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白笔记
按照影片顺序记录
1947 《雾都孤儿》 摄影 盖 格瑞
Ernest Dickerson
Michael Chapman
Allen Daviau
Caleb Deschanel
Lisa Rinzler
Conrad Hall
William A Fraker
1942 《伟大的安巴逊家族》 摄影 Stanley Cortez
1941 《青山翠谷》 摄影 Arthur Miller
1935 《Peter Ibbetson》 摄影 Charles B lang
1915 《一个国家的诞生》D W 格林菲斯 摄影 Billy Bitzer
1928 《摄影师》 摄影Elgin Lessley / Reggie Lanning
John Bailey
1928 《人群》 摄影 Herry Sharp
Nestor Almendros
1920 《赖婚》 摄影Billy Bitzer
一.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电影黄金时期 真正的视觉化媒介
更自由纯粹,纪录片拍发拍法,摄影机体积小,运动自由 快速
因为没有录音的部分 机位移动没有限制
1928 《宾虚》 摄影 Karl Struss
1919 《卡里加里医生的橱柜》 摄影 Willi Hameister
二十年代 德国电影引领时代 帕普斯顿、F.W.Murnau 吸收德国印象派雕塑、绘画、图形
1924 《The Last Laugh》 摄影 Karl Freund
1927 《日出》德国导演F.W. Murnau 摄影 Charles Rosher / Karl Struss 印象派灯光技巧和戏剧化光源
Charles D Rosher
摇臂镜头 液压摄影机
Panaglide:斯坦尼康前生 潘那维申制造 《天堂之日》
Vilmos zsigmond
有声时代对早期电影的冲击 麦克风限制演员的位置 摄影机变得笨重 难以移动
1929 《锁着的门》
1931 《杰克医生和海德先生》 摄影 Karl Struss
1929 《掌声》 摄影 George J Folsey
马莫利安 贝鲁奇 维多 早期有声电影 拒绝保守
1929 《可可豆》 摄影George J Folsey
二.三十到五十年代 盛行 studio system (Hollywood)帕拉蒙 华纳兄弟 米高梅
每个studio有自己洗印室 特定风格 取决于签约摄影师 美术指导 和导演
1933 《淘金女郎》 摄影 Sol Polito
Stephen H Burum
1932 《好莱坞什么价》 摄影 Charles Rosher
电影摄影机发明于每一位摄影师的需要
Caleb deschanel
1931 《群魔 possessed》 摄影 Oliver T Marsh
好莱坞被演员所控制 拍摄原则:让主演更漂亮 英俊
1938 《杰泽贝尔》摄影 Emest Haller
Harry Wolf
1932 《红色的尘土》 摄影 Harold Rosson
Charles B Lang
例:Greta garbo 御用摄影师William H Daniels
1936 《茶花女》 摄影 William H Daniels
例:Marlene Dietrich的镜头照度110 115ft 场景照度100ft
1932《上海快车》摄影 Lee Garmes
1936《渴望》摄影 Charles B Lang 高角度主光
1939 《午夜》摄影 Charles B Lang
三.从studio system 走出来的摄影师 有自己独立风格George J Folsey Gregg Toland Arthur Miller
!!1940 《蝴蝶梦》 摄影George barnes (Gregg Toland的老师)
1940 《归途路漫漫》摄影Gregg Toland 景深关系 反差
Sven Nykvist
1940《愤怒的葡萄》摄影Gregg Toland 如纪录片自然 静帧和WPA摄影师无差 利用火柴和烛光做光源的创意 最早
!!1941 《公民凯恩》摄影Gregg Toland 纹理 故意划伤胶片 发明高速镜头 有更大的景深
Laszlo Kovacs
四.二战后 黑色电影的巅峰 追溯到早期德国印象主义电影 强烈的单一光源 切割 黑影 低角度 强烈的平面图形元素
1946 《杀手》 摄影 woody bredell
1947 《漩涡之外》 摄影 Nicholas musuraca
1945 《欲海情魔》 摄影 Emest Haller
1947 《T人》 摄影 John Alton 黑色电影最著名摄影师
!!1955《The Big Combo》摄影 John Alton 黑白为主 甚少有灰色
!!1958 《历劫佳人》奥森威尔斯 摄影 Russell Metty 黑色电影末期 糅杂巴洛克等多种风格使用Éclair cameflex 轻型欧洲摄像机 手持摄影
五.色彩工艺的实验 后期手工上色
1939 《绿野仙踪》 摄影 Harold rosson
1916 《同党伐异》 摄影 Billy bitzer
1933 《威克斯博物馆的秘密》 摄影 Ray Rennahan 使用双色处理工艺 两卷胶卷同时拍摄
1935《浮华世界》 摄影Ray Rennahan 三色工艺出现,促成三四十年代 彩色电影的成就
1938《罗宾汉历险记》 摄影 Torry Gaudio /Sol Polito
1939 《飘》摄影Emest Haller /Ray Rennahan / Lee Garmes
高速胶片出现 依然使用弧灯,产热巨大
用黑与白观察事物是很好的训练 将场景通过黑白具现化 黑白具有抽象化 脱现实感 可以加入戏剧的元素
1944 《到路易斯来见我》摄影 George J Folsey
1955 《猎人的夜晚》 摄影 Stanley Cortez
摄影更像是工艺而不是艺术
1957《成功的滋味》 摄影 黄宗霑 淡化摄影机,摄影师个人的存在,让影片更加自然 服从于故事。
1956《野餐》摄影 黄宗霑、Haskell Wexler结尾部分直升机航拍
六.五十年代末 六十年代早期 变宽荧屏比例 潘那维申
1962《阿拉伯的劳伦斯》 摄影 Freddie Young
Vilmos zsigmond Laszlo Kovacs 欧洲流派
七.法国电影新浪潮 摄影机随演员移动 生命感
1962 《朱尔斯和吉姆》 摄影 Raoul Coutard 斯坦尼康和类似的稳定器
1927 《拿破仑》 摄影 Jules Kruger 有类似参考 发明轨道和摇臂
八.六十年代 新风格 新型导演出现 更向往实景拍摄
1967 《毕业生》 摄影 Robert Surtees
1969 《同流者》 摄影 Vitorio Storaro 集结一切电影语言的大纲
John Alonzo
1969 《逍遥骑士》 摄影 Laszlo Kovacs
William A Fraker 灯光 画面与老式体系不同
1967 《铁窗喋血》 摄影Conrad Hall 大胆尝试 使用“错误” 炫光 背景曝光 过曝等
1972 《富城》 摄影Conrad Hall
1975 《蝗虫之日》 摄影Conrad Hall
1966 《职业大贼》 摄影Conrad Hall/ William A Fraker./Jordan cronenweth(银翼杀手摄影)
1967 《冷血》摄影Conrad Hall
1966《灵欲春宵》 摄影 Haskell Wexler
Vilmos zsigomond 用视觉讲故事 而不是对话
1971 《花村》摄影 Vilmos zsigomond 雾化胶片 低饱和度 褪色
1968 《魔鬼怪婴》 罗曼波兰斯基 摄影 William A Fraker
九.纽约 街头风格 金钱和时间的限制
1950《Young Man With A Horn》 摄影 Ted McCord
1948 《不夜城》 摄影 William Daniels 菲灯
1954 《岸上风云》 摄影 Boris Kaufman
Victor J Kemper
1969 《午夜牛郎》 摄影 Adam Holendar
1975 《热天午后》 摄影Victor J Kemper 半纪录片 真实感
1976 《出租车司机》 摄影Michael Chapman
1971 《法国贩毒网》 摄影 Owen Roizman
1977 《安妮 霍尔》 摄影 Gordon Willis 美国现代电影摄影
1972 《教父》 摄影 Gordon Willis 大量黄铜色的使用
1974 《教父2》摄影 Gordon Willis 欠曝
1974 《唐人街》 摄影John Alonzo 潘那维申c系列 技术进步 手持摄影
1975 《大白鲨》 摄影 Bill Butler/Michael Chapman掌机 手持摄影
1978 《天堂之日》 摄影 Nestor Almendros/ Haskell Wexler
十.异国摄影师也许能发现更有意思的画面 故事
年代电影 自然光线 日落的一小时
1980 《愤怒的公牛》 摄影Michael Chapman 长镜头
1979 《现代启示录》 摄影 Vittorio Storaro 光源反差
1987《末代皇帝》摄影 Vittorio Storaro 不同阶段的光和色调
1988《基督最后的诱惑》 摄影 Michael Ballhaus
1990 《好家伙goodfellas》摄影 Michael Ballhaus
Frederick Elmes 提取导演的想法 丰富画面的表达
1976 《橡皮头》大卫 林奇 摄影Frederick Elmes
1986 《蓝丝绒》大卫 林奇 摄影Frederick Elmes
1989 《为所应为》 摄影 Ernest Dickerson 通过服装背景颜色表达温度的感觉
Sandi Sissel
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 ,光线 视觉化的重要性 对故事的表达和画面
2 ) 。
二十年代摄影机没有声音自由没有限制
花瓶里的录音 不会移动的摄像机
让主角更好看女明星的打光 嘉宝影片专属摄像
《愤怒的葡萄》 如纪录片生动捕捉 最早利用火柴和烛光做光源
公民凯恩》 维尔斯和托兰 前景和后景 手持摄像格里格高速镜头 更大进光亮更大景深
黑色电影单一的强光源,被切过的光源 黑影 低角度 简约
关灯的重要性 黑色不是无用元素
三十年代雷纳汉双色胶卷处理
《飘》高速胶片出现 依然使用弧灯,产热巨大 长杆和起重机
通过黑白专注把场景具现化 黑白使影片抽象化脱离现实的媒介 自由地把戏剧性与灰调结合
黄宗霑 淡化摄影机的存在,最简单的布光 服从于故事。
野餐航拍片段
六十年代正方形格式到变形宽荧幕 极端纵向 空旷
祖与占 不让摄影机固定随演员移动
康拉德错误应用 炫光镜头 背景过曝过暗 白天拍夜景
冷血》黑白加超宽屏 摄影棚拍摄雨天 风扇吹雨溅在窗户上的水花 四处飞溅 脸上的打光把窗户的景象反射 偶然性的视觉性的悲伤
罗曼波兰斯基 不完全构图吸引观众
丰富的暗部
热天午后 纪录片拍摄手法表现为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
教父 顶光 眼窝黑影 神秘形象。欠曝过暗 黄色黄红色年代感
天堂之日》 天光拍摄
愤怒的公牛》速度快慢组合 搏击24格镜头升到48
好家伙》变焦前推轨道后移 不改变构图
《现代启示录》同时两种反差的光源
《末代皇帝》 不同阶段 不同色调
好精彩看的人好激动,可以说是学习电影、摄影、绘画的人必修的一部纪录片了。和《cutting edge》一样,片子按照时间顺序,搂着摄影发展的重要节点介绍了很多摄影的技术、流派、重要摄影师和超多惊为天人的例子。从最开始轻巧的摄影机到有了收声设备之后笨重的摄影机;从最开始在摄影棚的固定拍摄到新浪潮后流行的手持摄影;从黑白到单色到彩色,摄影在不断克服着技术难题并且创新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数摄影师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legacy,比如《Citizen Kane》里景深的处理,《Rebecca》里光影的运动,《Godfather》里看不到眼睛的马龙白兰度,《Taxi Driver》最后的俯拍镜头,《the Last Emperor》里颜色的运用等。
从采访中能听出来这些创想来自于导演和摄影和制片方的通力协作。和剪辑师一样,最开始摄影师也是纯技术人员不参与艺术创作,到后来导演和摄影的信任和协作成为了成就电影的左右手,合作好的两者发展成多年合作,互相成就,甚至exclusive的关系。采访到的摄影师都敢做敢为,又极为谦虚,真让人敬佩。
片子是1992年制作的,已经很老了,好希望再做一部最新版的。
都是历史和知识哟
长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907192/。
主要讲述美国的电影摄影发展历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比例到宽银幕,从技术到艺术,最关键的一直都是视觉化表达
摄影师的历史也许才是电影的主流历史。
群访著名摄影指导,技术性拆解影史经典。这是属于影迷和摄影师的精粹集锦。说白了,顶级摄影师,都该通过构思各色新兴光影技术,来帮助导演强化电影主题,而不该沦为工业体系内的工具人。这是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行业,今人但凡报的上名的影史经典,摄影必有过人之处。当然像《乱世佳人》《公民凯恩》《末代皇帝》那种逐帧都是教科书的“怪兽”,只恨纪录片太短,意犹未尽。
字幕真糟糕;有声动态科普版电影知识入门。
开头是黑暗电闪雷鸣中的妇女,强烈的黑白视觉冲击,带有强烈的悬疑色彩的音乐。摄影机退后镜头前拉造成的背景前移;教父眼眶黑色的阴影,脸上的水流效果,宽屏电影的宽广视角,晃动的镜头,黑白灰的不停变幻。黑白片才有电影的真正魅力。
纪录片里采访的都是极有声望的cinematographer,这92分钟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豆瓣简介太坑爹了,在一部关于cinematography的纪录片里还要专门拽出来导演的重要性,写简介的是有多怕导演失去那伟大(的过分)的外衣。
我从来不用柔光镜,因为那太容易了。—— Nestor Almendros
当教科书看,一下子懂了好多东西啊。。。
醒时捕光,睡时捉梦,捕光捉影,光影的魅力~
大部分是美国的摄影师
光影的魅力
摄影师是导演现场最好的朋友,剪辑师是导演后期的心理医生
b站有,字幕很烂。一帮已经老了的非弄潮闷骚大师回忆自己的得意作品和同行的牛逼镜头,顺便假情假意的吹吹导演。嘿嘿。
电影摄影技术的发展..有很珍贵的镜头
教练啊救我
罗斯玛丽婴儿的挡脸,教父的顶光,好家伙的后移前推,末代皇帝的红黄绿,愤怒的公牛的不停变化,冷血的映脸雨影
是在上光影课吗?
好资料,好影片。