我对要不要追该剧最后的疑虑点,能不能做事业伙伴,各自美丽呢?男女主亦师亦友的关系做男女朋友有点别扭啊,总有办公室性骚扰、pua的感觉。”
ps:珠玉在前,一直请水军刷五星也掩盖不了事实:)
看了两集,感觉只是披着律师职业剧的外套,而没有真正的法律现场。你永远只看到罗槟从法院出来了,官司赢了但不知道怎么赢的。都快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了,编剧能不能用点脑子,我举两个例子哈,第一女主戴曦在咖啡厅拒绝刘点单的请求,我当时懵什么情况?一个咖啡店小职员这么理直气壮地拒绝顾客点单,一副气势凌人地怼顾客点单请到柜台前?第二戴曦第一次见任晓年发生口角,就是那个最高级比较级那里,平时这么灵光的她当时居然不知道,非要男主罗槟来化解,为了突出男主的聪慧,那刻编剧又把灵光的她变成了傻子,编剧爱咋就咋地。而且她只是一个刚入职的助理而已,老板与客户谈话她竟然理直气壮的插话?真的把观众当傻子,害!
一直都在期待能有真正的良心剧如雨后春笋般再现,不知道这一天要等到什么时候。近十几年来内地的绝大多数剧根本不能与欧美日韩的相提并论,不是一个级别的,就和我们的台湾比吧,现在台湾剧都知道到进步了,譬如《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等精短佳剧,而大陆呢,你放眼望去是什么?绝大多数是裹脚布一样长的狗屎剧,又臭又长。还会披着各种职业以及社会热点的外皮来吸引人,不对,只是诈骗性的营销而已。
真的很厌恶现在的电视剧总在炫耀北上广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给人感觉我们现在已是发达国家水平了,更不要说底层人物了。这部剧诚然也是如此,一开场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酷炫城市的繁华街景,公司催着正在车上的罗槟赶紧回去,另一边是不知道怎么会当上律师顾问的何塞和客户争论不休,为了突显罗槟的装逼气质,一来就是毫无费劲的约到了被何塞气走的客户,二来是因电梯超重理直气壮地赶走送外卖的戴曦,还信誓旦旦口出豪言如果戴曦因此被炒他可以解决。??几场戏装逼满分。
不知从何起靳东的角色一层不变了,这部剧里和欢乐颂的谭总以及我的前半生的贺涵有何区别,永远一副洞察秋毫什么都懂的大人物,我很赞同那句他演什么都一个样了,悲哀。
近期完结的《精英律师》,成功将西装背头、嘴炮傲慢的人生导师型“精英”送入了当代油腻图谱,也带动了关于国产剧精英呈现的网络讨论。
近几年国产剧,毁了医生毁编辑,毁了翻译毁律师,到现在极少有受到广泛认可的当代职场精英影视形象。精英形象带着想象的滤镜,专业桥段有疏漏,情节不够恋爱凑,就连翻拍日本的职场剧也拍不出该有的味儿。国产剧中的职场精英为什么如此令人反感?原因是多面的。情节设置是一方面,呈现的深度则是另外一面。那些衣着光鲜的职场精英,在编剧设置的家长里短的情节中,总是缺了点“人味儿”,我们看不到职场人的真实的工作苦恼,也看不到有关精英主义更深的思考。让专业特质发光的职场剧,距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撰文 |榕小崧
一部《精英律师》,让网络掀起了一场对国产剧“职场精英”的集中吐槽。人们尚未忘记《欢乐颂》片头为表现安迪精英人设安排的英文工作对话场景带来的尴尬,《我的前半生》《精英律师》等作品相继为国产剧贡献了另一种“爹式精英”:西装背头,走路带风,嘴炮傲慢,“半永久”型人生导师。“礼貌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蠢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说着诸如此类台词的“精英律师”罗槟,浑身散发着一种早已“羽化成爹”的气质,对旁人时刻保持居高临下的压制感。
生活中不乏“爹味儿”一直在线的人物类型,然而《精英律师》没有用足够的工作细节撑起人物的核心。编剧虽然对律师行业做了一定的功课,剧中案例也都能找到现实来源,但为了制造戏剧冲突烘托人设,显得有些用力过猛。《精英律师》为了让男女主相遇,在剧情开端安排了一个设计抄袭案,男主罗槟用500万让原告(女主的闺蜜)撤销诉讼,同时因为气场大开让原告成为了自己的“颜粉”。为了圆这段剧情,剧情设定被告是一个财大气粗急于从小案子中脱身、完成并购案的大金主,不在乎500万的和解款。这种过于大开大合的解决方式,并没有让观众了解到律师工作的真正日常,了解创意抄袭案的法律诉讼细节。有业内人士吐槽道,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调动500万,那当律师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而为了烘托男主的“爹式精英”,一众配角沦为陪衬,包括剧中诸多女性职场精英角色。女主是一个善于背法条的“北大法宝”(法律查询软件),受情与理的内在冲突左右,经常因为同情心和正义感犯下错误让男主指导善后;刘敏涛、蒋欣等演员扮演的职业女性要么忙于人事斗争,要么用“美人计”追求男主,她们存在的意义与职业并无多大的瓜葛,而是为了串联起以男主为核心的线索复杂的感情桥段。
职场剧的外壳下,是一部传统伦理生活剧,男主缺乏可信的人物成长线,对女性角色的模板式刻画如常。它对“精英”的呈现,依然停留在令人反感的符号化的层面。这就是《精英律师》节奏明快、收视居高,却在网络上差评不断的原因所在。
纵观国内职场剧中令人反感的“精英”,这种忽略工作细节,用大篇幅的嘴炮和夸张化的剧情来烘托人设的例子并不只有罗槟一例。业务能力飘忽不定的“职业精英”们可以来一场“吹牛101”battle,看谁最终能C位出道:《欢乐颂》中扬言做空对家、威胁说自己依靠资本操作分分钟能让对方倾家荡产的安迪;《亲爱的翻译官》中不用纸笔做笔记,闭眼就能轻松完成同声传译工作的乔菲;《创业时代》中大谈理想规划、仿佛进入传销现场的创业家罗维……
职业细节一言难尽的同时,服化道倒是有明显长进。尤其是对女性职场精英的外表刻画,比如《精英律师》中男主角的秘书栗娜。由此不难看出影视剧精英呈现受消费文化影响的痕迹,符合大众对精英设想的外在形象,成为了“干练”“得体”的象征物,作为视觉消费的载体传递到更多人的生活中。
流行影视中对精英的呈现通常都需要刻画其物质细节。这和社会精英诞生体制和消费文化有关。
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指代的是在心智、资源或者地位上具有优势的特定群体。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早期的社会精英通常有贵族背景。他们被赋予了不同于常人的使命:追求至上的道德,发展社会文明。19世纪20年代,一种沿袭自柏拉图“贤人政治”精英民主思潮开始盛行于西方世界。帕累托、熊彼特等学者认为,能够承担治理重任的只有少数的政治精英,熊彼特提出古典民主理论太过理想化,人民意志无法真正实现,民主是一种方法,而非目的:“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
与此同时,始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社会经济发展催生了更细致的劳动分工,在专业主义话语下,具有专业话语权的职业精英在社会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政治精英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作职业精英的一类。但并非所有的职业精英都能受到大众的关注,能够处于聚光灯下、被大众影视关注呈现的只有少数职业——公务员、军人、警察、医生、教师、记者、企业家……他们的工作要么与公众道义相关,要么给人“多金”的印象,像律师这种职业,更是兼而有之。而在消费文化视野下,能够聚揽社会资源的职业精英,更容易受到大众的青睐,表现他们品质生活成为影视剧的焦点,琳琅满目的西装腕表礼物首饰,成为上等精英的标配。
但在呈现“精英”之时,如果接受了社会的精英主义话语,不对其加以反思,再加上疏忽刻画工作细节和人物的成长线,就会导致如今的国产职场剧僵局。获得精英地位的人满满的傲慢来源于对他人的鄙视:《精英律师》中罗槟认为送外卖的工作人员的时间,不如自己的时间重要;《欢乐颂》中的安迪和曲筱绡,讨论樊胜美是“捞女”,邱莹莹活不清楚。而工作的意义除了获得财富、人脉和完美的家庭等物质化的目标外,还有什么意义?
当“精英”被物质化,精英价值便与职业价值脱离,染上了慕强的色彩:你强你有理,你弱你活该。如果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慕强心理具有极强的欺骗性——社会需要的是强者,你可以努力成为精英,如果你得不到精英的地位和生活,是你自己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在众多评论《精英律师》的文章中,有人提到了《精英律师》的“去精英化”。针对网络提出的剧情过于关注家长里短、把职场剧写成了中年都市浮夸偶像剧的批评,反对意见认为电视剧其实是想把“律师”拉回日常——中国律师不像英美法系下的法律精英有激情法庭抗辩,处理的案子也不都是需要庭审的大案,他们日常接触的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群体,充满了琐碎的鸡毛蒜皮。
不过这种辩解显然站不住脚。拉回日常的潜在意义是拉回真实,鸡毛蒜皮的事务处理也应体现出专业的素质。国产剧自然需要“去精英化”,这里“去精英化”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对职业精英生活的去想象化。这一点,《精英律师》没完成,反倒由播出后的律师集体吐槽完成了。真实的律师生活不用大段大段地背法条,也没有动辄上万的咨询费。在社交媒体发达的当下,这种“幻象”极易被击穿,许多行业中所谓“精英”,除了个别获得资本加持的个体,大部分都是打工仔,拿着再高的薪资也要发愁工作的细枝末节,发愁买房养娃生计,发愁35岁以后的职业危机。
第二个层面则是对精英话语本身的“去精英化”。以“精英”为主角的影视剧,其实有很大的反思空间。比如职业精英地位和声望从何而来,它是否符合对公平正义的本质追求?耶鲁法学院教授Daniel Markovits2019年新作《精英主义的陷阱》反思了美国精英主义社会的“择优”和“慕强”,精英培养精英后代需要大额的支出,以保证孩子能够成为社会认可的劳动精英,这在Markovits看来是一种变相的财富继承,而且比直接的财产继承更为稳定。而成为精英的人,可以通过资本运作获得更多的财富。
这种精英主义反思不是所有的影视剧都能做到的,那在对职场精英的呈现中,还缺失一种针对职业本身的思考。在国产职场剧中,被剧情放大的不是职业本身,而是职业精英被流行文化想象所赋予的地位和声望。而职业意义的思考,并不总与物质挂钩。《精英律师》虽然涉及了一点关于公平正义的思考,但太停留于表面,剧情谈到了舆论和道德对正义的左右,但没有对法理精神进行足够的阐释。何为法律,何为律师,在这个披着职场剧外表的生活剧中,我们找不到答案。
所以,《精英律师》没有做到真正的“去精英化”,真正的“去精英化”能够将对职业的呈现回归到职业本身。我们每个人都有几十年的时间要与自己的职业为伴,对职业价值的思考不是精英的专属,它事关我们每个人对自我生存意义的追问,也事关我们活着的尊严。
本文为独家内容。作者:榕小崧;编辑:走走;校对:翟永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从开拍时就关注了《精英律师》,又看到收视保障靳东作为出品人和领衔主演,还有一众好演员的加入,关注到现在,觉得真是一部用心之作。真实推荐,不昧良心!
总体是一部制作精良的都市律政职场剧。行业剧不好拍,但这部剧的主创做了扎实的前期工作,从近千个结案的真实案件中寻找创作的素材,精心选择适合以影视剧方式呈现的、关照当下社会现实的法律案例作为本剧的骨架,然后加入一些职场、人际、人性和情感的元素来丰富剧情。编剧、导演、演员都是真有本事的,也使用了心的。
《精英律师》采用的是单元剧的形式,用一个个贴近社会现实的案例推动剧情,展现了法律人专业理性、守护公平正义的一面,同时也传达了“善律者不诉”的理念,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特质。
这样的剧情结构,也决定了剧中有大量只会一个案件中出现的群像角色,虽然他们镜头不多,但是很重要。靳东也真是厉害,人缘也真的过硬,邀请了50多位圈中好友客串,这些人都是在其它作品中可以担任主角的实力派。有这么多演技大咖的加持,作品确实流畅、自然,尽管有大量的法律术语台词,演员们表现得也非常好。
剧里的主角罗槟与合作伙伴何赛,搞笑又相爱相杀;女主是“学霸”律师助理,没有那些无聊的无脑小白人设;还有才貌俱佳的专业秘书;隔壁律所的竞争对手竟然之前是罗槟的徒弟……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扎实而有料,大家可以在剧情引起讨论和争议的同时,冷静想一想,每个人物真的是很好地代表了社会上的各色人群,折射了多样的性格和人生。
总之从电视剧的专业角度,有一说一,靳东在最近的几部作品里,不论是作为出品人,还是主演,确实很有水准,收视率也是实实在在的不掺水儿~电视剧资源也是目前顶尖的,合作伙伴和资本也很看好他。
估计有人又在diss“精英”人设,但本剧重在“律师”,不在“精英”。靳东采访时也说了,希望告诉大家,赢得了官司,不一定是精英律师,真正的精英应当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专业的同时也有着可贵的善良和温暖,是有温度的专业人士。
再说了,靳东塑造角色,身上有他的明显气质,但观众不会出戏,演技也不浮夸,反正我看剧被完完全全带入了,很多细微之处,他处理得云淡风轻但充满细节,台词也特别好。
说很多了,扯远啦~总结一下,是部众多优秀演员加持的倾心之作,值得你看!
靳东主演的律政题材电视剧精英律师好像要播出了,挺期待的,看简介内容挺多,都是社会重点问题,养老,板权,房产继承,哈哈好期待,但愿能讲好故事,不过靳东主演的剧应该有质量保证,配角也都是喜欢的,导演是导过悬崖电视剧的,悬崖太好看了,导演攻力超强,好导演配一众好演员肯定是一场视觉盛宴,但愿靳东版的精英律师是一部真正的职场剧。
刚刚补完了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的发布会,按捺不住想把这部剧安利给所有人。这不但有编剧老师驻组,有真正的律师顾问在现场照顾细节,并且为了保证拍摄的高质量,哪怕只是戏份很少的角色也有尽量去请合作过的演员朋友们出演而不仅仅是比较随便的给去群众演员。认真负责高品质的初心,终究有换得大家支持的真心。如此的精心尽心准备的电视剧,有什么理由,不值得期待呢?
和我爸妈坐一起时听到的。这部剧获得legal high的授权了吗?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这么像可不行。
初识靳东 在于伪装者 当时对于这个霸道 儒雅 机智 成熟 包容 精明 的明家大少演的活灵活现的演员十分好奇 为什么到了老干部的年纪才火 可随着之后的恋爱先生 外科医生 等等剧集 又一次让我产生好奇 为什么这样的演员 还能火 数十年如一日雕琢出的毫无改观的演技 把所有不同人设的角色都演成一个人的 唯此一人耳
编剧和导演如果没打过官司好歹也看几眼法制节目吧,中国的律师和法庭真的不这样。。
是怎么做到里面所有人都让人讨厌的??
编剧需要一个东西,叫常识!别再给年轻人造成误会了好吗?“五千到十万一小时不等的咨询费”?卧槽!常识!美国最顶尖的律所也收不到这个价好吗!中国大部分的律师都在辛苦地装孙子啊,拜托,装啥大尾巴狼!你以为背背法条、司法解释就是精英律师了?搞笑!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伪精英范儿的靳东。。。
看了三集,演员们的演技都在线,台词功底都很厉害。罗槟真的自带光芒,女主随时随地背诵法律条文这个设定有点太过了。
为毛看靳东装B那么违和
都市悬浮中年偶像剧
就太难看了,看的我太尬了,靳东演啥都是贺涵,女主的头发非得搞成那样吗????
靳东的台词是他自己写的吧!一副全世界我最能的态度,张嘴闭嘴都在教训说教别人,还自我感觉良好。我的天,能不能换个演法?这种十八世纪的人设放在二十一世纪真的不讨喜,甚至有点恶心。
靳东是怎么做到的每部现代都市剧都是千篇一律的角色,油嘴滑舌,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自认为帅得不行其实油腻得可怕,女主也是醉了,我最烦的圣母婊人设,劝退劝退,看了两集什么玩意儿。
看了十分钟,感觉每个人都装到天上去了。
看不到精英范儿,只看到装逼范儿
靳东太表面化,内在撑不起角色,色厉内荏;蓝盈莹是个好演员,但真的不适合当女一。至于我国尚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当一个合格的、有良知的律师就不容易了,还想当时尚精英?
越来越讨厌靳东
还是无法接受靳东装逼
开局不错,冲着演员阵容先打4星观望
开始电梯那段也太没道德了。
一集就暴露出各种问题。精致的外皮下,把律师拉低到小资阶级格局,全片婆婆妈妈的拉扯些乱七八糟的剧情。在毫无逻辑的强行掰扯一些什么职业道德啊,职场规则。这踏马也敢叫精英律师?我可是想看逻辑清晰又激烈的法庭对喷,还有一些小科普。我还不如再去看一遍罗翔的法考视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