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别回头1967

    记录片美国1967

    主演:鲍勃·迪伦  Albert Grossman  Bob Neuwirth  琼·贝兹  艾伦·普莱斯  Tito Burns  多诺万  戴若·亚当斯  艾伦·金斯堡  

    导演:彭尼贝克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别回头1967 剧照 NO.1别回头1967 剧照 NO.2别回头1967 剧照 NO.3别回头1967 剧照 NO.4别回头1967 剧照 NO.5别回头1967 剧照 NO.6别回头1967 剧照 NO.13别回头1967 剧照 NO.14别回头1967 剧照 NO.15别回头1967 剧照 NO.16别回头1967 剧照 NO.17别回头1967 剧照 NO.18别回头1967 剧照 NO.19别回头196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1:55

    详细剧情

      这部纪录片是对鲍勃迪伦1965年英国巡演的忠实记录,导演彭内贝克用影像清晰的说明那时的鲍勃迪伦与披头士是多么的不同。与同时期的《苦难日之夜》相比,《别回头》更直接,深刻,对自己的拍摄对象也没有造星般的刻意吹捧,甚至还毫不掩饰的可以嘲讽,但是,再冷静的镜头都无法掩盖年轻迪伦的灿烂光芒,同现在的老迪伦相比,年轻的他无与伦比的傲慢,机智,激情洋溢,而其中一段以垮掉派代表艾伦金斯堡为背景的开场更是弥足珍贵。

     长篇影评

     1 ) 我欣赏作为一个年轻人的狂傲以及才华还有逻辑哲学世界里面的自洽,但是绝对能以堪称为卓越或是伟大

    最开始知道鲍勃·迪伦这个人,是因为诺贝尔奖,太诡异了那种感觉,后来找来他的歌词,或者说是诗歌来看,也没有给我多大的冲击,于是在心里面就很肤浅的给他定位为名不副实,虽然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也还是维持这种肤浅的认知,名不副实。

    在漫长漫长的一个半小时里面,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这么年轻的年纪里面的,怼记者和朋友的过程中,那么自洽的哲学和价值观,本质上是对的,只是很少有人有这个资本按照这个对的价值观活着。

    朋友往楼下马路上扔了玻璃,他大动干戈,生气的不行,非得把这个人揪出来,而且非常之执着的坚持。这个点我既觉得诡异同时又觉得这也可能是他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在跟一个大报社的记者访谈的时候,他几乎是圆通的犀利的残忍的直接的将那个记者一路逼问道角落。他没有错,记者也没有错,但这种给予对自我认知的绝对自信和社会地位的不对等,然后咄咄逼人过去,就算是站在真理的这一面,也未免让人觉得残忍。

    在歌词类的比拼中,他的歌词是佼佼者,因为歌词里面有了类似于诗的哲学意境和比较审慎的思辨,但是在这个角度来说诺贝尔,我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

    在我写这个文字的当下,我竟然有点对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付出有些轻蔑。

     2 ) 一部鲍勃·迪伦大战多诺万的电影!

    上周看了英剧《都市传说》(Urban Myth)的第一集 Knockin' on Dave's Door,虚构了一个 Bob Dylan 伦敦访友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一个镜头:


    除了这集,还拍了青年希特勒的艺考之路;拳王阿里救下一个要自杀的人;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邀请 Alice Cooper 当模特;Sex Pistols 脏话连篇,宣告朋克时代来临那段电视采访背后的故事等等~ 强烈推荐!
     
    鲍大叔在 Dave 的唱片收藏中翻出了一张《多诺万精选集》(Donovan's Greatest Hits),然后感叹了一句:Judas。

    这是什么梗?!
     
    我只知道66年鲍勃·迪伦抛弃了民谣、玩起了电吉他、带着乐队在伦敦 Royal Albert Hall 演出招来嘘声一片,其中一个观众对他高呼:Judas(犹大,叛徒)!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196

    再就是65年两个年轻人第一次见面。鲍勃·迪伦24岁,专辑《全数带回家》(上图)升至英国排行榜第一位,来到这里进行春季巡演(随行导演 D. A. Pennebaker 将这段经历拍成纪录片《别回头》(Dont Look Back),我也是看了这个片子才知道两人有交集);多诺万18岁,声名鹊起,当地报纸轮番报道,将他称为 New Dylan。


    被认作MV鼻祖的 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这段就来自 Dont Look Back 的开场

    于是我又翻出这个纪录片,不看躲在楼脚的 Allen Ginsberg、不看将与迪伦分手的 Joan Baez、甚至不看迪伦台下的欢饮和台上的演出,单挑出电影中提到“Donovan”的镜头,剪到一起,好好梳理了下迪伦的态度和两人之间的“嫌隙”——到底发生了什么?
    Bob Dylan vs. Donovan 中字

    如果你看了视频,以下这段可以略过:

    场景一:迪伦翻着报纸明知故问:“多诺万?多诺万是谁?”The Animals 前乐手 Alan Price 告诉迪伦,这个苏格兰小子有两下,自己很喜欢他,而且吉他弹得比你好!迪伦半开玩笑地说:“我开始讨厌他了!”

    报纸头条《多诺万是否抛弃了他的歌迷?》

    场景二:一个正式场合,西装革履的男人对迪伦的经纪人 Albert Grossman 宣布,他们将颁给迪伦年度最有前途艺人奖,并授予《自由驰骋的鲍勃·迪伦》(下图)销量最佳民谣专辑的称号。迪伦直言:“我才不要呢,让他们颁给多诺万吧!”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19

    这是迪伦的上上张专辑,他的心思早不在这些所谓的民谣歌曲上了

    场景三:一个室内乐小演出上,迪伦忽又翻开报纸对朋友嘟囔道:“多诺万,下一个目标,我们明天的目标。”

    戴着墨镜摇头晃脑,打着响指抽着烟

    场景四:迪伦坐在车里翻看报纸,一路无话。

    报纸头条《迪伦觉得多诺万挺有趣》

    场景五:迪伦和多诺万最终见面,但一上来我们看到的场景并不令人愉快。迪伦在和一个喝醉的人激烈争吵,质问是不是他把酒瓶子扔出窗外。多诺万坐在一旁,只接了句:


    然后迪伦房间的这次聚会继续着,多诺万先唱了一首《为你唱歌》。唱到一半,迪伦评论道:“嘿!伙计,这歌不错!”——有人揣测迪伦是故意打断、表扬也并非出于真心。其实可能只是随口一句话,因为开始唱歌后,气氛还是挺融洽的。接着多诺万还点了歌,说自己想听《一切都结束了,忧郁宝贝》。迪伦唱了,解读为惺惺相惜或是针锋相对都无所谓。



    场景六:还是在车上,演唱会推广公司的人聊起 OTHER folk singer——Donovan,迪伦看似无意地问了句多诺万的现场火不火。

    迪伦自己的倒是卖得不错

    场景七:还有10分钟开演,迪伦在后台晃悠,又想到了“冤家”多诺万,问道“他不上台吗?”


    场景八:最后,迪伦还不忘在演出中黑了一把多诺万,编了句“我看进柜子,多诺万在里面”,塞到《聊聊第三次世界大战布鲁斯》(Talkin' World War III Blues)的歌词里。


    影评人把 D. A. Pennebaker 的纪录片称为“直接电影”——没有灯光、没有三脚架、没有录音竿,拍摄时不超过两人,不安排被摄者做任何事,尤其是不作采访……说这样的拍摄手法多使用“墙上苍蝇”(Fly-on-the-wall)的静观视角,有一种“谦逊气质” …… Blah-Blah-Blah

    D. A. Pennebaker 拿摄像机这位

    我感觉像在看一部家庭录影带,主角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他喜欢戴墨镜、提手杖,烟不离口。时而自信满满又滔滔不绝,时而神经质忽又沉静羞涩。有着和同龄人一样的少年心气,只不过他年少成名,可以用冷嘲热讽和愤怒顶撞世界。最了不得的,是他还可以用歌曲描绘“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或许这才是粉丝狂热追捧的东西吧。

    但此时更年轻的多诺万闯了进来。他确实弹了一手惊艳的吉他、唱了首应景的歌,迪伦可能将他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心存芥蒂。加上媒体比附鼓吹多诺万是英国的 New Dylan,迪伦又最不待见那些不听他歌、乱贴标签、瞎写文章的记者,才会满腹牢骚,随口拎来多诺万撒气过嘴瘾。所以看完以后,人们都得出了 Dylan was so mean to Donovan 的印象。

    Bob Dylan, Donovan & Mary Trav

    时至今日,这个印象已经融入流行文化中。除了我看的英剧,一个叫 The Passionate & Objective Jokerfan 的乐队在 Bob Dylan vs. Donovan 中唱道:
    The Passionate & Objective Jokerfan - Bob Dylan vs. Donovan
    Bob Dylan opened up a closet
    鲍勃·迪伦打开柜子
    Inside was Donovan
    里面装着多诺万
    Poor, poor Donovan
    可怜的多诺万
    Just wanted Bobby to like him
    只是想讨好鲍勃
    Poor, poor Donovan
    可怜的多诺万
    Being mocked, mocked
    by Dylan and his groupies
    被迪伦和他的追随者嘲弄又嘲弄
    Donovan didn't need to be humiliated
    by Dylan and his groupies
    多诺万不必被迪伦和他的追随者这样羞辱

    还有女歌手 Jill Sobule 抱怨“男神都不完美”的歌曲 Heroes:
    Jill Sobule - Heroes
    Paul McCartney jealous of John
    even more so now that he's gone
    列侬都死了 保罗·麦卡特尼还是嫉妒他
    Dylan was so mean to Donovan in that movie
    电影里迪伦对多诺万那么苛刻
    Pablo Picasso cruel to his wives
    毕加索打老婆
    My favorite poets took their own lives
    我最喜欢的诗人自杀了
    Orson Welles peaked at 25
    ballooned before our eyes
    25岁是奥森·威尔斯的巅峰(那年他拍出了《公民凯恩》)
    然后就开始自我膨胀
    And he sold bad wine
    而且他还卖劣酒
    Why are all our heroes so imperfect
    为什么英雄都那么不完美

    Urban Myth S1E01 剧照

    话说回来这个“Judas”究竟指什么梗,实在不好,所以翻译组翻了个“天哪”放在那。理解为编剧对65年 Bob Dylan 与 Donovan 会面、加上66年英国现场那个喊声的致敬,偏差不会太大。

    后来,这个多诺万怎么样了?我们以后的广播里再仔细和大家讲讲!


    来自“美国民谣”《我在看 Dont Look Back|Bob Dylan vs. Donovan》
    我们是一个广播节目!在这里可以听到女主播的BB:

    网页云音乐:美国民谣
    http://music.163.com/#/djradio?id=339366057

    微信公众号:美国民谣(talkingfolks)
    //mp.weixin.qq.com/s/UHqIcxsJDK0FiEgCpe2r-g

     3 ) 明星在“后台”

    一个口授新闻稿的记者对迪伦有准确的描述:他是一个抱着吉他的诗人,唱歌像布道。这确实说出了迪伦的特征,他好像另一个口若悬河的金斯伯格,这两个人的语言风格有相似处(都雄辩,喜欢长句子)。实际上,在纪录片的开头,迪伦对着镜头扔纸板时,背后远处站着一个大胡子,手里拿着一根棍子跟另一个人聊天,似乎就是老金斯伯格。

    电影里有一段,迪伦在打字机前写歌,旁边有人弹唱,有人静听,他在打字时身体随着头脑中歌词的音节和音乐节拍而摇摆。音乐加强了他的诗歌语言的感染力,也提供了更多自由,提供了诗歌以外属于歌曲的那些技巧资源,比如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拖长了腔调或提高嗓音咬字等各种强调方式、词语的重复之外还有音乐的回旋往复,等等,所有这一切无疑大大丰富了他的“诗歌”的表现力。这是写《嚎叫》的金斯伯格做不到的。反过来,也可以说,垮掉主义诗歌为他的歌词创造了完全不同于通俗音乐的深度——有人怀疑听众能否真正理解迪伦,迪伦自己也拒绝接受一个通俗歌曲的奖项,拒绝时代周刊采访人说他是供人消遣,哪怕是卡鲁索意义上的“pop singger”——他是一个从文学咖啡馆直接走进演唱大厅的歌手。作为一个即将到来的“政治化时代”的符号,迪伦不是一般性造势的结果,他的歌唱既切中要害,音乐上也没有瑕疵(在谈到卡鲁索时他说,“我可以准确地表现各种音调,我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呼吸至少三次连续不间断”)。

    随着迪伦在流行音乐排行榜上越来越靠前,他的代理人与媒体的议价能力也大大提高。电影中相当精彩的一个段落是中年发福的代理人不动声色地坐地抬价,把一次出电视节目的价格从对方开出的所谓好价格一千二三百英镑,抬高到一小时2000英镑。

    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可能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一个明星人物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后台”的状态,有祛魅的效力。迪伦无疑是非常关心自我形象的,控制他人观感的能力超凡。在纪录片里,迪伦在舞台上演出的片段只是陪衬,大多数内容发生在台下。我们虽然不能说迪伦在后台排练室、在去演出途中、在宾馆的房间的时候就是处于放松形象管控的“后台”状态,但是这个部分毕竟要比公众、粉丝能看到的“前台”信息量大得多了。

    电影告诉你迪伦如何与人打交道。一个年轻男人仰慕迪伦的名声,跑去见他,但是他感觉迪伦对自己不感兴趣,为此他开始抱怨,并强调自己是值得迪伦郑重对待的。迪伦多少有点找乐地跟这个突兀的造访者一问一答,此时他已颇有名人派头,对事对人(对天真漂亮的女孩、对记者、对政客、对乐队里的伙伴)冷淡地保持距离,有点高深莫测(形象管控太用力的结果吧)。我猜测纪录片导演对他也非常好奇,透过摄影机努力想认识这个年轻人。这段非常戏剧性的插曲,揭示其个性,胜过许多文字。

    在70分钟左右的时候,迪伦难得绽放了一次笑脸,之前吵架也脱出了“罩子”。作为美国民权运动的“好声音”,1965年的英国巡演使他有点脱离语境。一方面他比我以为的更胜任商业规则,一方面也不大容易被媒体和资本搞掂;一方面他会为能够在维多利亚时代建造的剧场演出而虚荣心膨胀,一方面他会被英国媒体赠送“无政府主义者”的名头——可能是与金斯伯格深交的后果。巡演中,我们再次瞥见金斯伯格在镜头里一闪,不知道他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4 ) 彻头彻尾都是一个酷字

    最近在补读鲍勃·迪伦,知道1965年他去英国演出时拍过一部很有名的纪录片《不要回头》(Don't Look Back)。没想到有天在刷下载网站的纪录片频道时,居然找到了这片子!

    电影里的迪伦当时已是最嬉皮的时代符号,又处于创作力爆发的前夜。他孤傲又率性,桀骜不驯同时又敏感脆弱,浑身彻头彻尾都是一个“酷”字。片子里既有他在表演和创作中的才情横溢,也有他对记者发难时的尖刻冷酷。

    这次访英诞生了那张在Royal Albert Hall的现场专辑,这部纪录片更为后世的“摇滚纪录片”(Rockumentary) 开了先河。

    片头三分钟是他的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迪伦不断丢开一摞写着歌词的牌子,背景是金斯伯格在街角抽烟。须知这是史上第一条Music Video.

     5 ) 这是一颗年轻的灵魂

    因为看了书《鲍勃迪伦:诗人之歌》所以找来看这部纪录片,书里的形象顿时生动起来。鲍勃二十多岁时,真是一个才子形象,桀骜不驯、灵气逼人。看他在音乐中专心打字的样子,太迷人了!

    最喜欢影片中的各种访谈片段,看他回答记者的问题很有趣。果然和书中的他保持着一贯性,他在早期和中期一直对记者是一种不正经、避重就轻、拐弯抹角、胡言乱语的态度hhhhhh。看完书,我很理解他的态度和做法,毕竟,当被人误解时,再如何解释也没用,只会让事情更乱。也许这是公众人物都会遇到的问题吧。

    以前的他,很单纯,上了舞台演出,一句话都不说,直接弹起琴来,也不会和观众互动。同样印证了他在书中的形象:他从来就不是为别人写歌,为别人唱歌,他唱歌只是为了取悦自己。

    一个年轻又倔强的灵魂,在当今社会,因为稀少而显得更加可爱。

     6 ) 迪伦,向前看,别回头!

    今天在b站上翻到了Dylan欧洲巡演的记录片《don't look back》。

    老实说,拍摄上采用的手法我并不喜欢。这部纪录片由迪伦与他人谈话,唱歌以及一些像迪伦的经纪人与BBC讲价之类的片段组成,似乎把他当年的琐碎事情随便拍了下来。看起来多少有些乏味,如果不是穿插的歌曲,我大概没有耐心看完。

    但如果仔细看看,还是能发现到不少有趣的东西。

    这个应该有些夸张,但影片里几乎可以说迪伦除了唱歌就是在抽烟。

    论影响力,除了披头士,可能没人能和迪伦相比了。很巧,1965年是The Bealtes停止演出的一年。

    顺便一提,38年前的今天,1980年12月8日,列侬遇刺。

    据说列侬曾收到一封小学生的信,信上说他们老师让他们分析披头士的歌词,列侬大笑,然后写出了《I am walrus》。

    迪伦和列侬都脱离了歌手的范畴,成了时代的精神领袖。相比之下,麦卡特尼则更多的专注于音乐本身。但不论是少了约翰还是保罗,披头士都不可能是今天这个披头士。

    ———————————————————————

    性格中的辛辣与讽刺,最能通过平日的语言表达。而且就是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成就了今天的迪伦。

    放在今天,迪伦绝不会有如此影响力,甚至只是个业余歌手或诗人,只是迪伦作品中的精神面貌与文学价值,却注定要千古流存。

    村上春树将Dylan的歌声比做听雨的孩子,但我觉得他更像一个在平静诉说的长者,一如马尔克斯的文字——苍茫,清幽。

     短评

    琼贝兹理解不了鲍勃迪伦的歌词,就进入不了他的心,很遗憾啊,这是转型前的鲍勃迪伦的最后一年,对比66年英国巡演的录像看会非常有趣,正如安迪沃荷说当鲍勃迪伦成为他自己时,他就成为了超级巨星。安迪沃荷厉害啊!

    5分钟前
  • 卡里加里博士
  • 力荐
  • 8.0 可以算是影史最重要的名人纪录影像之一了,所有与媒体有关的段落(特别生怼《时代周刊》记者那段)都在侧面印证纪录的意义。成名后的Dylan反对阐释,反对被定义,恰好这部纪录片也并未试图阐释或者定义他。或许这就是他排斥媒体,却接纳几个摄影机游荡在他身边的原因吧。

    9分钟前
  • 喂饭
  • 力荐
  • 幕后花絮拼得太凑合, 那位学理科的英国人真让人蛋疼。

    10分钟前
  • Eccentric Cat
  • 还行
  • #786 喜欢他抽烟,吹水,怼记者,讲笑话,坐在打字机前写歌,时不时“酸”一下donovan

    15分钟前
  • 推荐
  • 本片是關於鮑勃迪倫1965年一次音樂巡迴演唱會的紀錄片,可謂見證了他音樂巔峰期的風采與風格的轉向。此片以Direct Cinema的紀錄片模式,捕捉了鮑勃迪倫臺前幕後的演唱與生活片段,記錄下他六十年代的民謠風格,而他複雜的想法,性格與態度,但也在這部紀錄片有跡可循,但也只是留下一鱗半爪。可見鮑勃迪倫的音樂和文學世界的無盡豐富,教人難以揣摩把握。

    18分钟前
  • 听见流星的声音
  • 推荐
  • 年少气盛的鲍勃迪伦真是有趣,一直逻辑不清地狂怼各路记者虽然臭屁但有种年轻人特有的棱角分明。他一开口我就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采访全忘了,一束聚光灯下他的剪影呈现在颗粒粗糙的胶片上,是那个时代最美的画面。记得要配合“Bob Roberts”食用达到最佳效果😂

    2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 聚焦于迪伦的英国之旅,贴近地捕捉到其年少轻狂的一面,配以大量的后台生活细节如唱歌和拌嘴等场面(Joan Baez唱歌配迪伦的打字声那幕很韵律),台上光柱照射下的那个阴影在粗糙胶片的捕捉下已成经典。《我不在场》有大量参照。

    24分钟前
  • 怪盗巴金斯
  • 推荐
  • rare footages from 60s, cant wait 4 any bloody subtitles any more

    27分钟前
  • FiΙTн
  • 推荐
  • 理想的没有过分阐释的纪录片,不是个人最喜欢迪伦的时期,但是访谈最经典最有趣。以前在学校图书馆借来看过一小半,没想到有机会能在电影院看到,迪伦和琼贝兹的声音像清泉一样。每年都感觉能理解当年的这个年轻人更多一点…

    32分钟前
  • Rhodesia
  • 力荐
  • 反叛得太可愛了(當時他只有24歲),攝影機與大明星在倫敦埋身肉搏,長期臭面不討好人,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可以這樣與傳媒對著幹(為什麼時代雜誌的讀者會對我有興趣?我連看也不會看),應該只有那時代才容許,幾場與記者的針峰相對,意氣風發,如果對媒體簡約化甚為不滿,為何又願意接受攝影機的存在呢?

    37分钟前
  • 何阿嵐
  • 力荐
  • 轻狂、傲慢、才华横溢。最爱Joan Baez在其中的演唱,特别是唱Dylan的《Percy's Song》就是太忧伤。当Dylan在歌声中写作时,是迷人的。我还是喜欢Donovan一点,安静的年轻人。素材很多,普通的纪录片,但片头就值了好几颗星。

    41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 9.0/10。关于鲍勃迪伦的英国之旅的纪录片,拍的很有趣,直接电影那些“粗糙”的技法(不规则构图、随意的变焦与调度、跳跃的剪辑、大量有趣细节组成的流水账式叙事等)在这里不仅营造了纪实感,也同时配合大量音乐渲染了一种「肆意」的诗意气质(这种影像气质也是涤纶给人的感觉)。不过纪实与诗意在这部并未达到圆融(比如有些地方纪实远大于诗意),所以影像力量被大大限制。

    45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力荐
  • 真实的鲍勃迪伦,面对采访和列侬一个口气,他的歌是大众的,但他不属于大众,很多人看完后感觉涤纶so uncool,但我觉得这是歌词以外的他,又是歌词里面的他,他的“神”是“神出鬼没”的。

    49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推荐
  • 那场车祸带走了那个才华横溢、傲慢、语带讥讽的少年。

    53分钟前
  • 乡村水泥路
  • 力荐
  • 20岁的你有了70岁的声音 70岁的你 还像20岁那般年轻吗

    55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 一直以为dylan从小就是一幅老人样子,没想到年轻时候也是活蹦乱跳的。65年这个时间选的真是恰到好处,取到了dylan音乐路线的转折点

    56分钟前
  • 灰色幽默
  • 推荐
  • 这种诗人型歌手,居然没有安静的创作空间。空间太狭小,人太多,声音太嘈杂。突如其来的采访,一次次重复回答着同样的问题,还要带着耐心,对人真是折磨啊。如果他只是静静的写歌词不需要接触人群会不会好一些?

    58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 Janus修复版展映,真实电影的纪录片拍摄手法,镜头跟随的是1965年在英国巡演的鲍勃迪伦,记录的内容包括演唱会本身、巡演间隙接受的采访以及日常的对谈,直接又朴实的镜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位艺术家在那个特定时期所流露出的哲学与思想状态,是一幅真实又迷人的人物写照。另外结尾镜头有如神来之笔。

    1小时前
  • JoshuaLi
  • 力荐
  • 看过“摆拍”纪录片,倒是少见把纪录素材拍得那么有质感的和腔调的,不知道是不是黑白片的关系,恍惚中总忍不住质疑这些镜头真的没摆过吗。个人对鲍勃迪伦不了解,看影片中那几段表演不得不说这絮絮叨叨的念经本事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年轻时迪伦略女性化的清秀和怼人时与我何干的傲娇产生的反差还真萌

    1小时前
  • 画瞳
  • 推荐
  • 影像太珍貴,包括室內作曲練唱、經理人議價、與記者爭論、演唱會片段等,攝影師也很會取角度。Bob Dylan在外人角度可能是一個屁孩,但他生存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去質疑這個世界的所有,但又接受這一切荒謬的一種虛無主義模式。所以電影最後引述報章說他的歌詞中沒有提出任何「解答」,這也是絕對正確的。

    1小时前
  • Mr. Fahrenheit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