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人来说,有些人要到去世,才开始变得熟悉。比如张国荣,比如梅艳芳,比如大卫·鲍伊……比如父亲。 艾米·怀恩豪斯去世前,如果你不听爵士乐,也许她只是你记忆中一个得过格莱美奖的英国传奇女歌手,喜欢高耸夸张的发型,喜欢化浓烈的烟熏妆,眼角斜飞,被外界称为“毒后”。 她去世时,最让人惊讶的是她的年轻。才27岁,对于很多大器晚成的明星,可能还没有机会登台,她却已经谢幕了。 她2011年去世后,年底,英国便出了一部纪录片。然而这部电影资料贫乏,角度单一,口碑并不好。 2015年的纪录片《艾米》,导演阿斯弗·卡帕迪尔对艾米·怀恩豪斯的亲友进行了100多次采访,1997年他就凭借24分钟的短片《盗羊贼》获得第51届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单元电影基金会二等奖。《艾米》最早也在戛纳电影节亮相,最终获奖无数,几乎拿遍了那一年的纪录片大奖,包括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以及在前两天被点名批评的豆瓣,也获得了第2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2015)评分最高的纪录片(提名)。 《艾米》的好看之处,就在于努力还原了艾米·怀恩豪斯短暂又跌宕的一生,她的音乐与毒品,她的才华与陋习,她的闪光与黑洞,她身边的那些爱她也附着在她身上吸血的人们,那些给予她灵感的爱与毒,同样也将她一点一点置于死地…… 而《艾米》所做的只是尽量记录,尽量还原,尽量丰富,但不做评判,不进行臧否。 据说《艾米》受到了怀恩豪斯家族公开的不满。一部关于亡者的纪录片并没有讨好到被记录者的家人,这其实是另一种肯定。 艾米·怀恩豪斯短短27年的人生拥有了很多人终期一生追求的才华、财富、名望、爱情……却也是这些所谓的成功一点一点将她摧毁。 艾米的歌迷都怪罪将她引上吸毒之路的丈夫布莱克,然而他们却是这世界上最相近的两个灵魂,都脆弱,黑暗,有自毁倾向,相互吸引。 在她荒凉的童年,父母离异,因为暴饮暴食肥胖而自卑,唯一肯定她才华的奶奶后来也去世了。他也许是她成年后唯一情感上的肯定和依赖。当别人都说她不应该怎样怎样,只有他会问她想不想怎样? 布莱克一度将艾米抛弃回到女友身边,这却给了艾米写歌的灵感,那张让她获得格莱美奖的第二张专辑《Back To Black》,同名主题歌中艾米写道:“你回到她身边,我回到黑暗”。 后来两人又复合,纪录片中有很多他们那段时间的影像,两个人真的是如胶似漆,像一对接吻鱼,时刻亲吻,时刻黏在一起。 没有办法,她就是爱他,就是离不开他。哪怕他和她在一起时仍和另一个女孩交往,带她走上吸毒之路,后来又抛弃她,在她成名之后再回来找她……他就是她的毒,给了她最大的伤害,也给了她最深切的欢愉。 《Back To Black》中另一首歌《Rehab》就写的戒毒,艾米写说:“如果我老爸认为我没差,他们硬要我戒了它(毒品),我绝对不会去!去!去!” 爱情带着艾米往深渊里沉沦,亲情也是。当艾米染上毒瘾,别人希望她去戒毒中心治疗,她的爸爸却表示女儿挺好的,根本不需要戒毒……因为此时的艾米已经成名,父亲希望她不要因为戒毒而错失演出机会。 电影中有一幕是当艾米被盛名和毒品折磨得精疲力尽,逃去一个小岛,结果父亲也来了,还带来一支摄影队,拍摄以他为主角的真人秀。 张爱玲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艾米那时才二十出头,却已经觉得人生被耗掉一大半了,已然苍凉。 在小岛上,有歌迷来找艾米合影,之后,艾米的父亲还要对她的举动提出批评。以一个公众人物的要求来要求她。却丝毫不关心女儿为何会有这些异于常人的举止言行,为何女儿会骨瘦如柴,丝毫不关心此时女儿的身心已经完全破碎。 少年时,艾米曾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一个减肥的好办法,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然后再全部吐出来。”那时她患上暴食症,家人却全不放在心上。 到她生命的最后两年,她骨瘦如柴,毒品和酒精夺去了她的健康,她又患上厌食症。 不管是布莱克,还是后来与布莱克离婚后艾米短暂交往的男友,都是帅哥。看得出,本身并不美的艾米,才华再被肯定,依旧对外貌有着深深的执迷。 然而在她生命的最后,陪伴她最多,乃至她去世后最先发现她尸体的,是她其貌不扬的保镖。 艾米去世后,纪录片中有一个长镜头追随她保镖的身影,脸上有焦灼也有哀伤。或者,最后最关心她的却是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艾米的人生是一场事故,是一场战争,是从一个极端跑向另一个极端的无所适从,是一次怎样都无法讨好的跑偏,也是一个巨大的冷笑话。 《艾米》中最哀伤的一幕是艾米获得格莱美时。 那是她人生最得意的时刻。然而她当时因为吸毒被美国拒绝入境并不能去到现场见证自己的荣耀,最爱的人也不在自己身边(布莱克当时正入狱)。 当人们为她狂欢,她当然也是高兴的。 只是后来艾米将闺密拉去角落,对她说:“没有毒品,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这也是她最落寞的时刻。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2015年最后一部电影,是纪录片《AMY》,毫不夸张的说,120分钟的电影,我每分钟都很难过。
片中,Amy的经纪人在回忆Amy第一次出事时说,“我觉得就是那会儿,我们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机会,我不是说那一定会有用,一般情况下你得去两三次,但她那时还不是明星,没有被狗仔成天追着,我们就可以让《Back to Black》滚一边去,《Back to Black》这首歌可能就永远不会出现,但那样她就能有一个机会,让专业人士来帮她好起来,而不是等到后来全世界都想利用她的时候。”
可是,如果没有那在地狱中挣扎的生不如死,没有那痛彻心扉宁可自我毁灭的感情经历,没有放任自己一点一点腐烂在身后的黑洞里,Amy不可能在录音室两三个小时就创造出这首歌。《Back to Black》的成功,也远远超乎了她自己的想象,在格莱美宣布得奖时,她那瞬间的眼神里都是不可思议的震惊。凭借《Back to Black》, Amy成为了那届格莱美最大的赢家,获得年度最佳唱片、年度最佳歌曲、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和最佳流行演唱专辑五个奖项,也成为第一个获得五项格莱美奖的英国歌手,难怪她最后在感谢了所有人之后说,It’s for London.
Amy的作品,都是关于她的生活,她也毫无保留地将所有的感情都倾倒在作品上,在很多人看来,难免像是她将所有的伤口扒开给大家看。她在决定自己写歌的时候说:“我觉得在我童年的时候,那些流行榜上的音乐,那个时候发行的所谓的歌曲,我觉得这不是音乐,全都是水货和垃圾,别人帮你把歌都写好了,你只需要开口唱就可以,现在有些音乐也是这样的。我开始创作歌曲,就是为了挑战自己,看看我能不能写出来……我觉得那时候没有听到真正能表达我自己或是我的感受的音乐,所以我才开始写歌,写我自己的东西,根据我个人的生活经历。”
用痛苦的经历写出的歌,在演唱的时候也在一遍遍的撕扯着她,导致她在被父亲逼上巡演的舞台上时,仍旧拒绝演唱这首歌。乐队持续的演奏背景乐,台下的观众从欢呼到嘘声,她在台上跌跌撞撞的徘徊,手足无措,背影单薄而无助。
这首歌一点一点的耗尽她所有的气息,她用生命写出了这首歌,但是现在,十首一百首的Back to Black也换不回Amy Winehouse。
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个我一直困惑的问题,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宁可被牵引着陨落在艺术的绚烂烟花中,还是安稳的将自己的生命耗尽最后一刻,却要一生饱受平庸和名利之困扰?
去年被很多人誉为整年最好的电影的《爆裂故事》,阐述的就是一个极致的概念:be the greatest, or nothing. 男主在饭桌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那一声:“我宁愿吸毒嗑药三十岁就死去,成为所有人饭桌上的话题,也不要肝脑肠肥的活到九十岁而默默无闻。”这暴力的奋斗故事直接将鲜血泼进了好莱坞的鸡汤式励志,直截了当的告诉你,只有极致的痛苦才能换成极致的成功,想要伟大,拿命来换。
也许通向伟大的路途中,本就没有什么鲜花怒马烈焰繁花,只有一片萧杀的战场,一不留神就被抛弃。
曾经和一位资深荣迷讨论,也许我当初有些偏执,我觉得哥哥是爱着那个舞台上的荣光,享受着台下的欢呼声和万千宠爱的感觉,也执着的将自己毫无保留的送进了艺术这个大漩涡中。可是我总是忍不住去想,如果他没有回来,能否在加拿大平淡的度过一生?没了后面的奋不顾身的付出所得到的辉煌,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张国荣还是不是张国荣?我不停的问她,到底答案是什么,她突然就流下了眼泪,“可是他从来没有用生命来验证一件事情。”
记得曾经看过的一部美剧《不死法医》里,Henry认识的那位女雕塑家,发现了自己只有在不停吸毒中才能不断的完成作品,她选择了赌上所有的体力加灵感,无限的透支着生命的潜能,最后完美的雕塑完成,她也躺在雕塑边再也没有醒来。的确,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不得不问自己,我们愿意为得到想要的东西,可以付出多少?我们愿意冒多大的风险,去牺牲,去忍耐?我们愿不愿意赌上所有,包括这条命?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天才的搅动该有多么的味同嚼蜡,相当一部分的天才的故事,都有用短暂一生在一整个历史长河中炸出烟花的壮举,甚至可以说,没有了这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调味品,故事都会乏味许多,也少了世人的惋惜之情。
但是问题是,到底他们想不想做这个选择题?
没人否认Amy有天赋,这天赋如此耀眼,将她过早的送上了别人所渴求而不得的地位,然而这些天赋,又成为了她一生的梦魇。在片中最后,她的朋友回忆Amy对他说的话,“如果不要这个天赋,只要我能走在那条街上,无忧无虑地,我会愿意的。”这其中的无力,完全超过了我可以的想象。她总是和别人强调,“I am not a singer, I am a jazz singer.”我只能理解为,她并不想做这big star,她在闪光灯下麻木,在所有人的注视里感到恐惧,她只是想做一个安静唱歌的人,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走在街道的阳光下,有音乐,有爱情,可惜这时代,终究是给不了她这些。
片子平叙自然,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也没有任何私人的角度,但就是看得那么让人难过,得知自己拿到格莱美那一刻的Amy依旧跟一个小女生似的天真可爱,大概六年前我听到Amy的"Back to Black"这本专,之后很一段长的时间每当有人问我最爱的歌是什么,我都会讲"You Know I'm No Good",如其歌,宝贵而脆弱
之前在Bennett的纪录片里就看过一点点两人录音的片段,真是此音只应天上有。后半段实在太令人揪心,就像死亡早已是注定,身边的一切都在推她进入最黑暗的深渊... "Life teaches you how to live it, if you live long enough."
Amy有自己的问题,有自我毁灭的倾向,但是当代唱片行业的急功近利让她彻底失去了控制,她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却被推向了一个自己无法承受的位置,这听起来有点像千篇一律的早逝天才故事,但毫无疑问的是她醉人的声音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珍宝。
Everyone says life is short, but we never treat it seriously enough...
艾米和lady gaga最红的那两年,是近10年欧美流行乐坛最有趣的一段时光,他们都是创造时尚的人,怪先锋,可惜现在只有阿呆和霉霉什么的,太boring
她的生命中没有出现过好男人,不管是父亲还是男友都辜负了她
从崭露头角到人生巅峰再到迅速陨落,只用了短短几年而已,天赋有多高,自我约束力就有多低。归根结底是败给了自己,做了成功的囚徒,聚光灯和感情生活击垮了她,毒品和酒精是两大杀手。如今回忆她的生平还是让人百感交集。TonyBennett寄语,Life teaches you how to live it—if you live long enough 【本短评入选了豆瓣第一年的日历,深感荣幸】
悲剧性、戏剧性、宿命感、一语成谶、毁灭性的爱情、受困的天才…还有突然死亡。所有人看完这部片都会爱上她,为她扼腕。但皆因为她具备一切好故事的关键元素,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这个导演的能力甚至动机,塞纳之后选她,整合材料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多少有点投机取巧的低劣。
前半段的成长记和后半段的暴发史,构成最鲜活而独一无二的艾米,缘起缘灭,或因为音乐,或因她是处女座,或因她只是艾米。“如果不要唱歌这个天赋,只要我能走在那条街上,无忧无虑地,我会愿意的...”就像托尼·班奈特所说:“慢慢来,你太重要了。生活能教会你如何活下去” 活着比音乐更重要。
基本就是amy自己的私人影像串起了全片,看完泪奔了真的替Amy感到惋惜,她只是一个脆弱敏感贪吃的小女孩。
天赋异禀有时伴随的是难以自控的颓靡生活和坏脾气,或许是这样,有些人拥有高出常人很多倍的才华,却也承受比常人多出很多倍的自暴自弃,置身漩涡边缘,忍受不了了就按下生命停止键终止游戏,艾米的人生可能就这样,长板短板一样明显,像跟魔鬼做交易的浮士德,好未来好情操好才华不能什么都让你占了。
并不只是在展现才华,更多的是呈现Amy如何被毒品,名气,家庭,音乐产业以及大众媒体拖进一个绝望处境,让观众眼睁睁看着一个爵士歌手如何在聚光灯下逐渐走向毁灭,实在太令人痛心了。
很可惜这部寻常的纪录片充其量也就是部艾米人生轨迹的大纲说明书,真正能够聚焦于其骨血深处的探讨和追寻相对还是弱了一些,艾米之于我大概就是艾拉,比利和乔普林的当代混体,那种融合了神经质,抑郁症,野性原始和病态式纯粹的路子基本快在这个时代绝迹了,同时也令其作品和意识显得更为珍贵。
素材挑得节。顺序剪得好。音乐配得好。生动地展示了「让你先爱上这个人,再把美好活生生钝刀割肉杀死在你面前」的悲剧制作精华。好一部「渣男毁人生」之「老公渣远不如老爸渣来得毁」。然而我觉得Amy有自毁型人格。然而一个用酒吞送止痛片的观众也是没什么资格对此作出扼腕表情。
对完全不了解Amy Winehouse的人来说,这样的纪录片非常抓人。导演最高明的是没有任何预设立场,只是从远处投来怜悯目光,却能让人觉得哪怕在毒品、酒精、厌食等组成的负螺旋中,依然隐藏着那个热爱爵士的女孩,仿佛下一秒她就会用极具穿透力的嗓音谱写天籁...
材料组织的真好,Amy在面对音乐名声爱情友情亲情毒品等诸多问题下的赤子之心都被导演挖了出来,以及随之而来的脆弱,仍然很难讲清楚到底是谁的错,男友父亲毒品闪光灯酒精放纵沉迷脆弱,在某种程度上,连她与生具来的嗓音与天赋,都是那个下午的罪魁祸首。
导演上一部车手赛纳让我哭成狗,这部看完更加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尽管开头只是艾米成长过程的轻描淡写 还是让我们见证到她从小埋下的阴影 那个用酒精毒品和炫酷外表麻醉自己的艾米 内心深处却是如此的脆弱不堪 热爱的音乐 最终却带来意料之外的名利 动人的歌曲因爱而生 而她唯一所剩的爱在破碎后 终于在聚光灯下走向生命的尽头 世间再无如此纯粹动人的歌声
你丝毫感觉不到导演的用力或者尖锐的地方,他却把片子拍的力道十足,用艾米生前的私人录影和相关人士的访谈剪成一部电影,让你很愿意相信他找到了这起悲剧的根源,可惜最后没看到片中大反派渣男渣父母接受采访。明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很有戏,不过奥斯卡好像更喜欢励志的那类音乐纪录片。★★★★
惊艳的才华需要配备过人的心智,不然必定被四周的邪恶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